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南省那个地区的经济最好
湖南省会长沙
其他地市经济水平一般
B. 湖南省有哪几个城市经济发展比较靠前
衡阳,其实呢?岳阳、常德、衡阳这三座城市之间的差距是极小的。毕竟发展因素都相差不多。但衡阳市却有着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衡阳市内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其次,五岳之一的衡山也坐落在此城市。虽不如泰山名气大。但却也有自己的风姿。也为整个衡阳市增添了一定的经济活力。你觉得衡阳市的未来发展潜力如何呢?能不能成功超越岳阳、常德两大城市,成为湖南省的经济第二城呢?
C. 湖南哪里是经济最好的地方
湖南经济最好的当然是长株潭地区了,浏阳的花炮、长沙的文化娱乐产业、株洲的重工业这都是全国闻名的啊
D. 湖南和湖北的经济实力哪个更强
湖北的经济实力更强。
一、经济:
2019年湖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9752.12亿元,同比增长7.6%。201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1%。2019年,全省进出口总额4342.19亿元,同比增长41.2%。2019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长7.7%
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45828.31亿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9.0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098.62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920.60亿元,增长7.8%。
二、运输
湖南:2018年全省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5448.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8%。货物周转量4404.3亿吨公里,增长2.0%。
湖北:2019年,湖北省完成货物周转量7237.85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8.4%;旅客周转量1386.79亿人千米,下降2.2%。
三、旅游
湖南:2018年全省国内游客7.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入境游客365.1万人次,增长13.1%。旅游总收入8355.7亿元,增长16.5%。
湖北:2018年,湖北省国内旅游人数7.27亿人次,增长13.8%;国内旅游收入6344.33亿元,增长15.0%。
(4)湖南经济协作哪里不错扩展阅读:
湖北人民生活
2019年,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涨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降。
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0%,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E. 湖南那里的经济怎么样
湖南经济主要集中于湘东北,长沙、株洲、湘潭、岳阳、衡阳和常德为工商业发达城市。2009年GDP达到129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湖南在新的世纪再次进入全国前十,排名第十。(2009)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5510.3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0.9%。湖南的工业门类齐全,已初步形成以冶金、机械、电子、食品、能源、建材等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
总体来说,湖南经济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但发展极不平衡,同时发展空间巨大,可以有很好的作为。
F. 湖南最强的经济圈“黄金大道”贯长株潭
晕 还以为是啥题呢
G. 我国湖南长株潭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湖南规划"长株潭"城市群推动经济大发展 五十多年以前,湖南有人提出了建设"毛泽东城"的构想。但是,真正实施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战略,却是近几年湖南省的一件大 事。城市化的道路到底怎么走?民革湖南省委就长、株、潭三市融合的方案,以及城市群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当地政府提出了重要建议。如果追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经济一体化的构想,可以上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有人提出的"毛泽东城"。但真正实施三市经济一体化,却是近年来的事。从现在看来,提出"融城"是晚了而不是早了,在20世纪80年代,以张萍教授为首的湖南经济界,曾提出了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方案。但由于观念的局限,未能进入实质性操作。"如果当时坚持搞下去,长株潭经济区要比上海浦东开发区早成立8 年。现任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张萍教授心中感慨颇多。近年来,经过湖南省和三市的上下统筹,在交通、金融等多方面的合作已经先行了一步,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雏形已经具备,该区域也被纳入国家十五发展规划和全国重点支持发展的7大城镇密集区之一。正因为如此,该区域被湖南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去年5月到11月,民革湖南省委员会在通过对三市的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等有关单位进行调研后,写出了《关于长、株、潭城市群经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与建议》的调研报告,对长株潭城市群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湖南提出长株潭三市经济一体化,有一个原因是看中了三市的城镇分布的密度比较大。民革湖南省委员会在经过详细调研后认为,三市城镇分布密度大的优势正在被城市化水平低、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等劣势所掩盖。长、株、潭地区的总面积为27690平方公里,人口1391.44万人,2001年三市平均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000元左右,城镇人口仅占全区人口的40%,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加上该地区是内陆省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达到了 60%以上,使得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的后发优势不明显。报告认为,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执行的是一整套反城市化的发展战略。而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执行的又是"就业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反城市化政策,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该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性弱质现象积重难返: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过于分散等等,制约了该地区规模效应的发挥,影响着城市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另外,长株潭城市经营过程中的制度资源严重短缺也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制约该地区发展的要素主要有两类,其中一类是工业化过程引致城市群所产生的积聚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优位经济效应;另一类就是制度创新过程对各种经济和社会资源运行规则的重新制定与运行所产生的持续稳定性影响。长株潭城市发展中已有的制度安排主要是过去围绕各自的发展战略而建立起来的,不仅将该地区的城市发展限制在狭窄的轨道中,而且形成了三市各自为政的行政分割体制。不可避免地为现在的"融城"带来了负面效应:三个城市小而全的建设,基础设施低效能;同结构、同业生产,争市场,高损耗,工业建设各自为政、大而不强等等。有的城市的发展还留了尾巴等等。20年渐进式的改革并没有完全突破计划体制下原有的制度安排。因此,该地区城市经营的新理念急需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包括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投融资制度。长株潭地区的从业人员结构和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以及城市经营过程中带来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影响该地区的发展。长株潭地区的从业人员的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成为了农民收入水平难以较快增长并与城镇居民差距日益扩大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也是该地区内需不足的一种表现,这些大大削弱了该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外,城市急剧扩张带来的城市建设中反映贫富差距的空间分异现象日益明显,从长远看,势必将造成犯罪率增高、失业率增加、地价下跌、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依赖福利政策等问题;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一大隐忧;拆迁的问题也同样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在总结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民革湖南省委的报告,以更大的篇幅提出了加强长株潭城市群经营的建议和对策。报告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长株潭地区的整体规划,重点抓好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和空间拓展规划。由于规划的滞后,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湘潭8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60%近年内没有开发业绩,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与长株潭区域规划不明确。取代过去长时间的分而治之的,是要形成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现代城市群,其空间架构主要有三个方案:一种是三个城市独立发展,逐步连接成片;其二是三市交接的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在这里投资兴建市场、商场和旅游等低水平项目,不仅使这里难以发展为三市的经济中心,反而造成了重复建设,浪费了资源;其三是认为三市结合部区位应该成为今后该地区的中心位置,三市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原动力,应该相向发展。按照这三种方案,可以将一、三种结合起来,在尊重三市个性特别是尊重长沙市作为城市群的首位城市的基础上,积极瞄准三市结合部这一中心位置相向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群,同时为了加强三市的协调,应该尽快成立长株潭经济协作区,进一步整合该地区的规划和管理。民革湖南省委认为,经营长株潭城市群要强调以企业品牌为中心,第一是对长株潭地区原有的重工业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重组。长株潭地区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好,投入大,但弱点是"大而不强梗可以利用三市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将三市的工业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品牌,造就出规模大、质量高并且富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第二是瞄准新领域,有可能使长株潭地区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优势积累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品牌。进一步发展城市化水平,长株潭城镇密集,但是建制镇多,规模小,平均不到4000人,因此该地区吸引力弱,功能也弱小,长株潭地区要形成带动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并且在全国城市群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就要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群,应该集中力量将一大批富有发展潜力的建制镇提升到人口在10-20万甚至更多的中等城市,增加城市数目。报告驳斥很多人认为的城市增长过快将带来负面效应的说法。从国际经验来看,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走城市化道路来实现的。另外从以往不同规模的城市用地来看,强调城市空间紧凑、城市集中发展具有效率优势。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与知识科技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知识科技型产业并重,这长株潭城市群与湖南其它各城市群发展的不同点,着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长株潭地区劳动力相对比较丰富的资源特征相符 合。必须按照地区比较优势原则,扩大非农就业比重,力争按三、二、一产业的先后发展顺序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大力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从古今中外经营城市的实践看,城市化的快速成长过程,实际就是广大民众以高度的热情追求新产业、新品种、新市场和新生活的过程,就是老百姓不断积累财富、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像长株潭这样资金高度缺乏的内陆区域而言,发动社会力量筹措建设资金,对于活跃区域经济,加速湖南省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长株潭地区应该成为制度创新的前沿阵地。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经营城市的思想与过去反城市化的制度安排迥然相异,它不仅要求社会的广泛参与,而且还要求城市的所有资本诸如自然生成资本、人力作用资本甚至与他们相关的延伸资本都必须进入市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市场的全面推进又必然需要社会政策的跟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等都需要推陈出新,长株潭必然要成为一块制度创新的热土,同时也只有创新才能经营好长株潭城市群。
H. 湖南哪个市经济最好
经济当然是长沙啊 如果想确切点的话 到各市官方网站上去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I. 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是哪个
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是长沙。
一、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城市,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也是湖南省重点打造的强省会经济城市,在中部城市里地位仅次于武汉,近年来,它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这里的经济,每年都在增速,所以长沙也是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
二、长沙的文化底蕴。长沙在古代被称为“潭州”,别名“星城”,它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发源地。后来,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所以也成为学子们向往的大都市。
七、对于外地人来说,长沙是一个收入高、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同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都是它的优势,所以它吸引了更多外地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人口多了经济必然就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