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当代中国,公民的幸福指数到底有多高
现在的中国的幸福指数比90年代低了很多了,比80年代就更低了。
㈡ 考取公务员真的就能幸福吗
公务员是一个精英群体,从事公务员的工作,可以说是就业质量比较高的工作。职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一个人能不能体面地生活,有尊严地生活,取决于他的工作。
你是公务员,至少会有更高的幸福指数,现在正建设幸福中国,所谓的幸福就是“三个有”:有点闲、有点钱、有点权,这“三个有”公务员都有。
你是公务员,至少会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同学、靠老乡。这个朋友、同学、老乡就是一种人情、一种关系,人情和关系就是潜规则,现在是个人情社会、是个关系社会,对熟人就可能一路绿灯,对陌生人就可能公事公办。有的大学毕业生有创业的意愿,其实倒不如先在政府机关干几年,认识各个部门的人,把政府各个部门的关系都积累好,再创业也不迟,因为刚毕业,没有资金,没有人脉,很难创业成功。
你是公务员,至少会觉得人生很有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几个阶段。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正处在修身养性的阶段,也是最自由最快活的阶段。有点闲钱,就可以看场电影,吃个哈根达斯,睡觉睡到自然醒。但人不能只顾自己过得舒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考公务员都是知识分子,要有一种天下为公的胸怀和气魄。当你能有机会进入政府机关,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借助自己有利的平台和资源,为社会多做实事,为百姓多解难事,这该多么有意义,要给自己机会,让自己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以有诗和远方。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父母、亲人太多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这只风筝飞得又高飞得又远,都希望我们成为繁茂浓密的参天大树。
㈢ 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考公务员
原因1:社会环境所迫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公务员,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今年的就业形式很严峻,2021年将有900多万大学毕业生,很多毕业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家期待的是,就业质量要高,找到工作还不算难,还要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公务员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从事公务员的工作,可以说是就业质量比较高的工作。因此有大量学生选择公务员这样一份职业。
原因2:考公务员的幸福指数很高
考公务员的幸福指数很高,公务员的工资基本在4000-5000元左右,而且平时闲暇时间很多,可以自由支配。通过一项调查,我们发现70%的人觉得当公务员很舒服,因为一方面可以照顾子女和老人,另一方面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相当于找到了铁饭碗,自己和家人也比较有面子。
原因3:为人民谋福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考公务员的初衷,就是要有天下为公的胸怀。成为一个公务员,通过自己的能力为百姓谋实事。当你能有机会进入政府机关,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借助自己有利的平台和资源,为社会多做实事,为百姓多解难事,这该多么有意义。
㈣ “铁饭碗”中,哪个工作的幸福指数比较高
“铁饭碗”中,有些工作的幸福指数比较高,比如教师、医生、公务员,幸福指数最高的是军队文职。
其实,我们衡量一项职业幸福与否,应该是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有些人当公务员也当的非常不开心。在工作中,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决定我们幸福与否,当然薪资高低也会决定我们是否幸福,它都是我们幸福指数的一个衡量因素。所以以上言论也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大家不需要太过认真。只是说这些职业单从它的薪资和待遇以及社会地位来讨论的话,会是比较不错的职业。
㈤ 三线城市公务员VS一线城市白领谁的幸福感比较强
三线城市的公务员的收入虽然比不上一线城市的白领的收入,但是呢,一线城市的房价是特别高的,虽然二三线城市的收入相比较一线城市的收入比较低,但是它的房价来说,确实比一线城市的房价要低出很多,所以啊,公务员的收入足以在二三线城市中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太深了,一线城市的房价确实高的可怕,即便是白领的工资很高,也需要攒至少5、6年才可以得到自己的房子。所以,在三线城市的公务员道幸福感会比一线城市的白领的幸福感要高很多。
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心目中,公务员一直都是特别好的一个工作岗位,而且,公务员还有一个外号叫做铁饭碗,而且一旦当你进入政府机关的话,那么就代表着你的生活水平将会得到提高。所以二三线城市的公务员的幸福感会比较强一些。
㈥ 公务员和教师的“四个不一样”,你都清楚吗
大学本科毕业,究竟应该把考公务员作为优先项呢,还是应该把考教师作为优先项?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往往显得犹豫不决,这其实是因为对这两种工作的性质、工资待遇和工作强度等,都非常陌生的缘故导致的。下面,小编就带你来认识公务员和教师的“四个不一样”,看完之后,相信你更容易做出选择。
工资待遇不一样
公务员和教师的第一个区别,首先就在于工资待遇不一样。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会问小编,不是说教师的工资要向公务员看齐吗?实际上,从各地的这个提法中你就知道,至少在现阶段,教师的工资还是低于公务员的。如果教师的工资已经等同于公务员,甚至超过公务员,根本就不会有谁会提出教师工资要向公务员看齐。即便教师工资真正向公务员看齐,但是,公务员的提拔晋升更快,也就意味着涨工资的幅度和节奏都会快于教师。
幸福指数不一样
教师和公务员,在幸福指数上也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教师的幸福指数可能相对更高,公务员的幸福指数则相对更低,这是因为,公务员在今天的中国,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很少有公务员能够“保全”双休日的。作为教师,一般情况下既能保住双休日,也能保住寒暑假,这就意味着要是每一年的休息日更多,幸福指数更高。
㈦ 为什么考公务员这么热!
1、工作相对稳定
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是想有份稳定的工作,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尤其是疫情后,不少人面临失业的处境,报考公务员就成了热门,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公务员是一个体面的工作,只要不犯大错是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并且有养老保险,不用去担心几十年后的老年生活。
2、薪资待遇好
公务员的福利待遇是比较丰厚的,虽然比不上一些企业的高管或者技术人员,但是比起大部分人来说,公务员的工资是很不错。而且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公积金缴纳的比例也是相当的高。
3、学习更多的知识
当上公务员并不意味着就不学习了,在机关单位有不少的公务员都会继续培训,接受更多新的知识,不仅能帮助提升专业能力,也会帮助提高自身的眼界。
4、成为家里的骄傲
公务员在我国其实是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相对来说比较高,所以也是家里的骄傲。
公务员基本都是双休,除了特殊的岗位,工作时间很规律,不用加班等都成为大家想要报考公务员的原因。
㈧ 为什么都说二三线城市的公务员幸福指数最高
网友一:
刚毕业那会我在三线城市做过公务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吧。当时的单位是山东的一个内陆城市,经济总量排名末四位吧,所以我很有发言权!
我先说说缺点吧,工资低是硬伤,当初我刚入职时工资是1996,过了试用期后工资2500左右,虽然房价3500左右,但是工资真心不高。蔬菜、房子价格虽然低,但是手机还是全国统一价,当初想买个小米都得节省几个月才行。
除此之外,我并不觉得三线城市公务员有什么不好,工作轻松,城市小,工作一年后出门总能遇到认识的,就好像在自己屯里一样,生活气息很浓。
再说一个可能挨骂的事实,在三线城市当公务员,社会地位确实挺高的,不管是有没有业务往来,与别人打交道,总会感觉到别人对你的尊敬。
如果不是离家远,我真的希望能在那里落地生根,现在我考到了沿海城市,工资虽然高了,但是压力大了,房价涨了,有时候还是蛮怀念小城市的公务员生活。
网友二:
三线城市的公务员,可以说是全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职业。
我有个朋友告诉我说,他说在他的老家,能够谈得上比较好的职业无非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和少数的国企等,能够过上不错的还有少部分的当地生意人。
不管是在小县城还是在省会城市,非常难以找到比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等同等待遇的职业。
三线城市就业环境不好,提供不了更好薪资待遇的工作,所以体制内的工作成了人们的首选。
因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三线城市的人思维观念相对来说也比较滞后,他们对公务员为首的公职类工作认同感比较高。
尽管你做生意,或者是在企业月收入能有几万,但三线城市的家长对公务员的认同感更高,公务员的铁饭碗称号在他们的心中可谓是根深蒂固。
他们的孩子考上公务员,他们就觉得一辈子就稳定了。
网友三:
本人五线城市公务员,08年考进去,一直到现在,我来说说吧。
好的地方:
1.公务员压力小,尤其是对比北上广深企业职工。工资撑不死饿不着。在我们这个城市,我工资到手3500左右,放到社会上算是中等工资。
2.公务员社会地位高。有个熟人好办事,地方越是小,地域越往北,这种现象越明显。
3.公务员符合父母期待。现在考公务员这帮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60年代以后生人,在他们的认知中,公务员就是铁饭碗,甚至是金饭碗,没有比这更好的工作了。
不好的地方:
1.公务员的工作绝不是人们想象的一张报纸一杯茶混一天的工作。公务员,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负责一摊工作,岗位不调整你就得一直干这一堆活。大部分人工作都很忙,尤其如果碰上重大活动,加班加点更是常事。
春天防火、夏天防汛,冬天选举,没有加班费,还得干好,干不好出了问题第一个就问责具体工作人员。
2.公务员的工作舒适区太大。公务员的工作是常态化的,新接触一项工作半年到一年内就能熟练,以后这类活都可以这么做了,就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如果一个人不想进步,那么可能三十年都做一样的工作,他自己也觉得挺好。如果自己没有强烈的成长意愿,在进入体制十年后,动力会越来越小,逐渐的平庸下来。
网友四:
我也来说说吧。
我的家乡大概能勉强算一个四线城市吧,我大学13年毕业的时候,几千人的考试很幸运的考上了我们这儿的一个地方商业银行。
当时全家人开心的不得了,而且银行的薪水也真的很不错,但是一年多以后我还是辞职考到了机关事业单位,原因很简单,不合适,地方商业银行的薪水高,但是对存款的要求很高。
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我去哪揽日均上千万的储蓄存款呢?太难实现了,一人在银行,全家齐动员是我当时真实的写照。
后来考到机关事业单位了,虽然也非常忙,但是这种忙就是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来完成任务的那种忙了。
公务员考试确实很难考,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公务员还是最公平的招考了,我个人觉得比公务员更公平的考试只有高考这一种了。
考公务员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我父母都是企业的,98年的那次大下岗让他们太难忘了,他们觉得机关事业单位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对了,我的工资大概是不到四千元钱吧,普遍只有我银行工作同学的二分之一吧。千军万马考公务员,谁让咱们都是那没背影的一员呢?
至少我周围考上的没有有背景的,靠的都是自己硬学。
网友五:
三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社会性就业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就业了,待遇也不怎么好。
与之相比,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收入的可保障就显得要优越的多。
另外,越是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人们的观念越是保守。
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只认为公务员、教师、医生等有编制的工作才是正式工作,其它的工作都不正式,所以在家人安心、找对象、社会声誉等方面,这些地方的公务员也具有极大的优势。
所以前几年有两个相反的潮流,一个是逃离北上广,另一个是逃回北上广。
就是因为虽然在房价压力下一部分年轻人放弃了在大城市打拼的梦想而回到三线城市,可以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在这些城市拼爹,还不如在大城市拼实力来的公平。
网友六:
我是一名粤东北的基层乡镇公务员,因为学的是护理,又是男的,就业的时候挺纠结的。
大学一毕业,回到广东,去广州的一所三甲医院面试有编制的岗,没聘到。要回家的晚上,我姐夫看到了粤东西北招聘乡镇公务员的信息,就让我报了名。
后来经过一番功夫,好不容易是考进去了,算是端上了你们所说的所谓的铁饭碗。
进入单位第一年我进入了镇计生办,计生办的活,怎么说呢,就是检查来了,活就帮不过来了,平时就是完善一些人口计生系统。
其实也挺好的,说实话,不是很累,虽说检查来的时候,确实有的受的。
第二年,放开二孩政策,领导决定让我调离计生办进入民政办工作。一年来,活就没停过。得亏我平时加班加点,没办法,生力军就我一个,日子也算过得充实。
澄清两点:
一、那些网上说什么光年终奖就5、6万的,我是没见到过,两年来我把每一笔收入都记录在案,很负责任的说,一年包括了住房公积金,满打满算也才6万多。难道说我当了假公务员?
二、还有说什么公务员考试很黑什么的,我的经历让我不得不相信公务员考试还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