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

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

发布时间:2022-02-17 12:14:55

1. 幸福学的原理

当代人学家张荣寰2007年11月重新定义“幸福”和推论了幸福原理:幸福是人在创造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个人,集体乃至人类的目标,理想和正义公益之事业的实现而得到人格上的满足。幸福是人与人激情的热流从心河驰向爱之深海的温馨;是善良人的单纯。当人们付出责任的汗水,其额头必然散发出幸福的光芒。为幸福学的产生奠定了论论基础。
以下是根据张荣寰2008年相关学术中阐述和总结的幸福原理:
1.幸福不是宗派神学的禁欲体验,也不是礼教理学的享乐感受,更不是金钱地位的无限欲望,而是信念和向往实现的人格满足。
2.幸福来自从我做起的祝福, 即来自每个人由衷的祝福,只要你选择首先祝福他人,幸福就从此开始蔓延。这种蔓延将使你的身心都发生变化,从思想上无私的给予,而首先达到了人格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将引领人的命运发生根本性转变,即便你是个不幸的人,因着习惯性的祝福他人,帮助他人实现幸福,就会得到相应的幸福。
3.幸福来自依靠,最直接的是依靠自我人格的提升,将人格、生态、产业和一切公共事物赋予理性,最有价值的幸福就此诞生。人的幸福只能是人格社会的产物;是新淑女,是新君子和谐共进的结果。人与人相互正面的影响,将提升这种响应的满足感,这种他人或者自身带来的满足感就是幸福。我就是你的幸福,因为你就是我的幸福。彼此确指的是什么?只能是人格的升华、生态的净化、产业的更新。
4.幸福是自我人格影响的正面结果,幸福不是以往社会的剥削压迫,也不是灾祸人格的谬误思想,偏激情感、野蛮意志、低贱个性,而是人格社会的为真理信仰、为命运修养、为幸福负责、为统一开放、为未来优先的公益意识和行为。是幸福人格的正确的思想、仁爱的情感、文明的意志、高雅的个性、光明的行为。
5.幸福是与生具来的使命,幸福不是有可能实现的想象,而是奔赴伟大荣誉之路的忠实感情;幸福不是随波逐流或者任性施威的情欲,是幸福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合理的生活过程、文明的风尚和逐步完善的幸福生活,幸福的幸仰是与生具来的使命。
6.幸福是价值观的实现,只有幸福观念才能引导和导引幸福,幸福实现人生目的,社会价值。理智支配欲望,敬业压倒苟安;道德消长于真理,利益增减于人格。如此意志,过去贤圣有之,今日之世人则更易掌握,失败有加,非入卑微,信仰丢弃,方坠低贱。宇宙之悠悠,衰微只及肌肤;人格之抛却,颓废必致灵魂。真理之漠视、冷漠、懈怠、过敏、懦弱、丧失自信、定史生活乏味,意气如灰;专制、压迫、野蛮、违背责任心,让社会动荡,生态失衡!一旦拥有正确的幸福观和应用获得幸福的原理及其方法,就会产生有价值的幸福。
7.幸福是生命乐趣的抒发,幸福一旦继续,博爱般的奇迹就会久盛不衰。学习的是榜样、垂范的是德行、宏扬的是永负责任、知恩报恩、合理的是生活过程;谁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人,谁的激情在燃烧着岁月、谁的时代就会来临、谁的幸福就会来临!
8.幸福是正视人生的信仰,幸福的信仰一旦被漠视,人格便会堕落,社会便会倒退。玩世不恭,自以为是,自暴自弃,假公济私,先己后人油然而生。社会公众不能安居乐业,自然灾害不断,人生悲剧难料,人的发展堪忧,即便是宗教精英,抑或政治英雄,皆不免灾祸之忧苦,传媒之笑柄,更沦为后代之罪人!然则,只要以幸福人人的人格标准进行人的修养和行为,以合理的生活过程进行社会的行政,将幸福的信仰进行到底。如此人人修养,不管是个人,还是种族,乃至整个人类,只要以幸福的信仰精神去正视人生,就一定会实践获得幸福的基本方法:即帮助任何能触及到的人获得幸福!
9.幸福是终极信仰,一切信仰终极目标是一种人格的最终满足,或者说超越暂时的幸福,以一种阶段性的幸福状态表现一个人的信念乃至步入最后永恒幸福的大门时所证明自身认同真理的正确性。对此,古今中外的哲人虽有各自的表述与理解,但却证明了不幸福的人千差晚别而幸福的人只有一门,那就是融入到自己的信仰当中去,以一种人格满足来给予爱,回应爱。

2.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霍金的幸福人生给你怎样的有益启迪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七理论依据是什么?霍金的幸福人生给你怎样?有益的启示,说的太对了,幸福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3. 关于幸福的理论论据

幸福就是:我饿了,你手里那个肉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穿着个皮大衣,你就比我幸福;我想上厕所,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了,你就比我幸福。

谢谢

4. 幸福的原理是什么

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都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幸福就是人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爱的感觉

5.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定义

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为对欲望的满足.
4〉幸福的原理
幸福不是宗派神学的禁欲体验,也不是礼教理学的享乐感受,更不是金钱地位的无限欲望,而是信念和向往实现的人格满足。以下是根据当代人学家张荣寰相关学术中阐述和总结的幸福原理:
1.幸福都是人生某种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一个人无论要获得什么幸福都不会一次达到,或长或短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才—达到幸福的彼岸如果我们依据幸福实现的这一特点,又可以将幸福分为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两类。但是无论就幸福的定义看还是从分析的各种幸福来说,幸福都是人生某种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这似乎意味着幸福都是一种结果,都是结果幸福。因为目的属于结果范畴:目的是预期结果,是为了实现的结果。所以,幸福也就是达到了某种预期结果的心理体验,这样看来、幸福似乎只存在于结果中,而并不存在于过程中,因而过程无所谓幸福,幸福都是结果幸福。
2.德性幸福比非德性幸福更为纯粹和高尚:立德是一个人做个好人、有道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是完善自我品德、实现自己的道德潜能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满足的幸福。因此,一个人的德件幸福与他的美德是同一的:有德就有福、有福就有德,或者德就是循环就是德。德性幸福与美德是—回事,对于意志完全由德性支配的人来说,有德性的行为始终是最大的幸福和喜悦,即使它并不带来外在的幸福,即使它反给他的肉体;带来磨难。斯宾诺莎的规则是适合于他的,幸福不是为德性准备好了的,而是由自身的德性带来的。”与之相对,非德性幸福则是以美德之外的东西为目的的幸福,如追逐金钱、名利、地位等等。这种幸福与美德是两回事:德不是福,有福虽须有德、有德未必有福;美德在这种幸福纳拥省者那里只是取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他们追求的。很明显,德性幸福可以是一种利他幸福。因为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高尚的人,只有去做好事、高尚的事;而无私利他无疑是最高德性幸幸福。
3.创造性幸福显然高于消费性幸福:幸福可分为创造性幸福与非创造性幸福,如果用伊格内修斯的术语来解释,就是消费性幸福。这里的消费性是指消费、使用别人的创造性成就或者是消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例如毕加索绘画成名之幸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问世的幸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幸福等都是创造性幸福。反之,那些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运用科学发明的幸福,则是非创造性幸福,就是消费性幸福。 就这两种幸福的价值而言,创造性幸福显然高于消费性幸福。后者随着消费而逝,不可留存;前者则随着时间的淘洗愈加珍贵,长存不朽。
4.完满本性的客观幸福比极度快乐的主观幸福更主动:幸福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是幸福所具有的极度快乐的,理性体验本性,是幸福所具有的主观形式之本性;客观性则是人的重大需求的满足和生存发展的完满之本性,是幸福所具有的客观内容之性。普遍的绝对的幸福是一切特殊的相对的幸福之中那些共同的、普遍的、抽象的成分,任何普遍的绝对的幸福却存在于答种特殊的相对的幸福之中;与此同时,任何特殊的相对的幸福又都包合看普遍的绝对的幸福!
5. 高级幸福源于人类最高级的需要:精神需要和创造性需要:根据幸福的定义和结构,幸福只是就其自身和形式来说,才是一种心理体验,是—种感情,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若就其内容和实质来说,是一种客观的东西,是一个人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实现和生存发展的完满。因为主观意识形式都是被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人的幸福也都是被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决定的,被他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实现利生存发展的完满所决定的.
6.幸福是一种特殊的快乐的心理体验,属于心理、意识范畴:德漠克利特说:“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亚里士多德说:“幸福为心灵的活动。”罗斯说:“幸福是—种感情状态,它与快乐的不同仅仅在于它的永久、深刻和宁静。当代西方学者理乍得“克劳持(NcIlMdhut)也这样写道:“幸福是(或至少关涉)心灵的某种状态。”
1.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的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创造和斗争.
2.幸福(Fortune),美国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刊物。1932年创刊,原为月刊,1978年改为半月刊。由亨利·卢斯(Henry Rose)创办的时代出版公司发行。在芝加哥出版。
因为: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 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所以:
幸福的定义就是: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6. 幸福来自哪里怎样才能使自己幸福幸福有哪些理论观点

幸福来自于心灵的满足。坚信自己拥有的是最好的,不攀比。

7. 幸福是什么,怎样获得幸福运用价值观有关理论分析

幸福,是偎依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
幸福,是依靠在恋人宽阔肩膀上的甜蜜;
幸福,是抚摸儿女细嫩皮肤的慈爱;
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

8. 幸福原理的幸福原理及其源流

幸福是个人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它以能够引起幸福感的客观条件为基础。但客观条件仅仅是基础,相同的条件,每个人的感受却差异巨大。因此,人的思维方式极大的影响对幸福的感受。然而,在感受和基础条件的平衡方面,仍然有普遍和共同的规律可循。
人们客观生存条件的差距如果以金钱计算的话,差距数以亿计。但是足以引发人们幸福感的基本条件,却只以千百而论了。在生存条件趋同的人群中,幸福感的多少取决于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当然,客观条件决非限于金钱。与个人幸福相关的还有健康、爱、天伦、友谊、等重要的客观因素。这些因素有时候用多少金钱都换不来。幸福是天人合一的东西,天是客观条件的总和,人就是你自己的精神,准确的说是人的思维方式。

9. 幸福心理学理论有什么内容

1、幸福容的定义,2、中外古代和现代对幸福的学说,3、幸福的体验是什么,4、幸福的特征(表现形式),5、幸福感的差别,6、幸福感的发生机制,7、与幸福感关系密切的内外因素,8、幸福指数与测量,9、幸福社会的理想模型研究,10、当前建设幸福社会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来很多因素会让我们的自幸福感流失。从现在开始变得更加积极、更加重视我们的幸福生活,同时它也是一种行动西方心理学家称之为幸福窃贼。就是说有些小偷在我身边,偷我们的幸福感,幸福心理学是这样一种东西,它是一种观念,它希望我们可以改变旧有的观念主要是忧愁、郁闷、焦虑、压力、畏惧、愤怒、怨恨、嫉妒等等,我们一些负面的情绪让我们良好的感觉流失了。不光要这样的认识,更需要我们的行动。幸福是多样的,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幸福,关键在自己的感知和体会。《幸福心理学》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幸福是什么、实现幸福、拥抱幸福三个角度就影响幸福感的各个因素如人格、心态、情商、逆商、爱情、目标和时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上的阐述。

阅读全文

与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努力你怎么给晚辈讲故事 浏览:300
行政事业单位的在编合同制工人是什么编制 浏览:644
除了当幸福来敲门还有哪些 浏览:138
事业单位录取一般什么时候上班 浏览:855
什么地方的美女漂亮啊 浏览:993
教师和机关事业单位哪个好考 浏览:103
事业单位上班戴什么手表 浏览:33
三七的经济价值有哪些点 浏览:506
事业对女人有什么好处英文作文 浏览:646
故事大纲怎么写好 浏览:310
健康码红色码隔离多久 浏览:566
2021护理事业编考试看什么书 浏览:331
爱情需要考虑什么方面 浏览:33
事业单位转企业退休人员怎么接续 浏览:536
为什么要了解经济模式 浏览:900
怎么唤醒对幸福的认知度 浏览:266
机关事业学位社保交什么档次 浏览:8
婚姻到底带来了什么 浏览:48
爱情有哪些忌讳 浏览:931
松桃婚姻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浏览: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