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为什么丹麦的孩子如此幸福平和

为什么丹麦的孩子如此幸福平和

发布时间:2022-09-25 08:14:09

❶ 一个极具幸福感的地方!丹麦为什么被冠为全世界幸福指数爆棚的国家

一个极具幸福感的地方!丹麦为什么被冠为全世界幸福指数爆棚的国家?

提及丹麦,大家会想到什么?我最开始想到的就是童话,安逸的北欧小镇,生活闲适的丹麦人……丹麦是一个极具幸福感的地方!丹麦作为北欧的代表性国家之一,被冠为全世界幸福指数爆棚的国家。一起来看看吧。

01 食品安全

幸福感还离不开美食。丹麦人是食肉动物,均值每一年人均消费48KG肉。“HYGGE“就是指好好爱自己,宠爱自己,放任自身,这些会让你有点儿负罪感的食物,如糖、生日蛋糕、咖和朱古力才是HYGGE的构成部分,但绝不能过于奢侈浪费,鹅肝酱就不是。”欧洲人人均一年交易4KG糖块,丹麦人做到8KG。丹麦是世界咖啡消耗量第四的国家,人均消费比美国人比较多33%。

还记得丹麦有一个啤酒品牌在飞机场有一句宣传词吗?“Welcometotheworld’shappiestnation(欢迎光临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度)”,6个简单语汇伴随流动性的色彩,把这个童话王国的绝对自信大大方方的呈现出来。

丹麦是个幸福指数爆棚的国家,是藏匿的人间天堂,如果你有一天要出国游玩,你会选择丹麦吗?对于丹麦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❷ 丹麦的社会福利有哪些

丹麦的社会福利如下:

一、教育

教育事业发达。1973年起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2002年全国共有学校3520所,学生111.8万人,其中小学2791所,学生67.9万人;高中307所,学生6.9万人;职业学校164所,学生17.2万人;综合性大学5所,学生7.4万人;师范、技术、农业、商业、艺术、音乐等院校153所,学生10.4万人。

最着名的高等学府有哥本哈根大学(建于1479年,2003年约有学生3.5万人,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51位)、奥胡斯大学(建于1928年,2003年约有学生2.1 万人)、丹麦技术大学和皇家兽医和农业大学。2003年国家教育经费预算为301.7亿克朗,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2%。

二、卫生

所有丹麦公民无论经济状况如何,都可以享受国家医疗体系提供的免费服务。医疗费由国家税收支持。但是,对于牙科护理及其他医生或医院未提供的其它类型的治疗,个人须承担部分费用,也可根据收入状况报销。

每个丹麦居民都拥有一位社区医生,负责提供疾病预防方面的建议,治疗一些轻微病症,并确认患者是否应接受专业检查。持有个人身份号码(CPR)与国家医疗健康保险的居民可接受免费急诊治疗。

在丹麦医疗体系中,看全科医生是就诊的第一步,他们负责前期的检查治疗,必要时把病人转给专科医生或医院。

三、以高福利、高收入、高税收、高消费为特征。

2002年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等)开支为3958.89亿克朗,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8.4%。2002年人均收入22.18万克朗。2003年失业人数约为17.1万人。全国有医生9400人,病床2.6万张。

私人住宅拥有率53%,别墅拥有率11%,手机使用率68%,家庭电脑拥有率70%,上网率79%。每千人拥有医生2.5名,洗衣机740台、电视机575台,小轿车343辆、电话613部、传真机120部。

(2)为什么丹麦的孩子如此幸福平和扩展阅读

丹麦推动企业创新的措施:

1、为企业创新提供财政支持

丹麦政府采取了两个具体措施提供对创新的财政支持,一是提供商业发展的财政支持,二是提供股权保障计划以及公司发展计划支持。

前者成立于1992年,主要是向商业化发展提供种子资金,但由于运作不太理想,2001年修改有关规定,明确将增强对新项目和新企业的支持,并且投资以市场化运作,比如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股权和贷款利率。

后者主要是政府对创新项目提供50%的风险保证金,以引导私营企业向该创新项目投资。

为了支持小型企业的研发活动,丹麦政府设立“丹麦增长基金”,为小型创新企业提供种子资本,到目前共向企业投入20亿克朗研发启动资金,还吸引了近2.84亿克朗的银行担保贷款。

为了促进该增长基金的良性发展,2004年对其使用范围作出新的法律修订,允许该基金运用自行资本对新型公司进行投资,使得基金可以从成功的商业投资项目中获取更多的收益,从而从事更多的风险投资项目。

2、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研发

丹麦对企业的研究投入实施税收减免。根据议会通过的决议,丹麦政府面向中小型企业制定优惠政策,提出“科学转化为生产”的行动计划,增强公共科学研究以及企业界直接的合作。

如果中小型企业提供研究经费并参与公共研究机构的合作项目,可得到150%的税收减免,同时政府将简化行政程序使得企业更方便地申请和运作。

2001年4月丹麦议会对税收法案作出增补,为鼓励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规定私营企业为丹麦公共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的研究而投入的研究经费可享受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

同时,为吸引高水平的研究人员从事研发,提出25%税收减免计划,即从事科研活动的研究人员在前三年可减免25%的个人所得税。此外,还推出对期权、股权收益税收期限作出新的规定,即在实际收到分红所得时才行付税,以刺激公司和研究人员参与创新研发活动。

3、用孵化器支持企业创业

从1998年开始丹麦开始建立创新孵化器,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孵化手段支持创新创业。为了更好地通过创新孵化器增强研究成果商业化的能力,从2002年开始建立新的资助模式,其主要措施是提高孵化器吸引更多私人资本的能力,并建立其与大学和其它研究机构之间的网络。

创新孵化器将提供公共风险资金,企业开发计划,市场调研,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

4、加强创新教育

丹麦政府支持创建丹麦企业家学院(The Danish 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培育新一代企业家。2003年10月,部际委员会提出设立丹麦企业学家院的动议,其目的是增强丹麦年轻一代有关创新、创业以及企业家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

学院将主要包括短、中、长期不同水平的教育,并涵盖已经具有研究、教育能力和经验的机构网络,学院将建成面向企业的活动中心,并促进丹麦教育系统的能力建设,使得更多的学生能成为企业家。

❸ 丹麦人的幸福指数较高,为何会被称为“几乎完美的国家”

丹麦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也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丹麦国家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左右,在世界大战期间,丹麦执行中立政策,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大战过后,丹麦接受马歇尔计划,使本国经济搭上了世界潮流的快车道,丹麦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丹麦的经济实力和人均收入在全球排名名列前茅,政治环境宽松,政府执政效率高民失业率低,文化氛围历史悠久并富有艺术感,等等这些,使得丹麦人民有着非常高的幸福感,让丹麦被世界称为“最幸福的国家”。

❹ 丹麦的人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现今人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压力,没有人能够对抑郁症绝对免疫。调查显示,丹麦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人。他们称幸福感来自对彼此的信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学家尤斯蒂娜·菲舍尔说:“丹麦是居民相互信任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面对金融危机,丹麦提供无限制金融担保。与其他国家相比,丹麦人民更加信赖政府。此外,丹麦人非常信任自己的同胞。32岁的丹麦男子瑟伦·克里斯蒂安森说:“能安心地走在路上,不必担心什么,让我感觉很幸福。”

菲舍尔说,由于彼此信任,丹麦人从事贸易活动时甚至不需要合同。良好的诚信度是发展经济和增强竞争力的无形财富。难怪经合组织自去年开始把国民幸福指数这种无形财富纳入衡量社会财富的指标。

丹麦外交官霍尔姆说,丹麦人的幸福感建立在他们独特的价值观上。丹麦人常常会满足于生活中简单的小幸福,如夏日午后去港湾游泳,在丹麦人看来是件乐事,而其他地方的人则会觉得户外暴晒有损健康。他还举例说,一个丹麦人在雨中骑自行车前行只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但对于有些国家的人,可能好奇他为什么要顶着大雨这样做

❺ 北欧丹麦为什么高度发达 贫富差距极小 幸福指数最高

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大多在北欧:丹麦、芬兰、挪威依次占据了前3席,瑞典名列第7。超级大国美国位列榜单第11名,中国则排在第112位。北欧人为什么如此幸福10世纪时,几个丹麦人在法国的一条河流上游览,河岸边的一个送信人问他们:“你们领头的叫什么名字?”“没有领头的,”他们回答道,“我们都是平等的。”2012年4月,联合国与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共同发布全球幸福报告(WorldHappinessReport)。报告提出了一套国家幸福指数(Bhutan’sGNHIndex)体系作为测评全世界各国国民幸福程度的指标,其中包括稳定的经济收入、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就业率和高质量的工作、相互信任和尊敬的社会生活、身心健康、供养家庭、良好的教育等。报告显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大多在北欧:丹麦、芬兰、挪威依次占据了前3席,瑞典名列第7。超级大国美国位列榜单第11名,中国则排在第112位。为什么北欧人如此幸福呢?第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北欧国家都是富裕的工业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19世纪后半期,工业化的洪流冲击了北欧诸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40年里,丹麦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将近200%,挪威增加了150%,瑞典则增加了250%以上。20世纪60年代之后,北欧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福利最完备的地区之一。1970年以后,丹麦一直处于世界人均收入的前列。2002年,丹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9593美元,位列世界第6名。2005年,挪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仅次于卢森堡位居第二,瑞典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欧洲国家第4位。其次是北欧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北欧国家是典型的福利国家,与经过资产调查、只针对穷人的选择性政策相反,北欧福利制度是普遍主义的全民社会保障模式。其政策涉及教育、住房、医疗保险和妇幼保健、养老金、失业救济、职业事故保险等领域,覆盖了人生的各个方面与各个时期,可谓“从摇篮到坟墓”编织了一张规避老年、疾病、失业、伤残等各种社会风险的安全网。丹麦政府将税收的40%用于社会福利,其中13%用于教育和科研,丹麦所有的普通学校都是免费的。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不仅广泛,而且普遍。享受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一种基本社会权利,福利国家致力于消除基于性别、年龄、阶级、家庭状况、种族、地区等因素而形成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平等。最普遍的待遇包括养老保障金、向所有有子女家庭提供家庭津贴或儿童津贴。北欧各国地方政府提供的完善的社会服务是其福利制度的亮点之一。“在你出生之前助产士就已随时待命;在你呱呱落地之后,保健护士会上门拜访;一旦爸爸妈妈重返劳动力市场,专业的儿教人员就会接手照顾你;学校的牙医会从你三岁开始提供长达12年至15年的服务;教师会引导你完成小学和中学的课程;护士和医生(一些来自公立医院、部分来自私立医院)为你的一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当你失去自理能力,家政工人会上门提供清扫、购物和个人护理等服务;如果你需要的话,也可以去养老院居住(虽然目前有些供不应求)。”因此,北欧国家的福利往往是地针对个人,而非家庭。传统社会中很多原本属于家庭的服务功能都社会化了。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使家务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化,因而妇女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社会生活,这就解释了北欧福利制度为什么会以“对妇女友好”而着称。挪威学者海尔伽·海纳斯指出,“生育走向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正是对妇女友好政策的关键。与欧陆模式倡导的“男主外女主内”不同,北欧国家推行普遍的双薪养家模式。通过父母津贴和父母假期等一系列规定,父母双方都是职工又都是保育者的观念深入人心。工薪母亲能够得到公共基金资助的日托幼儿园的帮助、允许请假照顾生病的孩子。2000年,丹麦90%的3-5岁儿童在日托中心注册,专门在家照看孩子的家庭妇女几乎消失殆尽。同时,一些北欧国家也开始对妇女从事的家庭照顾工作进行重新评估。1992年,挪威国家保险体系承认照看7岁以下的儿童、老人、病人和生活有障碍的人等不支薪的看护工作等同于雇佣劳动,给许多从来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妇女追加养老金。第三,是其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随着工业化进程,北欧各国政府从地方到中央都制订了详尽的土地使用政策,并采取许多措施限制加工企业的分布地区,使工业化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同时,北欧国家积极保存农村地区的完整性,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来保护人文遗产和自然环境。20世纪70年代,丹麦和挪威分别建立了环境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了联合国的环境大会。环境教育普遍深入,北欧各国公众对环境问题十分关注,有强烈的“绿色意识”,关爱和保护自然已经成为社会准则。在整个北欧,消费产品都根据环保标准贴上了标签,对生态友好的产品用一个天鹅或海豹的图形来表示。作为环境规则倡导者,北欧国家积极通过联合国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1983年,联合国设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监测人类、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1987年,在挪威人布伦特兰德(GroHarlemBrundtland)的领导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报告,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由此引发了一场围绕“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国际大辩论。此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欧洲大行其道,并成为全球发展政策中占主导地位的组织原则。最后,北欧式协商民主带来的阶级合作与政治稳定。10世纪时,几个丹麦人在法国的一条河流上游览,河岸边的一个送信人问他们:“你们领头的叫什么名字?”“没有领头的,”他们回答道,“我们都是平等的。”这就是广泛存在于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自由民头脑中的朴素的平等理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北欧现代民主制度的确立以其平稳渐进的特点令世人瞩目。由于大量移民北美,北欧社会所有在经济、社会和宗教中遭受的挫折得以消释。从整体来看,工业化进程在速度和强度上都非常适中,使渐进的调整成为可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三足鼎立的阶级结构,使北欧最终选择了社会民主主义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开创了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斯堪的纳维亚的政治模式与不列颠式民主模式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在北欧,一党多数组成的政府是一种可能性,而非规则。即使在多数党政府统治时期,如1945至1961年间的挪威,北欧各国政府仍是遵照利亚法特所谓的“共识模式”。斯堪的纳维亚政治民主的实质就是公众对政治过程的广泛参与。纵向地看,是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参与;横向地看,是地方和地区政府的参与。这种广泛政治参与表现十分明显。战后在北欧各国的议会选举中投票人数超过全国人口的80%。比照国际标准,斯堪的纳维亚政党和利益集团成员数量庞大、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内部管理民主,因而成为有效的民意代表工具。

❻ 为什么丹麦被称为幸福感最高的国家

丹麦作为北欧五国之一,是幸福感高的国家。因为丹麦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其完善的制度,贫富差距小,国民生活水平优越。相比起其他国家来说,在丹麦生活就会容易获得幸福感,因为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这里的人也追求自由和浪漫。

丹麦人追求自由和民主,他们国家的公民可以很大程度上参与政治决策,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还会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回应,虽然现在很多国家都提倡民主,但是丹麦相对来说体现得比较多一些。而且在丹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用顾忌别人的看法,生活压力相对来说也较小。

❼ 藏匿的人间天堂!幸福指数爆棚的丹麦是怎样的

藏匿的人间天堂!幸福指数爆棚的丹麦是怎样的?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观解决方法网络(SDSN)和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在2016年一同发布的报中指出,丹麦是世界上最新幸福的国家。

依据瑞士金融机构的一份结果显示,丹麦是全球仅次瑞士薪资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可是丹麦哥本哈根的年上班时间整整的比西欧国家减少了100个小时,讲理就这一点早已让小编很羡慕了。而且在这一人口数量不上600万北欧国家,丹麦人享有比较完善的福利和极高的生活质量。那么幸福指数爆棚的丹麦是怎样的呢?

01推婴儿车的往往是爸爸

享受过高等职业教育不一定就要做高大上的职业,一个杂货铺也可以很有满足感。很多政府要员文凭也不高,乃至可能还是初中毕业,但通过学习他们还是施政。但在丹麦,弱势人群和有钱人遭受同样重视,但是归功于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这儿几乎没有穷光蛋。

记得丹麦有一个啤酒种类在机场有一句宣传语吗?“Welcometotheworld’shappiestnation(欢迎光临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度)”,6个简单语汇伴随流动的色彩,把这个童话王国的绝对自信大大方方的呈现出来。这样的丹麦你爱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❽ 缺乏宗教信仰的北欧,为什么幸福指数那么高呢

北欧的幸福指数被公认为世界最高。有趣的是,北欧宗教氛围单薄,信仰也没有其他西方国家那般浓厚。宗教色彩最弱的生活方式,反而造就了高品质生活。北欧这种缺乏宗教色彩的世俗生活,何以成就最幸福的社会?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社会学家菲尔·朱克曼近着《自足的世俗社会》(又名《没有上帝的社会》)是向当代哲学大师德沃金致敬之作——大师生前最后一部着作《没有上帝的宗教》(2013),重点探讨西方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世俗化的进程。

在德沃金看来,世俗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西方社会逐步摆脱宗教文明秩序的桎梏;另一方面,也开启了忧喜参半的西方社会现代化之旅。这一漫长的过程,历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若干次转型,其中包括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工业革命、科学革命、启蒙运动、(近)现代化及全球化等一系列重大变革。

这一系列变革的实质在于打破权威和秩序,以理性战胜迷信,以世俗取代神圣,从而实现主体和个性的解放——这也是现代化最本质的内涵。当然,上述变革也带来负面影响,其直接后果之一是现代人变得越来越妄自尊大,以为凭借理性可以征服世界,凭借科学可以去除人类所有疾病和烦恼,并能持续不断保障社会进步和众生幸福。然而,事实表明,科学与理性并不能包治百病,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也错综复杂,远非“世俗化”一词所能概括。

❾ 《丹麦一年》:没有完美的幸福,只有永不停歇的脚步

1

海伦·拉塞尔,生活在伦敦的一名时尚杂志记者,生活忙碌,但并不快乐,且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咖啡来维持精力。曾经为了怀孕每周要往医院跑三趟,结果也只是徒劳。

生活,有时候就像是失了意的鸟样,即便飞的再高再远,也总是迷茫、惆怅。

终于,一个机会来了,海伦老公有个去丹麦工作的机会——乐高公司。毕竟是做记者的,海伦对丹麦做了一番调查后,决定嫁夫随夫,支持老公的建议:去丹麦生活一年。

于是,《丹麦一年》拉开了序幕,从1月到12月,海伦通过细致的观察和体验让读者感受到异样的丹麦风情、令人咋舌的丹麦文化以及更加立体的丹麦式幸福。

2

一月:有个幸福的丹麦词叫Hygge(舒适惬意) 。

丹麦的冬天很冷,从11月到次年的2月,丹麦人只在家庭中享受hygge,很少出门。

不同的国家,这一点幸福的模样倒有雷同。正如林语堂说: 幸福,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家庭,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港湾。而家庭中的幸福感,与实用舒适的美学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在丹麦,有个叫保尔的灯具设计大师,几乎50%的丹麦人家中至少拥有一盏保尔设计的灯具。

他们支持国产,更看重物品的设计感、工艺和品质。这与从小在学校高品质建筑设计的耳濡目染也是有一定的关联。

是的,想象下在这种设计感十足的家居环境里酣睡休息,怎能不叫人hygge?

二月:丹麦的职场很幸福。

丹麦职场有个“詹代法则”。一句话总结:不要太自以为是,不要高估你在公司的不可替代性。你,真的没那么重要。

在丹麦,40%的失业人员会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25%的人员每年跳槽一次。

因为换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辞职后(包括主动辞职或是被裁员)两年之内可以领取原薪水的80%至90%。就算你被公司裁员,也会得到政府很好的保护,在找到喜欢的工作之前,支出是由财政负担。

不可思议吧,还有一种生存,叫依靠政府。这样的国家,这样的职场,叫人不幸福都难。

三月:追求个人爱好、保持终身学习有利于提升幸福指数。

丹麦人热衷各种兴趣俱乐部,也有多项研究表面: 加入俱乐部本身就会让人感到幸福。 而且丰富的业余活动也有助于提升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从而令事业更加成功。

丹麦很多退休老人会读夜校学习外语,只是为了去国外度假时,能轻松点上一杯啤酒四处转转。

保持终身学习,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宽,幸福,自然也就纷至沓来。正如古希腊梭伦的那句:活到老,学到老。

四月:吃荤菜更有助于提升幸福感。

丹麦的孩子喜欢看动物解剖。比方说:蛇、猪……这些让人细思极恐的血腥场面,对于丹麦人来说,除了气味不太好闻外,这更有助于让孩子学到知识,比在课堂上更生动有趣。他们需要认识自然的残酷,学会面对生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从小喜欢看动物解剖的关系,他们把动物只当动物,喜欢吃荤菜。有数据表明:丹麦素食主义者仅仅占到总人口的3%至5%。

吃荤菜容易让人快乐,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我有感同身受,你呢?

五月:爱国会让人幸福。

丹麦有90%的人认为自己的祖国很优秀;在荷兰是7%;在瑞典也只占到12%。

人民日报曾经写过一句话:“ 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我们越爱国,国家就会越强大,国家越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越幸福。

六月:丹麦的女性比其它国家的女性更幸福。

丹麦新生儿父母育儿假是52周……男人的育儿假是2周……家里只要有18岁以下的孩子就有政府补助金……78%以上的母亲会重回职场,因为儿童保育政府会资助3/4的抚育费……丹麦的男性更积极参与育儿生活……此处省去一万字。

但即便如此,男权文化在丹麦也是根深蒂固的。已婚已育或怀孕的女人,也会遭到企业的歧视,虽然他们有《平等待遇法》。

七月:高离婚率的丹麦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度,这不是笑话。

丹麦人很会享受生活,他们通常会在7月份去度假。估计是度假的时间普遍较长,人们会发现两个人不再相爱,亦或是,两地分居后发现了新的所爱。所以,7月是离婚率最高的月份。

哪怕是有一天你对枕边人不满意,或者是你喜欢上了别人,不管是已婚还是对方已婚,他们都会毫无顾及地大胆追求。没有人介意你结过几次婚,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自由。

丹麦统计局有一项数据表明42.7%的夫妻最后会以离婚收场,另外移民的离婚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为什么在离婚率如此之高的丹麦依然能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一名律师给出的解释是:那是因为我们拥有平等和自由。

对于离婚,丹麦的女人也可以做到像男人一样洒脱。因为大量的女性活跃在职场,她们有稳定的收入,不依赖丈夫,再加上离婚手续很容易,而且哺育孩子还能从政府得到3/4的经济补贴。在经济上,没有太大压力。

而在我们中国,自2000年以来,全国离婚率其实也在连续攀升。网上有一组数据:在离婚案中,其中女方主动提出离婚的比例占到74%。当然,这与现代女性在家庭中独立的人格和经济收入也是分不开的。

就在这个月,我们的作者爱伦,怀孕了。提前预告一下孩子的性别,是男孩。

八月:丹麦的孩子(家长也是偷着乐)很幸福。

在丹麦,没有人偷孩子。作者称此为“体制内信任”。单单只是这一项,不知道幸福到多少中国人。

丹麦的孩子在婴幼儿期,政府承担75%的育儿费,另外还有各种打折、减免。和中国一样,从6岁开始进入公立学校,哪怕你读的是私立学校,政府也会承担2/3的费用。18岁以上的公民在学习期间有助学金,根据年龄、父母收入等来定。

2013年的时候,在丹麦曾经放过一个记录片,让一班中国学生和丹麦的学生进行比赛,结果丹麦的孩子在学业上完败。

但奥胡斯大学的卡伦说:“我们永远不会像中国一样,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我们的年轻人有创造力,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未来的就业市场一定是瞬息万变,学业固然重要,但培养孩子接受未来挑战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九月:丹麦的点心让你幸福的停不下来。

在丹麦,如果要成为一名面包师,至少需要经过三年七个月的训练才行,所以他们的油酥点心是世界级的。披萨和丹麦式热狗,也是丹麦街头随处可见的美食。

对丹麦人来说,新鲜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是一根胡萝卜,他们会建议你生着吃,这就是用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大的快感。这一点,有点像我们中国的广东美食,崇尚食材的本味。

十月:丹麦人很能喝酒,之所以表现出超高的幸福感,是因为他们总是醉醺醺的。

你可当真也可不当真,事实上这是一个笑话。但丹麦人确实很能喝酒,每人每年平均要喝掉11至12升纯酒精。

物极必反,丹麦人追求太过的自由总有不尽人意的一面。

比方说丹麦是性开放导致性传播疾病最高的欧洲国家;死于肺癌的女性比例占全球之首;有公开的吸毒室……所以说丹麦人并不健康,也不看重健康。

这跟国家免费的医疗也是紧密相关的,反正不管到了哪种地步,都有政府的关照和埋单。

十一月:阳光不足,容易犯“冬季情绪失调”,多晒太阳有利于幸福。

小狗会得季节性情绪失调。这是因为褪黑素和血清素水平降导致的。人也一样,缺乏阳光就容易犯“冬季情绪失调”,在这个月,丹麦每天的日照还不足1个半小时。所以,日光浴在丹麦很受欢迎,丹麦年轻人也是世界上太阳浴床最活跃的用户。

小时候看童话故事,总是能看到一个丰满的女人,手里举着一支蜡烛:“来吧,宝贝……”包括很多童话故事的插图,也总是能看到蜡烛的影子。没错,丹麦人喜欢蜡烛,他们每年的蜡烛消耗量居世界之首。而蜡烛,更有利于使家居环境更加的hygge。

十二月:信任和丹麦生活能为你带来幸福。

丹麦的12月是财产评估、暂停工作和交税的月份。在丹麦,一个全面的福利制度也正是通过高额的税负来支撑的。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丹麦人也乐在其中,毕竟,读书、上大学、去医院几乎是免费的……

幸福经济学家克里斯琴说: 所有福利制度健全的国家都是高度信任的社会,尽管丹麦社会的高信任度不一定是由福利系统所致 。当然,还有美食、自由任性的文化、高度的安全感……

圣诞快乐,海伦的儿子出生了。在探索丹麦式幸福的道路上,他们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小幸福。于是他们做了一个决定:在丹麦再生活一年……

3

你幸福吗?,你给自己打几分?在书中,海伦经常会问到人们这个问题,100%的回答都是:8分、9分。你呢?你幸福吗?你给自己打几分?

非常幸福(觉得狂喜):10分

很幸福(觉得心旷神怡):9分

幸福(情绪高昂,感觉良好):8分

中度幸福(觉得还不错,愉悦):7分

有一点幸福(比一般人幸福一点):6分

持平(不特别幸福也不特别不幸福):5分

有一点不幸福(比持平低一点):4分

中度不幸福(心情低落):3分

不幸福(心情不好,提不起劲):2分

很不幸福(抑郁、沉闷):1分

非常不幸福(非常抑郁,心情跌入谷底):0分

4

不同的国家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造就了属于我们不同的幸福感。即便是作为全球之最的丹麦式幸福也不是满分,这不是缺憾,这才是真实的幸福,没有完美。

乔迦在《拎得清》书中说到:“ 一个人的幸福感往往来自对自我的认同及接受,一个人对自我的认同度越高,接受程度越高,那么他越容易心态平和,越容易对现实感到满足,也就越容易产生幸福感 。”

深以为然。

幸福,从认同自己到接受自己,再到爱自己,这是一段自我成长的旅程。如果说幸福分国界,有一点一定是统一的: 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

前路漫漫,愿你我终将收获满满的幸福,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中国式幸福。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丹麦的孩子如此幸福平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龙泉事业单位什么时候出成绩 浏览:265
教师职工14天健康表怎么设计 浏览:952
事业瓶颈如何得到好友支持 浏览:395
事业单位文秘专技岗有什么 浏览:888
心理健康联盟什么意思 浏览:181
以前很辛苦现在幸福用什么形容 浏览:826
父系社会母系社会哪个更幸福 浏览:188
美女说你好我也好怎么回答 浏览:36
看美女的隐私倍位什么样 浏览:162
香港着名故事有哪些 浏览:24
事业单位工作抑郁症怎么办 浏览:850
故事作文梗概300字有哪些 浏览:207
经济学考研哪个辅导机构比较好 浏览:211
遇到事业疲劳期怎么办 浏览:235
沙滩美女配什么音乐 浏览:799
396经济类联考有什么专业 浏览:478
计生所和卫生健康所哪个好 浏览:683
爱情用什么保证 浏览:300
男10月蛇和女12月羊婚姻如何 浏览:718
美女准备健身怎么训练 浏览: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