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幸福是什么》是一种超人体童话,童话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或介绍科学常识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直接走进文本,把自己作为童话中的一员,在读中感悟童话的真谛。同时又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看看自己是如何理解幸福是什么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童话的特点;能理清故事的脉络,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2、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3、技能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故事的内容,理解幸福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别人或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幸福”这个词语
2、齐声朗读
3、讨论:你认为怎样才是感到幸福的呢?
4、引导: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中的三个牧童也去寻找幸福,他们寻找的幸福与我们的幸福是不同的`,我们去看看好吗?
设计意图:把幸福提出来让学生讨论,引发对幸福的思考。这样一开始就把文本的基本点——幸福提出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接下来我们就走进这个童话故事,去看看三个牧童寻找的幸福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交流讨论。(三位青年找幸福的事)
3、这三位青年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
出示句子: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齐读)
设计意图:找出中心句,围绕着中心句去理解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这三位青年是怎样弄明白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把文中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2、理解三个青年说的话。
A、读一读
B、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呢?
C、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想想你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么?等会我来采访你。(讨论---采访)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走进文本,把自己作为童话中的一员,在读中感悟童话的真谛,理解幸福是什么。
3、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吗?什么时候呢?(4、5自然段)
4、师:在疏通泉眼时,他们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幸福。十年后,他们又来到了小井旁边,那颗幸福的种子已经结出了幸福的果实。
(出示句子,齐读)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叶茂密的大树。小井周围有许多条小路,路上还看得见人的脚印,他们一定是到这里来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围的沙地上有小鸟的爪印,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痕迹。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一切。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5、师:你看到的幸福的果实是怎样的呢?和十年前一样吗?
出示句子对比:树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
A、读一读,感受十年后的幸福
B、喝水或打水的人们、动物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C、最终感受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6、师:这时他们终于明白了幸福是什么了,就如智慧女儿所说的------
(再次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设计意图:运用前后对比来感受幸福,明白幸福的含义。
7、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联系生活实际。
8、看来幸福是什么呢?------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9、那么同学们,你们幸福吗?(相互交流,指名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当中幸福的理解,又让学生走出文本,在现实社会中去理解幸福是什么,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10、出示小诗小结:
幸福是帮妈妈做完家务时的满足
幸福是考满分时的兴奋
幸福是扶起摔倒的同学时脸上的微笑,
幸福是帮助同学时的快乐,
幸福是同伴之间的一声声问候,
幸福是……
设计意图:深入拓展对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给予别人的事情写成幸福小诗,让学生明白幸福就是给予。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到了诗歌的写法,仿写诗歌。
六、作业:
同学们,幸福就像是氧气将我们围绕,只要我们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发现幸福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在你给妈妈捶背时,你是幸福的;当你扶着年迈的老奶奶过马路时,你是幸福的;当同学教会你一道难题时,你是幸福的,当你们送给老师一张节日的贺卡时,我们都是幸福的!总有那么一些幸福的瞬间让我们感动于心,铭记于心,课后,请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幸福瞬间记录下来吧!
板书设计:
十年前 —— 清理老泉 幸
治病救人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间 做有用的事
耕地种麦子
十年后 —— 幸福要靠劳动、尽义务做有益的事
Ⅱ 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课文内容
三个小孩,都是牧羊的。他们彼(bǐ)此很要好,常常从村子里把羊群赶到很远的树林里去。树林里有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泉口上堆满了枯枝败叶。
有一次,一个牧童说:“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好!”他的同伴快乐地喊道。
第二天,他们带着锄头和铁锹(qiāo)到树林里去清理那口老泉。他们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树杈(chà)和烂在水里的树叶挖开。清泉从一层泡
沫下面流出来,流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三个小孩看见泉水流出来,又快乐又兴奋。又过了一天,他们从附近搬来一些宽大的石板,砌成一口小井,在井台前面留
了一个宽阔的出口,上面用最大的一块石板盖上,不让尘土落进去。
他们高兴地坐在井旁的大石头上,看那股清澈的泉水慢慢填满那口小井,最后从那宽阔的出口流出来。
这时候,从树林里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一个白色的花环。“你们好,孩子们!”她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你喝吧。”孩子们说,“我们就是为了让人喝水才把井砌好的。”
姑娘弯下身来,就着井口,用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三口。
“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她微笑着说。
停了一会儿,她又说:“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我感谢你们。我代表树林和在树林里居住的一切动物,代表在树林里生长的一切花草,感谢你们。祝你们幸福!再见!”
孩子们互相看了看。他们又快乐又激动。一个孩子问那位不相识的姑娘:“你祝我们幸福。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呢?”
“你们应当自己去弄个明白。十年以后让我们再在这个地方,在这口小井旁边相见吧。假如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就告诉你们。”说完,姑娘突然不见了,正像她突然来到一样。
孩子们都诧(chà)异地互相看着。一个孩子说:“让我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我往东走。”
“我往西走。”另一个孩子说。
“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我在这里就会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了。三个人都成了强健有力的青年。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小井周围的树苗已经长成枝
叶茂密的大树。小井周围有许多条小路,路上还看得见人的脚印,他们一定是到这里来喝水或者打水的。在周围的沙地上有小鸟的爪印,草地上还有鹿和兔子跑过的
痕迹。三个青年快乐地看着这一切。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他们坐在原来的那块大石头上,想起那位美丽的姑娘。可是
她还没有来。
“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些什么?”第一个青年说,“我们分手以后,我就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
“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另外两个问他。
“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第二个青年说,“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那么你呢?”他们问那个留在村子里的同伴。
“我耕(gēng)地。地上长出麦(mài)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这时候,又是突然之间,那位姑娘又出现了。她没有变样,还是金黄色的头发,头上还是戴着那个白色的花环。她显得那么谦虚、美丽、善良。
“我很高兴,你们都依照我的话又来和我见面了。”她说,“你们说的话我全听到了。你们三个人都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wù),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你是谁呀?”三个人同声问道。
“我是智慧的女儿。”姑娘回答后就不见了。
Ⅲ 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深化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学习目标】
1、认识“彼、锹、权”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尝试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向身边的人访谈对幸福的理解。
3、搜集关于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的童话在故事的讲述中会让我们体会到一个道理,比如《巨人的花园》,我们学完后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也很动人,读完后也会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2、板书课题并读题:幸福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读连接语,请学生说说连接语中提出了哪些要求。
(a、想想文中三个小孩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b.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带着连接语中的问题自读课文。
3、自读课文后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三、交流讨论
1、请同学复述故事,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
2、表演故事,深化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学习以后的收获。学习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是重点。)
4、联系亲身经历和课前做的访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四、拓展交流
老师出示自己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读后,老师做简要点评,然后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时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
1、今天,我们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拥有中,我们细心回味着什么是幸福?下面请用最精辟的话说说你对幸福的理解。
2、齐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五、布置作业
1、《黄冈》第10课
2、同步阅读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医生):幸福是给病人治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第二个青年(消防队员、花匠):幸福是勤勤恳恳工作,劳动没白费。
第三个青年(农民):幸福是耕地种麦,养活了许多人。
智慧的女儿:幸福靠……
老 师: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警 察: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按照以下策略来完成: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巧妙组织,简化教学 ;略中显精,领悟方法;内外结合,拓展积累。体会最大的是略读课文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
Ⅳ 四年级上册作文题目《幸福是什么》400字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就是有花不完的钱;有人说幸福就是依偎在妈妈温暖怀抱里的温馨;有人说幸福是注视父母沧桑面庞的敬意;还有人说幸福是你在遇到困难是的一句安慰……如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而我觉得幸福就是我们受到的来自父母深深的关爱。
在这些我受到父母的“爱”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次骨折后的事。
在三年级的时候,我校举办运动会。我和其他运动员站在跑道上准备比赛,“啪”发令枪响了,我便像离弦的箭一样跑了出去。可没跑几步,我脚下一滑便摔倒在地,手臂一阵疼痛,邹老师赶紧把我送到了中医院,经医生检查我的右手臂尺桡骨骨折。我一听很是伤心,因为如果要住医院,这样就不能和同学一起玩游戏,一起上课了,最重要的是我在住院期间落下的功课可怎么办?后来老师通知了我的父亲,父亲放下繁忙的工作迅速赶了过来。他一听我的情况赶紧和邹老师一起陪着我上上下下地爬楼梯为我做检查,我看见虽然他已是满头大汗,可却一点也没有休息的意思。有父爱真是幸福!
自从我住了医院,晚上“谁陪夜”可又是个难题,怎么办呢?这时妈妈自告奋勇来陪我。虽然平时我睡得很快,可现在一到晚上疼痛便一阵阵的涌了上来,害得我难以入睡。只能翻来覆去地在床上折腾,往往是一两个小时后才能睡着,甚至有时侯一整夜也不睡。妈妈看了,很担心我的身体健康,只要我睡不着便带着我在病房的走廊里走走,有时走着走着我困了,便上床睡觉了,而妈妈却不能马上睡觉,还要帮我洗衣服;有时我的手臂疼痛不止,妈妈只能陪着我慢慢地走,直到我的手臂不疼了为止。其实我知道,妈妈也是很累的,每天很早上班,晚上还要来陪我,每次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陪着我,肯定很劳累,可她却一点怨言也没有。有母爱真幸福!
自从经历了这些事,只要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我总会自豪地回答道:“是父母的那一份份爱!”
Ⅳ 四年级语文课文《幸福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课文写十年前三个牧童用锄头和铁锹把烂在水下和小树叉清理干净,这样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 ,智慧的女儿路过并喝了三口,并祝他们健康,还让他们弄清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再次在井边相遇, 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Ⅵ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幸福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
Ⅶ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10课《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三个牧
童在清理喷泉,砌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Ⅷ 四年级语文上册《幸福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3.情感目标: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给你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上课,我感到真幸福!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边唱边做动作。
2.幸福有很多表达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板:幸福是什么)有位作家说,
幸福是一个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们能从故事中找到什么样的答案。
二、自读自悟
a)自由读阅读导航。一生再读。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再说说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根据自学提示,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说说自己的收获,体会或疑问。
b)生默读后交流。(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
重点词句段落的品读:
(一)
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1.自由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师生表演医生给病人治病,然后师采访医生:当病人对你千恩万谢的时候,你什么感觉?读出你的这种感觉来。(一老奶奶腰痛,启发孩子主动热情为病人服务。)
3.其他学生跟着学一遍。
(二)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事。我勤勤恳恳地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1.“勤勤恳恳”是什么意思?(勤劳踏实)
2.你能想象得到他在火车上,轮船上都是怎样勤勤恳恳的工作吗?如果你是第二位青年,你为别人服务的时候,什么感觉?读出这种感觉来。
3.有人看到你忙忙碌碌,也许会说,干活别那么卖力了,差不多就行了!这时,你会说──(读划线部分)
4.如果咱们班里有同学对班干部说,你天天为班里操心,多累人呀!这时,你也可以对他说──
(三)
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1.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觉得这位青年说这话时,用什么语气说的?那你就读出来吧!
2.你觉得这位青年还可能会用什么语气来说呢?
过渡语:是谁对三个青年说的话做了总结呢?
(四)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1、同桌一起读,说说幸福是什么呢?(板: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什么叫“义务”?能举个例子说明么?在学校,
学生的义务是什么?在家里你的义务是什么?
3.“有益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在我们周围或从书上电视上,你看到谁做的什么事是有益的事情呢?
4.智慧的女儿说的这句话揭示了幸福的真谛。回家后,你把学到的这句话和家人一起分享也是一种幸福!先给妈妈说──(读句子)再对奶奶说。(再读)最后向邻居家的小弟弟说(再读)。时光飞逝,转眼间,你们变成了爷爷奶奶,那时你们会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说(句子消失后背诵)让幸福的真谛一代代传递下去吧!
5.同学们你们看,不知不觉中,大家已经把这句话背下来了,这就叫熟读成诵。以后,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背诵更多得好文章。
(五)体会身边的幸福
1.三个青年经过十年的时间,终于弄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我想问同学们,假如第一个和第二个青年不到外面工作,他们能不能找到幸福?
2.三个青年在十年前有过幸福的感觉么?(有)什么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颗幸福的种子,然而那时的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幸福了么?(学生简要说四五自然段内容)
3.那他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的呢?读有关语句,说自己的理解。(随机板书:让别人幸福)
4.师小结:幸福不一定要走很远的路去寻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去追寻,只要我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做出对别人有好处的事情,就会感到幸福的。
(六)童话的特点
1.故事中是谁让三个青年十年后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义呢?(智慧的女儿)
2.你觉得,在文中她的智慧表现在哪里?(不直接说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青年自己寻找,这样更能体会的幸福的真正含义。)这很像懂教育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如果将来你做了父母,要学习这一点呦!
3.师:在这个童话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具有神奇的力量,这正是童话的一个特点。喜欢读童话故事么?哪些童话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看,我也喜欢读)
4.师小结:这些童话除了人物奇特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特点?(童话的想象非常丰富,故事性强,容易吸引读者,每个童话都讲了一个道理。)今后,我们在编童话的时候,如果借鉴这些特点,你写的童话会更吸引人。刚才有同学讲了,每一个童话还会向我们讲述一个道理。
(七)师总结:(指板书)今天这篇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幸福要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让别人得到幸福自己就幸福了。
三、拓展延伸
1.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师配乐朗诵:
对雷锋来说,幸福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的快乐;
对警察来说,幸福是“舍一家团圆,保万家平安”的奉献;
对农民来说,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对母亲来说,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盼。
作家毕淑敏这样感悟幸福。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2.想知道侯老师对幸福的理解吗?我也写了一首小诗,愿和大家一起分享!(师生配乐共同朗诵老师作的诗《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侯长缨
幸福是学生的一声声问候,
如一股暖流温暖心窝。
幸福是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学生一起畅游书海,
去寻找真善美的生活。
和孩子们一起发现春的颜色。
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就是快乐。
幸福是一种感觉,
找寻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3.孩子们,你们的幸福又是什么呢?
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诗,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A、要求:四分钟时间,不抬头,不停留,写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会儿我们找同学来汇报。(学生配乐写)
B、找个别学生站起来汇报。没机会说的人,同桌互相分享自己的幸福。
4.师总结:孩子们,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幸福要用心去体验。让我们随着一首歌曲《我们多么幸福》,一起去耕耘幸福,品味幸福,传播幸福吧!
Ⅸ 四年级语文书中的《幸福是什么》
练习3的“诵读与感悟”部分是柯原的散文诗。读、学、体会后,开始续写,以下是孩子们的语言,孩子们的诗: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人类带来最好的水源,给大地以滋润。所以,河流欢快地流着。(游倩)
河流的幸福,是看到鱼儿在自己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来回穿梭,吐着一个个泡泡。(袁梦铮)
被子的幸福,在于给人们温暖,让人类度过寒冷的冬天。(陆玲欢)
儿子的幸福,在于把父母的鼓励变成一个个好成绩,不让他们担心。(屠高鸿)
我的幸福,在于跟我的朋友踢足球、打篮球、说说笑笑。那时,我是多么的幸福。(景逸敏)
小鸟的幸福,在于每天吃着妈妈捉来的食物,慢慢长大。长大后,自己和妈妈一起飞翔。等妈妈老了,自己就成了母亲,妈妈就成了孩子,给妈妈喂食。(杨晨)
太阳的幸福,是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由西方落下,给人类送来温暖的光芒。(秦驰)
书的幸福,是把名人的笔墨都印在自己的身上,让无数读者去阅读,给大家带来欢乐和忧伤。(薛亦冰)
蜜蜂的幸福,在于从这朵花儿飞到那朵花儿,日夜忙碌着采蜜,制造出又香又甜的蜂蜜。(刘伟健)
树叶的幸福,在于把清新的空气奉献给大地,直到干枯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徐彦楠)
文具盒的幸福,在于天天默默无闻地工作,为主人的作业每分每秒地忙碌。(徐子蓉)
学生的幸福,在于能学到许多知识,能得到老师的关爱。老师把智慧洒向我们,让我们能快乐成长。(张嘉玮)
我们五(2)班的幸福,就是我们团结一心,到期末能评为市优秀班集体。(朱子恒)
中国的幸福,在于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张傲)
幸福
2007.10.16
女儿的幸福,是看见奔六的父母爬山下来一起来看学校看我,而我携着母亲的手,依着父亲,三人一起去逛商场,我给他们挑需要的物品。
母亲的幸福,是九点过后,求学的孩子已经安睡在他的小床上,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虽然自己仍在忙碌。
妻子的幸福,是每个夜晚,上班回来的丈夫的汽车已安然入库,就不再怕外面的大雾或是雨雪。(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