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价值投资死于满仓死扛,到底为什么价值投资亏钱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说价值投资者死于满仓死抗的根本不懂价值投资,真正懂得价值投资的才是股市最大的赢家;反之对于那些投机性特别强,总想赚快钱的股民才会出现亏损累累。
虽然a股投机性确实强,大部分股票确实没有价值投资的潜力,大部分股票只能做做波段,做高抛低吸见好就收;对于没有价值投资的股票去做价值投资,必然会成为失败者,越持有套得越深,这就是现实中的炒股情况。
当然a股可以价值投资的股票非常少,但不能代表a股没有价值投资,比如茅台带动一批白马股,坚定价值投资的股民投资者赚得盘满钵满,坚持白马股价值投资的最起码有十几二十倍的投资收益,足够证明a股是价值投资的。
价值投资是采取“时间换空间”的模式,看好一只股票就安心拿着不动,总是频繁换股,频繁追涨杀跌,怎么做价值投资呢?连股票都拿不住的股民,根本不适合做价值投资。
所以通过上面两点分析得出答案,价值投资死于满仓死扛的真正原因是不适合做价值投资,其次就是不会选价值投资股票,加上选对股票也持不住股票,这些都是会导致价值投资者炒股亏钱的根源。
炒股是投资不是赌博,提倡大家进行价值投资,散户要远离投机性炒股,只要学习好价值投资,才能真正成为股票市场最大的赢家,才能长久立足股票市场。
② 长期价值投资,价值来自哪里
所投资公司的收益
补充资料:
一、价值投资就是实业投资思维在股市上的应用。凡是买股票时把自己当成长期股东的都是价值投资者。这里的长期是指5-10年的股票持有期。价值投资要求回到初心,强调股票投资和实业投资的一致性。股票投资、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投资方式的内核都是一致的。
二、价值投资的精华不在于具体的选股方法,而是在于指出股票投资和实业投资的一致性。必须把办实业的精神用于股票的投资。买股票不是买彩票更不是赌博。买股票和办实业是一样的道理,必须拥有远大的理想。股票投资家和实业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买股票就是要当股东,还要当长期股东。做价值投资就是要回到初心。
除价值投资外的其他很多股票方法,基本是着眼于短期获取利润。而价值投资要求向前看,拥有广阔的胸怀。有点像金庸在天龙八部借扫地僧之口提出的观点,即要修炼少林绝技就要有相应的佛学修为为之化解,当投资者有了广阔的胸怀就不会在乎短期的利润,就会获得真正长期的良好收益,但是真正达到这个境界对于赚多少钱已经不再在意了。
故一个投资者只要是热衷于短期赚一把快钱的那他就不属于价值投资。而5年以内的投资计划都属于短期投资计划。价值投资真正的精华在于讲究共赢,拥有关心他人的能力。价值投资是个正和游戏。
除价值投资外的其他炒股方法基本是玩一个零和游戏,技术分析也好,短线追涨杀跌也好,内幕消息也好,庄家操纵也好等等都是如此。这些方法不能提高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财富,所以从根本上说是无效的。
③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没有幸福感了
是的,现代人的幸福感确实非常低!原因如下:
1.房子、教育、医疗、养老四座大山
如今即使是农村人也都得必须在城市买房子了,因为没有房子男孩找不到女朋友,女孩也不会找没房的男孩结婚。而中国的高房价根本不是普通工薪阶层能承受的。
孩子教育也是很大的一块开支,现在大部分年轻夫妇都只要一个孩子,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人才,而各种培训班又层出不穷。普通家庭都得省吃俭用才能勉强负担的起。
医疗更不用提,家里有一个得大病的基本就得宣布破产了,动辄几十万的治疗费可以说分分钟能让人崩溃。
养老,如今养儿防老的年代已不复存在,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如以前孝顺了,是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拿着一个月两千块钱的死工资,还不够一家人吃饭,省吃俭用家里一有生病的人马上回到赤贫状态。没有幸福感可言。
4.社会阶层分化严重
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富,穷人也越来越穷。很多穷二代穷三代的孩子混了一辈子可能也就混一套房子的贷款,还是省吃俭用抠出来的。
而富人家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上亿、上千万资产,根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对钱也没有太多概念,也有时间追求梦想、理想。一大把时间尝试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用怕失败,也不会承担什么风险。
穷人的孩子一辈子都在为温饱打拼,也没资格谈什么理想、梦想。甚至连谈恋爱的资格都没有。
社会上大部分人是普通人,普通人的幸福感无从谈起。
④ 我们为什么没有幸福感
没有幸福感,可能你平时没有留意生活的美好,只记住了忙碌和烦躁。幸福感是自己去争取的,下面我将简单介绍一下5个增强幸福感的建议:
⑤ 读张磊《价值》,谈普通人“价值投资”
最近高瓴资本的张磊出了一本书,名字叫《价值》,是一本讲述他和高瓴资本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的书。我主要的交易方法为趋势交易,所以对价值投资并不感冒,原以为是一本大佬吹牛的书,可通篇读下来,这本书不仅对传统价值投资做了新时代的补充,而且书中的很多事例和观点都引人深思,让人受益匪浅。
如果你问我是否推荐读《价值》这本书,我可以说既推荐又不推荐。
先说说我为什么不推荐这书,这本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高瓴资本的价值投资方法和价值投资哲学,以及如何构建组织和帮助创业者,这些东西对于每天996练习徒手接砖的我们没有太大的价值。
读过达利欧的《原则》的应该知道,达利欧除了讲了他的核心思想“创意择优”之外还讲了很多如组织管理相关的东西,譬如“严格的爱”这些,于我们而言,并没有应用场景。
有的读者会说,我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我需要学习张磊的价值投资方法。但是我也不推荐,如果你不是机构投资者,或者是职业投资人的话, 你根本学不来 。在我的认知里,每天在公司里练习徒手接砖、投资途径只有在二级市场里进行交易的我们是没有成为价值投资者的可能的。
为了照顾一些缺乏金融知识的读者,我通俗的解释下什么叫价值投资,什么叫非价值投资?
所谓的价值投资,就是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公司的商业模式,研究公司的盈利预期来决定要不要买公司的股票。听起来非常高大上,讲起来也头头是道,比如“回归投资的本质,买股票就是做股东”、“好公司,好价格”等等,非常适合普通人装大X子。而且号称自己是价值投资的人由于价值投资的政治正确性,通常有一种优越感。
而非价值投资类别又比较多,常见的就是量化投资,趋势投资之类的。这类投资方法的特点就是,给你讲你根本听不懂这帮人在说啥。比如“月线MACD金叉,快线上0轴,日线在5日均线处获得支撑”等等,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的人,听起来的感觉就是听着都是人话,连起来就不知道他在说啥。
我们看看张磊心中的价值投资是什么样的,我截取几段你们感受下。
就这几段,估计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就已经被啪啪的打脸了。这都2020年了,你还在研究那些传统的价值投资的方法,不觉得过时么?
张磊认为价值投资的重要的标志是研究驱动,其研究的范围相当的宽泛,除了对生意本身的研究,还包括对人、环境和组织的研究。时间跨度也是相当的长,在理解时间价值里面,张磊认为研究一个行业一家公司,起码要看几十年。研究不同的公司,要看不同的时间跨度。要根据事物的本质,去窥测更久远的 历史 和未来,找到属于它的时间范畴。
就这个研究量,这个学习成本,我不认为对于每天需要去公司996的我们没有什么实操价值,你根本学不来。
那这本书是不是就完全不值得读呢?对于普通人来讲是不是完全没有价值呢?答案是No!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书中很多的观点和案例对于普通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着重讲一下爱折腾、与时代共舞和长期主义,我认为这些东西你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价值投资。
张磊评价自己说自己是一个“爱折腾,不满足现状、爱挑战自己”的一个人,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个爱折腾。
我理解的这个爱折腾,就是 实践 。
我认为现在的人普遍犯一个毛病,就是什么东西都能给你讲上两句,你听起来都挺有道理。现在自媒体流行,知识变得碎片化,大多数人都不思考或者浅思考。看一些文章逻辑上问题不大,他就觉得自己懂了,感觉自己又行了,人均懂王。但是一旦行动起来,大多数人都是翻车现场,被现实疯狂军训,骂骂咧咧的退了 游戏 。
古人讲“言知之易,行之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需要多实践,多折腾。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是“实事求是”,也正是源于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张磊在大学期间热衷于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大学期间做了一次关于牡丹牌电视机的市场调研,他没有像那些“本本主义”的同学一样,在大城市进行调研,高举高打理论研究。而是回到家乡,在农村、乡镇和三四线城市这些更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研。
正是这样独辟蹊径的调研,让他们的实践报告获得了特等奖。毛主席的调研为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农村革命的继续发展。而张磊也因为这样的调研,让他明白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耶鲁大学求学的过程中,张磊期间曾创办过一家公司,后来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公司也停止了运营,对于这段经历张磊是这样评价的。
如果只是隔岸观火,恐怕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
所以我认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多折腾,多实践。 心潮澎湃,不如说干就干 。我们需要警惕未经实践检验的认知,并通过实践证明或者证伪,大到人生选择,小到日常工作。用九边老师的话说,人生的关键就是主动吃屎。
前段时间对于“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其中有一个争论之处在于算法工程师是否需要亲自去跑外卖?在我看来,这还需要问么?每天都呆着办公室里就可以建模了?涉及到线下的问题,必须要亲自去线下体会,才能更容易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关于实践,推荐大家读一下毛主席的《实践论》,伟人的大作,可谓是常读常新。
姚尧老师在《笨蛋,问题在战略》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大势,也就是所谓的趋势可谓是相当的重要,但又常常被人忽略。很多人在讨论一个人的成功的时候,总会说这个人有多努力,多聪明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通过这些无法推导出结果。而那个可以充当充分条件的就是大势,就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高瓴资本创办于2005年,2005年有多么牛逼呢?我给大家引用书中一段话,你们感受下。
书中对于高瓴资本的初创团队有这样的一个描述:“ 除了我是半路出家学投资以外,其他四位都不是科班出身。当时就有好朋友“调侃”道:人都是看着很好的人,但是有点乌合之众的感觉。”就这么一个配置在那个年代最后也能发展为中国顶级的投资机构,你换到现在试试?
从2020年回头来看,高瓴资本和这些互联网公司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很多企业创造的产品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代裹挟着这些互联网公司和我们每一个个体向前飞奔,这就是大势的力量。
所以,我们每个人一定要有时代的概念,要看清每一个时代的趋势,有些时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譬如房地产时代,如果还刻舟求剑,再努力再自律也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功。
我们平时需要多思考即将到来的时代和趋势,投入进去,奋力搏杀。 历史 上汉高祖刘邦,就是一个流氓,萧何就是个库管大爷,周勃吹喇叭的,樊哙杀狗的。就这么一个low逼团队,在那个时代,经历惨烈的厮杀之后,最后还是创建了汉帝国。
所以要敢想敢干,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姚尧老师的常说的“小成就靠自己,中成就靠对手,大成就靠天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张磊所倡导的价值投资强调长期主义,他最关注的是一个公司,一个商业模式能否长期的为 社会 疯狂的创造价值,而不是关注眼下的利润和收入。
对于长期主义,他有三层理解。第一层是坚持初心,从自己的初心出发,去完成一个崇高的使命和夙愿。第二层是保持进化,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认知。第三层理解是商业是一个“有无数终局的 游戏 ”。
就这个东西,你套到我们个人上,也是适用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已经没有初心了。每天过着社畜的生活,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为什么这么痛苦呢?就是没有了初心,没有了对生命一个崇高的愿景。现在人们老是强调仪式感,可是仪式感能填补你内心的空洞么?你需要的不是仪式感,而是使命感。要经常问一问自己, 你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再说保持进化,这都是老生常谈了。多读书,多思考,少看脑残剧,你想不进化都难。实际上读书真的没有那么难,很多人都是没有掌握好方法,进而无法养成读书的习惯。你就挑你读的下去的书,每天就定一个2~3页的小目标,坚持下去,时间长了你不读书都会觉得浑身难受。这里的关键是目标一定要小,重点在于坚持,而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至于有无数终局的 游戏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多去尝试,多去体验,大胆的改变,不要把自己的人生限定到一个结局里。要充分的理解人生和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拥抱它们。这个就不展开了,推荐大家读一下《反脆弱》。一旦你用概率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就会看到一个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我们个人一定要把精力用在长期有价值的事儿的,而不是天天研究自己那三瓜俩枣。坚持一些长期有益的习惯,比如长期读书、长期锻炼、长期定投等。如张磊所言:“追求大问题的模糊正确远比追求小问题的完美精确要重要得多。”
思考时代的趋势,多实践自己的想法,坚持长期主义 。高维度,大格局上去思考生活中每件事儿的长期价值,坚持做能够长期创造价值的事儿。我认为,这就是普通人对自己最好的价值投资。
《人民日报》天天说,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个提法已经好几年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感受下,多想想为啥这么个提法。巴韭特赌美国国运赌成了股神,张磊在书中也提出了 重仓中国 ,没事儿我们也得想一想普通人怎么重仓中国?最后在控制好风险的情况下,多去实践实践。
最后以一首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来结尾。
⑥ 现在人不缺吃、穿、用,为什么没有幸福感
因为现在的人不容易满足,很多的人都喜欢攀比,而且也越来越追求物质上的东西,所以没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