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家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财政指标五大方面。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包括:
1.国内生产总值
2.工业增加值
3.通货膨胀
4.失业率
5.国际收支
二、投资指标包括:
1.政府投资
2.企业投资
3.外商投资
三、消费指标包括: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四、金融指标包括:
货币供应量
利率
汇率
外汇储备
五、财政指标包括 :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赤字或结余
❷ 宏观经济指标有哪些
宏观经济指标是体现经济情况的一种方式,主要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指标、消费、金融、财政指标等。
宏观经济指标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起着重要的分析和参考作用。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2、工业生产总值: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3、就业率: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
4、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其他国家在一定时期进行的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交易的记录。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收支和资本项目收支两部分。经常项目收支主要包括贸易、劳务和单方面转移。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最直接的作用结果是汇率。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该国货币坚挺,有升值潜力;反之长期逆差则货币疲软,货币有贬值可能。
❸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一般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发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二、具体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❹ 宏观经济包含哪些方面指数
宏观经济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CPI)、失业率、国际收支。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可以反映出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通货膨胀率(CPI)是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主要用于宏观经济分析决策和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如果CPI经济指标出现较大的增幅,表示市场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市场经济具有不稳定因素。
失业率指的是一定时期满足全部就业条件的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的劳动力的数值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失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失业率的数据月份变动可适当反应经济发展。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对外债权债务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反映了国家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关系,也能反映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升降情况。
❺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5)宏观经济有哪些方面扩展阅读:
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发展史
1、产生
宏观经济学来源于法国魁奈的《经济表》和英国马尔萨斯的“马尔萨斯人口论”。1933年,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提出《宏观经济学》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在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出版后迅速发展起来。凯恩斯把国民收入和就业人数联系作为中心进行了综合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或称古典宏观经济学阶段。
第二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2、发展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的着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
特别是自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不承认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承认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着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经济学在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❻ 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有什么
1、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两类,一是财政政策,二是货币政策,两者往往是配合使用的。
2、财政政策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下滑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发行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提振市场信心,防止经济衰退。比如中国在1998年开始、持续5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再如2008年推出的4万亿投资,加上地方投资约12万亿。在经济上升周期,则一般以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投资,防止经济过热。财政政策还包括扶持某些产业发展、见面税收等。
3、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有三:公开市场业务,即中央银行回收或卖出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即调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缴的存款比例,因此缩小或扩大资金供应量,这一工具威力很大,较少使用;调整再贴现率,即调整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贷款的利息率,以此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往往配合使用,在经济下行期往往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双松组合;在经济上行期往往是双紧组合。
❼ 宏观经济学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释义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❽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