Ⅰ 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
一个团队必备的五个基本要素:
信任、慎重、沟通、换位、快乐
一、沟通
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到了最后,两败俱伤。
狮子快要断气的时候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
观点:相互沟通是维系同事、老板之间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什么话不要憋在肚子里,多同同事、员工交流,也让同事、员工多了解自己,这样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误会和矛盾。
二、信任
两只鸟在一起生活,雄鸟采集了满满一巢果仁让雌鸟保存,由于天气干燥,果仁脱水变小,一巢果仁看上去只剩下原来的一半。
雄鸟以为是雌鸟偷吃了,就把它啄死了,过了几天,下了几场雨后,空气湿润了,果仁又涨成满满的一巢。这时雄鸟十分后悔地说:“是我错怪了雌鸟!”
观点:老板、同事之间要相互信任,很多幸福团结的团队就毁于怀疑和猜忌。所以,对同事、员工要保持信任,不要让猜疑毁了团队。
三、慎重
两只乌鸦在树上对骂起来,它们越骂越凶,越吵越激动,最后一只乌鸦随手捡起一样东西向另一只乌鸦打去。
那东西击中另一只乌鸦后碎裂开来,这时丢东西的乌鸦才发现,自己打出去的东西原来是自己一只尚未孵化好的蛋。
观点: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尤其是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保持理智,不可冲动,冲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最后受损失的还是整个团队。
四、换位
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观点:有时候,已之所欲,也勿施于人。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同事,遇到问题的时候多进行一下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同事、员工。
五、快乐
小猪开始学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总是不好吃。它问公鸡师傅,公鸡想想,问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么。小猪说,为了怕浪费,它做蛋糕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坏了的鸡蛋。
公鸡对小猪说:“记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观点:是的,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同样地,只有用快乐的心情才能构建起幸福的团队。所以,进门之前,请把在外面的烦恼通通抛掉,带一张笑脸进来。如果所有的团队都能这样做,那麽这个团队一定是最幸福的。
Ⅱ 如何提升团队幸福指数
心理资本=幸福感?
一个典型的误会是把心理资本误认为员工幸福感(employeewell-being)。员工的幸福感能够形成积极的态度,自然导致高绩效行为。所以,不少人力资源部已经从传统的选用育留功能转型为“员工关怀中心”,致力于通过EAP计划等形式治愈劳动负荷形成的损害,提升员工对于幸福的感知。
要么是不断地投入福利成本来讨好员工,要么是一遍又一遍地灌输正能量和心灵鸡汤,甚至,一些企业还走向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模式。例如,我观察到的一个国有企业为了让员工珍惜工作,感恩企业,竟然组织组织到员工到人才市场再求职,参观贫困地区甚至监狱……逻辑似乎异常清楚——“了解别人有多惨,才知自己有多好”。
但是,随着不断的成本投入、喋喋不休和啼笑皆非,员工似乎消除了“不满意”,但是,却并没有导致“满意”,自然也没有形成员工积极的工作状态。“治愈消极性”和“形成积极性”之间是两条逻辑,单纯增加“幸福感”的做法与心理资本无关,那种“幸福感”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心理慰藉而非真正的“幸福”,这些企业是误入歧途。
心理资本=心理能力!
心理资本是一种心理能力,换句话说,是一种处理外界信息输入的心理机制。当员工具备了这种心理能力或心理机制后,能够适应性地“运用不同的能力”来满足工作的动态要求,同时,这也使得他们能够体验到真实的“幸福感”。不难想象,当员工或组织具备足够的心理资本时,其总能以积极的方式来行动,自然能够获得高绩效。
在此基础上,路桑斯等学者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让人兴奋的强化。他认为,心理资本是一种动态资源,不仅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维持,还能够形成增长。当某一个维度的心理能力受到外界冲击时,其他维度的心理能力将发挥作用,持续引导员工的积极行为。换句话说,他假设心理资本是能够自我修复的,心理资本的累积过程是不可逆。
这种阐述却容易让人产生质疑。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状态类的个体特征,能够被特定情境、事件所影响,说到底,就是来自于个体的现实体验。既然如此,为何负面的现实体验不会造成心理资本的衰退?
现实中不难找到类似的例子,“明星职业经理人”空降后水土不服就是典型。当某人空降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面对排外的文化、复杂的人际关系、现实的既得利益集团,他的一切积极行动都有可能收效甚微,极有可能产生“失控感”。假设他不能从这样一个造成负面体验的环境中脱离,心理资本就有可能衰退(当然,也可能重新建立)。从这个角度上说,假设心理资本的累积是不可逆的过程让人质疑。
但遗憾的是,现有的研究似乎都没有过多关注这一话题。
心理资本不是“燃料”
一个颇具诱惑的想法是:如果针对心理资本设置一些微观干预模式(microintervention),是否能够解决企业在当下面临的种种问题?事实上,路桑斯等学者也设计了心理资本的干预模式(PCI),试图通过一些情境练习来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这些练习的原理是使员工通过成功体验来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机制,并希望这些心理机制能够被迁移到现实工作情境中。
如果这样的模式成立,我们甚至可以假想若干心理专家经营的“加油站”,专门为员工提供“燃料”。神奇的是,这些燃料在首次添加后就可以一劳永逸,随后会跟随员工的实践活动自动累积。
如此看来,HR们似乎需要转型为心理专家。所以,在“员工关怀中心”之后,人力资源部再次进化为“员工能力发展中心”,他们的主题已经不再是“治愈损害”和“提升浅层次的幸福感”,而是真真正正地累积心理资本,打造“深层次的幸福感”。我观察到的一个国有企业,通过企业内的情境模拟来对员工进行能力训练,搭建了“企业剧场”。他们的原意是发展高潜质员工的素质(胜任力),但在我后续的跟踪观察中却发现,在诸多的素质维度中,心理资本的上升最为明显,且对于绩效的影响相当明显。
那么,这种转型是正途吗?如果关于心理资本不可逆的阐述是准确的,这种由“员工能力发展中心”推动的情境练习就是一种正途。但是,如果心理资本会在现实体验中容易出现衰退,这种微观干预模式就只能是管理系统的辅助。举例来说,情境练习让员工产生了较强的自信,但在现实的企业环境中,员工被分配到不合理的岗位,同时缺乏强大的后台支持,是否会使其自信衰退?又如,员工虽然充满了对于事业发展的希望,但企业却缺乏公平的分配制度和正向的价值观,是否会使其希望流失?
微观干预尽管是定向塑造心理资本,但其形成的体验相对于现实工作环境还是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说心理资本是“燃料”,其绝不会主要由外部的“加油站”来供给。那些脱离工作情境的虚拟世界中的成功更像是一个乌托邦,真正的“加油站”,是为员工生成成功体验并转化为心理资本的企业管理系统。
另外一点也值得注意,正因为路桑斯等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一种通用的(非组织专有的)心理能力,那么,员工的迁移必然是没有沉没成本的,这就意味着,一旦组织本身不能够提供适应的环境,员工的积极行为有可能包括“逃离”。如此看来,心理资本对于企业是否会产生负影响?
应该如何看待心理资本?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对于管理学的意义。但是,实践界和学术界运用这一概念的模式可能需要调整。
强大的心理资本可能是海底捞、苏州固锝、德胜洋楼、澳洋顺昌等标杆幸福企业的共同特征。但是,对他们进行对标,应该是管理系统的对标,绝对不是几堂“幸福课”就可以实现的。
我的忧虑不是杞人忧天。至今,我已经看到了若干打着“幸福课”的幌子售卖的培训和咨询产品。成功学、心灵鸡汤被重新包装后粉墨登场,不厌其烦地要向员工灌输正能量。老板们不去思考自己的管理上有什么差距,反而是责怪员工缺乏心理资本,宁愿花钱送员工参加刘一秒们的培训,购买正能量。一买一卖,这一心理资本的市场异常繁荣,却让心理资本这一精彩的概念一再被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