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积极心理学如何抵达幸福

积极心理学如何抵达幸福

发布时间:2023-05-12 14:30:12

㈠ 如何提升企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感觉和行为的科学方法,强调优势而不是弱点,强调正面而不是负面,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伟大”,而不是只关注病态性的心理障碍。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 积极的体验(如幸福、愉悦、爱)

◆ 积极的特质(如勇敢、幽默、希望)

◆ 积极的组织(在组织层面的应用)

1、转变视角。 改变传统心理学聚集如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评估和治愈上,积极心理学强调预防,强调个体的积极主动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幸福。有时看待事物视角的改变可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巨大改变。

2、提升免疫力。 认识积极心理特质,提供学习调节的方法,让心理变得更强大,让积极心态形成习惯。

3、改善社会环境。 社会可以创造有利于积极心理成长的环境,关注优势、美德、感恩等特质,从而提升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了第二个登月计划,在2051年之前,人类51%的人达到殷盛。

1 、三三一法羡宏则。 第一个三,对每天的事项按重要性进行排序,把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安排在一天中最有效率的黄金时间。第二个三,感恩三件好事,每天睡觉前回忆一天中三件最值得感恩或让你开心的三件事。可以是生活工作中很小的事情,比如你去其他部门办事,对方热心协助你或者是一句温暖鼓励的话。最后一个一,是每天做一件有益于他人的事情(日行一善),如顺路捎带同事上班等,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生活满意度。

2、运动。 经常运动迫使你学会时间管理,形成规律的生活。团队运动也是社交,建立和融洽人际关系的好漏悉方式。运动时让体内产生内啡呔的激素物质,使人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既有助于自我身体健康,也有助于心理健康,增强自信心。

3、做一个积极情绪的传播者。 负能量会传染,同样正能量也会传染,成为部门正向循环的推动者。不把生活中不好的情绪带入工作,不传播谣言,不背后议论长短等。在工作中善于寻找积极的一面,多说正面建设性的话语等。

1、神奇的洛萨达比。 积极心理学家洛萨达发现,一个公司,员工在工作中积极语言与消极消极语言的比例达到3:1的工作气氛是比较好的,低于这个比例,公司弥漫着会有消极、压抑的氛围。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消极语言最好,这样对公司保持对风险适当的警醒不利。团队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团队氛围的营造,形成团队整体积极为目标献计献策,积极行动,而不是无动于衷,消极怠慢的氛围。 员工一天中的黄金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工作快乐与否、能否体验到工作的意义,关乎个人与团队的成就。办公环境中可摆放些绿植,绿植有利于稳定情绪,缓解疲劳等。

2、管理靠赋能。 管理者对新员工增加关注和关爱,主动介绍新员工给部门同事,甚至举行一个小的欢迎仪式;工作中安排老带新,对新员工进行关心与指导等,这样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可降低流失率。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公司例会可以设置表扬环节,表扬近期表现好的员工,表扬时可表扬具体的事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提振员工士气。表现不好的员工,在绩效面谈时,上级领导可与员工坦诚交流不足,怎么改进。强调团队意识,团队成员确实忙不过来时,领导同事主动伸出援手,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而不是让员工觉得有孤立无援的感觉,从而达到正向循环的目的。

3、用人所长,多做擅长的事。 多发挥和运用自己的优势来做事,自己拿手的,学得快进步快的事情多做,把自己擅长的事情与部门公司的绩效对应起来,这样越做越顺手,越做越有成效。管理者对的下属岗位目标、职责、可用资源是否清晰,对下属的性格、优势是否了解。在安排工作时,要充分考虑下属的优势特长,给予发挥发展的空间。员工在发挥优势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全身投入工作的愉悦感,并且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优势,找到工作的意义。与员工制定合适的目标,目标要具有挑战性,从而鼓励刺激员工走出舒适区,但是目标也不宜订得太高,太高的目标,让员工造兄搜册成恐慌,带来巨大的压力。工作中出现心流状态,往往是在技能与目标相匹配时产生。

现在口碑在企业营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那么怎么让才能让客户心甘情愿主动为公司做正面传播,这就需要企业在与客户接触的界面过程中,能让客户产生愉悦感,惊喜感、意义感。简单说只有企业让客户“爽”了,客户才会成为企业的忠实顾客,并主动向身边朋友推荐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去过海底捞的客户,都会为其无微不至的服务而感动惊喜。

塞利格曼教授建立了企业营销活动的“PME幸福模型”,实现客户的快乐感、意义感和参与感。

 1、快乐感。 很多酒店在客户办完入住手续后,就没人管你了,有的酒店却设置了导引人员热情引导你去电梯,介绍酒店楼层,在前台旁边放置了免费水果等。特别是一些酒店大堂没有设在一楼的,一楼一定会设置导引人员,不至于让客户感到受冷落,不知所措,客人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有人向你微笑致意,并且时刻准备着回答你的任何问题,这些暖心的设置,都是为增加客户的入住愉悦感和满意度。

2、意义感。 逻辑思维定义自己的会员为终身学习者。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签,为会员的学习增添了大大的意义感和荣誉感,使得学习不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而是一件持续正式的事情,会员在向朋友推荐时也是大义凛然,充满自豪感。

3、参与感。 小米出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参与感》,详细介绍了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中,对公司和客户本身的意义,让客户不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客户也可以参与创造。小米每年在很多城市举办“爆米花”节,让用户深度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形成公司与用户的深度链接。

㈡ 积极心理学创造幸福生活的5个要素

第一要素是微笑:我们经常说每个人都可以做公益。有人说我都穷得叮当响了,没钱做,需要别人支援我呢!其实给别人一个微笑,也就是说的施颜,给陌生人一个微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马上就拉近了。如果你经常微笑,你的幸福感也会提升。有调查显示,经常有迪香式微笑(迪香式微笑,嘴角上扬眼角会有皱纹的微笑)的人比较幸福长寿。

第二个要素是行动和运动:普通人为何不容易成功。普通人很多时候是计划太多,实施太少,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我们遇到困难要坚持行动,改变方案持续行动,想不成功都难。运动可以带来好的身体状态,有了好的身体就会有好心情。

第三要素是会说:要与人会沟通、交流、表达,积极地鼓励。能与人很好的沟通,与人相处就会比较和谐。我们要多给别人鼓励,不管是你的孩子还是你的另一半或者你的工作伙伴,人都是需要被鼓励的。

第四个要素是观:用心去看生活中的真、善、美。我们常说生活中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路边的小花,春天绿枝上爆出的新芽,欢笑的孩子或者为家人操劳的父母……生活中处处有美好的东西。

第五个要素是心:用心去感受世界。我们要认真吃好每一餐,做好每一件小事。有些人总以为未来会更好,有了大房子好车子或者高官厚禄了就会好。每天的生活都是无滋无味的,殊不知,人生只有一次,时间过去了就无法再回头。只有踏踏实实过好当下的每一天,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你才没有白走一遭这个精彩的人间。

幸福生活不需要太多钱,如果生存没有问题了,再多赚点钱对幸福指数影响不大。而幸福生活也需要自己去努力创造。

㈢ 心理健康:获得幸福的诀窍

心理健康:13条获得幸福的诀窍

我们应该可以很肯定的说,任何人都想要幸福,因为… 谁不想呢?但是前搜腊如何获得幸福却是个有点难搞的问题。所以,本网站(BuzzFeed)采访了众多专家,来获取他们的经验和窍门。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有些人也许正患有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或焦虑症,这使得他们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但但愿你可以收获一些有用的建议使生活变得更容易。

1.意识到幸福并不意味着拥有所有你想要的东西,也不意味着任何时候都无忧无虑

我们不能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但我们能够选择我们回应的方式。当我们用“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态度去应对,并产生出时受害者心理时,我们就开始受苦。但当我们选择用一种“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是为了让我学到什么呢”的心态去应对时,我们会感到被赋予了力量,由此也对我们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人们对“幸福”最大的误解在于我们认为幸福是“外包”的,即身外之事物才会让我们高兴。我们便马不停蹄的追赶着能让我们幸福的事物。其实,幸福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状态。作为人类,我们体验并经历着不同情绪。“我们应该一直幸福到底”的期待会让人产生“宿醉”。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一直对生活心怀感激。

-Christine Hassler, 赋权主义指导者&《对期望的宿醉:克服工作,爱情,和生活上的失望》作者

2.把“应该”从你的字典里砍掉,因为无论你认为什么是应该的,都可能不会是

当我们使用“应该”这个词的时候,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带有批判性的对自己的诅咒。“我应该多健身”“我应该更快乐”“我应该更感恩”… 它导致我们变得内疚和羞愧,耗尽了我们的“幸福”。它会使得我们做出完全与我们所想相反的行为。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可以将“应该”替换成“我想要”。例如,“我想要减肥,因为我想要活的更有能量,并成为一个榜样”。这个想法的更具有动力性,因为它是基于我们的热情和激情,而不是对自我的恐惧和批判。

-Elizabeth Lombardo,临床心理学博士&《超越完美:粉碎你的内在批判家,创造你钟爱的生活》

3.记住“你的负面想法并不是现实,它们只是想法”

不幸的是,许多人总是犯这样的错误:轻信他们内心的负面声音,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有质疑这些声音的权利!当涉及到心理健康时,很多人依然认为自己需要花费若干年时间去重新探索自己的童年或是过去,才能够改善自己。如今早已不是这样的情况了。

抓住,挑战,改变自漏圆己的负面想法。

-Simon Rego,博士,纽约·蒙蒂菲奥里医学中心/Albert Einstein医学学院心理学培训主管

4.新的一天从提醒自己生活中的积极事件开始

可以是很小的一个观察,如享受美丽的天气,或是一些更深远的事情,如注意到自己又离自己的人生目标进了一步(进入了理想的公司工作,交到了很棒的朋友,等等)。我们倾向于抓住消极的东西,所以这是让你走向积极生活的一小步。

-Jess Allen,临床社会工作者,接纳承诺治疗,纽约认知行为治疗师

5.任何人都可以从心理咨询中获益,所以拿起电话预约吧

许多人对于选择去看心理咨询师的人存在这样的偏见:“他们一定都是心灵脆弱的人”,“他们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或是“他们肯定都是精神病”。最后一个猜测是最普遍但却最错误的。

人们要对自我有很深的见解和情绪自知力才能意识到自己需要“征召”一个心理咨询师,以获得自己需要的正确帮助。的确,一些来访者在他们情绪最低谷的时候来到了心理咨询室。但同时慧滑,也有数量相当的人是为了给平常的生活加点料,增强自身心理健康,完善工作和亲密关系而来到咨询室。当来访者来找我们的时候,他们的'问题并没有大小之分,我们都会全部接受,因为我们的工作是遇见现在的你,而不是别人期望的你。

Gabriela Parra,临床社会工作者, 加州心理咨询师

6.不要在家里思考你的工作,反之亦然

活在此时此刻,这需要你丢弃你的内疚。内疚对任何人都没有用。当你在工作时,保持注意力,当你在家时,也不要分心。在每个地方都做到自己的最好,这会使你更加理智,让你更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

-Samantha Ettus, 工作-生活平衡专家

7.不要再无目的的检查手机了,找一个特定的时间去做这些事吧

如果人们翻看手机的次数变少,绝大多数人都会因此变得更快乐(压力更小)。一项由肯特州立大学的学生进行的研究表明,经常翻看手机的个体会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在他们想要放松的时候)体验到更多的悲痛。

相比用意念去控制翻看手机的次数,我们可以对电子设备或是工作时间内进行设定,这样我们被诱惑的次数就变少了。这样是为了让我们一天固定的几次查看邮件、社交网络、信息。用有意代替冲动性的查看。这样,我们的电子设备才会回归它们本身仅仅是工具的状态,而不是像老虎机一样时刻觊觎着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

-Christine Carter,加州伯克利分校大众利益科学中心幸福专家&《美妙的地点:如何遭到你工作和在家时的最佳状态》

8.和朋友保持联系

人们通常会认为当工作、学校、或家庭责任变得繁忙起来,和朋友出去玩耍就变成一种可以省去的奢侈品。我们通常首先将此选项删除,即使我们还有时间去健身房或是呆坐在电视前漫无目的的消耗时光。实际上,保证和朋友玩耍的时间可以对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益处,同时帮助你随时检查你的焦虑水平。这是一个应对机制,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必需品,我们不应该在生活变得艰难的时候选择放弃它——我们反而比平时更需要它。

-Andrea Bonior,临床心理学博士

9.真正着手去计划短期的娱乐和长期的目标——主动将生活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大多数人每天忙忙碌碌,一周也腾不出几分钟反思自己或计划改变。我们都明白自己在注册了俱乐部以后就再也没去过,或是想要换工作但却一直拖延。于是,我们又是原地不动的迎接新的一年。

Greg McKeown在他的书《本质论》中提到,“当我们不主动利用我们的能量和时间时,别人——老板,同事,客户,甚至是我们的家人——就会帮我们利用。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失去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的能力。”

-Jennifer Taitz,临床心理学博士

10.用同情和爱来对待自己

人们通常认为对自己的关爱是自私的表现,所以他们选择不去做这些其实很必要的事情。自我爱护(self-love),自我关爱(self-care),自我满足(self-fulfillment),很多的“自我”,因为幸福是由内产生的。自我爱护包括消除负性的自我谈话,接受自己的全部。自我关爱包括设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以保护自己,花时间放松、恢复自己的精力。自我满足就是跟随你的价值观生活,并拥有真诚的人际关系。

-Rachel DeAlto,沟通和关系专家

11.别忘了你的生理健康也影响着你的心理健康

这里有一些可以产生幸福的生理活动,尝试一下吧:

-尊重你的生理节奏。在日出时散步,或在日落的几个小时后入睡。不仅幸福需要7-9个小时的睡眠保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会使我们的大脑运转的更好。

-给你的生活加入一些游戏:一些简单的方式如在锻炼的时候尝试可以让你开怀大笑的事情,如跳舞,蹦床,或是团体运动项目。

-冥想。冥想很简单,有时候只需要一个app。

-Jennifer Jones,临床心理学博士

12.一天之中:做几次深呼吸并告诉自己一切都很好。最后,你的大脑会接受这些信息

也许你的账单越堆越多但却不知道怎么还。也许你的妈妈患了阿尔海默茨病,而应对这件事已经让你越来越疲惫。你开始思考是否真的还有人支持你鼓励你。但是这时,你的心在跳动,你在呼吸,你胃中还有食物,头上还有屋顶。而在这些情况、欲望、和需要的前提下,此时此刻,你还好。当你准备晚饭时时,走进商店时,开车去工作时,读邮件时,真正的进入此时此刻,然后提醒自己“我现在,还好。”

经过不断地重复(进入此时此刻的状态,身体和大脑都冷静下来),你大脑的神经回路会发生变化——科学上称之为神经可塑性——最后它将会变成你的习惯。

-Debbie Hampton, “最好的大脑”创建者&《通过改变大脑来击败抑郁和焦虑》作者

13.有意识的努力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像管理身体健康一样

很多人没有将管理心理健康当作首要任务。人们经常遗忘,或是以“太麻烦”、“太忙没时间”为理由推脱。但是,就像身体健康一样,心理健康是不应该被忽视的。因为没有了它,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非要说获得幸福和心理健康的关键成分,我会说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联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意义有目的的生活,爱他人和自己,以及对未来抱有希望。

-Timothy Sharp,临床心理学博士&《一百种幸福的方法:给忙碌的人的指导》作者

;

㈣ 积极心理学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原因是

积极心理学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的原因是用不同的方法表述做漏一件事情,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兆和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

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族胡盯、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

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

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㈤ 积极心理学: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告诉你幸福的8个方法

2002年,泰勒博士第一次在哈佛大学教“积极心理学”课程,当时只有8个学生选修,中途还有2个人退出。但是,接下来的一年,经过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门课程。

2006年,“积极心理学”课程,超越“经济学原理”,成为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泰勒博士本人被哈佛学生誉为“人生导师”、“最受欢迎的讲课者。”

2007年,泰勒博士第一次为中国高端企业家开设了课程。

2010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MBA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

可见,“积极心理学”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逐渐被大家认可。今天,我给大家分享泰勒博士写的书《幸福的方法》的精髓。

1 、四种人生模式。

泰勒博士根据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模式,归纳出四种人生模式:

第一种是:享乐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人,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是当下的奴隶。

第二种是:忙碌奔波型

这种类型的人,总是为未来忙碌,他们是未来的奴隶。

第三种是:虚无主义型

这种类型的人,沉迷于过去而放弃现在和未来,他们是过去的奴隶。

第四种是:感悟幸福型

这种类型,是泰勒博士提倡的模式,也是最理想的人生模式。

2 、改变固有的模式,养成积极的心理习惯,每天感恩5件事。

通过对照自己固有的人生模式,反思、调整、刻意改变,重新养成一种积极的心理习惯。

扭转过去,重塑模式,重新定义看问题的角度,是一件艰难、但可行的事情。

比如:你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难管教,可是你不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有不少人,想要孩子,却生出来。

一下就把消极的思维,扭转为积极的思维。

每天感恩5件事:感恩自己的孩子健康活泼、感恩自己和家人平安无事、感恩今天你吃到了美食、感恩你有一份工作让你谋生、感恩朋友帮助了你……

每天感恩5件事,有益于培养积极的心理习惯。

3 、全然接纳自己。

马克.吐温说:“如果我们能在80岁的时候出生,然后慢慢走到18岁,那生活会幸福无比。”

很多人不自信,不快乐,不幸福,是因为不接纳自己,不接受现状,徒增烦恼。

幸福的人,会珍惜、并运用自己拥有的一切,去创造未来,而不是盯着自己没有的东西唉声叹气。

4 、设定自我和谐的目标。

一个人没有目标,就像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却没有方向。但设定的目标如果和自己的实际不和谐,人又会陷入新的矛盾中。

和谐的目标,是自己能做的,想做的,喜欢做的,三者结合起来的最佳平衡。

5 、寻找使命感,热情是幸福的动力。

每个人的使命感不一样,可以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使命感,人做事就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激情会转瞬即逝,热情却永不磨灭。

6 、简单即是幸福。

这和当下流行的“断、舍、离”是同一个意思,把复杂的生活,变简单,腾出空间,幸福才能进来。

7 、幸福是无限的,坚持幸福至上的原则。

佛祖说:“一根蜡烛可以点燃一千根蜡烛,而它自己的生命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幸福不会因为分享而被削弱。”

与物质的东西不同,幸福是无限的。

当今人对“物质至上”的坚持,为了土地、石油、黄金或是其他物质财富,让人和人之间,国家和国家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爆发战争。

坚持“物质至上”,会走上竞争,战争的道路;坚持“幸福至上”,却不会因为分享而削弱幸福。

不同的集体价值取向,会导致人类走向不同的命运。

8 、幸福不是等来的,幸福从现在开始!

如果你认为一定要等到某一个人,买到一所房子,实现某个目标,才是得到幸福。那么这种观念,是被动的,是被外界左右的。这是幸福的假象。

真正的幸福,源自内在。

书中说:“外在的东西,并不是不重要,只是它们无法使我们真正快乐。安宁必须是内在的。如果你觉得开心,那种幸福是可以传递的,走到哪儿就带到哪儿。”

还等什么?幸福从现在开始!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们明天见。

每日读书,不忘初心

今日阅读:《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 泰勒.本-沙哈尔 着

每天解读一本好书,喜欢可以分享、转发、关注。

㈥ 如何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带你走近积极心理学

面对生命的有限性和消亡的必然性,人们不停地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终极目标和追求是什么?尽管有很多种不同的回答,但在个体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始终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人生是整个生命过程的所有经历和体验总和,既然痛苦不可避免,就努力让快乐成分更多。快乐是可以覆盖痛苦的,这样整个人生的体验让会更幸福。当然,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快乐也不需要作为应对痛苦的解药,快乐可以与痛苦同在。

如何构建快乐幸福的人生呢?,让我们走进积极心理学试试看。大概两年前第一次读到《积极心理学》这本书,一直非常喜爱,不时地翻开看看。积极心理学跟“鸡汤”完全不同,它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和实验基础上,对我们认识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于我而言,积极心理学一方面让我开启了对它的认知,拓展了与之关联的知识边界。另一方面,提供了构建快乐幸福人生的几个要素,指明了值得关注和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塑造了通过积极心理学帮助自我实现的信念。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是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积极心理学》,作者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美国密歇根大学Arthur F.Thumau心理学教授,着名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委员会前主席,全球100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之一,美国VIA性格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他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并以其在乐观、健康、幸福等领域的研究而享誉世界。2010年,彼得森博士荣获密歇根大学最高教学荣誉奖——“青苹果奖”。

这本书适合大众读者,能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接下来围绕书中主题,给大家简要介绍下精要内容和思想。

[if !supportLists]1、[endif]积极心理学讲什么

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关注疾病,也要致力于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端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有三个主题:

1、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愉悦、感激、成就)

2、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

3、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

2、精要内容

01 愉悦与积极体验

愉悦包括感官愉悦和高级愉悦,感官愉悦与皮肤和身体器官相关,高级愉悦与思想相关。无论强烈的兴奋或是安静的满足,愉悦感觉总是美好的,很多人在感受愉悦的同时是幸福的,并试图留住或增强这种感觉。

预期幸福或期望效应,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对此时此刻的选择,是建立在那时那刻对幸福的预期上进行的。对于愉悦感的预期,我们绝大多人的感觉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人们在懂得预期未来的感觉之后依然会犯错,因为有一些心理学因素对愉悦感产生影响。比如曝光效应(某些东西我们接触的相对较多,就会倾向于喜欢这些东西)、捐赠效应(我们都倾向于喜欢别人给与我们的东西,即使我们并不十分想要或者能充分利用)。

情绪具有特定的行为倾向性,消极情绪提醒我们注意环境的危险,而积极情绪代表着安全,能指引我们参与增强我们行为和认知能力的活动中。积极情绪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反应。

好的心境不仅会渗透入我们的思想,也会影响机体全身。在好的心境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充满活力并乐观向上。而心理学家在过去几十年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了不良心境上,能够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被鲍.米尔成为享乐能力,这种能力基本上就是指积极情感—既个体所体验到的积极心境(快乐、感兴趣、活跃等)的范围。独处时有好心情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往往也会有好心情。

02 幸福

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概念:“真实的面对内心的自己”,幸福的重点在于人们应该发现、发展处自我最有价值的地方,并充分利用这些能力、天分去追求更美好的东西——包括别人或乃至整个人类的福祉。

研究表明,幸福感比起愉悦感更能预示生活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是所有有关美好生活的情绪、体验、期望、成就等的综合标志。主观幸福常常用来定义相对较高水平的积极情感、相对较低水平的消极情感,以及对生活是美好的总体评价。

一些人格特质——乐观、外倾性、直觉能力、自尊、内部控制能力与幸福存在中度至高度的相关关系,较低的神经质性也是如此。快乐的人能够帮助自己拥有更多积极特质,不快乐的人则相反。

四种能够通往幸福感的途径:愉悦的体验、投入、意义和成功。

03积极的思想

积极思维能够增强生活的洞察力,积极情绪能够增强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乐观的(喜悦的、充满希望的、阳光的)人能够找到更加重要的途径来获得心理学意义上的美好生活。

人类学家林耐尔.泰格关于乐观的定义:“一种情绪或态度,与对未来的社会或物质生活的期望相关——一种对自己有益或者能带给自己愉悦的社会期望的评价。”

弗洛伊德认为乐观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

人们追求目标是一种期望价值,所有现实的人类互动都能以目标的形式存在。当人们发现在追求自己所采纳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阻力的时候,就会在自我调节里加入乐观成分。面对困难时,人们能坚信自己目标能够达成就是乐观主义者,反之是悲观主义者。乐观能够带来持久的动力使之达到目标,悲观则会导致放弃目标。

乐观分不同的水平,大乐观能够导致预期的结果,因为大乐观会带来充满激情和韧劲的普遍状态。小乐观能够导致预期的结果,因为它可能会提前设置特定的行为来适应既定的环境条件。

04性格的力量

性格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是特质性的,具有个体的差异,良好的性格是一系列积极特质的综合体。

良好的性格和其构成因素都是在道德层面上受到推崇的,“幸福是生活的目标,美德是幸福的基础”——托纳斯.杰斐逊。

VIA分类(VIA即行动价值协会),6种美德和24种性格力量:

1)智慧和知识的力量: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洞察力。

2)意志力量:实性、勇敢、坚持、热情。

3)人道主义力量:善良、爱、社会智慧。

4)公正的力量:正直、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

5)节制的力量:原谅/怜悯、谦卑/虚心、审慎、自我调节。

6)卓越的力量: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虔诚/灵性。

05价值

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去表明并追求我们所崇尚的价值,对个体来说,价值不仅仅意味着行动的目标,而且还是评价目标的标准。

威廉姆.斯科特教授认为,价值是一种相对正确的目标,被人们看做:(a)内在的美好:这是终极目标;(b)完全正确:在所有情况下都是正确的;(c)普遍正确:适用于所有的人。

价值是由个体和集体成员所持有的关于期望目标的信念,他们超越特定的环境,知道我们选择行动,评价他人和自我,并可以根据相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全世界范围内十种人类价值的普遍结构:成就、善心、遵从、享乐、力量、安全、自我指导、刺激、传统、普遍性。

06兴趣、能力和成就

盖洛普机构调研结论:一个你能每天尽全力投入的工作就是你所热爱的工作。

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去理解这些兴趣,自己充满狂热的激情,并投入其中。

兴趣和能力如果坚持下去,就会取得成就,无论这种成就是大是小。

查尔斯.莫瑞基于数百位不同领域的精英们进行对照,得出有关成就的普遍性结论:

[if !supportLists]1)[endif]博学者:在诸多领域都能取得卓越成绩的人需要多种不同的高超能力;

[if !supportLists]2)[endif]努力勤奋是关键;

[if !supportLists]3)[endif]良师很重要;

[if !supportLists]4)[endif]合适的时间地点非常必要;

[if !supportLists]5)[endif]杰出和卓越往往产生于相信生活有冲高目标的社会文化中,在这样的文化里,人们相信自身的力量。

07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了一条广泛全面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现象。”有关心理健康的研究和讨论一直落后于生理健康。

玛丽.约哈达在《积极心理健康的当前定义》中提出六中能够导致我们通常认为的心理将康状态的品质:

自我接纳

对现实的准确感知

自主性(从容的应对社会压力)

对环境的掌控能力

成长、发展、成熟

人格统一完整

08积极的人际关系

拥有爱的能力,以及被爱的能力,被认为是人类的本质倾向,并且在人类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都对健康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者用几个词总结积极心理学:他人很重要。

等价学说显示亲密关系——友谊或者爱情是否能够维持,取决于关系双方认为他们从关系中所得到的是否跟他们所付出的成比例。等价的关系能够持久,不等价的关系会面临破裂。

依恋理论的三种依恋模式。有些人喜欢亲近,并感到亲密关系很容易建立;我们希望对方是值得信任和可以依靠的,同时我们也会向他们寻求安慰和支持,他们也是如此。这类是安全型的关系。还有一些人对亲密感到不舒服,发现很难相信我们的伙伴,跟别人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当悲伤的时候,更愿意选择独立而不是亲密,更喜欢退缩而不是寻求安慰,这类是回避型人际关系。还有第三种人常常担心被别人冷落,可能会希望更多的亲密,而这种过分的亲密,伴侣可能做不到或者不愿去做,这类是矛盾型的关系。

喜欢是指人们对彼此有积极的态度,一些能够导致这种积极态度的因素:临近、相似、满足需求、较高的能力、吸引力等。

当爱好与对互惠和等价的相似性和期望度有共同的认识一起存在时,我们就称之为友谊。

当一种关系以相互排他性、转移性和倾向性为特征时,双方变得互相依赖,这是我们把这种关系叫做爱情。

09授权机构

良好的家庭、良好的学校、良好的工作场所、良好的社会、良好的宗教,是一个良好的机构有助于它的成员获得美好的生活的组织。

㈦ 积极心理学 如何提升幸福感

对于我来说,提升幸福感就是提升掌控感,但不是那种变态的想控制一切和别人的偏执想法,而是一种可能性,可以拥有得到想要的东西的可能性,就是我的幸福感主要构成

一般来说,提升幸福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方面是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就好像同样落魄的两个人不一定都会觉得生活如此难过。另一个方面就是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

幸福的感知能力的差异基于每个人的经历和在经历中得到的认识所影响的,都是些可遇不可求的事物。但是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是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我们手中的,这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性地生活,掌握自己生活的节奏,比如努力学习考取一些以后用得到的证书,相比于天天打游戏仅仅为了消遣的话,是具有创造性地(当然并不是说打游戏完全不好,如果你以后想要在游戏上面去的一些成就,那么游戏就会成为你的创造性地工作,创造性的一个重要属性是未来的价值性

㈧ 如何运用心理学过上幸福生活

如何运用心理学过上幸福生活

懂得运用心理学的人,通常生活都是过得比较幸福的,那么为了大家能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下面如何运用心理学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人都追求美满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学习和运用心理学,了解自己、爱护自己,了解他人、懂得他人,是我们走上幸福人生的捷径。

那么,如何运用心理学正确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希望的幸福呢?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可以分析、可以学习的。心理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心理学认为:“幸福”由五个因素构成,这五个因素共同构成幸福。这五个因素分别是:积极情绪、投入、意义、人际关系和成就。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心理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生命,让生活走上幸福道路的吧!

第一因素积极情绪

举例来说:有个男性病人胃痛,去求医生。医生看了后,认真的给他写病历,嘱咐他三天后再去找医生。他回家后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月经不调。这个人哈哈一笑,然后每次想起这件事就笑得前俯后仰。

三天后,他去找医生,告诉医生他的误诊。医生问他:你现在胃还痛吗?他一看果然不痛了。

这个故事所隐含的理论就是:积极情绪拥有巨大的力量。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积极的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在此元素上的人生称为:愉悦的人生。

当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是积极的。当我们感受到愉悦、快乐、温暖、安静时,这个时候,我们是幸福的。

当然,生活不可能永远都是这样积极的,不可能遇到任何事情都是脸上堆满笑,总是莫名其妙的喜悦。要体验百分百的积极情绪,是违背和否认人性的,那么,多少才够呢?

积极心理学提供一个比例,积极情绪的洛萨达比例——3:1,即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如果是3比1,则这个人是积极的,欣欣向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是公司还是家庭,当积极与消极的比例大于3:1时,这个环境就会蓬勃发展;如果低于这个比例,经济就不好,家庭问题就会发生。

第二因素投入

投入: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换个词解释:废寝忘食,聚精会神。

这种境界是一种很安详的境界,我们把这个时候称为:(flow)心流,也翻译成福流。心在流动,感觉停止,是特别专注于自己熟悉和喜爱的工作时达到的幸福酣畅的状态。

处于福流状态时,我们无暇思考其他。当我们认真观察出现福流人脸上的表情时,我们看到的可能是没有任何表情。只知道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任何外人的干扰。

福流的过程与积极情绪无关,如果你问一个正在体验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么样,那么通常他会回答,什么也没想,什么感觉也没有。

在东方的智慧里,福流的最高境界可以称之为”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当身心融为一体,福流体会得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

那么,如何达到福流呢?

很简单:一个时间做一件事,专心致志的做此事,品味此事。当我们不把注意力分散在多个任务上时,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我们就会享受到来自福流真正的幸福。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达到投入和专注,那么你可以尝试做冥想。冥想是非常有效的心理疗法,它的基本要领是呼吸和专注,全身心放松,然后调整呼吸,慢慢的把注意力专注于一件事情上,坚持下去

然后你会发现,你生命中的喜悦会越来越多。

第三因素意义

有意义的人生,意味着追求某些超越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当我们的人生找到了目的和意义,当我们为了此意义不懈努力,我们就拥有了幸福。

意义带来的幸福感能对抗很多消极情绪,包括抑郁。得抑郁症的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

患抑郁症的人很多人最终会选择自杀,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活着,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找不到自己的生存的价值。

有一个富二代,家里非常富有,但他得了抑郁症,经常想办法自杀,可他每次自杀都被救活。有一次,他又跑到海边去跳崖,当他跳下去的时候,看到另一个人也在喝海水,他一时念起,就把那个人救了上来。

那个人上来后,对他感恩戴德,说海水真不好喝。从此,这个救人的经常自杀的青年就不再自杀了,因为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从那以后,他没事就到海边去溜达,救上来不少人。

第四因素人际关系

生命即关系,我们的生命无法脱离关系和而独立存在。幸福不是出世,不是离群索居,幸福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与人交朋友。

有人曾要求克里斯朵夫·彼得森用两个字来描述积极心理学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他人。

他人意思是:一是,他人对你的帮助和依靠,你的被需要感和存在感;二是,你存在的意义,你帮助他人,自己会感觉很满足。

当我们被人帮助和依靠时,我们就不是孤独的。社会神经学家约翰发现,孤独对生活产生的消极影响极大。

当我们谈到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想到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朋友,同事。因为有一个人坚定的支持,你会觉得特别安全。而我们的生命中因为有了他们而变得更精彩,更知晓得失,更懂得珍惜,这样的感觉,就叫幸福!

他人的第二层意思是: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能充盈着我们,让我们自豪。

着名的高僧弘一大师说过:最高的快乐是行善助人,给予他人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帮助别人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曾经有一个美国心理分析的机构,把几十个儿童分为两组,一组让儿童每星期3次从事任何想去的娱乐活动;另一组儿童每周3次做任何想做的好事。结果表明,每周做善事的儿童,幸福感更强。

为什么做善事比娱乐更让儿童有幸福感?

因为,娱乐活动所获得的愉悦是短暂的,容易消逝,而善举能带来长期的满足感。很多的富豪都会热衷于慈善事业,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助人会成为他们更大的追求。

;

㈨ 正向心理学之追求幸福感的方法

前面我给大家介绍过由正向心理学看幸福感,在文章中有说到正向心理学认为幸福感可以借由行动来追求与获得。幸福感会受到正向特质的影响,它能带来好的感觉、满足与幸福感,透过学习可以改变负向人格特质。其所内含的道理并不困难,但难在实践并内化成习惯。
正向心理学
一、建立正确的观念:

接受自己生为人,是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情绪没有好、坏、对、错,端看你的认知以及如何诠释;并谨记快乐源自于个人的心灵状态,而非建立于外在身份、地位与财富之上。

二、感恩:

它是一种心态、行为。经常性的觉察别人的好意、心存感激、以及常常对别人表达谢意,都可让自己有幸福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常具感恩心的人,更为健康、乐观、多朋友;并且不容易忧郁、嫉妒、酗酒。对别人感恩,不仅能利人,而且能利己。幸福感与感恩的关系是双向的,感恩的人更会幸福,幸福的人更会感恩。临床上设计的感恩练习有叁种:

感恩拜访:写一封信给一个你一直想感谢的人,去拜访他,并把信当面念给他听。结果显示,短期内,感恩拜访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但叁个月后,没有后续练习的话,感恩拜访所产生的幸福感会逐渐消失。

感恩日记 (或周记):每天 (或每周) 写日记 (或周记),写下这段时间内的 3-5 件好事。这样做,在六个月的范围内,能大幅度增加自己的正向情绪。研究中建议,每天比一周才写一次的方式,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感恩心产生,因此产生更多的幸福感。重视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也可能引发自己的、更多的帮助别人或安慰别人的善行。

行善:是一种行为上提升快乐的策略,能提升短期及长期的心情。视自己为慷慨的人,能使自己在帮助别人时,更有自信、更有效能、与更乐观,自己也得到更多的回馈。另外,行善也可以增加人缘,同时产生更多的感恩、与有利社会的互动。多项研究显示,乐于助人的青少年心理更健康、更活跃、更积极、更勇于迎接挑战、体验到更多正面情绪,而忧郁症和自杀率也显着降低。大型临床发现,老年人如果去当志工,对于身、心健康都有好的影响,而且比较长寿。另一个大型临床研究说,做很多义务工作的志工,会减少早年死亡的机率达 44%;这个长寿效果,比每星期运动四次还有效。

三、享受活在当下的快乐:

要减少担忧未来或懊悔过去;相反地,要享受当下快乐感、增加正向情绪回路、多抱持感恩的心、留意生活中的小幸福、并主动创造快乐 (借由改善人际关系、找到工作中喜欢或有意义的部份、投入喜爱的运动与休闲活动等)专注于快乐的感受,排除干扰,全心全意地享受快乐:如听音乐时闭上眼睛全心体会音乐的流动,享用美食时专心品尝,和家人共处时全心与其互动而不要挂念生活琐事或工作。

留下纪念性物品、照片或冥想快乐感受:当你看到某个纪念性物品或照片时,想起那美好的经历,从而把一时的快乐变成长久的快乐,并可将其带入静坐冥想中,若有负面情绪或情感冲突时,可将快乐感受带入以减少负面情绪。

自我肯定:好事发生,一般都是来自自己努力和别人的帮助。需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对别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但当好事发生时,也需要感谢自己。就算好事全是别人带来的,那至少也说明我值得别人帮助。

与他人分享快乐经验:不但可以增长快乐的时间,和别人的关系也可以变得更亲密,得到更多友情的支持。

四、培养觉知能力:

可利用正念修行法,不批判、不评价,当个客观的观照者,能使心灵平静。心智清晰时,甚至可培养同理心与慈悲心。

五、拥有满足自己的目标并享受完成目标的过程:

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目标,让自己觉得这些目标很重要、很有趣,所以去执行,而不是为了引人注目。美国心理学家麦尔斯与戴纳说:被动地参与所拥有的快乐,比不上主动参与和逐步完成个人目标所得到的快乐。有目标者的成功机率大于无目标者。当目标具体明确、具有挑战性,能激发自己较高的斗志。设定目标是为了要让自己清楚行进的方向,不会在遇到岔路时进煺两难;当自己脑海中有了目标,做事时较能自由自在、毫无顾虑的享受当下。

六、找到乐趣与意义兼具的工作与活动:

在寻找工作或活动时,可提出叁个问题:1. 什么工作能为我创造意义?2. 什么工作能为我创造乐趣?3. 我的专长是什么?检视自己的答案,找到能通过以上叁个问题的职业项目,有助于判断应该从事何种工作或活动,会使我们最快乐。若无法改变工作现况,则试着改变你对工作的看法和态度,并从中找到乐趣;或试着改变时间工作分配,并参加一些有意义又有乐趣,并且是自己擅长的新活动。

七、简化生活和物质需求,不要过度忙碌:

压力通常来自于和别人比较,以及过度忙碌的生活。就算你从事的是你喜欢的活动,但当生活琐事一多,人就容易急躁、不安,且无法享受当下。

八、身与心息息相关:有身体的健康,较能保持心情愉悦,身体的健康可借由均衡饮食、定期适当的运动、适当睡眠、多晒太阳、多从事户外休闲活动来达成。而心情愉悦也能反过来辅助身体,因为愉悦时,人较不需从暴饮暴食、网路成瘾、疯狂购物、抽菸、酗酒、吸食毒品等行为来获得刺激。

正向领导需要5种能力
1. 善用自己和别人优点的能力

1. 保持身心的健康,懂得管理压力

2. 有专注当下的能力,提升个人表现和生产力

3. 真实性的领导力,专心于建立长远的正向人际关系。

4. 标杆人生,把企业的使命注入对社会有贡献的意义。

抑郁十个消极想法
1、我现在真的很无聊,很无助;

2、我有抑郁症,我太需要别人关心了,我太可怜了;

3、这件事我必须做,不然我的一生就全毁了;

4、读心术,想着别人在看着自己出丑,别人一定在骂我;

5、不管怎么样,我实在太丑了,我的表现的确很糟糕‘

6、我现在的情况,都是XX的责任;

7、为什么我会有抑郁症,我的将来怎么办;

8、瞬间的挫折感,我真没用,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9、我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每个人都比我优秀;

10、那些人算什么东西,谁伤害了我,老子打死他,我会对伤害过我的人毫不留情。

中度抑郁症怎么治疗
一、阅读书籍:开卷有益,中度抑郁症治疗应该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包括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

二、中度抑郁症治疗方法包括冥想法: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全身心的平静、放松、和愉悦为基准,进行简单的冥想。冥想是身心灵修习的一种很好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三、中度抑郁症治疗要广交良友:抑郁症患者的一个特点就是逃避现实,喜欢闭门独居自视过低、过分夸大自己的缺点等等症状,如果长期下去,会导致抑郁情绪加重,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四、中度抑郁症治疗还应坚持体育活动: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体育锻炼时一个特别好的调节方式,尤其是晨起锻炼。因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缓慢、懒被动等情况,抑郁症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慢慢就会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㈩ 运用积极心理如何提升幸福感

运用积极心理提升幸福感的途径,这是你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然后就会有良好的积极心态去给的心理状态,凡事往好的方面去想,这样子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说不定会给你另外一种人生状态,可能就会给你带来一种新的幸福的体验,因此也就会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阅读全文

与积极心理学如何抵达幸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昙花的故事是什么意思 浏览:25
喝什么排出健康卵子 浏览:673
坐禅和站桩哪个健康 浏览:894
怎么解决婚姻情感 浏览:239
如何养房更经济实惠 浏览:145
如何理解消费经济 浏览:244
68年生的婚姻如何 浏览:64
山东东营哪里有美女电话美女 浏览:888
赤峰事业编丧葬费怎么算 浏览:23
标书和经济标封面怎么写 浏览:287
安徽省事业编工资一般是多少 浏览:811
我在写故事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40
给鸡崽吃什么最健康 浏览:444
田螺突然变成了美女是哪个电视剧 浏览:261
百鸟朝凤是什么故事打一生肖 浏览:146
事业单位考试笔试成绩都差怎么选 浏览:317
巨蟹座对爱情事业哪个更看重 浏览:111
老是骗我的婚姻怎么办 浏览:273
违反婚姻法属于哪些行为 浏览:257
健康码是黄码的话会怎么样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