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1重庆各区县gdp排名
第一,两江新区直管区经济总量1119.9亿元,高于任何单一区县;经济增速15%,高于任何单一区县,但低于高新区。
高新区爆发发展,经济总量268.9亿元,但增速高达19.8%,全巿第一。
第二,区县中,渝北区是经济总量唯一过1000亿的区县,经济增速14.2%,和大足区并列第3位。
九龙坡区GDP总量826.94亿,经济增速14.1%,仅次于渝北、大足,排第4位。
渝北区在经济体量上和九龙坡区拉开了250亿的差距,而且增速比九龙坡区略高,渝北区在经济体量上的优势可望保持到年底,渝北第一、九龙坡第二的排位将形成稳态。
第三,渝中区和江北区的排位呈胶着状态。2020年,渝中区GDP总量比江北区高33亿。今年一季度,江北区一度反超渝中区3个亿,经济增速18.6%,比渝中区高出6.5个百分点。
仅仅过去三个月,渝中区就把形势逆转了。上半年,渝中区GDP反超江北区10亿,经济增速也由一季度低于江北区6.5个百分点缩小到低于3.2个百分点。
可见,渝中区经济忍性很强,江北区经济增速很猛。究竟谁能跻身全巿第三,尚未可知。
合川和巴南的第10位之争,长寿和璧山的第13位之争,綦江和大足的第15位之争,铜梁和北碚的第18位之争等,同样充满悬念。
第四,区县前10中,主城都巿区占9席,前20中,主城都巿区占18席,显示重庆主城区扩容战略初见成效。
第五,永川区经济增速14.6%,璧山区14.5%,大足区14.2%,分列全巿第1、第2、第3位,显示渝西片区经济开始发力。
第六,万州区经济总量跻身第9位,开州、梁平、云阳、垫江、忠县分别位于第21、23、24、25位,显示渝东北具较强经济实力,尤其是万开云版块前景可期。
","force_purephv":"0","gnid":"95eb37cb6ff81192b","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037","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ebfd9b61dd3cca9.jpg","width":"540"}]}],"original":"0","pat":"piece_72time,art_src_0,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29609857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ea0218795b835a17","src":"美墅的建房","tag":[{"clk":"keconomy_1:gdp","k":"gdp","u":""},{"clk":"keconomy_1:重庆","k":"重庆","u":""}],"title":"2021年上半年,重庆各区县GDP出炉
重庆市经济以及各区县 - : 重庆2011年总GDP为10000亿,以下是重庆各区县GDP.1、渝北区 767.86亿 名义增速:33.86%2、九龙坡 690.54亿 名义增速:17.12%3、渝中区 665.29亿 名义增速:20.30%4、万州区 622.59亿 名义增速:24.49%5、沙坪坝 560.25亿 名义...
成渝经济区中重庆的31个区县具体都有哪些 :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涵盖重庆31个区县和四川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成渝特区范围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区县哪个经济情况最好?除了主城区之外 : 万州区撒 是重庆第二大城市
合川铜梁和璧山,是不是合川是最穷的一个区, - : 您好!合川、铜梁、璧山同属于渝西地区,目前合川是重庆主城九区之外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铜梁、璧山的综合实力也很强,是重庆2010年七个西部百强县之一.2015年此三区县在重庆众区县的GDP排名:GDP总值方面:合川以476.19亿名列第12位,璧山以381.76亿名列第15位,铜梁以308.2亿名列第20位.而人均GDP方面,璧山以52642.03名列第10位,铜梁以44848.66名列第18位,合川以34998.53名列25位.
重庆区县经济排名 - : 本文网址: http://www.cq.gov.cn/today/news/161319.htm 排名区县 1九龙坡区 2渝北区 3江北区 4渝中区 5沙坪坝区 6涪陵区 7南岸区 8万州区 9巴南区 10江津区 11大渡口区 12永川区 13合川区 14北碚区 15长寿...
重庆区域经济情况: 肯定是主城区撒,重庆主城有九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北碚区.主城九区里面,九龙坡、渝北、渝中算是最强的(去年这三个区是重庆GDP前三)...总的来说,主城区的经济发展都不错.
重庆市各县区的经济排名 - : 分区域是都市经济发达区,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 另外重点培育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江津,合川,永川,万州,涪陵,黔江.除了主城外,区县来说江津,合川,永川,万州,涪陵较好,渝东南的几个县稍差一点,如果说重庆40个区县一定要排个名,不好排,现在还没这个资料,各地都有自身的一些优势,好就说到这里了.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含哪些区县 - :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指重庆市以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等主城9区为核心,一小时交通范围内所覆盖的21个区县(潼南、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双桥、璧山、江津、綦江...
❷ 成渝城市群七个中心是哪七个
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
2018年7月4日,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不仅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更明确“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确定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谁将率先突破,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引发了坊间的猜测。
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范波表示,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和达州这7个城市分别位于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是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
(2)成渝经济圈27个区县是哪些扩展阅读
2020年7月16日,四川日报刊发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提出着眼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级支撑,支持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并给七大区域中心城市落实了不同定位。
1、绵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和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
2、德阳:加快建设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3、乐山:参与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4、宜宾:建设国家创新型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市。
5、泸州:建设长江上游航运贸易中心和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加强两市与重庆沿江协同发展,打造产业和人口优势承载地、南向开放新高地,带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
6、南充:建设成渝地区北部中心城市和嘉陵江绿色生态经济带示范市。
7、达州: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加强两市与成渝双核联动,积极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
❸ 成渝双城经济区具体包括哪些地级市和区县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重庆、成都、绵阳、德阳、眉山、雅安、乐山、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合川、重庆主城区、资阳、内江、自贡、荣昌、大足、双桥、永川、璧山、广安、垫江、梁平、达州、开县、万州。
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说说对宜宾未来有哪些利好的消息
摘要 规划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96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近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6.9%、6.3%。
❺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重庆、成都、绵阳、德阳、眉山、雅安、乐山、遂宁、南充、潼南、铜梁、合川、重庆主城区、资阳、内江、自贡、荣昌、大足、双桥、永川、璧山、广安、垫江、梁平、达州、开县、万州。
1、绵阳
绵阳,别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市;西接德阳市的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
❻ 成渝双城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范围包括了重庆市中心城区、万州、涪陵等在内的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德阳等15个市,总面积为18.5万平方公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明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经济圈建设的九项重点任务,指明了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方向。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目标
规划明确要分为两步走,首先是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着增强。第二步,到2035年,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❼ 成渝经济圈包括多少县市区
根据 《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包括成都、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14个市,重庆主城9区以及潼南、铜梁、大足、双桥、荣昌、永川、合川、江津、綦江、长寿、涪陵、南川、万盛、武隆等地在内的区域。范围太大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❽ 两带四圈中的四圈是四个大的城市群包括什么
两带四圈中的四圈是四个大的城市群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重庆和四川将共同推动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的成渝城市群,将会是一个什么模样?成渝城市群里面的各个城市,将会是什么样的定位?
这些最近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正在筹备当中的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毗邻地区合作联盟,还是已经在推进的川渝合作示范区,都是在落实一个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成渝城市群未来将是一个什么模样?
我们可以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里面找到答案。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成渝城市群的建设作出了详细地规划和安排。
当重庆、四川两地越来越相向而行时,尤其是2017年7月15日以后,重庆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与四川一起努力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落地、落实,我们有必要重温《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了解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模样。
一、国家对成渝城市群寄予厚望: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重庆、四川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将在这个规划框架内实施相关行动。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包括重庆市的27个区县和四川省的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909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7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2%、6.65%和 5.49%。
重庆市纳入成渝城市群的27个区县为: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 27 个区县以及开县、云阳的部分地区。
四川省纳入成渝城市群的15个市为: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
从城渝城市群的定位来看,国家对成渝城市群寄予了厚望:
1、成渝城市群是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是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美丽中国的先行区。
2、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
3、成渝城市群要发挥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
4、成渝城市群要探索走出一条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的新路子。
5、成渝城市群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
6、成渝城市群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人口经济集聚能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作用。
二、重庆和成都的定位非常明确:
成渝城市群里面的两个核心城市,一个是重庆,另一个是成都。
这两大核心城市,各自的定位是什么?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里面,对重庆和成都的定位,可以说已经非常明确。
按照规划,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同城化水平显着提升,创新型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人口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要求提升重庆和成都的核心功能,于是对重庆和成都在成渝城市群建设过程中,进行了非常明确的定位。
1、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加快两江新区建设,全面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2、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化城市规划约束性作用,根据山地特色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
3、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联动沿江城市带和四川毗邻城市发展,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我们看到,国家把重庆定位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
成都在成渝城市群的定位:1、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层次。
2、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挥自然因素在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基础作用,提升城市形象。
3、充分发挥成都的核心带动功能,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进程,共同打造带动四川、辐射西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我们看到,国家把成都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枢纽。
从国家对重庆、成都的定位来看,两个核心城市的定位呈现了明显的差异化,重庆不仅是西部重镇,还是长江上游地区的重镇,成都是西部地区的重镇。
重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分工清晰,成渝城市群里面,国家对重庆市的27个区县、四川省的15个市,都有比较清晰地分工。
这种分工,也是这些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渝城市群里面的各个城市,按照“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进行布局和定位。
“双核”是指:重庆,成都。
“一轴”是指:成渝发展主轴。
“两带”是指:长江城市带,成德绵乐城市带。
“三区”是指:川南城镇密集区,南遂广城镇密集区,达万城镇密集区。
成渝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点击图片可放大看
成渝发展主轴,主要是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积极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推动核心城市功能沿轴带疏解,辐射带动资阳、遂宁、内江、永川、大足、荣昌、潼南、铜梁、璧山等沿线城市加快发展,打造支撑成渝城市群发展的“脊梁”。
在成渝发展主轴上,一方面,将加快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沿线交通枢纽建设,构筑发达的基础设施复合廊道。
另一方面,将加强沿线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第三,将支持沿线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人口经济集聚能力。
沿江城市带方面,一方面,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铁路,充分发挥重庆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泸州、宜宾、江津、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等节点城市发展,培育形成沿江生态型城市带。
另一方面,发挥沿江区位和港口优势,有序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增强泸州、宜宾、涪陵、长寿、万州等产业园区支撑作用,建设临港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物流基地。
第三,规范开发秩序,严守生态红线,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成德绵乐城市带方面,一方面,将依托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宝成—成昆铁路和成绵、成乐、成雅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绵阳、德阳、乐山、眉山等城市的节点支撑作用,带动沿线城镇协同发展,提升人口综合承载能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镇集聚带。
另一方面,将依托沿线产业基础,发挥天府新区、成都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绵阳国家科技城的平台优势,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科技服务、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创新驱动的特色产业集聚带。
川南城镇密集区包括自贡、内江、泸州、宜宾的市区和部分县(市),促进自贡—内江联合发展、泸州—宜宾沿江协调发展,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
南遂广城镇密集区包括南充、遂宁、广安的市区和部分县(市),加强与重庆协作配套发展,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❾ 成渝经济区中重庆的31个区县具体都有哪些
渝中
江北
南岸、沙坪坝、九龙坡、大渡口、渝北、巴南、北碚
永川、涪陵、长寿、江津、合川、双桥、万盛、南川、荣昌、大足、璧山、铜梁、潼南、綦江,万州、开县、云阳、梁平、垫江、忠县
丰都、奉节、巫山、
❿ 成渝经济圈包括哪些城市
成渝经济区涵盖了重庆市31个区县和四川省15个市,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约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南充、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江津、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经济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南,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中心。较之于西部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所包含区县市社会发展基础良好,自然生态条件相对优越,具有很大的发展容量和潜力,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
成渝经济区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国经济区中人口最多,同时也是人口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经济区拥有2个特大型城市、6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万,城镇化率43.8%。
区域双核重庆、成都两市是中国西部主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人才水平、基础建设均不逊于沿海城市。两市也是西部地区工业重镇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聚集地。目前,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带。
2018年四川和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超过6万亿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分别占川渝两地总和的90%左右。2014年,成渝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9%,2018年这一比例提升至6.6%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成渝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