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幸福方程式是什么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P.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
2. 什么是幸福公式
比利·鲍勃·哈勒尔曾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建材市场的装卸工,47岁那年,他赢得了总额高达3100万美元的彩票头奖。两年后,拥有7处房产和5辆崭新汽车的哈勒尔把自己关在他漂亮的牧场豪宅的9间浴室中的某一间里,脱去衬衫,用手枪向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当即死亡。
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他不够富裕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幸福?
科思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只要有钱,有好车,有大房子,就是幸福。但是有了钱,有了好车,有了大房子的人,却并不比其他的人幸福。”
一个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欲望太多。
想不想换一个工资更高的工作?
当然想。
为什么要追求更多的工资呢?
为了生活更富裕。
生活更富裕为了什么呢?
如果乞丐比盖茨更加快乐,我们是应当羡慕盖茨还是羡慕乞丐?如果幸福只是一杯巧克力冰淇淋,这个世界也许会美好许多。
着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有一个着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在他看来,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效用与欲望。
效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经济学中用来表示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因为它的主观性,所以,价钱越高不一定效用越高,消费越多也不一定效用越高。欲望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来看,欲望就是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能满足自己的爱好,能过上养尊处优的晚年,一生平安,无忧无虑。
显然,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说明,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当欲望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总之,效用越大越幸福,欲望越小越幸福。
一份20世纪末的社会调查问卷,关注的就是“快乐”这个主题。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人快乐水平是比较高的,60%的人感到自己是快乐的。而中国的情况却令人沮丧:认为自己快乐的人只有10%。其他各国情况不一。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212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表明,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幸福状况也不容乐观。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仅有一成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幸福感较高。
在某一阶段内,幸福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但是无论多富有的人,他所拥有的财富都是有限的,即便衣食无忧的人,如果他有无穷愿望,则难免“欲壑难平”而难得幸福。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从某种角度看来,无论效用有多大,与无限的欲望相比,幸福都等于零。
因此,我们只有学会享受生命,珍惜所拥有的,才是幸福的根本。
3. 经济学解释幸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这是一个最简单明了的幸福公式了。这个公式中的幸福,只有两个因素,一是你所能够获得的效用,二是你的欲望。效用,是人消费某种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是欲望则是对某一种物品效用的需要程度。它所表明的是:效用确定的情况下,功利心越小,幸福越高;功利心确定的情况下,效用越大,幸福越多。
4. 幸福方程式是什么
这个幸福方程式就是:
幸福= 效用 / 欲望 幸福是欲望的满足程度。欲望拿什么来满足呢?这里涉及到欲望和效用两个问题。 人有七情六欲。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俗话说得好,“饱汉不知饿汉饥”。就是因为吃饱不饿了,饱汉的欲望就满足了;而饿汉还没有吃饱,总是感到饥饿难耐,欲望还没有得到满足。欲望是不足的感觉和追求满足的愿望之间的统一。人经常在欲望的满足和不满足之间运动、徘徊。知足者常乐,而知不足才有进一步的追求。前者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后者是指人的一种欲望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远也没有完全满足的时候。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见人的欲望有时候是无穷大和无止境的。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正好又成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人类正是为了满足自己不断产生、永无止境的欲望才不断奋斗的。你信不信?
5. 从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幸福=效用/欲望,可以看出欲望与幸福的关系成
二者关系如下:
1、效用可以理解为人从组织或金钱及行动中获得的满足感,当欲望是固定值的时候,效用越大则幸福值越大,人会越觉得幸福开心。
2、中国有句老话叫“知足常乐”。当人的欲望值越大,甚至无穷大时,那么人获得的幸福值就会越低,越不快乐。
3、所以,人有的时候还真是不能心比天高,知人者明自知者智,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条件,制定合理的欲望值,这样才能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满足。
6. 幸福=效用/欲望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
就是你得到的越多而想要的越少,你就越幸福。。。不过这本身就有问题,因为这里的幸福就意指一种效用的出人意料,一种意外这喜,可以说本身就相当狭隘。。。至少俺说不出来。节欲的主观来说本身就让人不舒服,也可以说一种痛苦。。。幸福真的不好定义的,这和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
7. 问题:用幸福方程式:幸福 = 效用/欲望解释为什么知足者常乐
摘要 在这个公式中,效用与欲望都是一种心理感觉。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从消费物品与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对欲望的满足。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即不足之感与求足之愿。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到,欲望分为五个层次,从下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