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湘东经济如何

湘东经济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14 03:12:07

A. 湖南的经济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盛产湘莲、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湖粉等。湘莲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着名特产,产量历来居中国首位。
湖南为中国四大产茶省之一。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其中最着名的茶叶品种“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岳阳君山独产。另有着名的茶中奇珍(贡茶)——三叶虫茶。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位。着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武冈铜鹅、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最为着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2014年,湖南省农业实现增加值2020.3亿元;林业增加值225.5亿元;牧业增加值682.4亿元;渔业增加值220.6亿元。全省粮食播种面积497.5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3.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2.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33.0万公顷。全省粮食总产量3001.3万吨。 湖南省工业门类齐全,全省拥有14家国家级开发区、1家综合保税区、67家省级开发区和29家省级工业集中区,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铅锌硬质合金及深加工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工业领域有机械、轻工、食品(不含烟草制品)、电子信息、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9个千亿产业,有长沙工程机械、岳阳石化2个千亿产业集群,有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4个千亿产业园区,有22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4年,湖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0749.9亿元,比上年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23.2亿元,比上年下降3.7%。 金融: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255.6亿元。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2357.4亿元;个人存款余额16767.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783.1亿元。
证券: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上市公司数量93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78家,境外上市公司15家。全省全年直接融资总额达1856.3亿元。全省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55家,证券交易额41662.6亿元。辖区共有期货公司3家,成交金额达94485.7亿元。
保险:截至2014年末,湖南省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587.7亿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达226.3亿元。 国家级试验区、示范区: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
国家综合保税区: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衡阳综合保税区、湘潭综合保税区
国家级高新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娄底经济开发区、湖南望城经济开发区

B. 帮帮忙呀!!!!

2003年湖南总人口仍保持低速增长

(统计信息057期)

湖南省统计局 2005-07-09 12:30:11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表明:2003年湖南人口发展呈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密度加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家庭户规模缩小、婚姻关系比较稳定、在校学生增加,人才储备增大等七大趋势,但农村超计划生育现象、人口性别比偏高、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等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2003年湖南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3年年末湖南省总人口为6662.80万人,比上年增加34.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3453.33万人,占51.8%,女性人口为3209.47万人,占48.7%,分别增加19.77和14.53万人。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 82‰,死亡率为6.87‰,自然增长率为4.95‰。与2002年比较, 全年人口出生率回升了0.26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回升了0.09个千分点,但全省总人口仍保持低速增长的态势。

(二)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3.50%
2003年,城镇人口为2232.04万人,比上年增加110.9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33.50%,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14个市州中,提高最快的是湘西自治州市,城镇化率上升了2.82个百分点,其次是郴州、长沙市,分别上升了2.72和2.26个百分点。目前,城镇化率最高的是长沙市,为49.1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5.66个百分点;其他依次为株洲40.80%、湘潭39.68%、岳阳36.63%、郴州32.01%、常德30.31%、益阳29.49%、衡阳28.92%、张家界28.25%、娄底28.10%、湘西自治州25.86%、永州24、84%、怀化市24.80%、邵阳24.64%、

(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15人,人口地域分布格局依旧
人口密度是表现人口分布的主要形式和衡量人口分布地区差别的主要指标。2003年,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15人,比2000年的299人增加16人。目前我省人口密度最高的是湘潭市,每平方公里为562人,远远高于全省水平;其次是长沙、娄底、衡阳、益阳、岳阳、邵阳、株洲、常德市。人口密度处于全省水平以下的有永州、郴州、怀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但综观13年湖南人口总量排序情况,由于各地人口总的增长速度较低,因而人口在自然地理分布上,以湘东、湘中、湘南地区人口较稠密,湘西北部人口相对稀少的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四)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提高,65岁以上人口超过550万
2003年,我省总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72.62万人,比上年减少60.87万人,占19.1%,下降1.0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为4833.26万人,增加72.02万人,占72.54%,上升0.71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龄人口为556.92万人,增加23.15万人,占8.36%,上升0.31个百分点。

(五)家庭户平均规模继续缩小,两代户是家庭户的主体
2003年,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39人,分别比2000年的3.46人、1990年的3.77人减少0.07和0.38人。从家庭户类别看,两代户的比例最高,占57.06%;其次为三代户,占17.86%;一代户和单身户分别占12.61%、7.7%;四代及以上户占0.58%。说明两代户家庭是湖南家庭户的主体,其中父母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占两代户家庭的90%以上,成为其主要组成形式。

(六)人口婚姻关系较稳定,城乡差别较大
2003年,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未婚者占20.46%,有配偶者占72.46%,丧偶者占6.01%,离婚者占0.88%,婚姻状况比较稳定。

低龄早婚人口减少,男性15-21岁、女性15-19岁(即未达到法定婚龄年龄)人口中,未婚比例由1990年的97.40%上升到2003年的98.98%。30-44岁未婚人口占同龄人口的比重由1990年的3.3%上升到2003年的4.1%,大龄青年"老大难"问题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得到改变。离婚比例由1990年的0.60%上升到2003年的0.88%,反映出人们在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对婚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许多问题,直接涉及到家庭结构及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需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从婚姻状况的城乡差别看,城镇有配偶比例和离婚比例均高于乡村,未婚比例和丧偶比例均低于乡村。调查显示,城镇未婚比例为19.22%,低于乡村1.81个百分点;城镇有配偶比例为75.22%,高出乡村4.02个百分点;城镇丧偶比例为4.46%,低于乡村2.53个百分点;城镇离婚比例为1.09%,乡村离婚比例为0.76%,表明城镇人口的婚姻稳定程度明显低于乡村。

(七)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人才储备逐年增长
2003年,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56%,小学升学率达到99.78%,初中入学率达到96.26%,分别比上年提高0.92、1.04和3.03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根据统计年报资料,2003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达到53.72万人,在学研究生19421人,高中在校生106.57万人,初中在校生382.2万人,分别比上年提高28.09%、37.28%、16.51%和1.8%。小学在校生比上年下降11.48个百分点。在校生比例的提高,尤其是高等文化层次在校生的增加,为湖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也是实现"科教兴湘"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二、2003年湖南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出生水平仍然处于较高位置,农村超计划生育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
1990年以来,全省人口出生率尽管由23.93‰下降到2003年的11. 82‰,但和全国各省、区、市相比仍处在较高水平。按照人口出生率高低排序,湖南在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12位,仍属于生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省份。由于受生育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改变,低生育水平仍有一定的悬殊,特别是农村超计划生育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乡村人口生育率为38.11‰,分别比市、镇高出10.43和4.71个千分点。2003年全省计划生育率为93.09%,而未按生育政策生育的新生婴儿中,农村明显高于城市。可见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人口性别比偏高
2003年,人口性别比为108.4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9.09,二孩以上出生性别比超过200,农村更为突出。

(三)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
2003年,城市化率还只有33.50%,在中部六省中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高于河南(27.21%)、安徽(32.1%),低于江西(34.02%)、山西(38.81%)、湖北(42.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城镇化水平差距更加明显。1998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1995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5%,发展中国家为38%,最不发达国家为22%。

(四)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社会保障的压力增大
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和老龄人口绝对数的增加,在如何搞好老龄人口的衣、食、住、行和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等方面,将是政府和社会不容忽视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承办:人口社科处
执笔:孟晓晨
核稿:周碧红

C. 浏阳和萍乡的经济哪个好

2016年萍浏醴三市基本数据:

1、萍乡市,地级市,面积2761.93平方千米,人口167万,辖安源、湘东、上栗、芦溪等两区两县,7街23镇11乡1城郊管委会,2016年GDP938.28亿元。
2、浏阳市,县级市,面积5007.75平方千米,人口145万,辖4街26镇2乡,2016年GDP1218.2亿元。
3、醴陵市,县级市,面积2156.46平方千米,人口107万,辖4街19镇,2016年GDP580.8亿元。
注:萍乡市数据不含莲花,没有别的意思,仅为更好比较原萍浏醴三地的发展变化。
2018年萍浏基本数据:
1.“2018年,萍乡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平稳、优化、提升”的特点,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9.05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四个季度累计增幅均高于8.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增幅列全省第5位,四小地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69.27亿元,比上年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48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2. 2018年,浏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2.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64.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82.2亿元,分别增长4.6%、8.7%和9.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3.6%、71.3%和25.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6.1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7.1∶64.4∶28.5。

D. 有人知道萍乡市怎么样吗在江西地级市中排第几啊

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素有“赣西文化堡垒”,“赣西明珠”之称,又是江西省的重要工业城市。现辖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和江西省萍乡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总人口183万,中心城区(不含湘东区)面积44.7平方公里,人口43.16万。萍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萍乡自建县以来有1700多年历史。萍乡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着名的老工矿城市、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爆发地、中国工农革命军的诞生地、中国少儿先锋队的诞生地、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安源煤矿为代表的近代民族工业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古朴的傩文化、吴楚风格兼备的民俗文化、信民遍布东南亚的杨岐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神圣的安源山、神奇的武功山、神秘的杨岐山等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近年来,萍乡市以建设赣湘边际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城市、文化旅游商贸城市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大力营造“以创建促创业、以创业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创建为大家,创建靠大家”深入人心。经济发展方式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民素质显着提高,创建活动高潮迭起。先后获得“江西省卫生城市”、第三届“全国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先进城市”、2005年“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江西省园林城市”,连续五次“全省双拥模范城”、三届 “全国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2006年被评为“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暨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安源区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2007年,萍乡市在江西省级文明城市考评中名列第二,仅排在南昌之后;2008年,萍乡市获“江西省文明城市”光荣称号。

E. 东汉十三部州各州人口、经济情况

东汉末各州郡人口统计

一、东西两汉人口分布分析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和战乱都直接导致大量人口消灭和伴随的巨大物质财富的毁灭,三国时期是更是中国人口的一个低谷。资料库中,我们了解到公元157年东汉人口达五千六百多万,大动乱后公元260-28o年,魏、蜀、吴三国人口可能总数才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时人口虽然锐减,但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因为有很多“部曲”是不计入官方人口统计的。

史书公认仅曹cao破徐州一次坑杀江淮难民就达数万口,竟至"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192年,董卓部将李隺、郭汜攻破长安,"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隺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两年间数十万户人聚居的繁华地区竟然所剩无几,一片荒凉。少帝刘协逃出长安后,住处是以荆棘编的门户,宫女缺衣食,许多饿死途中。随驾官员出门打柴,往往倒毙在路边。袁绍军队在河北,有时靠桑椹供食。袁术军认在江淮,不得不以蚌蛤充饥。更有甚者,孔融曾为人吃人制造理论根据。他说吃不认识的人,就好比吃猩猩吃鹦鹉。程昱向曹cao提供的军粮中就夹有不少人肉干。全国各地都是十室九空。

以下是一段汉朝人口综述:

两汉时期汉代的人口调查皆为户数和口数并列。口赋(算钱)是国家的主要收入,户赋则指定为列侯、封君的收入。

《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末元始二年103郡国户口数总共为户万,口万。如以秦岭淮水为南北界线,北方人口占4/5弱,南方人口占1/5强。

如以汉武帝时所置14个监察区来划分,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过5百万的有司隶和豫、冀、兖、青、徐五州,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的冀、豫、鲁和皖、苏的淮河以北地区。人口总数占全国的55%。关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长安附近,密度约达到每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其次是太行山以东平原地区,除了鲁中山地、胶东半岛和滨海地区外,人口密度估计也在每平方公里百人以上。由此而形成二条人口比较密集的带状地区。东西向的是自京兆(长安)—河南(雒阳)—陈留—济yin(定陶)—山阳—东海;南北向的是自清河—魏郡—河内、河东—河南—颍川—汝南。这种分布显然与交通路线有关。长江流域人口集中在成都平原、南阳盆地和太湖平原,这无疑是由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促成的。

西汉末年的战乱,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同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得到开发,人口显着增加。

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永和五年(140)的版籍,全国有户933.6665万,口万。秦岭淮河以北人口占3/5,以南占2/5。户数超过百万,口数超5百万的有豫、荆、扬、益4州,除了豫州外,其余3州均在长江流域,其户数占全国的42.2%,口数占全国的37.26%。可见经过了138年,南北人口的分布起了显着变化。

与西汉末年人口相比,扬州增加了1/4,荆州和益州都增加了一倍。其中增加最显着的南阳郡(南阳盆地),人口从194万(尾数不计)增至244万,零陵郡(湖南南部湘、资、潇水流域)从14万增至100万,长沙郡(湘、资水中下游流域)从23万增至105万,豫章郡(今江西省)从35万增至166万,巴郡(四川东部)从70万增至108万。可见南方人口的增加除了北方人口南移外,还由于原来中原王朝势力不及的地区深入开发的结果。而黄河流域除了少数几个郡国外,人口普遍减少。而根据各处收集到的材料,人口数如下:

公元105年(东汉永兴元年)5325

公元122年(东汉延光四年)4869

公元140年(东汉永和五年)4915

公元156年(东汉永寿二年)5649万

东汉末年开始,中国进入了长期分裂和战乱时期。黄河流域屡经兵燹,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洛阳附近,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从洛阳至彭城(今徐州)的黄淮平原上,经曹cao和陶谦之间战争,“墟邑无复行人”。除了战争中死亡外,大批中原人民向相对安定的地区迁徙。三辅、南阳人民多迁往益州。徐州一带人民多避乱江东。江淮之间十余万户皆渡江而东,“江西遂虚,合肥以南惟有皖城”。还有不少士大夫甚至渡海远徙交州。在蜀汉、东吴政权内任职的不少是黄河流域迁来的士大夫。

此外,还有不少中原人士逃往幽州、辽东,甚至去鲜卑境内。如东汉末刘虞为幽州牧,“青徐士庶,避黄巾之难归虞者,百余万口”(《后汉书·刘虞传》)。

三国鼎立局面稳定后,迁往辽东的往往复归故土,而迁往南方的大多定居下来。以后魏蜀吴三家为了充实各自统治区内的实力,利用政治手段强迫人民迁居其统治中心的周围。如建安末曹cao讨张鲁,进入巴东、巴西郡(今川东),劝诱当地人民8万余口迁至邺、洛阳;继而曹既平张鲁,迁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三辅。曹丕建都洛阳,徒冀州5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蜀后将蜀人3万家迁往洛阳和关中。东吴孙权在建安年间连续西征盘居在长江中游的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迁至江东。刘备入蜀带去了大批荆州人士,以后几次北伐南征,也迁民于成都平原。此外,东汉末年,北方乌桓、鲜卑逐渐入居中原,散布于沿边诸郡。匈奴入居汾水流域的就有3万余落。东吴征服山越后,也将越人从山区迁至平原,总数约有10余万人。

经三国时期屡年战争,人口死亡、逃亡、隐匿的数字是相当高的。所以据西晋太康初年(3世纪80年代)的户籍,全国仅246万户,1616万口。黄河流域仍占56.72%,长江流域占34%。黄河流域集中在可、冀2州,约占全国人口的32.12%。全国郡级人口分布第一位是河南郡,即曹魏政权首都洛阳的所在地,有11万户,以下依次为与河南郡接界的河内郡、东吴旧都建业所在地的丹阳郡、今冀南与鲁接界的阳平郡、蜀汉旧都成都所在地的蜀郡,户数都在5万以上。可见是由三国时代人口迁移的结果。

而更一步的分析表明:若以亡蜀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蜀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蜀魏的比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一。再以吞吴的人口数计算,吴约二百三十万口,若假设前述魏蜀人口不变(因史料考证欠缺,略以三国人口零成长为前提),吴魏比为为百分之五十六。三国时期总人口约767万,与上述之值并无太大出入。

二、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人口

司隶

河南(洛阳)人口100万

河内,人口80万

河东,人口57万

弘农人口19万

京兆(长安)人口28万

冯翊,人口14万

扶风(陈仓在扶风境内),人口9万

豫州

颍川(许昌原是颍川一县)人口43万

汝南,人口210万

梁国,人口43万

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小沛是沛国一县)人口25万,曹cao封刘备为豫州牧时,正因为刘备在豫州的沛国。谯为沛国的治所,刘备又一度屯兵在沛,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张飞会抢走夏侯家的女孩。

陈国,人口154万

鲁国,人口41万

冀州

魏郡(邺城、黎阳都在魏郡)人口69万曹cao平袁氏之后,把邺作为主要的大本营,后来封魏公、魏王,直至称帝,国号为魏就来源于此。

钜鹿人口60万

常山人口63万

中山(北平属中山)人口65万

安平人口65万

河间人口63万

清河人口67万

赵国人口18万

勃海(治南皮)人口110万

兖州

陈留,人口约87万

东郡(治所在濮阳)人口60万

东平,人口45万

任城,人口20万

泰山,人口44万

济北,人口23万

山阳,人口60万

济yin(治所在定陶)人口65万

徐州

东海(治郯,陶谦任刺史时治所在郯,后移彭城)人口70万

琅邪,人口57万(曹cao破吕布后,从琅邪、东海、和青州的北海分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安置臧霸等泰山群寇)

彭城,人口50万

广陵,人口41万

下邳,人口61万

青州

济南人口45万

平原人口100万

乐安人口42万

北海人口15万

东莱人口48万

齐国(治临菑),人口49万

荆州

南阳(宛、新野、博望都在南阳)人口243万

南郡(江陵、秭归、当阳、华容、白帝城、襄阳、夷陵都在该郡,后来分别被三国分占,刘备把白帝城改成永安郡)人口74万

江夏人口26万

零陵人口100万

桂阳人口55万

武陵人口25万

长沙,人口105万

扬州

九江(寿chun、合肥都在该郡)人口43万

丹阳(秣陵在丹阳郡,既后来的建业)人口63万

庐江人口43万

会稽人口48万,后来吴又分出建安郡

吴郡人口70万

豫章,人口166万,后来孙策又分出庐陵、鄱阳郡

益州

汉中(上庸、西城都在其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

巴郡(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

广汉(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后来刘备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yin平也是从广汉分置出来的。

蜀郡(治成都)35万

犍为,61万,刘璋时又分江阳郡

牂牁26万

越巂62万

益州郡:11万,治所在滇池

永昌189万,刘备时又分出了云南郡

凉州

陇西(狄道、临洮都在该郡)人口3万

汉阳(冀、上邽、西县都在该郡)13万

武都8万

金城8万

安定3万

北地1.8万

武威3.4万

张掖2.6万

酒泉1.2万

敦煌2.9万

并州

上党(壶关在上党)12万

太原20万

上郡2.8万

西河2万

五原(九原也属五原)2.3万

云中,2.6万

定襄1.3万

雁门25万

朔方0.7万

幽州

涿郡63万

广阳(蓟,即beijing,在该郡)28万

代郡12万

上谷51万

渔阳43万

右北平5万

辽西8万

辽东,8万

玄菟4.3万

乐浪,25万

交州(孙权时又把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个州)

南海25万

苍梧46万

郁林

合浦8万

交趾

九真20万

曰南,10万

以上数字是顺帝时的人口数字,共计4915万人口,到桓帝时增加到5648万,汉末到三国时期连年战乱,人口急剧下降,到三国末年,魏的人口是443万,蜀94万,吴230万,晋初增长到1616万,也远不及东汉时的人口数。

F. 江西萍乡那里最富裕是不是上栗县

截至到2018年年底,上栗县不是萍乡市最富裕的县。安源区才是萍乡市最富裕的区县。

在2018年的江西省各区县经济排名中,上栗县名列第29,在萍乡市各区县中排名第3,排在它前面的有湘东区(排名25)和安源区(排名16)。

2018年萍乡市各县区经济排名如下:

全省第16,安源区,GDP:269.21亿元, 增长:8.7%,财政总收入:40.31亿元。

全省第25,湘东区,GDP:194.66亿元, 增长:8.6%,财政总收入:18.78亿元。

全省第29,上栗县,GDP:186.98亿元, 增长:9.8%,财政总收入:20.58亿元。

全省第43,芦溪县,GDP:138.74亿元, 增长:10.1%,财政总收入:14.08亿元。

全省第90,莲花县,GDP:60亿元, 增长:8.5%,财政总收入:8.15亿元。



(6)湘东经济如何扩展阅读

上栗县,隶属江西省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正北,东邻宜春市、芦溪县,南连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西接湖南省醴陵市,北壤浏阳市。总面积70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上栗县辖6个镇、4个乡, 总人口为52.22万。

上栗县诞生了爆竹祖师李畋、才子刘凤诰、史学家李有棠、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张国庶。上栗是中国烟花爆竹之乡、中国傩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江西省森林城市。 2019年3月,被确定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G. 湘东区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萍乡市湘东区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0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64元 ;(数据来源:湘东区统计局《湘东区2015年12月主要经济指标》)

H. 湖南经济怎么样

湖南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 2009年GDP达到129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湖南在新的世纪再次进入全国前十,排名第十。(2009)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5510.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0.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增长14.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07.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33.08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4216.16亿元,增长13.3%。(2008) 外贸状况 2008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100亿美元,达125.66亿美元,增长29.7%,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84.10亿美元,增长29.1%,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1.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 2008年,全省财政总收入1308.55亿元,增长16.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7.02亿元,增长18.2%。实现税收收入486.27亿元,增长18.4%。上划中央“两税”470.79亿元,上划中央所得税120.73亿元,分别增长13.4%和18.9%。 湖南2009年财政收入1498.06亿 增长13.98%,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840.22亿元,增加117.5亿元,增长16.26%,上划中央“两税”536.48亿元,增长13.95%,上划中央所得税121.36亿元,增长0.49%。省本级完成财政收入449.05亿元,为预算的100.19%,增长7.2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9.6亿元,增长2.66%。 外资利用状况 2007年,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世界500强已有40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 农业 200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603.87亿元,比2006年增长4.6%。 工业 2007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33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655.97亿元,增长24.3%。其中,轻工业增加值862.88亿元,增长20.5%;重工业增加值1793.09亿元,增长26.4%,增幅继续高于轻工业。优势产业增长加快,实现增加值2004.60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加快4.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29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 国内贸易 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5%。 旅游业 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73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5%。接待入境旅游者120.57万人次,增长24.2%;旅游外汇收入6.42亿美元,增长27.5%。接待国内旅游者10766.9万人次,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681.54亿元,增长24.7%。 劳动就业 2005年末,全省从业人员3801.8万人,同比增加54.7万人,增长1.5%。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789.88万人,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城镇从业人员1011.92万人,增长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7.5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贫困人口和扶贫计划 2004年,全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2.3亿元,共有21.2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或越过低收入线。全省建设饮水解困工程2171个,帮助24.67万人解决了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30.45万个;完成141所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建设;帮助1.18万贫困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支柱产业 湖南的工业门类齐全,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能源、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 [编辑本段]农业资源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全省国土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74万亩,丘岗山地2.56亿亩,河湖水面2043万亩。全省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岳阳是着名的淡水鱼类产地,产量全省第一。 特种动植物种类较多,森林资源充裕,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宜农荒地总量在全国居第11位,种子植物资源约占全国1/7,人均水资源是全国人均的1.5倍。 湖南无论是从气候、生物、土壤、水等自然资源来说,还是从农村劳动力等社会经济资源来说,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200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603.87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1193.61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1045.24亿元,增长3.8%;渔业产值178.51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144.10亿元,增长9.1%。农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播种面积5295.85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种植面积155.74千公顷,增长14.8%;甘蔗种植面积 21.73千公顷,增长8.8%;油料种植面积926.55千公顷,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085.42千公顷,增长3.8%。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粮食总产量2910.1万吨,比上年增长0.3%;烟叶19.58万吨,减少9.0%;出栏肉猪7955.60万头,增长3.3%;出栏牛227.35万头,增长3.2%;出栏羊873.52万头,增长1.2%;出笼家禽6.41亿羽,增长6.1%;水产品产量199.65万吨,增长5.5%。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全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全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全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全国第3位。着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冬菇、苡米、辣椒等。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全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宾湖水牛、湘西黄牛、湘东黑山羊、武冈铜鹅、临武鸭、浏阳三黄鸡、桃源凤凰鸡等,最为着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其中青鱼、草鱼、鲤鱼、鳙鱼、鲢鱼、鲫鱼、鳊鱼等4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不仅产量高,而且味道美。还有名贵的鲥鱼、银鱼、鳗鲡、黄鳝、甲鱼等,尤富有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总之,湖南在只占全国3.2%的耕地上产出了占全国6%的粮食、8%的棉花、13%的柑桔、6%的油茶籽、11%的猪肉、8%的淡水产品,不仅为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为确保全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出口创汇作出了巨大贡献。湖南具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它的跨世纪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现在正是湖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

I. 湖南的湘东与湘西,有什么区别吗

这是一月初在长沙旅行时拍的一组照片。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吃店,却让我明白一件事情:如果把湖南分为东、西两部分,那么湘东和湘西是“两回事儿”。


当然,如果你是湘西人在长沙,不妨去南墙湾巷18号寻一寻这家小店,重温陪伴你长大的儿时的味道。

J. 益阳属于湘东还是湘中靠近娄底还是邵阳经济在湖南属于什么水平

益阳位于湘中偏北
当然靠近娄底噻!

益阳位于北纬27°58′38〃至29°31′42〃、东经110°43′02〃至112°55′48〃,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它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北紧靠省会长沙市及岳阳市。
湖南各市州若干经济数据及排名
GDP(亿元)
湖南省: 5612.26
长沙市: 1108.85
岳阳市: 590.54
常德市: 583.37
衡阳市: 541.23
株洲市: 452.48
郴州市: 394.50
湘潭市: 332.78
邵阳市: 332.67
永州市: 327.85
怀化市: 291.23
益阳市: 287.33
娄底市: 268.00
湘西州: 98.60
张家界市: 96.09

GDP增长率(%)
湖南省: 12.0
长沙市: 14.8
湘潭市: 13.4
娄底市: 13.4
郴州市: 13.0
常德市: 12.5
株洲市: 12.4
张家界市:12.3
岳阳市: 12.2
永州市: 11.8
益阳市: 11.0
衡阳市: 10.8
邵阳市: 10.8
怀化市: 10.7
湘西州: 9.6

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元)
湖南省: 9117
长沙市: 17638
株洲市: 12635
湘潭市: 11767(约数)
岳阳市: 11172
常德市: 11064
郴州市: 9239
衡阳市: 7528(约数)
娄底市: 7124
益阳市: 6992
张家界市:6680
永州市: 6544
怀化市: 6540
邵阳市: 5010
湘西州: 40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湖南省: 1981.29
长沙市: 668.09
郴州市: 157.70
岳阳市: 152.85
常德市: 145.56
衡阳市: 137.05
株洲市: 130.33
永州市: 112.28
湘潭市: 104.50
邵阳市: 103.36
娄底市: 93.20
益阳市: 75.71
怀化市: 66.26
湘西州: 58.80
张家界市: 43.0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湖南省: 2069.84
长沙市: 525.13
岳阳市: 196.15
衡阳市: 176.27
常德市: 176.02
郴州市: 159.30
株洲市: 159.03
邵阳市: 113.50
益阳市: 102.37
湘潭市: 101.80
永州市: 99.45
怀化市: 96.41
娄底市: 85.20
湘西州: 46.78
张家界市: 32.51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湖南省: 54.38
长沙市: 24.54
湘潭市: 6.75
株洲市: 5.90
岳阳市: 4.63
娄底市: 3.50
衡阳市: 2.43
郴州市: 1.67
常德市: 1.49
永州市: 1.45
湘西州: 1.40
益阳市: 1.30
邵阳市: 0.50
张家界市:0.42
怀化市: 0.34

人口(万人)
湖南省: 6697.70
邵阳市: 739.70
衡阳市: 718.95
长沙市: 610.38
常德市: 601.05
永州市: 572.72
岳阳市: 529.35
怀化市: 495.29
益阳市: 458.54
郴州市: 457.71
娄底市: 405.10
株洲市: 370.93
湘潭市: 282.80
湘西州: 266.63
张家界市:157.29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湖南省: 8617
长沙市: 11021
岳阳市: 10136
株洲市: 10061
常德市: 8872
湘潭市: 8602
郴州市: 8567
益阳市: 8291
衡阳市: 7958
邵阳市: 7398
娄底市: 7240
张家界市:7113
怀化市: 6911
永州市: 6261
湘西州: 5894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湖南省: 2838
长沙市: 4315
湘潭市: 3713
株洲市: 3536
衡阳市: 3464
岳阳市: 3336
郴州市: 3161
常德市: 2953
益阳市: 2713
永州市: 2446
邵阳市: 2315
娄底市: 2184
怀化市: 2164
张家界市:2029
湘西州: 1602

照数据看益阳的经济水平还不行啊

阅读全文

与湘东经济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镇平幸福路办事处属于什么街道 浏览:30
进贤健康码怎么弄 浏览:901
在事业单位上班多久可以去考公务员 浏览:802
酒泉经济发展如何 浏览:5
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爱情是什么 浏览:605
婚姻和爱情怎么结合 浏览:351
爱情为什么会被誉为最伟大的歌手 浏览:618
曲靖健康码怎么填写 浏览:733
故事的发源地是什么 浏览:296
幸福三重奏邓捷用的什么音响 浏览:837
湖北健康码什么用 浏览:650
1653的爱情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622
如何变成最幸福的人 浏览:426
婚姻不被理解该怎么办 浏览:571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哪些合同有效 浏览:858
宁波红色码怎么健康打卡 浏览:910
哪个字代表着幸福的意思 浏览:759
幸福树营养液多少钱一袋 浏览:802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怎么晋升职级 浏览:408
怎么称赞大学毕业美女 浏览: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