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行为有哪些

经济行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1-20 19:15:20

经济法律行为有哪些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就是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形式,它包括两种形式,它包括两种形式:一类是明示形式,一类是默示形式。
一、 明示形式
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
1、口头形式:这种形式简便明了,但发生争议时往往不易证明。对于价额不大和即时清结的法律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法律规定不能采用口头形式的,如果使用了,其行为就无效。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一般经过签名盖间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用口头形式。
3、公证形式;通过公证机关公证,能使行为人的意思得到最有力的证明。
4、登记形式:即通过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形式确认行为人的意思。
二、默示形式。
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但法律认为可以从他的行为中推断出他的意志和愿望,这种形式叫默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形式:
1、推定行为:行为人以一定的行为作为他的意思表示,或说,他人可以根据行为人的行为而推定他的意思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推定必须是符合法律要求和合理的。
2、沉默: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所作的意思表示,或说他人根据行为人的沉默推定他具有某种意思。沉默只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时才可以被认定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意思表示。

⑵ 在资产评估中 经济行为类型分为哪些

资产评估中,经济行为涉及有抵押、保险、课税、投资、清算、转让、保全、交易、兼并、拍卖、租赁和补偿等类型。经济行为类型同时也是确定资产评估目的和价值类型的主要依据。

⑶ 什么经济行为

经济行为是指经济法主体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所实施的行为。主要包括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履行一定劳务的行为。

⑷ 经济行为是什么

经济行为是指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法律关系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实现其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它包括经济管理行为、提供劳务行为和完成工作行为等。

⑸ 列举经济现象有哪些

通货膨胀.
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纸币流通规律表明,纸币发行量不能超过它象征地代表的金银货币量,一旦超过了这个量,纸币就要贬值,物价就要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在金银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不会出现此种现象。因为金银货币本身具有价值,作为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而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为纸币本身不具有价值,它只是代表金银货币的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因此,纸币的发行量如果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数量,就会贬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

通货紧缩——
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deflation)该如何定义?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的定义:“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连跌两季,即表示已出现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统统价格不能停顿的持续下跌,而且全部处于供过于求的状况。

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通货膨胀率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⑹ 政府经济行为包括哪些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经济调节
政府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履行好经济调节的职能,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
②市场监管
政府要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假冒伪劣商品、文化市场混乱、工程质量低劣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都表明政府的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市场监管的职能还不到位。
③社会管理
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要与充分发挥公民自我管理和社区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良好的社会管理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④公共服务
政府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如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科学技术、体育休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发布公共信息等,既是为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是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以使社会发展更加均衡。

⑺ 企业经济行为包括哪些内容

扩张,会展,融资,上市,发放股权基金,项目借贷,合并或整合,对外同行并购,变卖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公益活动,媒体宣传,内部职员薪资,赔偿,业务销售(进出口外贸),对外项目的外包招投标,公司治理(管理)费用,等等……需要指出的是造假、诈骗不纳入真正企业经济行为范畴。

⑻ 个人经济行为包括哪些

个人经济行为有以下几种,即行为包括个人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就业行为。
拓展资料:
个人经济行为,是作为生产、分配、消费主体的个人在 经济活动中的经常性决策倾向和对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变化的有目的反应。个人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对社会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和社会经济 秩序的状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 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经济行为应具备以下特征:公民成为独立的行为主体;社会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保证;还应具有多元化的个人行为规则。

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基本分类:
一、经济法的主体可分为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和市场规制法的主体。前者分为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体和承受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主体即调控主体和承控(受控)主体。后者分为代表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或规制的主体和在市场经济中接受国家的市场规制的主体即规制(管理)主体和受制主体(市场主体)。

二、把经济法主体分为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并且认为这两种主体的划分是相对的。李昌麒教授则认为经济法主体应分为经济决策主体、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实施主体。漆多俊教授的几种分类方法里,有一种就把经济法主体分为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史际春等认为经济法主体大致可以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

三、经济法主体行为的特征:
1、范围的广泛性: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法主体数量庞大,类型丰富,这是主体经济利益性的外在化要求:通过对每种经济利益都有数种具体经济法主体加以代表、维护和追求,实现各种经济利益的和谐发展,才能最终达致经济法所要维护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2、地位的层级性:这里的层级性和层次性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层级更强调纵向位阶与横向位阶的统一。理解经济法主体层级性的时候,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法主体地位“不平等”并非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使然。
而是源自根据主体各自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大小而由法律合理分配的需要,借用经济法“责权利相统一原则”的话说,就是要“以责定权,以责定利”。如果只看到经济法主体之间存在着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忽视了不同经济法主体之间的协作和竞争关系,便会有本末倒置的危险,动摇经济法主体制度存在的基石。

3、角色的变动性:就具体的某个经济法主体而言,由于其在不同经济关系中“角色”的不同,也令其主体外在类型和内涵发生着各种交错和转换,比如一个主体既可能是经营者(相对于生产者而言),或者销售者(相对于消费者而言),又可能是竞争者(相对于其他竞争者而言)。

⑼ 经济行为指什么

经济行为又称商事行为、商业行为,与民事行为相区别而具有独立的特征。是商主体所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

经济行为具有民事行为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民商分立的国家,民法有一般规定,商法有特殊规定。商事行为的特征就在于其与一般民事行为的差异,这是由商事活动与一般民事活动的不同决定的。

⑽ 有哪些经济现象

经济现象分别是彼得原理、酒与污水、马太效应、木桶定律、零和游戏、合作规律、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奥卡姆剃刀定律、蘑菇管理。

1、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也就是说,不在于污水的多少,只要它存在,就会造成一个整体的破坏。

2、《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3、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4、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

5、手表定理是指一个人有一块表时,可以知道当时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阅读全文

与经济行为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改变婚姻中的沟通 浏览:636
南昌怎么添加健康码成员 浏览:442
1402在爱情上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207
唯美的爱情的诗句有哪些 浏览:684
爱情魔发油的原理是什么 浏览:709
故事器哪个牌子好 浏览:781
省直事业单位的工资发放依据什么 浏览:233
疫情过后中国经济突破多少亿 浏览:672
2423爱情含义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999
事业状况有哪些 浏览:253
事业单位公示完了多久报道 浏览:470
肥东县幸福公园现在改造成什么 浏览:944
婚姻中的三媒六证是什么 浏览:31
婚姻中的他乡是什么 浏览:736
稳定的幸福感怎么获得 浏览:837
怎么夸事业心好的女人 浏览:668
婚姻求签很凶怎么办 浏览:344
有人羞辱你的爱情说什么话 浏览:942
楼上挖个洞看楼下的电影 浏览:875
河北电台讲鬼故事的有哪些人 浏览: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