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华夏幸福如何影响中国平安的利润

华夏幸福如何影响中国平安的利润

发布时间:2022-11-12 06:11:59

① 中国平安股价为什么暴跌

中国平安股价为什么暴跌?
投资暴雷导致平安遭受巨大损失,使得市场信心下降。

一、商业办公不动产项目
在今年的6月28日,中国平安发布关于大额不动产投资的信息披露公告,拟投资不超过330亿元人民币从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及私募基金收购来福士广场等六个商业办公不动产项目60%-70%的股份,交易预计在2021年三季度正式完成。

而这次收购中,平安收购项目出现了严重溢价。市场上甚至有了,平安收购的资产总价不超100亿的论断,这也就是说,有高达200多亿的溢价之嫌。虽然实际上本次交易价格对应六个项目的估值约为467亿元,较2020年末的评估价值溢价6.7%,但这仍使得市场信心出现下降。随着收购消息的公布,平安A股下跌6.57%,港股下跌4.53%。

二、收购北大方正
同时就在1月29日,中国平安公告称,为了推动构建医疗健康生态圈、打造未来价值增长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参与北大方正及四家子公司实质合并重整。

而北大方正集团早在2019三季度财务报告便显示显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团负债率达到了82.84%,正由于债务问题,北大方正集团2020年开始走上重整之路。截至2021年1月18日,北大方正、方正产控、北大医疗、北大信产、北大资源的债权人共有725家向方正集团管理人申报了736笔债权,申报债权金额合计2347.34亿。

从长远意义上讲,北大方正医疗的加入,是对对平安线下医疗体系的有力补充,对平安大健康生态圈的完善有着深远影响。但从短期来讲,方正集团可能需要其投入370.5—507.5亿,这对任何一个企业似乎都将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三、收购华夏幸福
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彼时,平安分别以23.65元/股和24.597元/股的价格,从华夏幸福大股东华夏控股手中合计获得7.5亿股股份,前后共花了180亿,持股比例达到25.25%的股份。

但2020年前三季度,华夏幸福总负债超过4000亿。其中,有息负债规模为2185亿元,主要为短期负债,其中短期借款约34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近598亿元、应付债券逾525亿元。2月1日,华夏幸福发公告,首度承认暴雷,债务逾期本息合计高达52.55亿元,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

综上平安这三项投资共计超过1300亿,如果全都亏损的话,落到任何一个公司头上都将是一场灾难,虽然平安去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0.99亿元,完全扛得起,但媒体抓住了平安的三个坑大作文章。

在投资者看来,像平安这样的企业,市场已经把它从成长股的估值逻辑转变为传统蓝筹股的估值逻辑。此外,在通胀抬升以及全球大放水延续的背景下,利率环境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大资金更重视持股的时间成本,在企业经历阵痛期阶段,他们不愿意耐心等待企业改革阵痛期的结束,而是选择一些赛道好或者盈利前景明朗的资产进行配置,这也是大资金接连抛售造成股价暴跌的原因。

② 头部房企华夏幸福爆雷 债务逾期超五十二亿

华夏幸福从此不幸福。

中国头部房企华夏幸福周一承认爆雷,成为近期除海航集团宣布破产重组之外,另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金融大事件。政府的入场能否扭转华夏幸福的颓势,还有待观察。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于2月1日发布公告并披露数据,称截至2021年1月31日,华夏幸福债务逾期52.55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236亿元,其中可动用资金仅剩8亿元,其余为受限资金。至此,华夏幸福在第二次陷入资金链危机后,正式承认爆雷。

自1月8日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等多家机构纷纷下调华夏幸福的评级,认为其经营低于预期,面临债务违约和融资风险,华夏幸福旗下债券价格应声下跌。虽然半个多月以来华夏幸福坚持否认公司日常经营出现问题,但仍不能提振投资人。

华夏幸福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此前业务除了地产开发之外,还聚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全国全面打造产业集群。根据中国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组建暨第一次会议已于2月1日召开,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在会上,将债务逾期归因于“错误研判环境形势,环境住宅量价齐跌,扩张激进,疫情影响”等。与此同时,河北省和廊坊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央行及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也参会。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该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公告截图(网络图片)

2017年,环北京地区的廊坊、张家口等地纷纷出台“限购令”,环京楼市大幅降温。受此影响,重仓环京的华夏幸福营业利润同比出现明显下降,经营性现金流降幅超过300%。这是华夏幸福第一次面临资金链危机。而在此时,平安斥巨资入股华夏幸福,虽然暂时解决了华夏幸福的危机,但华夏幸福元气大伤,在《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中的排名一路下滑。据第三方机构易居克而瑞统计,华夏幸福2020年销售额从2018年1600亿的峰值断崖式下跌至963亿。加上自去年开始的多轮疫情重创,据华夏幸福披露,2021当年到期应偿付金额1000多亿,而公司目前货币基金200多亿均受限,面临资金枯竭。

有分析指出,华夏幸福想要走出困局,必须加快融资自救。然而,根据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的要求,即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房企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华夏幸福此次三条“红线”均已触及,融资大大受限。分析人士指出,华夏幸福不得不向政府求助,以搞定各大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政府不出手,华夏幸福将步海航破产重组的后尘。

③ 市值蒸发6000多亿,遭大股东减持,成立33年的中国平安怎么了

深圳是一个神奇的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性大都市,这与它的开放和创新分不开。40多年来,深圳诞生了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腾讯,中国最大的民企华为,还有顺丰、大疆、立讯、正威等一系列优秀的公司。

不过,说到深圳最赚钱的公司,不是华为,也不是腾讯,而是中国平安。创立30多年来,中国平安发展成为了一个超级金融集团,业绩和股价表现都非常优秀,是为数不多的A+H股双万亿市值的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平安2020年净利润为1430.99亿元,同比下降4.2%,已经是多年蝉联深圳最赚钱的企业。实际上,除了利润,中国平安也是深圳收入最高的企业,2020年达到1.32万亿,华为是8000多亿。不过,腾讯在利润上开始狂追,2020年达到1227.42亿元,同比增长30%,与中国平安的差距在缩小。

1988年,在深圳蛇口工业区 社会 保险经理马明哲的提议下,平安保险公司正式成立,工行持股51%,招商局持股49%,是一家国企,彼时只有12名员工。在马明哲的带领下,平安保险开启了狂奔猛进过程。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从1992年引入保险代理人制度,通过人海战术,大举扩张。2002年后,中国平安又成为综合金融控股试点集团,拿到了银行、证券、期货等“金融全牌照”,成为了一家综合性金融集团。2012年后,平安又扩展到了金融 科技 领域,平安医疗、陆金所、 汽车 之家,一个个品牌相继崛起。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平安的股东也不断发生变化,原始股东工行和招商局相继退出,后来英国汇丰银行成为了最大股东,如今泰国卜蜂集团又是大股东。不过由于股东分散,并没有控股股东,中国平安成为了一家非国有企业,既不是国企,也不是民企。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中国平安位列第21名。而在“2021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榜单中,中国平安排第49位,六度蝉联全球保险业第一品牌。中国平安已经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金融保险集团。

创立30年来,随着业绩的持续优异表现,中国平安的股价也一路上涨,堪称“白马股”。然而,白马股似乎也不行了,股价持续下跌。

7月14日,中国平安跌破60元,收盘价57.91元,而去年12月1日,股价曾高达93.22元。也就是说2021年以来,平安跌幅超过30%,市值蒸发6000多亿。这对于中国平安来说,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从资本市场来说,中国平安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每次转型都非常成功。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时,阿里等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金融,中国平安快速转型,在金融 科技 领域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

然而如今股价却大跌,就连大股东都两度减持。去年卜蜂集团减持了2.2亿股,今年6月16日又减持了1.83亿股,两次共套现290亿元,持股比例下降到6.85%。

股价下跌,市值蒸发,一般都是受业绩表现不佳的影响,中国平安也是一样。

据了解,寿险业务是对公司利润贡献最大的业务板块。如果这块业务出现了问题,那公司业绩和利润必然受影响。2020年因为疫情,出现了下滑也正常,但进入到2021年,我国基本上全面恢复了生产生活,而中国平安的保费却下降了5.66%,保费收入为3610.8亿元。

中国平安的保险业务靠的是保险代理人制度,实际上就是“人海战术”,这些人和平安并没有劳动合同关系。一般都是自己先买份保险,然后拉亲朋好友来买保险。如今这种模式的效果越来越差,成交率下降,导致业绩下降。平安保险的代理人从2019年末的116.7万人下降到2020年末的102.4万人。

另外,中国平安也是一家投资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达3.7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6%,但却频繁踩坑,540亿拿下华夏幸福,370.5亿元—507.5亿元揽下方正集团烂摊子,还花费330亿元收购凯德集团的来福士项目,可以说每个都是大手笔,但能够给带来多少效益,还要打个问号。

还有就是中国平安这两年高管也是动荡不已,2019年11月联席首席执行官李源祥辞职,去年3月,被视为平安集团“太子”、马明哲接班人的副董事长任汇川也离开了,11月平安人寿副董事长毛伟标离职加盟京东。当然,马明哲自己也在7月辞去了集团CEO职位。

对于一家成立33年,总资产超9万亿的超级企业,想要业绩持续增长,就必须在战略上持续创新,走错了方向,那就会出大问题。

④ 中国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一、中国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1.止损盘蜂拥而出。
2019和2020年,80元上方堆积了大量的做多筹码,融资余额近280多亿。由于做多的投资者设置了止损价位,股价跌至70元一带时,成本在85元以上的筹码触及止损价位,止损盘蜂拥而出,80元一带几无抵抗,飞流直下。
2.融资合约到期选择卖股还钱。
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由于此前中国平安被强烈看好,大量投资者融资买进。进入3月份,大量融资合约到期,面临展期和平仓还钱的选择,就在这个时候,华夏幸福惊天暴雷、卜蜂集团大幅减持,知名私募彻底清仓,利空消息接踵而来,融资客只好卖股还钱,认亏出局。
3.部分融资盘爆仓被强行平仓。
自93元杀跌以来,中国平安融资客损失惨重,加之投资组合其他的股票同样暴跌,融资担保比例迅速下降,有的接近爆仓边缘,更有甚者被强行平仓。2015年7月股灾的悲惨局面再次出现。

二、中国平安为什么下跌:
很简单,因为机构的无情打压,疯狂打压,之前还打压到股折价,外资每天疯狂买入中国平安,卖出贵州茅台,机构想要散户去接盘他们的抱团股,这些垃圾抱团股他们已经无法完全出货,那么只能打压中国平安,没想到外资天天买入中国平安,卖出贵州茅台,坚定看好价值白马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a,格力电器,兴业银行,伊利股份。机构其实持有一些中国平安,只能卖出以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a,格力电器,兴业银行,伊利股份为代表的大白马。目前行情是套机构行情,小盘价值股因为基本上机构已经跑完了,然后之后会开始疯狂的上涨,大盘成长因为有着大量的机构,会开启疯狂的套人行情,大盘价值因为机构也有不少,会和2015年蓝筹股下跌一样被机构砸下来,等机构卖完了,就是以价值白马股中国平安和小盘价值白马华侨城a真正得上涨,而且会涨到套在大盘成长股票里面的机构不敢相信。
内容来源于网络。

⑤ 华夏幸福发布债务违约公告,华夏幸福究竟是如何欠下52亿债务的

“公司目前货币基金200多亿均受限,资金枯竭。环京地区价量齐跌,公司错判形势,造成严重后果,希望债权人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1、承认暴雷,王文学道歉

华夏幸福发公告首度承认暴雷,债务逾期本息合计高达52.55亿元,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

1月28日,据REDD消息称,华夏幸福拟成立债委会,由最大的债权人工行和平安牵头,而昨天曝出的消息是华夏幸福正在与顾问进行磋商,以制定庭外债务重组建议。

据REDD消息,华夏幸福计划建立一个由其最大的两个债权人中国平安和工商银行牵头的债委会。债委会还将包括其他三个金融机构,并将于2月1日正式成立,以解决该公司的债务问题。

报道称,成立委员会的决定是由华夏幸福工作小组上周做出的;有监管部门上周排除了公司破产的可能性,要求其偿还其债务,除非该公司无力偿债。

⑥ “环京霸主”地产公司华夏幸福暴雷前的野蛮发展史

2021年开年,知名房地产公司华夏幸福便公布资金链断裂及债务违约问题,首度承认暴雷,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本息合计高达52.55亿元。

2020年前三季度,华夏幸福总负债超过4000亿,其中,有息负债规模达2185亿元,占比近55%;自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其到期需偿还融资本息金额高达559亿元,而其现金只有386亿,债务危机一触即发。

事实上,危机的爆发往往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经年累月的结果,华夏幸福的野蛮发展,早就为现阶段暴雷埋下了隐患的种子。

事情要从1965年说起,1965年5月,华夏幸福的创始人王文学,均称其为王老板,王老板出生于河北省霸州的普通家庭,毕业于当地的一所中专学校;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廊坊市交通局运输公司当司机。

1992年,小平同志的南巡掀起了一股创业大潮,王老板也被卷入到这股大潮中。王老板从各处筹集了2万块,在廊坊市委党校门口开了一家火锅店,后来华夏幸福的品牌logo 看起来尤其像火锅,中间一个鸳鸯锅,旁边八个菜,和早年开火锅店不无关系。然而由于一次意外,火锅店出现了不合格食材,导致食客中毒,火锅店由此被查封。

在王老板无所适从之时,一个大的机会正在到来。由于他在市委党校门口开了火锅店,由此认识了许多政府官员。而到了9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开始大面积地兴建政府楼堂馆所,即办公楼、会议楼、大礼堂、招待所等。此时,王老板找到了廊坊市政府领导,称其能帮助政府翻新大楼,由此开始了政府装修业务,就这样赚了几年钱。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索罗斯发动了亚洲金融危机,大陆全力支持香港,造成大陆财政紧张。到1998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严禁政府债、银行信贷资金等用于修建政府楼堂馆所。此时廊坊市政府欠王老板的装修款变得遥遥无期,但另一边装修队的工钱还要发,眼看快过年了,债主便纷纷去王老板的家里讨债,不得已只能东躲西藏。

经过长时间的思想挣扎后,王老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来到了廊坊市政府领导的办公室,当着市领导的面,烧毁了政府的装修合同和欠款单据,并声称不再索要政府的所有欠款,而欠下的债,自己将来慢慢还。此事表面看起来亏了自己,但实际上拉近了与政府的关系,也积累了后来东山再起的资本。

果然,不多久,运气又砸到了王老板的头上。到了1998年6月,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起步,王老板得知廊坊市有块土地要做开发,于是他找到了政府领导,鉴于原来的交情,顺利地拿到了批条,获得了土地开发权,并通过土地质押找来了银行货款,1998年7月, 华夏幸福公司成立了。由于没有房产开发经验,通过四处考察学习,成功地将万科的图纸和标准复制到了华夏幸福的第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王老板从中大赚5000万,资本原始积累就此完成。

尝到了地产暴力的甜头后,他开始充满信心地谋划更大的局。廊坊固安县位于北京市正南50公里,但其没有因为良好的区域优势而实现经济腾飞,反而是国家的贫困县。当时,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给各地政府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王老板由此萌生了打造工业园区的想法,即开发房地产的同时,导入产业,形成产城一体化的格局。

通过对固安周边环境市场的缜密分析,王老板发现发展潜力巨大,便正式开始了“造城”之路,2006年,河北省政府将廊坊市固安园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园区,并更名为固安工业园区,由此形成了华夏幸福商业模式的雏形。

华夏幸福而后一直对外宣称是一家产业新城运营商,产业新城运营商指的是企业和政府合作“造城”,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低价土地和低税收等优惠,企业负责提供资金进行城市的基建工作,由此共同打造新城,未来通过政策优惠和低房租等吸引产业入驻,政府获得税收,企业和政府分成。由于大部分政府资金不足,此项方案引起了政府的兴趣。

经过几年的快速扩张,2011年,华夏幸福在A股上市。2014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进入调整期。而王老板却提出了“三年建一百个产业园”的扩张计划,于是便开始不断拿地,到2016年,华夏幸福在全国拥有超1000平方公里土地,但大部分在河北省,有“环京霸主”之称。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华夏幸福作为“环京霸主”,由于雄安概念,在2017年4月5号-11号连续收获了5个涨停,此时河北首富王老板身价达到了600亿元。然而,华夏幸福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太久。

2017年中下旬,环北京地区的廊坊、张家口、保定、燕郊等地均出台了“限购令”,环京楼市急转直下,成交量、价均断崖式下跌,部分地区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直接亏损上百万。为了扭转局势,华夏幸福通过卖股份、借债的方式,不断扩充资本金。

2018年和2019年,华夏幸福引入中国平安,并签署了对赌协议,还获得了包括工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内的约4000亿授信额度,扩张中的华夏幸福,负债规模不断攀升,2019年华夏幸福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83.9%。

面对如此高的负债,华夏幸福还在不断扩张,在产业发展方面,2019年,该公司投资运营的园区新增签约投资额1956亿元,创 历史 新高。还斥资116亿元拿下武汉武昌滨江商务区地块。然而到了2020年初,疫情爆发,武汉成重灾区,华夏幸福的巨额投资项目遭到重创。

同时,2020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明确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统称为“三道红线”。而华夏幸福由于前期投资大、负债率高、激进扩张,又遇到了疫情,使得公司现金流回补不足,资金危机显现。

2021年2月1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首次承认债务逾期。中国平安从入股华夏幸福以来,已亏损上百亿。截止到当前,华夏幸福已成立债权人委员会,就公司是否债务重组进行商讨,此时王文学仍在积极地协调平安和地方政府为自己补血。在2月2日的内部讲话上用“江湖义气”挽留人心,同时表示绝不逃债。华夏幸福的故事仍在继续,似乎仍然在等待下一次运气降临。

我是小舵手,给大家讲述中国商业/经济发展背后的故事,欢迎大家关注,谢谢大家。

⑦ 中国平安2021年净利润

中国平安2021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5%。
拓展资料: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存,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4月22日晚,中国平安对外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的归母净利润为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营运的利润为391.20亿元,同比增长8.9%。
财报显示,中国平安对华夏幸福(3.240, 0.05, 1.57%)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及估值调整金额为182亿元,对税后归母净利润影响金额为100亿元,对税后归母营运利润影响金额为29亿元。
在投资方面,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为3.78万亿元,较2021年年初增长1.1%;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3.5%,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1%。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3月末,该公司的个人客户数逾2.20亿,较年初增长1.0%;其中,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的个人客户数为8457万人,占比提升至38.3%。
得益于个人客户增长,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安的团体业务综合金融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9%。
在用户增长的同时,中国平安同步优化着产险业务。在2021年第一季度,平安产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661.75亿元,同比下降8.8%;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5.2%,同比下降1.3%;营运利润为51.19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平安好车主”APP作为中国最大的用车服务APP,截至2021年3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1.33亿人,较年初增长5.1%。
对此,中国平安解释,一方面是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保险费率下降,另一方面平安产险不断优化客群结构,加强风险筛选。

⑧ 平安股票为什么一直下跌

一、可能中国平安的内部出现严重问题
平安被华夏幸福套牢的消息震动了市场,平安由此可能损失数百亿。紧接着,平安又将斥资约500来亿接盘北大方正这个巨坑。其实,即便这些投资选择存在巨大争议,但毕竟不伤及保险主业的根本,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国内本来就存在巨大的资产荒,谁拿着上万亿资产需要投资都会很绝望。
二、平安的主业问题
平安的主业,还是要依托保险,而保险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现在数据上看到的,还有几个行业潜在的问题。
寿险面临众多行业问题:
1、虽然平安是从财产险起家,但毫无疑问,真正让他发展壮大的,是寿险代理人模式,然而近两年代理人队伍实际缩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饱和程度增高,另一方面是新时代的互联网企业,如淘宝、美团、饿了么、抖音等,提供了大量门槛更低且能获得稳定收益的就业机会,以前很多人因为缺乏专业技能,选择进入保险代理人队伍,现在时代不一样了,选择性更广了;
2、出生率持续下降,意味着新增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保单开始进入需要产生赔付的阶段,一方面入口趋紧,另一方面出口却要放大,似乎很不乐观;
三、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况下,股票涨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票市场上,当股票供不应求时,其股票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⑨ 环京一哥折戟,“爆雷”的华夏幸福还能幸福吗

2月1日深夜,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截至目前,华夏幸福及下属子公司发生债务逾期涉及的本息金额为52.55亿元,但公司的可动用资金仅为8亿,这也是华夏幸福首次官方对外承认债务逾期问题。


据诸葛找房了解,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组建暨第一次会议于2月1日召开。会上,此次债务危机被定调为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对危机进行了总结,并表示 坚决不逃废债 ;政府方面则要求 全力确保有序经营、员工稳定、正常交房。

面对债务危机,华夏幸福给出的解释是:“错误研判环京形势,环京住宅量价齐跌,影响公司回款达千亿量级;新拓展区域的效果不及预期;扩张激进,管理不精细;疫情影响。”

其实早在2018年,华夏幸福就曾爆发过一次债务危机。当时,中国平安作为华夏幸福的“白马骑士”,在帮助华夏幸福度过危机的同时,也成为了华夏幸福持股25%的二股东。


按照与平安的约定,2018年到2020年,华夏幸福归母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114.15亿、144.88亿和180亿。2018年和2019年,华夏幸福“擦线”完成业绩承诺,然而2020年的业绩承诺,却未能如约完成。

随着3年合作结束,华夏幸福与平安未来合作的不确定性,也是让市场担忧的原因之一。

从1月8日起,中金公司、穆迪、惠誉等机构先后下调华夏幸福的评级;1月15日,河北省政府承诺为华夏幸福提供高达95亿元的有条件财政支持;1月21日,上交所向华夏幸福发出监管工作函。


“产业地产不好做,周期长,变现慢,步子迈得太大,一味追求销售额,就算是河北老大又怎样?”在业内人士看来,华夏幸福前几年赢在产业地产上,现在也输在这里。而疫情的发生和监管部门“三道红线”的出台,只是加速了危机到来,但这“是迟早的事”。

2016年,华夏幸福凭借着环京区域布局以及产业新城模式,寻求差异化定位,开始大片圈地,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成为全国少有的区域性千亿房企。但这个业务周期长、招商难、对外部依赖比较大。

2017年,雄安新区规划横空出世,华夏幸福作为河北房企龙头,股价一飞冲天,前景被一致看好。然而政府一纸“限购令”,使得环京区域房价下跌,华夏幸福重金投入的多个产业小镇项目受到严重冲击。


2018年,当华夏幸福去掉“招商引资、植入产业”的光环,产业新城模式对于地方政府的吸引力降至冰点,使得华夏幸福理想中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幻影,陷入资金链困境。尽管住宅板块“孔雀城”一直以高周转模式开发,为产业地产“输血”,但2017年环京市场低迷、限购政策严格,直接拖住了华夏幸福。

2020年以来,疫情叠加环京地区房地产调控政策,导致华夏幸福销售金额及回款同比下滑,经营业绩承压,财务状况恶化。2020年第三季度报显示,华夏幸福应收账款前五欠款人中分别为:固安新兴示范区财政局、沙城经开区管委会、溧水经开区管委会、嘉善商服区管委会和大厂县财政局,欠款总额近280亿元。

在2020-2021年地方财政整体紧缩、房地产全面收紧的情况下,华夏幸福终究还是回归成了地产企业最初的模样;在河北疫情爆发、对赌协议失利后,失去了所有的光环,再次陷入动荡。


目前来看,导致华夏幸福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一是环京区域受政策限制,公司的“现金奶牛”孔雀城销售不利;二是与政府合作开发的产业新城,前期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公司“以短养长“的运营模式使得资金错配,现金流长期紧绷;除此之外,足球等副业也牵扯了公司大量精力和财力。

随着公司债务违约公告在2月1日夜间的披露,华夏幸福的现存经营压力和债务问题已悉数浮出水面。近期,市场传言称,华夏幸福欲引入华润集团为股权投资者,提供资金和债券市场的支持。对此,华夏幸福没有予以否认,只表示“不方便评论,以后续公告为准”。

⑩ 华夏幸福应收账款逾640亿元,该如何化解风险

要想化解华夏幸福的风险,大股东中国平安必须和华夏幸福达成一致意见,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华夏幸福公布的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一季度利润只有36亿元人民币。而华夏幸福的债务也已经爆雷,根据财报显示,截止目前,公司已经逾期的债务就超过了600亿,未来到期的债务更多,华夏幸福能不能度过难关,关键在于这些债务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过还好的就是,此前入股的中国平安已经表示,将和华夏幸福一起提出债务重组方案。

阅读全文

与华夏幸福如何影响中国平安的利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做好财富与幸福的决策 浏览:740
结婚三周年怎么表达爱情 浏览:61
兵团九师工作事业单位怎么样 浏览:665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49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36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95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12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22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40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80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9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323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26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83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58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93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30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16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