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人的幸福感为何不高求解
尽管主流媒体总宣传周边世界不如我们“风景这边独好”,尽管每年春晚有赵本山带来的东北式欢乐,尽管耳边总播放宋祖英的《好日子》,尽管有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幸福感在世界上很高,但是实际上不幸福的人更是大有人在,在使劲下降。爱比较、缺乏信念、不知足等七原因“偷走”幸福。
社会心理学家们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以下七点原因:
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 “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5.不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6.相互不信任。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过于焦虑。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Ⅱ 中国的国民幸福感
中国人民很幸福!中国政府最廉洁,法制最健全,社会最和谐、最民主,犯罪率最低,人民安居乐业!
Ⅲ 从你的经历来看,什么时候感到做一个中国人很幸福
当我走在路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共享单车的时候,当我微信付款和支付宝付款的那种便利带给我的开心快乐的时候,我就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幸福。
Ⅳ 我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多少
幸福指数5.1242020年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联合国发布了2020年《全球幸福报告》,从该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5.124,在来自156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数评分标准从所有国家的人均实际GDP、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等多方面进行评选,满分是10分。此次报告中,芬兰依然稳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数为7.809,而丹麦、瑞士、冰岛紧跟其后,幸福指数都在7.5以上。
2、就业压力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都在实行改革,采用先进的技术或者引起先进的设备,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的投入,可以节省成本,而中国每年步入社会就业的人不断增加,尤其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面对的就业压力就非常大。
3、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假期少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世界闻名,这是因为中国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是很长的,很多人一个月只有两天休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班,而且平均每天的上班时间在10小时。很多人虽说是双休的工作,但经常在加班加点,工作强度很大。这样一年下来,中国人的假期真的少得可怜,别说出去旅游放松心情了,连回老家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幸福感自然高不了。
4、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中国人民幸福指数偏低的一个原因。在中国,每逢节假日,火车、高铁一票难求,而自驾回家又堵成长龙,生活在城市里,平常上下班也都是堵得多。另外,在医疗、公共环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人不能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一直无法提高。
Ⅳ 在2020年影响国人幸福感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如果回首过往谈幸福感,那么一定是生命健康是影响幸福感最大因素。但现在人们已经熟悉这种没有战乱的环境,自然影响国人幸福感的最大因素也就发生了改变。那么2020年影响国人幸福感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呢?
Ⅵ 中国人的幸福感是多少
中国人的幸福感是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英明领导下,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成今天这样富强,美好,平安,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国家。
Ⅶ 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
幸福指数世界排名79。
1、上学的压力很大
大多数人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找到更好的出路。只有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更好的学校。因为上学压力大,年轻一代感觉不到快乐。
2、就业/工作压力
想找好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个人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加班是常事,大多数人在面对就业或工作的压力时,不会感到快乐。
3、生活压力很大
房租涨了,菜价涨了,工资却没涨。为了挣更多的生活费,人们不得不出去寻找更多的生计来维持生计。面对如此巨大的生活压力,人们不会快乐。
4、医疗压力
很多家庭平时过紧,怕家里有人突然生大病。一旦生病,需要很多钱,很多人一生的积蓄瞬间变成了医药费。面对如此巨大的医疗压力,谁能感受到幸福。
Ⅷ 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2017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显示,中国在155个国家中排名第79位。
该报告还分析称:中国人在过去40多年里,物质水平、生活质量和人均寿命都显着提高,但就主观的幸福感而言,如今的中国人还不如25年前那么幸福。
彭凯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在彭凯平看来,“不那么幸福的中国人”对幸福是有许多误解的:“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满足,也不来自于比较,幸福是一种澎湃的福流(flow)。”
那么什么是福流?幸福究竟是偶得,还是一种能力?小欧从彭凯平在中欧“博闻课堂”的4万字演讲录音中整理出4500字精华版,希望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你也可以获得幸福的阅读体验。
中国人为什么不幸福?
今年3月20日,联合国再一次在国际幸福日这一天公布世界幸福指数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79位。这和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学地位完全不般配。从报告来看,拖我们的后腿的都是心理要素:一是学心理学的人很少,二是社会公益心不强,三是社会信任度普遍不高。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社会对幸福有许多误解:
误解一:幸福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从科学角度来看,幸福有神经定位、神经递质,生理反应,行为表现,它有生活、生命、财富的价值,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出来。
误解二:幸福是一种满足。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只要有吃有喝有玩有乐就是幸福——其实那是动物的本能,人的幸福要有超越满足的其他意义。
误解三:幸福是我比你活得好一点。
幸福不是比出来的,而是体验出来的,是一种身心灵愉悦的体验。
误解四:幸福是为人民利益牺牲自己。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种牺牲,为人民服务就是一种幸福,做人做事有善意的人往往能得到快乐兴奋的体验,牺牲只是偶然和意外,并不是一个幸福的条件。
Ⅸ 中国人的幸福感在哪里
我所认为的是,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在于房和车,解决的住和行,其次就是吃穿。
Ⅹ 你如何评价现代中国人的幸福感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以下七点原因:
1、老爱比较。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2、缺乏信念。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4、不知道奉献。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累。
5、不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6、相互不信任。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过于焦虑。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