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恭顺皇贵妃为什么不幸福

恭顺皇贵妃为什么不幸福

发布时间:2022-11-17 12:50:57

A. 失而复得:清朝历史上被降位后又复宠的贵妃是谁

共有20位
康熙: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三子胤祥,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过世,过世后被追封为敏妃。雍正即位后,因为雍正和胤祥关系十分好,因此雍正追封胤祥的生母章佳氏为皇贵妃。生有皇十三子胤祥,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
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康熙三十九年初封和嫔,康熙五十七年晋和妃。雍正即位后尊封为皇考贵妃,干隆即位后尊封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生有生皇十八女,夭折)
悫惠皇贵妃(孝懿皇后的妹妹。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贵妃,雍正即位后尊封为皇考皇贵妃。干隆八年薨)

雍正:
敦肃皇贵妃年氏(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雍正为亲王时为雍正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年贵妃病重,雍正晋年贵妃为皇贵妃;同月二十三日薨。年氏共生有三位皇子一位公主:福宜、福惠、福沛,皇四女,三儿一女皆夭折。)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雍正为亲王时为雍正庶福晋。雍正元年封裕嫔;后再晋封裕妃。干隆即位后,尊封耿氏皇考裕贵妃;因耿氏与干隆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情如姐妹,干隆后又再次晋尊其为皇考裕皇贵妃。干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耿氏生有一子:皇五子弘昼)

干隆: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河道总督、大学士高斌女,雍正初年被选入干隆的府邸做侍女,雍正十二年高佳氏被封为干隆的侧福晋。干隆即位后,封高佳氏为贵妃,并且将贵妃由汉族包衣抬旗入满族镶黄旗。干隆十年初,贵妃旧病复发,病势凶猛。于是干隆在同年正月二十三日,晋封高佳氏为皇贵妃,两天后,高佳氏便病逝了,没有育有子女)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雍正年间,干隆为皇子时为干隆的庶福晋,雍正十三年干隆即位,金佳氏被封为贵人。干隆二年晋封为嘉嫔,干隆六年晋封为嘉妃,干隆十四年晋封为嘉贵妃,干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时过世,年43岁,干隆追封其为追晋为皇贵妃,谥曰淑嘉皇贵妃,陪葬裕陵地宫。共生四子,皇四子永珹、皇八子永璇、皇九子、皇十一子永瑆)

纯惠皇贵妃苏氏(雍正时,干隆为皇子时为干隆的庶福晋。 干隆即位,封其为纯嫔,干隆二年晋纯妃,干隆十年晋纯贵妃,干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晋纯皇贵妃,同年四月十九日薨,年四十八岁;生有皇三子永璋,皇六子永瑢,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

庆恭皇贵妃陆氏(陆士隆之女。干隆五年被封为贵人,干隆十六年晋封庆嫔;干隆二十四年晋庆妃;干隆三十三年晋庆贵妃。 干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过世,年五十一岁。陆贵妃没有生育过子女,但曾养育过永琰(嘉庆帝)。嘉庆帝同养母陆氏的感情很深,在干隆过世后第二天,便以贵妃陆氏抚育过嘉庆,对其关怀备至视如己出,追晋陆氏为皇贵妃,册谥庆恭皇贵妃)

嘉庆: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嘉庆为皇子时,为嘉庆的侧福晋。嘉庆即位后,册封为诚妃。嘉庆十三年晋封为诚贵妃。道光即位后,晋尊为皇考皇贵妃。道光十三年(1833)十二月十八日去世。尊谥和裕皇贵妃。生有皇长子穆郡王,皇三女庄敬和硕公主,皇长子早夭)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嘉庆初年被选入宫,赐号如贵人。嘉庆十年册封为如嫔。十五年九月晋封为如妃。道光即位后,晋尊为皇考如贵妃。道光二十六年,再晋尊为如皇贵妃。咸丰即位后又晋尊为皇祖如皇贵太妃。咸丰十年闰三月初三日去世,终年七十四。生有皇八女,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皇五子绵愉。皇八女,皇九女早夭)

道光:
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入宫初封琳常在,道光十九年晋为琳贵人,道光二十年晋封为琳嫔。道光二十年晋为琳妃。二十六再晋琳贵妃。咸丰即位尊为皇考琳贵太妃,同治即位后两宫太后再晋尊为皇祖琳皇贵太妃,同治五年过世。生有皇七子奕譞,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值得一提的是乌雅氏是光绪帝的亲祖母)

咸丰:
庄静皇贵妃他他拉氏(他他拉氏长的十分美丽,一直很首咸丰的宠爱。咸丰二年入宫封为丽贵人,咸丰四年晋封丽嫔,咸丰五年晋丽妃。同治即位后,两宫太后尊为皇考丽皇贵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诏晋尊为丽皇贵太妃。光绪十六年卒,时年五十四。生有皇长女荣安固伦公主)

端恪皇贵妃佟佳氏(咸丰八年被封为祺嫔,同治即位后两宫太后晋其为祺妃,同治十三年奉慈安、慈禧皇太后懿旨再晋祺妃封为祺贵妃。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宣统帝溥仪尊为皇祖祺皇贵太妃。宣统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卒年六十七岁。没有育有子女)

同治:
淑慎皇贵妃富察氏(初封慧妃,后因慈禧的偏爱进封皇贵妃。光绪即位,以两宫太后命晋封其为敦宜皇贵妃,光绪三十年薨。在同治选后时,慈禧意中富察氏,慈安喜欢阿鲁特氏。同治最终选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被封为慧妃。虽然慈禧偏爱富察氏,但同治很不喜欢富察氏,虽然富察氏获得了婆婆慈禧的偏爱,但毕竟没有得到过丈夫的爱情,人生总会显得颇有缺憾。终身没有育有子女)

庄和皇贵妃阿鲁特氏(大学士赛尚阿女,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姑姑。初被封为珣嫔,后进珣妃。光绪即位后,封太后之命晋尊为珣贵妃,宣统皇帝尊为皇考珣皇贵妃。1921年过世。没有育有子女)

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初封瑜嫔,后进瑜妃。光绪即位后,奉慈禧太后之命进封其为瑜贵妃。宣统间,进尊其为敬懿皇贵妃。 1932年过世,没有育有子女)

荣惠皇贵妃西林觉罗氏(初封瑨贵人,后进瑨嫔。光绪间,奉慈禧太后之命晋封其为瑨妃。宣统间,进尊封荣惠皇贵妃和荣惠皇太妃。1933年过世,没有育有子女)

光绪:
端康皇贵妃他他拉氏(珍妃的亲姐姐,初封瑾嫔,后晋封为瑾妃,因妹妹珍妃得罪慈禧太后受到牵连被降为贵人,后又复封瑾妃。在宣统皇帝溥仪登基之后,瑾妃被尊为皇考瑾贵妃。1924年过世)
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光绪帝宠妃,初封珍嫔,后晋珍妃,因得罪慈禧太后被降为贵人,后又复封珍妃。因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一直与光绪感情不和,慈禧对珍妃一直没有好感,后来珍妃又因支持光绪帝新政而被慈禧打入冷宫,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出逃之前命人将珍妃推入井中,珍妃被害。珍妃遇害的井就是现在赫赫有名的珍妃井了。后来慈禧为掩人耳目追封其为珍贵妃,宣统即位后再次追封其为恪顺皇贵妃)

B. 历史问题

嘉庆帝喁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干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干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干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干隆六十年(1796年 乙卯)
正月 贵州苗民石柳邓等起义
九月 御勤政殿,召皇子、皇孙、王大臣等,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太子,明年为嗣皇帝元年。
十月 颁嘉庆元年时宪书。普免明年地丁钱粮。
十一月 命皇太子居毓庆宫。
十二月 谕:“朕于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以传位皇太子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嘉庆元年(1796年 丙辰)
正月 行授受大典。嗣皇帝颙琰侍太上皇行礼于堂子、奉先殿、寿皇殿。太上皇御太和殿,授玺,颙琰即皇帝位,太上皇训政。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侧福晋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钮祜禄氏为贵妃,侧福晋拜唐阿刘福明之女刘佳氏为諴妃,侧福晋上驷院卿讨住之女侯氏为莹嫔,委署库长时泰之女董氏为贵人。于宁寿宫举行千叟宴。湖北爆发白莲教起义。
三月 嘉庆帝行耕藉礼,皇后行先蚕礼。
十一月 赐世袭一等子爵户部尚书布彦达之女钮祜禄氏为皇二子绵宁嫡福晋。
嘉庆二年(1797年 丁巳)
正月 贵州苗民再次起义。
二月 皇后喜塔腊氏逝,上谥号为“孝淑”。
五月 奉太上皇至热河,驻避暑山庄。太上皇谕:“以贵妃钮祜禄氏继位中宫,应先封为皇贵妃。”
嘉庆三年(1798年 戊午)
二月 释奠文庙,临雍讲学。
嘉庆四年(1799年 己未)
正月 太上皇逝。嘉庆帝亲政。大学士和珅及尚书福长安皆获罪下狱。和珅赐死于狱,福长安论斩。追赠纠劾和珅家臣刘全之御史曹锡宝。晋仪郡王永璇为仪亲王,贝勒永璘为庆郡王,绵亿为履郡王,奕纶、奕绅在上书房读书。谕“中外陈奏直达朕前,不许副封关会军机处。”召干隆晚年抨击、揭露腐败而获罪的尹壮图来京候旨擢用。
二月 以“六卿分职各有专司,原无总理之名,勿启专权之渐”为由,罢皇八兄仪亲王永璇管吏部事。
三月 籍没和珅花园府邸,花园赐皇十一兄永瑆,府邸赐皇十七弟永璘。
四月 上大行太上皇谥号为“纯”,庙号高宗。遵秘密建储家法,亲书皇太子绵宁名藏之秘匣。
八月 翰林院编修洪亮吉上疏极言吏治腐败,得罪戍伊犁。
九月 葬高宗纯皇帝干隆于东陵之裕陵。以永瑆工于书法,命其书裕陵圣德神功碑。
十月 成亲王永瑆免值军机处。
嘉庆五年(1800年 庚申)
三月 谒西陵。
九月 谒东陵。
嘉庆六年(1801年 辛酉)
四月 立皇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晋莹嫔侯氏为华妃,晋贵人董氏为淳嫔,晋举人伊里布之女春贵人王氏为吉嫔。
嘉庆七年(1802年 壬戌)
七月 嘉庆帝初次秋狝木兰。
十二月 川、楚白莲教起义大部分已被镇压。
嘉庆八年(1803年 癸亥)
闰二月 嘉庆帝由圆明园还宫,入贞顺门,陈德行刺,不成被俘。陈德及其二子伏诛。严申宫门之禁。
十月 葬孝淑皇后于山陵。
嘉庆九年(1804年 甲子)
二月 谒东陵。
三月 谒明陵,奠酒长陵。
五月 清廷彻底镇压了白莲教起义余部,此战事迁延九年,清廷耗军费白银二亿两。
六月 蔡牵于海上起义。
嘉庆十年(1805年 乙丑)
正月 诏内务府大臣严行约束太监,稽其出入。
四月 查禁西洋人刻书传教。
五月 晋主事善庆之女如贵人为如嫔。诏内务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严加稽查,任令传教,下部议处,其经卷检查销毁,习教佟兰等获罪。
七月 谒盛京诸陵。
嘉庆十一年(1806年 丙寅)
二月 谒东陵。
七月 秋狝木兰。
九月 直隶查出假雕印信,串通银号,虚收冒支大案。
嘉庆十二年(1807年 丁卯)
二月 谒东陵。
三月 至南苑行围,后谒西陵。
七月 秋狝木兰。
嘉庆十三年(1808年 戊辰)
正月 晋諴嫔为諴妃,吉嫔为庆妃,信贵人为信嫔。以仪亲王永璇年逾六十,免其冬寒入内奏事。
二月 谒东陵,巡视天津长堤。命皇二子绵宁释奠孔子。
九月 英国兵船进泊香山洋面,派兵据澳门炮台,以防御法国保护贸易为借口。
十二月 命皇二子绵宁诣大高玄殿祈雪。赐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为绵宁继福晋。
嘉庆十四年(1809年 己巳)
九月 蔡迁被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围于定海渔山外洋,裂船自溺。
十二月 发生工部书吏冒领户部、内务府官银案。
嘉庆十五年(1810年 庚戊)
二月 诏以鸦片烟戕生,逼饬督抚断其来源。
九月 晋如嫔为如妃。
嘉庆十六年(1811年 辛未)
三月 谒西陵,巡五台山。
七月 禁西洋人潜居内地,并禁民人习天主教。
嘉庆十七年(1812年 壬申)
正月 命皇二子绵宁诣太庙行礼。
六月 移闲散宗室于盛京居住,造屋给田给银。
嘉庆十八年(1813年 癸酉)
七月 申严贩运鸦片烟律,定食者并罪。
九月 天理教起义,其中首领林清联络宫中太监,分别从东、西华门冲入宫中,与官兵交战,全部被歼。嘉庆帝为此下“罪己诏”。皇二子绵宁于此次突变中表现英勇,功封为智亲王。
是年 禁宗室觉罗子弟与汉人通婚。准驻防子弟从丙子(嘉庆二十一年)科起,应各省文武乡试。
嘉庆十九年(1814年 甲戌)
四月 阅健锐营兵。
八月 皇十一兄永瑆工书法,命自选所书刻石,赐名《诒晋斋帖》,并以手诏为序。
十一月 命开垦伊犁、吉林荒地。
十二月 批准两广总督蒋攸铦“防闲策”严禁民人为洋人服役,洋行不得私盖夷式房屋以及清查商欠等各项具体规定。
嘉庆二十年(1815年 乙亥)
正月 命智亲王绵宁至太庙行礼。
三月 两广总督蒋攸铦疏陈查禁鸦片烟章程,得旨:“洋船到澳门,按船查验,杜绝来源。官吏卖放及民人私贩者,分别治罪。”
十一月 理亲王昭梿削爵圈禁。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 丙子)
正月 以乾清宫赐宴,辅国公绵慜就席迟,奕绍推令入座,拂堕食碗,庆亲王永璘告内奏事太监,特诏诸亲王、郡王,勿令太监代为奏事,至开交结之端,罚永璘俸。
七月 英国使臣到京,因礼仪之争未觐见嘉庆帝而去,并企图把天津作为新的贸易口岸,带领英使的大臣和世泰等受到黜降。
是年 命加强保甲制度,十家为牌,有形迹可疑之人即行首报。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丁丑)
三月 增设天津水师营总兵官,专辖水师两营。
六月 松筠疏请停止明年谒祖陵,奉旨严斥,罢其大学士衔,黜为察哈尔都统。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 戊寅)
正月 谕:“内廷主位之母家,如高斌、缊布等,已入满洲旗分,俱曾各赏满洲姓名书写矣。惟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姓氏仍单字书写。着交宗人府于玉牒内孝仪纯皇后之母家书写魏佳氏。”
五月 因修《明鉴》,于万历、天启两朝载入先朝开创之事及加按语颂扬,嘉庆帝认为于体例未合,下诏降罚正、副总裁官,并另行纂辑。
七月 启銮东巡盛京。
十月 回銮谒东陵,万寿节于兴隆寺行宫受贺。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 己卯)
正月 以六旬万寿赐宴群臣。封皇三子绵恺为敦亲王,皇四子绵忻为端亲王。
五月 成亲王永瑆以告祭礼赞引有误,罢职削俸归第。
七月 以仪亲王永璇刺探政事,停其入值,只留内廷行走。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庚辰)
三月 谒东陵。庆亲王永璘逝,嘉庆帝亲临其府邸祭奠。
七月 秋狝木兰,嘉庆帝逝于避暑山庄,奉安澹泊敬诚殿。御前大臣赛冲阿、军机大臣托津、总管内务府大臣禧恩启建储秘匣,宣示嘉庆四年御书秘旨,立皇二子绵宁为皇太子。即日,皇太子奉大行皇帝梓宫回京,尊母后钮祜禄氏为皇太后。
八月 为大行皇帝上谥号“仁宗”,庙号睿皇帝。为避讳,改皇帝御名绵宁为旻宁。旻宁即位太和殿,颁诏天下,以明年为道光元年。
九月 命名仁宗陵为昌陵。以拟遗诏错误,罢黜托津、戴均元军机大臣。追封藩邸时嫡福晋钮祜禄氏为皇后。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率数百人攻掠边卡,挑起叛乱。
十一月 奉皇太后居寿康宫。
十二月 奉皇太后懿旨,立继妃佟佳氏为皇后

C. 恭顺皇贵妃的介绍

恭顺皇贵妃(1787年-1860年)钮祜禄氏,主事善庆女,干隆五十二年生。嘉庆六年入宫,赐号如贵人,十年二月初八,生皇八女。五月册为如嫔,嘉庆十五年九月,晋如妃。十六年正月廿五,生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嘉庆十九年二月二十七,生皇五子惠端亲王绵愉。二十五年十二月,道光帝晋尊皇考如贵妃,居寿安宫,道光二十六年,晋尊为皇考如皇贵妃,道光三十年正月,咸丰帝晋尊皇祖如皇贵太妃。咸丰十年闰三月初三卒,享寿七十四岁,谥号恭顺皇贵妃。葬于清西陵昌陵妃园寝。

D. 明朝12位皇贵妃

皇贵妃唐云燕 (1438年-1457年) :皇妃 皇贵妃 (废除)

景泰五年(1454年)入宫,时年16岁,在未正式册封之前,家族便得到了提携。景泰七年(1456年),代宗第二任皇后杭氏病逝后不久,唐氏被正式册封为皇贵妃,成为景泰帝后宫第一人,冠宠后宫,时年18岁。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国榷》记载唐氏曾陪同代宗一起骑马游玩,马受惊,唐氏遂从马上跌下,代宗见惊吓了美人,特意下令挑选御厩中最好的马、日日训练以等待唐贵妃下次游玩时再骑。可见她受宠之甚。

景泰八年一月十六日(1457)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拥明代宗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 “夺门之变” 。 代宗朱祁钰被废为郕王、软禁西苑,31天后暴死,享年仅29岁。 这一切改变了中国 历史 ,也改变了代宗后宫众多女子的命运。代宗死后,被废除皇贵妃的封号,因无子女,没有人为她说话,英宗下令唐氏殉葬,时年19岁。

1645年,明英宗临终前下诏废除了残酷的殉葬制度。因此唐氏极可能是明朝最后一批遭遇殉葬的妃子。


恭肃皇贵妃万贞儿 (1430年-1487年) :贵妃 皇贵妃

万贞儿四岁时就被选入明朝宫廷,一开始是孝恭孙皇后的宫女。长大后,被派遣至东宫去服侍当时还是皇子的朱见深,作为朱见深幼年时期的保姆。当明宪宗十八岁即位时,万贞儿已经三十五岁了,与明宪宗生母周太后同岁,比明英宗只小三岁。个性机警,善于迎合明宪宗的意思,不久进谗言使明宪宗废了吴皇后,得以进掌六宫。每次明宪宗来看看后宫时,万氏都随侍在侧,可以说是明宪宗最喜爱的夫人。

成化二年正月,三十七岁的万贞儿怀胎生下明宪宗的皇第一子,明宪宗大喜,遣中使祭祀诸山川,遂封为皇贵妃。同年十一月,皇长子薨,万皇贵妃则没有再受孕。成化二十三年春天,因暴疾过世,时年五十八岁,明宪宗为此辍朝七日,谥 “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葬天寿山。同年八月,明宪宗思念成疾,郁郁而终,时年四十一岁。


万贞儿是明史上第一位在世至死皆为皇贵妃的人物,同时万氏是明朝首任得到认可的皇贵妃。 弘治初年,御史曹璘请求削去万妃的谥号,鱼台县丞徐顼则请求逮捕当时诊视纪太后(孝宗生母)的诸位医官,并逮捕万氏家属,查问纪太后过世时的真实状况。孝宗表示这违反先帝(宪宗)的意思,拒绝了他们。

万贞儿比明宪宗朱见深大17岁,宪宗在位23年,始终如一地专宠万贵妃。万贵妃宠冠后宫,做了二十多年无名有实的皇后。可见朱见深终其一生都只爱万贞儿一个女人,各种原由,无人能晓,但这都是段千古佳话。至于宪宗的两个皇后吴氏和王氏,一个是新婚伊始便守活寡,一个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在众多的野史和影视作品中万贵妃也成了妖妃恶女,被世人唾弃。


1.端和皇贵妃王氏 (? - 1550年) :庄嫔 昭妃 贵妃 皇贵妃

生年不详。嘉靖十五年(1536年)二月九日,册封王氏为昭嫔,二月二十六日行册封礼。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生皇次子庄敬太子 朱载壑

嘉靖十六年(1537年)四月十七日,明世宗以昭嫔王氏诞育元子, “宜有进加,以示宠异” ,晋封其为贵妃。嘉靖十九年(1540年)正月,晋封为皇贵妃。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皇太子朱载壑薨。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王皇贵妃薨,谥 “端和恭顺温僖皇贵妃” 。葬于"世宗六妃、二太子墓"(世宗贤妃墓)。


2.荣安皇贵妃阎氏 (?-1540年) :丽嫔 丽妃 贵妃 皇贵妃 (追封)

嘉靖九年(1530年)天下大选妃嫔时,与孝烈方皇后、郑贤妃、王贵妃、韦惠嫔、沈安妃、卢靖妃、沈贵妃、孝恪杜皇后同时选秀入宫,时年在14-18岁之间。嘉靖十年(1531年)三月册为丽嫔,为当时册封的九嫔之中排行第三。

嘉靖十二年八月(1533年8月)阎丽嫔生皇长子 朱载基 ,但两个月后朱载基就夭折了,追封 “哀冲太子” 。嘉靖帝可怜她,嘉靖十三年,皇后张氏被废,正月改立皇后方氏,同时册沈僖嫔为宸妃,阎丽嫔为丽妃。嘉靖十五年九月,晋封贵妃。

嘉靖十九年正月六日(1540年)阎贵妃去世, 追封 为皇贵妃,谥 “荣安惠顺端僖皇贵妃” 。随后嘉靖帝晋升了所有曾生育过子女的妃嫔之位号。世宗对她母子的去世颇为伤感,在当年晋封了所有为他生育子女的后宫妃嫔。

3.庄顺皇贵妃沈氏 (1517 - 1581年) :僖嫔 宸妃 贵妃 皇贵妃

嘉靖十年(1531年)选秀入宫,时年虚岁15。同年三月二日,封僖嫔,在当时册封的九嫔之中排行第八。

嘉靖十三年(1534年),张皇后被废,方德嫔以 “端慎不怠,甚称帝意” 为由,被册立为皇后,同时,以 “禀资淑敏,朕所特加” 为由,晋封18岁的僖嫔沈氏为宸妃。与沈氏一同封妃的还有早夭的皇长子(哀冲太子)生母丽嫔阎氏(封丽妃)。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与丽妃阎氏一同晋封贵妃,时年20岁。嘉靖十九年(1540年),与已是皇太子(庄敬太子)生母的贵妃王氏同时晋封皇贵妃,时年24岁。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曹端妃被凌迟处死后,沈氏抚养曹端妃之女宁安公主朱禄媜。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宁安公主下嫁,入谒沈氏礼数与生母相同。

万历九年十月薨,谥 “庄顺安荣贞靖皇贵妃” ,葬于悼陵,享年65岁。


1.恭恪皇贵妃郑梦境 (1565年—1630年) :淑嫔 淑妃 贵妃 皇贵妃

明恭宗(即福忠王)朱常洵之母,明安宗(即弘光帝)朱由崧祖母。

万历九年(1581年)朝廷备选九嫔。万历十年(1582年)三月,明神宗册封九嫔,郑氏被封为淑嫔,位居九嫔第二位。

万历十一年(1583年),淑嫔郑氏因孕,晋封德妃,是为九嫔中第一位封妃之人。同年十一月生皇次女云和公主,明神宗大喜,不仅为女儿取名为 朱轩姝 ,取朱家爱女之意,并当即要求取太仓银十万两,光禄寺银五万两来庆祝小公主的新生。

万历十二年(1584年),备受宠爱的郑德妃第二次怀孕,晋封贵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郑贵妃生下皇次子 朱常溆 ,小皇子不幸当日夭折。万历十三年(1585年)正月十九日,追封皇第二子为邠哀王,安葬金山。

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初五,郑皇贵妃生下皇三子福忠王 朱常洵 ,大喜过望的明神宗命取太仓银十五万两,用以庆祝皇第三子出生。同年三月二日晋封皇贵妃。

万历十五年(1587年)九月九日,生皇四子 朱常治 。皇第四子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七月十四日薨逝,未满周岁,追封沅怀王。

万历十六年(1588年)八月十三日,郑皇贵妃生下皇六女灵丘公主 朱轩姚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十日,郑皇贵妃生下皇七女寿宁公主 朱轩媁

四年内逐步晋封为德妃、贵妃、皇贵妃,宠冠后宫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因明神宗不喜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却加倍宠爱郑皇贵妃,并且有意立其子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继而导致了国本之争、妖书案、梃击案的发生。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命礼部置办册立郑皇贵妃为皇后的典礼仪仗,还未举行册立礼,神宗就驾崩了,太子继位,即明光宗。光宗命礼部继续置办,因受到内阁的反对而作罢。

崇祯三年(1630年)薨逝,谥号 “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 。崇祯十七年(1644年),郑皇贵妃的孙子朱由崧在南京践祚,追尊祖母为 “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

2.恭顺皇贵妃李氏 (? 1597) :荣嫔 敬妃 贵妃 皇贵妃 (追封)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十月生皇六子朱常润,十一月册封为敬妃,居住在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她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宠遇仅次于郑贵妃的妃子。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月十日,生下皇七子朱常瀛,同月二十一日薨。(《酌中志》和《明史稿》则记载她是被郑贵妃指使御药房太监张明纵药暗害而死的), 追封 皇贵妃,谥 “恭顺荣庄端靖” (《国榷》《明神宗实录》记载谥号为 “恭顺荣庄端靖” ,《万历起居注》记载为 “恭顺荣庄端静” )。明朝灭亡后,她的孙子朱由榔登基为南明永历皇帝, 追尊 她为 “孝敬恭顺荣庄瑞靖敬天光圣太皇太后"。

1.皇贵妃范氏 (? ?) :慧妃 皇贵妃

其身世己不可考。明熹宗天启二年(壬戌,公元1622年),范氏为明熹宗生下皇长女永宁公主 朱淑娥 ,因此被册封为慧妃。此女不久便夭折了。

明熹宗天启三年(癸亥,公元1623年),范慧妃又生下明熹宗第二子 朱慈焴 ,因此被封为皇贵妃。然而,此子不久便夭折,后被 追谥为 “悼怀太子”

两个孩子皆早夭,范慧妃也骤然失宠。当时,明熹宗正宠爱着李成妃,李成妃与范慧妃交好。于是,范慧妃便借助李成妃,而得到了侍寝的机会。魏忠贤和客氏知道此事后,十分生气,便将她幽禁起来。

崇祯皇帝继位后,为受客魏迫害的妃子恢复位号,并给于奉养。 17年后的1644年,明朝灭亡后,范皇贵妃逃离皇宫。清朝入关时,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


2.皇贵妃任氏 (?—?) :容妃 贵妃 皇贵妃

即任容妃,为魏忠贤进献,据说是魏忠贤的侄外孙女,一说为义女。她为人 "丽而狡" ,初封容妃,天启五年因生献怀太子朱慈炅,被封皇贵妃。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发生了神秘的王恭厂大爆炸,皇宫里多名太监被殿上掉下来的木槛、鸳瓦砸死,已经七个月的朱慈炅受惊而亡,彻底断送了魏忠贤希望魏家血统的孩子成为新一代皇帝的美梦。明朝灭亡,任容妃逃离了皇宫。她在国亡后冒充已殉节的懿安皇后,招摇诓骗,颇惑人视听,以至明末笔记所载张皇后下落事多失实,《甲申纪事》甚至谓张后迎降李自成,贺宿着《懿安后事略》为之力辩。清朝入关,任氏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其生活。(一说明朝灭亡后,有说她流落民间,改嫁平民)。


3.皇贵妃王氏 (?—?) :良妃 皇贵妃 (待考证)

即王,天启元年时(1621年)因姿色娇美,选美入宫。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初二日选入内庭。是选美前三名。与张皇后同时册封,明熹宗当日在元辉殿选定三位淑女,落选五人驿送还家。获选后,同年册封张氏为皇后,王氏为良妃,段氏为纯妃。王良妃起步即为妃位,地位颇高,也因无宠无出,得以逃过客魏的毒手。

明朝灭亡,王良妃逃出皇宫,不知所终。(《国榷》记载她后来被封为皇贵妃,可能有误,待考证)。

1.恭淑皇贵妃田秀英 (1611年—1642年) :礼妃 贵妃 皇贵妃 (追封)

即田贵妃,祖籍陕西,后来移居扬州。自幼就聪明绝伦,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她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扬州民间为了纪念这名才女,将其出生的小巷称为 “田家巷” 。十二三岁时,已能吟诗作赋,每成一篇,总是秀艳典雅,传诵一时。

朱由检做信王时为妾室。明崇祯元年(1628)初封礼妃,将东六宫之一的永宁宫更名为承乾宫,给她居住。崇祯元年四月(1628),晋升为贵妃。

迁住启祥宫后不久,田贵妃就染上重病,田贵妃共生下四子:永王朱慈炤、悼灵王朱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除了四皇子永王慈炤活了下来,其他王子皆早夭。田贵妃因此终日以泪洗面,终因悲伤过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去世。明思宗辍朝三日, 追谥 “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 ,葬于思陵。

2.皇贵妃袁氏 (?-1654年 ): 淑妃 贵妃 皇贵妃

父亲为袁祐。原是崇祯为信王时的侍妾,崇祯即位后,她在紫禁城中,居于西六宫之一的翊坤宫,是明思宗妃嫔中仅次于田贵妃的受宠者。但由于田贵妃素来与周皇后不和,而袁贵妃对周皇后向来温恭谦让,因此后妃之间关系很是融洽,袁贵妃本身也颇得明思宗之宠。崇祯十二年(1639年)元旦,嫔妃向例须向皇后朝贺,田贵妃早来却被周皇后拒于宫门之外,晚来的袁贵妃却能先入宫向周皇后朝贺,可见三位后妃之间的关系如何。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挥军攻陷北京后直捣紫禁城,明思宗见亡国在即,便命周皇后与袁贵妃自尽。袁贵妃领命后,回宫悬梁自尽,但绳带却断裂,袁贵妃遂堕地昏去,许久后才苏醒。思宗见状,便拔剑对她乱砍了几剑,袁贵妃晕死在血泊中,思宗以为她死了,没有再砍。其实只是伤在肩部,后来被救活。

清政府入关后,怜悯这位明思宗最后的遗孀,赐居所赡养袁贵妃,但她终因伤势过重、又伤心国破家亡,不久便死去了。生有一女,但封号不详。《清史稿》谓袁贵妃于当年(1644年)逝世,并于同年五月己酉入葬,但葬地未详。明末《北游录》等书记录她于1654年逝世,葬金山。

E. 恭顺皇贵妃的人物简介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主事善庆之女,生于干隆五十二年(1787)四月十二,比嘉庆帝小27岁。嘉庆六年(1801)入宫,初赐号为如贵人。嘉庆九年(1804)十二月十八晋封为如嫔。嘉庆十年(1805)生皇八女。嘉庆十五年(1810)九月二.十晋封为如妃。第二年生皇九女慧愍固伦公主。嘉庆十九年(1814)如妃给嘉庆帝生下了最后一位皇子即皇五子绵愉。
嘉庆帝崩后,道光帝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二十三,以如妃“诞育惠郡王(即皇五子绵愉一一笔者)”尊封为如贵妃。道光二十六年(1846)三月初三,道光帝晋尊如贵妃为如皇贵妃。如皇贵妃居住在寿安宫。道光帝崩后,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二十二,文宗尊封如皇贵妃为如皇贵太妃。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未刻,如皇贵太妃病逝于圆明园,享年74岁,第二天已时,如皇贵太妃遗体殓入金棺。咸丰十年(1860)五月二十二卯时,在吉安所行赠谥礼,谥为恭顺皇贵妃。八月十九,恭顺皇贵妃金棺奉移到崇各庄殡宫暂安。
经钦天监择吉,恭顺皇贵妃金棺于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二十二寅时奉移西陵。在恭顺皇贵妃金棺奉移之前,咸丰帝特地将总管内务府大臣明善召到避暑山庄,面谕奉移时由明善沿途照料,一切俱从简办理,沿途不搭盖芦棚,觅店安奉金棺。同时常嫔金棺(道光皇帝的嫔)也随同奉移西陵。恭顺皇贵妃金棺到妃园寝后,停放在大殿东次间。二月二十七葬入地宫。

F. 嘉庆的妃子有哪些

说起清朝时期的后宫,可能大家仅仅熟悉雍正皇帝时期和干隆皇帝时期,相较而言,嘉庆皇帝时期的后宫就比较无聊了。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嘉庆皇帝一共有皇后两位、皇贵妃两位、妃四位、嫔六位,而贵人、常在、答应和官女子则没有记载,其中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和和裕皇贵妃刘佳氏都是嘉庆皇帝封的,而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都是道光皇帝追封的。

最后,嘉庆皇帝一共有妃子四名,分别是恕妃完颜氏、华妃侯佳氏、庄妃王佳氏和信妃刘佳氏,其中华妃侯佳氏则是《金枝欲孽》中侯佳·玉莹的历史原型,至于嘉庆皇帝时期的嫔,有简嫔关佳氏、逊嫔沈佳氏、淳嫔董佳氏、恩嫔乌雅氏、安嫔瓜尔佳氏、荣嫔梁氏。

G. 如妃后悔不与孔武走吗她喜欢他吗为什么她最后仍留在皇宫

记得如妃在最后关头问孔武“出去后我们两个,你只能选择一个,你选谁?”那时孔武只牵她的手的话,如妃一定跟他走,因为那代表孔武只爱她一人,但孔武牵了她和安茜两个人的手,这代表1、孔武并不爱她,只是因为她是朋友而救她2、三个人都逃不出去。又因为如妃1、她真的爱孔武,所以她留下牵治住皇后,为他们逃走赢取时间2、正如她自己所以说16岁进宫,一生只学会一样东西,那就是斗,她出去会无法照顾孔武,这就是她留在皇宫,留在她无爱也不被爱的地方的原因。

H.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妃史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生于1693年1月1日(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13岁入侍雍王府,名号为格格,为雍正胤禛之侧福晋。1711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下后来的干隆皇帝弘历。1723年3月(雍正元年二月),册封为熹妃,入居景仁宫;1730年(雍正八年),进熹贵妃;1735年(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封为崇庆皇太后,移居慈宁宫。卒于1777年3月2日(干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葬泰东陵,享年85岁。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I. 恭顺皇贵妃13岁嫁给皇上,死后为何却不许葬入皇陵

恭顺皇贵妃13岁嫁给皇上死后却不许葬入皇陵是因为在干隆帝以后皇宫中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所有的嫔妃都不能陪葬在帝陵,也因此即使恭顺皇贵妃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也不能葬入皇陵,也没有资格葬进皇陵。

但是道光帝登基之后对这个父亲的小老婆特别的尊敬,把她送到寿安宫中生活,这让如太妃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道光26年的时候,如太妃生了一场病,道光帝过去探病并且册封她为“皇考如贵妃”,这让如太妃成了皇宫中唯一一个册封过两次的先帝妃子。

咸丰帝登基之后,对如贵妃也是很尊重,把她抬为“皇祖如皇贵太妃”,在这样的高位上生活了十年以后,如太妃才安然的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干隆帝之后就没有后宫妃嫔能够葬在帝王身边,于是如太妃就没能葬进皇陵。

J. 如妃14岁入宫,10年怀3子,为何死后不许葬入帝陵呢

如妃14岁的时候嫁给了40多岁的嘉庆君王,然后进入宫中,在十年间她连续怀了三个孩子,最后还被封为了“恭顺皇贵”,但是在她去世后她并没有被葬入帝陵,这主要是因为在她去世的那个时期只有皇后才可以被葬入帝陵,除了皇后之外的其她妃嫔们都不可以被葬入帝陵。

虽然如妃并没有在去世后被葬入帝陵,但是她和和她一起进宫的其她妃嫔们相比还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不仅得到了嘉庆君王的独宠,而且在后来的两位帝王中也都对她很孝顺,所以她在皇宫里的日子可以说是非常平安顺遂的了。

阅读全文

与恭顺皇贵妃为什么不幸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0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5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1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7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3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9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