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作文我当导游如皋龙游湖
就像是蝴蝶的翅膀。它那翩翩起舞的模样,我的心也跟着不停地荡漾,就算行若微尘,也会有一种让人惊艳的崛起。——题记
在这个多情的季节,玫瑰的芬芳散发淡淡的忧伤。黑色的星辰看起来总是那么迷惘。历史的点点滴滴将你绝美的轮廓刻画地更加沉稳,更加具有魅力。
我,就像是你手中的一名大将,陪你征战多年,对你忠诚无二,都是至交好友,我的容颜也在时间的消磨中不断的改变,但那颗对你的心,永不变。
你的过去,流淌在岁月里历史就像是一本纪念册,总有是那么几页是有是让人忍不住再三回眸。那几页对于你和我来说显得那么沉重,都是许多好兄弟好孩子用他们的血和泪拼死抗争写出来的,每个故事都是情深意切。当鸦片战争滚滚硝烟,那些自称八国联军的野蛮人,用那些粗鲁,暴力的方式踏进了你的神殿,对你进行了一系列的“人身攻击”,撕扯着你的衣裳,想将你从那宝座上拉下来,身边的那先所谓的子女“清政府”是那么的腐败无能,见到野蛮的人,不敢与他们正面抗击,唯唯诺诺的模样,使你的心在一点一点的收紧,你的身躯在一片荒凉与悲哀中在渐渐地被吞噬。当你的子女“同根相煎”,你终于忍不住落下了一滴心酸泪。当我带着援军赶到时,我听见了,看见了属于王者的,属于你的气势,你勇敢地向侵略者说出了“不!”你抽出宝剑,重振王者雄风,向着那些野蛮的残暴的侵略者奋力刺去。你赢了,赢得如此辉煌。你的现在,骄傲的屹立着那日,你站在高上之巅,俯首华夏千万子女。辽阔的土地,你那凝神的模样,是我心中壮丽富博的梦,那条长长的河流,是你悠久的文明沧桑。你对我说:“兄弟,你与我同甘共苦许多年,你的子辈人才辈出,就称你为‘儒风甲于一郡’吧。”就这样我就成了你的至交好友。你就像是个勇者,一直引领着我不断向前奔跑,你就像是一道闪电,雷厉风行,那么潇洒有魄力。可你却又是那么的努力,你的汗水挥洒在2008年奥运会上,奥林匹克精神是你力量的体现,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你,你去从未洋洋自得过,因为你觉得,短暂的幸福拥有就足够了,一切成功都属于过去。你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站住脚跟年,你的智慧凝聚在上海世博会的每个角落,聚光灯撒在你的脸上,“蛟龙”潜水,探索世界奥秘。你,就像是一座大山,你稳健的步伐是时代的骄傲。你的未来,闪耀着光芒
Ⅱ 我来当导游作文400字安国湿地公园作文400字
大家好,我是本次带领你们参观邵伯的导游。
邵伯是坐落于大运河畔的一个古镇,它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我们先去观赏铁牛。瞧,这只老牛坐在地上,双眼出神地望着天,流露出忧伤的神色。关于这铁牛还有个故事呢:原来这儿有两头牛,一头公的,一头母牛,它们两个天天在一起,生活很幸福。可不知什么时候,母牛飞走了,从此这头公牛就每天抬头望着天空,盼望着母牛回来。
接下来我们游览的地点是邵伯湖。走进船闸,大家就可以看到一座像彩虹一样的桥,桥下面是源远流长的运河水。穿过树木葱茏、繁花似锦的大道,过了两道船闸,再往前走,经过一座坡台,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硕大无朋的明镜,这就是邵伯湖。放眼望去,风儿徐来的湖面水波荡漾,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无数的碎银在闪动。不时有一群群小鸟飞掠过湖面,又激起湖面道道银波,好看极了。
邵伯湖不但景色迷人,而且物产丰富。就拿邵伯龙虾和老菱来说吧。邵伯龙虾外壳是红褐色的,跟别处的不同,别处的龙虾壳是黑色的,头很小。邵伯龙虾在厨师手里,很快会变成一道可口的美味。那色香味俱全的龙虾会让人口齿留香,吃了还想吃。 我们这儿的老菱也别具特色。邵伯老菱个头大,肉质鲜美,因为它们生长在没有污染的清澈的邵伯湖里。许多大城市的人们经常从大老远跑来吃邵伯龙虾和老菱。
今天的旅程到此结束,欢迎你们再次来邵伯做客!
Ⅲ 作为一名导游有怎样的体会
我就是一名导游,说说我的感受吧,最大的感受就是特别累,记忆最深刻的是曾经带过一个村武装部组织的退伍兵团游张家界,全团都是男的而且都是当兵退伍回来,去过张家界的人都知道,早起张家界都是行山,因为他们都是退伍兵,所以不用借助其他交通工具,作为全陪的我,只能硬撑着上。
Ⅳ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
初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总归要向他人介绍自己,通过自我介绍可以让他人了解我们。但是自我介绍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1
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光临我们的XXXX,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千年一遇的,旅游届最富有才华 、英明神武、 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化身、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为司机师傅可以两肋插刀,为客人可以插师傅两刀的XX。
跟大家开个玩笑啊,活跃一下我们的气氛。我叫XXX是大家本次在北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能在这茫茫的十几亿人海中与大家相遇,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希望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
现在我以一首歌来开始我们的行程啦。大家请鼓起您的金掌、银掌、仙人掌、为我小小地鼓鼓掌。
阅读本文后 毕业生简历网 还为您推荐了更多相关的文章参考:
数学应用专业自我介绍范文 大学生求职面试自我介绍案例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
在城里呆久了,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每日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可以说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
春来了,呆会儿大家一起叫-。周末,在家也没有事情,你在家打牌也不一定准能赢,一把牌输***W。喝酒,咚咚喝,完事一吐,多难受啊。吃你能吃多少,是不是啊 - -坐在家里数钱,也没有这么大的乐趣。出来旅旅游不挺好嘛,找个乐子
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出去旅游游,转一转比较大的城市,去趟华东都值呀,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权力,我个人认为是健康快乐!大家同意吗?
出去旅游,一定要找旅行社,跟旅行社出门方便快捷,经济实惠呀。
找旅行社一定要找家浩的旅行社,像我们无锡XX旅行社多好啊,全国百强,信誉第一。
但找一个好的旅行社,不如碰到一个好导游,一个好导游能给您带来一次开心快乐的旅行。大家同意吧!
但找一个好导游,不如找一个女导游,在青山绿水之中,还有一位红颜知已开伴,那种感觉何其美妙呀!大家同意吧!
但找一个女导游,不如找一个男导游,男导游身强力壮,不但能给您导游,而且还是半个保镖,碰到紧急情况,咱背起来就走人了。
我呢?我就那个男导游。我姓袁,叫***。袁呢?是袁世凯的袁,开呢?是开心打开,亮呢?是光亮的亮,首先我先用自己的名字,祝在座的各位,家庭团团“袁袁”,生活“开开”心心。学习,前途工作一片光“亮”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3
导游自我介绍,大家早上好,大 家 早 上 好,(见客人没有反应补说),很好,大家都睡醒了,现在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俗话说得好,百年修得同车行,千年修得同日游。真是百年才修来的缘分呢,我真是身感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片孤城万仞山,独在异乡为异客,夜半钟声到客船,天生我才必有用,相见时难别亦难,要问此诗谁人做,不是别人正是咱!
唐诗一首,呵呵。开个玩笑!
各位客官,各位嘉宾:
旅行开始之际,导游李成林给您请安!
大家也许不明白,怎么先上来称呼各位叫客官,水是有源的,树是有荫的,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现在都喊:顾客是上帝!过去可不是这样讲,过去说衣食父母,演员的`衣食父母是看客,司机的衣食父母是乘客,饭店的衣食父母是吃客,妓院的衣食父母是??,这个不好说了。(众人笑)
对于我们导游来说,衣食父母就是在座的各位游客,我们导游就是靠各位领工资,拿薪水,吃回扣,收小费,严肃地打劫各位口袋里的人民币。但是人生在世,不能对不起父母,为人处世,也不能对不起自已的衣食父母,更不能为了利已而损人,我觉得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做事原则,也包括我们导游!
很荣幸能为各位本次旅行的提供导游服务,我的名字很简单,也很好记:李成林,“李”是李连杰的“李”,“成”是成龙的“成”,“林”是林子祥的“林”(众人笑),以后各位客官可以称呼我为李导,要不叫伙计也行,听着也亲切。在这里我还要代表我们**旅行社东家、掌柜的以及所有的伙计欢迎各位衣食父母,祝大家一路平安、双喜临门、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归一,旅途生活十分美好!(掌声)
我的手机号是13011988876,随时开通,一路走来,朋友们有什么难处,可以找我,这就叫:排忧解难,请打导游热线。
还要问一下,车上有没有晕车的朋友,如果有的话,和我打个招呼,我这里备有“避免晕车的药”,简称??(停顿),晕车药!呵呵,大家不要瞎想。(众人笑)
同时为各位提供服务还有驾驶席上的车老把式吴师傅,吴师傅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但已经有四十多年的驾龄了。(众人笑)
此次青岛之行,我们将在栈桥上面走一走,中山公园看一看,太清宫里瞧一瞧,石老人前转一转,五四广场逛一逛,龙潭瀑下站一站,在走一走,看一看,瞧一瞧,转一转,逛一逛,站一站之后,各位的旅行生活一定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有情有意,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一句话,祝大家幸福时光不见不散,光花年华没完没了!”同时也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1首先,我们的车已经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了,朋友们在座位上坐好就不要乱动了,以免车速过快发生危险。
2其次呢,大家都起来得很早,还没有来得及吃早餐,那么希望大家把吃剩下的瓜果梨皮装进一个方便袋子里,下车的时候师傅会为大家清扫,这部车将陪伴我们X天的时间,希望大家能保持一个好的环境。
3最后一点就是坐在窗边的朋友千万不要把手或头伸出窗外,以免其它车辆刮伤。朋友们注意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的金龙车,车牌号是XXXX,车牌号的后两位是XX,也就是我们的团号,希望大家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有一首歌叫做《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做常出来转转,说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说世界像部书,如果您没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读了书中之一页:现在我们一同出游,让我们共同读好这属于中国的一页。接下来我们来阅读第一章:这属于XX的一页,第一节便是大召,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4
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我更高兴我能为大家服务,能够见到大家是我的荣幸,现在请容许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就是千年一遇的,旅游届最富有才华 、英明神武、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化身、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为司机师傅可以两肋插刀,为客人可以插师傅两刀的xx。
跟大家开个玩笑啊,活跃一下我们的气氛。我叫xxx是大家本次在**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能在这茫茫的十几亿人海中与大家相遇,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希望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
现在我以一首歌来开始我们的行程啦。大家请鼓起您的金掌、银掌、仙人掌、为我小小地鼓鼓掌。相信大家已经对我有所了解了,希望大家能够相处愉快,玩的开心。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5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是来自…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亮,那么本人自我认为是一名出色的男导游,呵呵,因为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带给别人快乐而本人最擅长的就是带给别人快乐。所以在今天的旅行中,我希望大家可以开开心心得玩,快快乐乐得赏。好的,接下来的路程我会给大家细细讲解各种的给力的景点,那么到底是什么呢?
先给大家留着悬念,到了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一介绍。好的,在行车的过程中请小孩子不要把头伸出窗外,晕车的朋友,如果有需要晕车药的、晕车贴、方便袋的我待会儿会带给大家。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6
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光临我们的xxxx,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千年一遇的,旅游届最富有才华、英明神武、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化身、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为司机师傅可以两肋插刀,为客人可以插师傅两刀的xx。
跟大家开个玩笑啊,活跃一下我们的气氛。我叫xxx是大家本次在北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能在这茫茫的十几亿人海中与大家相遇,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希望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
现在我以一首歌来开始我们的行程啦。大家请鼓起您的金掌、银掌、仙人掌、为我小小地鼓鼓掌。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7
导游在行程中一般会做一个简短的。那么,导游呢?
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光临我们的XXXX,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就是千年一遇的,旅游届最富有才华 、英明神武、 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化身、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为司机师傅可以两肋插刀,为客人可以插师傅两刀的XX。
跟大家开个玩笑啊,活跃一下我们的气氛。我叫XXX是大家本次在北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能在这茫茫的十几亿人海中与大家相遇,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希望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
现在我以一首歌来开始我们的行程啦。大家请鼓起您的金掌、银掌、仙人掌、为我小小地鼓鼓掌。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8
游客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我更高兴我能为大家服务,能够见到大家是我的荣幸,现在请容许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就是千年一遇的,旅游届最富有才华 、英明神武、智慧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化身、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为司机师傅可以两肋插刀,为客人可以插师傅两刀的xx。
跟大家开个玩笑啊,活跃一下我们的气氛,我叫xxx是大家本次在**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能在这茫茫的十几亿人海中与大家相遇,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希望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
现在我以一首歌来开始我们的行程啦。大家请鼓起您的金掌、银掌、仙人掌、为我小小地鼓鼓掌。相信大家已经对我有所了解了,希望大家能够相处愉快,玩的开心。
导游一分钟自我介绍范文9
大家好!
欢迎光临我们的历史文化古都北京,先自我介绍下,我就是北京千年一遇的,北京乃至旅游届最富有才华英明神武智慧于美貌并重,英雄与侠义化身、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为司机师傅可以两肋叉倒,为客人可以叉师傅两刀的张三。
跟大家开个玩笑啊,活跃一下我们的气氛啊。我叫xxx是大家本次在北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很高兴能在这茫茫的十几亿人海中与大家相遇,这是我们的缘分,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咱们也是百年修得同车缘。既然大家在大连遇见我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让大家玩的开心、玩的尽兴,但愿我们的服务会给你们带来,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
现在我以一首歌来开始我们的行程啦。大家请鼓起您的金掌、银掌、仙人掌、为我小x鼓鼓掌。
(唱歌)介绍行程。
这事非常简单的一个导游的自我介绍,一个好的导游不仅仅能向游客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能带给游客一份愉悦的心情,最后祝所有导游都是一个好导游,不要成为 黑心宰客 的坏导游。 ;
Ⅳ 作为一名导游,你能客观评价一下这份工作吗
导游是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引导游客感受山水之美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享受世界风景名胜古迹的美好。
Ⅵ 做导游有什么积极意义
以我个人体会来说吧:
1、增强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
2、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
3、会涉及一些急救的常识,生活中会用到。
4、走遍中国有助于提升自身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全面了解。
5、在享受导游工作的同时,还可以有不错的收入。
6、如果你是一名出色的导游,你的身边总会有人围着你,要你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自己来说是幸福的。
这些是我追求的,如果纯粹为了钱,建议不要做导游,太累了!!!!我很多同学都转行了。
Ⅶ 如果我是导游我该怎样介绍鸟的天堂
由于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要涉及到《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于是主动参加了蔡小白老师的下文中的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的焦点在于蔡老师等认为文学性的发挥想象可以不受文本的羁绊,我却认为要让学生一定要区分清楚文本的逻辑和文学性的发挥与想象,老师不可刻意模糊两者的界限,否则对学生内部言语和逻辑的发展是不利的。从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阅读测评的观点来看,正确理解文本的逻辑内涵从而提取正确的信息是基本的阅读能力。PISA主要从三个层面来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1)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否从所阅读的文字资料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2)理解信息的能力:阅读后,能否从阅读的资料中正确地解释信息的意义。(3)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相连结,综合判断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叶平等通过对PISA的深入研究认为(http://www.cst21.com.cn/2/pisa.htm),PISA所指的“阅读能力”,不是一般的读写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素养,即: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根据PISA的定义,这种阅读能力愈强的人,愈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断信息,以达成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开发潜能,并运用信息,有效参与现代社会的复杂运作。站在这样一个视角,语文过于注重文学性的弊病要深刻反省了,即便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说,也要达到文学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工具性是不可忽略的。江梅老师对另外的一位老师上的课做出了中肯的评价:留住语文的根(http://www.thjy.e.cn/jiangmei/Article/3756/632951641819843750.aspx)
作为我们拟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在让学生处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要让学生能从中提取信息,为什么这里能形成群鸟汇聚的鸟的天堂?课文中提供了哪些信息?并用概念图整理出来。茂密的巨大的榕树,周围的河流、农田,农民不许捉鸟。既有鸟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地,也有保护鸟而不是吃鸟的人,于是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人、鸟、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理解了这些文本中的内涵,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自然会更深刻,由此而发挥的文学性想象就会更加有认识上的依托,写出来的东西也许会更深刻。普遍存在的文字够数却无什么思想内涵的作文现状也将会得到一些改观。
今天我听了一节《鸟的天堂》一课,深感教师对教材的钻研颇有新意。首先教师从字面上让学生理解天堂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想象你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儿?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兴致勃勃地描绘了自己心中的天堂,在学生对天堂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去想象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学生马上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积累,联系生活实际,在黑板上板出了树木成林,衣食无忧,环境幽雅,世外桃源,和平共处,欢乐无比等等词句,把他们心目中想象的鸟的天堂呈现出来。然后教师笔锋一转,让学生读课文,看看巴金爷爷又是怎样描述鸟的天堂的?这样的导入自然,层次感强,既调动了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又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大概内容。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看见榕树,第二次看见许多鸟,而两次去作者不同的感受是,第一次是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而第二次的确是鸟的天堂。最后教师抓住为什么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句话作为训练学生思维语言的切入点?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从文本字面上推想的内容说明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提纲挈领,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鸟儿居住的地方鸟的数量多,种类多,生活安全舒适,衣食不愁,快乐无比。更感悟]受到这儿环境幽雅,水平如镜,特别是茂盛的大榕树为他们创造了充满活力,充满绿色的生活环境。最精彩的是课文的结尾部分,教师把巴金笔下鸟的天堂的描述,提高到这鸟的天堂实际上就是作者心目中向往的人间天堂。教师请学生拿出笔代作者把他向往的人间天堂描述出来。这样促使学生和文本和作者进行了深层次的对话。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升华。
这节课的设计大气,牵一而动全身,没有传统的分节分析,而是抓住主题,让学生全方位去品位和感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这节课的设计使我们看到了教师的睿智的教学思想。
讨论:
课文: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请注意限定语: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所以,“鸟的天堂”是大榕树及周围环境。
后面一个没有打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鸟多、生存环境好。
想象过度:鸟的天堂=人间天堂
这样的想象过度的例子好像很多,政治化的想象被唾弃,人性化的想象又来了,虽美好,但不是作者的内心事实吧?
哈哈,胡言乱语,也许是我喜欢求证过度,请批判
请教蔡老师,我现在在了解语文教学,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请您指教,谢谢!
by:science(2006-9-20 9:59:00)
谢谢你关心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各人的阅历不同,因此大家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只要不出格,绝对没有什么对不对。你谦虚了1
by:caixiao(2006-9-20 17:32:00)
求教语文教师影的对话,请多指教:
影:science,语文学科与科学学科的确有不同的思维表达的
影:这位老师最后的拓展是得到语文学科的允许的.
science :呵呵
影:语文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它并不需要科学实验和论证
影:语文课堂鼓励学生运用想象,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science:语言的逻辑讲不讲呢?
影:想象也许与您科学课上的严格的求真求证是不同,但它的确是语文课上的一种创新的方法之一
影:语言表达的逻辑,而不是内容的逻辑
影:李白那么多夸张的诗句,这些是语文课的素材,难道您也要对李白诗句讲究一下逻辑?
影:那就不是语文课了
影:嘻嘻,在语文的范畴您比不过我的
影:理解文本的意思,理解作者,当然能化为自己的感悟是境界最高的对话
science:与文本对话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science :可以不忠于原作吗?
影:可以
影:否则就没有文学的虚构
science :晕
影:哈哈
影:您不理解都要理解,语文的本质大概如此
by:science(2006-9-20 20:56:00)
语文讲究浸润,讲究底蕴,因此他是一门模糊科学,不是1+1=2。我觉得影体会很深。语文课堂就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是从浅层次的对话发展到深层次的对话,也就是我们平时强调学生向高层次的对话要富有书卷气,文学性。这才体现一个人的文学素养。
by:caixiao(2006-9-20 21:32:00)
蔡老师关于语文的解释非常中肯!鼓掌!昨天刘江明老师的那节课我非常欣赏,所谓大语文就要大到不留痕迹又深入骨髓,整堂课都可见老师扎实而又睿智的教学风格。要是我们的语文课都能这样着力,提升的何止是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受益的是老师本身,因为只有广博的知识作底气才会这样运作课堂。“知识决定视野”,说得真好!不过,我不太认同后面的“牵引”,太惟一了,不是政治的痕迹,是教师的惟一推理左右了学生的思路。从巴金当时的创作时期分析,他处于一种惟美的艺术思潮,可能并没于“心中的理想社会”联系得多紧,也许就是一种对于美的欣赏。,与他写《海上日出》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当然,刘老师的最后这个环节并不妨碍整节课的精彩!
一家之言,恳请斧正!
by:陈琴(华师附小)(2006-9-21 11:46:00)
语文除了人文和工具之外,还要讲点政治,不足为奇,即便美国商业大片吧,里头潜藏多少政治宣传。
讲到逻辑,李白诗文中有没有逻辑?任何一种交流和表达,都不可能没有逻辑/语法/修辞。
鸟的天堂=人的天堂,好象硬伤,其实鸟怎有幸福快乐之感悟?都是作者的审美,还是说得通的。
看见水中自由的游鱼,庄子安知鱼之乐感叹个啥?一种认同和向往。
by:luokexi(2006-9-22 8:20:00)
李白诗文中肯定有逻辑了,不过他的诗文不在于逻辑表达,而在于他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夸张表达,您在他的诗文里寻找逻辑就显得暴殄天物了吧?
语文也有讲政治的文章,我理解的“语文也要讲点政治”,就看你怎么讲了。你把八荣八耻跟学生讲,估计学生会大眼瞪小眼。
science你特有意思哦?
by:钟志婷(2006-9-22 16:35:00)
我个人也觉得这位老师最后的拓展不一定很好,有老师感觉有些政治化,这点我不是很认同,对人间天堂的想象和描绘也是一种语言表达的训练,它无所谓政治色彩的,可是对于社会阅历不深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描绘会很空洞和乏味的,不像陶渊明历经世事,才会如此奇思妙想。所以,个人以为能不能换一种拓展训练的内容?
by:钟志婷(2006-9-22 17:22:00)
语言自有它的逻辑,根据课文的语言逻辑,应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我认为,读文本就要遵循这个逻辑,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逻辑习惯。这应该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对此,教学中要有起码的保障。
至于源于文本而超越文本去做更唯美的想象,或者加入个人感情色彩的想象,是要在真正理解了文本的逻辑之后的事(即便学生自己理解成了鸟的天堂,最后也要把他拉回到文本的逻辑中来,使他真正理解文本),两者不能混淆。
至于政治性的过度想象,记得好像一位作家说:“在我的作品里,山的那边就是山的那边,怎么就把山的那边搞成延安了?!”
在我看来,鸟的天堂的美在于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和谐大自然,人与鸟和谐的大自然,而不是所谓“人”的天堂。
by:science(2006-9-22 20:13:00)
更正:即便学生自己理解成了人间天堂,最后也要把他拉回到文本的逻辑中来,使他真正理解文本 ,使他逐步学会对两者的区分
by:science(2006-9-22 22:16:00)
不明白science的意思。由鸟的天堂迁移到的人的天堂,进行迁移写作训练,这无可厚非的。在语文教学上是没有错的,您不过是觉得迁移到人的天堂不太符合逻辑,对吧?人的天堂就没有的吗?有的。《桃花源记》算不算?《乌托邦》算不算?只不过小学生太小了,他们的社会经历太少,要写得有思想有意义就很难了。其实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会表达已经可以了,表达能达到人的天堂相关的意思也可以了,各位大叔不要太较真了,小朋友哪经得起你们这么挑剔呢?
by:钟志婷(2006-9-22 22:42:00)
你还没有看清楚我在说什么就说到其它的地方去了,我谈理解文本,你却谈什么作文,唉,看来你也缺乏逻辑啊
by:science(2006-9-23 8:32:00)
science,不跟你说了,这次语文对科学,犹如秀才对兵哥,不知道怎么对话?你又要人家拉回文本的逻辑上来,这节课罗嗦不罗嗦啊?这位老师正一个过程就是文本理解完了就语言拓展,语文教学无非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拉回来干什么?这节课你想让学生学什么?理解完了又来理解,什么事儿?
by:钟志婷(2006-9-23 11:54:00)
前几天,有幸得到蔡老师到我们学校指导教学及听到讲述几位老师在《鸟的天堂》一课把握中的精彩之处,今天终于可以上来看到详细的札记和各位老师、家长的从不同方面作出的不同点评,在惋惜自己没有亲身听到此课之时也对语文的教学以及教材的解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y:zhenghua(2006-9-24 22:00:00)
实际上让学生感悟“人间的 天堂”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会掺进政治的色彩。我们成人的 想法是复杂些,但孩子们的想法非常纯真,朴实。再一个教师是想利用这个切入点进行一些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的训练。我们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by:caixiao(2006-9-25 13:59:00)
1周未上网,一上网就来看这个贴,因为我正在努力学习中。
对于钟志婷,我才是秀才遇到兵,我们讨论的是什么,你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看清楚就胡乱放炮。噢,是你的文字逻辑出了问题?
对于蔡老师,是真的在认真指点我这个门外汉,在下非常感谢!
无论是问责还是感谢,都要借此宝地真诚祝福两位老师佳节节快乐!
下面继续讨论:
通过蔡老师对本课介绍的文字,这是一篇阅读课,老师开始的引入就已经预示着他后来的扩展,从这一点看教师课堂导向的控制很好。文中介绍到授课教师的要求:“请学生拿出笔代作者把他向往的人间天堂描述出来。”这已经脱离了文本了。但蔡老师在上面的回复里认为:“实际上让学生感悟人间的天堂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如果真的这样,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可能就要改得更有逻辑一些才行。在这节课里,教师注重的是阅读的文学价值,我这样理解没错吧?
阅读对学生还应该有工具价值,想必在此课中教师定把握有方,在此不做讨论。
阅读还有一个价值,那就是思维训练的价值,在此,我特指的是由外部言语内化而促进了内部言语的发展(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应该不必再解释)。我在前面所说的要让孩子区分语言的逻辑与文学的发散想象之间的区别,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把两者混淆了,麻烦就大了——阻碍了基本言语逻辑的发展,这个不良的帽子是不是很大?
胡言乱语,望指正,谢谢!
by:science(2006-10-1 20:34:00)
原来这里还有更扩展的讨论,谢谢钟志婷老师的静心思考,上面的问责取消。对于阅读教学,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PISA测评(这方面的资料自己搜索)可以给狭隘的学科本位的语文教学带来启示。
对话吴向东老师: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一)
对话吴向东老师:语文教学究竟要教什么?(二)
对话吴向东老师:结篇
by:science(2006-10-2 8:32:00)
昨天听到蔡老师说起,才知道我上的这节课竟然还引起了这样的一些争论。曾经赞扬本节课的各位老师,我要感谢你们的错爱。我更要感谢science的争鸣。对于这节课后面结语部分的处理,我的设计是这样的:“鸟的天堂因为巴金先生这篇文章而四海闻名,很多人在看到这篇文章之后,都为这充满生命活力的大榕树而惊叹,为这些自由自在的鸟儿而庆幸。有人说,鸟的天堂实际上是巴金先生梦境的折射,如果真是这样,那巴金心中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呢?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我们能像鸟的天堂里面的鸟儿一样,寻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吗?”这样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更多地去认识巴金(我在课堂上曾经对巴金先生有过简单的介绍),更多地去思考《鸟的天堂》一课所能带给我们的启示。我认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多角度反思,老师应该协助学生分析、综合所学,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沉淀,真正做到学有所得。我们不应该仅仅满足于读到什么,还要去追求得到什么。罗曼 罗兰说,读书就是读自己,我们鼓励学生针对作品进行个人的回应,但是不排除老师提出新的见解来和学生碰撞。至于小学生是否能理解,能否考虑到那么深,从我的经验来看,我们不应该小视学生的理解力与对社会的思考。黄全愈先生在谈到美国小学生的作业时,不也有一个思想的转变过程么?至于有老师说的是否出于政治化的考虑,我倒没有觉得。如果说让学生去憧憬美好生活的图景是把语文政治化的话,那我要考虑一下我的政治水平了。呵呵。再次感谢各位的关注。希望在思维的碰撞中让我们的认识更清晰。
by:liujiangming(2006-10-18 10:55:00)
----博主回复
liujiangming老师说:“至于有老师说的是否出于政治化的考虑,我倒没有觉得。如果说让学生去憧憬美好生活的图景是把语文政治化的话,那我要考虑一下我的政治水平了。”这一句话说得好,别人的误解可能源于我的一句话:“这样的想象过度的例子好像很多,政治化的想象被唾弃,人性化的想象又来了,虽美好,但不是作者的内心事实吧?”这句话应该够明白了,我只是想说原来政治化的想象被唾弃了,liujiangming老师的人性化的想象又来了,却硬是被人理解为liujiangming老师在搞政治化的理解,真不知道语言的逻辑怎么就这样被歪曲了,哈哈!哦,突然想起,谣言往往也是这样产生的,有时后虽然不是有意,但没有起码的对语言逻辑的理解,后果还是很严重的喔。哈哈,借题说话而已,各位看官请不必在意。
by:science(2006-10-18 18:43:00)
----博主回复
science老师认为不应该有人性化想象么?我们是不应该搞牵强的联系,如同对“望着山那边笑了”的曲解一样,但是读此文时,难道我们就只能纯粹把鸟的天堂这个地方当成美景欣赏么?巴金当时写这篇文章时很可能只是因为有随笔记录的良好习惯,像如今的驴友写写日记罢了,但是他把美景写出来,读者因此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图景的时候,自然也会多一些思考。science老师的严谨令人称道,用一个看来较无赖的寓言来评论“虽美好,但不是作者的内心事实吧”这一观点不知可不可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呵呵,还是那句话,读书就是读自己。我们要遵循基本的原则,了解获得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应该并不妨碍一个老师有自己的理解,并且把这种理解适当地展示给学生吧?世间大道纷扰,孔子的学生与庄子的粉丝得到的理解并不一样,也算是正常的呈现方式吧?
by:liujiangming(2006-10-19 11:08:00)
----博主回复
“请学生拿出笔代作者把他向往的人间天堂描述出来。”呵呵。我有说过这句话吗?如果有,那要检讨。我的设计上是这样写的:“再读课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我没有看录像,如果在课堂上我说成了那样,那是不应该的。“阅读还有一个价值,那就是思维训练的价值,在此,我特指的是由外部言语内化而促进了内部言语的发展(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应该不必再解释)。我在前面所说的要让孩子区分语言的逻辑与文学的发散想象之间的区别,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把两者混淆了,麻烦就大了——阻碍了基本言语逻辑的发展,这个不良的帽子是不是很大”。我明白science老师的意思了。感谢这么认真的指导,我一定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y:liujiangming(2006-10-19 11:38:00)
----博主回复
迟来的高手对话。明白science的意思,语言是有逻辑的,之前的许多争论其实是误解了liujiangming的语言逻辑。呵呵,其实你们所说的并不矛盾。
by:张惠平(2006-10-19 12:21:00)
----博主回复
在下不才,只是因为在我们的综合实践课题中也涉及到“鸟的天堂”课文,因而前来求教,诸多碰撞也让我明白了一些语文教师的思路,获益良多。
liujiangming老师认为:“读书就是读自己。”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我绝对同意。但对于教学来说,能否改为“读书就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而后读自己”?在这里,读自己是鼓励学生读自己,而不是把老师的“读自己”灌输给学生。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甚至被文本感动得哭,而学生却不明白老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不反对老师的方向引导,但引导学生读出他自己才是我们真正该使力的地方啊。
by:science(2006-10-19 14:41:00)
----博主回复
“迟来的高手对话”?
我与语文老师不同,不善于也不喜欢用修饰词。博客是个讨论、摆观点的地方,无需修饰的。有时候,修饰得不好,会让人笑话的。不过,还是要谢谢张惠平老师的错爱
by:science(2006-10-19 15:09:00)
----博主回复
science老师说:但对于教学来说,能否改为“读书就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而后读自己”?在这里,读自己是鼓励学生读自己,而不是把老师的“读自己”灌输给学生。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甚至被文本感动得哭,而学生却不明白老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子。我不反对老师的方向引导,但引导学生读出他自己才是我们真正该使力的地方啊。我非常认同。所以所有的拓展都应放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并且形成一定的见解之后。我想,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存在原则性的冲突,有的多是层面与角度的不同吧,深究起来,课堂上的力有弗逮和课后反思时表述的不完整不清晰也是引起歧义的一个重要原因。science老师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受教了。
张张的赞扬让人心慌慌的。呵呵。虚啊!
by:liujiangming(2006-10-20 9:21:00)
----博主回复
据说liujiangming老师与俺一样也是九头鸟,幸会!
在讨论中激发了思考,学到很多,谢谢!
by:science(2006-10-23 16:04:00)
----博主回复
science老师,我是湖北人。近几日看到了您的严谨,也听闻了您的一些光荣事迹,佩服!有机会多向您讨教。
by:liujiangming(2006-10-23 18:21:00)
对话吴向东老师:结篇
http://59.42.251.241:9010/zhongting/article/203/632951268992031250.aspx
语文教学的教学内容的重构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探索,我的理论认知水平都很有限,所以要谈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以后的继续努力。
不过要总结上次的跨学科交流,我还是认真的写个结篇来总结一下我和吴老师的对话的大概内容。
其实吴老师的意思是很明显的。认为像《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表达鸟的天堂的美在于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和谐大自然,人与鸟和谐的大自然,而不是所谓‘人’的天堂”。观巴金的这篇课文,行文流水,写得自然和谐,的确很难寻找到引申到“人间天堂”的人为雕琢的痕迹。吴老师认为本节课的文本阅读应该让学生理解到“人与鸟和谐的大自然”这一主旨,才是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文本逻辑,才是真正的文本理解。我觉得应该支持吴老师这个看法。
问题是吴老师觉得这位老师由鸟的天堂拓展到人的天堂的写作训练是觉得想象过度,因此不能理解这个教学环节。如何解释才能达到学科之间的沟通呢?
我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的范畴,如果这样做只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这是没有错的,而且是我们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做法。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可是,如果从解读文本的角度来看待这次引申:“教师把巴金笔下鸟的天堂的描述,提高到这鸟的天堂实际上就是作者心目中向往的人间天堂。”(引自《大气大智的教学设计———听小语<鸟的天堂>一课有感》)我觉得这样的引申的确有人为雕琢之嫌。何以见得作者笔下的鸟的天堂就是作者心中向往的人间天堂呢?课文字里行间并没有这样的暗示,我们倒是读出文章中热爱大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情和主旨,由此引申出绿色环保主题的深入探讨。从这点出发,吴老师的困惑不知道可不可以得到解决?
我想这个话题的背景本来是小学语文教学,我也只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和吴老师都说不上当局者,偏要论说一番,见笑于小语界老师们,权当我们俩得罪大家了。
By:钟志婷 Posted @2006-9-29 11:42:00 阅读次数 (33) 评论 (2)
网友评论
如果不是打开MSN,我是看不到“影”的这几篇文字的了,几天没上网。看到这些文字,非常感动
下面接着讨论:
“我个人觉得,在语文教学的范畴,如果这样做只是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这是没有错的,而且是我们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做法。”从教师的那个要学生“拿出笔代作者把他向往的人间天堂描述出来”的活动来看,实质上是对阅读理解中教师的偏颇逻辑的进一步强化,虽然这个活动的形是“写作训练”,但它的本质却不是写作,是“想象过度”的表现。
对于“影”的这篇文章,算你懂;对于第一篇“对话吴向东老师: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一)”文章,你还是没懂,我哪是说什么“教教材”啊,又不符合我的文字逻辑了。即便是“教教材”,也是必须,不要被“用教材教”等之类的文字游戏给搞懵了。课改给了一些人话语权,可他们却没有好好使用。扯远了
by:science(2006-10-1 22:28:00)
science,其它地方我想我们意见是相似的,大概没有继续澄清的必要。关于对话吴向东老师: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一)主要不是写给你的,是写给我和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共商榷的,这与我最近扎于语文教育理论里没有出来有关,是你的那句话引起我对最近看的书的一些理解,故为文。其实与你关系不大。“教教材”的确不是你说的,与你不大相关,但与语文教育理论很大相关,所以science,我们不需再打笔墨官司了,呵呵!
下次我可要对科学课进行一番评论,希望你也写与xx老师对话的文章,至于怎么批判俺现在经过abbe网神老师的磨砺,脸皮十分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