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要写一篇话题为“孤独与幸福”的作文,请帮我找一些关于这一话题的材料。谢谢!
“幸福”话题作文训练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渔夫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走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呢?”
渔夫问:“我为什么要去工作?”
富人说:“赚足够的钱,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有汽车和房子。”
“那么有了钱又能干什么呢?”渔夫不明白。
“可以去夏威夷海滩度假!”富人回答得很快。
“那么,我现在又在干什么?”渔夫说。
我要的幸福
高三(2)黄飞
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认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声音的幸福
高三(2)侯耿超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个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因而引发了我,我觉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你可以选择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声音你别无选择。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个生命个体,有自己必须经历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更有着对幸福不同的诠释。假如,真的只有当幸福失去后才知道幸福的可贵,那么还有谁有勇气去追寻幸福呢?
几千年前,执弓挥剑纵横沙场的将军认为胜利对他而言便是最大的幸福;儒家学者孟子认为“与民同乐”便幸福;几百年前,在黑暗礼教中成长的哥白尼认为追寻真理便是一种幸福,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安培认为忘我工作,取得成功便是一种幸福;现在,金庸笔下武功盖世的杨过与小龙女视轰轰轰烈烈的爱情为幸福;在网络中“醉生梦死”的“网虫”们以处于虚构的世界驰骋为幸福……对于幸福的诠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甚至于不同的人有着炯然不同的体会。
春天以花朵的形式过去了,夏天以枝叶的形式过去了,秋天以果实的形式过去了,冬天以冰雪的形式过去了。而我们的幸福,也会如春夏秋冬般呈现不同的形式,而后以不同的形式随着我们的人生终入黄土。因而我们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要老羡慕别人比自己幸福。计较多了,自己的幸福反而成了坟墓,你可知,幸福与坟墓本就差于一念之间?
有一首歌这么唱着:“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便流露出了一种幸福感——平淡的生活,这对于一些人来讲,这不算什么,这能算幸福吗?但对于一些在特殊岗位上或那些流浪人抑或亡命之徒而言,那便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而那些每天过着平淡生活的人,却渴望着另一种幸福——轰轰烈烈、刺激……其实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幸福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幸福,那幸福原不在事物,而在于心灵、感觉乃至眼睛,因而每一个人的幸福都有各自的诠释,你不必担心你的幸福比别人的少一些。
因为,你的幸福有着自你心灵深处发出的声音,你能听得到吗?那是来自天籁的如银铃般的声音,你听,多美妙啊!
寒梅独处
高三(11)黄文莉
冬天已至,纷纷扬扬的大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衣,在这白色的世界里,老天却把寒梅赐给了人间,让这寒梅去点缀白雪点缀人间。
寒风拂动着它身上的雪,把它那厚厚的衣裳脱下,显现出那红色的肌肤。把梅香夹在风里随它飘走,送入我们鼻子里,给寂寞的冬季带来一份清新。我望着那红梅想着,在这寂寞的冬季里独自开着它是否幸福?
春天百花争艳的时候它默默地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桃花、梨花、杜鹃她们争着显示自己,把自己心情尽怀情操地显示出来以获得百花之王的美名。它们幸福吗?寒梅不屑于这些,并不是梅花赛不过它们,它觉得争着炫耀的生活太累,它认为幸福是平淡的,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而不是用自己的外表炫耀来争得别人夸奖的。
秋天是果子满树热闹非凡的时候,而此时的梅花正为冬季蓄积能量。在无人注视的季节里默默耕作。这是一种充实的生活,它说这充实的生活就是幸福。
好不容易到了冬季,到了它开放的季节,而此时凛冽的寒风不断地阻击着它,低温不断地阻挠着花苞的绽开,而它却默默地承受着。风一阵阵地吹过,枝条在不断地摆动着,那花苞仿佛要被摇落下来,一阵,一阵……几天的大风过了,而花苞像沾在枝上似的依旧紧抓着它不放,并一直吸收着养份,呼吸着寒气在风停后绽放出来。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到彩虹,不经寒风洗礼寒梅怎么发香。这是一种抗争的伟大,寒梅在这寒风中体验着幸福。
似乎上天在把寒梅赐予人间时便赐予了它忍受寂寞,把它安排在百花绝迹的冬天,只有它的敌人——冰雪与它为伴,自己独自开着又自已默默地回归大地,然而它却不埋怨这种待遇,而把它看作是上天的馈赠,它依然开得那么的活泼,那么的可爱,永远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寂寞并不可怕,只要它拥有一颗会看待自己的心,有一颗乐观的心,它依然拥有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独处的寒梅,是那种能在平凡中寻找欢乐,能用乐观开朗的心去面对生活的心灵,用心灵去认真地品味幸福。幸福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剂。敞开心灵,幸福并不遥远。
无声的幸福
高二(10)黄倩
幸福是清泉,是绿洲,是无私的付出,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
——题记
树叶落尽的季节,我在冰凉的泥土里埋下了一粒玉米种子。在我用心挖好坑并准备把种子放入的时刻,爸爸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春天再种吧!”我没有理会,固执地把种子放入并用泥土盖好。在爸爸无奈的目光中,我站起身,并在松软的泥土直踩了几脚。
别人都在春天播种吗?为什么我要和他们一样?有没有人曾试过在深秋的午后,开一处幽静的地方,种上一粒种子?那会是一种心情,一种与春风拂面时播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谁说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要待它长出苗来?我只是想:那片春夏热闹过的土地,也许此时已很孤寂了吧!那么,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和它作伴,不是更好吗?
人们总是在给予的同时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回报,他们太看重播种后收获丰收的喜悦心情,而忽略了播种那一刻的心情。大地是需要一粒种子埋入它的体内,只属于它自己。我懂——因为我也是孤寂的。只是,谁来懂我?走了很远后回头,发现爸爸还站在原处,呆呆地。我明白自己刚才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爸爸,可他却没有责怪。只是想刻意地去忘记,忘记昨天、明天、后天,忘记自己,忘记一切!
入冬后的不久,我已淡忘了那一粒被我固执埋没的种孔子。直到春天的那一抹绿意悄悄爬上枝头,爸爸催我去浇水。浇水?我一脸迷惘。爸爸笑着说:“你去年秋天不是种了一粒种子吗?是该浇水了。”我终于记起了深秋的那一幕。
突然有一天爸爸告诉我种子发芽了!对于父亲的话我毫无反应。爸爸拉我出门,我跟在他身后,懒懒地挪动着脚步。站定后,我真的看到一株嫩绿的幼苗在风中冲我微笑。
我是想微笑的,可我的眼眶终于没有囚住沸腾的泪水。望着身边的爸爸,我哭了,彻底地哭了。
那一刻,我明白原来自己并不孤寂!
那一刻,我明白什么叫做幸福!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粒种子是从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并不可能发芽!
真正的幸福正如此,愈深愈无声。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它让我们感悟到:幸福的世界真好!
❷ 孤独与幸福阅读答案
《孤独与幸福》阅读原文
①德国着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②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③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④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⑤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⑥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孔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论语》中的睿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芜杂,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⑦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⑧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⑨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⑩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
《孤独与幸福》阅读习题
15. 文章开头引用叔本华的话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分析文章①至⑧节的论证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第⑨节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读完短文,你对什么是“孤独”及其作用有哪些新的认识?(4分)
《孤独与幸福》阅读答案
15.强调青少年“承受孤独”的重要性;引出文章中心论点: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6.开头引用叔本华名言,引出作者观点,接着从什么是孤独、为什么要孤独、怎样做到孤独三方面论述孤独与幸福的关系。
17.第⑨节联系生活实际,从反面论述不能正确对待孤独的害处,对中心论点起到补充论证的作用,是论证更严密。
18.真正的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孤独可以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
❸ 为什么说在孤独中也有幸福
孤独这个词,听起来似乎让人不舒服,因为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寂寞的 。但是有的人却不害怕孤独,甚至是喜欢孤独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为什么说在孤独中也有幸福?
享受孤独其实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练就 。一个人是否拥有享受孤独的能力,其实和原生家庭的陪伴有很大的关系 。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
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
处于这种孤独状态的人,可以说获得了世俗之外的幸福,哲人的孤独,不仅与博大深沉的审手体验悠然相关,而且与深理的思想相伴而行、思考者的幸福,如是的表还,不仅适合于哲人,也适合凡人 。
❹ 论孤独阅读理解答案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人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人的孤独的灵魂和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的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和别人混在一起时,我向往孤独;孤独时,我又向往看到我的同类。孤独和喧嚣都难于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宁可选择孤独。
我相信,一颗优秀的灵魂,即使永远孤独,永远无人理解,也仍然能从自身的充实中得到一种满足。
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到真正的孤独。相反,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最孤独的灵魂,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
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无聊是把自我消散于他人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自我消遣;寂寞是自我与他人共在的欲望,它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是把他人接纳到自我之中的欲望,它寻求的是理解。
无聊是自厌,寂寞是自怜,孤独是自足。庸人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时光。无聊属于生物性的人,寂寞属于社会性的人,孤独属于形而上的人。
心灵的孤独与性格的孤僻是两回事。孤僻者属于弱者,孤独者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后者是因为精神上的超群卓越。
有两种孤独。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
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者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如果这财富也被另一颗灵魂发现了,便有了沟通的快乐。所以,前提是灵魂的富有。对于灵魂空虚之辈,不足以言这两种快乐。
学会孤独,学会与自己交谈,听自己说话,就这样去学会深刻。当然,如果孤独可以学会的话。
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又不陷于孤独,这怎么可能呢?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性的所在。
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
❺ 求一作文..题目为“孤独与幸福”!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但,一个自认为幸福的人一定获得了真的幸福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以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生活态度作为幸福的准绳的人,不过是个没有孤独、不理解孤独的凡人。叔本华说“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这里的孤独倒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真正的孤独,伟大的孤独。
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国高官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是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的孤独,更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拒绝的孤独。虽然我们无法企及他当时的心境,但他又何尝隐露出一点惋惜,一丝失望。庄子是幸福的,也是安乐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者心目中的高标。
如果说庄子的孤独依然是基于对当局、政治的彻底失望,那么更为令人深思的莫过于时代的孤独。鲁迅挥笔“寄意寒星宣不察”时,何尝不悲叹人民之愚昧,不觉解,而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又何尝不是对当时整个社会乃至人民的失望,他们有责任感,他们没有选择“出世”——时势并不容许他们这么做。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世界一片漆黑,但他们所做的一切擦亮了火花,播下了火种。他们同样是应该感到幸福的,不是吗?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反倒是不理解它真正的孤独会让人生出一份冷眼旁观的冷静,一份俯首全局的豁然,孤独,代表着睿智,代表着超凡,代表着不同流合污。享受孤独,才会享受幸福,享受安乐。又有些孤独者,他们身前孤独,身后无名,他们的期望莫过于有更多敢于挑战陈腐、驱散黑暗的人,他们,才是最伟大的孤独者。
例文二:孤独,“沙扬娜拉”!
高三(13) 黄晶晶
很多时候,一想起我的童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张爱玲《我的天才梦》中那个乖僻的、孤独的、笨笨的小孩。那个时候,孤独于我,是件太过容易的事了。
从小父母由于工作关系,在远方常年不能回家,因此造就了我冷僻的性格,我从来不与别的小孩一起跳橡皮筋,虽然我可以跳得很棒;从来不与别的小孩一起手拉手唱儿歌,虽然我真的很想。很多时候,孤独的我总托着下巴,静静发呆,幻想一个小孩所能想到的全部。
在我孤独的童年里,给我带来过幸福的,有两位老人,一位是学校附近的老奶奶,另一个,是我的外婆。
那年,我才小学二年级。有一天中午,由于作业没有完成,我被严厉的老师留在了班上,我看着学校里已没了人影,已习惯孤独的我内心却涌起一阵莫名的寂寞与空虚,我的肚子不断提出抗议,突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走了进来,叹了口气“唉”!随后把我领进她那间小屋,她抚摸着我的头,默默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下那碗生平最好吃的面条,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光芒,在闪耀……
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外公的去世使外婆也成了孤独的人,而那段寂寞悲伤的日子里,我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总是用积攒下来的钱给我买果冻——“小虎队”吃,她总是目送我上学时孤独的背影。
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晚了,刚走到门口,却看见外婆抹着眼泪,哭得很伤心,一看见我,她却微笑着站了起来:“孩子,我还以为你不要我了……”几分钟后,她就给我做好晚饭,晚上睡觉,她总有讲不完的故事。那时候我被震动了。原来,我这么重要!
后来,我慢慢地变了,变得活泼了,也变得快乐了,我不再“享受孤独”了。当我第一次拿到“三好生”奖状,第一次代表全校同学在大会上发言的时候,我在心里说:“孤独,再见了!”
与孤独分手,你才会发现世界绚烂多彩;与孤独分手,你才会真我魅力之所在;与孤独分手,才可以用自己的音符奏响自己的锦绣人生之歌!
想与幸福为友吗?那就说声“孤独,沙扬娜拉!”
http://www..com/s?ie=gb2312&bs=%B9%C2%B6%C0%D3%EB%D0%D2%B8%A3&sr=&z=&cl=3&f=8&tn=&wd=%D7%F7%CE%C4%B9%C2%B6%C0%D3%EB%D0%D2%B8%A3&ct=0
❻ 孤独与幸福的阅读答案
第3段谈孤独是幸福的前提
❼ 幸福和孤独
幸福
其实是个很简单的东西
会心的微笑,与爱的人在一起。没有烦恼的,除了快乐什么也感受不到的感觉
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寂寞。那种,谁也走不到你心里,谁也无法体会到你的心情。
一个人可以孤独,一群人同样可以
这个问题一言难尽,在此我只发表一下一己之见。简而言之,当你幸福时,孤独是锦上花,点缀着心醉的时刻;而孤独时,心态很重要,乐观向上,我相信幸福必定在之后显现!
❽ 关于“孤独与幸福”的素材
孤独——幸福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但,一个自认为幸福的人一定获得了真的幸福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以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生活态度作为幸福的准绳的人,不过是个没有孤独、不理解孤独的凡人。叔本华说“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这里的孤独倒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真正的孤独,伟大的孤独。
当庄子头也不回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国高官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是世事纷乱,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的孤独,更是一种极富想象力的拒绝的孤独。虽然我们无法企及他当时的心境,但他又何尝隐露出一点惋惜,一丝失望。庄子是幸福的,也是安乐的,他的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立在无数文人志者心目中的高标。
如果说庄子的孤独依然是基于对当局、政治的彻底失望,那么更为令人
深思的莫过于时代的孤独。鲁迅挥笔“寄意寒星宣不察”时,何尝不悲叹人民之愚昧,不觉解,而布鲁诺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又何尝不是对当时整个社会乃至人民的失望,他们有责任感,他们没有选择“出世”——时势并不容许他们这么做。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并没有错。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世界一片漆黑,但他们所做的一切擦亮了火花,播下了火种。他们同样是应该感到幸福的,不是吗?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反倒是不理解它真正的孤独会让人生出一份冷眼旁观的冷静,一份俯首全局的豁然,孤独,代表着睿智,代表着超凡,代表着不同流合污。享受孤独,才会享受幸福,享受安乐。又有些孤独者,他们身前孤独,身后无名,他们的期望莫过于有更多敢于挑战陈腐、驱散黑暗的人,他们,才是最伟大的孤独者。
例文二:
孤独,“沙扬娜拉”!
高三(13) 黄晶晶
很多时候,一想起我的童年,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张爱玲《我的天才梦》中那个乖僻的、孤独的、笨笨的小孩。那个时候,孤独于我,是件太过容易的事了。
从小父母由于工作关系,在远方常年不能回家,因此造就了我冷僻的性格,我从来不与别的小孩一起跳橡皮筋,虽然我可以跳得很棒;
❾ 孤独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
孤独是一个人的时候在发呆(没人想),幸福是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想着另一个他(她)!
❿ 以孤独与幸福为题,的议论性散文
德国着名哲学家叔本华说:“社交生活的坏处深藏不露:消遣
、闲聊和其他与人交往的乐趣掩藏着巨大的、通常是难以弥补的祸
害。青年人首先要学习的一课,就是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
、安乐的源泉。
世间怕有无数称己为幸福的人,却没有多少人认为自己也是一
个孤独的人。“幸福”的人往往开朗、健谈、善于社交;孤独,似
乎注定只是一个与阴暗、不幸甚至畸形的人生态度所相伴的名词。
事实上真正的孤独是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的觉醒,是布鲁诺
被烧死前大声疾呼“未来的人们会了解我……”的信念,是无法选
择“出世”苏轼的清高。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孤独就是走出无止境的无聊社交、闲扯、平庸的一种生活态度
,它卸除了表面的浮华,追求内心的旷达与淡泊。当庄子头也不回
地边钓鱼边婉言拒绝出任楚相时,我们体会到的是孤独。世事纷乱
,天下名士皆各投其主,各尽其才,惟独庄子安然身外。这种孤独
,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豁达与淡然。但庄子又是幸福的,他的
一次平静的拒绝,带来了自己政治生涯的孤独,换来的却是一座矗
立在无数文人志士心目中的高标。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省的时空,它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物质的充裕,人心的浮躁,更多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与人
的关系越来越势利化,幸福感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论语》中的言
语无一不是孤独困顿的孔仲尼的自我反省。孤独的时候,人才有时
间和空间去进行人生的思考,追寻自己活着的价值。才会远离喧嚣
,看到自己内心,保持一份坦然与淡定,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这
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它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
与现实适当地保持距离,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的小天地。
做许多你想做的事情,展开你曾被限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再为
庸人俗事所扰。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在诗集《灾难的岁月》中抒
写“夜坐听风,夜眠听雨”的孤独和寂寞,这种孤独是一种幸福的
状态,让他悟到“月如何缺,天如何老”。远离现实,你的处境是
孤独的,然而你的内心却是宁静而充实的,你的心不再因孤独而哭
泣,反而因孤独而折射出幸福的光芒。
面对现实,当今的年轻一代作为独生子女,无疑常有一种孤独
的心理,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愤青”。有些年轻人以上网
玩游戏为幸福,以打架滋事为快乐,更有甚者以吸毒杀人为荣。他
们因为孤独而丧失了对幸福的感受,继而心态失衡,无处宣泄,这
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所以正视孤独,享受幸福吧!这种孤独不是消极遁世、自我封
闭,而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一种旷达的孤独,伟大的孤
独。正视孤独不仅是一种哲理的思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是
对真正幸福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