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幸福感是怎样产生的
幸福的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
人来自于自然又归于自然,人是自然之子,无法逃脱自然的法则。人本身就是物质之构成,人靠物质条件而生存。人的本性中就有对物质生活不懈追求的因子,因此,任何抑制人追求物质的行为都是不人道的。只要取之有道,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崇高的,一切脱离了物质生活而奢谈幸福的举动是不明智的。所以幸福的第一层楼是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人首先要获得物质基础方能解决生存问题。
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
一是因为人如果要享受物质生活就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自由。在工作时间里人要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如果你想在工作时间里找回一些你个人的自由,就要被扣钱,这个道理很清楚,你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你获得了物质条件。你的物质基础哪里来?是从你付出的自由的代价中得来的。
二是因为获得物质生活条件是要预先投资的。你成为教师以前,要接受高等教育,当时你的父母为你投资,你自己花了四年光阴,别人已经开始挣钱而你还在读书,但是你当时的投资使你当上教师,现在正在给你回报。目前人才市场上高学历人才、优秀人才要做教师的不少,非师范类的毕业生也要做教师,所以教师应当多学习,不断地为自己的未来追加投资。
三是因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唯一目的,将会使人迷失。我们都听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要有限度。古人说“知足常乐”是很有道理的,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多了还要多,好了还要好,终于使人生失去许多滋味,甚至使人误入歧途。
幸福的第二层楼是艺术生活
人解决物质基础问题后,就能生存了,活着了,但怎么活得更好,一直是人们思索的一个大问题。
我们很多人都有体会,唱唱歌、听听音乐、看看电影会觉得很开心,很满足。这是艺术的作用,我认为艺术能净化心灵,释放心中的郁闷,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达到精神自由的境地。
现代人普遍精神紧张、焦虑、心理疾病甚至成了全世界的通病。而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健康。我们做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工作要求很高,现在的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教师们为此很苦恼。绝大多数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很重,又要牵挂家里人的健康,自己孩子的读书问题,班级里或家里一旦发生事情,更是愁上心头。佛教讲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八种苦恼,人的一生就是苦难,所以要普度众生。我不知道佛主到底会不会救人,但我觉得在佛没有救你之前,要学会自救。
人的自救有很多方法,有的人心里难过痛哭一场;有的人找三五知已倾诉一下,喝喝酒,发泄一下,这是“自虐型”的自救;有的人回家找个由头跟家人吵架,摔几样不值钱的东西,然后蒙头大睡;有的人把孩子拎起来打一顿,这是“他虐型”的自救。这些方法能自救,因为都是宣泄,宣泄以后心里平衡了,就舒服了,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毛病,就是以自虐和伤害他人为代价,有时代价付出了以后无法弥补,后悔不及。
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说,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神圣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当看到剧中的伟大人物遇到巨大的不幸,观众心里就平衡了。悲剧有这样的妙用,我看到很多老太太爱看戏《红楼梦》,宝玉哭灵,她们也在抹眼泪,看了一遍又一遍。如果我们能像老太太一样将音乐、美术、小说、诗歌、散文、电影(尤其是好的电影)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时时相伴,则会少去很多烦恼。现在有一种治病方法就是音乐疗法,道理也在这里。
以上说的仅是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所以有一个现象值得大家注意,艺术家长寿的不人少,因为他创作时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之中。经常的艺术创作体验使他幸福,使他颐养天年。
美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美是一切美的总和,以美冲淡世俗的种种丑恶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一些真正的艺术家的工作仅仅是为了艺术,对钱他一窍不通或不屑一顾,有的艺术家为艺术甚至长年生活在贫困之中。而且他也不要别人的施舍,因为他认为艺术一旦与金钱或权力发生关系,便毁了艺术。艺术属于精神世界。所以,我希望教师们幸福,就希望教师们能登上幸福的第二层楼——艺术生活。我愿意为之创造条件,我希望教师多读书,如《读者》,里面有很多充满哲理的话;希望教师能参加体育娱乐活动;希望教师为报刊杂志写写文章、论文。下班能哼着歌回家,晚上读读美文、看看书,双休日逛逛美术馆。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
自由一向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但人不得不为了物质生活或为了生存而丧失一部分自由,艺术能实现人的一部分解放,但迄今为止艺术还都要受到物质的限制,比如,创作书法,就要受到笔墨纸砚的限制,创作音乐受乐器或音响的限制……任何艺术都会受到时间、空间或材抖的限制而不能完全自由。因此,完全幸福的人在前两层楼里几乎没有。唯有思想,独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让人完全自由。
王小波认为,自由思维是人的本质,追求智慧是思维的乐趣,是人生的主要幸福。恩格斯认为,哲学将我们带到宁静的彼岸。伊壁鸠鲁认为,对于灵魂的健全而言,任何年龄的人开始思索都不会太迟或太早。
有人说,知识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我们更有智慧,也许我们的智慧还不如古人。正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使人成就为人,因此人不满足于第一生命,还要创造第二生命,即从有限中求无限,从欠缺中求完美,从短暂中求永恒,人于是找到了哲学。
对教师而言,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思想就会非常讲实际。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务实的、数量化的时代,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包围冲击着我们,使我们逐渐感觉迟纯。哲学是异常天真的追问。而我们可能不会追问了,我们甚至不给自己一点空闲让我们思考最简单的问题:我在干什么工作,我今天干了什么,我怎样干得更好,我为什么干这个工作,我从我的工作中如何发现乐趣等等,所以我不认为坐在电脑前比看天上的星星、想着自己的问题更有乐趣。
我希望更多教师能迈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也就是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经常抽象地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人一生有两个世界,一是物质的世俗的世界,一是精神的可能的世界。对教师而言,应具有在这两个世界里生存的本领。
我认为人生的三层楼,分别代表三种教师类型。第一种教师仅仅将教师工作当成是必须应付的工作,这样的教师不太可能有长进,因为他们精神生活的这二、三层楼并没有建立起来,其实他们未必真正幸福。第二种教师以教师工作为乐趣。我们相当一批老教师,退休了还来教书,因为他们少不了学生,他们觉得教书就是艺术。在教学活动中,他们自己的生命神奇地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他们辛勤工作的回报,就是他们塑造了学生的第二生命,学生美好的未来里深深刻上他们的影子。这些教师会把课尽量上得生动些、新颖些、再生动些、再新颖些,他们和学生有着朋友般的关系,他们在自己的艺术作品——学生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感情,他们因为爱而无比幸福。第三种教师将教育工作当成思想的起点,在一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不停追问自己,非常理性而充满智慧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经常会有一些心得,经常会求教于书本中和理论,若干年以后,他们会成为教育的专家,这样的教师因为经常思想而深沉博大。教学与自己的生命因为思索而融为一体,教书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对生命的一次次体验,他们很幸福,也很满足。这样的教师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永恒的是什么,他们知道自己的教育活动起先会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而不自由,但长期的自我发现,使他们建立起自己的教育风格,最终他们走向教育的自由王国。他们终于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都抛掉了,以至我们无法评价他们。
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其他职业能让人只要付出努力就能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但教师可以,因为教师的物质待遇正在改善,教师可以将教育过程当作艺术创作过程,教师可以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体。
希望大家都能登楼,从一层楼登往三层楼!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电来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的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
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的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的青春岁月,还没有来得及完成------
❷ 古代人和现代人谁更幸福,原因呢
我觉得还是现代人的幸福感比较强。因为现在有电脑有手机,这些可以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但是古代人并不能。
❸ 你如何评价现代中国人的幸福感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现代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以下七点原因:
1、老爱比较。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2、缺乏信念。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4、不知道奉献。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累。
5、不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硬撑着去争取登上那“辉煌”的顶峰。
6、相互不信任。社会虽然通讯高度发达,但人们的心灵却渐渐疏远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维模式,而右脑掌管个体、权力、地位等,对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幸福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很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掌握感受幸福的能力。
7、过于焦虑。购房、子女养育、家庭养老负担等问题;因为职场晋升空间感到担忧而产生的工作压力;朋友同事之间人际关系的处理等都成为了中国人的“压力源”。在大城市中,无论老人、年轻人还是孩子,多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焦虑状态,这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❹ 现代人幸福在哪里
您需要一杯水,我指给您你一条河;不,指给您一个幸福的海洋!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幸福
关于【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人类的欲望达到满足时的一种心理快乐状态
属性:
1.人类所独有的(人类性)
2.幸福是唯心的(唯心性)
3.这种心理状态一般维持时间不长(短暂性)
4.这种心理状态可分为共同的和个别的(共别性)
5.这种心理状态与个人的信仰、受教育程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关(信仰性)
6这种心理状态与个人的财富的多少无关(财富无关性)
7.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幸福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
由此得知幸福三要素
1、欲望;2、满足;3、快乐状态
分析
1、欲望很高,无法满足,因此您不快乐不幸福。
2、欲望很低,容易满足,因此您快乐你幸福。
由分析可见
做一个幸福的人就是做一个欲望很低的人!
您的欲望是很高还是很低?或是中等?
例如
人民的共同希望应当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后顾之忧,如果能够满足,就是人民的共同幸福! (幸福的“共别性”)
❺ 现代人中的幸福感在何方
我很想回答你在远方,但是多远无法说清楚,也许你现在就很幸福,只是你不知道,人嘛现在的幸福总是感觉不到的,你只能感觉到别人的幸福,所以女人常说最好的男人永远是“别人的老公”,因为是人就有贪念,总觉得别人的好,所以偶尔想想就能体会到自己还是幸福的。
❻ 为什么说活在当代中国最幸福
1、物质起来了,这么丰盛,人们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物质中。相比之前的中国。当代中国真的物质层面很幸福。
2、精神起来其实也发展了很多,虽然赶不上物质的发展。现在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多么的便利,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是非常丰富的,虽然精神文明程度不敢恭维。相对以前,还是进步了一大截。
3、当代的中国是社会主义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毛邓思想、三个代表、核心价值观等带领下,中国走的是一条实在的道路,所以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强国之一。以前是发展中国家。
综上所述,生活在当代中国最幸福。
❼ 现代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转载)
现代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为何有的人当了富豪还要自杀?这些一直是困挠人的问题,也许,你最想得到的最终得到了,你会感到一时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感不一定有可持续性。对于一个老板来说,肯定最想把生意做大,赚钱比印钞都快。但真的有钱了,如果不是追求事业的成就,而只是看中钱,往往麻烦就出在钱上面了。有人说,爱财的人死在财上,会水的人死在水中。所以,扎在女人堆中的男人,并不一定就有幸福感。俺们不扯远了,就谈谈作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当然,这里不单指老婆和情人。我想,能够给一个成熟男人带来幸福感的女人有这样几类: 一是善解人意、体贴周到的女人。这辈子能遇到善解人意、体贴周到的女人,肯定是男人的福气。特别在压力大的生活环境中,有这样的女人在背后照顾男人的生活起居,男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打拼呢?男人还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当你加班加点,有这样的善解人意的女同事为你泡上一杯咖啡或是一杯香茶,当你每天回家,都能吃上热饭,这种生活可不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自然,幸福感常常油然而生。 二是理解你并支持你事业的女人。男人能够得到女人的理解和支持,一定让男人活得更像男人。人们常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里,常常带有一丝异性相吸的暧昧味儿和调侃味儿。不过,男女搭配,有时如果遇到心计女人或是刁蛮女人,干活不仅累,还成天得防着人家。无论是老婆、情人或是同事,或是因了某种机缘有机会呆在一处的女人,能够理解你,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你的事业,一定让你感觉良好。 三是与你争吵但大事不糊涂的女人。平常与你拌嘴,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让你觉得这样的女人关键时刻肯定说你坏话,或是出卖你。但你真遇见麻烦事了,特别是遇见难过的坎儿了,而人家却很讲义气,在关键时刻给你支持。特别是对于有权之人,周边人平常都会讨好你,当你遇到难处时,许多人都落井下石,往往平常对你提不同意见的人,会讲公平话,会比较义气。这样的女人能让你感到自渐形秽。 四是偷偷爱着你并愿为你付出的女人。偷偷爱着你的女人,肯定是愿为你付出的女人,但这种女人做这些,是为了内心的情感,也是一种另类的自我表达。如果男人家中有老婆,在家外还能有这样的女人爱着,这种男人多少有些优秀的地方。不过,男人因之产生的幸福感或许是很肤浅的。 五是对你刮目相看的女人。也许,平常不在乎你,对你也不是很了解,或者根本就没有把你看在眼里,那就自然不会把你放在心中。当因某种机缘,而发现了你的优秀之处,或是你做的某件事,触动了她。这时,女人对你的兴趣被激活,态度有时会来个180度大转弯。如果这女人在男人眼中,就像高傲的公主一样,现在自然让男人受宠若惊了。 六是为你节省开支、却会索要小礼物的女人。或许,这世上的女人永远不缺少渴望从男人身上榨油,和男人交往永远都在检验男人的慷慨的类型。或许,有些女人压根儿就以男人给自己花钱的大方程度来测试男人对自己的好感度的。所以,和你长期相处,那种能主动为你节省开支的女人一定是把你当自家人的人,这种女人心地善良,但也不时地向你索取小礼物,她们之所以要索取小礼物,是要强化内心这种自家人的亲近感觉。所以,男人在享有这种幸福感时,也不要亏了这种女人。 七是真正欣赏你并有些漂亮的女人。如果是大家都讨厌的丑女人,欣赏你并追你,一定让你觉得没面子,或是心生害怕,躲都躲不及。但如果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甚至女人属于大众情人的类型,有这种女人欣赏你,哈,你不接招也会感到沾沾自喜。因为这能让你觉出少有的虚荣心。不过,这种女人喜欢你,沾沾自喜的时候,你可就得小心了。
❽ 为什么现在人的幸福感都是来自物质真正的幸福感不是应该来自精神上吗还是说虚荣心在作祟
真正的幸福感,当然是来自精神上的。物质只不过是欲望。物质越多人的欲望也就越大。永远也填不满。正所谓物质越富有。精神越空虚。他永远也不满足。
❾ 与六十年代的幸福生活相比,现代人的幸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
六十年代的人们大部分精力都在如何吃饱饭穿得暖等问题上,生活水平低下,幸福感偏低,而现在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人们有很多空闲时间来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