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济学人》和《商业周刊》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美国《商业周刊》是全球销量第一的商业杂志,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和细致详尽的信息,帮助专业人士在商业、财务及事业发展方面作出更明智的决定。《商业周刊》是许多商业巨子的必读之物,它的读者群包括高层政府官员,以及制造业、通讯业、银行业、金融业的精英。通过《商业周刊》的报道,读者能掌握财经大事、金融趋势和预测、科技应用等的最新动向。《商业周刊/中文版》.《商业周刊/ 中文版》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一本拥有国内刊号和合法发行渠道的国际版权商业杂志,由彭博资讯、中国商务出版社、现代传播集团三方联合出版和运营。《商业周刊/中文版》定位于“国际视野,全球商机”,以洞见和趣味服务于以新商业领袖为主的全球化新经济时代读者。我们主张对普世价值、自由经济和公平正义的追求,期待中国社会重申商业启蒙精神,和国际社会能日益互相了解融合。
Ⅱ 中国经济学人怎么样
经济学人怎么样?
经济学人是指从事经济学研究与工作的人,包括经济学家、经济学者、经济学研究者、经济学工作者《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
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主编们认为: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
从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杂志开始《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为有关中国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杂志最早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创办的目的是“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目录页上。
在杂志创刊之初,“经济主义”(economism)意思是经济保守主义,但是今天该杂志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的立场都是倾自由主义的,反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过度的介入。不过当然不同的作者立场也会有所不同。收起
Ⅲ 中国会出现像《经济学人》这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吗
中国没有《经济学人》,首要的原因是国际报道总体而言,在中国媒体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出现这种情况,和中国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内向”传统有莫大的关系。在鸦片战争之前的一千多年里,中国一直是亚洲国际体系的中心,“朝贡体制”的存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和文化实力上的巨大差距,都导致中国对了解其他国家没有太多的兴趣。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骤然被抛入一个全新的、充满敌意的国际体系中,此后一百多年,救亡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这就导致一方面因为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全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监察和批评政府、提供救国方案上,无暇进行系统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另一方面,因为亡国灭种的危险似乎迫在眉睫,人们对外国的学习往往是急功近利的“洋务运动模式”,只想掌握器物层面的东西以图迅速起效,对深层次的制度变迁则往往视而不见。
Ⅳ 经济学人杂志上是什么意思
经济学人是指从事经济学研究与工作的人,包括经济学家、经济学者、经济学研究者、经济学工作者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
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主编们认为: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从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杂志开始《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为有关中国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
杂志最早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创办的目的是“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经济学人》杂志的目录页上。在杂志创刊之初,“经济主义”(economism)意思是经济保守主义,但是今天该杂志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的立场都是倾自由主义的,反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过度的介入。不过当然不同的作者立场也会有所不同。
*******************************
您好,答案已经给出,请您浏览一遍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回复我!
如果满意请及时点击【采纳回答】按钮
或者客户端的朋友在右上角评价点【满意】
您的采纳,
是我答题的动力
也同时给您带来知识和财富值
***************************************************
Ⅳ 《经济学人》杂志好在哪
《中国经济学人》创刊于2006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业务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是一本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兼及社会科学其他相关领域的全英文学术期刊。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最新学术进展,发表关于中国经济的原创性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传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科研成果。《中国经济学人》将体现学术性、实证性、贴近性和可读性的办刊风格。将向世界展示:以理性、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方法观察、研究和认识中国,《中国经济学人》贡献给世界的,就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学术投影。
Ⅵ 经济学人的Lexington版块是什么内容
Buttonwood(梧桐,金融市场专栏)——梧桐取名自《梧桐树协议》(Buttonwood Agreement),1792年5月17日,24个在街头买卖股票的经纪人聚集在华尔街68号门前那棵梧桐树下,经过讨论达成协定——签约者之间进行债券交易时彼此享有优惠,佣金比例统一、固定。该协议具有中世纪行业协会的性质,是美国银行业第一个行业自律文件,而“Buttonwood”也成了证券业的代名词之一。
Bagehot(白芝浩,一译为白哲特,英国政治专栏)——为纪念《经济学人》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1826-77),TE将英国版块这一专栏命名为Bagehot。
Charlemagne(查理曼,欧盟专栏)——名字来自查理曼,即查理大帝(Charlemagne ,Charles the Great,742-814),法兰克王国君主查理大帝几乎统治了整个西欧领土,并于公元800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Holy Roman Emperor),亦即“第二罗马帝国”。
Lexington(列克星敦,美国政治专栏)——1775年4月的一个清晨,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敦传来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声枪响,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列克星敦因此成为美国自由独立的象征,堪称“美国自由的摇篮”。TE将列克星敦描述为“a town where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s had a fairly colourful exchange of views ring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目前列克星敦专栏由Adrian Wooldridge撰文。
Banyan(菩提,亚洲专栏)——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TE的亚洲专栏也选取了一种树的名称作为专栏名。菩提(Banyan)是TE于2009年4月新推出的亚洲事务专栏,选择菩提(Banyan)作为专栏名,是因为TE认为菩提最能代表泛亚形象。一则菩提树与佛教渊源颇深,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7个日夜后,大彻大悟;再则由于印度西部古吉拉特商人往往在菩提树树荫下买卖交易,菩提树也因此而得名,所以TE认为菩提树是亚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重象征。在亚洲,菩提还与公共事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他们选择的理由之一。
Ⅶ 用经济学知识解释中国为什么行
中国为什么行,在经济学角度,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优势。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动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政府的有效治理。
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在的分配制度。
Ⅷ Economist杂志 多久出一期就是考研学生看的《经济学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