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活到多少岁最幸福呢

活到多少岁最幸福呢

发布时间:2022-10-03 20:54:45

⑴ 一般的人的人生中最幸福的年龄是多少岁之间呢

0——3岁,不用上班,不用学习,不用担心这担心哪,全家人都围着你转,你哭了有人哄,你饿了有人给你做饭吃,你困了,有人抱着你睡觉。
18——22岁,大学时光,也应该是最幸福的时候。

⑵ 人的一生中多少岁到多少岁之间是最幸福的年龄阶段

男人的黄金年龄段多大
我心目中的理想男人最佳年龄是28岁,28岁这个年纪的男人成熟稳重,有一定的阅历,而且在我看来28岁的男人是最有魅力的时候,带着痞子般的大叔气质,又洋洒着男人的青春,在我心目中很具有魅力.年龄是30岁,这个年龄算是男人的“黄金”年龄吧,俗话说男人三十而立,男人到30岁不老也不年轻,但是大多数30岁的男人都已经事业有成,经历能力也稳定
男人多少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30而立,这是最关键的,如果30都没有定型,那也就过了男人最是奋斗的年龄了.30岁我们不要求有太多的钱,但是到了40你必须要有太多的钱.因为再没有,人的一生也就这样了,没戏了
什么年龄段是男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30岁,30岁事业有一定的基础,感情也趋于稳定..
一个男人的黄金年纪是几岁到几岁
男人的每一个年龄都是黄金的年龄,20岁的青春,阳光;30岁的成熟,稳重;40岁的隐忍,厚重;50岁的洒脱,从容.从女人的角度来看,30-40岁的男人最具有吸引力,是男人的黄金年龄段,成熟,稳重,有思想,有魅力,事业有成.从男人的角度来看,男人的黄金年龄是25-30岁之间的这几年.从学校走入社会,正充满着无限的激情,还未曾承受过重的生活压力!还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也未曾感受到太多的家庭负担!
人的一生的黄金年龄是在那个阶段!
应该是青春期(14—18) 这段时间是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对人的一生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如果这时候能过很好的把握自己,形成健康积极的心理,对我们一生都将无比受用. 还有这段时间也是知识积累最密集的阶段,不要觉得枯燥的学习把我们的青春埋没了,其实没有人生的积累和沉淀,又怎么会有在40岁左右人生的辉煌呢. 可能有人会说,有些人没有什么学习沉淀现在也很成功,但是那只是个别现象吧,成功的定义也不仅仅是看财富,衡量的标准有很多,我始终觉得培根说的那句知识就是力量太对了. 所以青春期对人的一生太重要了
男人什么年龄是黄金阶段?
30到40
男人一生中的黄金时间是多大?
10年吧. 0-20是成长期 20-30是奋斗期 30-40黄金期 40-60衰退期 60- 没落期
一个男人一生最佳年龄段是什么时间
男人25岁以后被称为进入壮年时期,这个阶段是15年,既25——39岁;40岁开始就称为中年,那么身体的最佳年龄段就是这个阶段.但是在工作和事业上的黄金15年是指36——50岁,这个时期是人的经验和水平最佳时期,黄金15年的说法是泊来品,来源于西方.

⑶ 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 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

从物种的角度来说,人活到31岁左右是最合适的。从个人出发,谁都想“再借500年”,但寿命太长并不利于人类的传承。

图:格陵兰睡鲨,寿命可达400岁

人类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把地球46亿当作一天,人类出现在23点59分,上下5000年文明则是最后的0.1秒。很多人或许认为人类比恐龙厉害,然而我们未必能像恐龙一样统治地球1.7亿年。


有一点我们可以“引以为傲”,人类文明崛起时,物种的灭绝速度超过了6500万年前小行星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不过 ,地球的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恐龙崛起,哺乳动物同样只能龟缩在它们脚下。地球上的物种相互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无底线地压榨它人,最终是消灭自己。

一个物种能否延续并不在于寿命有多长,大脑结构有多复杂,个体的生存能力有多高。举个例子:

全球有30%的人都曾感染过一种寄生虫——弓形虫。养宠物,生鲜生肉吃得更多的欧洲尤为严重,其中80%的法国成年人都感染过,但法国人依然健 健康 康,这是因为弓形虫在人体内几十年友好共处,因此“群体免疫”在欧洲尤为盛行。



物种都存在变异,如果有一天一只“超级无敌”的变异弓形虫出世,它会强取豪夺人体内的养分,并快速繁殖,最终榨干人类,你猜这种个体能力更强的弓形虫会传承的更久远吗?人类几次病毒来势汹汹,最后都快速结束,因此这个答案很容易得出。


图:来势汹汹的病毒

从物种的角度来说,这种超强弓形虫会很快被淘汰掉。因为它们在获取地球有限资源上虽然升级了,但是并没有升级传播能力,也没有进化出更强地跨物种的传播能力,更别提直接获取能量的能力,意味着它们永远只能依靠宿主。



弓形虫可以几十年和宿主共处是因为它们是在保证宿主 健康 的情况下,获取自身需求。而超强变异的弓形虫会短时间内杀死宿主,也就等于杀死了自己,最终这样的弓形虫得不到延续,只能昙花一现。

在这个例子中弓形虫可以代表寄生虫,也可以代表病毒,代表任何一个物种。什么是强?就是在大局中,突变出更自私自利的特征,可以比别人获取更多资源。强大只能集中在少数个体之中,如果这种变异可以传承下去,甚至扩散到种群之中,那么种群离灭绝就不远了。

因此,能长久在地球上传承的物种,都不是因为个体太强,能力太强的物种大多都活成了濒危物种。


蓝藻等单细胞微生物在地球上延续至今已经长达几十亿年。它们的生命都是转瞬即逝的,但只要活着就会不断繁殖后代,产生足够多的变异个体。虽然地球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大量死亡,然而哪怕死亡了99.99%,只要其中有少数变异个体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很快又会遍布地球,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人类与其他物种不同是我们并不会听天由命,当寒风来袭,我们可以点起篝火,穿起衣服,筑起围墙。因此人类作为获取能量较多,繁殖能力较弱的物种,无法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多样性,但依然可以屹立地球之巅峰。理解了这点,你会发现放弃主动防御,执行所谓的“群体免疫”有多么可笑,明明可以阻隔传播,偏偏要学微生物,万一真的只剩下0.01%,意味着丧失多样性,在变化多端的环境面前显得“弱不禁风”。



举个例子:熊猫因为物资匮乏,没有肉改吃竹子,这种单一的食物使它们失去了选择的余地。当环境变化,竹子大面积消失,或者竹子染上了可以大面积传播的枯梢病、麻点病,那么熊猫只能灭绝。



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主动抵抗环境的变化,但毕竟时日尚短,前方还有很多未知的情况。提升人类的多样性可以让人类在面对物种危机时有更多的幸存选项。然而资源是有限的,想要在有限的人口中达到最多的样本,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完成繁殖与养育后成人后就“腾出地方”。

比如人类大约在15岁就可以生育,怀孕需要1年,后代出生后再养育到可生育阶段还需要15年,因此31岁对于智人来说是最佳的“物种传承”寿命。不过,还是那句话,强大的个体都是自私的,特别是有“灵智”的个体,谁不想长命百岁。

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寿命太长难免遭罪,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至于活到多少岁,可能并不重要,活得值得才最重要。

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十分罕见。 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放在现在到处可见,而且是越来越多。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女77岁,活不到70都不及格,更谈不上合适。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

现在 社会 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这两个扎心而又酸心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分别从 社会 角度、家庭角度 个人角度 分别讨论。

社会 角度:责任和权益的无奈碰撞

从 社会 责任角度考虑,人活着的 社会 使命主要有两点:生命传承和 社会 建设

人的一生,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到满头白发,入土为安。期间有两件事是必须去做的,那就是传承生命和建设 社会 。

生命传承: 当我们拥有下一代,并将他抚养长大并培养为 社会 可用之才,能在 社会 上立足的成年人,传承生命的 社会 责任就完成了。

社会 建设: 人活着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当你在 社会 上辛苦打拼,完成手里的工作任务,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高精尖的 科技 领域,大家都是在推动这个 社会 的发展。

工作本没有贵贱,就像是机器的齿轮,无论大小,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转。只是人心轻浮,造就了那份优越感,放在生死面前,都一样渺小。

一般人在40岁、50岁就能够尽到生命传承的责任。但是对 社会 建设的责任,却要与退休年纪息息相关,只有你到达退休的年纪,光荣退休的那一天,你才完成 社会 交予的责任,

按照世卫组织的年龄段划分, 66岁到79岁的年纪还不算是老年人,都还是中年人。 所以要是调整到65岁退休,普通人只能选择执行, 我就要到这个年纪才能完成 社会 建设使命。

当然,责任尽完,我也要享受我的权益。

交了40年养老保险,按照每年2万来计算,退休前共缴纳80万。若我每个月退休金能拿到4000元,每年就是5万。那么,我需要活16年才能把80万的权益拿到手。

所以,从 社会 责任和权益来看,我们最少要活到80岁才合适。

家庭角度:父母和儿女的双重身份

从家庭角度去讨论老人活多久合适,要分别站在儿女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儿女角度: 从这个角度,着实没有必要考虑父母活到多少岁,做儿女的只要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细心照料他们,尽全力把老人照顾到位就好了。

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没了父母,就没了根。 等父母离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所以,站在儿女角度思考,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父母角度: 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没有不疼儿的娘。作为父母,到了古稀之年,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

当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儿女若能尽孝道,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 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日子都不会好过,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

个人角度:活着和离开的最后选择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任何一个选择都将影响我们的余生。我们在做了成千上万个选择后,终于塑造了这一生的轨迹。

这一次,是选择活着还是离开更合适,完全依赖你过去的每一次选择。

人在五十时 ,身子骨依旧活泛,青春不减,继续努力工作,生活还得继续,奉献不停止;

人进了六十 ,方见老意,大多数人开始偷偷与年龄作斗争,跑步,锻炼,喝枸杞 养生 等;

人到了七十 ,别逞强,不服老不能行,多数老人开始留恋身边的事物,时长会回忆过去;

人熬到八十 ,退休金已经拿够了,应该看开了,多活一天都是赚,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人撑到九十 ,赚了十年,已经超过99%的人,感谢眷顾,服从安排,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人活一世,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你上一个阶段的选择和付出。努力过好这一阶段的生活,将决定你以后每一个阶段活着是否合适。

如果始终没有承担起 社会 和家庭的责任,你不是在辜负别人,而是在葬送自己选择的权利,堵上了活下去的机会。

寿命太长的人会生病,会失去行动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会成为子女的难题。

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常常会出问题有那么一种病,叫做“老年病”。

顾名思义就是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各处都到了需要维修的时候,都容易出毛病,这就是困扰老人和孩子最大的问题。

高血压,冠心病,视力,听力,行动能力下降都是麻烦,都会让原本安逸的生活遭遇变故。

有的老人八十岁身体 健康 ,能吃能喝,生活也能自理,活的自然开心;可有的老人才七十岁便行动不便,失去活动能力,甚至需要儿女贴身照顾,这就是在考验儿女的孝心和耐心。

大部分人都懂得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父母年纪越大,越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不要去抱怨,乐观去面对,尽量去克服。

但又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在 社会 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若家中有久病的父母,如果经济实力又脆弱。是继续照顾父母还是选择维护自己的事业和下一代的明天,这会成为子女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结语: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天,生老病死都是肯定的,都有定数,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就好了。

再者说,相对于长度,生命的厚度同样重要,努力在有限的岁月中活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才是关键。

如果每天无所事事,活再久也无用。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自己的每个选择,让生命的维度变得更广一些!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人活到35岁就可以了,这样最有利于演化,维持自然平衡,控制种群数量。

人在15岁就有生育能力,把孩子养到15岁,使他也具有生育能力,正好30岁。然后,再生1-2个孩子,养大。如果自己不生,就把孙辈带大几岁。就可以去死了。年龄大了,生产力下降,身体就弱,容易生病,活着就是抢占子孙的资源。

但是,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人超越了原本的天性,不断地改造自我。生存环境从稀树草原来到了平原,从渔猎变成了耕作,然后又进入文明 社会 ,发展出了工业、服务业,建造了城市。这时候,人的体力不那么重要,智力、分工与协作、沟通与交流则成了关键。这样一来,人就需要越活越长,寿命高了,对人类有好处。

具体是这样的:

1、长寿,或者活得更长,可以让人更好地积累经验,开发知识,从而更好地有利于这个物种。老年人经验更丰富,见识多,能处理很多难题。

2、老年人的地位相对超脱,心智更成熟,有利于解决 社会 的冲突,在家族及至整个社区中享有调解、仲裁、分配等权利。

3、长寿的人多了,才可以发展出文化,去建造更复杂的、更精巧的组织,形成国家,促进协作,从而让人成为真正的群体物种。

4、活得长一些,能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己变得不想死。然后,他就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构建整个死后的世界,形成一套世界观(哪怕是很荒诞的)。结果,这就发展出了宗教,编绎出了神话,最聪明的大脑则想生了哲学,然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东西。

5、个人为了达到长寿,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更好的生活习惯,更先进的医学手段,更有钱,等等。这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客观上推动了 社会 进步。如果人人都想着早死,怎么可能去奋斗,去改变自然啊?

。。。。。。

不过,现在的人普遍活得都挺久的,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却不多。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老人会占有太多资源,等他们身体不行需要照顾了,将给 社会 带来极大的负担。(这个问题不能多说了)

⑷ 人活多大年龄才算一生幸福

我个人认为活到80岁左右,就是比较幸福的事情了。前提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经历很多,比如:情感上的波折,人生的辉煌和低谷,最重要的是在此生能够圆了自己曾经稚嫩而美好的梦想。而后的余生,即便身体机能开始衰退,美好的回忆也能填满孤寂的人生。

⑸ 人活多大年龄是最好的年龄段

现在政府的政策好,老年人基本上都生活的好,医疗条件又好,医生医术精湛。只要注意身体,活到九十之百岁,就是好年龄段。愿全天下的老年人,都健康长寿!

⑹ 人活到多少岁才是最合适的呢 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

人的寿命一长,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折磨,对儿女是一种负担,不少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安详的死去,这样就会少了很多罪受,人的一辈子很短暂,活多少岁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活的值不值得。

我觉得人活到在失去自理能力前是最合适的,人的寿命一长,就像时间久的机器一样,里面的零件已经老化,会很容易出毛病,而寿命太久的人,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大大降低,很容易出现毛病,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如果我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我会选择安乐死,因为这样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没有尊严的活着,对我家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有一句古话流传至今,已有百年: 人生七十古来稀, 意思就是在古代很少有人活到70岁,像这样的人非常非常少,但是现在 社会 各方面发展的都比较快,医疗水平提高,不少人的寿命也在延长。

在古代,随随便便一个感冒,一个疾病就会死很多人,但是现在的医疗水平,感冒已经成为随随便便吃药就能医治好的病,所以医疗水平提高也是不少人寿命延长的原因。

根据数据统计,国内平均男女寿命在,男73岁,女77岁。

我觉得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合适。

人的一生就像一个使命一样,从出生,就不断完成自己的使命,直到自己黄土白骨那一刻,才是真正的安息。

30岁对于我们来说,正是黄金阶段,身体各各方面器官都已经发育到最成熟的时候,从40岁开始,逐渐下降,50岁以后,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逐渐下降 ,比如:抵抗力,免疫力开始下降,很容易被疾病缠身。

从60岁以后,身体所有机能全部出现明显的反应,比如视力,听力,身体机能都大不如以前。

所以我们人生是非常短暂的,要在这短暂的时间做出有意义的事情,该做的事情,这样才不枉为人生。

人活多久取决于自己的意义在哪里。

人一旦寿命久,就会出现疾病缠身,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人一上了年龄,身体各个器官各个机能都会下降衰弱,就像一个机器,年份一久就会出问题,慢慢被淘汰,人也是一样,一旦寿命久会很容易被疾病缠上,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这个时候就需要子女来赡养自己,大部分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 :羊之跪乳恩,鸦有反哺义。

都纷纷赡养自己的父母。

有一句话叫久 病床前无孝子 、虽然说的很残酷,但是现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父母久病不起,床边连端一碗水的人都没有。

现在这个 社会 ,无论干什么都需要钱,高昂的房价,孩子的学费,家人的开销,老人需要善养,等等都需要钱,在这个 社会 花钱容易,挣钱难,往往迫于这些压力,让不少人都喘不过气,没日没夜的工作,天天加班,就是为了能够保障家庭过一个稳定的日子,养活家里的人 ,为下一代打拼一个很好的明天。

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如果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那么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是家庭需要自己养活,一方面是自己的父母需要照顾,二者不能得兼,很难做出选择,请一个护工照理家庭,没有那种条件,做事让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

这个问题把人生看得很通透,寿命太长难免遭罪,对自己对儿女都是负担,走得安详也算一种福分。至于活到多少岁,可能并不重要,活得值得才最重要。

要说活到多少岁才最合适,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人能活到六七十岁的很少很少,十分罕见。 可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

以往七十岁就是长寿,放在现在到处可见,而且是越来越多。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来看,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男73岁,女77岁,活不到70都不及格,更谈不上合适。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多少岁最合适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对我们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不小心就活得不合适。

现在 社会 到底活到多少岁合适?寿命太长的人会怎么样?这两个扎心而又酸心的问题,我认为需要分别从 社会 角度、家庭角度 个人角度 分别讨论。

社会 角度:责任和权益的无奈碰撞

从 社会 责任角度考虑,人活着的 社会 使命主要有两点:生命传承和 社会 建设

人的一生,从一个孩子呱呱落地,到满头白发,入土为安。期间有两件事是必须去做的,那就是传承生命和建设 社会 。

生命传承: 当我们拥有下一代,并将他抚养长大并培养为 社会 可用之才,能在 社会 上立足的成年人,传承生命的 社会 责任就完成了。

社会 建设: 人活着并不全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当你在 社会 上辛苦打拼,完成手里的工作任务,无论是服务行业还是高精尖的 科技 领域,大家都是在推动这个 社会 的发展。

工作本没有贵贱,就像是机器的齿轮,无论大小,少任何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转。只是人心轻浮,造就了那份优越感,放在生死面前,都一样渺小。

一般人在40岁、50岁就能够尽到生命传承的责任。但是对 社会 建设的责任,却要与退休年纪息息相关,只有你到达退休的年纪,光荣退休的那一天,你才完成 社会 交予的责任,

按照世卫组织的年龄段划分, 66岁到79岁的年纪还不算是老年人,都还是中年人。 所以要是调整到65岁退休,普通人只能选择执行, 我就要到这个年纪才能完成 社会 建设使命。

当然,责任尽完,我也要享受我的权益。

交了40年养老保险,按照每年2万来计算,退休前共缴纳80万。若我每个月退休金能拿到4000元,每年就是5万。那么,我需要活16年才能把80万的权益拿到手。

所以,从 社会 责任和权益来看,我们最少要活到80岁才合适。

家庭角度:父母和儿女的双重身份

从家庭角度去讨论老人活多久合适,要分别站在儿女的角度和父母的角度来进行探讨。

儿女角度: 从这个角度,着实没有必要考虑父母活到多少岁,做儿女的只要关心老人的晚年生活,细心照料他们,尽全力把老人照顾到位就好了。

做子女的应该是希望父母活的越长越好,那个家必须有父母在才叫家,没了父母,就没了根。 等父母离开了,就再也见不到了,这辈子最疼你爱你的人走了,这种事想想都心痛

所以,站在儿女角度思考,家中的老人的寿命是愈长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父母角度: 自古只有不疼娘的儿,没有不疼儿的娘。作为父母,到了古稀之年,首先考虑的依然是儿女的生活。

当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儿女若能尽孝道,在病床前悉心照料,作为父母尽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 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若儿女的家庭因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争吵,因为谁来养老而反目,作为父母已然成为儿女的包袱, 那么无论是活到80还是高寿100,日子都不会好过,到底多少合适也没了任何意义!

个人角度:活着和离开的最后选择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任何一个选择都将影响我们的余生。我们在做了成千上万个选择后,终于塑造了这一生的轨迹。

这一次,是选择活着还是离开更合适,完全依赖你过去的每一次选择。

人在五十时 ,身子骨依旧活泛,青春不减,继续努力工作,生活还得继续,奉献不停止;

人进了六十 ,方见老意,大多数人开始偷偷与年龄作斗争,跑步,锻炼,喝枸杞 养生 等;

人到了七十 ,别逞强,不服老不能行,多数老人开始留恋身边的事物,时长会回忆过去;

人熬到八十 ,退休金已经拿够了,应该看开了,多活一天都是赚,安心享受晚年生活;

人撑到九十 ,赚了十年,已经超过99%的人,感谢眷顾,服从安排,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人活一世,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责任,每个阶段都依赖于你上一个阶段的选择和付出。努力过好这一阶段的生活,将决定你以后每一个阶段活着是否合适。

如果始终没有承担起 社会 和家庭的责任,你不是在辜负别人,而是在葬送自己选择的权利,堵上了活下去的机会。

寿命太长的人会生病,会失去行动能力和生活自主能力,会成为子女的难题。

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常常会出问题有那么一种病,叫做“老年病”。

顾名思义就是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各处都到了需要维修的时候,都容易出毛病,这就是困扰老人和孩子最大的问题。

高血压,冠心病,视力,听力,行动能力下降都是麻烦,都会让原本安逸的生活遭遇变故。

有的老人八十岁身体 健康 ,能吃能喝,生活也能自理,活的自然开心;可有的老人才七十岁便行动不便,失去活动能力,甚至需要儿女贴身照顾,这就是在考验儿女的孝心和耐心。

大部分人都懂得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父母年纪越大,越需要花精力和时间去照顾老人,不要去抱怨,乐观去面对,尽量去克服。

但又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 ,在 社会 和家庭双重压力下,若家中有久病的父母,如果经济实力又脆弱。是继续照顾父母还是选择维护自己的事业和下一代的明天,这会成为子女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结语:

每个人都有年老的那天,生老病死都是肯定的,都有定数,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只需坦然面对就好了。

再者说,相对于长度,生命的厚度同样重要,努力在有限的岁月中活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才是关键。

如果每天无所事事,活再久也无用。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自己的每个选择,让生命的维度变得更广一些!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人活到35岁就可以了,这样最有利于演化,维持自然平衡,控制种群数量。

人在15岁就有生育能力,把孩子养到15岁,使他也具有生育能力,正好30岁。然后,再生1-2个孩子,养大。如果自己不生,就把孙辈带大几岁。就可以去死了。年龄大了,生产力下降,身体就弱,容易生病,活着就是抢占子孙的资源。

但是,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人超越了原本的天性,不断地改造自我。生存环境从稀树草原来到了平原,从渔猎变成了耕作,然后又进入文明 社会 ,发展出了工业、服务业,建造了城市。这时候,人的体力不那么重要,智力、分工与协作、沟通与交流则成了关键。这样一来,人就需要越活越长,寿命高了,对人类有好处。

具体是这样的:

1、长寿,或者活得更长,可以让人更好地积累经验,开发知识,从而更好地有利于这个物种。老年人经验更丰富,见识多,能处理很多难题。

2、老年人的地位相对超脱,心智更成熟,有利于解决 社会 的冲突,在家族及至整个社区中享有调解、仲裁、分配等权利。

3、长寿的人多了,才可以发展出文化,去建造更复杂的、更精巧的组织,形成国家,促进协作,从而让人成为真正的群体物种。

4、活得长一些,能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自己变得不想死。然后,他就要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构建整个死后的世界,形成一套世界观(哪怕是很荒诞的)。结果,这就发展出了宗教,编绎出了神话,最聪明的大脑则想生了哲学,然后又派生出一系列其他的东西。

5、个人为了达到长寿,需要做一系列的努力,更好的生活习惯,更先进的医学手段,更有钱,等等。这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动力,客观上推动了 社会 进步。如果人人都想着早死,怎么可能去奋斗,去改变自然啊?

。。。。。。

不过,现在的人普遍活得都挺久的,世界上的人多数是成年人、老年人,新生儿却不多。这就产生了新的问题,老人会占有太多资源,等他们身体不行需要照顾了,将给 社会 带来极大的负担。(这个问题不能多说了)

⑺ 人的一生中多少岁到多少岁之间是最幸福的年龄阶段

我觉得人生从10岁到18岁之间是最幸福的,因为这个阶段不会有任何的烦恼,每天就是开心的玩耍。
以后您如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按照下面的思路去解决:
1、发现问题:往往生活在世界中,时时刻刻都处在这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当某些矛盾放映到意识中时,个体才发现他是个问题,并要求设法去解决它。这就是发现问题的阶段。从问题的解决的阶段性看,这是第一阶段,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分析问题:要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必须明确问题的性质,也就是弄清楚有哪些矛盾、哪些矛盾方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什么结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其间的关系和已具有哪些条件,从而找出重要的矛盾、关键矛盾之所在。
3、提出假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即可采用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采取什么原则和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但所有这些往往不是简单现成的,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可能。但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正确的假设引导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不正确不恰当的假设则使问题的解决走弯路或导向歧途。
4、校验假设:假设只是提出n种可能解决方案,还不能保证问题必定能获得解决,所以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是对假设进行检验。不论哪种检验如果未能获得预期结果,必须重新另提出假设再进行检验,直至获得正确结果,问题才算解决。

⑻ 人活多少岁才能幸福

有的人可能觉得寿命越长越好,但其实如果寿命太长的话,你可能会承受更多的痛苦,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寿命太长,这个时候你身边大部分的同龄人都已经过世了,而且身边的小辈儿也可能会因为一些疾病走在你前面,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也会感觉特别的孤独寂寞。

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各个机能器官都在退化,当你年龄越来越大之后,不管是你的听力、视力、味觉还是行动,都会变得越来越迟缓,这直接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给你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当你生活不能自理时,就算活得很久,也只会给孩子增加压力,自己生活的也不会幸福。所以,不用太过执着于长寿,凡事顺其自然。如果你能活到80多岁,那么就很幸福了,因为人到了这个岁数,基本上就儿孙满堂了,也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总之,生老病死不由己,人不管能活多少岁,哪怕100岁,只要能够生活自理,每天能吃得下,睡得着,就很幸福了,有的人虽然只有四五十岁,但是身体特别差,身体要承受很大的病痛,或者因为意外成了植物人,需要家人操心劳累,那么他就算活到80岁,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一个人长寿的前提必须是要健康,活到多少岁合适还是要看个人的身体状况。

⑼ 人生在哪个年龄段幸福感最强

从社会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角度研究幸福话题的科学家认为,幸福感与年龄有关,六七十岁时,人们的幸福感最强烈。

据西班牙《世界报》2日报道,科学家在对80多个国家的200多万人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年危机困扰着40岁上下的男性,女性则在50岁左右出现危机感,这使他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在走出人生的这一低谷时期后,幸福感会逐渐上升,到了六七十岁时,人们的幸福感最强烈。

尽管原因并不明确,但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更现实,他们会承认自己的弱点,心理上更为成熟,随着一些亲人的相继离世,他们学会了更现实地看待一切。

⑽ 你认为活到多大年龄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现在的社会,各方面的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人们也都开始注重身体健康,想要寿命更长一些。相比之前,现代人的平均寿命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是在75岁左右,也有不少长寿,百岁的老人也在增加。



衰老之后,容易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疾患,有些问题认为已经改变不良,那此时也不用过度悲伤,这个时候,更应该活好自己,把想做的事都做一遍,作为家人,就需要尽可能地满足老人就行,珍惜最后的时光,不留遗憾,那也算没有白活。

生命的长短,需要有意义才行,并不说有多大的贡献,而是每一天都能够活出自我。对于死亡也别那么恐惧,我们要坦然面对,平时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生活才有意义。




阅读全文

与活到多少岁最幸福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事业编怎么搞事业 浏览:770
街拍美女的微博有什么用 浏览:92
男生爱情里怎么成熟 浏览:618
什么叫幸福模样 浏览:303
鸡和羊的爱情如何 浏览:238
和鼎健康座椅艾灸仪多少钱 浏览:378
家庭经济困难要怎么写居委会证明 浏览:874
石首晚上哪里美女多 浏览:423
领导干部事业编制怎么改革 浏览:629
lol中路美女英雄有哪些 浏览:392
什么是爱情故事理论 浏览:881
婚姻调解去哪里找 浏览:288
事业单位升副科要多久 浏览:328
南桥哪里可以补办健康证 浏览:84
杭州健康通预约时间怎么看 浏览:421
什么叫喇叭裤背后的故事 浏览:502
哪里要用到健康证 浏览:406
安徽事业单位笔试一般多少分 浏览:856
盐城婚姻要多少财礼啊 浏览:631
社会经济政治是什么 浏览: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