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粉丝经济乱象多久休

粉丝经济乱象多久休

发布时间:2022-06-14 03:48:20

‘壹’ 网红经济不能给社会带来太大的经济影响,它到底能维持多久

一、网红经济现状

网红经济是指依托网络红人通过社交、视频及购物推荐软件等平台展示网红在时尚、美食、美妆、游戏竞技等领域的技能、个性或智慧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各类事物来吸引粉丝关注,并通过多种变现渠道将流量转化为收益的经济模式。据连续三年来艾瑞网与微博联合发布的网红洞察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网红人数突破百万,其中粉丝数量超过 10 万的网红人数 2017 年,2018 年环比增长率分别为 57.3%和 51%。2018 年网红粉丝数量将近6 亿人,实现收益突破 2 万亿,变现渠道日益多元,网红产业逐渐向规模化、虚拟化、职业化、多平台化纵深发展,MCN(Multi-Channel Network)机构成为网红经济产业链核心,新领域、新变现形式不断涌现。网红经济作为互联网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新型经济形态对我国经济及社会有着双重影响。一方面,网红经济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经济模式,具有刺激国内消费、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缓解就业压力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网红经济的监管及相关配套措施发展尚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网红经济带来破坏社会风气、产品服务质量差损害消费者权益、投资过热资源浪费等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需直面网红经济发展困境,克服规避其负面影响,扩大其正面贡献,促进网红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网红经济发展困境分析

(一)网红产业信任危机

网红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所造成的市场乱象都导致网民们失去对网红经济的信任,网红经济面临着较严重的信任危机。网红产业是流量为王的商业模式,急功近利的网红们为博取眼球以华而不实的噱头吸引观众,甚至不惜以性、暴力为内容获取流量关注,让观众面对噱头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唾弃、抵制那些产生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的网红及其作品,同时网红们浮躁的代言、推广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商业欺诈行为,网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新闻屡有发生,社会公众逐渐对网红经济失去信任。

(二)缺乏完善的配套监管体系

网红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但正是由于其产业之新和发展之快等原因,内外部监管体系未能及时跟进,监管力度也有待加强。一方面,网红经济缺乏正确引导及外部监管。随着网红的一夜蹿红,网红经济迅速侵入人们的生活,但由于缺乏及时、正确的发展引导,且政府及相关部门等监管机构未能做出及时的、全面的监管举措,导致网红经济犹如脱缰野马般肆意生长,出现内容涉暴涉黄影响社会风气、税收征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虽说近年来不同部门主体就网红经济监管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如出台《2016 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 2019 湖北网络直播平台及主播管理规范》等,但我国仍然缺乏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法律法规等网红经济外部监管配套设施。另一方面,网红经济内部监管不到位。网红经济中网络平台及相关公司虽对网红有一定的协议合同或公司规范等监管约束,但由于网红与网络平台存在着一定的商业捆绑,部分网红为获取商业利润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违反协议与法律,而双方利益息息相关的商业模式使得网红平台及公司对部分网红的媚俗行为及违约违法现象坐视不理、消极纵容,缺乏完善的内部约束制度及严格贯彻的执行力度。

(三)生命周期较短

随着网红经济的爆火,网红经济也暴露出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的致命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网红经济过度依赖粉丝数量和网红质量。为保持一定粉丝量以实现商业变现,网红在维持自身稳定、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必须定期推出创新作品来稳定粉丝数量以保持自身影响力,一旦由于网红作品创意枯竭或个人道德素质低下而出现粉丝脱粉取关、网红被封杀等情况,依托该网红所发展的网红经济则瞬间陨落。

二是部分网红个人及其作品的市场竞争力薄弱。质量差、等级低的网红及其作品在激烈的竞争中极易被替代。由于网红经济的轻易暴利及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网红日渐成为大众职业选择之一,无论网红自身还是网红经济所包含的内容都面临着巨大的行业挑战压力,能力素质差的网红、内容等级低的内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具备优势,逐渐被淘汰。

三是网红及其作品同类同质化问题严重。MCN 机构日渐发展壮大情况下,流水线式的生产和包装导致网红形象缺乏多元性及创新性,极易引发大众审美疲劳及市场反感,进一步导致一夜爆红的网红们顷刻陨落,同时,在短视频井喷爆发、自媒体遍地开花、行业竞争强度大的背景下,由于网红产业细分领域有限及网红之间抄袭照搬等原因,网红经济中网红作品内容、网红产品等严重雷同,不具备市场优势。

‘贰’ 央视网评被透支的粉丝经济说了什么

央视网8月22日发布题为《过度内卷!被透支的粉丝经济该治一治了》的文章,文章称,随着移动互联、社交媒体、消费主义的兴起,娱乐业和选秀节目的大发展,流量思维开始大行其道,“饭圈”乱象愈演愈烈,直接改变了游戏规则,粉丝经济在非理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正步入歧途。这不仅违背了经济理性,还干扰了社会公共秩序。

文章指出,各方应共同推动粉丝经济回归理性健康的轨道,更好地体现流量背后的社会价值,也还粉丝文化一片晴朗天空,引导广大粉丝向上向善,更好满足青少年群体的精神需求,使粉丝经济、粉丝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行稳致远。

此前多款追星APP从应用商店下架

Owhat、超级星饭团、魔饭生Pro……这些在“饭圈”盛行的App,以另一种形式被大众认识。8月19日,北京商报记者登录苹果应用商店发现,至少有6款追星App已被下架,除上述3款之外,还有明星新势力、爱豆、桃叭。当天相关话题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关于被下架原因,记者通过邮件采访了Owhat、超级星饭团等,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记者体验还发现,已经下载上述App的用户仍可以正常使用,部分App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

根据七麦数据,这些App都是在8月10日被下架的,论上线时间,超级星饭团的资历最老,上线于2015年8月,最“年轻”的一款是2020年1月上线的明星新势力,其他四款大多于2019年上线。

不过,“饭圈”女孩茜茜(化名)最熟悉的还是Owhat,对于Owhat被下架,她也早有预料。2020年9月,中央网信办也曾点名“饭圈”问题,称新浪微博、豆瓣网、超级星饭团等6家网站平台存在大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打榜、大额消费、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互撕谩骂的不良信息和行为。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出手整顿“饭圈”时提出,要打击五类乱象,“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等行为”被排在第一类。

当时,茜茜就对记者表示,“Owhat可能是整顿重点,在它上面可以买明星周边,但粉丝后援会也通过Owhat集资,用集资的钱来给明星刷数据、买礼物之类的”。

‘叁’ 主播带货月入赶超明星薪酬,假货泛滥收割粉丝,直播的乱象何时休

话题背景

直播带货乱象丛生,乌烟瘴气。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其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由于利益极大,很多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投入到直播带货当中。直播带货的乱象何时才能罢休,何时才能真正发挥这个卖货体制的优势?

所以我认为应该去将直播带货的节奏慢下来,在注重销售量的同时把控质量,同时消费者更应该擦净双眼,积极维权。不让自己的权益受到危害,不让某些黑心主播赚自己的血汗钱。

‘肆’ 怎样看待如今的饭圈乱象

“饭圈”乱象就到了必须整治的地步。但是,整治之外,如何引导互联网语境下的青少年汲取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应是我们加以重视和亟待思考的问题。有一点必须明确,对于主流价值的认同和追寻,对至真、至善、至美的尊崇和守望,应是每个时代必须坚守的“价值坐标”。

@中国网:节目本身是无罪的,商家逐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制的打投机制无疑会产生恶果。粉丝经济背后的巨大利益让商家与平台趋之若鹜,而“割韭菜”总要有一把镰刀。

面试模拟:

为让自己喜爱的艺人出道,不少粉丝买大量乳制品开盖扫码投票后将奶倒掉,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选秀节目日渐增多,“饭圈女孩”的惊人行为也一次次刷新了公众的底线,这次倒奶事件不仅仅是畸形饭圈文化的完美体现,更让我们看到了对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缺位和娱乐圈风气治理的缺失,所以一定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这种畸形的“饭圈文化”,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首先,严重污染了互联网的良好生态。粉丝们大量的刷屏点赞,无脑式的投票应援,让很多平台和贴吧成了这些“饭圈女孩”唇枪舌战的战场。再加上互相喜欢的艺人不同,从一开始形成的群体对立,升级成了谩骂互撕,让网络乌烟瘴气,不堪入目。

其次,这也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随着“饭圈”越来越低龄化,不少未成年人也加入了进来,本身未成年人的心智还未健全,再加上在这个大染缸中耳濡目染,逐渐自身的价值观、金钱观也会被带偏,这就让我们对于下一代的成长越发的担忧。

最后,给社会大众带来的不便也不能忽视。不少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围堵机场出站口,演唱会后在马路上聚集,疯狂抢购明星同款商品等等一系列事情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这次倒奶事件更是把大家反感的情绪推上了高潮。

要想解决好这些影响,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背后的种种原因:第一,青少年的“三观”教育存在缺失。学校和家长在一味追求孩子的成绩背后,并没有在“三观”的树立上下足功夫,同时,对于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思想问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少年从这种疯狂撒钱,“创造”明星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这正是家庭关爱的缺失。

第二,商家的逐利行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也是重要的原因。这次倒奶事件揭露了商家的嘴脸,为了谋取利益,利用粉丝的疯狂热情以及不成熟的金钱观从而“割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第三,监管部门的反应也相对滞后。每次这种事情发生之后,群众都会站出来说“相关部门早干什么去了?”,这其实也不能怨民众们发牢骚,毕竟这类事情发生的不是一次两次了,我们为什么没有可行的手段加以管制呢?

根据这些原因,我来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以期能加以改善:

第一,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应该在青少年除了学习成绩的培养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国家网信办近期开展为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正当其时。孩子的“三观”正确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树立了,这种无脑的追星行为自然而然也就少了。

第二,综艺节目和商家应该树立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用合法的手段去牟利,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少一些投机,多一些实干。

第三,相关部门应该未雨绸缪,查缺补漏。强化监督监管机制,鼓励举报投诉,及时收集社会上的负面问题,及早下手,完善相关管理办法和法规,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相信,对于“饭圈文化”的“早期毒瘤”切了一刀之后,会恢复它该有的生机和意义,“饭圈”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伍’ 近几年出现一些粉丝经济乱象,你觉得最大责任方在谁

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有几个顶流的明星凉凉了,也揭露出了许多饭圈的乱象、粉丝经济乱象。造成粉丝经济乱象,我觉得最大的责任方是资本。

一、资本的推动,资本赚的盆满钵满

粉丝经济乱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资本在后面推动。资本发现了流量红利的好处,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了各种选秀节目、明星打榜等。在很多综艺节目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到资本去用舆论去诱导这些青少年粉丝,告诉她们如果喜欢自己的爱豆,那么你就去支持爱豆,为爱豆花的钱越多,那么你就越爱爱豆。通过这种方式资本收集了大量的资金,一波一波的割韭菜,最后这些资本赚的一个个盆满钵满。

只有改变这些“圈”,才能够让青少年的身心更加的健康,不会受到饭圈、游戏圈等这些不良文化圈的影响,治理各种圈的迫在眉睫。

‘陆’ 为追星打投达1.5亿,粉丝人均买105张专辑,“饭圈”乱象何时休

央视节目《东方时空》出专题谈论整治“饭圈”乱象,近20分钟深入分析,引来全网热议。主持人提出的观点是:粉丝“疯狂”行为不断,触碰法律道德底线。开篇以吴姓男艺人的事情为例,在警方发布通报后,很多粉丝仍然发表出格言论,妄想偶像能躲避法律处置。节目组采访了一些粉丝,小王表示是有人在群里引导说这些话。

闹得沸沸扬扬的“选秀粉丝打投倒奶事件”

一段时间来,“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等问题屡见不鲜,这既对青少年追星形成了不好的示范,也严重扰乱了影视行业的发展秩序,对社会秩序、文明环境同样有害无益。

整顿“饭圈”乱象,应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网站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社区规则和用户公约,着力规范“饭圈”各参与主体的网上行为;家长、学校、青少年组织、媒体等也应积极参与,共同肃清“饭圈”不良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营造健康友善的“饭圈”文化。

阅读全文

与粉丝经济乱象多久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镇平幸福路办事处属于什么街道 浏览:32
进贤健康码怎么弄 浏览:903
在事业单位上班多久可以去考公务员 浏览:804
酒泉经济发展如何 浏览:7
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607
婚姻和爱情怎么结合 浏览:351
爱情为什么会被誉为最伟大的歌手 浏览:620
曲靖健康码怎么填写 浏览:735
故事的发源地是什么 浏览:298
幸福三重奏邓捷用的什么音响 浏览:839
湖北健康码什么用 浏览:652
1653的爱情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624
如何变成最幸福的人 浏览:428
婚姻不被理解该怎么办 浏览:573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哪些合同有效 浏览:860
宁波红色码怎么健康打卡 浏览:912
哪个字代表着幸福的意思 浏览:761
幸福树营养液多少钱一袋 浏览:804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怎么晋升职级 浏览:410
怎么称赞大学毕业美女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