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如何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如何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2-09-20 09:21:35

①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增强

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着怎样的内涵?彼此有什么联系?保障“三感”,有哪些难点?充实“三感”,该如何着手?我们请专家进行了解读。

充实三感

怎么着手

记者: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要怎么着力?

郑功成:“民生三感”的实现与不断提升,依赖于科学的发展理念与制度建构。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的重点,在于不断完善我国的制度建构,而切实解除人民的后顾之忧、提供稳定安全的预期至关重要。

要持续发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矫正失衡的利益格局,必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在初次分配环节注入公平色彩,在再分配环节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并积极引导第三次分配。

要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通过全国统筹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全国统一,通过整合不同医保制度以促使全民医保制度走向成熟、定型,通过城乡一体的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来避免任何人因任何原因陷入生存困境,通过发达的养老服务体系解除老年后顾之忧,通过增加公共房屋供应来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并让住宅回归生活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投机品的属性,通过加快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来实现幼有所育,通过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来缩小群体差距,切实解除全体人民的生活后顾之忧,并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

要消除民生领域中的政策歧视现象。创造公平的发展机会,疏通向上流动的渠道,激励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奋发向上。进一步健全法制。通过阳光司法、公正司法来切实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建设诚信社会,让守信者获益,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则社会安全感会显着增强。

当然,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既来自于个人需求与诉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实现这种满足程度的制度建构,也来自于人民自主建设、共同参与、共同享受的责任感、成就感。如果人民有共建社会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便能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合与社会团结,进而不仅使整个社会治理有了坚实的基础,更会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② 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青少年该怎么做

为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人生,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以勇往直前的劲头拼搏,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好好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本领,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以积极。

③ 如何提升基层社区工作者的幸福感

为基层减负支是持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中,应该要以“减”字当先,把基层干部从各类会议,各种材料,各级督查检查考核中“拉出来”,让他们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解决人民关注的问题,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基层干部创造主动作为的空间。

待遇上要切实保障。“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要坚持物力财力向基层一线倾斜,重视保障和提高基层干部正常工作生活待遇,做好基层保障工作,改善基层聚人留人环境。要经常关心基层一线干部的身心健康,建立心理关怀有效措施,全面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状态,耐心倾听基层干部的诉求,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很多基层干部的幸福感较弱,获得感也不足,有时感觉特别困惑。本来一心为人民服务,但到了具体开展工作才知道,工作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服务领导、服务上级上了。为了完成一些所谓的任务,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表”哥“表”姐了。基层干部的压力也很大,维稳、拆迁、搬迁、信访等工作,上级要求紧、问责严,基层干部有时真的不堪重负。

④ 为了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青少年能做什么

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爱家爱国爱父母爱祖国爱人民,听老师的话,遵守规则法律制度,珍惜生命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低碳生活。

⑤ 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鲜明导向,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为核心,以完善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中国。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立足当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每年都要办成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要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作为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础和核心。突出抓好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尤其要把农民收入增加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必须指出,我省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实际收入的倍增,而非名义收入的倍增;是结构优化、惠及大众的倍增,而非简单的平均数倍增。要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同步”要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确保如期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长远和根本性的作用。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必须着眼根本加快构建体系,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进行系统化设计、制度化安排、规范化建设、长效化推进。要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六大体系”为保障,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构建体系是中央对江苏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的鲜明要求,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在落实好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政策举措,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路子。
民生幸福工程是一个内涵丰富、政策性强、关联度高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更加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我们不仅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要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不仅要讲平均数,而且要重视大多数;不仅要继续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而且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我们要始终坚持在加强民生保障的同时,重视增进民众幸福感;在实现个人幸福的同时,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整体幸福感。
民生幸福是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动态过程。必须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既要积极作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基础,加强检查考核,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把增进民生幸福贯穿于“两个率先”全过程。
民生大于天,幸福最关情。人民群众是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的主体。我们要坚持群众路线,强化群众观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民生幸福工程,最大程度地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民生幸福工程的实际成效,共创更加美好生活,共享更加幸福中国!

⑥ 结构化面试题:政府怎样做才能让群众感觉更幸福

【参考答案】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对幸福的评价,对于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幸福的内容往往很平实,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心中的幸福就是拥有稳定的工作、公平的机会和收入、可靠的社会保障、安全的医疗服务、舒适的居住条件以及和睦的家庭等。这些都是一个个幸福的体现。这些内容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民生改善的殷切盼望,也是我们政府努力的方向。
对于政府如何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 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踏实肯干的劳动者能够更多的积累财富。
其次,还要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氛围。要让诚实守信干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而不是让人们都想着轻易获取暴利。
最后,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所有人都相信,只要努力向上,不论是偏远地区的农民还是繁华都市的骄子,每个人都可能凭借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向上流动,走向富裕。
当“勤劳致富”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相信每个人都会为心里珍存的一个个或大或小、或平常或绮丽的“中国梦”去拼搏、奋斗。

⑦ 如何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针对民生领域短板,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详实方略。


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长效机制的方法和内容,比如,土地供给计划和规划的依据,住房保障占多大比例比较合适,共有产权住房如何更好发展,如何达到房价长期稳定,供给长期平衡,百姓住房有基本保障的目标等。

⑧ 如何提高我们的幸福感

我认为提高幸福感分层次来讲有这几个方法:不错的物质基础、知足常乐的心态、旺盛的求知欲。接下来我们具体谈一谈这些方法吧。

所以说,幸福感的产生说难难,但是你要能一步一步地往自己的目标方向前进,那你离幸福感就不远啦。

⑨ 如何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作为民众,对“幸福指数”应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有的好事一起来到眼前。目前,推进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社会福利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越经济发展追逐过高的福利需求。政府部门要考虑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并兼顾后续发展的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制度,加强公示,把各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要真正使人民幸福指数得以提升,我们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助推就业、创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市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自信、积极、拼搏、勤勉、俭朴的城市精神,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对社会每一个人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城市呈现一种整体活力和昂扬向上的姿态;要上下一心,共创和谐社会,让人人共享改革成果,做到政策惠民、服务便民、实事利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⑩ 完善共建 共治 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什么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 安全感

完善共建,共起共享的社会距离去进度加十吹动,什么不转圈,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完整的共建建,供起共享的社会,起的嫉妒,嘉实驱动。不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幸福。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次婚姻如何协议 浏览:998
三圈排查表的身体健康状况写什么 浏览:925
中国导盲犬事业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852
事业单位社保都交哪些 浏览:836
怎么写老师讲故事 浏览:759
张晋婚姻现状如何 浏览:362
忠于职责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115
海水素食经济鱼类有哪些 浏览:574
幸福人总部电话是多少 浏览:818
临沂市的经济房怎么申请条件 浏览:565
三十多岁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浏览:862
你长这么大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浏览:913
李现的故事是什么 浏览:884
如何判断婚姻衰败 浏览:339
有没有哪些纯洁爱情的故事 浏览:648
事业单位半年奖绩效怎么回事 浏览:953
什么事业最出息 浏览:424
信成健康是哪个国家的 浏览:805
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是什么 浏览:377
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什么时候播 浏览: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