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幸福定律有哪些

幸福定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2-13 15:54:38

① 幸福学的幸福定律

一 幸福第一定律——幸福感都是暂时的
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不断地满足更多的渴求。
幸福的暂时性可以形象地用房子定理来理解,假如一个人渴求并拥有了一座新房子时,那么他就获得了这个幸福,但当他住进去三、五个月的时候,这座房子,在他心目中也就感觉不到再是新房子了,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幸福感了;同样、同时,假如一个人住进了一个他所不喜欢的旧房子,三、五个月后,在他的心目中,这所旧房子,也就感觉不到是旧房子了。也就是说,三、五个月后,他们在幸福的道路上,又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二 幸福第二定律——幸福感的递减性及推论
人们得到一个幸福后,那么人们对同一个或同一类幸福的渴求度就会递减,当人们再次获得这个或这类时幸福时的幸福感就会逐渐递减,当达到足够多的N次时,渴求度会变为零,幸福感也就变为零了。
推论 1 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因为幸福的递减性,我们进而可以进一步得知,当我们享受过一个幸福N次后,在一般情况下,这辈子,我们是再也享受不到这个幸福了。
推论 2 幸福资源的递减性
因为幸福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们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有限性,所以,人们能享受的幸福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在递减、减少的。
三 幸福第三定律——人们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从幸福公式里我们可以知道,渴求度是与幸福感成正比的,所以,如果获得幸福的经历越曲折,那么人们的渴求度就会相应变大,那么获得的幸福感就会越大。
渴求度越大,就是渴求的幸福越难被满足,但这样的渴求被满足时,人们所获得的幸福感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喝水,在正常情况下,喝水是不会给人带来快乐 和幸福的,但如果在你很渴的情况下想喝水、身边又有水的时候,这时喝水的感觉就是快乐的感觉。但这时的感觉还不是幸福的感觉,因为你这个快乐的享受是在不存在曲折的情况下获得的.假若你在沙漠里旅行,迷失了方向,而身边又没有了水(假设还有食物),在这种恐惧的气氛里,你又坚持了许多时日,在你口渴难奈,身体虚脱,生命面临威胁,希望几乎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了水,有了救命的水,此时你喝到水的感觉,就是幸福的感觉,这是一种巨大的幸福,幸福得能让你哭,让你笑,让你捶胸顿足,让你狂呼呐喊。平常生活中你是很难感觉到的,甚至很难见到,但在电视里经常见到,比如在奥运会 比赛的画面中,运动员夺得金牌时,常有这种表现。这种幸福是拿金钱买不来的.。
一般地讲,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都享受过这种巨大的幸福,经历过大风大浪大波折的人,都享受过较大的幸福,经历过一般曲曲折折的人,都享受过一般的幸福,而那些碌碌无为,顺风顺水,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等没有渴求的人是享受不到幸福的。
幸福第四定律——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 及推论
因为幸福感与渴求度成正比,所以当人们对某事物没有渴求时(也就是渴求度为零时),那么,某事物也就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
推论一 幸福与金钱没有直接关系
《美》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先生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的文章中叙述到“假如你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线图,你会发现所绘制的曲线多呈向上的走势。可以说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实际’收入水平、人均寿命、住房面积、小汽车的人均拥有量、每年拨打的电话次数、每年旅行的次数、所获得的最高学位、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当我们转至人们的内心,幸福指数在近50年来没有任何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欧美人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只有幸福除外。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但人们却没有觉的更幸福。社会进步中的这一悖论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研究“幸福”或“主观幸福感”这个课题。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兰研究发现,在1950年,约60%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幸福的,此后这个比例除偶尔起伏之外几乎没有大变动,同时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国人的比例却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而且还在继续下降。最突出的变化是抑郁症患者增多,此外还有数百万人虽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却感受不到生命应有的快乐与满足。” “金钱和物质与幸福感仅略微相关—— 几乎所有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支持这一基本结论”
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幸福第四定律推论二:
推论二 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次数却越来越少,幸福感的强度也越来越小。
不同时期,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民的渴求是不一样的:
在脱离贫困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能吃饱肚子,渴求的是能吃上白面馍,过年时渴求能穿上新衣服,能吃上几粒糖,能吃上一块点心,能看上一场戏或一场电影以及后来渴求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生活的渴求。当这些简单的渴求一个又一个不断地被满足时,人民也就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幸福。
进入小康时期的人民,渴求的是吃得更好一些(例如小孩渴求吃汉堡包,肯德基,大人渴求吃上大鱼大肉),穿得更好一些,渴求能看上电视,能骑上摩托,渴求能到外面旅游一次等等是一些档次稍高一些的渴求。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渴求的是拥有自己的别墅,豪华的轿车,能到国外度假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民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增加,人民的渴求资源却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获得的幸福也就越来越少,而且获得幸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发展 所得出的结论,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财富等一切都在增加,唯独幸福除外。所以说,如果我们一味地搞经济发展,结果只能走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老路,最终人民得到的幸福反而会越来越少,这是一条得不偿失的发展道路。
推论三 人们在精神文化,精神文明,精神生活等非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远远大于人们在物质财富方面所能获得的幸福数量
渴求既包括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渴求。我们在关注人民幸福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人民在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具体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上),经常忽视了人民精神方面的渴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生活水平的 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的数量是屈指可数的,比如对电脑的渴求,对空调的渴求,对摩托车的渴求,对住房方面的渴求,对汽车方面的渴求等等,同时满足人民对物质财富的渴求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时间的耗费也越来越长。所以在物质财富方面人民能得到的幸福不但数量要少,而且成本也越来越高。相反,人民在精神方面的渴求资源不但数量大,取之不竭,而且成本相对也很小,如果我们能科学地加以研究,大力加强党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和领导,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就能够在精神方面,就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幸福,从而过上健康向上,充满歌声笑语,充满阳光,欣欣向荣的幸福生活。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过多地去解决人民对物质财富方面的渴求,而忽视或不重视精神方面的渴求,对于党的宗旨,对于能让最广大人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理念来讲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发展思路。
想当年,女排姑娘们的五连冠,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么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如今无数关注姚明的球迷,从姚明的每场胜利中也能得到很多快乐和幸福;08年的奥运会,必将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人民也渴求好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既能教育人民,比如早些年前的评书《岳飞传》,电视剧《渴望》,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以及近些年聋哑人表演的震撼人心的系列舞蹈等等文艺作品,也能给人民带来许许多多的幸福。
人民不仅需要好的体育成绩和好的文艺作品,人民更渴求能亲身参加到许许多多的文体活动中去,各级党委,各企事业单位,各个社区应该组织更多的文体活动,更多的文体比赛,来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让更广大的人民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比较好的方式例如巴西人民的狂欢节,西班牙人民的斗牛节,美国人民的篮球运动,欧洲人民的足球运动等等都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只要我们的党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下大力气去关注人民的精神渴求,下大力量去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人民的幸福生活水平的提高,将起到事半功倍甚至事半功十倍的效果。
当人民富裕起来的时候,当人民的思想充满了金钱意识的时候,那么人民的思想就开始腐朽堕落了,社会就开始沉沦没落了,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就再也找不到了。到那时即使我们比美国人更有钱,比美国更强大,又有何用。金钱是换不来幸福的。
五 幸福第五定律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是需要感觉的
当你渴求金钱而购买了彩票时,如果你中了大奖却还蒙在鼓里,这时你虽然中了大奖,但你还没有感觉到,所以此时的你还不会有幸福的感觉。
当你渴求考上名牌大学,当录取通知书在途中但你还不知晓的时候,你还是不会感觉到幸福的,只有当你知晓了这个消息后,你才会有幸福的感觉。
所以,幸福是需要有感觉的,当你没有感觉或感觉不到渴求被满足的时候,你仍然是不会有幸福的感觉的。
六 幸福第六定律 幸福感的获得是需要有愉悦的心情
比如马加爵因不堪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而渴求杀人解恨,虽然他的渴求被满足了,但他也感知到杀人后的不幸结局,在此阴暗的心情里,他是很难有幸福的感觉的。

② 女人的幸福定律

幸福是有性别的,女人的幸福和她们的女性特质有关。比如单纯的女人是幸福的。
有一个幸福定律和女人的特质有关系:“幸福与女人的抱怨成正比。”越幸福的女人越会抱怨,越认为自己不幸福。幸福与女人的抱怨成正比这其实缘自于女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人生就好像一个圆,没有人能百分之百圆满。但是对于幸福度到达99%的人,那1%的不完美就像一根尖刺,时时作痛,让人以为,人生就只是为了解决这1%的不幸而活,对99%的幸福视而不见。
相反的,只拥有1%幸福的人,她不知道圆满是什么,所以其他99%长什么样子她根本无法想象,她只能看到她手中的这一点幸福,1%就是她的全部!她会尽一切努力去握紧掌心中的幸福。她不但不抱怨,而且衷心感谢上苍,让她拥有了幸福!

③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定义

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怪兽.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为对欲望的满足.
4〉幸福的原理
幸福不是宗派神学的禁欲体验,也不是礼教理学的享乐感受,更不是金钱地位的无限欲望,而是信念和向往实现的人格满足。以下是根据当代人学家张荣寰相关学术中阐述和总结的幸福原理:
1.幸福都是人生某种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一个人无论要获得什么幸福都不会一次达到,或长或短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奋斗才—达到幸福的彼岸如果我们依据幸福实现的这一特点,又可以将幸福分为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两类。但是无论就幸福的定义看还是从分析的各种幸福来说,幸福都是人生某种重大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这似乎意味着幸福都是一种结果,都是结果幸福。因为目的属于结果范畴:目的是预期结果,是为了实现的结果。所以,幸福也就是达到了某种预期结果的心理体验,这样看来、幸福似乎只存在于结果中,而并不存在于过程中,因而过程无所谓幸福,幸福都是结果幸福。
2.德性幸福比非德性幸福更为纯粹和高尚:立德是一个人做个好人、有道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的幸福,是完善自我品德、实现自己的道德潜能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满足的幸福。因此,一个人的德件幸福与他的美德是同一的:有德就有福、有福就有德,或者德就是循环就是德。德性幸福与美德是—回事,对于意志完全由德性支配的人来说,有德性的行为始终是最大的幸福和喜悦,即使它并不带来外在的幸福,即使它反给他的肉体;带来磨难。斯宾诺莎的规则是适合于他的,幸福不是为德性准备好了的,而是由自身的德性带来的。”与之相对,非德性幸福则是以美德之外的东西为目的的幸福,如追逐金钱、名利、地位等等。这种幸福与美德是两回事:德不是福,有福虽须有德、有德未必有福;美德在这种幸福纳拥省者那里只是取得幸福的手段,而不是他们追求的。很明显,德性幸福可以是一种利他幸福。因为一个人要做一个好人、高尚的人,只有去做好事、高尚的事;而无私利他无疑是最高德性幸幸福。
3.创造性幸福显然高于消费性幸福:幸福可分为创造性幸福与非创造性幸福,如果用伊格内修斯的术语来解释,就是消费性幸福。这里的消费性是指消费、使用别人的创造性成就或者是消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例如毕加索绘画成名之幸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问世的幸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幸福等都是创造性幸福。反之,那些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运用科学发明的幸福,则是非创造性幸福,就是消费性幸福。 就这两种幸福的价值而言,创造性幸福显然高于消费性幸福。后者随着消费而逝,不可留存;前者则随着时间的淘洗愈加珍贵,长存不朽。
4.完满本性的客观幸福比极度快乐的主观幸福更主动:幸福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主观性是幸福所具有的极度快乐的,理性体验本性,是幸福所具有的主观形式之本性;客观性则是人的重大需求的满足和生存发展的完满之本性,是幸福所具有的客观内容之性。普遍的绝对的幸福是一切特殊的相对的幸福之中那些共同的、普遍的、抽象的成分,任何普遍的绝对的幸福却存在于答种特殊的相对的幸福之中;与此同时,任何特殊的相对的幸福又都包合看普遍的绝对的幸福!
5. 高级幸福源于人类最高级的需要:精神需要和创造性需要:根据幸福的定义和结构,幸福只是就其自身和形式来说,才是一种心理体验,是—种感情,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若就其内容和实质来说,是一种客观的东西,是一个人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实现和生存发展的完满。因为主观意识形式都是被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人的幸福也都是被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决定的,被他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实现利生存发展的完满所决定的.
6.幸福是一种特殊的快乐的心理体验,属于心理、意识范畴:德漠克利特说:“幸福与不幸居于灵魂之中:”亚里士多德说:“幸福为心灵的活动。”罗斯说:“幸福是—种感情状态,它与快乐的不同仅仅在于它的永久、深刻和宁静。当代西方学者理乍得“克劳持(NcIlMdhut)也这样写道:“幸福是(或至少关涉)心灵的某种状态。”
1.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无产阶级把幸福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认为人们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于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更不仅在于个人的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创造和斗争.
2.幸福(Fortune),美国以经济报道为主的刊物。1932年创刊,原为月刊,1978年改为半月刊。由亨利·卢斯(Henry Rose)创办的时代出版公司发行。在芝加哥出版。
因为:1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 都存在有一个前提,即渴求。2 任何人获得的任何一个幸福都是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得到的。所以:
幸福的定义就是: 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渴求就是人们希望实现某个不太容易实现的事情的愿望。仔细体会一下不难理解,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报刊文章,电影电视里每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幸福的故事,无不都是主人公在有渴求的状态下,并且在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的时候才获得幸福的。任何人任何一个幸福的获得都来自于渴求,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摘自:中国幸福学研究)

④ 幸福的定律是什么

一家人身体健康和大小平安就是一种幸福。

阅读全文

与幸福定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婚姻中怎么把握自己的位置 浏览:277
关于活泼的小故事有哪些 浏览:452
园林局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浏览:442
为什么大家都说爱情像流星 浏览:965
大美女穿什么衣服 浏览:104
肉体和精神上的爱情哪个更好 浏览:991
通城县怎么开健康证明 浏览:444
怎么样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浏览:783
个人经济赔偿申请书怎么写 浏览:314
美美的少女心甜甜爱情怎么表达 浏览:444
经济学pq的最大值怎么算 浏览:816
爱情不远为什么第五关一直点不动 浏览:892
渝北区事业编制单位有哪些 浏览:136
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是个什么样的人 浏览:659
美女的排尿部长什么样 浏览:754
女主如何找到幸福 浏览:830
兔子和鼠配婚姻如何 浏览:750
肥西幸福园是什么建的 浏览:206
九江沙河经济开发区是哪个区 浏览:308
涉外经济学院每届招生多少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