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知青往事:和初恋结婚四十六年,养育了两个孩子,晚年生活很幸福
陈建国和李秀梅两个人已经结婚46年时间了,现在两个人都已经退休了,现在每个月的退休金有一万多,对于两位老人来说已经足够他们生活了。
陈建国和李秀梅有两个孩子,女儿陈晓霞是一名高中老师,儿子陈斌是一名律师,两个孩子都非常有出息,这也是陈建国最值得骄傲的地方,陈建国和李秀梅两个人是在插队的时候认识的,陈建国比李秀梅大一岁,两个人是初恋,回想起当年插队的往事,陈建国心里难免有些伤心,因为和他一起插队的很多知青都留在了农村,陈建国也是为数不多回城的知青,相比其他知青,陈建国要幸运很多。
1968年,陈建国高中毕业之后,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时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陈建国就在这个时候下乡来到了陕北米脂县一个名叫刘家沟的偏僻小山村。
和陈建国一起插队的知青总共有三十二人 陈建国是第一批北京来陕北插队的知青,这次来插队的都是男知青,刘家沟是在一个山沟沟里面,四面环山,进出村里的信迹路只有一条,因为交通不便,村里一直没有通上电,陈建国来陕北插队第一年,刚好赶上县里要为刘家沟拉电线,队里的男女老少加上知青都参加了劳动,因为对刘家沟村民来说,没有什么比通上电更重要的事情了。
在拉电线之前,首先就要修好进出村里的路,队长刘爱民把全队人分成了三组,年纪大的和妇女负责后勤保障,专门给大家生活做饭,有体力的年轻人负责开凿通路,插队知青被分成了一组,专门负责拉土,陈建国是知青小队队长,负责组织大家干晌饥活。
因为当时没有先进工具,知青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干活,老乡是五点就已经开始干活了,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的活,即便是这样,修路的工作进展依然很慢,知青忙了一年时候,才向前推进了不到10公里,还有一半的活没有干完,因为陕北冬天的天气很冷,这一年下了好几场大雪,进出村里的路都被大雪堵了,队长刘爱民只好组织知青铲雪通路,总之来陕北第一年,根本就没休息几天,都是在干活。
陈建国来陕北第二年,刘家沟又来了一批插队知青,这次人数很少,只有五人,两名女知青,三名男知青,看到有女知青来,男知青都显得非常激动,大家都抢着给女知青拿行李,陈建国抢在了其他知青前面,帮李秀梅拿起了行李,这是陈建国和李秀梅第一次见面,李秀梅对陈建国第一印象很好,刘秀梅穿了一双红皮鞋,穿着一身连衣裙,扎着马尾辫,走在人群中显得格外耀眼,其他男知青也是看得目瞪口呆,陈建国护在李秀梅身边,其他知青见状对陈建国露出了鄙视的目光。
在安排住宿的时候,给两个女生单独安排了一间屋子,其他知青都是住窑洞,女知青也是跟着老乡负责后勤工作,1969年通往村里的路,终于修好了,这一年过大年,队长专门给大家伙宰了一头猪,这也是知青来陕北第一次吃到肉。
自从陈建国和李秀梅认识之后,陈建国没事的时候,总是跑去女生宿舍找李秀梅,每次都是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有一次陈建国故意把自己的衣服搞破,让李秀梅给自己缝,好在李秀梅也不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就这样两个人的宴坦返关系也亲近了很多。
1971年,刘家沟终于通上电,老乡之前一直都是点煤油灯,很多知青都激动地哭了,这是他们和老乡努力三年的成果,这三年他们吃了太多的哭,陈建国心里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他有些想家了,来陕北以后,自己也只给家里写过两封信。
自从修好路,通上电之后,老乡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陈建国和李秀梅就商量着给队里建一所学校,这个想法得到了队长李爱国和老乡的支持,因为原来队里是有一所小学的,只是因为刘家沟太偏僻了,条件又不好,所以一直没有老师来刘家沟任教,后来学校也没有再办了。
在队长刘爱民的帮助下,老乡都自发参与,盖学校所用的木头都是老乡从自己家里拿来的,学校盖好之后,老乡又拿来了自家的板凳和桌子,就这样学校很快就建好了,学校建好之后,陈建国和李秀梅便成了刘家沟小学第一任老师,而且还有其他两名知青也自发愿意当老师。
因为上学的孩子年龄参差不齐,年龄大的单独由陈建国来教,年龄小的都是按照班级来负责教学,课本都是陈建国他们自己写的,后来县里知道了刘家沟的事情之后,非常重视,给陈建国他们添置了一些印刷设备,陈建国和秀梅还受到了表扬,被评选为“优秀知青”,也因为这件事情陈建国和李秀梅提前结束了插队生活,返回了城里。
1974年陈建国和李秀梅通过招工招干提前回到了城里,陈建国进了一家钢铁厂当了工人,李秀梅也进了一家纺织厂当了工人,两个人回城之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到了1977年,李秀梅和陈建国同时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陈建国进了外贸部,李秀梅则选择当了一名老师,因为当老师一直是李秀梅的愿望。
毕业第二年陈建国和李秀梅两个人就结婚了,这么多年过去了,陈建国和李秀梅一直都非常恩爱,在2012年的时候,两个人还专门去了一趟陕北,回到了他们曾经插队的地方,陈建国说陕北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如果没有插队的经历,他也不会认识李秀梅,对陕北,陈建国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② 东北的下乡知青都从哪里来
东北的下乡知青大多数是从上海、北京来的。还有天津和东三省本地的。他们在这片黑土顷基地上接受贫下中燃乎银皮宴农的再教育。他们中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还有一些人扎根农村,给当地的农村建设默默地付出,做出了贡献。
③ 当年知青们下乡都去哪些地方
文革期间的下乡知青,总数约有1700万人,涉及到所有城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各省的下乡知青,大都在本省下乡。但有些省份,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四川,则由大批知青到外省市下乡。大量接收这些外省市知青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内蒙、山西、陕西、云南等,其中,各边疆省份专门设立的“生产建设兵团”,是接收知青的主要机构。
上述知青,不包括支援新疆的各地知青。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已留在当地。
下乡知青,从所到农村的性质看,大致分为两类:农场(含兵团)、生产队,后者统称“插队”。这就决定了,同为知青,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几乎所有知青下乡后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场知青,通常能拿到固定工资(每月30元左右)、所在生产队通常能集中约百名知青,大都使用机械,生产率相对较高,吃饭在食堂,住宿在集体宿舍,每年(或每两年)有探亲假(报销路费),所以生活相对稳定,在农场的时间也较长,很多人都是在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前后才回城。插队知青,只能挣工分,而且很难挣到最高的每日10分,所有花费都是自己支付,通常不到10人在一个生产队中,住宿很差,自己做饭,在很多地方,一年到头的分红,还不够支付回家的路费,所以大都较早离开农村。
有些知青,在当地担任教师、医生等工作,显着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
④ 为什么知青都是说北方的多
为什么知青都是说北方的多?因为皮迅北方的人特别祥空响应党燃宴此的号召,普遍初中毕业就去上山下乡了,所以知青都是北方的,比较多
⑤ 知青高连福:在陕北插队时娶了一个农村丑婆娘,没想到竟是个福星
“别看我老婆长得不昌旁是很好看,但娶了她那可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她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数不尽的好运气。”如今已经快七十岁的高连福在一次交谈中这样说道。这位北京土生土长的、去到陕北下乡插队、娶了个陕北老婆的老人,为什么会有此一说?为什么他提起自己老婆时总是满脸的幸福?就让我们一起,聆听高连福的知青故事。
虽说是知青,但是高连福总说自己是个另类的知青,因为他不像其他知青一样,有文化、有文凭。1952年,高连福出生在北京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之中,他的幼年时期生活也并不十分幸福,年仅十岁,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的呵护,家里只能依靠父亲支撑起来,家里还有一个六岁的小妹妹。
为了帮父亲减轻负担,碰蠢尽管很想读书,高连福还是选择了辍学,一方面可以照顾妹妹,另一方面还能做些小工补贴家用。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高连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964年,等到妹妹上小学之后,父亲也因为工作时间的调整而能够兼顾家里了,于是高连福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变多了。父亲带着他,开始了拜师学徒之路。高连福去了一家饭店做学徒,一开始是从苦力做起,砍柴、挑水、搬货,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搞来诺夫也照样干得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于是慢慢地,师傅开始让他接触到一些后厨的工作,给大厨打下手,切配菜什么的。高连福不论什么活计都踏实肯干,再加上人也不笨,师傅是越来越喜欢他,越来越愿意教他,他开始接触一些面点、炒小菜这样的工作了。
眼看着日子是越过越好,奈何高连福这运气属实有点不好。在他十六岁这一年的一天,本来在后厨按部就班忙活着的高连福,突然发现前院一阵骚动,他立马跑出去,一看究竟。
原来是他的师傅被一位诨名叫王胖子的大厨撂倒在了地上,乍一看到这个场景的高连福以为是师傅受了欺负,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手中还拎着的泔水桶往王胖子头上砸去,兴许是力道没控制好,王胖子直接晕倒在了地上。
围观的众人急忙将王胖子送到了医院,此时高连福吓得不行,师傅也告诉他两人当时是在闹着玩,没料到高连福会突然来这么一下子。高连福一面觉得对不起王胖子,一面害怕连累了师傅,一面又担心自己之后的日子何去何笑迅陪从,一时之间整个人都没了主心骨。
在派出所做完笔录之后,高连福直接被送去了看守所,行政拘留十五天。虽说这十五天的时间不算长,但是高连福才十六年的人生就此留下了案底,不仅被饭店开除之后找不到工作,还说不准会对他之后的人生产生什么影响。
案底对生活的影响真的太大了,高连福尝试找了好多工作,无一例外都碰壁了。本来家境就不好,如今自己又成了父亲和妹妹的累赘,这叫高连福怎么能不忧心?父亲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街道干部三番四次地旁敲侧击,也给这个家庭增加了不小的压力。或许是命运也觉得苛待了这个可怜的小伙子,终于给他一点好脸色了。
街道上有个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机会,好不容易有了转机,高连福的父亲立即为儿子报了名,让他去陕北的农村插队落户,成为一名知青。
1969年1月27日,与十三名北京知青一起,高连福开启了自己的知青生涯,这时的他也许还不知道,这段生涯将会影响他一辈子。小学没毕业、文化程度低、身上有案底,此时的高连福,是极度自卑的,在被分配到康家山第一生产小队落户之后,他几乎很少与人交流。知青们临时落点的地方,是康家山大队一所废弃的小学,在这里,大家需要生活自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承担的活计。
在知青队为大家煮饭的阿姨,夫家姓刘,丈夫身上有残疾,有一个十四岁的女儿,名叫刘玉英。玉英生得皮肤黝黑,五官虽然不丑但也并不十分出彩,容貌可以说是中下等,但是为人十分开朗热情,又勤快又能干,眼里有活,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像小太阳一样的女孩子。
高连福与刘玉英相熟的契机,是为知青队挑水的问题。玉英常常主动帮着大伙儿挑水,高连福看着一个小姑娘去干重活哪里好意思,于是他便跟玉英一同前往,一来二去,两个人互相告诉了对方自己的名字,也渐渐熟悉了起来。知道了挑水的地方后,高连福便说什么也不让玉英去了,自己承担起了为大家挑水的任务。不仅如此,玉英家庭困难,高连福就带着大家多多地帮衬,为刘家打柴挑水,尽量减轻一点玉英母女俩的负担。
时间流逝得飞快,转眼一年过去了。1972年,慢慢地开始有招工名额落到康家山大队,高连福本也想要参加招工,可是后面还有考试,还有政审,身有案底的高连福,别说回城了,就是连当工人的资格都没有。要说不沮丧是不可能的。看着身边的队友一个个都能够通过招工,离开农村回到城市,高连福的心里是一天比一天着急,奈何他现在也是无计可施。
看着高连福干着急,玉英常常在一旁劝慰:“没关系的,日子那么长,总还有机会的,老天爷是不会辜负像大哥你这么努力的人的。”贴心的玉英不仅为高连福带来了语言的安慰,还亲手为他纳鞋底、做布鞋、做好吃的。于是两个人,渐渐从熟识,到互生情愫。
自由恋爱的两个人,既然互相喜欢对方,慢慢地也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双方的家长和朋友也都非常支持。高连福的父亲和知青朋友都知道他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还留有案底,想要自己回城里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在康家山大队安家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刘玉英的父母对于女儿要嫁给城里来的知青这件事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的。于是,这样一桩各方都祝福的婚事都成了。
1977年,过了正月,高连福就正式迎娶了刘玉英,组建了两个人的小家庭,他这一生的幸福,就此开始了。如果说高连福的前半生都是坎坷不顺的,那么从迎娶刘玉英开始,命运的天平似乎就渐渐偏向了他这一边,他不仅迎来了玉英,也迎来了自己这一生的好运气。
高连福与刘玉英成婚之后,二人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两人都是踏实勤快的性格,又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生活当然是会蒸蒸日上的。高连福对刘玉英说:“感谢你让我知道了家庭的幸福,给我带来一个完整的家。”本以为平淡却温暖的日子就会这样一直过下去,直到1977年的秋天,一辆从城里来的吉普车,打破了夫妻二人平静的生活。
车上下来的人,是延安地委的干部马德康,他与刘玉英的爷爷刘志强,曾经有过一段救命的渊源。当年才23岁的马德康,是一名红军战士,在渡过黄河的时候,不小心被湍急的河水卷入到了其中,眼看性命不保的时候,是一位本地游击队的交通员奋不顾身跳入水中,救下了他,可是这位老乡却不幸牺牲了。马德康只知道,这位老乡叫刘志强,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寻找救命恩人的家人,如今可算是找到了。
为了报答当年的恩情,马德康承诺尽力帮助刘玉英一家解决困难,而刘家人都认为,自家孙女婿的工作问题就是如今的头等大事。“北京来的知青,在大饭庄当过学徒,可有本事呢!”这是刘家人向马德康描述的情况。于是一个星期以后,高连福就被调到了县里面的机关食堂做厨子,可别小看了这个工作,高连福从此拥有了正式的职工待遇,端的是国家的饭碗,正规的知青招工,再没有人敢说三道四。
1983年,刘玉英也通过招工,拥有了一份城里的工作,而此时的高连福,已经晋升成为了机关食堂的管理层。两口子的日子,才是真真正正地红红火火。
一切问题解决的契机,都是刘玉英的爷爷当年救下的那名干部。刘玉英不仅带给了高连福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还给他生了乖巧的孩子,他的工作问题,也因为刘玉英的家庭渊源迎刃而解。也难怪,高连福常常对旁人夸起自己的老婆:“她虽然长得不好看,但确确实实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星,更是我家里最珍贵的宝!”
人的一生中,总能遇到些贵人相助,这些贵人里面,也总会有一个人,是你这辈子最大的福星和运气。对于高连福来说,刘玉英就是这样一个人。
两个善良勤劳又孝顺的人结合在了一起,共同为建设这个小家努力,那么这个家庭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如今的老两口,儿女双全,生活富足,不缺快乐自由,也不缺天伦之乐。
每当回忆起当年上山下乡当知青的经历,高连福都感慨万千。幸好父亲送他去插队,幸好他当时够勤快,幸好遇见了玉英,幸好和玉英两情相悦。这段往事,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一开始的劳累和辛苦之外,又带上了许多浪漫和幸福的滋味。高连福难忘的知青年华里,因为有了刘玉英这颗福星,而变得熠熠生辉。
⑥ 知青一般都是什么家庭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唤此中和山直到1978年代末期扒颤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但在那个年代,有能力上初中甚至高中的 家庭 家境应该还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