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奴好不好
其实当房奴是一种幸福!为什么呢?
因为租房的成本远高于做房奴。现在很多地方的月供已经和房租差不多了。购房者差的就是首付。其实首付凑一凑还是可以有的。
总体来说,租房和买房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不仅在总价格上,一直租房的人最后房租越涨越高。始终占据总收入的一定比例的支出。而房奴不一样,20年以后房子就是自己的,没有压力了。同时随着工资的上涨。月供不变,就意味着压力在逐渐减小,几年以后月供就能涨到工资里,届时就没有什么还贷压力了。相比之下,房奴要省心的多。
所以说,当房奴也是一种幸福,到期后有房子,有家,有资产。而租房的最后什么都没有。还要忍受长期的漂泊和频繁的搬家生活。
❷ 你知道房奴幸福在哪里吗
房奴(mortgage slave)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通常来说,“房奴”就是指家庭月负债还款额超过家庭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此类家庭因为负债率较高,已经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质。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❸ 房奴是什么意思
现如今“房奴”[1]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 出自《购房成不能承受之重 31.8%房贷一族成“房奴”》,是说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房奴,就是房子的奴隶,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老婆、儿子,而是为了养房子。(摘自《应用写作》杂志)对很多人来说,购房已不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在供房。有人用“六一模式”概括全家供房的情景:六个人,青年夫妻、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用多年的积蓄共同出资,在城市里买一套房。 通常来说,“房奴”就是指家庭月负债还款额超过家庭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此类家庭因为负债率较高,已经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质。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以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住房消费支出超过家庭收入比重的30%就存在着过度负担。有关调查显示,目前约31%的购房者月供占到月收入的50%以上,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住房消费警戒线。
❹ 房奴是什么意思哦
意思为房屋的奴隶。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通常来说,“房奴”就是指家庭月负债还款额超过家庭月收入50%以上的家庭,此类家庭因为负债率较高,已经影响了家庭生活的正常品质。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房奴,就是房子的奴隶,工作赚的钱不是为养老婆、儿子,而是为了养房子。
❺ 你知道房奴的幸福在哪里吗
幸福的定义,他除了是拥有之外,还有一个是如果你有一定的追求的话,那么你也是幸福的,如果一个人的追求,全部都实现了的话,那他还觉得是特别的空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如果作为房奴的话,你会每个月为了这座房子索努力,你就会感觉自己的目标有所期待自己的日子是比较有盼头的,你就会感觉比较幸福
❻ 什么是房奴,房奴现身房产会又是什么意思
【房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房奴现身房产会】2009年房地产开发商会上,竟有一位男性观众当中展现房奴造型,真是雷煞观众!!实际上是某房产开发商为争夺眼球而造的事件营销。下面是图片链接 http://www.plxww.com/upload/news/200908/20090814112807389136.jpg
❼ 什么叫房奴 车奴
房奴(mortgage slave)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车奴,原本是指那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家伙——明明养车很吃力还要买,弄得自己不敢吃好不敢喝好,还美其名曰提高生活质量。现在,‘车奴’并不是贬义,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车奴”这个词汇,多少就是搭了“房奴”的便车产生的。在2005年前的燃油价格体系下,99%的购车者恐怕都不会认同自己是“车奴”,但进入2006年的两次油价调整,开始出现了更多抱怨燃油价格过高、用车成本攀升的购车者。抱怨归抱怨,油价的攀升只会带来短期内用车方式的改变——更谨慎的长途驾车旅行预算、更周全的市内用车计划等,至于夸张到把他们称为“车奴”,那就纯粹是为了渲染出燃油价格上涨的悲情效果。
❽ “房奴”是什么意思
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
房奴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房奴意思为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
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
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8)幸福房奴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21世纪初我国迎来第一批住房贷款热潮,到2012年底和2013年初,首批房贷将迎来清款大限,首批房贷族也将迎来集体还清房贷的日子,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状态。
对于首批房贷者来说,到2012的还款压力已经很小。比如辽宁鞍山,2002年商品房价格大多在2000元以下。
福利分房的全面叫停和各家银行大力推广房贷业务,促使了当时贷款购买商品房出现了一波高潮。当时房屋总价也多在10万~30万元,市民贷款额度大多都在20万元以下,每个月还款也就在1000元左右。
山东、安徽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首批房贷一个月大家都是还1000块钱左右。经过10年时间,百姓收入提高的同时,房价也出现了大规模上涨的行情。
当年的房产往往已经增值了几倍甚至更多。不只是10年期的人到2012年基本上将全部还完贷款,也有一部分当年办理15~20年期限贷款的市民,也早就具备了还付能力。
因为1000块钱对于2012的人来说已经很少了,所以很多人纷纷提出提前还贷,所以说这10年间,首批房贷基本画上了一个句号。
❾ 什么是房奴
(一)新闻:购房成不能承受之重 31.8%房贷一族成“房奴”
北京青年王俊沦自从按揭贷款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之后,就彻底沦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房奴”。
什么是房奴呢?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
这话不假,王俊沦房子是有了,但从此“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这不是奴隶是什么?
一个广为流传但未经证实的说法是,在中国,像王俊这样,生活被房贷按揭所改变的青年,有2600万。而一个确定的数字是,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到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1.6万亿元。8年的时间,增加了近80倍。
这次调查的另一个结果无疑让人担忧。调查显示,在贷款买房的人当中,54.1%的人月供占其收入的20%~50%,甚至有31.8%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我养房子,谁养父母?” 这是《中国青年报》里的一句话。 文章说,很多按揭买房的人自称为“蜗牛”一族。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他们常常戏称自己正在坚定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甚至一只脚已经迈了进去。
(二)网友自述:什么是房奴?
就是自己辛辛苦苦上班,把血汗钱交给房产商,给它们坐洋车,抱一堆小姐,得爱滋病,坐拥数十亿.自己艰苦奋斗一生,到45岁却可能是房子没供完、小孩没长大、工作没着落,出门坐公车都要心疼那二元钱。病死都没钱上医院的人。
(三)一个“房奴”还能养什么?(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田小红] 于 2006-04-20 10:43:50上贴
--------------------------------------------------------------------------------
4月17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购房成为不能承受之重,逾三成房贷族成“房奴”。31.8%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他们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为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这年头,地产商除了会抛售高价房,还会炮制时髦理念,譬如他们劝慰大批贷款买房而惴惴不安的———要树立“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的“以房养老”观念。这话“听起来很美”,似乎和风行全球的“信用消费”是孪生兄弟,但他们却规避了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在我们60岁之前,我们的父母早过了弱冠或者而立的壮年吧,我们的子女还正从一个昂贵的幼稚园走向又一个昂贵的象牙塔呢,他们的赡养和抚育费用谁埋单?———就算是丁克家庭没有子女,但没有人像孙悟空一样石头里蹦出来,在国家社会保障机制蹒跚而行、中国人口老龄化危机昭然若揭的时候,我们就该安心做“房奴”吗?二是所谓信贷消费观,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是贷款买房,月供占我们月收入的多少———如果做个调查,眼下这个比值怕还是相当惊人的吧,而信贷消费的“寅吃卯粮”是有良好的收入预期打底的。
不管开发商如何成本诡辩或者政策转嫁,房价的“虚火”那是写在脸上的事情。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相对过低的产业收入,很多工薪劳动者成为给银行、开发商打工的“房奴”———而我们经年累月“养房”的实质:就是透支了我们赡养父母的费用、透支了我们抚育子女的费用、透支了我们改善生活品质的费用来为房价背后的暴利生态链一生埋单。难怪坊间戏谑道:“要是毒贩们知道这个消息,肯定要后悔得以头撞墙。他们可是拿命来做生意,组织还那么严密,结果还搞不过这些拿砖头搭积木的。”
贷款买房改变了我们什么呢?一是改变了我们社会价值的分配和取向,使得这个社会金字塔底层的数字从交割开始忽然庞大起来,财富开始单维转移,财富的品质和正义遭遇暧昧的拷问;二是改变了我们的心情和梦想,那些“诗意地栖居”和“甜美地奋斗”的安然被害怕破产、害怕生病、害怕下岗等不安所取代,我最大最迫切的理想:就是“赶快还完银行的钱”。
关于房价的云诡波谲,已经一次次考验了老百姓的善良和智商,当我们对政府宏观调控打压房价的舆论抱有幻想之后,才发现穷人们还是买不起房,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过程路演过后,谁来负责给我们一个答案:我们还能养什么?除了养房。
*****************************************
事实证明,那些试图强行通过《物权法》的主流精英,完全是一群学术流氓。----田小红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
不是认识问题
也不是经验问题
更不是技术问题
说到底
就是一个立场问题
别的说多了也没用
-----强国论坛 张胜军
改革改得我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就不了业,凭啥不让我反对?
-----强国论坛 田小红
❿ 如何做幸福指数高的房奴
女友有眼光,2004年就在北京买了房子,当时特价优惠,一平方米2000多块。那是被她称作“鸟不拉屎”的偏僻的回龙观,现在均价至少13000元。聚会的时候她当着我们得瑟:“哎,当初真应该多买几套哇!”我们齐刷刷想用杯子丢她。
房子,房子,任何有关房价的风吹草动都能占据报纸杂志网站新闻的头版。有人质疑说,中国人的思维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多新鲜,不买房子住哪里。我们可以租房子,但那永远是暂时的,没有个稳定居所。长了三年五年,短了半年一年,房东就会奸笑着跟你提若干理由提价或者撵你走,那个时候,你必须咬紧牙根儿在肚子里大喊一声:“NND,老子要买房!”是的,看到新闻里讲,年逾花甲的老两口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露宿街头,因为没有房东愿意租房给他们,怕他们病死终老在自己的家里。不吉利。这样凄惨的晚年不是我们想拥有的,所以,早晚还是要买房。
一提买房,男女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女人激动期待,男人紧张得心肝肺一起疼。房奴房奴,房子的奴隶,每月的工资发到手里还没攥热乎呢,就得转手交到银行去,很多男人心不甘情不愿。可是对于女人来说,能够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能够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暂不考虑拆迁和地震等因素),能够随心所欲地装修出自己喜欢的居住风格,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不管《蜗居》遭到了多少质疑和批判,房子永远是女人的心之所向。看那《红楼梦》里,宁国府被抄了,剩下的媳妇丫头们投奔到荣国府,史老太太最先解决的就是她们住的问题。吃饭,却是要她们自己解决的。
这里,我们不讨论房子跟婚姻的关系,只讨论房子跟女人的关系。房子是女人的私密处所,是女人可以随意娇艳的地方,女人那肆无忌惮的美丽只有在自己房子里才会体现,厨房浴室卧室,随性而为。房子是女人的专有阵地,是女人的安全堡垒,没有女人喜欢不停地搬家,不停地飘来飘去,房子让我们心里踏实。回到自己的房子里,洗个芳香浴,看一集《Gossip Girl》,职场上的尔虞我诈都忘记了,又做回骄纵的小女人。
房子还是女人的安全感来源。女人是留守动物,男人是行走动物,没有比女人更需要房子的人群,房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四面都是墙的盒子,更多的时候女人可以在里面找到安全感,这种感觉源自房子永远不会长脚自己跑掉,比男人还要可靠。房子是女人的大型玩具,女人可以把它当成孩子一样来打扮,装修,装成自己喜欢的风格。这和喜欢化什么样的妆、穿什么样的衣服一个道理说来说去,女人就是需要房子。房奴一词肯定是男人造出来的,女人只要有属于自己的安乐小窝,花再多的钱也是愿意的。更何况房子可以当成经济储备。这年头啥都有可能贬值,唯独房价有增无减。住的时候不用担心贬不贬值,不住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需要房子,因为它是必需品。
说了这些,买不起房子的姐妹用不着绝望。实在买不来,我们还不能租么?我强调房子,意思是要让大家住得好一点儿。每天在外面奔波够累的了,回到“家”里要舒服,要自在,要有自己的颜色和味道,那才是“家”。刚刚到北京工作的时候,我跟传说中的“蚁族”一个样,在海淀区北边租一个筒子楼的小单间,八九平方米,放了床,电脑桌,衣柜,书柜,几乎就占满了所有空间。但是每个角落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床上有跟随多年的泰迪小熊,墙上贴着自己画的水粉画,书柜里睡着一位位“神交”的好朋友,心情好的时候约上好友在小窝里煮火锅吃,满屋子香气,满屋子憧憬。现在回想起来,仍是一段好时光。
不管你现在奋斗在哪个位置,处于哪个阶层,都要让自己住得舒服些,自在些。辛苦挣钱已属不易,就应该用这些钱换来快乐和开心。做一个“幸福指数高”的“房奴”吧,富有富的活法,穷也要有穷的乐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