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幸福生活 > 没有什么灵魂比自由更幸福

没有什么灵魂比自由更幸福

发布时间:2022-07-03 08:26:24

㈠ 该选择温暖的家庭还是自由的灵魂

如果是我的话,我选择自由的灵魂。我很喜欢一句话,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一个人生活,或许是有那么一些些孤独,自己一个人住着空荡荡的房间,自己一个人吃饭,自己一个人睡觉,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到家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没有孩子的吵闹,也没有婆婆的唠叨,只有无限的巨大的安静。

想到这种孤独,我也过有一丝丝的动摇,想想那些温暖的家庭,我也有过一丝丝的向往。但是,看似温暖的家庭,却隐藏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矛盾,比如丈夫冷漠,比如婆婆的挑剔,比如七大姑八大姨不停的唠叨,比如无休止的家庭琐事,夫妻争吵,孩子吵闹,和自己的另一半,从最初的甜蜜,到最后就相看生厌,想摆脱也摆脱不掉。

我想那种家庭生活,自己虽然是生活在一个集体中,虽然感觉不到孤独,但是却彻彻底底的失去了自我,我们忙忙碌碌,活的越来越像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大妈,从原来讨厌妈妈的唠叨,渐渐变得和妈妈一样唠叨,在中国式的关系里,一生被禁锢。

每次想到这里,我都会更加的坚定,坚定不移地选择单身一辈子,我可以优雅的老去,虽然是一个没有生过孩子的不完整的女人,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并不会有什么遗憾,因为我的人生并不是寄托在下一代上,我切切实实地活出了自己,我的一生因为没有在家庭上过多地浪费时间,我可以加倍的精彩自己。

我热爱自由,哪怕孤独。我不需要家庭的温暖,因为我自己就是太阳。

㈡ 没有什么比自由更可贵的作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自由”,多么诱人的两个字,有多少人要自由、盼自由、爱自由.对于监狱里的牢犯,自由是重生的希望,但对于我们这些刚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们,“自由”,又是什么呢?
老一辈人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太幸福了,我们那年头,只求三餐温饱,哪像你们,天天都讲名牌”,也许这句话有道理,但是经过历史与岁月无情的洗礼我们却不这样认为了.
每当夜晚,我总会凝望天空中那闪烁的星晨,它们看起来好自由,如果我有一双翅膀我会……“咔嚓”开门声打断了我所谓的叛逆的思想,望着那如山的作业与妈妈炯炯地探测目光,我不禁鼻头发酸,呵!这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幸福.
我不屑这种幸福,我更希望自己能成为草原上狂奔的野马,那种天然、野性、不受拘束的美深深震撼着我.一想到明天7:30的辅导班,我咽了口苦水,看了看那在旁监视着我的妈妈,我有一种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的感觉,但我知道,这样做只会换来妈妈的责备……
我走上了那辆通往老师家的公交车,车里人山人海,我被挤在人群中希望探出一口气,这时我觉得自已好像是被关进笼子的小鸟,那样的绝望,那样的无助,眼巴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尽管这种被挤压的环境我早已熟悉.好像那首歌中所唱到的一样:“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飞都飞不高……”
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人才也越来越多,家长们为了孩子适应社会,于是人人都得“强化教育”,但是有句俗话说“望子成龙子成虫”,让孩子学到眼冒金星也未必是件好事啊?“我要飞得更高!飞得更高……”
自由,意味着解脱了束缚;自由,意味着可能翱翔于天穹!自由!我渴望得到自由!

㈢ 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这句话理解。

就是不用有任何人任何事的束服,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犯罪的人在监狱内呆着,他就更理解你这句话的含意深刻。

云彩飘逸,因为它是自由的。蓝天下几点淡淡的云彩,春和景明,这是意境;落日边几缕殷红,这是残阳似血,这是艺术;夜幕上几片轻柔的薄纱,这是月色朦胧,这是境界。自由使云彩飘逸,飘逸的云彩又使它更加自由。

自由,就像华贵的舞台,让你自由地跳舞;自由,就像一对双翼,让你自由地翱翔;自由,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让你乘凉。

人其实很难真正自由,锁着的,往往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情感的奴隶,事业的仆人。

自由是一种力量,深埋于深邃的海洋中,为生命的奋斗而激荡波涛;自由是一种梦想,孕育在广阔的天空中,为生活的真谛谱写着风云变幻的篇章;自由是一种责任,蕴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方向和梦想。

自由舞蹈中的散文,散文就是生活,我喜欢有灵魂的散文。

不要让物质生活无形中带来的压力压弯了那原本挺直的腰板,不要让在一片冷淡中藏在角落的自由无声地哭泣。

我向往自由,因此厌倦了一排排扣子的正式服装,即使它能让我看起来成熟,不那么幼稚;我向往自由,因此畏惧7厘米的高跟鞋,即使它能使我变得更高167 cm,也不那么矮;我向往自由,因此厌恶将长发梳成麻花,即使它能使我看起来精神,也不那么颓废;我向往自由,因此畏惧看到杂技,觉得那是对人性的摧残;我向往自由,因此不喜欢太多的规则束缚自己。

瀑布唱着:“我得到自由,也就有了歌声。”向往自由的梦想,是歌唱生命之歌的乐符。自由之殿下,人生亦是失败之所在,因为自由是心灵的声音,是灵魂,是超越自我的动力。

因为有了适度的自由,风筝才能在琴弦的牵引力下平稳地飞翔;因为有了适度的自由,溪流才能流淌在山谷之中,还因为有了适度的自由,才能在法律的保护下快乐地生活。适中的自由,为我们的生命撑起一片蓝天。但愿自由如和煦的微风,似潺潺的溪水,因为只有适度的自由,才能使我们拥有真正的自由。

自由的风,从她面前吹过。她呼吸自如,向着自由前进。那种坚定的表情,健壮的步伐,让她没有遗憾。

无拘无束的生活,不是一种自由的生活。

自由的丧失不仅仅是因为滥用权力,更是因为滥用自由。

有一个人,教你如何去爱,可是,他却不爱你。你一直在等的那个人,他却忘了你。有的人,他想走,你却一点挽留也没有,因为你渐渐懂得,挽留无济于事,你能给予的,只有自由。



㈣ 精神丰盈,灵魂自由是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吗

是。生活上过得充实,就会觉得有意义,灵魂自由就是说虽然比较忙,但是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是美好的。

㈤ 亲!心灵自由与灵魂自由有什么区别吗谢谢了!

个人觉得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想要表达的意思意境基本上相同,只不过用词不同而已,心灵给人的感觉更加的积极阳光正能量,灵魂则比较随意散漫。

㈥ 时刻保持灵魂自由与干净有多重要

保持灵魂的干净与自由,这对我们的人生有着非常大的正向的影响,因为同样是一辈子,有的人过得很是恬淡自在,有的人忙忙碌碌一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多余的,这就是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他的灵魂不足够干净。

面对人际关系的纷繁复杂,人生的坎坷多难,我们总是会有思维情绪上的变化,清楚自己要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有的人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沉浸在过去的失败无法自拔,就是因为他注意到了太多他不应该注意到的事情,这件事情做的失败了,那只能证明我们有某些方面做的不好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就足够了。

㈦ 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自由的观念在当前世界较为流行。有观点认为自由是促进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原动力之一。自由即有权做一切无害于他人的任何事情。自由的底线和原则,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自由。所以,公民的财产和人权不应该受到侵犯,并由构成人民之间契约而起草的法律来保障。而游行集会权、着作出版权、新闻知情监督权等等是基本的人权。关于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则认为早在国家出现之前的人的权利比国家的权利更为珍贵和不可剥夺。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权利去限制人民的幸福及追求幸福的权利。那种限制公民应有自由的观念来自不合法的“君权神授”、“家天下”等旧思想的沿袭。因为不侵害他人自由的行为都应该是自由和合法的。这就是现代“人权高于主权”的普遍观念。国家应该保护人民的人权,并以营建人民的幸福、保障人权为自己的责任,也是一个国家存在的合理前提。坚持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现在已经是世界最主流的思潮。

㈧ 范晓婷爱独自旅行,还说向往单身的自由生活,自由和爱情,哪个更幸福

自由和爱情都是我想要的,如果必须二选一的话,那么我选择自由,爱情其实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记得有一本书中有一句话说:你们想恋爱的就去恋爱,想单身的就去单身,反正最后你们都会后悔,所以我也能够猜到,如果我为了自由选择单身,那么再若干年后也许会向往其他人的合家欢乐,这两件事是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的,可以说怎样选择都会后悔。

《红楼梦》中有一首诗歌”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足够看出人生的悲欢离合,人生其实都是无常的,一味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可能在后来会忽然发现,自己想要的早就已经得到了,然而自己没有去珍惜,所以我认为,自由就是最珍贵的,我现在拥有自由,并且永远热爱自由。

㈨ 人又没有灵魂

佛教、道教、印度东方的宗教都认为无论是人或动物都有灵魂!

禅定就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修行,道教的修行,外道印度教的修行都离不开禅定的。禅定九次第的七次第列出如下:

“初住”——心只有些许稳定。只一回儿,心便想到别处去了,你注意到心的漂浮,可将心找回来。注意心念,又散失,又注意,又散失,如此反复。(初住的现象,人人一样,不算是过失。)

“续住”——反复练习注意心念,把散失的心拉回来,能够达七分钟之久,便算续住。

“回住”——能够注意心十四分钟之久,稳定度增长,心偶然散失,但很快能找回。

“近住”——专注的目标不散失,觉照的力量已呈现完整。

“伏住”——高度的稳定,但,恐落入昏沉(如睡着一般),须有“内省的机警”。(很多行者以为,这即是最高的三摩地)

“寂住”——产生了心的能量,但,勿亢奋,要内省警觉勿使亢奋。

“最寂住”——心的能量愈来愈强,但,稳定度也愈来愈高,无昏沉,也无亢奋,心很细很细,如线如针。(禅定时间达二小时以上)

到了第七个次第时,运心的力量,就可以到“地狱道”及“诸天”,能够到地狱道及诸天,全是“心的能量”的缘故。

禅定到了第七个次第鬼神与诸天众无所不见,一般的灵魂境界最多是世间鬼神众而已,所以禅定到此见灵魂便如探囊取物般容易。不过,在网络里观察了无数个月,一般人的心态还仅仅是介乎信与不信之间,你叫一般人对宗教生起信心去修,去内证求真相,难阿!
从五个研究领域来介绍:

1.灵魂存在的研究
2.对能记忆前生者的立案调查研究
3.催眠法回忆前世的研究
4.对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研究
5.特异功能者对轮回的促进研究

这套片子无论修行者还是非修行者看了都会大有收获。修行者看了会更加坚定信心,勇猛精进。非修行者看了也会大受启发,步入正道。

灵魂的确存在,人死后不是烟消云散一无所有了,灵魂不灭,还要轮回。你造了因,就有后果,就得承担,要么今生要么来世。知道了这个后,那么我们该怎么做?这个是重点。

现代人相信科学,凡事都讲证据才肯相信,由于获取过多的现代资讯,反而疏忽了古圣先贤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因果轮回的道理,儒释道三教圣贤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讲清楚说明白了,可惜直到近代,西方科学家,医学界才发现东方圣人经典所载因果轮回的事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而纷纷投入研究盼能透澈了解。

中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所做的史记夏本纪上就记载着:‘大禹的父亲鲧,因为治水失败而被舜王在羽山处死,鲧死之后,化为三足鳌’,汉书上载有:‘赵王如意死后,化为苍犬扑杀吕后以报仇’,隋书上记载:‘大将韩擒虎,死做阎罗王。’感应篇汇编,安士全书和佛经说的就更详细清楚了;所以古今圣贤都劝世人要深信因果,种善因,必得善果;造恶因,定得恶报,因果报应,绝对是丝毫不爽啊!俗话讲: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佛门也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因为因果是通三世,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

演讲所搜集的是现代发生因果轮回的实例,而且多经过媒体的报导,科学家的研究与证实,容易启信,非常适合现代人观看,故欢迎广泛流通弘扬,唯有让世人相信因果不空,轮回真有,断恶修善,才能够消除灾难,天下太平!
《列王记上》 17:17 这事以后,作那家主母的妇人,她儿子病了。病得甚重,以致身无气息。
《列王记上》 17:18 妇人对以利亚说,神人哪,我与你何干。你竟到我这里来,使神想念我的罪,以致我的儿子死呢。
《列王记上》 17:19 以利亚对她说,把你儿子交给我。以利亚就从妇人怀中将孩子接过来,抱到他所住的楼中,放在自己的床上,
《列王记上》 17:20 就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我寄居在这寡妇的家里,你就降祸与她,使她的儿子死了吗。
《列王记上》 17:21 以利亚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使这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
《列王记上》 17:22 耶和华应允以利亚的话,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他就活了。
《列王记上》 17:23 以利亚将孩子从楼上抱下来,进屋子交给他母亲,说,看哪,你的儿子活了。
《列王记上》 17:24 妇人对以利亚说,现在我知道你是神人,耶和华藉你口所说的话是真的。
有些人领略了一点科学知识,就认为科学统帅一切,科学触及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在理化王国里,无非是物质。在解剖人体时,无论在心脏里,在大脑中或无论什么部位,都解剖不出个灵魂来,由此可见——他们说——灵魂是没有的。
但是说看不见,就没有,这是一种“唯直观论”。心理学上说:人的感官所感知的(这还不是认识)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只有理智对已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许多看不见的东西由实践和推理证明,他们是绝对存在的。
无论什么样的无神论者,口说不信神、不信灵魂,但总承认人是有精神生活的。我们要问:这种精神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人会说话、会思维、会欣赏艺术、会创造文明、会计划未来、认识真、善、美,有善恶道德观念……这种能力不但在无生物里找不到,就是在人以外其他任何高等动物身上也找不到。这种力量与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化学力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不就很清楚地看出来,在人身上除物质之处,还有某种别的东西吗?
我们听见他们争论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识)是第二性的。又说,精神来自物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既然说有二性存在,也就等于说:物质与精神属于两个范畴,也就是说,物质以外,另有精神存在,精神不是物质。同时也应当说:物质生成的东西仍然是物质,而不是什么别的。氢和氧相遇,生成的是水,水也是物质。人造卫星,虽然进入了太空,但那也是运用了物理本身的性能。电子计算机纵然一秒计算几亿次,那也只是核子能。如果你说物质产生非物质的东西(精神),那不仅是违反科学的,而且自身也是矛盾的,可笑的。精神来自物质的说法显然是谬误的。
人和其它动物也有根本性的差别。一般人认为猴子是最聪明的,进化论者认为人和动物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根本的差别。有人甚至说:“黑猩猩的智力大致和三岁和四岁的幼儿相等。”(见一本介绍北京动物园的小册子)说这话的人,大概忘记了普通常识,他们只是见到了猩猩灵敏的动作,如穿衣戴帽、拿壶斟茶等等(这些都是在模仿人的动作),而忘记了他家中的小孩能有的那些什么黑猩猩、白猩猩也做不来的行为。在《农村医生手册》里有一份儿童智力发育表,这里摘录几点,以资对照:
——新生儿两个月:“能微笑”。
——四个月:“能放声大笑”。
——九个月:“能了解成人的语言”,能有意识叫妈妈、爸爸,能复述成人的简单音节。
——一岁:“能用简单的词来表达意见”。如说:“再见。”
——一岁至一岁半:“有自己的主意,会用四五个字表达自己的意见”。
——一岁半至两岁,“能约束大小便”。
——二至三岁:“能拆叠纸张……认识画上的东西”,“能唱短歌,能和人交谈”。
——三至四岁:“能剪纸,能画简单的图形。”初步思考问题,能把字组成词,语言较有意义,好发问。
请聪明的先生们拿来和黑猩猩对比一下,上边列举幼儿的行为,有哪一样是黑猩猩能做到的呢?它们不但没有画过图、发过问、思考过问题,就是连二三个月婴儿的发笑它们也不曾有过。不到一岁的幼儿就已经喜欢穿花衣、爱美、喜欢别人夸奖,讨厌别人的斥责。他会装哭,会引逗人。十一个月,会拿他的玩具假装送给你,当你去拿时,他又把小手缩回来戏弄你,又报以得意的讪笑。你见过猩猩有这样的动作吗?哪里能说猩猩和三四岁的儿童相等?它们也并非缺乏相应的器官,它们本来有手可以写字画画,却从来也没有做过,他们有耳能听,有口能发音,但却没有真正的语言。而聋哑人可以用手势说话,没手的人可以用脚写字。这是什么问题呢?与动物之间的根本不同在哪里呢?
心理学家分析,归纳人和动物行动的性质不同,在于动物的行为是本能的,是无意识的,而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行动!)则是有意识的、自发的、自主的,他能控制物质、改造物质。很明显,这种能力是超物质的,那就是来自精神实体的,这个精神实体有个别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魂”。
当你否认人有灵魂时,这也正表现你是有灵魂的,因为无论是牛马或猿猴,既不会否认什么,也不会承认什么,因为“否认”或“承认”,都是理性行为,只有人才有这种理性行为。
你曾注意过你的“想象力”吗?我们的脑袋只有一个哈密瓜那么大,但是当我们合上眼睛默想的时候,那就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那里真正是海阔天空,任你驰骋,无半点阻碍。你可以想身边的东西,也可以一下子跑到万里之外的南极去巡礼;你可以想象微观世界的原子核电子,也可以想象宏观世界的银河星系,连整个宇宙都被囊括在我们小小的头颅中,我们通常说的“脑海”,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世界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我们的头脑还能设想出来不存在的东西,可以构思计划未来的东西,可以将已知的东西离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东西……这就是那些发明家、建筑家、画家、小说家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人类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秩序的原动力。但是改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那么能改造世界的原动力自然就是非物质高于物质的人。谁能说我们的想象力这样伟大力量是物理化学的力呢?
人有灵魂最明显的证据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意志上,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总起来说,就在于人是有理智的,而禽兽是无理智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禽兽只是本能地为冲动所驱使。这里要插入一句:动物的生命活动,也不是单纯物理化学的力,而是较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觉魂”,但和灵魂有着本质的差别。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就没有,人能由已知推未知,能计划未来的事,动物就不能。特别是人具有抽象的能力,哲学上叫“抽绎作用”。说个简单的比方,人们说的“圆”和“方”就是抽象的概念,我们见到圆的方的东西,都是具体的物品,铜的、木的、泥的……但能把它们抽出一个共同点来,而去掉所有具体的材料,成为一个单纯的概念,这种概念只存在于人的悟性中,这种由具体而变成抽象的作用是纯粹的精神作用。这种精神作用,只能来自精神实体,那就是“灵魂”。你可以想一想,我们时常说到的什么智慧、能力、爱情、道德、罪恶……这一类的东西你看得见摸得着吗?这些就是抽象概念。
如果理性证明人有灵魂,你还觉不清楚的话,那么人的自由意志证明人是有灵魂的,则是十分清楚、完全确定的了。对于人的自由意志你可能在理论上说不明白,但是在实际上完全能掌握运用。我们前面说的一岁多幼儿能约束大小便,就是他在运用自由意志了,这就是自由意志的表现方式。再比如你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饭,什么时候睡觉,选择什么色的衣服,想到什么地方去,等等,你都任意选择,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完全受环境所驱使。圣奥斯定说:“决定做与决定不做,是同一个我。”自由意志表现的最清楚的,莫过于人能相反自己本性的倾向而行事。绝食的人,虽然有强烈的食欲牵引和饥饿之苦,而对摆在面前的食物,仍然毫不为动。(你见过牛、羊绝食吗?)高尚的道德志士,能战胜各种私欲诱惑,而洁身自好。连《淮南子》书中还提到:“节欲之本,在于反性”。更有那为真理正义而牺牲自己最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都表现了坚强的意志,那种反乎本性的能力,超物质的力量,和事物的本性能力,(更不用说物理上的力学!)是完全不相称的,是绝对相反的,只有承认有灵魂,才会有合理的解释。
人有灵魂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每个人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哲学上称为“神我”。如果你感到这些名词不好理解,那就请你自己问问自己,你时时不断的说;我吃饭、我睡觉、我看、我听、我爱、我思想……究竟这个“我”在那儿?你解剖你的任何一部分,都解剖不出个“我”来。可是这个“我”却是全身的主人,“我”支配整个人的行为。生理学家说主管思想的是大脑,但是大脑也不能说是“我”,因为人的大脑是由一百多亿细胞组成的,它们之中并没有一个“领袖细胞”来指挥和协调大脑的行动。大脑至多可以说是身体的司令部,但那个“司令”在哪里呢?而这个“司令”(也就是那个“我”)看来他本身没有轻重大小,也没颜色形态,也没有驻扎某个定居点,因此哲学家称它为“神我”。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儿童期、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细胞,经过新陈代谢,不知更换了多少次,但是“我”始终不变。这个无形的“神我”控制着有形的各个器官。也控制着心灵活动,正像一个人驾驶着一部汽车一样。如果不承认人有个无形的而具体的,单纯的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灵魂,则这些现象就无从解释了。只要你以真理为依归,只要你有勇气,你必然会追认这一古老的真理——人有灵魂。
我国古代庄子就曾指出:“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但是指挥它们的是谁呢?他得出结论说:“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就是灵魂。
因为人具有理智的灵魂,才能掌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灿烂的文化,他用巧妙方法来种植庄稼,来捕获野兽,他建起了精确复杂的摩天高楼,几十万吨的大海轮,制造了精密仪器、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因为人有理智,人类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意见,聋哑人有手语,瞎子有盲文;人类对过去有回忆的历史,对未来有预计的蓝图(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这只是几个例子,别的你自己观察好了。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证据,证明人有灵魂。
•人的道德观念和良心证明人是有灵魂的。谁都知道。人是有道德和良心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当做,恶当戒。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时代,都讲良心和道德,就是无神论者不是也讲剥削穷人、欺负孤儿寡妇是罪恶吗?这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你能说它是来自人身体的细胞吗?它和分子运动或血液循环,或人脑皮质的活动毫无关系。它是来自灵魂处的警钟,与物理无缘。我们钦佩一个人的伟大,钦佩他的高尚人格,绝不是尊敬佩服他那一百斤肉,而是敬佩他的高尚伟大的灵魂,你说不是吗?
•人有永福的愿望证明人有灵魂。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希望,而且人所要求的幸福越大越好,一直到圆满无缺。人也都想活得长久,到什么时候呢?——长生不死,万寿无疆。但这二者在现世是找不到的,俗话说:“欲壑难填”,你的幸福越提高,你的欲望也越大,人生的苦恼也有增无减,只有来世的永远幸福才是圆满的。这便是不死不灭的灵魂所享的天福。这种希求是合理的,出自人本性的。如果说人追求永远的幸福是虚妄,就整个否定了人性,人生就是漆黑一团,陷入混沌之中,什么也谈不上了。(千万别自暴自弃!)
•人类对灵魂的信念,证明了人有灵魂。古今中外普遍地坚信人有灵魂,《礼:郊特牲》上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要祭祖。明末清初着名学者和思想家黄宗羲曾纠正旧医家的说法,“肾藏精与志,非也……神与意与志,皆魂之所为也……”昭昭灵灵者是魂;运动作为者,是魄……死而不亡。”(破邪论)。中国人的烧纸、送寒衣,是承认人的灵魂不死。古埃及人的木乃伊,更说明他们相信不死的灵魂将来和肉体复活起来。不但所有宗教教徒信有灵魂,就是自称不信神的人也隐隐约约地承认人有个灵魂,如他们说:“脏污的灵魂,触及人的灵魂”……又说心灵,灵明,建设人心,精神不死等等,那是指什么?难道是指人的骨骼和肌肉吗?人的这种灵魂不死的信念是不可能虚构的,如果在这上边错了,那人什么真理也不能认识了。
•许多大科学家都相信人有灵魂,更可以使你放心大胆地去信从。前面提到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都相信有灵魂,近代着名的生理学家,英国的谢灵顿、德国的缪勒和费留格等,只承认动物的非随意动作是反射,而随意运动则是由灵魂主宰的。现代的脑神经生理解剖学的专家中,像澳大利亚的艾克尔司(J.Eccles)、英国的哲学家波普尔(K.Popper)都宣扬二元论,认为精神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和物质不一样,认为精神或意识不能用物质来解释。前苏联的一个心理学家抱怨说:英美的心理学家越来越后退了,因为他们说,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没有灵魂便无法解释。
•善恶报应须要有个灵魂,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欧阳修也说:“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泷冈阡表》)。立功受赏,犯罪受罚,不但理所当然,也是制裁人行为的有效方法。你说国家法律给了人制裁,用不着死后再用赏罚了。请看以下事实:历史上有无数冤死的好人,又有许多作恶多端而寿终正寝,他们在哪里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俗话说:“好人不常寿,坏人活千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借小春之口说:“世上每每有许多好人倒得不到善终,那些坏人倒得好结果。”(第九十回)。而且世上的事如此颠倒,常使人抱怨上天不公,比如有人说:“清廉的命穷,贪图的运通,方正的行不动”(见薛论道《朝天子;不平》)。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又有人说:“越是高尚,就越不幸福”(契诃夫)。古语也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也许说:他们已名留千古,这就是赏报。可是那没留下名的又如何呢?所以吴渔山作诗说:“若非死后权衡在(赏罚),取义成仁枉圣贤”(冤枉了行善的)。比如像岳飞、文天祥等,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最后落了个酷刑冤死,公理正义在那里去找呢?再有世间的赏罚,多有不称其功过,杀了一个人被判死刑,杀了一百个人的,也是一死了之。因此必须有赏罚公平合理的地方才能服人之心。而且为矫正人心,安定社会,讲来世的赏罚也是必要的。 否定人有灵魂,不但荒谬悖理,而且降低了人的身份与地位,毁灭了人的前途、理想和希望,丧失了道德标准,根除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减弱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便人感到前途茫然,漆黑一团,失去了社会指南和奋斗目标。人既和猪狗一样,活个几十年,一死百了,那就吃点喝点,“今朝有酒今朝醉”,还干什么自找苦吃,去发展文化呢?现代社会的紊乱,不能不说是自私自立,损人利已的“享乐主义”造成的,而享乐主义又是否认或漠视灵魂存在的结果。
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于物质,高于物质不死不灭的灵魂。因此每个人都有着无限远大的理想和希望,纵使到人被人遗弃的地步,到了年老体衰或绝症不治的地步,还是有所作为,还是有奋斗目标,还是有光明前途等待着我们。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而且每个行为都有它永久的价值!
最后我们引证一位对“北京猿人”颇有研究的古生物学专家、天主教神父德日进对世界进化的最终目标的言论。他说:“一种在完全的死亡上断然停止的进化,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完全的死亡并不存在。进化要求精灵不死。人类的前进,只能通过爱情而终止于天主。”(见他着的《地质学概论》)

㈩ 世界上有没有灵魂

八 你没有灵魂吗?
——神体是不灭的

有些人领略了一点科学知识,就认为科学统帅一切,科学触及不到的,就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在理化王国里,无非是物质。在解剖人体时,无论在心脏里,在大脑中或无论什么部位,都解剖不出个灵魂来,由此可见——他们说——灵魂是没有的。
但是说看不见,就没有,这是一种“唯直观论”。心理学上说:人的感官所感知的(这还不是认识)不过是事物的现象;只有理智对已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许多看不见的东西由实践和推理证明,他们是绝对存在的。
无论什么样的无神论者,口说不信神、不信灵魂,但总承认人是有精神生活的。我们要问:这种精神生活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人会说话、会思维、会欣赏艺术、会创造文明、会计划未来、认识真、善、美,有善恶道德观念……这种能力不但在无生物里找不到,就是在人以外其他任何高等动物身上也找不到。这种力量与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化学力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不就很清楚地看出来,在人身上除物质之处,还有某种别的东西吗?
我们听见他们争论说: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或意识)是第二性的。又说,精神来自物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既然说有二性存在,也就等于说:物质与精神属于两个范畴,也就是说,物质以外,另有精神存在,精神不是物质。同时也应当说:物质生成的东西仍然是物质,而不是什么别的。氢和氧相遇,生成的是水,水也是物质。人造卫星,虽然进入了太空,但那也是运用了物理本身的性能。电子计算机纵然一秒计算几亿次,那也只是核子能。如果你说物质产生非物质的东西(精神),那不仅是违反科学的,而且自身也是矛盾的,可笑的。精神来自物质的说法显然是谬误的。
人和其它动物也有根本性的差别。一般人认为猴子是最聪明的,进化论者认为人和动物只有程度的差别,没有根本的差别。有人甚至说:“黑猩猩的智力大致和三岁和四岁的幼儿相等。”(见一本介绍北京动物园的小册子)说这话的人,大概忘记了普通常识,他们只是见到了猩猩灵敏的动作,如穿衣戴帽、拿壶斟茶等等(这些都是在模仿人的动作),而忘记了他家中的小孩能有的那些什么黑猩猩、白猩猩也做不来的行为。在《农村医生手册》里有一份儿童智力发育表,这里摘录几点,以资对照:
——新生儿两个月:“能微笑”。
——四个月:“能放声大笑”。
——九个月:“能了解成人的语言”,能有意识叫妈妈、爸爸,能复述成人的简单音节。
——一岁:“能用简单的词来表达意见”。如说:“再见。”
——一岁至一岁半:“有自己的主意,会用四五个字表达自己的意见”。
——一岁半至两岁,“能约束大小便”。
——二至三岁:“能拆叠纸张……认识画上的东西”,“能唱短歌,能和人交谈”。
——三至四岁:“能剪纸,能画简单的图形。”初步思考问题,能把字组成词,语言较有意义,好发问。
请聪明的先生们拿来和黑猩猩对比一下,上边列举幼儿的行为,有哪一样是黑猩猩能做到的呢?它们不但没有画过图、发过问、思考过问题,就是连二三个月婴儿的发笑它们也不曾有过。不到一岁的幼儿就已经喜欢穿花衣、爱美、喜欢别人夸奖,讨厌别人的斥责。他会装哭,会引逗人。十一个月,会拿他的玩具假装送给你,当你去拿时,他又把小手缩回来戏弄你,又报以得意的讪笑。你见过猩猩有这样的动作吗?哪里能说猩猩和三四岁的儿童相等?它们也并非缺乏相应的器官,它们本来有手可以写字画画,却从来也没有做过,他们有耳能听,有口能发音,但却没有真正的语言。而聋哑人可以用手势说话,没手的人可以用脚写字。这是什么问题呢?与动物之间的根本不同在哪里呢?
心理学家分析,归纳人和动物行动的性质不同,在于动物的行为是本能的,是无意识的,而人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行动!)则是有意识的、自发的、自主的,他能控制物质、改造物质。很明显,这种能力是超物质的,那就是来自精神实体的,这个精神实体有个别称,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灵魂”。
当你否认人有灵魂时,这也正表现你是有灵魂的,因为无论是牛马或猿猴,既不会否认什么,也不会承认什么,因为“否认”或“承认”,都是理性行为,只有人才有这种理性行为。
你曾注意过你的“想象力”吗?我们的脑袋只有一个哈密瓜那么大,但是当我们合上眼睛默想的时候,那就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大千世界”,那里真正是海阔天空,任你驰骋,无半点阻碍。你可以想身边的东西,也可以一下子跑到万里之外的南极去巡礼;你可以想象微观世界的原子核电子,也可以想象宏观世界的银河星系,连整个宇宙都被囊括在我们小小的头颅中,我们通常说的“脑海”,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雨果在《悲惨世界》里说:“世界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内心的活动。”我们的头脑还能设想出来不存在的东西,可以构思计划未来的东西,可以将已知的东西离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东西……这就是那些发明家、建筑家、画家、小说家发明创造的源泉,是人类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秩序的原动力。但是改造的对象是物质世界,那么能改造世界的原动力自然就是非物质高于物质的人。谁能说我们的想象力这样伟大力量是物理化学的力呢?
人有灵魂最明显的证据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意志上,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总起来说,就在于人是有理智的,而禽兽是无理智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禽兽只是本能地为冲动所驱使。这里要插入一句:动物的生命活动,也不是单纯物理化学的力,而是较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觉魂”,但和灵魂有着本质的差别。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就没有,人能由已知推未知,能计划未来的事,动物就不能。特别是人具有抽象的能力,哲学上叫“抽绎作用”。说个简单的比方,人们说的“圆”和“方”就是抽象的概念,我们见到圆的方的东西,都是具体的物品,铜的、木的、泥的……但能把它们抽出一个共同点来,而去掉所有具体的材料,成为一个单纯的概念,这种概念只存在于人的悟性中,这种由具体而变成抽象的作用是纯粹的精神作用。这种精神作用,只能来自精神实体,那就是“灵魂”。你可以想一想,我们时常说到的什么智慧、能力、爱情、道德、罪恶……这一类的东西你看得见摸得着吗?这些就是抽象概念。
如果理性证明人有灵魂,你还觉不清楚的话,那么人的自由意志证明人是有灵魂的,则是十分清楚、完全确定的了。对于人的自由意志你可能在理论上说不明白,但是在实际上完全能掌握运用。我们前面说的一岁多幼儿能约束大小便,就是他在运用自由意志了,这就是自由意志的表现方式。再比如你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饭,什么时候睡觉,选择什么色的衣服,想到什么地方去,等等,你都任意选择,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完全受环境所驱使。圣奥斯定说:“决定做与决定不做,是同一个我。”自由意志表现的最清楚的,莫过于人能相反自己本性的倾向而行事。绝食的人,虽然有强烈的食欲牵引和饥饿之苦,而对摆在面前的食物,仍然毫不为动。(你见过牛、羊绝食吗?)高尚的道德志士,能战胜各种私欲诱惑,而洁身自好。连《淮南子》书中还提到:“节欲之本,在于反性”。更有那为真理正义而牺牲自己最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都表现了坚强的意志,那种反乎本性的能力,超物质的力量,和事物的本性能力,(更不用说物理上的力学!)是完全不相称的,是绝对相反的,只有承认有灵魂,才会有合理的解释。
人有灵魂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每个人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哲学上称为“神我”。如果你感到这些名词不好理解,那就请你自己问问自己,你时时不断的说;我吃饭、我睡觉、我看、我听、我爱、我思想……究竟这个“我”在那儿?你解剖你的任何一部分,都解剖不出个“我”来。可是这个“我”却是全身的主人,“我”支配整个人的行为。生理学家说主管思想的是大脑,但是大脑也不能说是“我”,因为人的大脑是由一百多亿细胞组成的,它们之中并没有一个“领袖细胞”来指挥和协调大脑的行动。大脑至多可以说是身体的司令部,但那个“司令”在哪里呢?而这个“司令”(也就是那个“我”)看来他本身没有轻重大小,也没颜色形态,也没有驻扎某个定居点,因此哲学家称它为“神我”。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儿童期、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有的细胞,经过新陈代谢,不知更换了多少次,但是“我”始终不变。这个无形的“神我”控制着有形的各个器官。也控制着心灵活动,正像一个人驾驶着一部汽车一样。如果不承认人有个无形的而具体的,单纯的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灵魂,则这些现象就无从解释了。只要你以真理为依归,只要你有勇气,你必然会追认这一古老的真理——人有灵魂。
我国古代庄子就曾指出:“百骸、九窍、六脏、赅而存焉。”但是指挥它们的是谁呢?他得出结论说:“其有真君存焉。”“真君”就是灵魂。
因为人具有理智的灵魂,才能掌握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灿烂的文化,他用巧妙方法来种植庄稼,来捕获野兽,他建起了精确复杂的摩天高楼,几十万吨的大海轮,制造了精密仪器、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因为人有理智,人类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意见,聋哑人有手语,瞎子有盲文;人类对过去有回忆的历史,对未来有预计的蓝图(这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这只是几个例子,别的你自己观察好了。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证据,证明人有灵魂。
•人的道德观念和良心证明人是有灵魂的。谁都知道。人是有道德和良心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知道善当做,恶当戒。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时代,都讲良心和道德,就是无神论者不是也讲剥削穷人、欺负孤儿寡妇是罪恶吗?这种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你能说它是来自人身体的细胞吗?它和分子运动或血液循环,或人脑皮质的活动毫无关系。它是来自灵魂处的警钟,与物理无缘。我们钦佩一个人的伟大,钦佩他的高尚人格,绝不是尊敬佩服他那一百斤肉,而是敬佩他的高尚伟大的灵魂,你说不是吗?
•人有永福的愿望证明人有灵魂。人都有追求幸福的希望,而且人所要求的幸福越大越好,一直到圆满无缺。人也都想活得长久,到什么时候呢?——长生不死,万寿无疆。但这二者在现世是找不到的,俗话说:“欲壑难填”,你的幸福越提高,你的欲望也越大,人生的苦恼也有增无减,只有来世的永远幸福才是圆满的。这便是不死不灭的灵魂所享的天福。这种希求是合理的,出自人本性的。如果说人追求永远的幸福是虚妄,就整个否定了人性,人生就是漆黑一团,陷入混沌之中,什么也谈不上了。(千万别自暴自弃!)
•人类对灵魂的信念,证明了人有灵魂。古今中外普遍地坚信人有灵魂,《礼:郊特牲》上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所以要祭祖。明末清初着名学者和思想家黄宗羲曾纠正旧医家的说法,“肾藏精与志,非也……神与意与志,皆魂之所为也……”昭昭灵灵者是魂;运动作为者,是魄……死而不亡。”(破邪论)。中国人的烧纸、送寒衣,是承认人的灵魂不死。古埃及人的木乃伊,更说明他们相信不死的灵魂将来和肉体复活起来。不但所有宗教教徒信有灵魂,就是自称不信神的人也隐隐约约地承认人有个灵魂,如他们说:“脏污的灵魂,触及人的灵魂”……又说心灵,灵明,建设人心,精神不死等等,那是指什么?难道是指人的骨骼和肌肉吗?人的这种灵魂不死的信念是不可能虚构的,如果在这上边错了,那人什么真理也不能认识了。
•许多大科学家都相信人有灵魂,更可以使你放心大胆地去信从。前面提到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都相信有灵魂,近代着名的生理学家,英国的谢灵顿、德国的缪勒和费留格等,只承认动物的非随意动作是反射,而随意运动则是由灵魂主宰的。现代的脑神经生理解剖学的专家中,像澳大利亚的艾克尔司(J.Eccles)、英国的哲学家波普尔(K.Popper)都宣扬二元论,认为精神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和物质不一样,认为精神或意识不能用物质来解释。前苏联的一个心理学家抱怨说:英美的心理学家越来越后退了,因为他们说,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没有灵魂便无法解释。
•善恶报应须要有个灵魂,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欧阳修也说:“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泷冈阡表》)。立功受赏,犯罪受罚,不但理所当然,也是制裁人行为的有效方法。你说国家法律给了人制裁,用不着死后再用赏罚了。请看以下事实:历史上有无数冤死的好人,又有许多作恶多端而寿终正寝,他们在哪里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俗话说:“好人不常寿,坏人活千年”。《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借小春之口说:“世上每每有许多好人倒得不到善终,那些坏人倒得好结果。”(第九十回)。而且世上的事如此颠倒,常使人抱怨上天不公,比如有人说:“清廉的命穷,贪图的运通,方正的行不动”(见薛论道《朝天子;不平》)。这可以说是普遍现象。又有人说:“越是高尚,就越不幸福”(契诃夫)。古语也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你也许说:他们已名留千古,这就是赏报。可是那没留下名的又如何呢?所以吴渔山作诗说:“若非死后权衡在(赏罚),取义成仁枉圣贤”(冤枉了行善的)。比如像岳飞、文天祥等,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最后落了个酷刑冤死,公理正义在那里去找呢?再有世间的赏罚,多有不称其功过,杀了一个人被判死刑,杀了一百个人的,也是一死了之。因此必须有赏罚公平合理的地方才能服人之心。而且为矫正人心,安定社会,讲来世的赏罚也是必要的。 否定人有灵魂,不但荒谬悖理,而且降低了人的身份与地位,毁灭了人的前途、理想和希望,丧失了道德标准,根除了社会秩序的基础,减弱了人类进步的动力,便人感到前途茫然,漆黑一团,失去了社会指南和奋斗目标。人既和猪狗一样,活个几十年,一死百了,那就吃点喝点,“今朝有酒今朝醉”,还干什么自找苦吃,去发展文化呢?现代社会的紊乱,不能不说是自私自立,损人利已的“享乐主义”造成的,而享乐主义又是否认或漠视灵魂存在的结果。
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于物质,高于物质不死不灭的灵魂。因此每个人都有着无限远大的理想和希望,纵使到人被人遗弃的地步,到了年老体衰或绝症不治的地步,还是有所作为,还是有奋斗目标,还是有光明前途等待着我们。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而且每个行为都有它永久的价值!
最后我们引证一位对“北京猿人”颇有研究的古生物学专家、天主教神父德日进对世界进化的最终目标的言论。他说:“一种在完全的死亡上断然停止的进化,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完全的死亡并不存在。进化要求精灵不死。人类的前进,只能通过爱情而终止于天主。”(见他着的《地质学概论》)

阅读全文

与没有什么灵魂比自由更幸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武义事业编制人员哪些人需要政审 浏览:268
递交婚姻登记需要什么 浏览:165
如何评价经济停摆下的超低廉石油 浏览:815
爱情抗体韩语怎么写 浏览:534
行政事业单位慰问金怎么用 浏览:838
财政所怎么是事业单位 浏览:913
事业单位初级证丢了怎么补办 浏览:522
俄罗斯美女叫什么 浏览:331
林青霞事业什么时候开始的 浏览:385
乡村爱情李现演什么 浏览:929
如何提高生活幸福力 浏览:128
苍南县婚姻介绍所在什么地方 浏览:140
一个女人一生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963
爱情冲突怎么取舍 浏览:359
哪个帅哥美女送 浏览:276
如何培育健康的霉菌 浏览:379
婚姻多少年才能稳定不变 浏览:185
美女几次点赞为什么不回 浏览:293
发改委事业编怎么改革 浏览:234
山东哪里美女多淄博 浏览: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