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流程有哪些执行期限有多久
一、法院判决书生效后执行的期限是多久?
法院判决后,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根据《民法典》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申请执行期间是两年。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下面三种时间段前到法院申请执行。
1、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比如抚养费案件,大多数抚养费是以分期履行的方式。
3、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注意,申请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时效中止、时效中断等情形。
二、到法院申请执行流程是怎样的?
1、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当事人没有履行判决书的内容,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执行进行审核,受理当事人执行申请。
3、法院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被执行人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向法院报告财产情况。
4、财产调查,通过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被执行人限期报告财产、网络查控系统财产调查等方式。
5、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执行措施,比如划扣、冻结、拘传、搜查、评估、审计、拍卖变卖、扣留提取、查封扣押、强制迁出、公告悬赏等。
6、被执行人惩戒措施,比如限制出境、罚款、拘留、上失信名单、限制消费、拒不执行裁判罪。
7、发放执行款物。法院通过申请执行人领取和执行款发放工作、
8、申请执行案件进行接结案,比如执行完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终结执行、销案、不予执行和驳回申请。
通常法院会给当事人下达相关的执行文书,那么执行文书上的履行义务期间,就是当事人必须要在这个期间之内强制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没有在履行期间履行完毕,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从履行日的最后一日起之内的两年去法院要求强制执行。
❷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多久才执行
判决书下来后,如果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的,应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如果是执行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则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等执行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第二百六十四条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该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❸ 经济纠纷起诉判决好以后多长时间执行
【法律分析】
对于经济纠纷,判决书生效之后,在判决书载明的履行期未履行判决义务的,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七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❹ 判决书下来一般要多久执行
法律分析: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指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判决书就会就生效,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判决;二审的判决,由于我国采用两审终审制,二审是终审,当事人无法再上诉,所以判决书下来就已经自动生效,当事人就可以向法院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❺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诉讼官司经过法院的审理之后会发放判决书,当事人没有按照判决书的审理结果执行就会使得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这个时候受害者可以申请法院的强制执行。
法律分析
胜诉后超过履行期还未履行的,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到判决书规定的执行期期满以后就可以到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相关法律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符合规定,并在下列期限内提起: (一)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申请行政复议且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6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二)复议决定书送达后当事人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在复议决定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三)第一审行政判决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后起算的180日内; (四)第一审行政裁定后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后起算的180日内;(五)第二审行政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80日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❻ 经济纠纷胜诉后多久强制执行
经济纠纷胜诉后,强制执行时间有以下两种:
1、如果是一审,判决书送达被告后,被告在法定的上诉期15天内不上诉,判决书即生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是第二审,判决书送达即生效,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❼ 经济纠纷法院判决后多久执行
法律分析:要根据案件的流程情况而定,因为刑事案件会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五个程序,与民事案件比较而言会复杂一点。在一般情况下,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法院判决下来,要经五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第一百九十四条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❽ 法院判决书生效多久进入执行程序
法律分析:法院判决书下来之后,一般会在6个月之内执行。我国法律规定法院在判决后的申请执行时间一般为两年,但是如果人民法院超过6个月没有执行申请人的申请,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申请执行,加快执行进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❾ 经济纠纷,法院已经判决,执行期限是多久
借钱不还、货款不付等等生活中人们遇到的经济纠纷并不少,涉及到重大金钱的纠纷不及时处理可是很麻烦,就算法院做出判决后对方仍然不按判决结果支付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那么,经济纠纷强制执行期限是多久?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1.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2.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内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3.对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的执行,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依法采取相应执行措施的;4.其他有条件执行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