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毕淑敏的《幸福的尺度》的原文,求……^_^
毕淑敏的《幸福的尺度》:
尺度这个词,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理解。尺子吗,人人都明白。度呢,稍微复杂一点,大致是幅度的意思。就是说,物体在不发生质的变化前提下,可以有一点变动的范围。但是,不能过量,过了,就改变了原来的性质,成为另外一种状态了。比如热水在99摄氏度之下,看起来都差不多,就算有点小气泡泛起,也无伤大雅。一旦突破了这个界限,抵达100摄氏度,那么,水在刹那间变了模样。沸腾嚣张,白雾滚滚……
现实生活中,尺度和我们如影行随。你无法逃脱尺度的手掌心。你的身高,你的脚长,你的血压,你的血糖,你的收入,你居住的平方米,你走过的路程,你攀缘的高山……尺度无所不在。关于它,还有一句很着名的话,见于战国时代的重要兵书《六韬·农器》。说:“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是富国强兵之道也”。不得了,尺度被提到了安邦治国的战略高度。
记得有一次我在某地授课,谈的是幸福问题。有一位女听众举手发问,滔滔不绝。我仔细听了半天,不知道她的问题是什么。她侃侃而谈自己工作顺遂家庭和睦,儿女双全父母健在,身体无恙面容姣好,有房有车……
听众们渐渐骚动起来,估计他们也和我一样,摸不着头脑。
我抓个缝隙赶紧插进去说,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您,现在是现场提问时段,您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对不起直到此刻,我还不知道您的问题是什么呢?
我的问题……是……她一下子愣了,支吾着。
听众们不耐烦起来,有人蹦着高举手要提新问题。有人干脆示意我不要耽误时间了。
我耐心地等待,女子终于想起来她的问题,说,我已经非常非常幸福了,但是,我还想要更多的幸福。您说,我应该怎样办呢?
场上有嘘声响起。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不够幸福,您高调炫耀了自己的幸福,让有些人刺痛。你还想要更多的幸福,有人小声嘀咕,你是渔夫和金鱼里面的老太婆吗?
我说,您只需要做一件事情。
场上肃静下来。一个幸福女人,接下来要做的事什么呢?人们有兴趣。
我说,感恩和知足。
幸福并非无边无际,也是有尺度的。对地球上的人们来说,最大的尺度,莫过于宇宙。中国古代对于宇宙的解释是这样的——“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用现在的话来解释,就是说,幸福不单有三维空间,还要有四维空间,那就是时间。
爱因斯坦认为,每一瞬间在三维空间中的所有实物,除了占有一定的位置,还有一个时间的轴度,这就是四维概念。那么,在广阔的地域中,在无垠的时间里,该如何看待幸福?眼前感知的幸福瞬间,是否可以永恒?
你今天幸福,但你并不能保证明天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个沉浸在幸福中的女子有所担忧,也可理解。
不过,尺度有则。面对幸福,你不可以贪婪,因为幸福本身就是有节制的。你不可以炫耀,因为幸福本身是朴素和宁静的。你不可以一厢情愿地认定这是自己命好,因为从宏观讲,有巨大的力量凌驾于我们卑微的生命之上。你不可僭越,将那功劳仅仅归于自己。不能忘了自我的幸福是许许多多人和机缘襄助的善果。大自然和历史给予的教诲,千万要牢记。
不由得想到我的这本小书,它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外表,也要受到时间的制约。所谓时间制约,是不是从写出文字的这一刻算起,直到最后这本书灭失呢?我多少有点没想明白——既使书本册页不在了,但书中的文字还在某人的脑海中存活着,是否书还有独立的生命?
我并不担忧。幸福不是蜂蜜、糖、和所有甘甜物质的混合体。它的尺寸始终在我们内心的神圣之处。那就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全然把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这个方式又是给自己带来快乐,并对他人有所裨益。
幸福哪怕再细微,也顽强的存在。
Ⅱ 林语堂 幸福无非四件事 出自哪里
幸福无非四件事 ,只是林语堂的语录,并没有说明出自具体哪里。
他说,幸福人生,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自家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菜;三是听爱人讲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一、一个人倘若居无定所,抑或寄人篱下,所睡之床,便不能冠以“自家”之称,自然也就谈不上高枕无忧了。想想人生大半时光几乎都要在床上度过,而这床恰恰又不是自家的,岂不悲催之至。
再者,还有人即使睡在自家床上,但梦境甚至心境却常在别处,如此魂不守舍,自然也难言幸福。因此,一个人要做到身在、心在、梦也在,惟有这样的睡在自家床上,才能够不但高枕无忧,而且还会做梦笑醒。
二、举凡一日三餐都能吃到父母所做饭菜的情景,大抵都在儿时,而人生真正意义上最快乐的时光,亦莫过童年。
假如成年,尤其自己也有了儿女后,还能常常吃到父母做的饭菜,那就不仅仅是小口福,而是大幸福了。试想,这时的父母还能下厨为儿女熬汤煮粥,首先说明身体是基本无恙的,子欲养而双亲恰巧健在,何况在这个世界上最熟知你味蕾的,又非他们莫属。
三、其实听爱人讲情话,原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现实中,往往有好多人也的确很享受爱人在他的耳畔呢喃,可这个爱人却不一定是那个与他朝夕相处的枕边人,而是他心里偷偷爱着的那个人。
爱人本是两粒团聚在人间的尘埃,让家生起烟火。所谓烟火就是你洗菜我淘米,你熬汤我切菜,日子虽然琐碎,锅碗瓢盆交响曲里流淌出来的却是恩爱的音符,而这音符,就是爱人之间最幸福的情话。
四、跟孩子做游戏。做到这一条的前提是你人生境遇不管好坏,都必须要葆有一颗童心,你只有以一个孩子的姿态跟孩子玩耍,也才可以真正体会到那种游戏的乐趣。
林语堂以为,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2)幸福的尺度本无所谓大出自哪里扩展阅读:
散文创作
林语堂散文所涉领域极广。他认为理想的散文“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善拉扯,带情感,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如与高僧谈禅,如与名士谈心,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欲罢不能,欲删不得,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
(见《小品文之遗绪》)从他创造性地将西方的humour译成“幽默”始,一直到晚年自诩为道家精神,林语堂始终保持这种谈话风的艺术范式,并以闲适幽默为格调、性灵超远为立场。
林语堂的散文半雅半俗,亦庄亦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往往以一种超脱与悠闲的心境来旁观世情,用平淡的话语去赞扬美文,这样便形成一种庄谐并用、私房娓语式的闲适笔调。
他的文字自然流畅,幽默而不荒唐,自有意趣。不过有时轻松过度,少了一份厚重。林语堂的这种风格同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
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林语堂的文风有别于左翼作家所主张之战斗的文风,而是站在高于现实处,以自由主义精神写“热心冷眼看人间”的智慧文章。
他的文章虽也讲要直面人生,不过并不缀以惨淡的笔墨;也讲改造国民性,但并不攻击任何对象,他以观者的姿态把世间纷繁视为一出戏,书写其滑稽可笑处,进而追求一种心灵的启悟,以达到冲淡的心境为最上乘。
他最终也没能听取鲁迅关于不要把小品文当成“小摆设”的规劝 (参看鲁迅《小品文的危机》),坚持用散文的笔调本色为文,从而广达自喜、独抒性灵。
纵观五四时期的散文作品,林语堂这种融汇了东西方智慧的幽默情味,虽缺乏主流文学的批判力度,却也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维度,另辟蹊径,对当时、尤其是当下的读者意义重大。
参考资料:网络--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