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种幸福是父母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有父母在就是幸福,我很认同这句话,因为是他们创造了我,给了我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所以有他们的地方就是家。只要跟父母在一起就是一种幸福,他们看着我们长大,看着我们成年,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人们,每一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放假了回家看一看父母,陪父母一起吃饭,有的时候外面的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父母煮的一桌饭菜,哪怕看着很简单,但是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所以越长大离家越远,就会想念家里,自己住的地方总是少了一些烟火味,直到回家了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没有他们在,因为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回家永远是最幸福的事情。
2. 这世上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
2020年1月21日 星期二 阴
读书摘记——
这世上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
01
孝顺,是由后悔构成的。
生活久了,渐渐忘了时间的残酷,总以为父母会等。
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一次彻底地走散,往后的生活缝隙里总有遗憾冒出来,那是一种悔不当初的疼痛。
康辉在新书《平均分》中讲到母亲走后,他无缘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寻觅归途,却发现自己已成孤儿。
母亲病重,但因为工作原因他需要出国出差,康辉不知道从何而来的执念,就是觉得母亲会挺过这一年。
看望母亲的时候,他趴在母亲耳边说:“妈,一定等我回来。”
康辉心里也会忐忑,怕生活打脸,遗憾可能发生在刹那间不可挽回。
2018年11月15号早上7点15分,妈妈走了。
康辉正站在首都机场的候机楼等待出发。
十三年前,父亲快走的时候,他也在工作,冒着大雪奔回家,送了父亲最后一程。
这一次,他终究是错过了母亲生命的落幕。
之后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康辉睁着眼睛,眼前略过妈妈的影子,心痛到不行时,便一次再一次躲进卫生间失声痛哭。
这些年,他陪伴母亲的时间少得可怜,在电话里听到母亲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忙你的吧。”
母亲把没说出口的思念咽下去,体贴地让康辉去拼事业。
当母亲不在了,康辉才发现,这些年,他竟然没有一张与妈妈的合影。
他想回家了,想再住上几天,给母亲的几盆花浇浇水,再吃几块母亲做的酱牛肉,再听她唠叨几句。
康辉想母亲了,时间却回不去了。
“孝顺这个词,是由后悔构成的。”
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怅然,史铁生也有。
“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突然熬不住了?”
本以为时间是最保险的财产,但其实是最有心机的怪物,总以为来日方长,最后却站在和父母缘分的尽头,无能为力。
就像歌词里唱的,“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倒流时间。不是为了人类理想做贡献,而是想和她说一句,我很抱歉。”
02
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后,亲情变成了需要被提醒的东西。
我们开始习惯自己面对生活的兵荒马乱,对父母报喜不报忧,本以为这已然是最大的孝顺,却忘了父母为了让我们安心在外打拼而一口口吞下去的求助,是他们的“懂事”。
康辉在家整理妈妈住院要用的东西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向都是整齐细致、会将物品分门别类归置很好的妈妈,很多东西却是凌乱的。
康辉惊觉自己竟然疏忽已久,妈妈独处空屋的时候,大概是没有那么大的心气儿去做这些事了。
身为儿女,他们不说,我们就这样理所当然地忘了爸妈老了,需要我们的照顾。
张泉灵做记者的时候,到一些老人的家里去做采访,会闻到一股味道,是我们俗称的老人味。
她问过医院的大夫,却没有得到答案,一个独居的老丛老奶奶给了她最心酸的答案。
孩子常年不在家,老奶奶尽量不洗澡。
老了,老了,洗澡是一件最危险的事情,万一摔了,怕给孩子添麻烦。
我们一路成长,父母看着我们一次次离开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忙着在工作中升级打怪,敏锐地感知世界,却把最多的钝感和亏欠给了父母。
何炅想起家里生病的老人,知道他们在等着他回去,却总有很多不得已,陪伴他们的时间总是不够。
我们好像就是这么欠,总是在失去后才知珍惜,来不及才懂得回头。
03
父母在,是最大的幸福。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
最近45岁儿子被86岁母亲追打的新闻登上热搜。
已人到中年的杜永华在吃饭间隙,被妈妈用筷子敲头,他乐不可支,看向妈妈的眼神带着鼓励。
有人问他:“你被打,怎么还笑得这么开心?”
杜永华很骄傲地说:“这个年龄,有妈妈打还不开心嘛。”
两年前,妈妈患有多种疾病,神志不清,生活无法自理,连喝水都困难。
杜永华把妈妈从老家接到重庆,悉心照顾,妈妈的身体有了些许好转。
在很平常的一天,他带母亲出门遛弯,随意折了一根棍子递给妈妈。
从那天开始,只要妈妈拿着棍打他,就会想起些过去的事。
杜永华就经常给妈妈一根棍子,让妈妈打自己。
杜睁含森永华被不懂轻重的妈妈打痛了,叫出声来,妈妈在一旁笑得好开悉亩心,小时候一调皮就会被妈妈打,这份记忆也许对妈妈来说也是印象深刻的。
他摸着后脑勺已消肿的包,看着现在已经知道掌握力道分寸的妈妈说:“好好的活,活个两百岁,我就活一百六,天天照顾你。”
父母从来不是我们的负担,他们活着就是我们最大的欣喜。
父母离世,无论何时想起,我们依然难以接受。
贾平凹在母亲去世的三年里,喷嚏尤其多,虽然是因为常常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多,才会打,但喷嚏一打,便会想起母亲,认定母亲还在牵挂他。
当回到老家,站在母亲的坟前,眼前的坟头真实地告诉他,母亲不在了,他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
他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这世上有一种幸福,叫“父母在”。
我们喊一声爸妈还有人应,还能摸到那双布满黑斑的手,还能注视着他们的眼睛看到自己。
当他们悄然离世,我们也要孤独地好好活。
04
一切还来得及,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当一切还来得及,不要给自己埋下遗憾终生的雷。
李宗盛在父亲去世多年后,用一首歌《新写的旧歌》表达悔意。
先是担心自己没出息,
然后费尽心机想有惊喜。
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
已来不及。
他不等你,已来不及。
他等过你,已来不及。
每一个已有自己生活的中年人知道,父母真正在乎和渴望的陪伴,却是我们最难给的。
我们有千万个理由蹉跎,却也知道父母的身体状况不会越来越好,不要骗自己说下一次,就在当下,不要等。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计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若父母现在60岁,可以活到80岁,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陪伴才是对父母最长情的告白。
中国人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希望父母的那声:“到哪了?”
你能回答一声:“快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