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佛陀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意思

佛陀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1-31 04:05:36

㈠ 佛教幸福观是什么求解答

一、幸福法门长青树判断佛教的幸福观是否有现代意义,关键要看现代社会中有无对人的本性的压制、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是否得到发挥、人的精神是否仍然痛苦。换言之,现代人所受到的痛苦和精神与佛陀时代有无不同,有无共性。如果有的话,那佛教的幸福人生观显然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1.时代变了,但人们所面临的困惑、痛苦的本质仍然还存在。首先,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达到相当的程度,但从根本上说,人类仍然没有摆脱诸“苦”折磨,一切皆“苦”的本质也仍然泛有改变。传统的“苦”的根源仍然存在。其次,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说法是对于人类这一个生物学的整体而言是成立的,而对于一个具体的国家、民族和地区,那就有着显着的不同,不论是GDP、人均收入,还是生活水平都是不同的。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之内,这种差别在国家、地区之间还会存在,甚至还会越来越大。再次,从古至今,人们面临的问题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都是由困惑、恐惧和希望构成的。简单地说,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对物质的贪欲,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对人的精神自由的压制、存在着科技进步所造成的异化,人的存在价值就不是彻底的自由的,佛教的人生观也就是更有影响力的。2.西方的工业文明不能医治人们的心灵痛苦从希腊理性主义文明的人文主义思潮,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我是人,我只过人的幸福”思想,以及后来的各种人本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流行,还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理论”,这些理论都带有一定片面性,或是带有明显地对自我的强调和凸显,带有对个人角色的无限放大。相反,佛教认为,虚幻的自我实体是人的内在真实生命价值实现的最大障碍,对有形的“我”的顽执正是“我”痛苦的根源。要想消除人生的痛苦就要放弃对“我”这个因缘和合的假相的盲目崇拜,而发挥明达自己的佛性。皈依了佛教并在尼泊尔修行的法国人马蒂厄用现代的语言说出了佛教的这一功能,他说,佛教“是一条路,一条得救的路,将佛陀引向觉醒的路;它是一种方法,一种通过紧张的心理和精神劳动而达到解放的手段。……这条路的目的乃是达到人们所说的‘完善’、最终的认识、觉醒,或者用专业的话说是‘佛陀的境界’。”(《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二、正信佛教福坦途佛教名相概念复杂,这是现代人对佛教望而却步的一个原因。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佛教大义,感受佛陀济世本怀,按照佛教教导的原则去做,即是贯彻佛教的幸福观。一个佛教徒只要贯彻佛教慈悲济世、佛陀关怀人生的精神,就可以找到人生幸福。1.用佛教正道指导幸福人生幸福的生活从哪儿来?从根本上说,在一个社会中,任何人的幸福生活都是建立在正常、正当的生活原则基础上的。在此意义上说,佛教的“八正道”思想就有着长青的意义,其实它是用了一种特别的语言反映了人类最一般的道德规范,不仅对于出家众和在家居士,而且对于一般社会大众也都有着现实指导的意义。如果我们坚守八正道,即能通过对自我的严格要求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开启觉悟获得智慧,最终达到智慧、光明幸福的人生。不仅可证诸法实相,也可达到的终极的幸福。具体地说,一般社会大众如何借鉴佛教的幸福观呢?(1)正见:佛教所说的正见即是对事的如实知见,这种“见”正是对宇宙万法的正确反映,坚持正见不仅能够使自己杂念不生,心不被邪见污染,更有利于道心的生长。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坚持“正见”,自己即时刻能够使自己“心”住于高尚、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而对违犯佛法大义、有损人类基本价值观和社会良心的一切观点或邪教能够增强抵御力,使自己身心不受影响。心为身本,心正则生活正,有正见指导的生活则是有意义的生活,当然是幸福的生活。(2)正思维:能够依正见而对世间之法进行的观察、思维,这种正思是抛开了一切的“我执”、“我慢”而进行的价值判断。 “我执”和“我慢”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各种形式的表现,如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甚至民族沙文主义都是。其共同点都是不能以“正思维”处理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把“个人” “自我”的地位进行无限膨胀,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缺少宽容、没有同情、不能体谅他人,不能认识到自我与社会的共存共生、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其言行当然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和谐,这样,在现代社会中肯定会遇到挫折,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快乐幸福的人生。(3)正语:佛教的正语即是不说妄语欺骗别人、不以两舌搬弄是非、不以恶口辱骂他、不作巧语。为人之言应当诚实、和蔼、礼貌。中国人常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敬”首先是从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其主要也是通过语言进行交往的。对于一般大众而言,你对别人恶口相加,却想得到别人和蔼可亲的语言,显然是很难的。至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心口不一等,轻则失去别人的信任,在社会上没仃明友,重则可能违犯国家的法规.受到法律制度的惩处。若如此,就会造成人际紧张,社会地位受损,怎能有快乐呢?言为心声,应该把善良之心通过和暧的言语表达出来,不仅能够增加同事问的交流,更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4)正业:佛教的正业是指不对众生有害的行为,像杀生、邪淫、偷盗等都不是正业。此处众生指一切众生,像渔、猎、屠、酒等因为伤害了其它的生命或有碍修慧得道,所以不为止业。我们可以依佛教的大义和佛陀的本怀把“正业”的范围和内容作进一步的阐释或理解:“正业”即是遵守国家法律、符合社会公德、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即不从事非法、违纪,伤害社会公德的事。(5)正命:指以合乎佛法大义,无害他人和众生的方式生活。出家众则是如法获得和使用衣服卧具、饮食医药等。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应当远离一切如贩卖众生、杀器等行为。那种杀盗淫骗、走私贩,毒等行为虽然可以短时间挣到大钱,但由于不是正业,违反了法律制度、社会公德和人类良心,破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他人利益,所以不为正命,更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因此,不论是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以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方式赢利,这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更能使财富促进社二和谐的建设。(6)正精进:即精进努力,不逸杂念,念念趣求,勤于善业。“精:芏”是落实菩萨行的手段,没有精:旦,一切的理想报负无为空谈,所以《维摩经》中说“精进是菩萨净。”我们可以把精进理解成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进取、勤奋不缀、见义勇为,不被逆境击倒;在为人原则上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积小善成大善;对正义之葬勇猛无惧,能够经受一切的困难;心地坦然,提升自我。(7)正念:佛教的正念即是坚持佛说正道,不生邪恶。不仅对于出家众,即使对于一般社会大众,正急可以理解成是高尚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目标,理解成对人类基本价值的坚守,对传统价值的继承,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对佛教慈悲济世本怀的遵从,心中永住众生的利益,情操高尚,境界高远。(8)正定:佛教的正定是指禅定时的心境一如,外不散逸、内不松弛,主要“止”与“观”两种。“止”即入定,“观”即定中起慧察诸实相。简单地说,这是八正道中的唯一的一种对人的精神和心智的煅练。由之,不仅能够提高精神的力量,开出智慧之光芒,而且也是一种对其它道、见、思、行的保证。对于现代人来说,按照一定的方式修习心智,抛弃杂念,净化心灵,正是在平凡世界中体会到人生价值、建设幸福人生的重要手段。佛陀的教义是一种人类的优秀精神文明成果,不论任何时代、国家和地区,对人生都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佛教的幸福观不仅对于信佛者有着人生的积极意义,即使是不信佛的现代人也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生命幸福的方法。即使不信佛,如果你能用佛陀的慈悲精神处世,以佛教对人生意义的实现原则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都会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更能促进人生价值的提高。若达到这一点,人生当然是幸福的。佛教告诉我们,学佛先做人,但学佛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三、如法有为福长在佛陀非常重视修戒、修身、修心、修慧作为获取善业的手段。这不仅对于出家者而且对于在家的一切众生都有着深刻和普遍的意义。世人各有所乐,每人乐法不同。但影响人们获取幸福的主要障碍仍然是“迷”“执”“痴”“贪”等。日日不忘破除此等诸魔以滋养心田,即可使人生永远快乐,幸福不会退转。1.破“迷”:神清气爽所谓“迷”,即是对幸福能否实现感到迷茫、困惑。现代人遭受着比从前人们更多的身心压力,其人生之苫也就更多、更重。佛陀苦谛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发人深省的启迪。使人困惑的是,现代人虽然华字广厦、金肴银盏,却为什么不能感受到幸福呢?破除迷痴,必须修慧。“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萨母之种子”。如若不修慧,f)11不能是说为修身,更不能说是爱身。自净其意,才能真正的由内而外地修身。2.破“执”:卸下枷索不少现代人对幸福有着迷惑,认为幸福即是以地位、华宅和名车为代表的,这是物质主义的幸福观。这种观点不仅不合佛法,也是其它积极向上的哲学宗教所共同反对的。因其貌似正确实则危害无穷,它能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滑向悲观主义的泥坑。佛教一再破的就是对世间诸法“执”空为有,如果“执”心能去,则妨碍人生建设,正如唐代道宣律师所说,“着是病本。”(《归敬仪》中)“执着”之一即是执幸福为对财富的占有,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执着。心境决定着幸福,人的心境不仅是社会的产物,更是个人的一种生命境界。现代人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中却不能感受到幸福,正是因为他的心中充满的不是智慧、不是闻法则喜的心情,而是经过量化的物质追求,把幸福等同于物质的占有。这种把幸福建立在对物质的占有多少之上的人生不仅不是幸福理论,也不是佛法的理论。幸福的获得和心境地解放也不一定非要到深山中去,古德说的“道人未必居云外,到处无心便是山”正是此意。3.破“贪”:心无挂碍《心经》要求我们要做到心无挂碍,只有心无挂碍,才能无有恐怖。什么是“挂碍”?即是挂碍“有”也挂碍“无”,即是挂碍“得到”又是担心“失去”,患得患失,终日惶惶不可终日。如此,心灵高度紧张、精神高度疲惫,日日山珍顿顿海味,又能如何。因为是贪心使心中难以割合,没有给幸福留下一点空间,幸福能存在于何处?所以《圆觉经》中说: “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贪欲故。”破除了“贪”心,人生顿时会卸下沉重的负荷。布施之心就会油然而生,就会关注众生,给贫者以关爱,这也是佛陀的本怀。布施得福,也是对布施的果报。现代社会虽然科技昌明,物质丰富,但仍然有一些人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如果破除了贪欲,你能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不仅是助人于困境之中,也能从中得到助人之乐。在这个社会中,人人相助,人人以助人为最大的福,所以当你偶遇困境窘境时,社会大众即会自然而然地伸出手来。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一个安乐和谐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安乐众生,我们每一个人又都被众生安乐。如此,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4.坚持三个原则具体地说,现代人借鉴佛教的幸福观应当处理好以下三个原则:(1)“安住寂静”与“积极进取”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都要求修道者要安住寂静、离于喧闹,因为心处纷扰之中,难以集中凝神于修心之事。但是现代人可能会说,我们也想安住寂静离于喧闹,但是到那找这样的地方呢?其实,“寂”与“静”都是心的感觉,心中有佛处处静,心中无静处处喧。只要能安于心中之寂,就会远离繁华,达于心清气净。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虑:佛教的幸福观确实有指导意义,其无欲无求等思想对人生有指导作用,但是佛教是诞生于落后的农业社会中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并不适应。我们怎样解决佛教的幸福观和现实人生的积极进取的关系呢?首先,不要执于“清净”、“无欲”、 “无为”与“积极进取”在相上的差别,关键是对其精神的把握和领悟。安于寂静本身本是对心田的一种滋养,它绝对不是要求你在公司单位中对待工作采取消极无为的态度,反而是要求你在工作之中能够尽职尽责,同时能够把心安于寂静之中。道场并不都在深山,如有寂静之心,机器轰鸣的车间即是道场,拥挤的办公桌也是禅床。其次,修行就在当下的世俗生活之中,佛法无为与积极进取的现实社会并不矛盾,它们其实是互相促进的。佛教强调因果律,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通过个人扎实的努力才能达到。践行佛教慈济精神,本身即是对人生和社会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的表现。从古至今,有许多统治者和成功人士都是佛教居士或者是对佛法心怀欢喜之人。有的企业家因其一心为善,有着良好的社会口碑和形象,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促进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回报了社会。这本身即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事实上,如果你对工作积极进取,不违佛说,同时又能把在工作事业中取得的成就力所能及地回向众生,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正是当代佛法的幸福实质。(2)“乐于助人”与“助人为乐”乐于助人是一心为善、慈悲为怀的表现,如果能成为人生努力的一部分,就会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乐于助人是人的一种基本的伦理要求,而助人为乐也反映了现代人把“助人”作为自己获取幸福的手段和幸福的内容。现代社会现代,由于竞争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恒距离越来越远,对别人的理解、支持和关心就更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对贫人的一点资助,对老者一次搀扶,都是你幸福的因缘。甚至当你感到无可付出时,你可以对他言说佛陀的慈悲,对他说明佛陀的人生幸福理论。即使你不信佛也没关系,我们还有一颗慈悲温暖的心地,我们还有一张纯真至善的笑脸,这正是一切人类的正义和善的力量和思想所具有的共同品质,我们可以用一颗心让一个人感受到慈悲的力量,这不仅成就了别人的幸福,更是自己能够得到善报的凶缘。夜晚,你会想到今天你使一个无助的人得到了信心,使一个痛苦的人脸上绽出了真诚和自信的笑容。这样,在平凡的行动中,在当_卜的生命中,你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这就是真正的佛法,因为你拯救了一个痛苦的生命;这就是度人,因为你通过自己的善业而得到了善的果报。佛法的大义并不是让你仅仅是通读经典,而是能你体达真心,光泽天下。你这就是菩萨行,就是自度度人。正如经中所说,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3)努力“作福”与认真“惜福”强调“作”而得“福”是佛教的一贯精神,佛陀反对那种游手好闲之辈。禅宗大师马祖道一提出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也成为中国禅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作谓”即是指个人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在现代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生幸福的手段,也是唯一手段。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为自己和家庭创造幸福,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把自己服务大众、回报众生的热情和希望落列实处。个人也正是通过劳动以成就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使人生充满光彩。简言之,智慧人生的目的即是要建设幸福的人生,即是“作福”。但是“作福”之后应当如何享受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则更为重要了。善待好我们的“福分”是我们幸福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我们常说的“惜福”。“惜”是爱惜,“福”即不仅是福德、福分,也包含功德,佛教对惜福极为重视。有“作”无“惜”,不仅易把来之不易的福德果报挥霍贻尽,同时,这种挥霍也一种恶业,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幸福。因此,众生更要善待自己的福分福业,对一切现实的福报都要以智慧观照,以智慧为人生的灯塔。因为享受“福报”也在时刻地造就着业力。佛陀说“善恶报应福祸相承。”《老子》说:“福?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佛教相信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所以佛教不相信命运,相信是业力决定着福报。人的福报多少、吉凶祸福不是命定,而是因果律的法则,无人能j够抗拒。父母的财富是父母的善业所得,是父母凭其善因缘所享有,这不一定是你的,所以不要对不是自己的财富有任何非分之想,这也是对自己负责。“惜福”不仅是对幸福的享受,是佛教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幸福人生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人生幸福建设的全过程。对于人生的幸福而言,“作福”与“惜福”也是一种“开源”和“节流”的关系。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正因为如此,有的人对物质财富不以为贵,没有想到每一粒谷米之后的汗水和辛劳,更不用说我们的自然资源止在越来越少,地球生态正在遭受破坏。工业文明以占有、享受为代表的幸循观已经不适应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对而言,佛教的生活观、生仔观、发展观和幸福观越来越有荇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幸福观相反,佛教把幸福理解哎不是大量占有,而是合理占有甚至是尽量少地占有资源和财富。从环境方面言之,这是珍惜资源,从个人和众生角度言之,这正是现代意义上的“惜福”啊!佛法的幸福并不是一件人生的奢侈品,追求幸福也不是一种昂贵的行动,而是一件普通而又真诚的善行。作为人类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佛教中有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它们对现代社会中的人的为人处事方式、方法和原则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佛教中优秀的戒律和伦理规范,如:慈悲、友爱、仁孝、守善、诚实、节俭、自制、忍耐、守法、公平、非暴力、心怀大众、敬重生命、追求真理、崇尚智慧等,都是人类文明中的普世道德.在任何时候都是长青的,也是幸镉人牛的基本要求。

㈡ 宗教立场,怎样才算是一个幸福的人

在佛教立场,无论出家在家、明星富商、贫富贵贱、丰盛乏味......,大家都是因某种的身心不自在,而在某个时空觉得" 不幸福/苦 "。所以,能时时自然地保持身心自在的人,便是幸福的人。 如何做到身心自在?身体躯壳其实也是被心王管辖,所以最终也是调伏自心。金刚经指出我们应观照世间无常,不执不住,便能宠辱不惊,身心自在。身心自在的人,便能安住各种境况,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便是佛陀教化的幸福。
幸福...并没有既定之定义,只在乎那人他心想什么,而他得到的...又是什么!满足...便是幸福之源头!而知足尝乐....那便是幸福之根源!
其实系宗教立场黎讲 个个都系一个幸福既人 只系睇你识唔识点令到个个家庭幸福嫁咋
幸福 幸福

㈢ 佛陀在乎什么

佛在乎的是一切众生,佛为了一切众生可以成佛而示现于事。佛没有牺牲自己,因为佛已经证得无我,一切众生的幸福就是佛的幸福。

㈣ 人们都有追求幸福,是否有高人解释一下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健康的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人活着一辈子背着很多东西,可是什么东西是自己需要的,什么东西又是自己不需要的,很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明白.幸福又是什么呢?对于每个人每个阶段来说, 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小时候别人给你一块糖你会幸福,读书时候老师表扬你,你会幸福;球场上和同学一起努力进球取得胜利时拿事一种幸福;和女朋友一起吃很便宜的街边小吃,虽然羡慕路上来来往往的豪华车,但是始终不及对方微笑所带来的幸福.人总是越来越大,越变越冷漠的,很多东西都会成为过去,很多以前认为幸福的东西也会变成可笑的东西.为什么会找不到幸福了呢?是因为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开始背负责任,羞辱,冷漠,现实,逐渐失去自己对于生活的那份单纯.还是简单点好,不要总是往前走,停下来好好看看自己到底背的是什么,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到底爱着什么,问问自己内心深处到底还有什么.想明白了其实很简单,给朋友打个温暖的电话,给家人送去一份关心,对自己爱的人说声我爱你,幸福就回到你身边了.

㈤ 佛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

佛法不讲“幸福”,讲“欢喜”。你看经律论三藏典籍,里面从来找不“幸福”这个字眼,只有“欢喜”。
为什么佛法不讲“幸福”呢?因为“幸福”是无常,一切法了无自性,今天的幸福,明天就会成为痛苦。王国维词“今宵欢宴胜平时”,背后隐藏着大悲大苦,因为有聚就有散,有生就有灭。聚时,生时,是幸福;散时,灭时,就是痛苦。只有了悟“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之后,才能得到根本的“涅槃清净”,这就是佛教的所谓“四法印”。
了悟之后的状态,就是——清净欢喜。
那么,什么是佛陀所谓的“法”呢?
《成唯识论》说:法谓轨持。“轨持”意思是“常道”,即永远不变的规律。
明白这些规律之后,就是觉悟。
《筏喻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对未觉悟者来说,有“幸福”和“欢喜”的存在,我们会贪恋幸福,贪恋欢喜,这种贪恋不舍,“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抱歉,这句是儒家的观点,但和佛陀观点不矛盾),正是生起三毒“贪、嗔、痴”的根源。
所以,对幸福的苦苦不舍的追求,正是痛苦的根源。
对于佛陀来说,没有什么是欢喜的,但,这,正是欢喜。

㈥ 弗洛伊德与佛陀对于“我”之定义的异同

在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体系和佛陀的解脱心理学体系中,对于“我”的定义和分析,都是各自体系中非常核心的主题。

笔者根据自身一点粗浅的所学和认知,尝试着对此这两大体系对于“我”之定义的异同,进行对比并厘清,以使现代佛法修行者,可以将佛法的理论,与现代心理学的成果,相互参照对比,从而认识到佛法对于人类心理研究的科学与殊胜之处。

从而在个人修行的过程中,对于相关法理,可以做到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不至于陷入盲从迷信的迷途之中,也不至于将佛法当成仅仅只是求神拜佛式的封建迷信,或宗教信仰的心灵慰寄。

真实的佛法,其实是一门专门研究离苦得乐的 解脱心理学 和 最究竟的幸福课 ,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科学而高效 , 严谨而务实 ,非但没有半点封建迷信,也不注重玄虚的哲学思辨,仅仅 只关注于个人如何获得真正的幸福 。

本文中的某些见解,并非全部出于笔者自身之创见,有许多见解和思想,源于笔者在佛法领域最认可、也是最尊敬的Thanissaro bhikkhu的理论体系。尊者的思想,对我的佛法修学之路,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其思想中的智慧之光,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

弗洛伊德的三种“我”:

1:本我(ID)—— 欲望

它依据 快乐原则 来运作,即 追求快乐 和 回避痛苦 。依据这样的运作方式,本我寻求 即时的满足 。

它具有一个 被宠坏的孩子 的品质: 如果我想要,那我就必须立刻得到。

本我不在乎现实,它能够通过 行动 或 想象 来获得满足—— 通过幻想而满足 与 通过行动而满足 效果一样。

本我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规范和伦理信念。

一言以蔽之,本我具有如下特质: 自私,冲动,盲目,非理性,非社会化,享乐主义 。

2:超我(Superego)—— 道德

本我 的对立面是 超我 ,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即所谓的 社会伦理 。

它包含了那些我们信仰并为之奋斗的 观念 ,以及当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 惩罚 (罪恶感、羞耻心)。

人格的这部分结构,依据社会的标准来控制行为,从而发挥其功能,对好的行为给予 奖赏 (自豪感,自尊心,荣誉感,归属感),对坏的行为则给予 惩罚 (罪恶感,自卑感,耻辱感,边缘化)。

3:自我(Ego)—— 协调者

本我 :是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

超我 :是社会伦理的人为体现。

自我 :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和 觉醒 ,负责 协调 “自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追求现实。

自我的功能,就是根据现实来表达和满足 本我的愿望 与 超我的要求 。

自我依据 现实原则 (reality principle)运作——某些本能的需求被延迟至恰当的时机,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幸福,并尽可能消除潜在的风险和后患。

依据现实原则,来自本我的能量(欲望)可能 被阻碍 , 被转移 ,或慢慢地 被释放 ,这得依 现实的要求 和 自我的良知 而定。

这样的运作方式与快乐原则并不矛盾,只是代表了一种更有利的 延时性满足 。

自我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出调整,相应地发展出认知的技巧,认知更多的事物,培养起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

自我能够用更 长远的眼光 来考虑问题的 利害得失 ,关注行为的 利益最优化 。

自我与本我,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存在。

一言以蔽之, 自我的主要功能是:我想干什么(自我满足) ——> 我该干什么(社会伦理)

---------------------------------------------------------------------

佛陀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如果按照弗洛伊德对于“我”的划分体系来做对比,佛陀对于“我”的定义,与弗洛伊德的区别主要在于“ 超我/Superego ”这部分。

弗洛依德的“超我”

在佛洛依德所处的时代,人们的“ 超我 ”—— 我该做什么 —— 往往不是立足于自身对于幸福的渴望,而是取决于那个竞争型社会的规则,或上帝的旨意。

佛陀的“超我”

但在佛陀的教法中,每一个 “超我” —— 我该做什么 —— 都立足于你自身对于幸福的渴望,而非外在的社会规约或人为的道德说教。

佛陀从来不是那种专横独裁地发号施令的人:你该干嘛,不能干嘛。

他只是告诉你: 如果你想要幸福,你该如何根据因果法则行事。

他所教导的方法是: 四圣谛 。

并致力于培养出一个善巧的“超我”,然后想办法令原有的、基于欲贪的“本我”,听从这个新的、基于善巧的“超我”的指挥。

相比佛洛依德, 在佛陀的“自我的需求”与“超我的需求”之间,冲突更少 —— 因为“我的幸福”与“社会的福祉”,是可以不矛盾不冲突的。

佛陀所追求的幸福,不是建立在零和博弈的竞争之上,而是建立在与人无害、与世无争的自利利他之上。

---------------------------------------------------------------------

弗洛伊德与佛陀,关于五种健康的自我特质的异同:

弗洛伊德定义了五种健康的自我人格特质: 自制、升华、预防、利他、幽默 。

佛陀同样定义了五种善巧的自我人格特质: 持戒、禅那、不放逸、慈悲、幽默 。

两者的对照如下:

1:佛洛依德——自制(suppression)

面对那些有害的欲望,想做但不做的能力。

“自制”与“压抑”的区别:

自制 :承认自己的欲望,但不做欲望的奴隶。

压抑 :假装自己没有欲望,自欺欺人。

1:佛陀——持戒

“自制”对应于佛法的“持戒”,区别如下:

不是基于强力打压的自我克制,而基于聪明的选择:

为了得到一个更好的东西,我选择放弃那个较差的东西—— 舍劣取优 。

人性的弱点在于:想两全其美——既有所得,又无所失。

而持戒,正是基于利害得失之间的取舍与决断,这本质上就是一笔交易,交易的标准是:成本收益比。

2:佛洛依德——升华(sublimation)

当你发现你的一些不良嗜好和习气,将有害于幸福时,你学会用善巧的行为代替它们——生命层次的升华。

2:佛陀——禅那

当你能够通过专注于呼吸而获得禅那之乐时,你将很容易放弃那些低劣的欲乐——生命层次的升华。

3:佛洛依德——预防(anticipation)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避免人生中的潜在危险。

3:佛陀——不放逸

行为必有后果。

人生中充满危险,无论身外与心内,皆危机四伏。

生存之道在于:不放逸—— 夕惕若厉 、 临深履薄 。

不放逸,是所有善行的基础。

你的善行并非源于性本善,而是源于不放逸。

4:佛洛依德——利他(altruism)

你不能只关注于自己的幸福,因为你的幸福有赖于其他人的幸福。

因此,即便为着自己的幸福着想,你也必须学会关注他人的幸福。

4:佛陀——慈悲

每一个人最爱的都是自己,你无法在这世间找到一个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人。

所以,从最自私的角度来说,你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否则你的幸福也必难长久。

因为,首先:当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么,其他人必然敌视你的幸福,一旦逮到机会,他们必将竭尽所能去毁掉你的幸福。

其次:如果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当你看到他人因为你的幸福而痛苦,你的内心深处,将难以获得真正的安宁——没有这份安宁,你无法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5:佛洛依德——幽默

幽默的快乐,永远也不会像在喜剧或玩笑中达到的快乐那样强烈,它永远也不会在发自内心的笑声中得到发泄。

在产生幽默态度时,超我实际上与现实断绝了关系,转而服务于幻想。但是,我们把这种并不强烈的快乐看作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感到它特别能使人得到解脱和提高。

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幽默,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天赋,许多人甚至没有能力享受人们向他们呈现的幽默的快乐。

5:佛陀——幽默

关于佛陀的幽默,佛经中有两个故事,很有代表性。

故事1:

有一位比丘在禅修中,看到了一位天人。

比丘问天人: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天人回答: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去问比我更高级的天人,他们也许会知道。

于是这位比丘继续精进禅修,进入了更深的定境,于是见到了更高级一级的天人。

比丘问这位更高级的天人: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这位更高级的天人回答: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你可以去问比我更高级的天人,他们也许会知道。

于是这位比丘继续精进禅修,进入了更深的定境,于是见到了更高级一级的天人。

....................

如此反复数次,比丘终于见到了最高层天的天人。

于是比丘问这位最高层天的天人: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但这位最高层天的天人却回答: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只要你能见到大梵天,他一定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于是这位比丘继续精进禅修,进入了更深的定境,终于见到至高无上的众神之神:大梵天。

大梵天的宫殿,金碧辉煌,身边围绕着无数雍容华贵的天人,大梵天坐在他那镶满宝石的王座上。

比丘上前施礼后,问大梵天:尊敬的大梵天王,请问,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大梵天回答:我是,梵天,伟大的梵天,征服者,无法被征服的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至高无上的君主,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有众生的父亲。

这位比丘很纳闷,继续追问:可是,尊敬的大梵天王,我的问题是,哪里是宇宙的尽头?

大梵天依然回答:我是,梵天,伟大的梵天,征服者,无法被征服的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至高无上的君主,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所有众生的父亲。

........................

如实这般反复数次,比丘怒了,大声质问:嘿,我问你的问题是,哪里是宇宙的尽头?你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为何顾左右而言他?

这时,大梵天离座而起,不安地拉着比丘的胳膊,来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不好意思啊,其实你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你看看,我周围有那么多的崇拜者,在他们眼中,我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是他们的信仰和依靠,是他们人生的全部。关于你问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但如果我当着他们的面说我不知道,那他们的人生信仰会崩溃的,我也没法再继续当他们的王了。所以哈,我刚才无法当众回答你的问题。但我听说人间有一位叫佛陀的智者,非常有智慧,他应该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你最好去问问他吧.........

这个故事,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 不要迷信权威 。

故事2:

佛陀有一位弟子,叫做Sagata。他力大无穷,勇猛善战。有一次,他杀死了一只巨大的怪兽:一条能够喷火的巨蛇。为当地人除了一害。当地民众非常感谢他,就商量着要送他一件礼物,以表谢意。于是他们就想着去问问僧团,Sagata最喜欢什么?

结果他们不小心误进了一个外道的道场,他们问道场里的人:请问,你们平时最喜欢、却难以得到的是什么?

外道回答:上好的烧酒。

于是,这些乡民凑钱买了一大缸上等的烧酒,作为礼物送给Sagata。

结果,在庆功宴上,Sagata大醉,并且醉倒在回僧团的路上。

佛陀听说后,就派人去把他抬回来。当众人七手八脚地把sagata抬回精舍,并将其头朝佛陀放好——这是当时印度的习俗:头朝向对方,表示尊敬。脚朝向对方,则表示侮辱。

而Sagata由于醉得太厉害了,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迷迷糊糊中,无意识地翻滚着,不知不觉,就由原先的“头朝佛陀”变成了“脚朝佛陀”。

这时候,佛陀指着Sagata,问在场的弟子:你们说,Sagata平时尊敬我吗?

众弟子回答:是的,世尊!Sagata平时非常尊敬您。

佛陀问:那他现在这个样子,算是尊敬我吗?

众弟子回答:非也,世尊!Sagata此时的样子,非常的不敬。

佛陀问:Sagata平时力大无穷,能够打败喷火的巨蛇,是这样吗?

众弟子回答:是的,世尊,Sagata平时力大无穷,能够打败喷火的巨蛇。

佛陀问:那你们看他现在这个样子,能够打败一只小鸡吗?

众弟子回答:不能,世尊!以Sagata现在这个样子,估计连只小鸡也打不过。

佛陀总结: 这就是为什么我让你们不要喝酒的原因 。

这个故事,佛陀想告诉我们的是: 不要喝酒。

通过以上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佛陀那机智的幽默和善巧的教育。

佛陀认为:

那些神圣庄严的道德规范,如果其中没有幽默的润色,则将成为枯燥乏味的清规戒律,令人窒息,且难以遵守。

但如果通过机智的幽默,揭示出人性的弊病,以阐明道德规范的必要性,那么,人们将更加乐于接受并遵守。

以上,便是弗洛伊德与佛陀,对于“我”之定义的异同,不知读者诸君,是否从中有所感悟?

佛法,并非像坊间流传的那样,只是一味地讲“无我”,恰恰相反,佛法对于健康的自我人格的重视与培养,比之现代心理学,有过之而无不及。

佛法对于人类心理的认知层次,以及对于人类最深层次的心理问题所提供的最究竟的解决方案,远非现代心理学所能望其项背。

一位顶尖的心理医生,他本人也需要有专门的心理医生的辅导,以帮助解决其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位证悟解脱的佛法修行者,他依然可能需要医生,因为他的身体依然会生病。

但他却永远不再需要任何的心理医生,因为他的心,已经彻底健康无染,永远不会再生病了。如果他愿意,他将成为世间最好的心理医生。

这篇文章,是笔者在个人修学过程中的一篇学习笔记,由于水平有限,文中有不当之处,欢迎方家不吝指教。

抛砖引玉,以会有缘。

㈦ 人们所追求尘世中的幸福是什么

在幸福的世界里,虽然否定了一切,其实拥有了一切,虽然肯定了一切,其实解脱了一切。
——佛陀
《尘世中的幸福法则》将告诉你:如何妙用佛的智慧造就美丽幸福的人生。
星云大师说:“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智者懂得将身边的事物培育成幸福。”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幸福,只是有些人缺乏发觉这种幸福的眼光;谭老长运用佛陀的精髓,教您完成自身的修行,感受尘世中真正的幸福!
佛偈云:佛在心中未远游,阿弥陀佛解万愁,经中妙法增智慧,幸福人生佛中修。
现世中的每个人,总是不断地追问自己,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又在哪里?
我们都只是生活在尘世里的人。工作、休息、偶尔的旅游,忙忙碌碌中,自以为已经拥有很多。可是,总会有那么一瞬,总觉得自己弱小无助,感觉到深深的孤独。
忙碌的生活节奏,驱散不不是内心的烦闷;繁华的喧嚣退去,留下的是孤寂的灵魂。人生的幸福能及时抓到么?
佛是朝气蓬勃的,是众多获取幸福人生的途径之一。它能教你看透宇宙,明了生死,得到清净的本心。佛法正是为了众生的幸福而立。
人人都在追求尘世中的幸福,而佛陀能否告诉我们关于幸福的道理,使我们真正步入幸福的殿堂。
在佛陀的引导下,我们方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灵,不为贪、欲、痴所蒙蔽,才有可能离苦得乐,获得尘世中真正的幸福。

㈧ 急。如何从佛学中挖掘幸福1500字,这是我全部积分,谢谢了

慈悲与智慧是治愈一切病的良药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几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人们常常叫嚷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

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及自己的问题而逃至深山中去寻觅心内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并不在于你身处之地方。有人花费半生积蓄往外国的海滩度假,结果却败兴而返;有些人却可以在水灾灾区中划艇作乐,玩个不亦乐乎。

有人远走他方以寻觅内心的平和。但如果你心中没有平和,尽管跑到天涯海角也不会寻得到它;假如你心中一早有了平和,你也就没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去的了。

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茅厕,一样可以悠然自在。

当你的心充满祥和,去到哪里都一样欢喜自在;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我们的心影响着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拥有一颗快乐的心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内心充满仇恨的人,见到的是一个令人愤怒的世界;心中满是受伤的人,见到的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

透过评批的眼睛看,世界充满了有缺陷过失的人;透过傲慢的眼睛看,这世界充满了低贱愚痴的人;透过智慧的眼睛看,你会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有值得你尊重及学习的地方。

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

自知为愚者的愚者并不愚蠢;自以为聪明的愚者却是愚者中之愚者。

与他人相处时,是谦虚学习的好机会;在个人独处时,是反思自省的好机会。

在你的心开始懂得以智慧去观察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

只要你仔细去看,即使一个醉汉或一个疯子,都有一两件东西值得你学习。

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穷凶极恶、蛮不讲理的人是教你安忍的明师。在碰上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应该欢喜对待。你可不是每天都可以碰上学习考验忍耐的良机!

为什么我们会在与横蛮的人相处时生气呢?因为他的嗔心唤醒了我们本身之嗔恨。当你心中再无嗔心时,面对恶人并非什么受不了的事;事实上,你根本不再会觉得世上有任何恶人。

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付托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如果你为了人家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或者是飘飘若仙,你的心其实是在跟着别人的话走。把自己的快乐托付在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视处处为难你的人为你发了狂疯的至亲,不要生起忿恨,应该对他更加怜惜。

我从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视钓鱼或狩猎为娱乐。我们的生命怎么可能会透过另一个生命的结束而变得更加精彩呢?

如果有人把你的子女抓去,玩弄一会再加以杀害,而这只是为了周末有点什么娱乐而已,你会有什么感想?我不认为你会欣赏认同这些人的嗜好。同样地,我不明白为何你会视钓鱼与狩猎为娱乐,这只是无谓的杀生。当杀害生命成为你的嗜好时,你的世界是很可悲的!

动物需要呼吸,你也需要呼吸;动物需要饮食,你也需要饮食;动物会高兴也会悲伤,你也会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些人说动物与人类不同,所以就可以妄加杀害,我从未听过比这个更无稽的谎言。

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你是在伤害你自己。

宇宙万物皆为一体。在你伤害大地、河川及这上面的生灵时,你其实正在伤害你自己。

在别人做了些有利世界的事时,若能生出随喜的心,你也就是参与了这一件善行。在别人做了伤害其它生命的事时,你的认同就等于你的参与这个恶行。

随喜是妒忌心的妙药。在他人得到快乐时,若你为他心生欢喜,你就会被他的快乐所熏染。

单单去祈求厄运消失并无作用;如果你想避免痛苦,就要避免去做招致这些果报的言行。

如果你要做的是一种善行,你不需要向上苍祈求保佑;如果你要做的不是善行,怎样祈求也都没什么用处。

虔诚的人会不惜走遍千山万水去朝圣来讨心目中的神明之欢心,他们却不知道:帮助自己家门前的穷者与饿者可能会更令神明高兴。如果它们的神明是无处不在的话,他们必定也就在这里,就在他们的家门外。

如果问题可以解决,你没必要忧虑;如果问题无法解决,你再忧心也无补于事。

居住在文明城市的人,常常埋怨生活不好,有这种那种的艰辛。要解决艰辛是很容易的;好好看一看穷苦国家的惨苦生活,你的所谓"艰辛",突然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命的本身并不艰苦;艰辛的感觉只来自你的对抗与不满。

痛苦与疾病只是病征而不是病灶。先医好你的心灵,它们便会自然痊愈。

所有的痛苦、疾病及障碍都源于你的贪念、嗔恨、执着、愚昧与妒忌。最有效的治疗是先医好你的心,否则你的病苦将永无休止。

正如一个武士需要对外在的环境保持警觉性来保家卫国;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心念时时观照来保护自己。

在你做坏事时,少不免会东张西望,避免给看到。其它人看不看到其实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你的心会看到,而你没可能可以逃避自己的心。
根部有毒性的树所长出的花、果及叶也都是有毒的。同样的,任何由贪执及仇恨所驱使的念头、语言或行为都只会带来痛苦的果报。

心是所有行为及其成果的根源;由一个充满仇恨及贪欲的心所引发出的言语、行为及念头只会带来痛苦;相反地,一个慈善的心所引导的身、语、意运作皆会带来福乐。

你没可能打败所有的敌人,但在你打败了心中的我执时,基本上就等同降伏了所有仇敌。

我执是把我们与痛苦系在一块儿的枷锁;在我执被放下时,真正的解脱自在就在跟前。

风雨并不能损大石之分毫;恶言及攻击并不能伤害一个"无我"的人。

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嗔恨、愚痴、妒忌及执妄的层面。他是一个享有真正之快乐的人,因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放下一点点执着,你便会有一点点自在;放下多一点执着,你会有多一点的自在;在完全放下时,你便会体验到完完全全的欢喜自在。

很多国家尝试以战争来达致和平,我倒想知道这其中的逻辑性。

以战争来争取和平,其可行性和以油去灭火一样高。

用暴力及权势争取回来的名利地位并非什么大成就。畜生所做的也不过是如此!

任何以仇恨作为动机的言行,永远不可能成为化解仇恨的一种方法。

在一场纷争中,不论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宗家庭纠纷或只是一场打架,其实永没有对的一方,凡有参与的都是错的一份子。

解除核武器并不会达致和平。当人在被嗔恨心支使下,即使用一块石头也可以杀害很多生命。只有解除嗔恨才可以达致和平。

由心开始,从心着手,净化心灵,才是达致和平的唯一有效方法。

善心是唯一的和平之道。在没有善心的时候,你没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在连你都与自己过不去的时候,哪有可能达致整个世界的和平呢?

在你完全放下嗔恨的一刹那,你眼中的世界就变得和平;当每一个人都放下嗔恨的时候,整个世界就会变得和平。

内心与外在的世界并非两回事。当每一个人心中都再无仇恨时,世界和平就自然地会展现在面前。

你不一定要是英雄豪杰才能拯救这个充满暴戾的世界;你只需要以慈悲心对待你遇到的每一个人,这个世界就已因你的存在而变得祥和了。

要令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并不需要大声弘扬什么理念,只需要令自己成为慈与悲的化身。当心中洋溢慈悲时,你就象一盏明灯,照亮了周遭的人;当他们心中的慈悲之灯被燃着时,自然会再燃亮更多的生命!

慈悲心有点儿像感冒病----在你沾上了它时,你周围的人很难不受牵连传染。

在弘扬慈悲精神的时候,你不需要向别人灌输什么教育;当你的心有了慈悲之时,他们自然会察觉到,他们心中的慈悲自然会被唤醒。最有效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说话。

当你是对的时候,你并不需要说什么;在你理亏的时候,不论你说什么也没用!

有人说过:"如果你是对的一方,你没必要发脾气;如果你是错的那一方,你没资格去发脾气。",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来自他人的言行,并不可能对你造成伤害;你之所以感到受了委曲,只因为你对这些言行介怀。

受到他人无理的迫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以仇恨心响应,则更加加深了你的不幸。

仇恨并不能伤害到被恨的人,只会伤害到自己。

想想看:在发脾气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不太好吧!哪为什么把仇恨带在身上呢?仇恨对你与别人都没有用处,它只是一件不论带多短的时间与旅途都嫌太笨重的一个包袱。

憎恨一个人是一种很费神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人,何必为他费神呢?如果你喜欢这个人,哪又干吗要去憎恨他呢?

在他人做了令我们不快的事时,我们往往会去憎恨他,就好象憎恨是一种报复似的。要去恨一个人需要不少精力,而仇恨只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每一分一秒都在伤害自己,却不会影响到被恨的对象,哪又有何意义呢?

为什么没有人会对一块石头大吵大闹呢?因为石头的静默令挑衅生事者无从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沉默时,生事者迟早会失兴致而另去他方。

心如如不动,不理他人对你说什么或做什么,就像是安坐于有毒的刺藤丛中一样:虽然你不能令刺藤消失,但起码不会给它刺伤自己。
谦卑并不等于懦弱。谦逊其实是世上其中一种最大的力量。试想想:傲慢与谦卑,哪一样较难做得到?

骄慢并不会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谦卑反而令人尊敬。

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不只是对他人谦卑,即使对一条虫、一朵花,也会谦卑尊重。

最不中听的话,往往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指引。

对一个不明生与死的人来说,人生是一种很令人烦恼的事情。

学习去思维生死----开始的时候这会令你不安,但当你克服了对它的恐惧时,思维生死只会使你的生命越来越灿烂丰盛。

提醒自己死亡随时会来临,就是策励自己不要枉过每一天。

你认为日落是一种人生美景,我只觉得它是一个提醒我,又向死亡踏前了一步的时计,叫我好好的善用剩下来的生命。

死亡并不可怕。有生就必然有死;自出娘胎,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朝死亡步近。真正可怕与可悲的是:在生与死之间没有做过什么。

死亡本身并不是一件好的或者坏的事情,只是自然变幻的一个程序。对一个没枉过一生的人而言,死亡的确没什么可惧的地方。

死亡之可怕,只源于你对生命的执恋。

对一个可以随时面对死亡而无惧无悔的人来说,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可以伤害到他。

与其抱怨不能令自己长生不死,倒不如好好令生命之旅程不枉一走。

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幻当中。把生命与快乐寄望于事物的常久不变上,无疑只会令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面对失望。

万事万物均依因缘而自然发展:先是产生,然后维持状况一回儿,最终就改变消失。尽管你大哭大闹,它们还是一样会变幻消失,这只是自然的规序,并非好的或坏的一件事。在你明白并接受了这个自然法则后,你的生命就会好过得多了。

在欣赏电影的时候,我们会投入其中,全神贯注,甚至因受到剧情牵引情绪而大哭大笑。但想想电影是什么?不外乎红、蓝及绿色的变幻光束投射于白布上,再配上些声音而已,却令观众信以为真,把剧情发展视作最重要的大事。同样的,生命中之苦与乐也不过只是一系列的变幻景况,维持并不太久,只是当事人困在局中,才感到是天大的事情而已。我们当然要尽生命中之责任,却毋需过于介怀成果;生命也不外乎是另一场电影而已!

快乐之道其实很简单----生活顺景时,要知道福乐并非永恒;生活不遂意时,视困境为过眼云烟。不要把这些体验看得太认真,要知道苦与乐来来去去,变幻不定。在看透这一点时,你就可以自在地旁观,世事翻腾反复而不扬一条眉毛。

在你能把宇宙万事万物皆视为梦幻泡影时,你将永不会再感受到痛苦与束缚。

小鸟在唱,小狗在吠。小鸟只不过鸣唱,小狗也只不过在哮吠。这些只是声音,不多不少,不好不坏!但你的心却在批述:"呀!这鸟鸣实在悦耳!", "那狗吠声真令人心烦!"。引致你兴奋或厌烦的并不是鸟声或狗声,问题出在你自己的心上!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你只需知道:"这是小鸟的鸣声,那是小狗的吼声!"就足够了。

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些心态就像锁链一样,把我们与恒久的内心痛苦连在一起。只有在超越它们时,我们才可能体验到自在与快乐。

你的心不停在说:"我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不要理会它的要求。你早已拥有你所需要的一切,但你却永没可能得到所有你所想要的。而我可以向你保证,即使没有它们,你的生命也一样可以很自在快乐。

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而已。

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快乐的生命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两种材料: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一颗满足感恩的心。

与其对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人生最大的财产是健康,最大的财富是心足,最大的胜利是无嗔,最大的成就莫过于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悠然自得。

要令自己在生命中永不失望,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对人对事有所希求;在心中没有欲求的时候,生命就不会再有失落。

欲望与执恋是令我们感到痛苦的原素。在消除了此二者时,我们几乎没可能会不快乐自在。

人总以为拥有的愈多就会愈快乐;事实是要求的愈少才会愈快乐。

还未"拥有"的人为了争取而受苦,早已"拥有"的人为了不想失去而痛苦,你看:"有"与"没有"和快乐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但世人都穷一生去追求欲望,这其实是不是有点傻?

快乐与拥有多少物产并无关系。在你缺乏财富时。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们。在你拥有财富时,你会日夜担心怕失去它们。你见过一个快乐的富翁吗?他们其实与穷人一般痛苦。要寻找快乐,你必须找对地方----自己的心。

人们总以为财富与名气等于快乐。如果你心里已充满了快乐,你根本不需要名利;如果你心里没有快乐,纵管坐拥全世界的财富与名利也都没有什么意思。

如果你只懂得终日劳碌于争取更多的金钱及保护你已有的财富的话,它们对你其实就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了。

如果你真的想常常快乐,就不要把快乐建基于你所拥有或所缺少的事物上;视你的财富、你的房子及车子都是向别人借来的,好好利用它们,但不要执恋它们;哪你自然会享受一个简单但快乐的一生。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做的,但往往是在我们放弃刻意追求快乐而做种种事情时,它才会悄悄来临。

一个火把可以点燃更多的火把而不失本身之火焰。快乐就如火焰一样,你可以不断施予别人快乐,却不会因此而牺牲自己的快乐。

快乐就像一盏油灯。当灯被点亮时,它不需要向黑暗说:"让我来照亮你吧!",它不再需要做其它的什么,房中的黑暗角落自然就会被照亮起来。同样的,当你的心中充满快乐时,你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你周遭的生命也自然会被照亮。

他人的话----不论说的人如何伟大,对你都没什么真正的益处,除非你把他的智慧变为你自己的智慧。

先弄清楚慈悲与智慧的种种,然后仔细地思维内里的深义,最后把它们用在你的生活中。你越运用它们,你就越会感到它们是达致快乐的路向。在最后,你自己变成了智慧与慈悲,你的举手投足都就是悲智的表现。

我所说的对你并没有一点用处,除非你把它刻在你的心上,而不是单单记在脑袋中。在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的所有心念、行为及谈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它们,你的每一句话,甚至你的举手投足都成为对整个世界的开示。这个世界将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得益!

不要忘记上师,时时向他祈求。

不要随顺妄念,时时观照自心。

不要忘记死亡,时时谨守戒律。

不要忘记有情,时时回向功德。

佛陀的教义,目的是要我们主宰个人的心。假如你主宰了心,你也能主宰身与语,你及他人的苦难就能结束。但是,你若让心充满了消极的妄念,那么无论你做了多完美的善行,或者你说了许多良善的话语,你还是远离正途。

主宰心是要全然恒久不变的注意你所有的想法及行为,一次又一次反复检查你的心。一旦消极的妄念升起,就用适当的矫正法来治疗。而当积极的正念升起,就将功德回向给所有有情众生来强化它,并祈愿他们能证悟到最后的觉知(成就佛果)。即使在日常活动中或心神烦乱时,都能从惯常的沉静洞察中保持明净的觉醒,那你终将持有这智慧心的体认。所以,随时警觉是解决轮回之苦最基本的良方。

戒律的实践,将引导你到达不论你是否在实践期都能保持这觉醒的境界,这就是教导的重点。没有持守戒律,无论你记颂多少仪轨或咒语、或做几千次大礼拜、乃至几千次绕塔,只要你的心是散乱的,就不能帮助你去除心中紊乱的思绪,不要忘记这是最具决定性的基础。

就像所有的事物,总是残酷地渐渐接近其最终的归宿,你的生命亦是如此,像一只燃烧的油灯,很快就会用完。你若以为你能先把工作完成,等退休以后在来持守戒律,你有这种想法就太不理智了。你认为你能活那么久吗?死亡不也同样降临在年轻人及老年人身上?因此,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要忘记死亡,并让你的心专注在戒律上。

人们总是说:“禅修,禅修!”但是,除非你对空性的概念以建立坚固透澈的了解,否则你做的“禅修重点”是什么?不能认知心的空性,就是造成堕入轮回的根源。当心不受念头影响,当下即唤醒纯然的醒觉,这无碍清明的空性就会逐渐被体认。

贪欲、嗔恨、无知、疑忌、傲慢(即贪、嗔、痴、疑、慢),这五毒常控制了我们的心。例如,我们看到仇恨将人们推向自相残杀,而国家相互开战。一旦我们不能控制我们的情绪,它们就会支配我们。但是,如果我们净下心来分析它,并探究它的本质,它们将会消失无踪,就像巨大的暴风中的云那般不能掌握,从暴风的外面来看是壮阔美丽,但仔细去透析它,却是无法感触及掌握的。而其实,这些只有在我们赋予它们重要性和力量时,它们才有重要性和力量。假如,以宽容代替狂野的念头,我们将能去除它们,而用此种方式来对治,解脱就随时在握了。

隆冬时,寒冷使湖水及河流结冻,水变的如此坚硬,可以承载人兽和车辆。当春天来临时,土壤和湖水都渐渐暖和,也渐渐地解冻。这时,有什么可以留下来?坚硬的冰块?水是柔软的流动,而冰是坚硬锐利的,没有人会说它们是相同的;可是也没有人能说它们是不同的。因为,冰是水凝固而成,而水是冰溶解而成的。

我们对外界的认知也是相同的道理,去依附各种现象的实体,去忍受各式的折磨,好感或恶感、喜悦或痛苦、获得或失去、隆盛或衰落、赞美或责备,都会在心中凝滞成一块坚石,我们必须注入自由的活水来溶解这意念的坚冰。

阅读全文

与佛陀追求的幸福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数字1302代表什么爱情意思 浏览:875
什么什么的故事作文600字 浏览:159
事业单位老人今年退休金涨多少钱 浏览:684
上虞办健康证多少钱 浏览:760
男人的爱情生活是什么 浏览:531
如何保持爱和婚姻的新鲜感 浏览:342
邢台任县经济开发区包括哪些村 浏览:993
哪个国家美女最愁嫁 浏览:796
爱情的说法是什么 浏览:603
保险经济专业适合哪些人群 浏览:662
口岸经济发展什么 浏览:404
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上一句是什么 浏览:386
高管的身体健康如何 浏览:86
如何在云健康上实名认证 浏览:48
婚姻线上好多分叉代表什么 浏览:48
爱情药水怎么收集 浏览:665
有名无实婚姻该怎么办 浏览:23
佛怎么祝福生病的人身体健康 浏览:159
中医怎么看待事业 浏览:168
经济业务内容名称是指什么 浏览: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