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惠州仲恺高新区发达还是惠城区发达。还有惠州的发展趋势如何。能赶得上深圳
就产值来说,仲恺完胜惠城,因为惠州首个超亿元产值的产业——电子业诞生于仲恺。
仲恺独立后,惠城剩下的镇街只能靠服务业和房地产提供产值了。
然而,就目前发展水平来说,当然是惠城,因为惠城是惠州主城区,是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惠州城市之源。
惠州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十年内,如无意外,惠州的经济都是高速发展的。
至于能否赶上深圳,恐怕连政府领导也无法回答您的问题,因为这个经济很难说的,当年东莞的经济排靠后,一下冒起和佛山比肩,然近几年又落后了。
B. 大亚湾开发区和仲恺开发区哪个好
惠州的这两个开发区发展都很迅猛。大亚湾开发区营收主要是石化产业,有中海壳牌、中海油、炼化、欧德、普利司通等等,仲恺开发区主导电子产业,有三星、德赛、TCL等等。至于哪个好,看往哪方面看
C. 惠州陈江仲恺新区幸福村整体规划有哪些
1uyinnhui
D. 惠州仲恺大道属于哪个区
属于仲恺高新区,仲恺高新区之前属于惠城区,去年从惠城区独立出来的。
E. 惠州市惠阳区和仲恺高新区两个区 哪个发展前景好一点呢
要看是在哪方面发展,娱乐行业还是惠阳发达些,仲恺区的话就是工厂多。
F. 深圳到底要不要发展惠州仲恺
要。
凭借一场超大规模的城市更新项目,即将以脱胎换骨的面貌和内涵,全面对接大湾区发展,融入深圳都市圈,它,就是——仲恺高新区。
从地理位置来看,仲恺地处深莞惠的“几何中心”。
仲恺是惠州的轨道交通枢纽之城。
G. 是仲恺好还是深大好
看你读的是什么专业啦.
我的观点是专业比学校重要,如果两个学校同样的专业当然选深大啦,知名度高啊,在深圳工作好找啊.
从环境和师资力量知名度方面来看,当然是深大好啦.
我是仲恺毕业的,我当初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去读仲恺的,因为我的成绩差深大几分,郁闷.不过由于我在仲恺修读的专业还不错,所以现在工作也还可以,仲恺现在改名叫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了,这几年发展较快,在广州有两个校区.
如果你的成绩好上了深大的分数就选深大,如果你的成绩只能读仲恺,也请不要灰心.
H. 大亚湾读书和仲恺读书哪个好
大亚湾读书好。
1、大亚湾有半个深圳的GDP经济高,而仲恺经济低,GDP经济相对较低。
2、大亚湾发展速度先进,教育条件多,仲恺发展没有那么先进,没有那么多的教育条件。
I. 广东惠州怎么样,消费高吗
不高,惠城区居住环境好,消费相比周边城市要低,工业园区主要有南边的数码园,东边的东江工业区等新仲恺区发展前景不错,解决了原仲恺高新区的用地不足,是惠州经济的主力,可以查仲恺高新区相关资料惠阳区服务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与深圳相邻,但房价相差很大,所以很多深圳人过来买房大亚湾石化带动作用比较明显,流动人口增加,但人居环境有所下降博罗发展相对滞后,但是与东莞相邻惠东有强大的海岸线巽寮湾,发展旅游业不错,有季节性。
拓展资料
1、惠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属珠三角经济区。惠州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素有“粤东门户”之称。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70多万人,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2、自然概况:惠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全市。常年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平均气温22℃。广东省三大水系之一的东江和西枝江横贯全市,北部多山地,中部和沿海地带多横积小平原,东、西部为丘陵台地。惠州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地下蕴藏有铁煤、钨、钛等30多种矿务。盛产稻谷、甘蔗、花生、荔枝、柑橙等。沿海出产优质食盐,山区富藏山珍野味。惠州还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岸线长223.6公里,海域面积达4520平方公里,水产品种达640多种。
3、人文历史:惠州为广东省历史名城,自古以来就是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传说中仙人乘木鹅翩然而至故得名“鹅城”。惠州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故享有“岭南名郡”之美誉。惠州自然景色迤逦,集湖、山、泉、海、江、瀑、岛于一身,有远近驰名的惠州西湖、罗浮山、南昆山、大亚湾、巽寮湾和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等风景名胜。惠州集古城胜景、道教源流、名士遗址、革命纪念地以及瑶乡风情和客家民俗于一体,营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功能综合旅游体系。
J. 惠州仲恺是郊区吗
惠州仲恺是惠州市的一个高新开发区。
仲恺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全国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惠州市惠城区,南靠深圳,西接东莞,区内有惠深、惠河、广惠、莞惠高速公路和京九、惠澳铁路通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非常便利。
建区17年来,仲恺高新区吸引了索尼、西门子、LG、住友、施奈德、可口可乐、加拿大铝业等世界500强和TCL、德赛、华阳、富绅、亿纬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内的490多家企业落户,主要产品有彩电、手机、音响、激光头、激光视盘机、汽车导航系统、高能环保电池等,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2001年以来,仲恺高新区陆续被认定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惠州)视听产品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惠州仲恺激光头产业基地、广东省火炬计划高能环保电池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及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惠州仲恺高新区产业化基地,并通过国家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2009年,全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36亿元,同比增长2%;工业增加值122亿元,同比增长2.3% ;出口额57亿美元,同比增长1.6% ;税收12.1亿元,同比增长1.8% ;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7%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实现了经济总量的逆势增长,高新区引进了以美国科锐光电公司项目和龙旗(上海)控股集团项目为代表的多个高科技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项目,并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区、仲恺大道商业区改造、科技创业服务中心、TCL液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拉动产业链条发展,争当惠州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2010年2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赋予仲恺高新区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建立高新区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将仲恺高新科技产业园、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留学人才发展基地4个园区及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5个镇(街道)纳入管理范围。仲恺高新区面积由原来的12.9平方公里扩大至32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近15万增加到近50万,地域面积扩大了近25倍,人口数量扩大了3倍以上。管理范围和权限的扩大将带动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仲恺高新区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