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飞地经济什么意思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特点为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
形成原因
按飞地形成的原因,可分为集约用地型、优势互补型、产业梯度转移型。
集约用地型
该类型是“飞地经济”模式的最早表现形式,以福州市永泰县建立马洋工业集中区为代表。它不仅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更是探寻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
优势互补型
该类型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能够达到双赢。典型案例如大连市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的合作。
产业梯度转移型
该类型中,飞入地主要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往往飞出地具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但由于飞出地商务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有一部分产业需要外迁,此时飞地经济工业园成为首选之地。转出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基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飞入地的成本优势。
Ⅱ 什么是 飞地政策
我也在找,好像多用在政府项目建设方面。网上没有现成的。
有飞地的概念:一国位于其他国家境内,或被其他国家领土所隔开而不与本国主体相毗 飞地
邻的一部分领土。
飞地经济的概念: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可见飞地政策与飞地经济想类似的。
Ⅲ 什么是“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飞地经济”模式有着不同的分类:
按飞地建设的投入方式,可分为:
(1)飞出地投资型,即由飞出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2)飞入地投资型,即由飞入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3)两地共投型,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基础建设投入。
(3)飞地经济项目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共建园区等合作平台,建立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互助机制。
《意见》强调,发展“飞地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遵循市场规律,着力提升合作园区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要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合作各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要坚持平等协商、权责一致,强化合作发展理念。
着力扩大发展成果,实现权利与责任对等;要坚持改革创新、先行探索,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机制,有条件地创新政策供给,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意见》提出了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飞地经济”合作机制。支持合作方创新合作模式,合理分担相关成本,建立完善的议事协调机制、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鼓励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式开展“飞地经济”合作。
二是强化资源高效集约节约利用。飞地园区建设用地原则上使用所在地土地指标,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建设绿色园区。
三是规范指标统计口径和方法。明确园区所在地政府统计部门为统计主体。允许合作方综合考虑权责关系和出资比例。以及资源环境因素,对经济指标进行协商划分,仅作专门用途供内部使用。
四是加强统一市场建设。支持合作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逐步探索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推进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支持合作方开展质检、通关、市场执法等领域的标准对接和结果互认。
五是支持在各类对口支援、帮扶、协作中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支持通过“飞地经济”,发挥市场机制,创新对口支援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区域合作模式,探索完善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Ⅳ 中央飞地经济新政,将对招商引资和产业园区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重大变革:打破省级行政区划界限!
有项目的地方没土地,有土地的地方没项目,催生“飞地经济”的出现。最典型的模式是共建产业园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输出项目,欠发达地区提供土地,通过利益分享机制安排,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经济总量最大、发展程度最高的两个省份,广东、江苏较早开始探索“飞地经济”的做法,各类产业转移园区遍地开花。广东在2008年后加快珠三角“腾笼换鸟”,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产业。截至今年2月粤东西北及惠州、江门、肇庆已有83个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粤东西北45个县市中有41个已规划建设省产业园。
行政区划是“飞地经济”的一大壁垒,相比省内的产业转移园区,跨省“飞地经济”合作更难。昨日公布的《指导意见》正是针对跨省的合作。其中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飞地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省份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相关省份内部的“飞地经济”合作可参照《指导意见》执行。
老大难问题:飞地经济蛋糕如何划分?
“飞地经济”蛋糕如何划分向来备受关注。《指导意见》明确,在政府内部考核时,对于GDP(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额、外商投资额等经济指标,允许合作方协商划分。考虑的因素包括“权责关系和出资比例,以及能源消费、污染物排放等资源环境因素”,划分指标“仅作专门用途供内部使用”。
参与发改委飞地经济专题研究的专家表示,允许分解GDP等经济指标主要是为促进地方政府积极性。例如,省委、省政府对各市政府有经济发展的任务指标,假如广州企业搬到梅州,产生的GDP怎么算?通过协商,广州、梅州可各分50%,作为政府考核依据,但不对外公开。根据统计法,GDP核算还是依照属地原则。
《指导意见》未提及税收等利益共享机制,同时鼓励市场化方式发展“飞地经济”。鼓励合作方共同设立投融资公司,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和运营管理。支持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园区部分或全部事务委托给第三方运营管理,条件成熟地区可探索园区管理与日常运营相分离。
重大机会:共建产业园拓展发展空间!
《指导意见》专门指出支持四类“飞地经济”发展,包括在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协作)中,支持援受双方发展“飞地经济”;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支持结对双方共建飞地园区;支持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探索完善异地开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生态受益区共建合作园区;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鼓励上海、江苏、浙江到长江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共同拓展市场和发展空间。
《指导意见》指出,园区建设用地原则上使用所在地土地指标,原则上应依托现有各类开发区(园区)开展“飞地经济”合作。上述专家解释,这是为了提升现有产业园区的土地价值。欠发达地区的土地指标通常更多,也有利于发挥其比较优势。
为防止污染产业转移,《指导意见》明确禁止不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项目入驻园区。园区环境质量实行属地化管理。园区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仍由所在地按现行制度和口径进行统计考核。
Ⅳ 苏州园区飞地是什么意思
苏州园区地互相合作、互通有无、协同发展。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飞地经济” 是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利用税收分配、政绩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的利益机制,扩大两地合作广度,加深两地合作深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前提条件:
一是地理相近。地理相近,一方面有利于飞入的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业务关系,不会因为企业的搬迁而丢失区域市场;另一方面,地理相近也意味着文化的相通,减少两地企业、二地政府沟通的障碍。再者,相近或相连的地理位置便于使飞出地与飞入地保持天然的联系。
二是优势互补。要实现双赢,必定要通过合作解决双方的困境所在。或者是人力、自然资源上的优势,或者是市场上的优势,只有对双方都能产生吸引力,才能实现飞地经济模式的重要特性———“双赢”。
Ⅵ 国内飞地产业园区有哪些
广东佛山南海工业园区
广东清远经济开发区
广东韶关曲江经济开发区
东莞石龙(始兴)、中山火炬(阳西)、中山石岐(阳江)、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 成)、佛山禅城(云城都杨)、东莞石碣(兴宁)、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东莞东坑(乐昌)、中山三角(浈江)、东莞大朗(信宜)、中山(河源)、深圳盐田 (梅州)、东莞凤岗(惠东)、顺德龙江(德庆)等15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已经省政府批准认定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
广西玉林玉柴工业园区
广西玉林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试验区茂林核心区
钦州建设临港工业园
福州马洋飞地工业园区
福州金山飞地工业园区
福州永泰飞地工业园
九江开发区城西港区“飞地”工业园
江西安义工业园区
南昌东湖(桑海)工业园
南昌温州工业园
连云港东部工业园区
江阴·靖江物流园区
盐城环保产业远
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
丽景民族工业园
苏州新加坡产业园
上海松江工业园区
启东产业园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
莱芜市辛庄飞地经济工业园
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飞地产业园
广东汶川“飞地”工业园
成都-阿坝工业园
河北·平武工业园
武侯、崇州、金堂“一都二园”
山西·茂县工业园区
湖南·下孟工业园
江西省“飞地”小金工业园
安徽产业园
崇义、上犹两县飞地工业园
淄博石嘴山工业园(大武口园区)
海口市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区
陕西碑林·高陵工业园
襄樊余家湖保康工业园
道县“飞地”工业园试点
桂阳工业大园区
怀宁县开发区诸暨工业园
安徽宣城“飞地经济”
安徽凤阳飞地经济模式
普兰店渔业加工园区
重庆市沙坪坝区“飞地”
Ⅶ 飞地经济什么意思
飞地经济就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经济发展有差异的行政地域打破本来的行政划分,通过跨区域跨空间的行政管理方法和经济开发规划,完成两地资源相辅相成,经济融洽发展的一种跨地区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是在推动现代化和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不同区域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理,把甲地的财政收入和新项目投放在行政上归属于乙地的工业区,运用税款分配、政绩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的考核体制,扩张两地协作深度,加深两地协作,进而实现合作共赢。
拓展资料:
飞地经济项目
一、“飞地经济”为东北振兴聚能蓄势。2019年12月4日,辽宁丹东宽甸县大川头镇的“飞地经济”项目落户县青椅山工业园区。一期工程计划投资3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特种钢球年产量3万吨,产值2亿元,利税2000万元。二期工程计划2020年启动,产量预计提升至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7000万元。短短一年多时间,辽宁14个市共签约“飞地”项目超过1000个,总投资额近1900亿元。
二、文昌与西安两地航天园区签署“飞地经济”合作协议。2020年11月5日,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签署友好园区合作协议,拟开展“飞地经济”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围绕商业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开展合作,按照双方产业特点,推动两地产业项目转移;共同举办航天主题特色活动,扩大两地航天产业影响,提升两地航天产业吸引力。据了解,双方还将按照协议定期交流互访,加强人员交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组织制定中长期合作发展规划,商定合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研判相关产业发展态势,组织实施和推动落实相关工作等。
Ⅷ 飞地经济模式的模式的优势
特点为由点对点的企业转移转变为区对区的产业转移,由单纯的资金承接转变为管理与项目的复合承接。“飞地经济”是保持现有的行政区划、又突破区域分割、实现区域间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一是解决投资瓶颈。基地建设投资大,不确定性高,以往的基地建设完全由当地政府进行投资,财政压力大,也不利于市场化运作。由于飞地经济的税收共享,在基地前期建设中也必然引入政府的投资;也更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加入基地建设投资的队伍中来,有利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形成。
二是解决招商瓶颈。基地建设完成后,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招商引资,只有以各个项目为依托,基地经济才能蓬勃发展。完全由基地当地政府引资,一方面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有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吸引发达地区的企业。“飞地经济” 模式的引入,通过利益机制的完善,激发了飞出地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借助飞出地政府对转出企业的引导,来解决招商项目不足的问题。
三是解决管理瓶颈。“飞地经济”工业基地在管委会的机构设置、人员引进中,加深地区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革新服务理念,完善基地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坚定了转出企业迁移的信心,解决了基地管理的瓶颈。
Ⅸ 飞地经济是什么意思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按飞地建设的投入方式,可分为飞出地投资型、飞入地投资型、两地共投型。
飞出地投资型:即由飞出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飞入地投资型:即由飞入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两地共投型: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基础建设投入。
2020年11月5日,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签署友好园区合作协议,拟开展“飞地经济”合作。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飞地经济”合作机制,围绕商业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产业开展合作,按照双方产业特点,推动两地产业项目转移;共同举办航天主题特色活动,扩大两地航天产业影响,提升两地航天产业吸引力。
据了解,双方还将按照协议定期交流互访,加强人员交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组织制定中长期合作发展规划,商定合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研判相关产业发展态势,组织实施和推动落实相关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