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多少
幸福指数5.1242020年3月20日,是“国际幸福日”,联合国发布了2020年《全球幸福报告》,从该报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是5.124,在来自156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数评分标准从所有国家的人均实际GDP、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等多方面进行评选,满分是10分。此次报告中,芬兰依然稳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数为7.809,而丹麦、瑞士、冰岛紧跟其后,幸福指数都在7.5以上。
2、就业压力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生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都在实行改革,采用先进的技术或者引起先进的设备,这样可以大大节省人工的投入,可以节省成本,而中国每年步入社会就业的人不断增加,尤其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面对的就业压力就非常大。
3、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假期少
中国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世界闻名,这是因为中国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是很长的,很多人一个月只有两天休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每天都在上班,而且平均每天的上班时间在10小时。很多人虽说是双休的工作,但经常在加班加点,工作强度很大。这样一年下来,中国人的假期真的少得可怜,别说出去旅游放松心情了,连回老家陪伴家人的时间都少得可怜,幸福感自然高不了。
4、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中国人民幸福指数偏低的一个原因。在中国,每逢节假日,火车、高铁一票难求,而自驾回家又堵成长龙,生活在城市里,平常上下班也都是堵得多。另外,在医疗、公共环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很多人不能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一直无法提高。
Ⅱ 什么叫幸福指数怎么计算
国民幸福指数,是指反映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法
公式一
国民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基尼系数×失业率×通货膨胀
这个公式中的基尼系数(Ginico 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测量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
公式二
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
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2)成本决定幸福指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
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心理参照系
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
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处在开放之初的社会,面对外来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了外在参照,因此,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创伤。
成就动机程度
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其中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本体安全感
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
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
Ⅲ 你认为婚姻里幸福指数,金钱占多少百分比
婚姻的幸福指数,金钱应该占比百分之五十。很多事情,是没有金钱就无法做到的,在婚姻里面,有很多的地方都需要花钱,过好的生活,出去吃饭,购物、旅游,这些都离不开钱,如果每天都过着计算消费的日子,材米油盐,那么婚姻生活会面对更多的问题的,问题多了,婚姻里幸福指数自然也就不会高了。
金钱再如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婚姻需要金钱来支撑。幸福的婚姻里,金钱就是铺路石,让他们走得更远更踏实,婚姻的幸福指数,金钱的占比有百分之五十,足以。
Ⅳ 中国人幸福指数是多少
中国人幸福指数是69.84分。在来自156个国家的调查数据排名第94位。幸福指数评分标准从所有国家的人均实际GDP、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自由度等多方面进行评选,满分是10分。此次报告中,芬兰依然稳居榜首的位置,幸福指数为7.809,而丹麦、瑞士、冰岛紧跟其后,幸福指数都在7.5以上。
中国人幸福指数标准
中国的幸福家庭标准指数应该就是有车有房有存款。父母身体健康,儿女不一定成才,但一定会懂事。经常一家人出去外面旅游,见见世面。过着小康的生活。活得没那么疲惫,每天都比较轻松。一家人和和睦睦幸幸福福。几乎不怎么吵架。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Ⅳ 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究竟用什么标准来衡量
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 但生活质量有时候会决定幸福的指数!这完全在于两个人怎样去看待生活!生活的质量一般是指物质生活、、而幸福指数指的是精神方面!只要在一起开心快乐应该就算是幸福的吧、、只要吃饱穿好生活就算不错了!
Ⅵ 幸福感是由什么决定
新妈妈最渴望的改变是延长产假和弹性工作制。“中国母婴风向标——中国妈妈幸福指数”系列调查报告对全国两万多名网友妈妈进行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调查。结果发现,孩子受教育情况、工作压力、丈夫支持成为影响妈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宝宝2岁时和小学后妈妈幸福指数较低在这次调查中,三个月共收集到21322个有效妈妈样本,从全国各地妈妈们的反馈看来,新妈妈的幸福指数线呈波浪式。宝宝刚出生时,初为人母的妈妈幸福感最强烈,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到爱动调皮的2岁,照顾宝宝的责任和担子越来越重,妈妈们的幸福感有所降低。3岁以后,宝宝开始上幼儿园,生活上逐渐脱离妈妈的全方位照顾,得以喘口气的妈幸福感有所回升。但是,宝宝开始上小学前,妈妈们又开始了操心,幸福感骤然回落。三成职场新妈妈认为自己活得很累除了妈妈幸福指数的调查,这次同时公布的还有专门访问了2700名职场妈妈的调研,内容涉及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对回家做全职妈妈的选择,以及对重返职场的看法与担忧等,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成为影响职场妈妈幸福感的两大重要因素。在谈到自己对目前生活的看法,有两成职场妈妈觉得生活过于平淡,两成职场妈妈则相当不满,只有15%的职场妈妈感到非常幸福。值得关注的是,超过一半的受访职场妈妈都曾经想过为了宝宝辞职,而最终并未付诸行动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压力。由于生活成本提高,32%的新妈妈即使在重返职场后,仍然感到薪酬无法满足需求。34%的职场妈妈们发现自己经常无法集中精神,还有31%的职场妈妈表示自己“活得很累”。弹性工作制和延长产假提升幸福感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妈妈们的幸福指数?职场妈妈们给出的答案有各种各样,其中,希望单位给妈妈们“弹性工作制”和“延长产假”并列排名第一。希望“适当减少工作量”紧随其后。一位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产假回来,感觉自己并没有受到特殊待遇,所有的工作量和其他同事一样,这让我一下子无法适应。但又不可能说自己干不了,干不了就换人,这对新妈妈来说很残酷。” 其实,职场新妈妈们也在努力地让自己重返职场,在重新适应职场的“秘密武器”方面,妈妈们给出了各种尝试,比如花更多的时间和同事在一起,多做家庭功课提升业务能力,通过运动、唱歌来调整心情,但妈妈们普遍反对加班,因为这会占用她们和宝宝的相处时间。(稿件来源:解放牛网)
Ⅶ 生活成本直接影响幸福指数,印尼哪些地区的生活成本最低
某个地区的生活成本,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主要是因为生活成本的高低,与日常生活支出密切相关。假如某省居民的工资水平低,可是生活成本相对高,这会直接导致入不敷出的局面。印尼各地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印尼中间审计局依据34个省的人均开支公式计算和《2019年国家社会经济调查》数据信息,统计分析出印尼7个生活成本最低的地区。这些地区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苏门答腊居民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958.819。在其中,农村百姓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847.805/人,城镇居民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1.145.074/人。
中苏拉威西居民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983.641。在其中,农村百姓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841.092/人,城镇居民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1.318.382/人。
亚齐居民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993.433。在其中,农村百姓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855.675/人,城镇居民的月均生活成本为Rp1.279.821/人。以上就是印尼生活成本最低的地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印尼哪些地方的生活成本也比较低吗?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Ⅷ 家庭月收入多少,幸福指数最高
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理解。究竟家庭月收入达到多少才可以过上理想中的生活呢?
不同的地区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情况有着不同的答案。
就我身边的圈子而言,家庭月收入4万,在一线城市和准一线城市幸福指数相对较高。一线城市最大的支出是房子,如果你拥有一套房子而没有背负房贷,那就太幸运了。可是大部分人例如我:
每个月会有近一万的房贷,一年12万,
小朋友的教育费支出一年4万(俩娃的支出算少的了)。
1年养车,保险加油费3万。五座车坐不下换七座车。
带小朋友总是要出去玩,1年家庭预计开支4万左右(1次出国游,2次国内游)。
双方父母不需要赡养,有自己的退休工资,家庭看病预留1万。
生活费一个月开支6000,1年7.2万。
还有平时可能的各种意外费用发生预留2万,
总计1年固定支出33.2万。
上有老、下有小总是还需要储蓄一些,防止不时之需。
有多少钱决定着可以怎样花钱。月入5000、月入上万、月入十几万都有与之对应的生活方式。
无论怎样的生活都会有别人难以了解的困难和忧愁,能够将眼光放在已经拥有的一切,满足当下,感恩生活,不为缺钱而烦恼就已经很幸福了。
Ⅸ 家庭幸福指数标准
家庭幸福指数标准
家庭幸福指数标准,而从父母带娃出门的一个细节,也是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的。那就是有小孩子的家庭出门谁抱娃。接下来我来给大家分享家庭幸福指数标准、
五星指数的家庭:宝爸一手抱娃,一手兼顾其他
这样的家庭,可以说宝妈们那是绝对的幸福,因为宝爸不仅可以一人搞定孩子,还顺带兼顾了其他。而宝妈们就只需要美美的即可。这样的家庭,幸福指数可想而知。给个五星,也是毫不夸张的。
四星指数的家庭:宝妈、宝爸轮流抱娃,简言之谁抱娃都可以
幸福指数四星的家庭,暖暖给了宝妈宝爸出门时轮流抱娃的家庭。因为这样的家庭,说明宝爸平时在带孩子的时候也不全是甩手掌柜,最起码孩子还愿意让他抱。而宝爸也知道媳妇抱孩子累了,他去替代抱一会儿,好让媳妇歇一歇。所以说这样的宝爸也还是不错的。
三星指数家庭:宝妈喊着宝爸,你抱一会儿孩子,我累了
这样的家庭,宝爸就没四星指数家庭的男人有“眼色”了,因为在心疼媳妇这方面他压根不会主动。还是媳妇喊着让他抱,他才知道原来媳妇累了,所以就面前给个三星。
不过根据暖暖的经验,现实生活中往往这样的宝爸是占大多数的。所以说,宝爸们,没事的时候还是多反省些,毕竟出门抱孩子可是个体力活,而宝妈们的力气那也是有限的'。而为了媳妇们少抱怨,也建议老公们更加积极主动有眼色一些。
二星指数的家庭:宝妈全程抱娃,宝爸兼顾其他
这个星级的家庭,可以说在带孩子方面,宝爸基本就是全程甩手掌柜了。也正因为宝爸们很少参与到照顾孩子的问题上,所以孩子不让他们抱。到了出门的时候,就是宝爸们想要帮媳妇一把,奈何,孩子却不买账了。
不过这种家庭的宝爸,还是有些值得肯定的。最起码他们会在宝妈全程抱娃的时候,兼顾了其他方面的体力活,类似如开车、拿行李等等。
一星指数的家庭:宝爸自己顾自己,宝妈抱娃又兼顾其他
宝爸只负责顾自己,宝妈抱娃又兼顾其他。这样的家庭,幸福指数给个一星都是勉为其难。因为宝妈们太辛苦了,宝爸不仅在带娃方面不靠谱,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不靠谱。而各种原因,宝妈却还要委曲求全,自己包揽了所有。所以说这种家庭里的宝妈别说幸福了,日子怎么过下去的都是未知。
1、家庭关系依据主体为标准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幸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中,得到的满足感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感受。家庭幸福指数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
2、家庭关系是指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家庭关系依据主体为标准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个家庭最初是由男女婚姻关系而构建,后来才衍生出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等其它家庭关系。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内容包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关系和子女成长;婆媳关系;夫妻关系;邻里关系;社会人际交往方式。
3、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家庭幸福和睦。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默默无闻还是名声显赫;是工薪阶层还是精英家庭,能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都是人们生活中非常向往的。现在很多人天天忙碌奔波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幸福快乐,所以家庭非常重要。而拥有哪些好习惯,家庭幸福指数更高了,据发现,有这三种习惯的家庭,无论父母还是子女都更容易幸福,更重要是家庭幸福指数高的家庭,孩子未来也更有出息与有成就。
4、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才能真正改变人的气质与命运。家庭并不是物质单纯的堆积,它更是人类灵魂的栖息所。每个人对物质的需求毕竟是有限的,但是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影响到自己和孩子,这种影响会如此的深远,一个人气质和精神都是金钱买不来的。文化的追求对家庭每个人未来的工作、生活会有言之不尽的好处。大多数家庭将重心放在了提升物质生活水平,却忽视了“书香门第”的塑造。一个人文化的积淀离不开学习,而学习又离不开家庭的文化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里别的可以少点儿,但不能没有书。高
5、经常回家吃饭,共同相处时间较长。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有人等你回家吃饭。曾经看《一碗阳春面》那篇文章,讲述那个坚强的母亲抚养孩子,就是通过吃来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而无论生活有多难,只要有爱,其实困难都不是真正的大事。最怕的是心没有在一起,家就散了。现代生活的节奏急剧加快,我们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为了忙着拼命挣钱,忙着官场追逐,忙着酒肉应酬。
决定幸福感的标准。
1、健康
健康是决定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就算拥有再多的金钱、最高的地位,原有的优越感也只能被痛苦、绝望取代。当然,健康不单单指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品质良好。人处在全面良好的健康状态,没有病痛的困扰和折磨,没有潜在的种种威胁和报复,人际关系和谐,能够让人更加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也能让人更容易排遣不良情绪,人生道路顺畅,获得幸福的感觉自然就会更多。有钱没健康,一切都白忙!
2、收入
任何家庭都不是过得越穷越好,收入直接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一般来说,收入高一些的人可能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为幸福生活创造一定的物质基础。收入低一些的人可能仅能满足温饱,难以追求更多物质方面的满足感。收入的组成并不单一,有工作收入,有兼职收入,还有投资收入。普通工薪族可以在领取工资外再合理进行理财投资或适当的业余创收,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
3、家庭
中国人十分重视家庭,合家欢乐、儿孙绕膝、天伦之乐、母慈子孝、夫妻恩爱、相濡以沫……这些成语都是用来形容家庭幸福的。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避风港湾,是应对社会矛盾的力量支撑,拥有美满家庭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4、爱心
爱心是关怀和爱护人的一种美好的思想感情。爱的方式有许多种:亲人关切的爱,夫妻贴心的爱,朋友帮助的爱,领导关怀的爱,甚至与陌生人之间爱心的传递,都能让人感到心情愉悦,增进幸福感。
5、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
中国人一直用“安居乐业”来形容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其中的“安居”无非就是拥有一套能够起居的住房,没有后顾之忧。在房价高企的时代,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都是值得自豪,并感到幸福。
6、体现自我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工作成果获得上级肯定,艰苦努力获得亮眼业绩,甚至成功办了一件小事情,都是自我能力和自身价值的体现,并可能由此充满幸福感。
Ⅹ 大部分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多少这个数字怎么计算出来的
现代人越来越关注幸福感,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见面后问的常常就是:这些年过得幸福吗?我们都希望获得幸福,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个创业的人,事业有成就觉得幸福;学者认为能出成果就是幸福;老年人身体没大病、不孤独,就觉得挺幸福。因此,找到自己的幸福,是一门生活的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什么是幸福
8月2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邢占军先生,他在幸福感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告诉记者,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把握。
邢占军说,幸福感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把握。首先是满意感:个人的基本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无忧。其次是快乐感:许多事情都能带给人快乐,一句心理学上的谚语这样说道: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打个盹;如果你想快乐一天,去钓鱼;如果你想快乐一个月,去结婚;如果你想快乐一生,帮助别人。而幸福感的较高表现是价值感,它是在满意感与快乐感同时具备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发展的因素,比如目标价值、成长进步等,从而使个人潜能得到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与西方的享乐主义不同,享乐只追求享乐的过程,缺少更有价值的目标。
一个人要想弄清自己的幸福感是强还是弱,可以通过科学的测量来加以考察。例如邢占军提供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就从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10个方面对我国居民的幸福感加以度量。得分越高,表明幸福感越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感
邢占军做过一个关于不同人群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发现,在所调查人群中,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最强,35—45岁的中年人幸福感最弱。因为这部分人群处于社会各个领域的最前沿,相对于老年人和青年人来说,他们的工作压力最大,是各种变动的直接冲击对象。在家庭中,他们是顶梁柱。这些都造成中年人的幸福感指数下降。
不同职业的人,幸福感也不一样。邢占军调查了8个群体后发现,幸福感最强的是国家干部,其次是知识分子和新兴阶层(包括私营企业主、外企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排第三的是工人、农民和国企管理者,接下来是大学生,幸福感最弱的是城市贫困群体。在这项调查中,国有企业管理者幸福感偏低是比较出人意料的。邢占军说,这里面有社会原因。他举了一个例子:某专门制造大型机械的国企近期进行了改革,45岁的大李跟其他许多中层管理者一样,被免去了享受20多年的干部待遇,收入与部门整体收益挂钩。结果由于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他的收入大大降低,有时还不如一线的职工挣得多,这使他很尴尬,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出现了怀疑,更谈不上幸福了。
研究还发现,每个人衡量幸福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别人都觉得一个人应该很幸福,他自己未必觉得。有一位40多岁的职业女性,在石油公司做财务,收入可观,爱人事业有成,孩子即将上大学,周围的人都很羡慕她。但她觉得并不幸福。原来,她总爱防范别人,也没有知心朋友,生活没有目标,整天感觉不舒服。邢占军说,外人看她什么都有,应该很幸福,但这位女性看重的却是人际关系和价值实现,这说明每个人衡量幸福感的标准存在巨大差异。有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感到幸福,就应该反思一下目前的状况,这有利于重新认识自己,发现幸福。
财富和幸福没有太大关系
2004年中,芝加哥大学教授奚恺元对中国6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成都进行了幸福指数测试。测试表明,6城市的幸福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杭州、成都、北京、西安、上海、武汉;但在同一城市里,富人比穷人幸福。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低——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财富对幸福的影响是相对的:只有可以进行直接的比较时,富裕的一方才会表现出更强的幸福感。这说明,幸福与财富的确有关联,但是相关程度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
这样的调查结果与我们的生活经验是相符的。回想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再看看现在城市里快节奏的生活,虽然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的东西也多了,但我们并不觉得比小时候幸福。这与当前人们的生活压力大、欲望过度扩张、身心失衡有密切关系。
学会追求自己的幸福
邢占军说,要找到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怀着真诚的心,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其次,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目标和期望标准。人活着要有目标,目标要高于现实,但又不可过高。能够激励自己,而不构成巨大压力的生活目标才是合适的。最后,要有平和的心态,要能正确对待挫折、正确对待他人。现代社会流动性大,人们的发展目标多元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对此要平心静气地看待,把握好现在,不必去忌妒别人。
对一些社会问题,我们也要平和地看待。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腐败、污染等,要理性对待,要认清这些问题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来的,也需要靠社会发展来解决。邢占军说:“这样,心态才会好,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才会觉得亮堂,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充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