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营造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如何营造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人人都希望着幸福的生活,每个企业也都希冀成为卓越的企业,但是,企业要真心为员工谋取幸福,就要重视、经营每一个员工,要放手让人才干事、支持人才干成事。接下来我整理了如何营造企业员工的幸福感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让一群原本就幸福的人上车,让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者开车,在旅行的过程中充分赋予每个人职责范围内的权利和自由,充分发挥他的能力,让他在这场旅途的'过程中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来不断激励他前进。
一:帮助员工了解工作中的兴趣
提升员工幸福感的首要方法是帮助员工了解工作中的兴趣。很多人在工作中缺乏幸福感,其直接原因是意识不到自己工作的兴趣所在,久而久之,就出现职业倦怠,幸福感也会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对其进行心理援助时,就可以通过让员工了解工作兴趣的方法来帮助他职业幸福感。益西拥有多年的企业心理援助项目经验,能够为你具体指导如何帮助员工了解工作兴趣,让你的员工的幸福感因此得到提升。
二: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也是提高员工幸福感的重要方法之一。企业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处是,帮助员工将个人发展目标融入企业发展目标,从而建立起一个跟随企业一起成长和发展的个人发展计划,这样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也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工作的意义,带给员工更多的幸福感。
三:营造宽松活跃的工作氛围
宽松活跃的工作氛围是让员工感觉到幸福的重要条件。每天在一个宽容活跃的环境中工作,能够帮助员工保持心情愉悦,也能培养员工待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让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好地搞好人际关系,这样员工的心理压力减轻,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
四:为员工提供公平的企业环境
为员工提供公平的企业环境也是企业心理援助的重要方面。很多员工的幸福感不高与企业自身的不公平环境有关。不公平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场所的硬件设施条件,一个是企业文化、制度等软环境。企业无法做到自身的公平,就会带给员工很多负面影响,员工会抱怨、会闹情绪、员工幸福感不佳直接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五: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幸福感管理
要想提高员工幸福感,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幸福感管理。员工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的心理,企业可以通过外部措施来影响员工心理,帮助他们提升幸福感,但也要关注员工的本身的心理素质。企业应该帮助员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并且提高员工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以此来帮助员工进行自我幸福感管理。
Ⅱ 4招教你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幸福感是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在职场中,没有幸福,只有压力。其实不然,只要领导者做好以下几点,也能为广大员工提高幸福指数。
有两个例子:
某公司正在冲刺季度业绩,于是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完成。员工一整个星期都在加班,连周末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最终实现了季度目标,却没有兑现当初的季度奖励。几个季度下来,每个团队都有好几个人离开。
某公司也在冲刺年底业绩,然而,公司老总体贴员工天天加班,于是经常组织员工参加周末聚会。虽然少了周末休息的时间,但是员工之间的感情好了,有说有笑的,平日里的工作都轻松了不少。
没有人喜欢无休止的工作,更没有人愿意自己一直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公司领导想要留住员工,就得花心思明白员工的想法,像上面的例子一样,领导因为知道年轻人喜欢玩,于是经常组织大家参加聚会,在聚会中交流感情。很快,团队凝聚力就培养而成了。企业老板要多花心思在员工的休假、员工的生日、员工奖金、员工旅游等方面,方能提高员工幸福指数。
现代公司越来越讲究效率,讲究公平,他们会把公司员工划分几等,非常努力的,很努力的,一般努力的,不努力的。为了实现公平的待遇,针对员工的绩效做出奖励,优秀的给予奖金奖励,表现差的就得减薪。
这样的制度,无形中给员工添加了巨大的压力,人人你追我赶,都想做到最优秀的,拿到最多的奖金。有最优秀的一个,也会有落后的一个。有些员工,不是他不够努力,而是追不上前头的人。滞留在后面的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我怀疑:我真的很差吗?我真的不能得到认可吗?
毕老师认为,与其恶性竞争不如多组织培训,让更多的员工提高自己,加入到优秀者的行列中。有些时候,让员工自主发挥,自由创作,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加入公司承诺,每年年底都会加薪,另一个选择就是设置季度奖金,你会选择哪种?很多朋友都会选择前者,毕竟,加薪是我们参加工作的最大动力。对于很多员工来说,薪酬福利就是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员工的工钱是企业给予员工的直接体现。
然而,整整一年,谁都不明确自己会走到哪一步,会不会中途离开。总有人熬不住,提前离职,那么他就没办法享受加薪待遇。因此,选择时不时地发奖金,更加能够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因为每个季度有了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而且只要努力了就能拿到手,这样以来,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能够让员工更加开心。要知道,企业给员工发奖金相当于是一种认可和鼓励,能够带给员工刺激,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很多时候,企业对于奖励会提供若干选择,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方案,或者说,给大家划分层次,该拿到什么奖励,就拿什么奖励。这样的设计,听起来很公平。是的,你做了多少,就能够拿多少;别人偷懒没做什么,也就拿不到什么?太公平太计较的奖励,实则毫无人情味,与其分开奖励,不如统统不要奖励。
员工因为有多种选择,反而患得患失,今天想我一定要拼劲全力,才能够拿到最高的奖励;明天想,天天都这么努力,实在是太累了。有选择的余地,员工就会想,我这个选择真的最好的吗?总觉得放弃的那个选择才适合自己。患得患失的情绪,正是幸福感流失的表现。
以上几个对比,很明显,幸福指数更高的都是后者,而且后者指数更少。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企业多倾听员工的心声,多了解员工的想法,就一定能够帮助员工提高幸福感。
Ⅲ 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合易认为:1、切中需求、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往往是职业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设计与实施对外富有竞争力、对内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是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关键。同时,公司福利的针对性细节设计,也能为提升员工幸福感提供助力。
2、知人善用,精确人岗匹配带来的工作成就感
把合适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来做,让员工能够从事自己擅长、感兴趣的工作,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突破与个人价值,并通过完成有挑战性的工作、承担更高层面的岗位责任,持续不断取得职业成就感。
3、关注员工成长,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培养辅助
设计既满足企业发展又符合员工期望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并在员工职业成长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成长磨练机会、培训与指导辅助,帮助员工更好的将个人发展嵌入到企业整体发展的过程当年中去。
4、良好的工作氛围,正向积极轻松活跃的企业文化
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对员工的生活态度、职业观念、行为准则及行为管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良性导向作用,关注员工的心声与建议,营造富有轻松活泼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更加主动且快乐的面对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员工幸福感和忠诚度。
5、张弛有度,生活与工作有效兼顾与平衡
现代职场工作时间长、工作难度大、身心消耗大等特点容易影响员工工作热情,降低员工的职业幸福感,从员工实际能力水平与个人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有利于帮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提升稳定性和忠诚度。
Ⅳ 公司不断调整架构,怎么提升员工幸福感呢
美国哈佛学者研究表明,幸福感可以作为“快乐竞争力”给组织与个人带来的变革,能使组织的生产率平均提高31%,销售人员的销售额平均提高37%,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平均提高12%。不论是从员工稳定性还是从企业竞争力来看,让员工拥有幸福感,是管理者需要践行的事情。
但是,根据中国职业心理健康数据调查:在我国企业中,60%的员工面临着高压困扰,约40%的员工工作中缺乏活力,11.9%的员工对工作不满意,21%的员工有较高的抑郁倾向。由此可见,职场中员工的心理健康度让人担心,同时,也从侧面看出,大多数员工的“幸福感”已经发生了严重缺失。
不断认可是幸福的保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得到同事或管理者们的认可与欣赏,因为他们想要看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回报。当员工完成某份工作,管理者对员工进行认可,会让员工变得更开心,当员工工作开心了,幸福指数上升了,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会上升。
积分制管理中,处处体现出对员工的认可。不管是员工在工作上的优良表现,还是出现更多的正能量行为,都是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例如:在工作方面,按时上交日常工作总结报告;完成手头工作后,主动向管理者寻求工作等,都是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奖励;行为习惯方面:主动帮助同事打扫卫生;向团队成员传播正能量的事务等,都会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积分制管理模式下通过对员工不断认可,让员工在工作中和正能量行为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收获幸福,并鼓励员工在工作上有所作为,增加员工的信心。
Ⅳ 如何提升工作幸福感
现代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对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工作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负担,如何提高在工作中的幸福感,成为高效工作的必要思考问题。
方法/步骤
制定工作计划
(1)提前规划好每天要完成的工作
(2)根据现阶段的工作,做出预期完成目标
(3)对于工作细节,考虑多种解决办法,做到从容不迫
(4)定期写工作计划总结,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收获和不足
Ⅵ 如何营造企业员工的幸福感 营造企业员工的幸福感应该怎么做
1、激发员工潜能,让员工有成就感。员工持久的、最大的幸福感来自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公司要通过培训、培养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员工在实践历练中,汛速成长,加快成才,充分体现自身的个人价值。
2、丰富企业文化,让员工有归属感。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灵魂。让公司有共同的发展理念、追求愿景、团队精神、价值取向,才能志同道合,增强对员工的感召力。靠愿景激励、靠文化熏陶,是精神动力的来源,可以极大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
3、关心员工生活,让员工有亲切感。公司对员工有关怀,员工才能对公司有感情。公司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兴趣爱好、生活状况有所了解,多加关怀,才能化解他们的后顾之忧,增进对公司的感情,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
4、给予合理薪酬,让员工有获得感。员工工作的初级需求是养家糊口。给予员工一定的酬薪和职级待遇,并按劳定酬、论功行赏,让员工物有所值,才能留住员工,对员工也是一种肯定。
5、营造和谐氛围,让员工有安全感。一个单位形成正气上扬、团结和谐、彼此成就的氛围,才能让员工感到集体的温暖,才能避免内耗,愉快合作,增强合力,促进发展。
Ⅶ 如何提升员工幸福感
导语:在企业这个组织内培养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有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家除了提供给员工物质报酬外,还要提供给员工精神报酬,这是对企业管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儒家哲学的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最重要的是追求物质外的精神幸福,在企业中用儒家文化管理和引导员工建立正确的幸福观,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员工幸福的管理是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独特幸福观
中国人有自己的独特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往往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及佛家,均把精神上的满足作为人生幸福的最终追求,把道德和气节也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之一。中国的文学作品把神仙的生活往往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富足者,物质只是人生在世的一个基本生活需求,这其实与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图是相一致的,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生的最终需求。他只说出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一部分,中国人更多的是在意自修,“心外无物”是修的最高境界。
儒家经典故事孔颜之乐其实是中国人幸福观的集中体现。《论语・雍也》里有一段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孔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的实际意图并非是要人们刻意追求清贫。而是通过对颜回的赞扬,表述了儒家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和衡量标准。
孔子认为幸福与快乐与否是与物质没多大关系的。“安贫乐道”其实就是儒家的幸福观。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是住在简陋的环境,吃着粗茶淡饭,只要精神富足,人生也能乐在其中,仍能孜孜好学,仍能感到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孔子在《论语・述而》对这种幸福哲学理念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即便是吃简单的食物,喝白水,弯起胳膊就能当枕头,快乐自在其中。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孔子这种对快乐和幸福的论点和阐述被后人称为 “孔颜之乐”。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观的典范,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最大的追求与幸福就是“乐道”,这里的“道”其实就是人生理想。在企业这个组织中,要想做到幸福管理,首先要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让员工有理想和有追求,要改变员工的心态模式,员工的心态模式很重要。只有员工有了一颗超然的心态。才能对人生有幸福感。一定要让员工明白幸福来源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来源于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其实并不取决于拥有物质的多少。如果能建立一种向孔颜之乐一样的“安贫乐道” 的幸福观,员工就能够经受物质与利益的诱惑,减少虚荣带来的内心的折磨。无论面对如何复杂多变的环境,都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恬淡、安然的内心。这样的企业就会形成一个人人能感知的幸福环境和氛围,幸福管理就会开花结果。
幸福管理从价值观入手
员工的幸福管理,要培养员工建立乐天豁达的包容观,孔子和颜回之所以能够在任何环境都能够有幸福、快乐、喜悦的感受,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更因为他们有乐天豁达的包容观,对于当下的环境和处境有一颗乐观的包容心态。他们从不挑剔环境,而是用强大的内心世界去包容和接受当下,他们的内心与每时每刻外部发生的一切形成一体,不批判、不抗拒,贫乏就享受贫乏,疼痛就享受疼痛,简陋就享受简陋。在乐天的同时,他们也积极的去改变环境和周围的.不利氛围。
如果在一个企业中我们的员工能够像孔子和颜回一样,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岗位,被分配了怎样的工作,都能够在每时每刻与自身所处的外境和谐相处。安住当下,少一分幻想、浮躁,多一分专注、钻研,自然就能从内心深处流露出一种喜悦的力量,并以积极的心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当下的一切,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忧人,这便是幸福管理的目的。解放后我们的那些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他们在国外过着很优越的生活,但是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他们没有抱怨,脱下西服穿上了粗布中山服,马上变成了一个普通劳动者,并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这个国家的命运。当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抱怨的,都是乐观包容的,所以有一颗乐天和包容的心态,对于一个人是否幸福非常重要。
员工的幸福管理,还要教育员工树立幸福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不是靠别人得来的的理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什么豆结什么果,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从来都是光顾努力奋斗和辛勤耕耘的人的,人生在奔向幸福之路上的种种奋斗历程本身就是幸福,幸福有时是一个结果,有时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无论看历史和现实中,任何人无论是事业和家庭做到幸福,都有一部酸甜苦辣的奋斗史。没有什么人会从别人那里获得幸福。
员工幸福管理,还要教育员工树立知足常乐的人生理念。
一个人要有幸福感,一定要知足常乐,我们每个人由于家庭,文化,社会环境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原因,客观上造成了一些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公平。但是如何看待这些,也是我们每个人是否幸福的很关键的原因。正确的应该是对我们能改变的,我们积极的去改变,对不能改变的,我们应该顺应它,但是在心态上我们必须有一颗知足的心,人生其实不是与别人比,而是要与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比。现实中我们习惯了横向比,而且老与比我们成功的人比,这样往往很容易陷入痛苦之中,我们每个人应该比我们的过去,比一些不如我们成功的人,这样就会有幸福感,知足并不是让我们的员工不要有上进心,这是两个概念。幸福管理就是既要让员工积极努力创造幸福,又要让他们有知足常乐的人生理念。这样员工的幸福指数就会提高。
员工幸福管理,还要教育员工树立质朴自然就是幸福的理念。
孔子一生是想做一些平天下的大事,但一生却不太如愿,过着丧家犬般的生活,但从他的谈话中,除了有一些报国无门的无奈外,并没有不幸福的感觉。原因是在于他并不刻意追求外在环境的条件,在简朴自然中寻求生命的质感,他们不被虚荣所累,简单的生活同样能够承载厚重的情怀,在箪食瓢饮中依然享受着清明的快乐。而我们现代人之所以离幸福越来越远,是因为有一个错误的价值观,认为“幸福是别人的崇拜,幸福是自我的高人一等”。因为有这个错误理念,人们在不断的追逐中却难以满足这种虚荣心,老觉得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所以带来精神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感就荡然无存。所以引导员工正确的认识自己,放弃一味的追求外在身份的标签,树立在质朴自然中捕捉内心幸福的理念也很重要。
古人讲“乐道”才能“安贫”,“乐道”才能幸福。在一个企业中,要做到员工幸福,同样要让员工“乐道”,只有员工有了正确的道,也就是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员工才能真正幸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