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为什么在北京呆毫无幸福感可言

为什么在北京呆毫无幸福感可言

发布时间:2022-09-22 22:26:45

❶ 在北京漂泊真的幸福吗

幸福没有什么标准可言。自己觉得幸福就是幸福。北京做北漂肯定是压力很大,一线城市无论哪方面都需要经济支持,想要维持生活就要努力赚钱,压力比较大。

❷ 北漂为什么没有幸福感

因为北漂压力都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哪还有幸福可言啊。

❸ 2022-06-01北漂多年回家发展的亲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

 2013年 2月,大四那年,刚过完年,我拖着一个20寸红色行李箱,拿着大学兼职赚的4500块钱,买了一张从石家庄到北京的高铁,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

2021年 6月1日 ,收拾6个小时,打包11个行李,210公斤行李,850块钱运费。

结束了我近8年的北漂生活。

有朋友说,我选择回老家,好有勇气,

也有同事说,还没有勇气做出选择,大城市留不下,小城市不想回,就打算再耗一年再说。

与其说我是有勇气,不如说我是看的更明白,我们总要学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没有人做出选择,是为了变得更差,即使是两个最差的选择里,也会选一个相对好的。

我也是权衡了一下在北京和在老家的生活状态,决定在31岁的时候回老家的。

在北京7年多,我换过3、4个行业,岗位几乎是一年换一个。工资从实习的3500,也逐渐过万。可是我总是一直很焦虑,在北京的几年,从来没有生活的幸福感可言。

最开始住600元一个月的,没有窗户,不见阳光的自建房,实习3500元工资,我能攒下2000元。想买衣服的时候,不止一次,四点多起床,去大红门批发,100元4件衬衫。

后来工资涨了以后,房租的支出,也控制的比较紧,2300元一个月房子,三户合租,住了6个人,每天要抢厕所,抓时间洗澡洗衣服。而且有一户不爱干净,引得厨房好多小蟑螂。

这种生活状态,实在不是我想要的。

2020年,30岁,我结婚了,我要为工作和家庭考虑新的选择了。

是继续留在北京卷两年,可以比现在的工作赚的更多,但是面临不断的焦虑和加班,完全没有生活幸福感可言,

还是选择异地夫妻模式,早点回老家,找个稳定的工作,为生宝宝做准备。

最终,我选择了后者。

我认真衡量了一下,我们没有能力在6年以内,实现北京买房和落户的宏伟目标,与其等宝宝上学的时候,再回老家,不如趁着在35岁门槛之前,回家考虑稳定的编制工作。既能好好陪伴宝宝,也能开启我的另一种生活状态。

2021年,6月1日,我从北京辞职回家以后,我才真正的体会到生活的幸福感。有家人和朋友在身边,可以随时约着见面。2000元就可以在秦皇岛整租一个两居室,买衣服再也不用攀比看品牌,舒适才最重要。出门打车2公里以内,7块钱就实现了打车自由。可以随时打车去海边吹风遛弯儿。

这样的舒适,是我在北京7年,都不曾放下紧绷的神经,不曾过上的生活。

回来后,我感觉有了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要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生活了。最近在备考教师资格证,希望在2年内,可以上岸。最好的结果,或许,将来,我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可以走路上下班,可以有大把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家人。最坏,不过是做着一份和英语相关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很安稳。这种安稳,不单单是体现在宽敞的居住环境和较低的物价,更是熟悉的乡音和家人更亲近的踏实感。

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变多了,陪伴父母的时间自然也更多了。

从上大学开始,到工作的这几年,基本每年回家也不过才两三次。但现在,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基本每月都可以和父母见面。周末可以说回家就回家。在外的这几年,我从来没察觉父母老的这么快。我回来后,妈妈和我住了一个月,她不知道我的电饭锅怎么用,不知道怎么用茶吧机接水,不知道怎么控制电动窗帘。我不知道妈妈现在每天都要吃的药是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她手机里常用的app 有哪些,我不知道她不会清理手机垃圾,不会网上购物买菜。

我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对她们的依赖,可是我忽略了,父母在慢慢变老,逐渐增加了对我们的依赖感。慢慢地,我们从需要他们庇护的小孩子,也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去年过年的时候,妈妈心脏不舒服,实在疼的难忍的时候,才联系我,让我带着去市医院看病。我们市区的医院人非常多,等待排队看病,做检查抓药 很繁琐。爸妈去这种地方,每次显得都很局促。我已经去过几次了,每次都有可能走错路。何况是没有年轻人陪伴的老年人呢。我看到太多像我父母这个年纪的老人,大多没有家属陪伴在身边的,老两口相互扶持着去看病,因为不知道在哪个科室看病,不清楚大夫说的病症,被医护人员呵斥的。

前段时间,《人世间》电视剧热播的时候,里面有个观点,说优秀的孩子,将来是不能留在身边的,是给国家、给人民培养的;比较平庸的孩子,才是能留在身边的,来报恩的。我生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父母也很开明,从来没要求过我要留在他们身边。我自认为资质一般,我希望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好好陪伴家人,多关心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尊严和安全感。然而,这些,都是我在北京工作的这几年,只顾着一路狂奔向前,不曾想到过的。

我的很多初高中同学,大多毕业后,就留在了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一般家里都有俩娃,老二都快上幼儿园了。工作稳定,上班通勤时间,超不过半小时,离得近的,都走路上下班。我曾经以为的老套的生活剧本,却是我现在梦寐以求的。

虽然,我在北漂了7年后,还没能留下,但是,我并不觉得大城市的繁华,耽误了我的青春。选择回老家,也并不代表着,稳定和安逸,一定会磨灭对生活向上的渴望。尤其当我们是考虑为了宝宝,才选择异地夫妻模式的时候,感觉不过是换了一个战场,走入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更是多了一份不得不好好奋斗的责任。

在北京,有人趁着夜色离开,有人怀揣梦想而来。

不管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在小城市生活。

愿你在大城市梦想成真,

愿我在小城市生活安逸~ 

愿岁月星河,我们都能得偿所愿。

❹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缺失幸福感

评价者自己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评估。因此,通常人们又把幸福感称为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学者们对幸福感的定义都过于学术,非如我辈的一般人能够理解。但是我们可以理解实际的幸福感,我以为,所谓的幸福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和自我评价。幸福感虽然是主观的,但是它不能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当然客观因素对不同人的幸福感的影响大相径庭,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很幸福,有的人则可能觉得很不幸福。一般来讲,影响幸福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人的性格和遗传等。 需要强调的是,幸福感和物质条件(金钱)关系并不大,如果金钱可以成为促进一个人幸福感提升的因素,那么金钱对幸福感的提升,就如同毒品对于吸毒者快感的满足。他最终会完全依赖金钱,成为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老头葛朗台。实际上,近年来一些国内外调查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在幸福感调查排名中都名落孙山;国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还比较贫困的农村人比城市人感觉更幸福;比较贫穷落后的西部、北部地区比南方发达地区更感觉幸福;一线最发达的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人们的幸福感比较低,而二线的昆明、成都、宁波、大连、杭州等城市在幸福感排名榜上年年名列前茅。 另外对比研究显示,从50年代至今,人们的幸福感的依次递减的,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是人们的幸福感却越来越低。有人总结原因,这是因为:一是人们老爱比较。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二是现代人缺乏信念。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三是现代人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四是人们越来越不知道奉献。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不知道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五是不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 ,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毫无幸福感可言。六是现代人相互不信任,让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感受幸福越来越少。七是现代人过于焦虑。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让现代人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美国心理学家贝内克指出,研究已经证实,不幸福的生活会让人生病,也会让人寿命缩短。身体健康和主观的幸福感紧密相连。如果感到幸福,能减少中风、心血管疾病和过敏性反应等疾病,让人的寿命增加 7.5 一是降低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学会根据客观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追求目标。很多教育者谆谆教导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树立高标准的人生追求目标,这实在有误人子弟的嫌疑,如果年轻人都按照他们的教导去做,很多人都会陷入人生痛苦的深渊,挣扎一生。人生的目标应该是一个个分阶段的短期小目标组成的,也就是说,人生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链。在自己可以预知的时间段内为自己设立一个切实可行的,通过九分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有人说,定目标要定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最科学,我不认为,目标通过九分努力就可以实现,留下的一分就创造快乐和幸福感的,这让你在实现生活目标的时候比较轻松,获取幸福感比较容易。仅仅降低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不一定就能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感。这是因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不完全决定于主观努力,有很多客观因素制约着。这些客观因素有的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克服、去化解。有的我们根本无能为力,无法克服和化解。因此,这个时候我们就学会适时地根据客观情况调整自己的追求目标。很多人都喜欢唱歌,但是能成为歌唱家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有的人喜欢当飞行员翱翔蓝天,但你的身体素质未必就适合你实现航天梦。我们尽可能地根据我们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工作,制定生活目标,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工作肯定会更加心情舒畅。但是现代社会未必允许我们自由选择工作。例如当今中国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等待就业,就业竞争压力空前,如果你不是啃老族,就应该先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再说,根据新的情况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说能够正视现实,能适时调整自己人生目标的人就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二是要有一定的阿Q精神,要建立知足感。知足者常乐,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不要盲目攀比、追逐虚荣,要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明白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也许,你没有华丽的大别墅,却有温馨整洁的家和关心爱护你的家人;也许你没有一呼百应的权力,却有很多和睦相处、亲如手足的好友;也许你没有奢华珠宝、万贯家产,却有千金买不来的健康身体……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拥有的现实幸福。有研究证明,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因素对幸福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就要在物质上建立满足感,不和别人攀比,不要陷入物质生活的泥潭。要从情感、健康、心态等方面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❺ 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在北京待着,感觉毫无意义啊,怎么办

凉拌啊!建议你,好好吃饭,然后再做好自己的事情,少干预别人的事情,配合老天爷的事情,你就会越来越好的。

送你一个美图,祝你平安幸福!生活充满阳光的味道!

❻ 容不下肉体的北京,月薪3000选择留下,你的理由是什么

对于北京这座城市,有一句很好的话形容了来这里打拼的感受,那就是北京是一座容得下灵魂,容不下肉体的城市。

所谓的灵魂说的是很多人心中的目标和梦想,在这么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可以说只有你做不到,没有什么你想不到,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你能看到你在二三线城市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但是让同样一线城市能点燃梦想和激情的同时,也会被这里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压垮,无止尽的加班,工作成了生活的全部,这是大多数来北京北漂的现状。但是即使是快节奏,压力大,将近800万的北漂,还是选择死扛在北京,不愿离开。

虽然很残酷,但是这所城市足够公平,毕业的时候,父母早早地通过各种关系为自己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朝九晚五的工作,看上去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渐渐地发现,这样的工作久了,自己连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都没有了,平时在和朋友聚会的聊天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共同话题,别人在努力奋斗,而自己在这里享受安逸。

老家的工作讲究人情世故,对于自己来说,这样的工作让自己厌烦,来到北京,虽然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也没有了奢侈的安逸,没有了人情世故的烦恼,因为自己心里明白,在这里,一切都是靠本事说话,有的时候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但是结果足够公平。

你为什么离不开北京?因为在北京自己才是真的自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我们爸妈心中的观念,等自己有了一定年纪,催婚会接踵而至,尤其是在自己事业并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催婚对自己来说,更是一种煎熬,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但是在北京,年过40以上的大龄剩女一大把,这里没有人逼你去结婚,在这里这些大龄女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事业有成,独立而且坚强,享受着自己的单身生活。那些还在死扛的北漂们,即使月薪3000,能撑住你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

❼ 在北京生活压力大,具体大在哪为什么太压抑

压力大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贫富差距大,如果按全国10个最富裕的人来看,起码一半在北京,这样就带动了周围的富裕程度也普遍提高。

然而每个地方都有贫民的,北京更是如此。在广州,繁华程度绝对大过北京,但是穷的绝对没有北京穷,看看城中村就知道了。

现在的社会是金钱为上的社会,周围有钱人多了,你自然也想着要多赚钱,有的人还想在北京买房子车子什么的,房价在北京也是数一数二的贵,这样压力就来了。

其实主要看你怎么适应了,压力大有时候也是好事,化压力为动力,就会督促你更加奋进。我想,在北京的外地人大多数混的不错的,混的不好的可能都回去了吧,除非是刚来的。

❽ 外地人在北京,年入30万,为什么感觉自己很穷很累

外地人在北京,年收入30万元,还是感觉自己很穷很累,这太正常了,因为你不是北京本地人,是外来的打工者!

一、外地人在北京,肯定原来在北京是没有房产的,如果你在北京定居,一套普通的房子可能就需要一千万左右,你年收入30万,不吃不喝十年才只有300万,也就是买房攒够了首付而已,然后还要还房贷,估计每个月需要还2 3万,所以年收入30万听起来很多,用起来根本就不够!所以你会感觉自己还是很穷!

二、年收入30万在北京也算是高工资了,你一个外地人在北京打拼,年收入30万元肯定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工作有多辛苦不言而喻,感觉很累也是正常的。

三、在北京有钱的人太多了!北京是有钱人聚集的地方,咱不说那些名人,只说那些大爷、大妈们,喝着茶、聊着天,轻轻松松地就能赚到房租钱,而且可能比你的年收入还要高,还有就是北京人很低调,你根本就看不出来谁有钱!

现在北京正在下雨,打工的外地人却不敢停下脚步,努力地拼搏着!谁让我们这么穷呢!

还不是房子闹得!

说说现在很多北京本地人,如果没有收租,还能做什么?他们能年入30万吗?我觉得很多都不能,但是人家就是因为有房子,就过着我们这些拼命工作都几乎永远达不到的高端生活。我们差哪儿了?就差几套房。其实外地人在北京能年入30万,已经不少了,也算精英了吧,如果有一套房子,生活也算富足了,但是如果没有房子,那一定是很穷很累。

说说我是如何从年入不足10万到年入30万的吧。本人是工科女,环保行业,09你那毕业后在甘肃一家国企做技术工作,那时刚刚上班,每月工资就2200多,14薪,这样过了2年后,2012年初公司在外省成立了一个大型分公司,自己有幸参与到这个大型项目中,当时还未成家,本部与项目部两处跑,因为在项目组工作,工资就涨了一点,可能是项目补贴等,算下来每月也有4000左右的工资了,直到2014年,项目建成后,分公司成立就留在了分公司,当时按照项目建设重要技术人才分配了岗位,工资一度涨到了8000多,在三线城市,也不低了,就这样拿着8000多的工资持续了一年多吧,自己因为当时离家太远等各种因素,辞职来到了北京。我是2015年6月到的北京,当时入职了一家国有的设计院,名头也不小,做环保设计工作,每月收入也是8500,加上年终奖3万,一年下来差不多10万了,可这10万在北京可真不咋地,但自己当时刚刚来北京起步,也并没有要去太多,就没在意,可这10万工资一直持续到了2020年,这就难以启齿了。

从2015年刚刚到北京,2016年自己结婚,2018年怀孕生子,工资一直没变,反而因为自己结婚生子等,加上部门效益一般,调整社保、公积金等,月工资下降到了6000多,2019年因为疫情,工资直接降到了不足5000元,当时自己刚刚生完孩子,回到公司,虽然也没有承担太多的工作,但是这个工资,在北京真的是在难以启齿了,况且自己还是正规技术人员,于是,2020年果断准备跳槽。2018年到2019年那两年,自己工资低但是又没有跳槽的原因,除了自己刚刚生完孩子外,还有个理由就是自己当时在准备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考试,也没有更多精力去跳槽再去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等,所以一直压着没动,直到2020年年底,虽然当时证书还没有拿到手(那一年考完后,成绩还没有出来,不知道是否通过),可有一家小型设计公司给我抛来了橄榄枝,年薪20万+,心动呀,短暂犹豫后,果断跳槽,幸运的是,在我通过试用期后,证书也拿到了,加上证书补贴,年薪也是30万了,至此,终于在北京敢说自己年入30万了,也对得起自己的专业水平了。

其实从年入10万到年入30万,自己本身突破了不少,从一开始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为甲方业主,更多的是协调管理工作,到自己跳槽到设计院,做真正的工程设计人员,一点一点的设计制图,突破还是很大的,再加上自己也考了一个专业的注册证书,拿到30万的年薪也是情理之中。作为外地人,在北京也不至于太抬不起头了,幸运的是,自己还成了家,有了孩子,算是扎根北京了。 当然比起很多的北京大佬,差的还是很远很远,直到现在自己也没有京牌车,房子也不敢考虑什么学区房等等,在北京依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比起很多外地人,自己也知足了。

当然了,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在三环能买个两三平米吧。但实话告诉你能一年在北京赚30万的还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基本都是普通的薪资一万以下吧,能做到三万的人基本上是高管或者是高级销售。

在北京能赚高薪的很多,但是呢需要你付出代价要比别人多,要不你智商超群,但大部分人智力其实基本不会太大。像那部分高智商的人一般都从事的是高精尖,基本算高薪但不一定都能达到月薪两三万。另一个就是智商基本相当的话,想赚高薪的话基本就要看情商的高低了,这就涉及到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我们大部分人其实离不开这个 社会 ,但能在工作圈和生活圈混的风生水起的基本都是高情商,所以说想赚高薪一定要有两把刷子,要不就高智商从事高精尖的研发工作,稳定而又符合自己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而如果你是高情商的话,那你就从事销售工作,在北京做销售尤其世界五百强和国内五百强企业比比皆是,随便拿下个订单就是非常高的提成。所以说那一定累,付出的是常人几倍的努力,只不过是拿高薪的有方向有目标有方法,可以实现目标。

因为你的出生贫贱。

首先,一个外地人在北京能挣到30万的年收入,已经很了不起了,超过98%的外地来京务工人员,甚至还可以说超过本土90%的务工人员。挣钱能力确实没得说,很厉害。

但你说你挣这么多钱还是没有幸福感,原因是你只认钱,没有把精神生活做好。骨子里还是缺乏自信,或者跟你从小生长环境,和现在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在北京有钱的太多,而绝大多数有钱人都是低调的生活,你根本接触不到,远的不提,就北京的老大爷的生活水准,你就望尘莫及。大爷可以睡到自然醒,不愁吃穿住行,年轻的也受这种环境影响,也是一样的,对于经济他们没有你看的重,而精神文明建设他们比谁都强。

有些东西不是经济条件决定的,得有精神的慰藉,才会有所幸福。

年入30万的你不如放下心机,去学习一下,提升自己,虽然气质内涵不容易,最起码你能得到一些心灵上的温暖,做做公益,敬老院,福利院,也许会收获一点。

最后,告诫自己不要比,你越比越累,越穷,越没有幸福感。想想你儿时的梦想,绝对不会是挣更多的钱吧?

外地人在北京工作年收入30万,感觉自己仍然很穷,每天工作很累,其实并不是每天工作很累,而是感觉到自己生活的压力非常大,是心理因素所造成的。其实在此时主要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差了两样东西。

1.一套没贷款的房子。作为北京本地人,其实无论自身的事业发展的如何,但是或多或少会有一套房子,暂且不论这套房子的面积大小或者位置好坏,但是这个房子是没有任何贷款,永远是自己可以居住的。这套房子就相当于最后的一个家。那么外地人缺的就这套房子,缺的就是这种有家的感觉。

2.一张北京户口的身份证。在北京拥有一个北京户口,是生活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可以保证小孩子的入学资格,也可以保障自己老年后的养老福利水平。他可以让自己拥有买房的资格,同样也可以自己让自己拥有买京牌车的资格。这张身份证就表明自己可以在这个城市中,一直的待下去,而不会到了某一个关键时候,被迫要回老家或者被迫要换居住地点、换工作等等。

我们想想,假如没有以上这两样东西,年收入30万能在北京生活的非常愉快吗?不买房子总得租房子吧。在四环一旦租套房子,最少每月也得6000元以上。如果自己买房子,每月的房贷最少得1万多。再加上一家三口的吃穿运行,我们想想总计每月2万元是最少最少的开支。这30万确实不太够用啊。

如果在北京就是一套用还贷款的房子,每个月的生活开支最少可以降下6000~7000元。北京的物价又不是很高,其实一家三口一个月6000~7000元已经是比较够了,那么到年老之后可以在北京办理退休手续,北京的养老金水平在全国是排到前三名的。晚年生活相对比其他省份老年人来说,可能更加舒适。

所以既然选择去北京工作和奋斗,那就一定要给自己想个办法,换上一张北京的身份证,来一套北京的房子,让自己真正的扎下根来,将自己变成真正的北京人。

本来就是这样,30万在外人眼里看着会很多,但其实如果你没有祖宗给你的积累的话,你在北京确实会感觉很累很穷。

如果是工资收入30万的话,那么公司对你的压榨将会占用你一天大部分的时间,你为了保住职位,保住自己的薪水,你将不得不拼尽全力,不仅要做好工作的事情,还要自己不断的充电学习,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确实是非常的累。

别看外地人年入30万,其幸福感还不如本地人年入五六万的幸福感高。

因为你身处异乡,你就像浮萍一样没有根,无所依托,迷茫而无奈,有了这种感觉赶紧回家乡吧。在家乡也许没有年薪30万,但你可以过与世无争的生活,因为在你家乡不需要太高奢望和压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为了实现目标,有的人可以入乡随俗,逐水而居,虽不富足但活得精彩和知足,只要尽力了,这就是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家乡要是发达好,谁还愿意离乡背井,既然你希望在北京这座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寻求发展,想有一席之地,你就要适应北京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生活,不要抱怨自己的选择,那些在北京生活的外地成功人士,一定要比你付出更多、比你更努力。

一个人需求和欲望越高,生活就会变得很累和贫乏,无论你生活在哪座城市。

因为他不是真正的北京人,看看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普通北京人的收入,不满足在北京的生活和收入就没辙了。

外地人在北京年入30万,应该说挣的不少了,但是一般情况下即使有户口也没有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北漂一族,租房市中心单间一般都是3000元左右,独户一般要6000以上,加上水电气热、交通、电话等一系列费用,生活成本很高,如果居住远离市中心那么上下班路上的辛苦难以诉说,再就是随时加班的工作压力,不仅是身体上吃不消更主要的是心累,所以这个群体自然会感到自己很穷也很累。

这不新鲜,我每年光房租收入就12万,还没有任何贷款压力,也没觉得自己不穷不累

❾ 生活在北京是一种什么感觉

以一般人的感觉来看,如下:

【一】城市大、人口多: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第二大城市,东西160公里长,南北176公里长,有常住人口2000多万,相当于甘肃全省的人口数量。所以你会觉得在北京哪里都是人气,干什么都要排队;上下班通勤距离2、30公里很正常,而这个距离在地方上往往跨市、跨县了,在 北京你对空间、距离的感觉会变得麻木。

【二】机会多、竞争大

北京拥有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及各类高 科技 、创新企业,工作机会很多,但同时也人才济济。上下班途中,无数清华、北大等高校毕业生和你一起同乘一趟地铁; 职场中,你会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就业环境相对公平。

【三】开销大、成本高

北京住房、生活成本较高, 养家糊口压力还是很大的 ,很多人一家多口挤在几十平的老破小中, 幸福感较低。

【四】苦寒地、环境劣

北京属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边缘区,总体上属于一个 较为苦寒之地 ,冬天风沙大、环境较为荒凉干燥,不如南方地区的绿树葱葱、温暖湿润。冬天晚上8点后,路上行人寥落稀疏,也不如南方冬天夜生活的繁华。

我不是北京“土着人”。但我也长期生活在北京。再说明白点,我是退休后到北京生活的。我们的“主业”是做家务,看孩子。也可以叫我们“老北漂”。所配四幅照片,是我拍的“北京小剪影”,希望读者能喜欢。

所以,我不生产,不劳动,我感觉不到北京的压力;

所以,我买菜做饭接送孩子,我感觉不到北京的节奏;

所以,我不当家,不掏自己的钱,只是花孩子们的钱,我感觉不到北京的物价有多高;

所以,我退休了,就等于是彻底失业了。我不想再就业,感觉不到北京的竞争。

我感觉的是,文化好,有公立博物馆,有私立博物馆,有文庙,有太庙,有历代帝王庙。

我感觉的是,教育好,有北,清,人,师。有特别好的中小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在参加各类校外培训班。

我感觉的是,风景好,有故宫北海颐和园。有各种各样的着名和非着名的大小公园,你永远也逛不遍。

我感觉的是, 美食 好,全国八大菜系,各大小名吃,都可以在北京的街边碰到。就是小吃,尝一尝,也尝不完。

我感觉的是,安全好,什么时候出门,你就是三更半夜,都没有安全问题。

我感觉的是,交通好,地铁四通八达,公交无缝可至,票价便宜,出门,交通花费少,不打怵。

我感觉的是,人情好,邻里大多认识,来往比较多,特别是孩子们之间,甚至是幼儿园的同学,也经常互贺生日。

我感觉的是,防控好。北京再次出现“新发地疫情”后,实行分区防控,精准防控,一步到位。说什么时候“清零”,就什么时候真的“清零”。比火山地震还要难以捉摸的疫情,说控制,就控制住了。太神奇了!

所以,我在北京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你早!北京,你好!你真的是“一好百好”!

我不知道原生北京人生活得怎么样,然而北漂一族深有体会。

我居住在南六环边上,高昂的房租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下班后的孤独同样在一点点儿侵蚀着人的内心,北京的繁华与内心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内心的自卑和低廉的收入,使我不敢参加社交。

生活在北京很没有安全感,心永远在漂泊。

一家永远让员工吃亏公司真有人愿意待吗?

打工就是为了挣钱,有钱挣的地方就有人待,挣多挣少又是另一个问题。

若是老板许诺原始股份,或年底分红,还是有人愿意干的。

生活在北京的人,如果原本生活在北京的人,第一,除了高收入,如果能在北京达到生活条件一般就能过得去,假如属于最底层那就困难。如果第二,如果是后来打拼留在北京生活,不买房还可以,另买房,即便高收入好耶不容易,如果再低收入…那会更困难!只能在北京工作,其他消费低的城市安家。总而言之……北京消费高,低收入达不到

生活在北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谈谈感受。

1 初次来到北京,首先体会到的,不是他的车水马龙,各种文物古迹,各种商业街,而是他的快节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走在路上,大家都是低着头急匆匆赶路,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做生意。早上无论多早坐地铁公交,还有比你更早的。晚上加班回来,地铁公交车上还有很多人。北京的生活节奏很快,确切说,是工作节奏很快。曾经在冬天查感染新冠人的足迹,成都的足迹是去了商场又去茶馆再去麻将馆,北京的足迹是下完班去培训又开滴滴,生活轨迹完全不同。所以很多人感到不适应,心情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地铁上很少有人交流,因为都比较累,在地铁上闭目养神的人很多。工作上繁忙,回到家又要处理家庭事务。周末同样闲不下来,要带孩子上各种补习班,麦当劳肯德基周末消费主力是家长和孩子,因为吃完饭,又要赶赴另一个补习班。或者周末仍然有许多人在加班,为了任务的完成。这也大概是北京生活的基本写照。

侧面也反映了,北京更注重你的工作实际,不大会关心你的 社会 关系,相对来说公平,毕竟是知识资本决定的工作成绩。工作需要你做出实实在在的东西,例如设计电路板设计程序设计结构等等。

2 在北京生活除了快节奏,剩下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恰恰只有节假日期间,但是节假日北京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涌入。我的一个朋友清明假期打算去颐和园,路上花了5个小时来回,去了之后找了很久没有找到停车位,还遇到因为停车位吵架的,所以就开回来了。曾经还有一位朋友,在五一的时候,开车上到四环,就堵死了,很害怕出不来,开了1个多小时到下一路口,返回家里。在北京生活,节假日能够去的地方很多,可能够到的地方很少。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去外地旅行,去外面同样人多。[捂脸]

3 北京可去玩的地方确实不少,故宫,颐和园,植物园香山,十三陵,八达岭长城,圆明园,天坛,野生动物园,南海子公园,黑龙潭,桃源仙谷,雁栖湖,密云水库,十里画廊,十渡等等,如果挑一个人少的时候,带孩子去,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4 北京的人文建设相对不错。出租车司机不会忽悠你,多收你钱或者绕远路,而好多其他城市就不一定了。你向他们问路,他们会认真给你指导,其他的城市,会选择不理睬你,你买了东西他们才会告你。走在路上不小心碰到你,他们会说对不起。你帮助了他们,他们会说谢谢。在地铁扶梯,人们会自动留出左边道,在等地铁,人们会自觉在两边排队,等公交,会自动在公交地点排队。

5 北京的城市建设规范,城市环境干净,人们已经不会随便扔东西,公路及两旁都很干净整洁。北京的建筑大部分都很有特色,既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风格鲜明。

6 北京一年四季的气候鲜明,夏天三伏天也会比较热,冬天三九天会比较冷。但是夏天的热也比不上南方的热,南方武汉苏州上海成都,热是蒸桑拿的热,没有一丝丝凉风,北京至少晚上会有缕缕凉风,吹着很舒服。冬天会有几场雪,这也是南方看不到的。

7 北京的天气在经过14 15年雾霾之后,已经连续几年全年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的天数200多天,2020年达到了276天。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8 北京处于内蒙的南部,由于北方植树造林,种植大量沙蒿,引起大部分人鼻子不适,甚至有敏感性鼻炎,大部分人开始吃抗过敏性的药物,带口罩防护鼻子免受刺激。

9 北京的天气仍然偏干燥,虽然不属于中国的最北方,但相比较中原和南方,天气长期处于干燥状态,湿度只有30%左右,这也是南方人来到北京不适应的地方。导致鼻子难受出血。很多家庭常备加湿器,车里有小型加湿器。

10 北京各个机构的办事效率很高,例如要迁移户口,身份证重新办理,办护照签证都是很快的。北京更注重效率,不会像有些城市卡拿要。

11 北京的医疗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曾经一个朋友的孩子出生食管狭窄,跑了地方多家医院都不敢做手术,但是在北京儿童医院属于微创手术,但是排队却排到半年之后。着名的医院就不一一列举了。

老乔觉得酸甜苦辣咸,唯独没有舒服二字。

生活在北京,如果是北京人肯定很舒服,如果是“北漂”那就太难了。



咱们今天一起聊一下北漂心酸!

一.高额的房租

北漂里流传着一句话,“用自己的汗给别人养房子,汗流光了房子还是人家的”。这就是租房的悲哀,但也没办法,来北京都是怀揣梦想的,唯有努力。

除了高额的月租,北京租房子需要押一付三,再加一个月的中介费,就是一次性付5个月的钱,现在5环边上靠着的地铁近一点的都要4000一个月,一次性就20000,天呀,你说有没有压力,每个月省吃俭用,就怕房东来电话…



二.痛苦的交通

1.挤公交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北京公交车是真的方便,早晚高峰期还有专用的公交车道,但挤公交是需要技术的,或者干脆就是脸皮厚在门上挂着,反正每天挤公交都是一场战斗。
2.挤地铁

地铁在北京是最受欢迎的,路上时间有保证,但住的远一次消费13元左右,但是大家都来坐地铁,一般排队就需要一个小时,最主要的是能挤上也挤成了一张“照片”(就是人挨着人,嘴里是前面人的头发,后背是后面人的胸)。


3.自驾车

自驾车上班,人比较舒服,不用在拥挤的人群中站立,但开车时间没有保证,走的太早就要提前两小时以上,到单位还要在车库待一个小时。如果不起来早,那就只能交罚款。堵车堵到你怀疑人生,朋友常常聊起一个故事,“就是接了个电话,聊了一个小时,发现自己还在五环,不是五环太大,而是堵着没走。”太难了…… 三.永远加不完的班

梦里总想着有花不完的钱,但现实里永远有加不完的班。

加班,在其他城市大家都高兴,毕竟可以额外多赚钱。但在北京加班确有些痛苦,因为加一两个小时班,却要付出4个小时的时间,每天上班8小时,但实际出来要15个小时,哪还有精力去加班!有的时候回家还要熬夜,长时间恶意循环确实吃不消。

朋友常常开玩笑说,在北京上班的人头发掉的早,头发白的早,身体垮的早……


【结语】

每天都有无数人涌入这座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和梦想。

每天也有无数人心灰意冷的离开这座冷漠的城市,却留下了他们的眼泪和故事。

致敬每一位北漂的朋友,感谢你们为城市建设付出的每一份力,祝福你们梦想成真。

欢迎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自己的北漂生活?


我觉得在北京生活挺好的,我很喜欢这个城市,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我毕业了以后就来到了北京发展,因为我姐姐在北京安家了,有一个亲人在他乡心里有个依靠。当时我和老公拿三十万和他从德国回来的一个同学合开了一个上下楼两百平米的餐馆。因为种种的原因吧,餐馆开了三年就转让了,也挣钱了但不多,两个人一分也没有多少了,我现在想想当时还不如拿那个钱投资两套房子,有两套房子在手是什么感觉。转让以后我就找工作上班了,一个月几千块钱,很多年没有上班了,感觉特别好,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我的日子渐渐丰富起来了,跟同事聚餐一同出游,逛街喝茶爬山。我老公还是做买卖,他是南方人,骨子里就是不愿意打工。

一晃十年过去了,车也有了,在远郊买了一套两居室自己住,已经装修好了,又力所能及的投资了一套小房子。我还在这个公司上班,已经是老员工了,有带薪休假有工龄工资,打算就上到退休不再换工作了。我老公疫情期间把买卖关了回老家照顾老人到现在还没来,他目前没有了收入所有的花销都是之前攒下来的。下个月他就会回来,先找个工作有收入过渡一下再做别的打算。我们在北京生活水平属于一般的,贷款还有一年半就还完了,也就轻松一点了。

所以说,北京这个城市充满了工作的机会,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做了,有人不怕辛苦上班也远,为了梦想努力奋斗。有的人天天找工作,日日不上班,对公司各种的嫌弃,这样的人估计是没有什么出路的。有一句话说:你的付出和得到是成正比的,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奋斗的脚步永远在路上而不是在家里。

北京是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 的核心,也是财富的聚集地。

这是聚集着各行各业的总部,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各行各业的有钱大佬。

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到北京去吧,这里有你足够的施展拳脚,发展壮大的空间。如果你不够优秀,你就不要在北京呆吧!你不要埋怨这里人多,你不要埋怨这里拥挤,你不要埋怨那里的钱难挣……

那里有足够多的大楼豪宅,那里有足够宽的街巷院落任你奔驰,蓝鸟,捍马,那里有足够多的人说“一亿也算有钱吗?”

……

问题是,你衡量一下是否适合在那里呆?不必要说那里的生活好不好……

特邀回答这个我有资格回答的问题!夲人土生土长老北京人!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也是祖国人民向往的神圣地方,我骄傲,我自豪!

北京有高等学府,有最权威医院!有互联网的总部!有多少有才华横溢青年在这里为实现梦想奋斗着!

北京人有着包容心态!格局!觉得北京人关心政策!心怀宽扩!

我生活在北京感觉非常好!自豪而快乐着!

北京土着的我感觉我的家乡越来越拥挤,整个城市永远像个大工地,没完没了的盖盖盖,拆拆拆,人多到节假日不能出门,西单王府井,前门,东单早没了京腔京韵,除了挤就是个乱,孩子上幼儿园永远没学位,公立幼儿园基本都是给公务员开的,孩子上学也变麻烦了,不但要户口还得要房产,孩子毕了业优质国企基本没有北京人的份儿,除了外省七姑八姨的裙带关系还是七姑八姨的裙带关系,北京人被挤兑的飘洋过海打洋工的多,从上到下哪有一个管理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北京人被排挤的喘气都困难,北漂不易北京人也不易!北京除了故宫,现在就一个四不像!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在北京呆毫无幸福感可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生涯规划故事怎么写 浏览:650
第十课幸福是什么 浏览:773
三国演义的故事及人物有哪些 浏览:614
什么都没有自己的健康重要 浏览:572
石台事业编什么时候体检 浏览:550
守护爱情的小保安什么梗 浏览:552
幸福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 浏览:191
国民经济形势对投资有哪些影响 浏览:246
爱情的颜色是什么作文 浏览:622
健康甘肃里的备注怎么填 浏览:50
男人事业和婚姻哪个重要 浏览:737
合法婚姻和事实婚姻的界定有哪些 浏览:113
美女你好你在哪里上班的干的什么 浏览:980
适合自己的就是幸福下句该怎么说 浏览:360
爱是什么韩国爱情动画 浏览:469
单身又怎么感受爱情 浏览:408
家庭购买房子属于什么宏观经济学 浏览:62
梨泰院有什么故事 浏览:937
爱情里陪伴和懂得哪个更重要 浏览:689
南京惠民健康宝如何续保 浏览: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