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神奇大脑3”如何运用思考脑,获得更好的人生
<br />
如果不考虑外星人的话,思考可以算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
在其他不可思考的物种世界里,它们只有同类、天敌、食物和其他物体这些原始的分类。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其他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只能在当下这一刻出现在脑海。
我们人类的思考却不是这样。我们的思考,有各种丰富的概念,我们基于这些概念进行思考,思考眼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思考一些不在眼前的事情,思考不是现在的事情,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的理性思考,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自主进行的思考。它让我们摆脱了当下的束缚,摆脱了当下的时间、摆脱了当下的空间;它也让我们摆脱了自我的束缚,不再仅仅如动物一般接受外界刺激而直接作出反射应激,从而有了我们的理性。
理性的思考,来自于思考脑系统,是一套诞生比较晚,但系统功能比较成熟的系统。
<br />
我们多数能感知到的思考,都是在我们的思考脑系统中进行的。
对应于《思考,快与慢》中的论述,思考脑系统的概念对应于其中的系统二,是一种慢速的、有序的、逻辑性的思考。
对应反射脑系统、存储脑系统的概念,我们也可获知:思考脑系统是我们能主动有意识掌控的脑系统,虽然从系统性能来讲,思考脑系统进化的并不完善。
所以,在三套大脑系统当中,如何使用好思考脑系统,是我们做好自己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了解思考脑的特点与缺陷,发挥出思考脑的特点带来的好处,规避其缺陷带来的问题。
思考脑系统的特点与缺陷包括:
<br />
思考脑要精确的处理接收的每一条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思考,因此其信息处理的速度相对反射脑要慢很多。
正因为如此,思考脑不会绕过一些细节去走捷径,思考得出的结果往往正确性比反射脑要高很多。
这是为何我们重大的决策一定要深思熟虑的原因,即使平时的小决策,我们也要用思考脑去监控反射脑快速给出的答案,确保其正确性。
思考脑运行速度慢,我们思考时,要给思考留出足够多的时间。速度是思考最大的敌人!
<br />
既然思考脑运行的时候,是要精确的处理所有的信息,而不是有所忽略,我们在思考的时候,需要投入较大的注意力,以保持专注。
在专注的状态下,思考脑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去处理所有的信息,寻找到现状和问题之间的连接,找到我们要的答案。
这个过程当中,也会耗费大量的能量,很容易疲劳。做思考,尤其是深度思考,某种程度上是一件很辛苦,也许很痛苦的事情。有很多人就放弃了思考,只是用反射脑决定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乃至人生,这其实有点放弃”为人“权力的意思。
因为思考脑耗费资源和能量,我们思考时就要储备足够多的资源和能量,比如充分的休息,有足够的体力和脑力进行思考;准备一些糖类食物,在做思考时,补充大脑所需要的糖分等。
<br />
思考脑能够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精确而准确的处理,能够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是思考脑在功能上的成熟。
但是,思考脑运行速度慢,运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这是思考脑在性能上的不完善。
因为这样的不完善,思考脑只能单线程思考、顺序思考,无法做到一心二用,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我们是可以尝试着同时做多个事情,这时候我们常常是把事情切分成不同的小任务,我们的思考脑在不同的小任务之间来回切换。
每次切换,都要保存切换时的状态,回复上一次切换的状态等,需要额外浪费更多的时间。
更加关键的是,在这样来回切换的过程中,总会有些信息丢失,从而会造成事情的出错。
我们要接受思考脑的慢的特性、单线程的特性。做一件事情,就排除各种干扰,专注于这一件事情上。把事情完成,再考虑下一件事情。
虽然看起来慢,但是很多时候有成效的慢,要比盲目的快,其速度更快一些。这就是思考脑的”欲速则不达“。
如果我们想要提升效率,多任务并行的处理一些事情,我们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与反射脑有效结合。
思考脑的严谨与反射脑的快速进行结合,思考脑的单线程与反射脑的多线程结合,能够更好的处理人们所面临的各种事情。
就跟驾驶汽车一样,我们用反射脑习得驾驶技术,成为我们的习惯反射,不需要进行思考;我们用思考脑时刻关注路上的安全,一有安全风险,思考脑马上进行判断,指挥反射脑进行身体操作的即时反应。
<br />
思考脑,让我们从具体的物质脱离,走向抽象和概念;让我们当下的时空脱离,去缅怀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不在只关注真实的东西,还可以去感受想象、虚幻的东西。
思考脑的牛逼之处,就在于此。思考脑的思考,本就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思考的基础就是我们在脑海里形成并存储的对现实世界映射的各种概念,尤其是一些”元概念“。
所谓”元概念“,类似于组成物质的元素,是最为基础、不可再细分的概念。我们是凭借着这些概念,一个层级一个层级的构建出更多的概念,从而理解我们所看到、想到的事物。
我们对思考下过一个定义,就是建立连接。我们接受新概念,就是把新的事物跟就有的概念建立连接。能够建立连接,我们就能联想、类比旧的概念,从而理解新的概念;如果不能建立连接,我们就无法理解新的事物。
所以,我们要更好的利用我们的思考脑,我们要尝试去弄清楚头脑中的每一个概念。精准的概念,才能有精准的思考;不精准的概念,就无法精准的思考。如果没有概念,我们就没有办法思考了。
<br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映射。也许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眼中的世界,永远无法知道真实的世界是怎样的。
人与人世界的不同,本质区别在于他们思考的不同,再由虚拟的思考改变外在的世界,带来在外在世界上的人与人的差别。
我们要拥有更好的世界,就要进行更好的思考。我们能够主动进行的思考,只有理性的思考脑的思考。所以,我们要更好的运用思考脑,以获得更好的人生。
先天生理遗传,或者小时候的后天习得,让我们在成年后用了一系列的反射脑的思考,这些思考我们没办法掌控。
好的反射脑思考,对个人的人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坏的反射脑思考,对个人人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如何改变坏的反射脑思考,对个人人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呢?我们能借用的只有思考脑,我们对反射脑形成的思考进行反思,有理性的思考和结论。当反射脑思考发挥作用时,思考脑的思考能对反射脑进行修正和调整。再进一步,形成新的反射脑,从而改变坏的反射脑思考。
一种参考的情形,比如有些人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脸皮很薄,比较腼腆,在人前进行表达自我的时候,很容易就选择逃避。当这样的情形出现时,因为思考脑已经想清楚了事情的利弊得失,虽然内心中依然有恐惧的感觉,依然可以顶着恐惧,在人前表达自己。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但也足以说明:思考脑的深度思考,能带来的对我们人生的改变。一切并不是注定的,我们可以凭借精准而深度的思考,让我们的世界发生改变。
<br />
如果阅读本文,让您有所收获,请随手点赞、转发,欢迎留言评论,更欢迎打赏支持。
我们一起创造价值、分享价值、传播价值。
⑵ 如何充实自己的大脑
想办法赚钱,比如炒股等等 你想过的充实,首先你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然后找到实现人生目标的战略方法和步骤,接着加上你不泄的努力,你就会活的很充实。你不仅是充实你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充实自己的大脑,比方说看一些有用的书,或者向一些有学问的人请教,吸取别人的经验之谈,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每天都有一点进步,这样时间长了,你自然就充实了。想要充实,最重要的是懂得奋斗,一个不断上进,不断追求的人,肯定会活的很充实。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就应该有一种英雄的精神,而英雄的精神并不是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打架,去伸拳头,而是用你一生的时间和行动去实现你的理想,当生命走到尾生时,不管你成功与否,只要你努力了,奋斗了,你就会拥有一个充实的人生”。朋友,好好努力吧,把握青春年华,为我们拥有更好的明天而努力。我期待你的成功
⑶ 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
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
本书的作者丹尼尔·亚蒙以真实生动的案例从更广阔的视野解释人类各种异常和正常的行为。揭示远离抑郁、冲动、偏执、愤怒的秘诀,让你优化自己的大脑,在人际关系、工作、学业,还是对自身的认识和感受上更加成功,拥有更完美的人生。
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
作者:丹尼尔·亚蒙(Daniel G. Amen)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01月
开本:16
页数:264页
ISBN:9787300145860
分类:心理自助
出版社推荐语
畅销十年,美国亚马逊心理自助类图书畅销榜榜首!改变千万人生活的科学用脑书!科学有用的头脑优化方法,为你带来好情绪的11种方法,让你每日放松的8种方法,让你全神贯注的10种方法,让你随和、平静的11种方法。将抑郁、分心、焦虑、暴力、婚姻危机赶出你的生活。
作者简介
临床神经科学家、精神科医师及脑部影像专家,主持世界闻名的亚蒙诊所,荣获多项写作和研究奖项。畅销书作家,艾美奖得主,出版了23本图书,其中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与《史上最强的大脑书》。国际知名的专题讲者。国际知名专题讲者。他经常给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哈佛学习与大脑峰会等机构进行讲座。
媒体评论
“最前沿的技术、源自临床经验的智慧,以及热心诚挚的指导,共同创造了这本‘大脑优化使用手册’。对于如何改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亚蒙博士提供了简单、直接,并且立竿见影的处方。”
——艾米特·米勒,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
“《幸福人生,从善待大脑开始》是一本开创性的书籍。通过清楚明白且极具说服力的证据,亚蒙博士证明很多行为上的障碍虽然在之前被认为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但其实这些障碍都有着生物学层面的原因。通过这项让人兴奋的先进脑成像技术,你能够看到抑郁、焦虑、愤怒、冲动、还有强迫在大脑层面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他还给出了很多用来克服这些问题的操作建议,以及很多优化大脑并改善人生的'技术方法。”
——罗布·科恩,精神病学家与神经科学家,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亚蒙博士的开创性工作将会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健康大脑是健康生活的先决条件。亚蒙博士为我们提供了实践上的指引。”
——俄尔·亨斯林博士
“这是一本精彩的书。亚蒙博士是一名先驱。”
——乔纳森·沃克,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
“亚蒙博士对于大脑功能的出色描写,对这一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起到了特殊的贡献。而且他还作出了一个卓越的成就:他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了大量‘如何治疗’的建议。迄今为止,本书提供了最为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患者和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学习并实践这些建议来促进自身的恢复。”
——科里敦·克拉克,医学博士,精神病学家
;⑷ 善用脑内多巴胺,增加工作幸福感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利用各种脑内物质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主要介绍了,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素、褪黑激素、乙酰胆碱、内啡肽七种物质。
我只看了多巴胺的内容,就觉得很有帮助了,现在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多巴胺是我们脑内的幸福物质
幸福,是我们的一种主观感受。幸福,不是从什么人那里获得的,也不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我们大脑中存在着一种可以制造幸福的物质,那便是多巴胺。当大脑分泌多巴胺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幸福。如果想获得幸福,那就要找到提升多巴胺分泌的方法。
多巴胺在什么时候会增加分泌呢?
当人实现目标时,体内就会分泌多巴胺。攻克工作上的难关,获得成就感的时候,人也会分泌多巴胺。实际上,当人在制订目标或计划的时候,体内就已经开始分泌多巴胺了。
多巴胺的“奖赏循环”增加快感
多巴胺的制造和分泌主要来自A10神经。A10神经是位于中脑腹侧被盖区的神经核。这个区域主要有两条多巴胺流动的路线。
1、向前额叶或侧额叶投射:中脑——皮质系统
前额叶功能包括:记忆、判断、分析、思考、操作。多巴胺分泌对前额叶的处理信息能力,注意力、集中力、计划性等有很深远的影响。
海马、侧额叶,担负着学习、记忆等机能。在多巴胺充分分泌的情况下,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就会特别好。
2、向大脑边缘系统投射:中脑——边缘系统
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或者预知即将得到满足的时候,中脑——边缘系统的侧坐核就会活跃起来,给人带来喜悦和快感作为奖赏,所以这个系统也叫作“奖赏系统”。
快感和人的行动直接相关,所以人为了获得更多、更大的快感,就会更加努力地采取行动,这便产生了更加努力的动机。这种不停升级的循环,就是“奖赏循环”。
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七个步骤
1、设定明确的目标
人只有在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针对目标反复思考、不停努力的过程中,脑中才会分泌多巴胺。最终把目标变为现实的时候,又会分泌多巴胺,使人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注意目标不要太大,太空洞。这样的目标不能有效地促进多巴胺分泌。几个月或者几周内就能实现的小目标,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而且,间隔比较短的小目标,可以刺激人持续分泌多巴胺。而且小目标实现了更容易实现大目标。
2、想象自己实现目标后的样子
强烈暗示自己一定能够成功,并把成功后的情景,包括细节,在大脑中反复想象,确实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提高人的干劲,从而提高成功的概率。
3、对目标进行反复确认
把目标放在自己随时能看见的地方。比如纸上,书桌上、找一些图画做成手机壁纸或电脑屏幕。每当看到自己的目标时,想象目标实现时的情景,越详细越好。这样做可以为我们的大脑“补给”多巴胺,提高积极性,为行动加油。
4、快乐地朝着目标努力
人在快乐地做一件事的时候,脑内会分泌很多多巴胺。于是,人的积极性会异常高涨,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要自己脑中浮现出消极的想法,就请立刻把它转变成积极的思维方式。而且,还要尽量把积极的思维方式用语言表达出来。
5、给自己设定实现目标后的奖励
在工作开始之前给自己明确“实现目标→获得奖励”的机制,使自己兴奋起来,从而激发斗志。在工作之后,再想如何奖励自己,多巴胺分泌就要少很多。
人们的大脑首先会对“达成目标的事实”产生喜悦感。而随后再举行庆祝活动的话,会使这种喜悦感再次被强化。达成本身和达成后的庆祝,都是对大脑的奖赏。
除了物质奖励也要有精神奖励。人受到赞美、表扬的时候,脑中会大量分泌多巴胺。即使没有人赞美我们也要赞美自己、表扬自己、认可自己。
6、一个目标达成后,立刻设定"更高的新目标"
对现在的自己感到十分满足,认为“只要维持现状就好”,人在产生这种念头的瞬间,多巴胺就不再分泌了。而且,产生这样的想法之后,不仅不能维持现状,原来取得的成绩还会不断下降。
经常为自己设定“更困难的目标”,是让多巴胺的强化学习系统运转起来的秘诀,也是人生的成功法则。
7、不断重复实现目标的过程
持续重复这一强化学习的循环,人就会在成功的阶梯上不断向上走,从而实现事业上的成功,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和充实感。多巴胺顺利分泌,人的自我成长路径才会变得顺畅。
新的挑战和新的努力,会使大脑进化,从而创造出质与量都优于常人的成就。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人“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一些促进多巴胺分泌的窍门
1.尝试用不同的心态面对工作
多巴胺最讨厌一成不变的东西,它喜欢“变化”和“新奇”。面对一成不变的工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心态去挑战。这样一来,虽然结果没变,但过程会大不一样。工作起来人就会充满兴奋感,从而刺激脑内多巴胺的分泌
2.敢于“尝鲜”的“挑战工作法”
对方法、环境等做出的改变,对我们的头脑来说都是新的挑战,会促进多巴胺大量分泌。
3.创造具有自己风格的“改造工作法”
够加入自己的思考,把别人的工作成功的方法改造成适合自己的方法。
4.限定时间工作法
定一个时间限制,就会紧张起来。多巴胺很喜欢“有点难度的挑战”,当我们给自己设定一个比较短的时间限制时,多巴胺就会登场,让我们兴奋起来,以高度的专注力来迎接这个挑战。
5.运动促进多巴胺分泌
通过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还能促进乙酰胆碱的分泌,而乙酰胆碱就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想象力。运动还能激活体内的血清素。另外,稍做些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6.吃一些有助于多巴胺分泌的食物
多巴胺是以一种名为“酪氨酸”的氨基酸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如果酪氨酸不足的话,人体就无法分泌出足量的多巴胺。富含酪氨酸的食物有豆类、肉类、牛奶、杏仁、花生等。
为了将酪氨酸输送到我们的脑部,还需要糖的配合。人体中的糖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所以,在摄取富含酪氨酸的食物时,别忘了和主食一起吃。
另外,在我们脑内,要把酪氨酸制造成多巴胺,还需要一种物质——维生素B6。维生素B6含量较高的食物有香蕉、牛奶、鲣鱼、金枪鱼、鲑鱼等。
你学会了吗?想想如何让你的多巴胺分泌更多,工作更幸福吧。
⑸ 如何开发大脑
开发大脑潜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起来。这位同学建议你用以下3点,来开发大脑:
1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增进脑力和创造力不能缺少的一环,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人的想象力,让身体得到充分的调整。
2吃鱼类:鱼含有改善智力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如DHA、EPA等,对大脑有益。
3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乙酰胆碱是大脑的“润滑剂”,它能使脑部更加活跃。而卵磷脂能转化成乙酰胆碱,因此,多吃花生、大豆、毛豆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在我读初二的阶段,我记忆力时常很不好,背英语总是走神,各科考试成绩都很差。直到聆听了一个开启潜能的尼古拉特斯拉课程,上学听课不再走神,我各科的考试成绩也提高了。相信这些阅历应该对你有用,相信你也可以,加油!
⑹ 你真的能掌控自己的大脑吗做大脑的主人真正赢得幸福
十年前看《少有人走的路》,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思考我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也开始探寻内心真正的需要,开启心智成熟的旅程。
这两年看《学习之道》《刻意练习》《练习的心态》《思考快与慢》《象与骑象人》,深感我们的无助。也真正体会到虽然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但是我们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窘境。
我们总是感觉压力大,焦虑、沮丧、易怒、抑郁、失望、孤独、内疚、受伤和不自信也始终萦绕在我们左右。我们明知道我们要的是健康、安全感、心情愉悦、良好的人际关系、幸福的人生,但我们总是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工作生活搞得一团糟。
我们作为大脑的主人,然而我们有时候好像无法控制它,反而处处被它左右。
今天一起读《大脑幸福密码》,这本书融合了最新的脑神经科学、积极心理学与进化生物学的研究和实证, 我们可以通过拥有、丰富、吸收和联系内化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体验塑造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变得更加有安全感、满足感和联结感,收获平静、自信和满足。
我们的大脑,一个3磅重的“木薯粉布丁”,它看上去黏糊糊的,毫不起眼,却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人类健康、日常效率、心理康复、个人成长、创造力和成功的主要内部源泉。
我们的大脑不是一夜之间进化成现在这样的,它的容量和倾向性是历经数亿年才得以形成的。在过去的6亿年当中,无论是水母、河蚌,还是蜥蜴、老鼠、猴子以及早期的人类,面临一系列生存问题,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将其根植到了进化中的神经系统当中。在过去的几百万年当中,大脑的容量扩大了三倍,同时,其结构和功能也在自然选择的严酷压力下得到了塑造。能人和猿人长期生活在小型狩猎采集游团当中,他们所要应对的生存挑战也与我们的非常不同。由于他们以小规模的游团为生活单位,因此他们很少遇到不认识的人,一旦遇到就会面临危险。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临饥饿、寄生虫、疾病、伤害以及生产时的风险。对于原始人来说,野外生存的头号法则就是“吃午餐,别成为午餐!”。
为了让基因传递下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灵长动物、类人猿和人类祖先必须找到一些让人愉快的“胡萝卜”,比如容身之所、食物、性。此外同时,他们要远离那些带来痛苦和危险的“大棒”,比如食肉动物、饥饿以及其他种族的侵袭。胡萝卜和大棒都很重要,但是它们之间有一个决定性的区别。从生存的角度来说,大棒比胡萝卜更紧急,影响更大。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下去,大脑进化出了一种消极偏见: 随时寻找危险因素,做出激烈的反应并迅速将这种体验储存在神经结构中。 消极体验激活大脑,令其吸收负能量,进而使其更容易对焦虑、沮丧和失望等消极情绪产生反应,形成恶性循环。
我们的大脑甚至还得了“纸老虎妄想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有风吹草动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那么我们在面对几亿、几万年遗传的“大脑”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任他摆布呢?现代脑科学、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 大脑是个会学习的器官,它可以随着你的体验而发生改变。我们反复感觉、感受、追求和思考的一切正在塑造着我们的神经结构,缓慢,但确定无疑。 这一过程有时也被称为神经界的达尔文主义: 忙者生存 。
一些强烈的、持久的或反复出现的精神活动,尤其是意识领域的,会给我们的神经结构留下持久的印记,就像汹涌的水流重塑河床一样。用神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串联在一起,使精神状态转变成神经特质。 日复一日,你的思维渐渐塑造了你的大脑。 这就是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科学家所谓的 体验依赖型神经可塑性(experience-dependent neuroplasticity) 。
人的注意力就像一架组合了探照灯的吸尘器,它先是照亮其着陆点,然后将其吸入你的大脑——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你所关注的东西(你的思维驻留之处)便是你大脑的塑造者。如果你总是让思维停留在自我批判、焦虑、抱怨他人、伤害和压力之上,那么你的大脑就会被塑造得更容易对焦虑和沮丧的情绪产生反应,你的目光会局限于各种威胁和损失,你会倾向于感到愤怒、悲伤和内疚。如果你持续地让思维主流与一些好的、积极的事件和情况,令人开心的感觉,你确定已经完成的事情,身体上的愉悦以及你良好的品质等,久而久之,你的大脑就会被塑造成有力且复原性强,基于现实的乐观主义展望以及积极的情绪和价值观。
每个人,不论男女,都有能力让自己的大脑改进得更好,这就是 自我导向型神经可塑性(self-directed neuroplasticity)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可以用各种快捷、简单而有趣的方式来发挥自我导向型神经可塑性的威力,运用思维去改变大脑,从而让思维变得更好。这样日积月累,一个突触又一个突触,真正把幸福种进你的大脑里。
我们终其一生都是为了追求幸福。那么“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去追求呢?
进化神经心理学(evolutionary neuropsychology) 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已经开始给出一些清晰的解答, 安全感、满足感以及关联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三个基本的需求 。而这三个基本需求对应人类进化史上的三个阶段: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灵长动物/人类三个阶段。
随着大脑的逐渐进化,它满足人类三种需求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种能力正是通过避免伤害、寻求回报以及亲附他人这三个操作系统来依次实现的。避免伤害系统是与你的脑干、最早出现的迷走神经分支、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及在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等脊椎动物几个阶段相关联。寻求回报系统是与大脑皮层下区域、交感神经系统以及进化史上的哺乳动物期相关联的。亲附他人系统则与迷走神经最密切的分支、进化史上的灵长动物阶段尤其是人类阶段有关。
想象我们大脑中有一只蜥蜴、一只老鼠和一只猴子,他们分别代表了避免伤害、寻求回报和亲附他人三个操作系统。当我们要满足自己对安全感、满足感和关联感的核心需求时, 我们需要爱抚那只蜥蜴,喂饱那只老鼠,拥抱那只猴子 。
大脑的三个操作系统本质上都有两个设置: 顺应和反应 。只要每个系统所负责的那个核心需求基本得到满足,这个系统的顺应模式就是正常的。当你感到安全时,避免伤害系统就进入了顺应模式,从而给你带来放松、宁静、平和的感觉。当你感到心满意足时,寻求回报系统会进入顺应模式,给你带来感恩、愉悦、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你感到某种感情的联结时,亲附他人系统变为顺应模式,启动诸如归属感、亲密感、同情、和善、价值感和爱等感觉。
当大脑在顺应模式下,你不会被外部的环境、刺激所左右。你不会被恐惧、沮丧和烦躁等感觉牵着鼻子走,而是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威胁、损失和拒绝。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你总能感受到一种潜在的安全感、满足感以及被关爱的感觉。你的大脑就像安装了某种减震器,能使你免受各种困难艰辛的冲击,使你始终处于一种放松、宁静、平和的感觉中。
大脑还有另外一种设置,即 反应模式,这种设置的进化目的是帮助我们的祖先在面对各种威胁、损耗和排斥的阻碍时能够生存下去 。多神经系统持续不断地四处搜寻不对劲的感觉,不放过任何一丝反映出你的三个核心需求(安全感、满足感和关联感)没有得到满足的感觉。顺应模式是一种静息模式,消极偏见使得我们非常容易被颠出这一状态,进入反应模式。反应模式假设存在我们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不会考虑我们的长期需求。在这种不安的超饱和状态下,人体所有的资源都被耗尽,一些类似加强免疫系统的项目被搁置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进入血液,大脑产生了害怕、沮丧和心痛的感觉。
而让大脑进入反应模式的幕后黑手就是消极偏见,它负责创造一种偶尔的反应性情感迸发的倾向。但是对许多人而言,它成了一个新的常态,即某种形式的慢性内在无依感。久而久之,它会给你带来坏的情绪体验,让你的观点变得消极,削弱你的学习能力。它会吸收掉那些本可以用来创造快乐轻松的体验以及增进个体康复和成长的资源。它会使我们裹足不前,压制我们的自我表达,使我们不敢树立远大的梦想。日积月累,它还会成为导致精神抑郁及其他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
反应模式占据了我们大脑,我们对我们的大脑失去了控制。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倍感无助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我们甘愿在大脑面前俯首臣称吗?
别慌!书中结合现代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提出了内化积极体验帮助大脑回家,回到熟悉的顺应模式,回到你与你自己的体验之间那种令人舒服的亲密感中,回到对生活充满自信的开放态度中,回到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甚至驾驭自己的思维的信心中。
要想拥有幸福快乐、成就斐然又充满关爱的生活,内在力量是基础。
那么什么是内在力量? 内在力量就是你行走在崎岖蜿蜒的人生路上时装在背包里的供给品,包括积极的情绪、常识、诚实、正直、内心的平和、决心以及一颗温暖的心。 研究人员已经确认了包括自我关怀、安全感依赖、情感智力、后天乐观主义、放松反应、自尊心、抗压性、自我规范、还原能力以及执行功能等内在力量。
与转瞬即逝的精神状态不同,内在力量是一种稳定的特征,是你得以生活美满、行动明智高效以及为他人做出贡献的持久的源泉。举例来说,对积极情绪这种内在力量的研究表明,这种力量能够减弱反应性和压力,有助于心理创伤的愈合,增强适应能力,增进福祉,提高对生活的满足感。
平均来说,一个人大约只有1/3的内在力量是与生俱来的,并以遗传的形式表现在他的气质、才能、情绪和个性当中。另外2/3的内在力量则是在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建立起来的,通过培养便可获得。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自己就可以建立起像幸福感、满足感、爱心、效率、智慧、内在的平和等内在力量。
上文提到大脑的体验依赖型神经可塑性,那么对于内在力量,我们就可以通过内化积极体验的方式去强化积极的神经联结,从而重塑我们的大脑。
人的大脑是一个物理系统,就像肌肉一样,越练习越强大,所以要把内化积极体验当成你日常生活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 虽然在一开始会显得比较刻意,但你会渐渐变得自动自发,直到最后遇到好体验就会不假思索地将其揉进大脑。
从理论上来讲,所谓内化积极体验,就是有意识地将积极体验内化到你的隐形记忆当中。它包含以下四个步骤(首字母正好组成:HEAL 治愈):
拥有一个积极体验(have a positive experience);
丰富这个积极体验(enrich it);
吸收这个积极体验(absorb it);
将积极素材与消极素材联系起来(link positive and negative material)。
而关于积极体验,其实只要寻找我们就能寻见。一旦找到那位于意识深处的积极体验,你就要集中精神将其带到舞台中央。体会一下那种将体验从幕后转移到台前的感觉。
一定要内化那些细微而不起眼的或你通常会忽略掉的事物。
同样也要想想那些本来会变糟但最后转危为安、柳暗花明的事情。
书中介绍了拥有,激活积极体验的各种不同方法:
关注一个已经存在的积极体验:
意识中的积极体验
意识深处的积极体验
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创造一个积极体验:
在当前环境中发现好事
在近来发生的事情中发现好事
在持续进行的情况下发现好事
在个人品质中发现好事
在过去的经历中发现好事
期待未来的好事
与他人分享正能量
在负能量中发现正能量
关爱他人
看到他人生活中的正能量
想象好事
创造好事
直接刺激积极体验
视生活为一场机遇
当我们找到并拥有一个积极体验后,我们就需要去丰富和吸收积极体验。丰富和吸收的过程,就是将转瞬即逝的事转变成持久的神经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持续时间(捕获转瞬即逝的积极体验,拿出5-10秒来与它亲密交融,细细回味)
强烈程度(体验的强烈程度提升,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也会激增,这种神经递质能够促进新突触的形成)
多样性(尽可能关注体验的各个方面)
新奇性(人类的大脑是新奇性探测器,它每时每刻都在寻找一些常规套路之外的东西,一旦发现便迅速将其储存到记忆系统里)
个人相关性(大脑会过滤与你无关的信息,与你相关的体验容易刺激大脑归档储存)
这五个方面都有助于增强神经放电,能使你在每次内化积极体验时构建更多的大脑回路。 反复内化积极体验将进一步加强这些神经通路,记忆的保持力也就越强。
花园里只是一味种上鲜花,而对杂草置之不理的话,杂草终究会慢慢挤占鲜花的资源和生存空间,甚至最终影响鲜花的生长。所以,当我们拥有、丰富、和吸收积极体验后,就需要想办法替换原有的消极体验和消极思维。
因为一旦消极体验转变成消极素材,并被储存到你的大脑当中,那就不妙了。消极素材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它会让你的心情变得晦暗,加重你的焦虑,令你更容易被激怒,而且会给你平添一种不自信、气短的感觉。消极素材还会影响你的身体,从长远来看会耗损你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可能减短你的寿命。
大脑中的消极素材就像一股强烈的气流,它会持续不断地把你拖拽到反应模式中去。
所以内化积极体验的第四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拥有、丰富和吸收的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产生联结。 把消极素材放到意识深处,这样它才能若隐若现,小而温和。与此同时,要把积极素材放在意识的表层,这样它才能光彩照人,大而强烈。
我们将积极素材重写消极素材,最终消除消极素材。改变你的大脑,从而让自己变成注定要成为的那个人。
内化积极体验可以建立起你的内在力量,你身体复原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你的思维也会越来越以一种根本性的平和、满足和爱的感觉为中心,你也可以更快速地从消极体验中复原。
真正改变世界的既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更是我们对思维内部的改造。
我们过多的追求外部世界的改造,追求更大的房子,车子,名誉,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和享受,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多了解一点我们的大脑,就能把生活过得更好。通过拥有、丰富、吸收和联系内化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体验塑造我们的大脑,会给我们的安康带来更大的改进。
借用一句藏语民谚,所谓积极体验,就是“以果为因”。所谓幸福,无非就是经过改造的大脑回路。
⑺ 读懂多巴胺工作原理,打开幸福人生的开关
幸福感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却无法一直持续拥有。为什么呢?
幸福的感觉其实是来源于人体内分泌的一系列神经物质,比如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等等。 多巴胺 会让人充满激情和积极性,它是激发我们做某件事的动力和源泉; 血清素 会让人感觉平静、安宁,是一种带给人治愈感的重要物质; 内啡肽 是我们应对压力的一种激素,当我们面临压力和危险的时候,帮助我们缓解疼痛感,让我们更专注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而这些物质不可能无条件一直源源不断地分泌,只有在某些触发条件下,他们才会正常分泌,带给我们幸福的感受。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我们能掌握分泌这些幸福物质的开关,就能掌握自己的幸福。尤其是多巴胺,直接被称为“幸福物质”,它是如何让我们快乐的呢?
认识多巴胺
我们感觉很 幸福的时刻 ,比如:攻克难关的时候,比赛获胜的时候,获得成就的时候,涨工资的时候,被人赞赏的时候,被爱着的时候……都会很开心,这就是我们体内正在分泌 多巴胺 的缘故。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主要用于传递兴奋和开心的信息 。所以它又被称为 “幸福物质”。
多巴胺的分泌, 会让大脑鼓足干劲,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积极性和热情 。如果发现自己某段时间状态特别低迷,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工作上没了进取心,那很可能就是多巴胺罢工了。
是时候让多巴胺运转起来了!
多巴胺喜欢什么?
促进多巴胺分泌的三个关键词:挑战、希望、奖赏。
总而言之,多巴胺讨厌一成不变原地踏步,特别喜欢奖励。
多巴胺和前额叶的工作记忆机能有着很深的关系。因此多巴胺的分泌对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注意力、集中力、计划性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多巴胺充分分泌的情况下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就会特别好。
回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段时间突然想去做某件事的时候,每天干劲十足,学习能力特别强,不容易感觉疲惫,反而越干越开心,而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很大的进步和成就。这就是 多巴胺充分分泌的状态。
1、 挑战
没有难度的事情,只需要靠惯性和潜在认知就能处理,不需要调用多巴胺去增强学习能力。所以,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事情,多巴胺是派不上用场的。想让多巴胺出马,你得制定一些自己现有认知和能力不能轻易达成的目标。也就是 目标要有难度和挑战性。挑战性会刺激多巴胺分泌,从而调动你更大的潜力去完成任务。
比如你去追一个每天对你随叫随到的女生,和去追一个有一点点高冷的女神,肯定后者让你分泌更多多巴胺。
2、 希望
如果这个难度让你完全看不到希望,对不起,多巴胺也不会买账。
比如一个普通学生要追自己学校一个长得像高圆圆的女生,和要去追高圆圆本人,后者对多巴胺分泌并不会起多大作用。 所以你的目标必须是有希望实现的。
3、 奖赏
多巴胺対奖赏特别着迷。 被夸奖、被爱、被鼓励都可以促进多巴胺分泌,当然包括最实在的物质和金钱奖励,只要是你喜欢的,多巴胺也都喜欢。
这些奖励会让多巴胺对完成目标充满成就感,而且会分泌更多多巴胺期待完成更好的目标获得更多奖励。
而且它不仅在真正获得奖赏的时候分加速分泌, 而是在你憧憬愿望被实现的时候,也就是你开始制定目标计划的时候 ,它就已经开始分泌,为你实现目标加足马力。
多巴胺奖赏循环系统
多巴胺的这三个特点形成了多巴胺奖赏循环体系:
定一个有一点难度的目标(刺激多巴胺分泌,增强动力);
目标可期,看得见达成后的结果(让多巴胺更多分泌,让大脑鼓足干劲为目标蓄力);
目标达成,完成目标的成就感本身就是一种奖赏,但还需要给予自己更大的奖赏,才能刺激多巴胺迎接更高挑战,
趁着被奖赏时,马上制定一个更高难度的目标……
由此看来,人的欲望难以满足都是因为多巴胺太贪婪了,它总是完成一个目标还希望挑战更难的目标,获得一次奖赏,还渴望更多奖赏。
正因如此,它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和得力助手。 多 巴胺奖赏循环系统运转起来的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我们 “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 而这个过程又因为多巴胺快乐效应,本身就是一个幸福的人生体验。幸福不是结果,它就是我们奋斗的过程。
只要能把多巴胺工作机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想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并不难。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将多巴胺工作原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小技巧
1、 源源不断的奋斗激情离不开合理的目标
2、 一个招式拆解生活中大部分烦恼
3、 单调乏味的工作也可以产生幸福感
一、合理的目标,不仅更容易实现,也带给人更多幸福感
什么才是合理的目标? 不乏课程和书告诉我们正确答案,现在我们根据多巴胺喜欢的三个特点来看,是不是发现所有人告诉过你的目标制定方法,其实都符合了这三个特点?
目标一定要有一定挑战性, 比自己现有的水平要增加一个级别的难度。能轻而易举搞定的事情不叫目标,根本调动不了多巴胺懒的分泌,所以你不会因此很兴奋,充满斗志和积极性。没有挑战性的目标,不是一个合格的目标。
目标要可实现,能看到希望。 你至少看得到实现了这个目标后是什么样子的,这叫看得到希望,才更有动力和冲劲,如果难度太高你怎么努力也实现不了,多巴胺也不会支持你继续干的。所以目标的难度要适中,跳一跳够得着,最好。
目标实现后,要及时给自己充分的奖赏。 这个奖赏最好是 提前设定好 的,而且成就越大,与之匹配的奖赏也应越豪华。且一定要履行承诺,你对多巴胺爽约,它也会对你爽约的。
实现一个目标,尝到奖赏的甜头时,要立刻制定更高的目标。 没有目标和挑战的日子,多巴胺也很无聊的,慢慢就懒得分泌了,你就会再次陷入平淡无聊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亚幸福状态。
二、一个简单招式拆解生活中的大部分烦恼
多巴胺喜欢的一个词叫做: 希望。 无论我们身陷怎么样的困境,只要心中能看到希望,身体就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能感受到幸福和生活的动力。
所以当你烦恼、悲伤、绝望、心情低落的时候,不防试试这一招。方法很简单,闭上眼睛,让思维顺着下面的步骤游走一会儿。
第一步: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心情不好的? 然后一个原因一个原因剖析下去,记得最终的原因一定要归结到 自己 身上。
第二步:用一个假设句来暗示自己:假如,我拥有某种能力,可以改变这个现状,那么……( 结论部分一定是开心和幸福的状态,如果不是就继续剖析原因)我现在就不会这么不开心了。
第三步:想象自己拥有了改变现状的这种能力,然后该如何去做,让现状一步一步变得更好。
当你在想象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变强大,一切变得更加美好的时候,多巴胺就开始悄悄分泌,心情就会愉悦起来,状态随之也变得积极。 而这种愉悦感和积极性对人来说,就相当于汽油之于汽车。
当你再次睁开眼睛,面对现实中的糟糕境况时,因为你自己心情和状态的转变,你会发现一切也没有那么糟糕。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清晰,如果你再进一步思考,还能帮助自己找到突破困境、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三、如何在单调乏味的工作中让多巴胺也顺畅分泌,在平凡中找到乐趣?
多巴胺最讨厌平淡、一成不变的事情。所以当你完全掌握了一项技能,开始日复一日重复工作的时候,多巴胺就开始罢工了。尤其是一些内容单调重复性的日常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麻木感。
但我们总不能因为一项工作太枯燥乏味就不做了吧?反而有人就能在这样平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就,做出幸福感,秘诀就在于迎合多巴胺喜欢的 新鲜和挑战。
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重复的工作中加入 变化、增加挑战、设计升级奖励规则。
1、变化:
在常规节奏中加入一些变化元素,比如每天在上班必经的地方拍一张照片;或者改变一下今天上班的路线;种一两盆绿植,装点下办公环境……这都是变化的元素。
比如每天重复机械操作的打字员,哪怕调整下打字时候的姿势,尽力保持姿势标准去打字,这也是一种变化。总之 组成工作的元素太多了,你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元素做一些改变,就能带给你新鲜的感觉 。
2、增加难度:
如果技术已经很娴熟了,那就提高 准确度 ,设置一个准确率达到98%的目标,大道之后,继续挑战100%。
如果准确度已经非常高的时候,就继续 挑战速度 ,可以 设定一个时间期限 。比如:必须在2个小时内准确率达到100%的情况下完成多少量。同样的工作量隔一个星期就设置一个更短的挑战时间。
同样不要忘记 奖励, 如果每天或者每一周完成准确度和速度的挑战,就给自己一次奖励。吃一顿好吃的也行。美食本身也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哦!
以此类推,不断设置挑战目标。不仅能在单调的工作中发现乐趣,还能把这份工作做出其他人难以达到的成绩,获得外界的认可。
3、游戏心态:
我们知道玩游戏特别容易上瘾,其实就是很好的利用了多巴胺。游戏都会不断增加 冲关难度,积累分值, 分值到达一定程度就能 晋级, 并获得很有诱惑力的 奖励。 当我们特别向往升级后的奖励时,就会铆足了劲去挑战和冲关。
我们不妨把 “实现目标就能获得奖励” 的机制借鉴到工作中。像上文提到的提高准确度、速度的小目标,如果实现设定的提高标准就犒劳一下自己。
比如:本周内如果能连续5天,把原本需要个5个小时完成的工作用4.5个小时完成,并保证准确率,周五就去看一场电影吧。
每次升级,一定要有奖励,让工作像游戏一样充满挑战和吸引力。单调的工作是不是也有了不一样的乐趣?
但要记得,奖励规则要提前设置好,不能马后炮,否则就失去了刺激多巴胺分泌的意义了。
幸福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掌控好多巴胺,就能掌控自己的快乐人生。
⑻ 怎样才能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人生,让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多读一些世界名着,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拓展生命的宽度,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不会思考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懂得如何提升自我,也不明白生命的内涵,只能碌碌无为地过此一生,也很难有出头之地。
我是一个爱思考的人,经常会读一些世界名着,每天都会写日记反思自己。正是由于这种习惯,我的思维才更加灵活,创新能力也很强。想要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三,不断的逼迫自己前行,养成立刻行动的习惯。一个懒散而堕落的人,总是陷入迷茫和痛苦中,他们的性格总是犹犹豫豫,这样的人注定是生活的失败者。如果你懂得勤奋刻苦,以超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决不沦为碌碌无为之辈,这样你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总而言之,学会思考人生之后,我们还要确立人生的方向,然后付出百倍的努力,这样你必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