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经济指标主要有哪些
国际上通用的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2、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3、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
(1)宏观经济分析的指标有哪些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问题复杂、理论多样、经验各异:
1、问题复杂指的是宏观经济学包含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充满了复杂问题的学科。
2、理论多样指的是在宏观经济学中,存在包括古典理论、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理论、供给学派等在内的多重理论学派。
3、经验各异则主要强调宏观经济学有针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案例研究,由此得到的经验与结论也不尽相同。
2. 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指标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供参考。
3. 宏观经济三大指标是什么
GDP 国内生产总值
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公认地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2019年中国GDP是99.09万亿,比上一年增长6.1%,位列世界第二!但是长远来看中国GDP增速是不断的在下滑。
2.PMI 采购经理指数
概念: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汇总出来的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趋势。
50%为PMI荣枯分水线,50%以上表明经济扩张的信号,50%以上表明经济衰退的信号,主要分为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PMI是难得的领先型经济指标,可以提前根据PMI判断未来的经济形势。
3.通货膨胀
概念:因为货币供给过度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提起通货膨胀就必须说到CPI和PPI。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大幅上涨,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的目的在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
4. 宏观经济三大基本指标是什么
1、 本地生产总值,即本地生产总值
2、 价格指数,包括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买价格指数
3、 失业率
拓展资料:衡量宏观经济的三个指标
一、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
1.GDP分类
用于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GDP分为四类: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所谓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后所能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即经济潜力;实际GDP是社会的实际GDP。
潜在GDP与实际GDP的比较可以反映社会宏观经济状况:
潜在GDP=实际GDP。这表明社会经济潜力已得到充分发挥,是最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潜在GDP>实际GDP。这意味着,如果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但实际生产的东西较少,就会出现经济萧条和市场收缩,这被称为经济收缩或经济过冷。
潜在GDP<实际GDP。这意味着经济潜力很小,但实际生产的东西很多,而且会出现通货膨胀,这被称为经济过热。名义GDP和实际GDP。所谓名义GDP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所谓实际GDP是以基准年价格计算的GDP值。基准年是以某一年的价格为固定价格,并以此价格计算未来每年的GDP。
通过比较实际GDP和名义GDP,我们可以知道价格是稳定的,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二、 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它是整体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一项。
→ 仅限消费品
CPI只计算消费品的价格变化,而不计算其他产品的价格变化。在中国,CPI仅反映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八类商品的价格。
→ 只计算零售价格
CPI仅以零售价格为统计标准。换句话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获得的商品价格是CPI的统计基础。
2.生产者价格指数
→ 仅用于生产资料
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为批发价格指数,只计算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不是消费品的价格。例如,计算钢铁和煤炭的价格。
→ 只计算批发价
由于生产资料以批发的形式出售,因此PPI的统计标准是批发价格而不是零售价格。
三、 失业率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各国将人口分为两类:工作年龄人口和非工作年龄人口,但分类标准不同。例如,在中国,18-60岁的人口称为工作年龄人口,其他年龄的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在美国,工作年龄人口指的是16-65岁的人,其余的人口称为非工作年龄人口。
所有劳动适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分为三类:第一类,普通学校的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仍在接受教育;第二,丧失工作能力的人,如残疾人;第三,自愿放弃劳动机会的人,如全职妻子。劳动力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所谓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失业率=失业/劳动力
5. 宏观经济分析的经济指标分为哪几类
主要指标分为:
一、国民经济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工业增加值
3、失业率
4、通货膨胀
5、国际收支
二、投资指标
1、国家预算内资金
2、国内贷款
3、外资利用
三、消费指标-消费品零售总额
四、金融指标
1、货币供应
2、存贷款余额
3、金融资产总量
五、财政指标
1、财政收支
2、国债规模
以上回答请参考
6. 宏观经济包含哪些方面指数
宏观经济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CPI)、失业率、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可以反映出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通货膨胀率(CPI)是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主要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决策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如果CPI经济指标出现较大的增幅,表示市场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因素。
失业率指的是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的劳动力的数值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率的数据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对外债权债务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反映了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关系,也能反映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升降情况。
7. 我国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的话有3种方法:GDP的算法有三种方法:
1、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一般来说经常用的是收入法,特别是在做题或者分析问题的时候。
GNP,即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简称gnp) 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计算公式:GNP=C+I+G+(X-M)
GNP—国民生产总值
C—消费支出又称个人消费支出
I—个人总投资支出(设备的更新和净投资)
G—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含政府补助、失业救济、退休金等福利支出及国债利息支出)
X—出口总额
M—进口总额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 国民生产总值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一般做题和分析问题用的也是第一种计算方法。
个人收入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得到的所有收入总和.
作用:个人收入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的指标。
国民收入NI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
简单地说,国民收入NI=NN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出+政府对企业补贴。
作用:国民收入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简单地说,DPI=PI-所得税=个人消费C+个人储蓄S。
作用:个人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
8. 衡量宏观经济的的基本指标有哪些
国际上通用的判断宏观经济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9. 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经济指标主要有哪些
国际上通用的四个常见经济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就业率和国际收支平衡。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它由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际收入两部分组成。国际上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最常见的经济指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率(GDP增长率)。
通货膨胀是指用某种价格指数衡量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宏观经济形势好坏而言,最佳状态是温和通胀,即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保持通货温和膨胀。
10. 请列举,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它们怎样反映经济状况
宏观经济指标大致分为:
1,经济总体指标,此类指标主要反映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需求类指标,反映投资和消费状况的指标都列入此类。
3,货币类指标,和货币政策有关的指标。
4,财政类指标,与财政政策有关的指标。
5,部分经济领先指标以及市场运行指标。
经济指标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
宏观经济学是分析师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在依据宏观经济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后,更具体的工作就体现在对经济指标的分析和解读方面了。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