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婚后幸福率是多少
D.70%以下理由如下:上海离婚率上升38.9% 平均每天有75对夫妻离婚
离婚,曾经让人倍感忌讳,而如今,正逐步走到了阳光下,越来越多的夫妇选择以和平的方式告别曾经的那份情感。根据上海19个区县婚姻登记中心的调查,记者了解到,去年沪上有27374对夫妇办理了协议离婚登记,平均每天75对,比前年增长38.9%。
其中,令人关注的是,短婚夫妇在增加,结婚不满1年就离婚的夫妇占了7.2%。
离婚风向标
7.2%婚姻不满一年“猝死”
冲动离婚夫妇增多,是此次调查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去年,沪上19个区县,结婚不满1年就离婚的夫妇占了7.2%。
崇明婚姻登记中心统计显示,去年有45对夫妇结婚不满1年离婚,其中18对夫妇结婚不满半年离婚,甚至有6对夫妇结婚不满17天,婚龄最短的夫妇,婚龄只有14天。今年,短婚的夫妇仍在增加;普陀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黄静英告诉记者,今年5月至8月的三个月时间内,就有9对夫妇结束了短暂的婚姻。
结婚容易,离婚更容易。去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新人们只要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在几分钟内就可领到离婚证。手续简便,直接导致了离婚人数的大幅上升。一周婚姻、一月婚姻、半年婚姻现在已不少见。而这些离婚的原因多数都是由于冲动。
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短命”结婚史的一对男女主人公是在结婚当天的下午就来办理离婚手续的,早上还喜气洋洋的小夫妇下午便“晴转暴雨”,坚持劳燕分飞。
王玲和孙建平是“一周夫妻”,结婚登记时给登记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时两人从头至尾一直牵着手,一脸的幸福。没想到,事隔五日,两人就来婚姻登记处办离婚了。原来,甜蜜的爱情过后,碰到现实问题却屡屡受挫,特别是两人在操办婚事的过程中产生了分歧。王玲想要一场完美的婚礼,孙建平则想低调进行,随便请朋友吃顿饭庆祝一下;王玲想买一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而孙建平觉得两人共同承担一室户的小房子比较轻松。
于是,每次谈到房子和婚事,两个人就吵得不欢而散。每次吵架,王玲都会将离婚提到议事日程。考虑再三,孙建平觉得两人确实有性格上的冲突,答应分道扬镳。
另外,越来越多闪婚族的出现,也使得离婚人数有所增加。很多年轻人认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匆匆结婚,这样的婚姻就难以牢固。此外,一些再婚老人怕引来各方议论,不愿因再婚而到原所在单位或居住的社区开证明,于是以往一直选择只同居不登记。新《条例》实施后,不少老人匆匆领证,结果因婚前没搞定子女、财产分割等现实问题,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离婚。
心态风向标
带着喜糖来办离婚
离婚率的提高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不少夫妇的眼中,离婚似乎不是悲剧,而是寻找下一个幸福。婚姻专家们普遍感到,在对待离婚问题上,年轻夫妇不再受传统观念太多束缚,很少把离婚视为不愉快或难堪的事情,而是把它当成新生活的开始。
普陀区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黄静英告诉记者:“有的当事人刚办完手续,一方就嬉皮笑脸地缠着另一方,要来第二次恋爱;有的当事人甚至还带着喜糖来办离婚……”
近日,一对年轻男女手牵着手走进某区县的婚姻登记中心,他们掏出结婚证书,平静地对登记员说:“我们想离婚!请为我们办一下手续吧!”看着两个年轻人的那股亲密劲,在场的工作人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个年轻人是去年初相识的,婚前相处还不错,去年年底登记结婚后,反而找不到感觉了,尽管不吵不闹,可在一起总觉得别扭,于是他们商量,好合好散。因为没有什么共同财产,离婚手续很快就办完了。拿到离婚证书后,两个人又手牵手走出法庭。女方边走边问:“今天晚上我们到哪里去吃饭?”她的前夫则爽快地说:“随你,还是老地方吧。”
地域风向标
上海男娶外地女最稳定
生活习惯,地域差异。曾几何时,两地婚姻一直被很多人打着问号。随着越来越多的新上海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异地婚姻。婚姻登记中心里,异地婚姻的夫妇逐年增加,却很少看到他们走进离婚登记中心,协议离婚率一直处在较低的状态。
根据对去年两万多对离婚夫妇的统计,有24691对夫妇是本地婚姻,其中只有7%的夫妇是异地婚姻,男方为上海人,女方为外地人的家庭最稳定。在异地离婚家庭中,该类组合的夫妇去年只有20对分手,而女方为上海人,男方为外地人的离婚家庭有673个。
长期从事离婚登记的浦东婚姻登记中心朱凤告诉记者,异地婚姻的夫妇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彼此更懂得呵护那份情缘。相对于本地婚姻,异地婚姻更来之不易,很多年轻人顶着父母的压力,跨过了地理位置的相隔走到一起。因此,他们在碰到问题时,会用宽容和容忍的方式去面对。
理由风向标
千对离婚夫妻坦言婚外恋
离婚调查显示,去年协议离婚夫妇中,有56.1%的夫妇在离婚理由栏中写着性格不合,也就是说去年有15365对夫妇因为性格不合分道扬镳。另有9234对夫妇离婚的理由是感情破裂。
现在离婚理由越来越多元化。记者了解到,除了感情破裂、性格不合以外,567对夫妇因经济原因,82对夫妇因不忍恶习说再见。而更加引起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夫妇愿意直接面对婚外恋的问题。有1079对夫妇坦承因为婚外恋分手。
专家指出,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社会的交往扩大,夫妻双方自我选择更自由,夫妻双方缺乏沟通后,矛盾和冲突越来越早地显现出来,更愿意在婚姻之外去寻找倾诉的对象。
还有954对夫妇还因为其他各种各样原因分手,如网络、受传言影响、社会环境等。
丁民和张雅去年7月领了结婚证,然而,张雅并没有沉浸在新婚的快乐之中,却迷上了网络,频繁出入网吧,和虚拟的朋友聊天,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不回家。几个月后,为了方便上网,张雅“离家出走”,和女性朋友合租房子。虽然合租房离家仅有5分钟的路程,但是张雅没有回家一次。为了挽救她的家庭,张雅母亲屡次到网吧劝她回家,80多岁的老奶奶也跑到网吧去找她,却都无济于事。
深爱着妻子的丁民仍然一直盼着她能回归家庭。“你喜欢上网,我可以买电脑在家里装宽带。”但是网吧对于张雅有一股巨大的磁力,张雅最终还是放弃了婚姻,选择了上网。丁民眼看着妻子一步步地远离自己,也无奈地同意结束婚姻。
在离婚协议书上,两人的离婚理由是:网络。
事业风向标
7年之痒延迟到11年
调查现实,31岁到40岁的夫妇组成的家庭是离婚的最高峰年龄段,结婚11年到20年成为了婚姻的瓶颈期。去年有9869对夫妇离婚的年龄在31岁-40岁。
另外,文化程度越低,离婚率越高。调查显示,离婚夫妇中,初中学历的占38%,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占37%。大学本科学历的只有19.1%,而研究生学历的仅为1.4%。
专家指出,去年,七成离婚者在30岁到50岁中间,这部分人群处于事业的黄金时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成为离婚的导火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年轻人在结婚之前对情感的期望值往往很高,而感情却是最容易变化的。如果结婚后夫妻没有责任感约束,一旦失望,婚姻就很容易迅速解体。除了情感因素的变化,不谙夫妻之道也是导致现代年轻人婚姻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国荣和王绚辉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王绚辉是个很要强的女人,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她看到李国荣很有事业心,便暗暗高兴找到了一个合自己心意的对象。
两人去年2月结婚。婚后,王绚辉打算大干一场,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来筹集资本。两人有了同样的目标,齐心协力干事业,工作上都有了小小的成绩。但是,婚后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两人并没有好好经营感情。因为王绚辉刚强的性格,李国荣觉得很受气,李国荣想到的事情王绚辉总是反对,而王绚辉也越来越看不顺眼日常生活中的李国荣。两个人摩擦不断,他们这才认识到双方的性格、脾气不合,根本无法生活在一起。于是,结婚刚半年,两个人便选择了平静地分手。
Ⅱ 中国有多少人口,男女比例多少结婚的有多少
目前,中国人口的男女性别比已经达到了116.9:100,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120万人左右。我国政府正在考虑通过刑法来遏止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虽然计划生育使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可“养儿防老”的观念却使得男性出生比例大幅上升。正常的人口性别比例应该在103~107:100之间,我国现在已经高出了正常值10个百分点
还有人说119.86:100 中国男女比例超出正常值
Ⅲ 中国有多少适婚女性
中国目前共有8亿多女性,其中适婚女性占4亿左右。
附带:
世界主要国家法定结婚年龄附经济学分析
世界主要国家法定结婚年龄如下:伊朗法定结婚年龄9岁;荷兰法定结婚年龄12岁;俄罗斯法定结婚年龄14岁;法国法定结婚年龄15岁;菲律宾法定结婚年龄16岁;韩国法定结婚年龄16岁;日本男18岁、女16岁;巴西16岁;中国香港16岁;中国台湾16岁;美国各州不一,部分州规定,如双方未满成年人年龄,须经父母同意方可结婚,有的州规定男子不满18岁、女子不满16岁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结婚。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等州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法定结婚年龄的经济学分析
前两天跟一个日本朋友聊天,由于年纪相仿,难免谈到哪国女孩比较漂亮之类的话题。朋友问我中国人几岁可以结婚,我告诉他:男,22岁;女,20岁。他“啊”的一声,很惊讶地说日本人:男,18岁;女,16岁。不过要经父母同意。当时我们共同的想法,就是日本人比较开放。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总觉得婚嫁问题由政府决定,有点怪怪的。后来从经济学角度想想,也无可厚非。
现在试着从经济学角度对政府规定的法定婚龄作一分析:
一、政治经济学分析:
首先,经济学的产生是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矛盾。虽说中国地大物博,物质丰富,但是中国的人口也是世界第一,很多资源的人均排名都靠后。怎样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我们十三亿人口的生存和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由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变为能源和资源的进口大国,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占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所以当资源供给不能有效增加时,控制人口的增长,就是缓解这种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日本的这种矛盾就比中国要小得多,反正日本的自产资源很有限,主要靠进口。中国的法定婚龄你日本晚四岁,对缓解资源有限性矛盾作用非常之大。据统计,100年内,法定婚龄为20岁与法定婚龄为25岁,要差一代人,也就是说,可以消减人类五分之一的欲望。
其次,经济学很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就是成本——受益分析法。
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的成本是什么?就是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执行法律及其中间费用。由于国家立法是一种低成本过程,只要人大通过,立法成本几乎为零。(中国立法几乎全部通过。)而中国人通常又是愿意遵守法律的(人们的违法成本太高),所以政府的执行成本也几乎为零。而这项立法的收益,就是相对于日本人来说,中国人将近分之一的欲望的消减及其人口增加带来的生存、就业、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沉没。所以从成本——收益来分析,中国的这项政策是最划得来的。
二、制度经济学分析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重要的”。其核心就是科斯定理:产权明晰的情况下,交易费用越低,经济就越发达。
如果把结婚当作一种产权,那么法律作为一种制度,就约定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产权划分:22岁以下的人群就不具有这种产权。可是这种产权不具有交易性,这一点我还在思考。另外,相对于公民来说,政府制定婚龄法律,与他们的权力让渡是一种交易行为。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成本,是公民权利的减少,人民通过契约让渡一部分权力给立法机关。而立法的收益就是法律的产生和法律的公信力。相对于政府来说,交易成本就是制定法律的成本,如上所述,这种成本是非常低的。政府规定法定婚龄(为:男,22岁,女,20岁)的成本,比起政府于各个年龄段的公民谈判决定结婚年龄的成本低得多。而受益就是法律得到大家的认可和遵守。所以从效率的角度讲,法定婚龄是一种高效率的手段。
三、福利经济学分析
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点,就是社会福利在不同的人群和阶层之间的分配问题。例如,穷人和富人之间的福利分配。在社会总福利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福利在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分配是否公平,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稳定。
我国法律规定:男,22岁;女,20岁,可以结婚。如果把结婚当作一种福利,那么这种福利被给与了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壮年。他们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获得这种福利就相当于他们建设社会的成本的回报和收益。从社会学角度来看,青壮年是爆发力最强的群体,如果他们的这种福利被剥夺的话,则势必会造成社会的动乱。
此外,福利经济学的另一个观点:当社会总福利一定的条件下,参与福利分配的人越多,人均福利就越少。如果我国的法律跟日本一样,规定:男,18岁;女,16岁可以结婚的话,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结婚群体中来,结婚人群的人均福利就会相对减少,如医疗,卫生等等。而且,结婚势必会生子,导致人口增加,社会必然会动员更多的资源来养活这些新增人口,势必会形象到非婚年龄人群的福利,如18岁以下人的福利会减少,例如,生存空间,就业,医疗,和教育福利的缩减。社会上所有人的社会福利都会减少。
再一个,就是老年人的福利保障问题。日本处于老龄化阶段,社会需要加速人口的新旧更替,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来养活老年人,解决老龄化问题,所以鼓励人民结婚生育,以改善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而中国本身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程度比日本低,所以规定的法定婚龄比日本晚四年,有一定的合理性。或许等到中国发展到一定程度,老龄化问题更严重时,中国的法定婚龄也会改到:男,18岁;女,16岁。
Ⅳ 我在想每年中国有几千万的性服务女性都嫁给了谁她们婚后真的幸福吗
现在又有多少结婚有家的妇女在坐着这些服务,为这些人可悲。。。。。。
Ⅳ 中国已婚妇女占总人口比例的多少
从中国13亿人口来看,男女按照1比0.98计算,
按女子平均寿命80岁计算
按女子年龄分布平均计算
按女子平均25岁结婚计算
得0.98*(80-25)/80/2=33.6875%
得中国已婚妇女占总人口比例的33.6875%;共计4.37935亿人口。
Ⅵ 中国女人是不是全世界最幸福的
中国大部分家庭的模式——男人是赚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在这种模式下,女人的权力就相对比较大一些,怎么说也是个财政部长级的,总经理再有本事,财政部长不点头,也休想拿到钱哈。所以这样相比一下,是不是感觉要幸福很多呢?
人身非常自由
很多人都会说,看这个问题提的,现在谁还不自由了,还不是想干嘛干嘛,想去哪去哪,只要不犯法。但是我指的自由是指思想上。嫁给中国男人的女人,大多数是想聚会就聚会,想K歌就K歌,想会朋友就会朋友,老公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意见,更不用说上班工作了,女人赚钱多,男人也会乐开花。但是在中东国家就不一样,虽然表面上也没有什么不妥,但那里的女人上班就不怎么自由了,比如沙特,阿联酋等国是不允许女人上班的,在家带孩子就是女人的职业,伊朗是允许女人出去上班的,但大部分女人是要听老公的,如果上班的环境老公不认可,比如办公室里男人多等,女人就要放弃上班回家伺候老公和家人,如果女人想出去放松也是要经过老公首肯的,那么相比中国,是不是我们就更自由一些呢?但我们比不上欧美国家在这方面自由,但是有没有感觉到,中国女人,其实从骨子里并不是太放纵自己,可能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的熏陶吧,对于开放这一点,适可而止是最好的,太放纵反而令我们不爽,所以我们中国女人的自由非常恰到好处。
精神相对愉悦
中国女人嫁给中国男人在精神上是相对轻松愉快的,看看现在大街上的男女,得有一大半是男人在给女人拎包吧,得有一大半是女人说了算吧,得有一大半是女人当家的吧。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中国女人精神生活相对愉快。虽然也许他们会产生很多矛盾,但是男人的顺从与迁就会使女人在精神上有一种愉悦感。这样总好过那些大男子主义的国家吧。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讲,经常的骂骂老公是女人排毒养颜的重要环节,比去美容院都灵哇,可其它国家的男人都不那么容易接受被骂哦,再说了,用外语骂人是无法到位的,不但不能排毒,还有可能憋出毛病。所以,中国老公在这一点上从来也不会煞风景。
看看我们在家里当家作主,支配着老公的工资,还能随意的放纵一下自己,这难道还不是幸福吗?其实幸福是怎么来的,不是求来的,不是晒出来的,幸福只是自己心底里的一种满足感。好好珍惜自己身边的点滴幸福,最终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享受身边的点滴幸福,永不知满足,那么我相信幸福也不会光临到你头上的。
Ⅶ 中国结婚率是多少
截止2021年底中国结婚率是5.41‰。
民政部最新发布的统计季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763.6万对,是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结婚登记人数破1000万对大关,连续两年跌破900万对大关,结婚登记数据再次跌破800万大关,创下了1986年以来民政部结婚登记新低,仅为2013年最高峰的56.6%。
从各季度来看2021年一季度,中国结婚登记人数213.2万对,较2020年同期增加57.5万对;截止二季度中国结婚登记人数416.6万对,较2020年同期增加28.7万对;截止三季度中国结婚登记人数588.6万对,较2020年同期减少0.8万对。
2021年中国离婚登记
从各省市来看,2021年中国离婚登记超过10万对的省份分别是河南、四川、广东、江苏、山东、安徽和河北。其中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以15.2万对位居第一,四川14.7万对位居第二,广东14.5万对位居第三。
可以看出全国各地结婚、离婚登记人数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较大关联。河南户籍人口最多,因此结婚、离婚登记人数都是全国第一,中国的离婚率一直在上升。2021年全国的平均离婚率已经接近4‰,达到3.93‰,较2020年增长8.3个千分点。
Ⅷ 中国有多少家庭妇女
肯定没人统计过,也无法统计,只能估计。妇女=13亿/2=6.5亿,去掉未成年人1.5亿和在工作的2.5亿,所以,家庭妇女=2.5亿。
Ⅸ 有多少女人结婚后是幸福的
还好吧。我觉得很多特别幸福的感觉是未婚的无法体验到的:孩子的笑,老公的暖,小家的温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