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幸福指数是哪个机构评定的

幸福指数是哪个机构评定的

发布时间:2022-09-04 00:29:20

幸福指数的定义及如何测定幸福指数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实践已经引起全世界瞩目,世界上不少着名的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这个南亚小国,开始认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更强调了文化方面的因素。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和经济学家联手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

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世界上存在着唯一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程院士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并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构造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

程国栋院士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❷ 你觉得什么叫幸福指数以什么为标准

幸福其实很简单,对于我来说幸福就是,下班回来有看到桌子上热腾腾的饭菜,就很幸福,饿了有人为我做饭,生病了有人照顾我,我开心的时候陪我一起笑,我难过时有个肩膀给我靠,静静的陪伴我就好,还有就是为老公孩子做好吃的饭菜也是一种幸福,不管好吃还是不好吃,老公孩子都吃光光,非常满足

首选是 健康 ,心理 健康 和身理 健康 ,身理上,没有难治的慢性病,不治之症,没癌症,艾滋,不残疾,不要缺胳膊少腿,不要是瞎子聋子哑巴,不要是弱智…不要长得丑得惊为天人,不然是王思聪也难快乐起来。

我家楼下住着一家中产,家境算殷实,两口子有文化,彬彬有礼,无奈儿子是脑瘫,和我同岁,每天亲自照顾,还没结婚。。。。

心理 健康 方面,不要有抑郁症,精神分裂,这两者都是无底洞,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家庭,精神分裂难以撤底治愈。另外,没有毒瘾。

然后肯定就是钱和物质了,简单粗暴, 健康 的身体和殷实的家境,想怎么玩怎么玩,只要不吸毒,不赌博,天天吃喝piao,夜夜笙歌,哪怕你是个混账流氓,你也成功了人生的大半。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还有尊重求知和自我实现的欲望,撇开求知,自我实现和尊重就是俗称的装逼。

吃饱有钱了要装下逼,要有存在感,要让别人关注,是这样的,说得不好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比如潘石屹,王石和王石的王的女人,网红那么有钱了,还要天天发状态,然而屌丝只顾关注,自动忽略了彼此的经济差距。

当然还有知识,我认为求知是人一生对自己的义务,知识让人泰然,让人免于随波逐流,当然最重要的,首选是让人远离野蛮和无知之恶。

首先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 以什么为标准那就不好说了,就拿我来说吧,我感觉现在我就很幸福。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不用为吃喝发愁,我有两个漂亮的闺女父母的身体也非常 健康 ,一帮扯天扯地的朋友,还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每当看到孩子们欢笑的时候,和父母聊天的时候,我都感觉到很幸福。总体来说因人而异,每个人对自己的幸福评判不一样。最后在这里祝大家都幸福快乐!”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所谓幸福指数,就是衡量民众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指数作为评价 社会 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 社会 发展的满意度,而且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

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他还把影响效用的因素分为物质财富、 健康 长寿、环境改善、 社会 公正、人的自尊五大类。英国心理学家罗斯威尔等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后认为,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幸福=P+5E+3H。其中,P代表个人性格,包括个性、应变能力、适应能力、人生观、世界观、忍耐力等;E代表生存需求,包括 健康 、交友状况、财富等;H代表高级心理需求,包括自尊、自我期许、雄心、幽默感等。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 社会 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可以说,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 社会 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 社会 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幸福指数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 社会 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

B类指标:涉及 情感 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

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 社会 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 社会 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作为 社会 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 社会 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没有一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的幸福感。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当代中国,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大约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 社会 ,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 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实践已经引起全世界瞩目,世界上不少着名的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这个南亚小国,开始认真研究“不丹模式”。 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 社会 、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

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更强调了文化方面的因素。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和经济学家联手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

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

她说:“世界上存在着唯一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

程院士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 社会 。并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构造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 社会 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

程国栋院士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控国家经济 社会 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个人理解

物质基础决定幸福质量

幸福,主要于内心体验,由外物影响

每天开心,自在,充实,无负面情绪

对生活的满足,有自己的想法,追求

当然心理因素很重要

想得开,看得远

足够强大面对风风雨雨

大部分现代人的幸福指数受压力影响

挣扎在生活线上

工作,房子,家庭。。。

好的物质条件压力会小很多

更容易觉得幸福

当我们改变不了的时候,学会知足常乐

欲望是无止境的

何必苦苦追寻

现在人们的幸福指数分为以下几点

1:充裕而知足、金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在一个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时,幸福也就自然无从谈起,所以至少要能做到衣食无忧

2:心理 健康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健康 的心理.良好的心态.开阔的心胸,有了这样的状态,才能感到精力充沛.在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问题时便会得心应手,即便遇到困难也能够从容应对.

3:对 社会 充满信心、人不可能离开 社会 而生存,所以对 社会 发展态势的心理体验同样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幸福感

4:成长与进步、要求进步的人,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把生活作为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能够经常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所取得的进步,清楚自己前进的目标,并能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标.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一家人健 健康 康开开心心的在一起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追求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生阶段,其所需和所感所悟也不尽相同,所以,对物质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当然也大不一样。

幸福指数到底是什么?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呢?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对于一个穷苦的农民来说,今年的庄稼有一个好的收成,对他来说,这就叫幸福,而他的幸福指数也相应提高了。对于一个常年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收入,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买了房子,对他来说,幸福指数也就提高了。

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实现了一直以来的愿望,或者得到了我们一直想得到的东西,也许是经济,也许是 情感 ,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压力,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生活的氛围更加融洽、更加和谐等等,实际上我们也就提升了我们所说的幸福指数。所以幸福指数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的。

以上分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对幸福的定义就会不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农民,地里收成好,你会快乐;如果你是一个职员,工资高,你会做得开心;如果你是一个老师,学生们都学有所成,桃李满天下,你会觉得很有成就;如果你是一天真无邪的小姑娘,一条花裙子,足以让你觉得好像拥有天下至宝……如此种种,你能说不是幸福?

幸福其实很简单,在孩子的笑声里,在宝宝的甜睡里,在妈妈的唠叨里,在马路口交警指挥下的井然有序里……幸福如此简单,却又如此深沉。懂得观察和发现,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什么是幸福指数?幸福很简单,是件很小的事,幸福每天都会从我们身边不经意的擦肩而过,幸福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是我们没有抓住幸福的人,如果人人都能放低姿态,平易近人,心态放好,对生活充满希望,没有太多的套路,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被幸福牢牢的包围着,在此祝大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喜欢的朋友请为我点个小小的赞,谢谢!

❸ 什么叫幸福指数怎么计算

国民幸福指数,是指反映国民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指标。

计算方法

公式一

国民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基尼系数×失业率×通货膨胀

这个公式中的基尼系数(Ginico 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测量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标。

公式二

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

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各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3)幸福指数是哪个机构评定的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

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此外,对主观幸福的理解还涉及许多分析层面,主要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时点与时段,等等。在主观幸福感与社会心理体系诸多因素和层面之间的密切联系中,以下几点是十分独特而重要的:

心理参照系

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将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之间的比照,尽管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足常乐。

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个处在开放之初的社会,面对外来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了外在参照,因此,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创伤。

成就动机程度

人们的成就需要决定他们的成就动机程度,成就动机程度又决定其预期抱负目标。其中人们对于自身成就的意识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

因为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们意识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们的预期抱负目标,那么,则不会有幸福感可言。

本体安全感

它指的是,个人对于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对于所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表现出的信心。这种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

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时与其经济状况或收入水平之间并未呈现出简单的正相关系。

❹ 联合国里哪个机构评估幸福指数

联合国里哪个机构评估幸福指数?有人说,幸福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也比我幸福。

看起来,幸福似乎从来都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但联合国发布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告诉我们,幸福其实也是有标准的。它的评价标准极其复杂。这套标准包括九大领域: 教育、健康、环境、管理、时间、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社区活力、内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在每个大领域下,又分别有3-4个分项,比如教育领域下有读写能力、学历、知识、价值观等,总计33个分项。而财富并非决定性因素。

这套标准会计算 各地公民的预期寿命、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考虑各地人均消耗资源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高,排名就越低。



今天上海知青带你来看看联合国公布的2019最幸福国家排名:

2019《世界幸福报告》:芬兰再夺冠,中国下滑至93!

联合国发布2019年《世界幸福报告》,在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连续第二年被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排名指标包括 收入、自由、社会支持、健康和寿命等。

丹麦、挪威、冰岛、荷兰进入前五名,对比2018年报告,中国从86名下降到93名,中国香港地区则排76名。

最不幸福的国家是南苏丹,联合国日前指出 这个国家因血腥内战造成40万人丧命后,60%的人口面临食物短缺。

其他因饱受冲突摧残的国家,像是 也门、阿富汗与中非共和国,也在排名中垫底。



下面来看看完整排行名单,你认同这个排行榜吗?看完后可以在留言里说一说, 你所理解的幸福是什么?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幸福吗?

亚洲国家和地区排名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排名最高(21)

中国台湾(25)

新加坡(34)

泰国(52)

日本(58)

中国香港(76)

中国(93)

全球幸福排名前十位

Finland 芬兰

Denmark 丹麦

Norway 挪威

Iceland 冰岛

Netherlands 荷兰

Switzerland 瑞士

Sweden 瑞典

New Zealand 新西兰

Canada 加拿大

Austria 奥地利

❺ 请问“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具体是怎么评出来的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一个以市民的幸福感指数为评选标准的一个评选活动。目前,在中国较有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中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经济生活大调查》所评出的;另一个则是由新华社《了望东方周刊》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大调查》所评出的。由于评选的媒体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名单,但是“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选可以反映出一个方面,那就是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为金钱并不能直接的等同于幸福。
首先,推选活动的宗旨是“老百姓说了算”。幸福感必须反映社会主流民意,是指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在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组委会根据涉及市民就医是否便捷、购物是不是方便、社会综合治安是不是满意、生活成本如何发等。
它采取随机入户问卷调查、网络评比等主要措施,用33 道题对入围城市作综合评分。前10名优胜者当选。

其实网络里面有滴 更详细的楼主可以去看看~~~

❻ 什么是居民幸福指数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实践已经引起全世界瞩目,世界上不少着名的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这个南亚小国,开始认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更强调了文化方面的因素。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和经济学家联手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

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世界上存在着唯一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程院士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并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构造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

程国栋院士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❼ 现今流行的幸福指数是怎么衡量的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GNH最早是由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实践已经引起全世界瞩目,世界上不少着名的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这个南亚小国,开始认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更强调了文化方面的因素。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和经济学家联手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

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世界上存在着唯一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程院士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并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构造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

程国栋院士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新民周刊》

❽ 你幸福吗——幸福指数(1)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一个可靠的方法就是通过控制你的思想来得到幸福。幸福并不依靠于外在的情况,而是依靠于你的内心。
——卡耐基
幸福指数(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是我国最新列入的一项经济指标,全称是国民幸福总值,是国际社会刚刚出现的标准,也可以称作国民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是衡量人们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也是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的一种重要参考指数。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通过下面的测试就可以明了。
A�刚挤出来的鲜牛奶
B�刚泡的老人乌龙茶
C�浓浓的美式热咖啡
D�热腾腾的珍珠奶茶
E�一杯纯净的白开水
■解析:
选A:属于“煞到对方很甘愿型”,目前的幸福指数是55%,这类型的人很单纯也很善良,他只要喜欢上对方就会觉得自己超幸福。
选B:属于“你浓我浓分不开型”,目前的幸福指数是80%,这类型的人对幸福的定义就是跟自己最爱的小孩在一起,这种感觉很温馨。他目前的心境是非常成熟的,不管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他都能很平静地享受。
选C:属于“欢喜冤家捶心肝型”,目前的幸福指数是40%,这类型的人非常的自我,可是他和对方彼此却很相爱,常常会拌嘴,不过心底彼此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选D:属于“只羡鸳鸯不羡仙型”,目前的幸福指数是99%,这类型的人和另一半在一起已经不需要用言语沟通,两人的默契不是外人所能了解的,常常只要对方一个眼神就能了解。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
测试之后,你是不是对幸福指数了解了一些呢?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诠释不同,当问起普通员工时,他们会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能够正常休息。”而职业经理人则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能够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其实幸福感也可以理解为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综合感觉。
最早的国民幸福指数是由南亚的不丹国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府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于是,不丹国王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指标,并带领全国人民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刚开始时,该国国民并不理解这个指标,也没有人会注意这个国家,但之后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不丹国王决策的正确。“国民幸福总值”这个指标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着手研究“幸福指数”;英国、日本开始模仿这种“不丹幸福指数”;不少经济学家也开始联手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200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也把“幸福指数”列为新的统计内容。
GDP与GNH
长期以来,GDP基本上是人们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是可以逐一核实的具体数字指标。而“幸福指数”(以下简称GNH)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个刚性数字,不能像测算GDP一样去反复计算,对于GNH指标,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衡量标准。关注GNH是对以前只是片面关注GDP的一种反思,正如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人们过去对GDP过分迷信,现在,经济发展了,但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却变差了,空气污染、城市噪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开始显现。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某些方面实际上有所下降,许多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不够幸福。
经济发展不能只理解为经济增长,而是要秉持综合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取向的现代化发展理念,这种发展观要以“关注人本”为核心,其衡量尺度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指数或者说是幸福指数。也可以说,GNH就是一种别样的GDP,想要了解国民经济的发展就看GDP,想要知道社会的和谐程度就看GNH。
GNH 的研究构成
最早的GNH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领域,包括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后来GNH又被列入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作为社会学体系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主要研究幸福的6大方面: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如下。

❾ 谁能帮我查到近些年我国的GNH指数(国民幸福指数)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National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200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是1270美元。1980年以来,中国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长,在东亚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

经济成就举世瞩目,而整体的人文发展情况却呈现出与GDP增长不协调的逆态势。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当年GDP的15%,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社会失衡临界点。

根据荷兰Erasmus大学的RuutVeenhoven教授对中国3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数据表明,即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国民幸福的持续增加。

去年12月,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最新幸福指数调查,显示东亚国家幸福指数普遍低于西欧及美洲国家,最快乐的亚洲国家新加坡也只排名第25位,中国则排第48位。而在各种对全球各国国民快乐水平的比较研究中,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快乐指数总在后列。

这一切,应该能让我们稍事停顿,来反思一些基本面的问题了,比如:经济成长而人们并不幸福的原因何在?富起来的人追求的是什么?

国富是为了民乐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当前全国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已经是劳动收入(城镇工薪收入和农村经营性收入)增长速度的两倍。也就是说,当一部分人还在努力出卖劳动力换取报酬时,另一部分人已经可以坐享财产带来的收益了,而且前者增长的速度远不及后者。

这样的形态,概括起来体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的“受益水平”很不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经济长期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受资源和能源的制约越来越大等等。

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央及时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第一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四位一体。”中国科学院程国栋院士评价道。

不久前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政府已经掌握了社会剩余产品总价值的87.5%,留给社会的只有12.5%。这说明,过往的发展模式距离“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还有一段距离。国富是为了民乐,是为了“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十六大报告结束语�。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1999年,盖洛普公司进行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民意调查,60个国家的5.7万名成人参加。调查的题目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结果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认为,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为宝贵。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民的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政治善治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文化发展还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社会和谐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从总体上说,经济增长确实能够提高人民幸福,但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多项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决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能相应带来一定的快乐。但是,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3000美元到5000美元�后,快乐效应就开始递减。同时,学术上的研究证明,人的幸福受到基因、文化、教育、环保、人权保障、工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有钱却不能保证人的幸福快乐。

“人民的幸福是全方位的,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财富越多未必幸福就越多。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就要求用较少的资源和环境牺牲来使人民接受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得到更多的幸福。”程国栋院士这样理解财富与幸福之间的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国家和地区的GDP在增长、但赚了钱的人并不快乐,精神上没有归宿;更有甚者,GDP在增长,但由于没有兼顾社会公平,人民的痛苦指数也在增长、最后竟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的同时,如果我们不考虑良性增长和协调发展,那么,我们不仅将收获不了快乐,还可能收获痛苦。

从GDP到GNH

2005年2月,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醒说,中国需要调整以GDP为中心的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改变的发展模式,走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追求人民的幸福生活。

如果说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我们应该还需要一个衡量人的幸福快乐的标准。在国际社会,这个刚刚出现的标准叫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总值�。

GNH最早是由南亚的不丹王国的国王提出的,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他提出,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不丹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追求GNH最大化是不丹政府至高无上的发展目标。实践的结果是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不丹,人民生活得很幸福。

1970年代不丹提出GNH时并不引人注目,然而20多年的实践已经引起全世界瞩目,世界上不少着名的经济学家把目光投向这个南亚小国,开始认真研究“不丹模式”。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然资本。日本也开始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国民幸福总值(GNC),更强调了文化方面的因素。获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心理学教授卡尔曼和经济学家联手正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

当下中国,绿色GDP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中国发展观念的转变,不能满足于仅在技术层面上给GDP涂点“浅绿”色,要从发展的观念、生活方式的转变中探寻发展引起问题的病因,崇尚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变革,从发展的机制上预防问题的发生,引导人民迈向幸福。

无论每个人在追求什么,例如财富和声望;无论人类在追求什么,例如和平与自由;其终极的目的,都是幸福快乐。国家的前进方向亦如此,“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曾任美国政治学会会长的罗伯特·莱恩教授提出,金钱、财富、自由、民主,不过是实现幸福这个终极目标的手段而已。

世界银行主管南亚地区的副总裁、日本的西水美惠子对不丹的这一创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说:“世界上存在着唯一以物质和精神的富有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之源,并取得成功的国家。这就是不丹王国,该国所讴歌的‘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

核算国民幸福指数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创造最高质量的生活必须超越经济增长的‘一叶障目’。”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作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时说。

布莱尔的话对中国不无启发,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环境压力、资源压力,也带来了诸多社会压力。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一份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程院士认为,只要人们理解幸福与消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观点,就能改变人们对真正是什么增加或提高了幸福程度的认识,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社会。

程国栋院士建议,从国家层面上构造由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测定人民的幸福程度不仅是为了追踪幸福程度的变化,也是为了帮助开发促进提高人民幸福程度的政策。”程院士说。

萨摩斯岛人伊壁鸠鲁是快乐哲学的先哲,他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摈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他用富人们赞助的钱建了一所哲学学校,学习快乐之道,他开列的“快乐需求清单”包括三样东西:友谊、自由和思想。

各种研究都表明,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更为紧密。尽管如此,在影响个人快乐的所有变数当中,收入决定快乐的比重仍不超过2%。在同一个国家里,钱多快乐多这种正比关系会逐渐地消失。比如,从1940年到1998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翻了近4倍,然而感觉到快乐的人占总人口的比率平均都维持在30%上下,且没有表现出任何上升的趋势;在日本,1958-1988年间人均收入增加了5倍还多,可是平均快乐人口比率是59%,也没有上升趋势。近来的研究还提示,一个人如果太执着于身外的追求�比如声誉、财富和形象等�,而相对忽视了个人内在的修养�比如修身、为人、交际�,就比较不容易快乐起来。

“我们需要新的财富观和幸福观。物质财富和幸福之间绝对不能画等号。”复旦大学哲学系张汝伦教授向《新民周刊》举了一个反例,“一个病入膏肓的亿万富翁,如果你让他拿出所有的财富来换一个健康的身体,他绝对会毫不思索地答应。”

张汝伦教授认为,幸福是一个关乎主观感受的名词,在一个物质主义成为人们普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代里,我们需要从上到国家政府官员的执政思想,下到普通国民的日常言行,对于财富观和幸福观进行维新:《福布斯》或《财富》之类杂志的富人排行榜,使人觉得财富就是金钱的代名词,其实这是对财富绝对的片面的理解。鼓盆而歌的庄子是幸福的,因为他懂得人贵适志。“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是幸福的,因为他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代大哲维特根斯坦,晚年身患喉癌,弥留之际,还让身边守候的人告诉世人:“我度过了多么美好的一生。”幸福不在于外在物质的占有,而在于一种心态。

“幸福是人最难拥有,也最希望拥有的财富。世上任何财富都是手段,唯独幸福这种财富,是我们生命的目的。”张汝伦教授说。

程国栋院士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国民幸福指数’(GNH)与GDP一样重要,监控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态势,了解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同时成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的组成部分。”(感谢程国栋院士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阅读全文

与幸福指数是哪个机构评定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现代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浏览:210
哪个生肖事业有成的比较多 浏览:563
怎么看经济房摇号 浏览:656
美女你在哪个城市我在江苏等你 浏览:880
网易游戏健康系统怎么换绑 浏览:494
如果你变身美女第一件事会做什么 浏览:388
哪个美女dj 浏览:347
胸有成竹讲的是哪个人物的故事 浏览:556
经济法人源于哪个文献 浏览:726
大国经济是怎么体检的 浏览:630
婚姻不安是什么意思 浏览:445
男人的婚姻什么时候脆弱 浏览:958
无性婚姻该如何解决 浏览:177
爱情中的水果是什么 浏览:758
中国第一美女保镖为什么一直未嫁 浏览:31
美女说上火了怎么办 浏览:1001
带着孩子寻夫哪里才是幸福的彼岸 浏览:645
6位数爱情密码是多少 浏览:438
什么叫非行政事业编 浏览:258
故事领域兴趣认证怎么过 浏览: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