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阴丽华马皇后长孙皇后哪个最幸福

阴丽华马皇后长孙皇后哪个最幸福

发布时间:2022-08-28 12:39:22

⑴ 中国历史上最具贤德的皇后到底是谁

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我国的朝代更迭,推动历史发展,帝王可以说是一国之主,决定着国家的走向和发展,而皇后则为国母,负责帝王后宫的大小事务和教导子女成才。在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皇后人选繁多,但是能够称为贤德的却不多,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具贤德的皇后到底是谁呢?在我心中,一共有三位皇后可以说是最具贤德的,她们分别是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东汉最着名的皇后阴丽华和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的发妻马大脚。

三、开国皇后马大脚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乞丐帝王,在其未成为帝王之前,曾经甚至做过乞丐,也是因为在其岳父之下谋得的带兵之职才逐步的走上开国之路。马大脚可以说是一路陪着朱元璋走上皇位的女人,在这之中用自己的财产换来了丈夫和养父的关系缓和,更是在朱元璋被关之时偷偷的送粮食给他充饥。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册封了跟随他戎马一生的皇后。马大脚由于从民间而来,具有民间妇女勤俭持家的美德,更是有着多年行军所积累下的眼界与心胸,无论是管理后宫还是辅助朱元璋都是一把好手。

⑵ 古代有十大恩爱帝后都是哪十位

1. 明孝宗与张皇后

独孤皇后不仅出身名门望族,而且知书达理、见解不凡,很有政治才干。北周时,杨坚害怕被皇帝诛杀长年带兵在外。留居京城的独孤伽罗在各派势力之间周旋,拉拢了一大批王公大臣,建立了盘根错节的关系。因此,每次杨坚遇险,朝廷中总有人帮助他,直到他废周建隋。独孤皇后对于隋朝的建立可以说功不可没。

⑶ 谁是千古第一贤后我要证据的。是长孙阴丽华马皇后还是孝贤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
名门淑女,中宫贤后
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二日,满洲镶黄旗。满洲镶黄旗为上三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统,地位很高,在清代皇后中,真正出身于满洲镶黄旗的并不多。孝贤皇后不仅旗籍高,而且出身于名门宦家,世代簪缨。富察氏为满洲八大姓之一,从太祖到世宗时期,富察氏家族人才济济,名臣辈出,为大清多建功勋。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她的祖先旺吉努就率族众归附了后金,在统一东北、创建帝国的多年征战中,屡建战功。她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朝以军功官至礼部副理事官,至顺治年间,累官至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她的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间任议政大臣,当过7年的户部尚书,掌管国家的财政大权,曾经大力支持康熙帝的撤藩政策,深受康熙帝的器重。哈什屯和米思翰均于干隆十三年(1748)五月被追赠为一等承恩公。孝贤皇后的父亲李荣保是米思翰的第四子,官至察哈尔总管。她的伯父马齐在康、雍、乾三朝任保和殿大学士达23年之久,时间之长,在有清一代是罕见的。她的另一位伯父马武任过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官居一品,位极人臣,多年报效朝廷,深受皇帝的倚重。孝贤皇后出身于这样一个累世高官的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娴于礼法,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生的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标准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在雍正五年(1727)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选中。雍正帝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雍正帝以其独有的犀利眼光似乎已经看出了这位端庄秀美文静的少女,具备成为大清一代贤后的素质。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婚后,这对小夫妻相敬如宾,感情笃挚,十分恩爱。富察氏不仅聪明美丽,还非常温柔贤惠,她尽心尽意孝敬公婆,每日殷勤地问安侍膳,恪尽儿媳本分,与公婆的关系十分融洽,深受公婆的喜爱。干隆在当皇子时,就已经娶了福晋、侧福晋、格格等十人。做了皇帝之后,又纳了不少妃嫔。在干隆的众多后妃中,孝贤皇后是和干隆感情最好的,备受干隆宠爱。因皇后富察氏谥号为孝贤,故又被称为孝贤皇后。 干隆曾盛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虽是对她的私心偏爱,也反映了在极度挑剔的完美主义者干隆心目中,孝贤皇后是完美贤淑、不可超越的典范。同时他认为他能够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闲暇时间查阅典籍,全部是孝贤皇后的功劳:“朕躬揽万机,勤劳宵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 .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孝贤皇后虽出身名门望族,但并不是骄奢任性的女子,相反,她生性节俭,不喜奢华,平时在宫中的装饰打扮用品不是金玉珠翠,而是简简单单的通草绒花。有一次,干隆对孝贤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现在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干隆当时不过是随口说说而已,但孝贤皇后却将干隆的一席话深深记在心里,后来还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干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干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孝贤皇后的节俭之风和不忘本色之心,深受干隆的敬佩和尊重。 除了生性节俭之外,孝贤皇后对干隆感情至深,爱护有加。一次,干隆帝患上了严重的疖疮,经过多方医治,才渐渐初愈了,但御医一再叮嘱将养百日之后才能完全康复。孝贤皇后听说后,虽然每日要侍奉皇太后,处理六宫的繁杂事务,同时还要照顾教育子女,已经十分劳累了,但为了保证干隆的绝对休养,不受外界的干扰,她就搬到了干隆寝宫的外屋居住,随时端茶倒水,亲自喂汤喂药,精心服侍了干隆一百多天,直到看到干隆确实康复如初,才搬回到自己的寝宫居住。干隆病愈后,看到消瘦了许多的孝贤皇后,既心疼又感动,他觉得有孝贤皇后这样的贤妻,是他最大的福气。 孝贤皇后办事很有条理,主持后宫不偏不妒,对待太监宫女宽和仁慈,还把干隆各位妃子所生的子女都视为己出,因而深得其他妃嫔的敬重,后宫上下都盛赞她的美德。有这样的贤后与和谐的宫闱环境,干隆毫无内顾之忧,可以专心地处理国家政务。干隆认为这一切都是孝贤皇后的功劳,对她十分感激,把她视为难得的贤内助。除了对孝贤皇后的贤惠美德比较欣赏外,干隆对她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她非常孝敬自己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干隆是个大孝子,对母亲的孝顺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崇庆皇太后钮祜禄氏出身满洲大族,与康熙朝四大辅臣遏必隆同族,其曾祖父是满洲开国五大臣之一、后金第一将巴图鲁额亦都的从兄弟额亦腾,但其父凌柱官位不高,仅为四品典仪,所以她出身不若孝贤皇后显赫,入侍雍王潜邸时位份不高,仅为格格。然而孝贤皇后生性纯孝,把皇太后侍候得十分周到,总是想方设法让老太太高兴,婆媳关系相处得十分融洽,宛如亲生母女一般。由此,干隆对孝贤皇后十分感激,也更加爱护和敬重。 在史料中我们发现,马齐之女,孝贤皇后堂姐是康熙第十二子胤裪的嫡福晋富察氏,巧合的是,这位富察氏的两个嫡子也分别于4岁和3岁夭折。孝贤皇后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太宗十子韬塞之孙。干隆皇帝在孝贤皇后生前和故去之后都格外恩厚皇后母家,孝贤皇后侄福隆安(傅恒子)娶和硕和嘉公主,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傅谦女)富察氏为嫡福晋,永瑆同样娶孝贤皇后侄女(傅恒女)为嫡福晋,后来这位嫡福晋的一个儿子还过继给了胤裪,另一个儿子绵懿过继给永璋,绵懿的嫡福晋是富察氏明兴(孝贤皇后侄)女。永瑆子绵傧次子奕霈娶富察氏博启图(皇后侄明瑞子)之女为嫡福晋。综上所述,富察氏家族已经和皇室结成了亲密的姻亲关系了。

长孙皇后
一代贤后

编辑本段汗青明文,溯古追风
皇后列传
《旧唐书》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晟妻,隋扬州刺史高敬德女,生后。少 好
读书,造次必循礼则。年十三,嫔于太宗。隋大业中,常归宁于永兴里,后舅高士廉媵张氏,于后所宿舍外见大马,高二丈,鞍勒皆具,以告士廉。命筮之,遇《坤》之《泰》,筮者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变而之《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象》曰:后以辅相天地之宜而左右人也。龙,《乾》之象也。马,《坤》之象也。变而为《泰》,天地交也。繇协于《归妹》,妇人之兆也。女处尊位,履中居顺也。此女贵不可言。”武德元年,册为秦王妃。时太宗功业既高,隐太子猜忌滋甚。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九年,册拜皇太子妃。 太宗即位,立为皇后。赠后父晟司空、齐献公。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弥加礼待,常与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候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曰:“安业之罪,万死无赦。然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无乃为圣朝累乎!”遂得减死。 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曲蒙礼待,情义深重,每言必候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为之说难,东方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急务,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 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太子承乾入侍,密启后曰:“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赦者,国之大事;佛道者,示存异方之教耳,非惟政体靡弊,又是上所不为,岂以吾一妇人而乱天下法?”承乾不敢奏,以告左仆射房玄龄,玄龄以闻,太宗及侍臣莫不嘘唏。朝臣咸请肆赦,太宗从之;后闻之,固争,乃止。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时玄龄以谴归第,后固言:“玄龄事陛下最久,小心谨慎,奇谋秘计,皆所预闻,竟无一言漏泄,非有大故,愿勿弃之。又妾之本宗,幸缘姻戚,既非德举,易履危机,其保全永久,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则为幸矣。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 后尝撰古妇人善事,勒成十卷,名曰《女则》,自为之序。又着论驳汉明德马皇后,以为不能抑退外戚,令其当朝贵盛,乃戒其龙马水车,此乃开其祸源而防其末事耳。且戒主守者曰:“此吾以自防闲耳。妇人着述无条贯,不欲至尊见之,慎勿言。”崩后,宫司以闻,太宗览而增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可垂于后代。我岂不达天命而不能割情乎!以其每能规谏,补朕之阙,今不复闻善言,是内失一良佐,以此令人哀耳!”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新唐书》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晟,字季,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 后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晟兄炽,为周通道馆学士。尝闻太穆劝抚突厥女,心志之。每语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昏。”故晟以女太宗。后归宁,舅高士廉妾见大马二丈立后舍外,惧,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坤》顺承天,载物无疆;马,地类也;之《泰》,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又以辅相天地之宜。繇协《归妹》,妇人事也。女处尊位,履中而居顺,后妃象也。”时隐太子衅阋已构,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及帝授甲宫中,后亲慰勉,士皆感奋。寻为皇太子妃,俄为皇后。 性约素,服御取给则止。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帝固要之,讫不对。后廷有被罪者,必助帝怒请绳治,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媵侍疾病,辍所御饮药资之。下怀其仁。兄无忌,于帝本布衣交,以佐命为元功,出入卧内,帝将引以辅政,后固谓不可,乘间曰:“妾托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于朝。汉之吕、霍,可以为诫。”帝不听,自用无忌为尚书仆射。后密谕令牢让,帝不获已,乃听,后喜见颜间。异母兄安业无行,父丧,逐后、无忌还外家。后贵,未尝以为言。擢位将军。后与李孝常等谋反,将诛,后叩头曰:“安业罪死无赦。然向遇妾不以慈,户知之;今论如法,人必谓妾释憾于兄,无乃为帝累乎!”遂得减流越巂。太子承乾乳媪请增东宫什器,后曰:“太子患无德与名,器何请为?” 从幸九成宫,方属疾,会柴绍等急变闻,帝甲而起,后舆疾以从,宫司谏止,后曰:“上震惊,吾可自安?”疾稍亟,太子欲请大赦,泛度道人,祓塞灾会。后曰:“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为恶;使善无效,我尚何求?且赦令,国大事,佛、老异方教耳,皆上所不为,岂宜以吾乱天下法!”太子不敢奏,以告房玄龄,玄龄以闻,帝嗟美。而群臣请遂赦,帝既许,后固争止。及大渐,与帝决,时玄龄小谴就第,后曰:“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妾家以恩泽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时,死不可以厚葬,愿因山为垅,无起坟,无用棺椁,器以瓦木,约费送终,是妾不见忘也。”又请帝纳忠容谏,勿受谗,省游畋作役,死无恨。崩,年三十六。 后尝采古妇人事着《女则》十篇,又为论斥汉之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乃戒其车马之侈,此谓开本源,恤末事。常诫守者:“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及崩,宫司以闻,帝为之恸,示近臣曰:“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曰文德,葬昭陵,因九嵕山,以成后志。帝自着表序始末,揭陵左。上元中,益谥文德圣皇后。 《资治通鉴》 长孙皇后性仁孝俭素,好读书,常与上从容商略古事,因而献替,裨益弘多。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后亦阳怒,请自推鞫,因命囚系,俟上怒息,徐为申理,由是宫壶之中,刑无枉滥。豫章公主早丧其母,后收养之,慈爱逾于所生。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宫中无不爱戴。训诸子,常以谦俭为先,太子乳母遂安夫人尝白后,以东宫器用少,请奏益之。后不许,曰:“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后素有气疾,前年从上幸九成宫,柴绍等中夕告变,上擐甲出阁问状,后扶疾以从,左右止之,后曰:“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由是疾遂甚。太子言于后曰:“医药备尽而疾不瘳,请奏赦罪人及度人入道,庶获冥福。”后曰:“死生有命,非智力所移。若为善有福,则吾不为恶;如其不然,妄求何益!赦者国之大事,不可数下。道、释异端之教,蠹国病民,皆上素所不为,奈何以吾一妇人使上为所不为乎?必行汝言,吾不如速死!”太子不敢奏,私以语房玄龄,玄龄白上,上哀之,欲为之赦,后固止之。 及疾笃,与上诀。时房玄龄以谴归第,后言于上曰:“玄龄事陛下久,小心慎密,奇谋秘计,未尝宣泄,苟无大故,愿勿弃之。妾之本宗,因缘葭莩,以致禄位,既非德举,易致颠危,欲使其子孙保全,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人,不可以死害人,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仍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儿女辈不必令来,见其悲哀,徒乱人意。”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己卯,崩于立政殿。 后尝采自古妇人得失事,为《女则》三十卷,又尝着论驳汉明德马后以不能抑退外亲,使当朝贵盛,徒戒其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开其祸败之源而防其末流也。及崩,宫司并《女则》奏之,上览之悲恸,以示近臣曰:“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乃召房玄龄,使复其位。 十一月,庚午,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将军段志玄、宇文士及分统士众出肃章门。帝夜使宫官至二人所,士及开营内之;志玄闭门不纳,曰:“军门不可夜开。”使者曰:“此有手敕。”志玄曰:“夜中不辨真伪。”竟留使者至明。帝闻而叹曰:“真将军也!” 帝复为文刻之石,称“皇后节俭,遗言薄葬,以为‘盗贼之心,止求珍货,既无珍货,复何所求。’朕之本志,亦复如此。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凿石之工才百馀人,数十日而毕。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奸盗息心,存没无累。当使百世子孙奉以为法。” 上念后不已,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 《唐会要》 至二十三年八月十八日,山陵毕。陵在醴泉县,因九嵕层峰,凿山南面,深七十五丈,为元宫。缘山傍岩,架梁为栈道,悬绝百仞,绕山二百三十步,始达元宫门。顶上亦起游殿。[16]文德皇后即元宫后,有五重石门,其门外于双栈道上起舍,宫人供养如平常。及太宗山陵毕,宫人欲依故事留栈道,惟旧山陵使阎立德奏曰:“元宫栈道,本留拟有今日,今既始终永毕,与前事不同。谨按故事,惟有寝宫安供养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望除栈道,固同山岳。”上呜咽不许,长孙无忌等援引礼经,重有表请,乃依奏。 《贞观政要》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九成宫醴泉铭》 [17]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无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魏郑公谏录》 ①长乐公主将出降,太宗谓房玄龄等曰:“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降,礼数欲有所加。”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请倍永嘉公主。”然永嘉公主即太宗之妹也。公曰:“不可。昔汉明帝欲封其子,云:‘我子岂得与先帝子等,可半楚淮阳。’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即是礼有尊崇,或可情有浅深,无容礼相逾越。”太宗然其言,入谓文德皇后曰:“我欲加长乐公主礼数,魏征不肯。”文德皇后闻之,大喜,遣中使赍钱二十万,绢四百匹,诣公宅,宣令谓公曰:“比者常闻公中正而不能得见,今论长乐公主礼事,不许增加,始验従来所闻,信非虚妄。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 ②魏王,文德皇后所生,太宗特所宠异。贵要言:三品以上多轻蔑王者。意欲诬毁公等以激怒太宗。太宗大怒,御齐政殿,引三品以上入,作色而言曰:“我有一口语,欲向卿等道:往前天子是天子,今时天子即非天子邪?往前天子儿是天子儿,今天子儿即非天子儿邪?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卿等何为蔑我儿邪?我若教之,岂不能折辱卿等?”房玄龄以下,战栗流汗,拜谢。公正色而进曰:“当今群臣,必无敢轻魏王者。然在礼,臣子一也。传称:王人虽微,列诸侯之上,诸王用之为公卿,若不为公卿,则下土之诸侯也。今三品以上列为公卿,并天子大臣,陛下之所敬异。如其小小不是,魏王何得折辱?若国家纲纪替坏,臣所不知。以当今圣明,魏王岂得如此?且隋高祖不知礼义,宠纵诸子,使行无礼,寻皆罪黜,不可为法,亦何足道?”太宗闻之,喜形于色,谓群臣曰:“凡语理到,不可不服。朕之所言,身之私爱;魏征所言,国家大法。朕向者忿怒,谓理在不疑;见魏征所论,方始觉屈也。人君发言,亦何容易。” 《欧阳修集》 唐岑文本三龛记(贞观十五年)。右《三龛记》,唐兼中书侍郎岑文本撰,起居郎褚遂良书,字画尤奇伟。在河南龙门山,山夹伊水,东西可爱,俗谓其东曰香山,其西曰龙门。龙门山壁间凿石为佛像,大小数百,多后魏及唐时所造。惟此三龛像最大,乃魏王泰为长孙皇后造也。

阴丽华
史载:阴后在位之时,端庄贤淑,不喜言笑,有母仪之美。皇后内持恭俭,外抑宗族,为一代贤后。

马皇后,名秀英(1327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她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秀英??马皇后。本书通过梳理各类零散史料,围绕马皇后及其身边相关的人与事,勾勒出一位个性鲜明的皇后形象。
《明史》赞扬马皇后,“母仪天下,慈德昭彰”。

⑷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间的感情很好,历史上有哪些夫妻恩爱的帝后

古代的男子可以三妻四妾,皇帝可以三宫六院,但是历史上恩爱的皇帝和皇后并不在少数,也有皇帝虽然娶了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是和皇后还是很相爱的。历史上恩爱的皇帝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之外,还有汉宣帝和许皇后,明太祖和马皇后,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干隆皇帝和富察皇后,都是历史上比较恩爱的皇帝和皇后。

三、明太祖和马皇后。

朱元璋虽然是一个残暴的人,但是在马皇后的面前,却非常谦和。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并没有册立新的皇后,可见马皇后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朱元璋对其他的妃子都非常严厉,但是对马皇后却非常深情。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悲痛不已,可见马皇后和朱元璋两个人的感情是很深的。

⑸ 中国三大贤后都是谁她们分别是哪个朝代的皇后呢

中国的古代历史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我国古代有贤君亦有贤后,俗话说得好,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内助,那么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那中国古代的三大贤后分别是谁,分别来自哪个朝代呢?就让我来揭晓吧。

一:长孙皇后

第一位当然少不了她,唐朝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妻子,贤良淑德,高贵典雅,生性简约,她十三岁便嫁给李世民为妻,当时李世民还是秦王,长孙皇后便一直辅佐李世民当上皇位,而她也被册封为皇后,册封为皇后之后,她便严格的教导自己的儿女不要铺张浪费,要勤俭节约,还经常反对自己的亲族委任朝廷高官,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李世民,当李世民想杀了魏忠贤的时候,她还阻止了李世民杀掉人才,并让魏忠贤当贤臣辅佐李世民,让李世民多了一面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这一切都少不了长孙皇后这个贤内助的辅助。

上述几位古代的皇后,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大家最喜欢哪个呢?




⑹ 谁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后

第一名:唐太宗——长孙皇后

关于这对夫妻的恩爱,好象史书上还写得比较多,长孙皇后也有一代贤后的美名。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高氏之父高敬德曾任扬州刺史;长孙皇后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在她年幼时,一位卜卦先生为她测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第二名:明孝宗——张皇后

这对夫妻获得金牌实在是当之无愧,不为别的,你能想象一个皇帝能够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吗?别说皇帝了,也别说古代,现在阁下突然买彩票中奖了,马上抛妻弃子可能不至于,在外面包包二奶您可别说您不会动那念头,就算您不动那念头,人家送货上门您也不一定就赶人家走!不然现在有点钱,有点权的人包二奶的怎那么多?可是,一夫一妻,明孝宗——一个皇帝,他居然做到了!

在那个年代,讲究的是多子多孙,而皇帝的子孙多少,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大事!这对夫妻只有一个儿子,正因为此,当时的大臣多次上奏要求皇帝多置内宠,可以想象,明孝宗和张皇后,他们之间只要有一点点不和睦,他大可以顺水推舟,而他,没有这样做!这对夫妻的恩爱之情,明明白白,无可争议。。老天是公平的,这位张皇后获得她皇帝丈夫独一无二的爱情,晚年却过得很不舒坦1505年爱她的丈夫孝宗去世,她唯一成年的宝贝儿子厚照(武宗)即位,在刘瑾的指导下,武宗在宫廷和民间后肆意妄为,张皇后却拿这个宝贝儿子没有一点办法。

1521年的一天,武宗亲自驾着渔船在江上打鱼,玩得兴起,不慎跌入江中,差一点被溺死,左右将他救起,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经被女色掏空了身体,自此开始生病,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武宗匆匆回到京城之后仍不收敛,照旧纵情荒淫,身体日益虚亏,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病死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由于武宗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脉从此结束。张皇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骢弟继承皇位。

朱厚骢生母蒋氏入宫后,张后仍以对待藩妃的礼节对待蒋氏,于是引起朱厚骢的不满。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张皇后在紫禁城惟我独尊了多少年,怎么可能把一个藩妃放在眼里呢?可是正是这不在意让张氏吃到了苦果,先是朱厚骢的长子哀冲太子出生,作为嫡祖母的张氏想去祝贺,却遭到朱厚骢的拒绝,接着张氏的弟弟张延龄被人诬陷谋逆,皇帝想处死延龄,因为大臣张孚敬的谏言才作罢,后来另一个弟弟张鹤龄又被人揭发谋反,于是鹤龄也被逮捕。张皇后,特地穿破烂衣服坐在襦席上装成疯婆子为弟弟求情,而皇帝竟然不许。那时绝望的张皇后必定后悔自己不应该让这个白眼狼继承皇位吧。不知何年无依无靠的张皇后最终“忧死”在宫中。她死后不久皇帝就把她弟弟杀了。

第三名:隋文帝——独孤皇后

同金牌获得者一样,这对夫妻也是帝王之中罕见的一夫一妻,之所以屈居亚军,主要是因为男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而不是自愿。隋文帝曾有一次和宫女鬼混的行为,被独孤皇后知道了,她毫不犹豫的把情敌从肉体上消灭了,为此隋文帝大怒,奋力争取包二奶的权力,可是由于大臣们都知道隋文帝怕老婆,再加上他们的几个儿子都已成年且手握重兵,他终于打消了包二奶的念头。尽管如此,他毕竟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一夫一妻。

第四名:汉宣帝——许皇后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开国皇帝以外,很少有先贫贱,而后富贵的君主。汉宣帝就是这样一位,他的祖父是汉武帝的长子,因为兵变自杀了,他的父亲也一起死了。所以,汉宣帝从小就是孤儿,完全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长大的,娶了同样是平民的许平君小姐做妻子。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汉昭帝死后,昌邑王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赶下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的权臣霍光挑来挑去,就挑中了这个平民。平民一下子做了皇帝,自然对恩人霍光是感恩戴德,霍光就说了,你把你家里的那个黄脸婆换了吧,我女儿如花似玉的,送给你做老婆啊!这要换了我小人家,您老人家有权有势的,一不高兴把我的彩票收回去了可怎么得了?家里的那黄脸婆我早烦了,正想换换呢。可人家不,汉宣帝下了一道诏书,说我以前有一把剑不见了,你们谁看见了给我呀!

这对夫妻有一个儿子,汉宣帝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也费了不少心思,最重要的就是挑选继母,他为儿子挑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做继任皇后(她之所以被选中,就是自已没有儿子,之所以没有儿子,当然是因为皇帝不喜欢她),子以母贵,汉宣帝能这样做,主要的还是夫妻之情吧。这些,是死后的恩爱。访求故剑,雪恨灭恩,择母育子,汉宣帝 。

第五名:明太祖——马皇后

电视剧《大脚马皇后》里面的一些情节实在不敢相信是真的,但明太祖与马皇后的夫妻深情,应该是没有疑问的。需要强调的有两点,第一,马皇后先死,在她死后明太祖并未为她选择继任人——册立新的皇后,这说明,在明太祖心里,马皇后的地位无人取代,夫妻深情,可见一斑。

第二,明太祖是一个相当残暴的人,对自己身边的女人也是如此,他的任何一个妃子,只要在他面前犯了一点小错,下场就是死。对于明太祖来说,他的妃子除了给他生小孩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作用,所以他死时命令所有的妃子殉葬。明太祖对其他的女人残暴得有点……,毫无感情可言,是否也反衬出马皇后带走了他全部的深情?

第六名:宋光宗——李皇后

中国人对于孝道一向是相当看重的,孝的地位,一直等同于忠。所以,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那等同于犯了“谋逆大罪”。电视剧上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台词“朕以孝治天下……”,所以,一个人,一个帝王,不讲孝道,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宋光宗的父亲宋孝宗,年纪大了,图清闲,就把皇位传给了他。他呢,一开始倒也孝顺,隔几天就去看看老爸。可是没曾想,他那老婆——李皇后一直就跟公公不太对劲,于是天天在他面前嚼舌根,再加上耍点小手段,一来二去的,宋光宗就不去看他老爸了。

这下子,群臣激动了,纷纷说他的不是,他呢,一慨不理,不孝就不孝,我只要我的妻子。于是,群臣也不干了,接着发动了一场政变,把他儿子扶上皇位,让他也尝尝太上皇的滋味。置孝道于不顾,宋光宗虽然比前面几位相差太远,但夫妻深情,由此可明。其实,早在年轻的时候,宋光宗曾宠爱黄贵妃,但是李皇后从肉体上消灭了她。宋光宗知道后也无可奈何,只因“怕老婆”,怕之深,只因爱之深也。

第七名:金世宗——乌林氏

金朝完颜亮是一个典型的恶棍型君主,他在位期间,几乎是淫遍国中,连自己的亲姐妹都不能幸免,当时的金国贵族女性,是人人自危。完颜亮看上了乌林氏,于是命令她到他那儿去。乌林氏知道,去了以后必被污辱,于是选择了自杀。后来,金世宗发动政变,推翻了完颜亮,自己做了皇帝。为了纪念他的爱妻,终身不立皇后。这对夫妻,排名为何落于最后?只因“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要说“一对夫妻一时恩爱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恩爱”。自杀殉情,虽然轰轰烈烈,比起一辈子相亲相爱,只怕要容易得多。

第八名:干隆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干隆是出镜率很高的皇帝,在电视剧的影响下,许多人都认为他是风流型的皇帝,实际上他与他的皇后的情谊非常深厚。孝贤在雍正五年为干隆嫡福晋,当时年龄大约十四岁。孝贤以朴素为美,得到干隆的赞许。她所生的两个儿子永琏永琮先后秘密立为太子,但都不幸夭折。丧子的哀痛沉重地打击了孝贤。干隆十三年孝贤随干隆南巡,在山东德州去世,年仅三十七岁。干隆帝十分悲痛并制述悲赋:“易何以首干坤?诗何以首关睢?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念懿后之作配,廿二年而于斯。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

昔皇考之命偶,用抡德于名门。俾逑予而尸藻,定嘉礼于渭滨。在青宫而养德,即治锥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宁,克赞乾清。奉慈闱之温酰为九卿之仪型。克俭于家,爰始缫品而育茧;克勤于邦,亦知较雨而课晴。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连弃。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抚诸子如一出兮,岂彼此之分视?值乖舛之叠遘兮,谁不增夫怨封心?况顾予之伤悼兮,更U而切意。尚强欢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泪。制泪兮泪滴襟劳,促归程兮变故遭。登画强欢兮欢匪心。聿当春而启辔,随予驾以东临。抱轻疾兮念舫兮陈翟,由潞河兮还内朝。去内朝兮时未几,致邂逅兮怨无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论生平兮定于此。影与形兮难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对嫔嫱兮想芳型,顾和敬兮怜弱质。

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术。循丧仪兮怆徒然,例展禽兮谥孝贤。思遗徽之莫尽兮,讵两新昌而增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谓庶几其可传。惊时序之代谢兮,届十旬而迅如。恸兮,陈旧物而忆初。亦有时而暂弭兮,旋触绪而欷[。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事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入淑房兮阒寂,披凤幄兮空垂。春风秋月兮尽于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复何时?”皇长子永璜在丧中因为悲哀不够,被盛怒的干隆斥为不孝,连同其师傅、谙达都受罚。

⑺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有哪些,清朝没有一个上榜

我认为历史上的贤后有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朱元璋的马皇后,大清也不是没有贤后,比如说干隆的富察皇后也是一代贤后。古往今来,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个女人支持,而李世民,朱元璋和弘历之所以那么成功,和他们背后的女人也是分不开的。

说完了长孙皇后和马皇后,我们接下来再说说富察皇后吧!富察皇后是大家闺秀,她是雍正为自己继承人钦定的妻子,不得不说雍正看人那是相当的准。富察皇后一直以来就是后宫妃嫔的表率,她崇尚简朴,总是带一些绒花绒草。可惜她红颜薄命,让干隆怀念了她一生。

⑻ 历史上最贤惠的皇后有哪些

历史上最贤惠大度的皇后如下:
一、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是隋朝杨坚的皇后,杨坚对于这位皇后非常的宠爱和尊重,为了讨好独孤皇后,杨坚甚至让独孤皇后一同参与朝政,和她一同分享皇权。可是独孤皇后坚决不同意杨坚的做法,因为她觉得在历史上很多女人因为参与了朝政而使得国家灭亡,所以为了江山稳固她坚决不参与朝政。
二、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皇后,对于长孙一家李世民都很信任,甚至为了皇后想要给长孙家更高的权利和地位,只是长孙皇后极力的阻止,她并不想要家族成为能朝堂上最有实力的一族,这样会让家族势力大增,会让有异心的人对皇权产生威胁,所以她极力的控制自己家族的势力。
三、刘娥
刘娥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是一位博览群书,聪明善良的女人,在宋真宗晚年多病的时候,刘娥就帮助他处理朝堂政事。在宋真宗死后,她继续协助11岁的新皇帝,在这期间一直是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曾经有人画了一幅画给她,称她为当代武则天,而刘娥听到此话之后大怒,说自己绝不会做第二个女皇帝,在不久之后,就慢慢的将政权还给了新皇帝,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四、冯皇后
冯皇后是北魏文成帝之妻,
冯皇后当上皇后的第二个月,文成帝的儿子拓跋弘被立为太子。按照当时北魏的规定,当皇子被立为太子后,他的生母要被赐死,防止其生母以子为贵专擅朝政。拓跋弘的生母李氏被赐死后,冯皇后就全力承担抚养拓跋弘的责任,一点都没把自己当外人。因此,宫内外都夸她了不起。
五、隋炀帝皇后萧氏
杨广这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而箫皇后却是标准的贤良女人。杨广做皇帝后,在处理朝政上颇有失德之处,别人都不敢劝谏,唯独箫皇后屡屡劝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杨广每次到江南去巡游,箫皇后务必跟随身边。她不是前去游玩享乐,而是不让杨广干太多坏事。
六、马皇后
马皇后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朱元璋的脾气不大好,有时候责备宫女,要惩罚她们。马皇后也假装生气的样子,把她们交给宫正司处理。朱元璋觉得奇怪,询问原因。马皇后道出原委,说:“皇帝不能因喜怒而随意赏罚。你生气的时候,惩罚会很重。交付到宫正司,就能判定的比较合理了。”朱元璋恍然大悟,从此不再轻易责备宫女。
七、东汉光烈皇后
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原配妻子。刘秀当皇帝后,打算立阴丽华为皇后。万万没想到的是,阴丽华竟然坚辞不受,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力荐为刘秀生了儿子的贵人郭圣通做皇后。女人谁不想母仪天下?阴丽华却将这个机会主动放弃了。
以上供参考。

⑼ 古代史中幸福的女人有哪些,刘秀妻子阴丽华排第三,谁是首位

无论是道听途说,还是从影视剧上看的历史剧,古代幸福的女人有很多,如果说刘秀妻子能排第三,那么排第一的就要属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了。

第1位就是我们要说的黄月英了。提到黄月英,可能大家都不知道是谁,但是他的丈夫大家都知道。就是三国有名的丞相诸葛亮,传说诸葛亮和黄月英过着幸福的生活,她跟随诸葛亮细心的教导,他们的儿子南征北战,对诸葛亮的帮助很大。在黄月英死后,后世人也为她修建了一座寺庙,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才堪相配吧。

阅读全文

与阴丽华马皇后长孙皇后哪个最幸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查询外地他人健康码 浏览:160
廊坊经济开发区怎么样 浏览:32
杞子别名有哪些好看的电影爱情 浏览:697
爱情公寓一个女人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911
pes在经济里面是什么 浏览:135
有情人的幸福是什么 浏览:621
花市买回来的幸福树怎么养 浏览:659
内部情节重复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215
全球经济衰退应该如何避免大萧条 浏览:246
概括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浏览:146
事业单位社保交费比例是多少 浏览:938
健康码上的时间倒计时是什么意思 浏览:780
猴人牛年干什么事业最合适 浏览:427
婚姻没味怎么挽回 浏览:939
fate的起源故事在哪里看 浏览:536
龙猫动画故事梗概怎么写 浏览:343
自相矛盾小故事怎么讲 浏览:568
校园健康码未启用怎么回事 浏览:599
我国哪个县都是美女 浏览:475
深度好文怎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