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昌临空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南昌临空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2016-11-17在江西省南昌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临空经济区祥和四路360号2楼209室。
南昌临空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60126MA35LAMY7W,企业法人陈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南昌临空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受托管理股权投资企业;从事投资管理及相关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南昌临空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南昌临空产业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②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布局
南昌临空经济区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南昌、九江两市城市共建融合和产业互补对接,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
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空间如何布局?10年间发展目标如何?入区发展企业将获得哪些政策支持?目前临空经济区招商、建设进展如何?……昨日下午,江西省发改委、南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对外公布《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首次揭开223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规划的神秘面纱,并就上述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公众释疑解惑。
总体布局三大区域
根据《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包括桑海经开区,新建县樵舍镇、乐化镇、金桥乡的部分区域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总共约223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总体格局为空港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包括昌北机场周边约23平方公里范围(机场区占地13.3平方公里,机场周边直接关联产业与服务区9.9平方公里);集聚发展区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桑海经开区的58平方公里,新建县樵舍镇的68平方公里、乐化镇的23平方公里、金桥乡的22平方公里,南昌经开区的白水湖管理处、冠山管理处29平方公里;临空辐射区主要向南昌市新建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九江市永修县等周边区域辐射拓展。
规划体系初步形成
新规明确了临空经济区战略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长江中游高端产业集聚区和绿色智慧空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和改革创新示范区;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和强力引擎。
为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按照“统筹规划、分区启动、同步招商、早见成效”的思路,南昌临空经济区以10平方公里产业核心区建设为引爆点,聚焦政策和资源,通过短短几个月的奋力拼搏,在昔日的荒山荒漠上,一座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据悉,根据省政府批复的《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南昌市已经起草了《南昌临空经济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和责任体系,市委、市政府讨论后将立即组织实施。同时,即将启动《南昌临空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
明年昌北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
“发展目标分阶段制定,每五年一次‘裂变’。”相关人士介绍说,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初步形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
未来,南昌将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临空产业体系,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功能布局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
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形成向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
一心: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
一廊: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两轴: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发展轴;沿赣江依托港口形成赣江黄金水道发展轴。
两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发展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区,包括机场周边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镇化区域,重点发展物流基地、总部基地、商务基地、休闲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
据悉,《规划》制定的政策措施涉及体制机制创新、航线航班发展、产业发展引导、扩大开放合作、保障建设用地等各个方面。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支持组建精简统一高效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推行企业化运作和管理;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做法,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支持开展环评、能评试点等;航线航班发展方面,省、市财政共同出资设立航空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航线航班发展,鼓励培育机场航空口岸和开辟客货运新航线航班。
产业发展引导方面的政策尤为值得关注。“对进入临空经济区的重大项目,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在专项资金安排上给予特殊扶持。”据相关人士介绍,南昌临空经济区将建立临空产业投资项目库,明确准入条件,重点引入符合临空产业发展导向、带动性和创新能力强的知名企业。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科技、产品新、成长快的创业投资企业等。
另外,将争取尽快批复设立综合保税区;落户的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可申请减按15%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颁发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省、市政府还将保障建设用地,统筹安排临空经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切块保障临空经济区内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形成“航、铁、公、水”四位一体交通运输优势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位于临空经济区最核心区域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瓜洲圩堤围绕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南片区的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对接;对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网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临空经济区现状图,对临空经济区内小微工业园片区和桑海开发区片区路网连接问题形成了初步意见。连接昌九大道干线道路工程正分五个标段同时展开施工;港口北大道项目将于10月1日前通车。
“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港码头建成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真正形成临空经济区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集成、多式联运交通优势。”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路建到哪里,水、电、气就配套跟进到哪里。同时,为产业发展配套的1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专用标准厂房, 13栋单体建筑主体已全部完工。邻里中心概念性规划已出具第一阶段成果。
吸引欧菲光、中国北车项目入驻
招商引资方面,南昌在产业定位上确定了“1+X”的发展战略,其中“1”指以临空经济指向特征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X”指关联产业或其他临空导向的高端制造业。在政策扶持和交通优势的吸引下,南昌临空经济区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引进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其中,总投资53亿元的深圳欧菲光产业园已经落户,总投资110亿元、一期投资60亿元的深圳莱宝高科,中国北车、快递物流园、艾炜特、电商产业园等招商项目进展顺利,酷派手机6000万台(第一期3000万台)生产线即将入驻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第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投入生产运营。
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确立。临空经济区管委会下辖五个园区,即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航空物流产业园、其他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对管辖园区实行统一规划制定与监管、统一产业布局与准入、统一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统一招商政策和考核。
同时,将桑海生物医药产业园58平方公里、小微工业园起步区10平方公里(含综合保税区3.3平方公里)范围划归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直接管辖负责开发推进;其余范围进行统筹管辖,由县区(新建县和经开区)平行推进。
管委会内设机构采取大部制,内设“四部一局”:即综合协调部、产业协调部、规划建设和资源环境协调部、社会管理部和财税局。同时,管委会加挂南昌市临空经济区建设投资集团公司牌子。管委会下辖的产业园区均采用企业化管理运作模式,专司负责招商引资和园区项目建设。
③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介绍
南昌临空经济区地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区域。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把南昌打造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利于促进南昌、九江两市城市共建融合和产业互补对接,推动昌九一体化发展。
④ 南昌临空经济区管委会是什么级别
determinants in the cytoplasm is crucial to proper
⑤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简介
谋划空港经济蓝图 2025年建成大型客运航空枢纽
2014年3月28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2014-2025年)》。根据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及周边服务区为核心。临空经济区总体格局分为空港
枢纽区、集聚发展区和临空辐射区。空港枢纽区和集聚发展区的规划面积为223平方公里。
南昌临空经济区将构建“一心、一廊、两轴、两区”,形成向鄱阳湖扇形敞开式的功能布局。“一心”是指以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重点建设航空客货枢纽、多式联运设施和客运换乘中心,形成多功能立体交通枢纽。“一廊”是指沿梅岭-溪霞水库-白马庙休闲旅游中心-象山森林公园-南矶山湿地候鸟观景区-环鄱阳湖西侧生态旅游带,形成一条西南至东北的弧形生态屏障,打造集生态保护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廊道。
“两轴”是沿昌九高速公路、昌九城际铁路以及昌九大道形成昌九城市发展轴;沿赣江依托港口形成赣江黄金水道发展轴;“两区”则是指: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发展临空型先进制造业;产城融合区,包括机场周边和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镇化区域,重点发展物流基地、总部基地、商务基地、休闲基地和配套基地等。
根据规划,南昌临空经济区确定了3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1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0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集聚人口20万人。
到2020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集聚人口45万人,初步形成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到2025年,昌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临空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1000亿元,集聚人口100万人。建成国内大型客运航空枢纽和中部国际货运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区基本成型。
⑥ 南昌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概况
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港口北大道10月1日前通车
《南昌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划》公布后,南昌按照“依托成熟路网,形成环形互通”的建设思路,调集各方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迅速启动临空经济区起步区主干道建设。
位于临空经济区最核心区域内,湖滨北路、小微大道、建业大道、瓜洲圩堤围绕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南片区的环形路网已全面贯通、对接。并对小微工业园福银高速以北7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网进行了梳理,制作了临空经济区路网现状图,对临空经济区内小微工业园片区和桑海开发区片区路网连接问题形成了初步意见。
昌九大道干线道路工程正分五个标段同时展开施工;港口北大道项目将于10月1日前通车。拥有4个2000吨泊位的龙头港码头建成后将与赣江黄金水道连接,真正形成临空经济区内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四位一体的立体集成、多式联运交通优势。
目前,临空经济区核心区域内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也在快速推进,确保路建到哪里,水、电、气就配套跟进到哪里。中小微企业孵化基地第一期10万平米标准厂房即将投入运营。邻里中心概念性规划已出具第一阶段成果。
筑巢为引“金凤”来 规划建设6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为让企业“拎包”入驻,南昌规划建设30万平米标准厂房,目前,已建成的10万平米标准厂房已预售一空,尚在规划中的20万平米也被全盘订购。
上半年,南昌还将在临空起步区北部再开辟30万平米以上的新战场。其中,二期15万平米标准厂房项目工程于6月28日开工建设,计划2014年10月底前完成主体施工;三期10万平米标准厂房项目工程已完成土地平整和地质勘探作业,将于近期开工,计划2014年10底前完成主体施工。
同时,针对企业留住研发人才和蓝领工人困难,南昌还专门委托绿地集团在起步区东西两面分别建设占地100亩的人才公寓和邻里中心,通过邻里中心商业、文化、体育、卫生等配套,为企业的员工提供餐饮、娱乐、住宿、购物“一站式”服务,让员工安得下来。
招商引资“开门红” 超百亿元高端项目落户园区
尽管南昌临空经济区起步区还在建设中,但是已经吸引了众多投资商的目光,成为了外来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围绕打造新型工业化的标杆区、示范区,南昌大力开展定向招商,引进了一批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高端、前端、深端产业项目。
其中,总投资53亿元的深圳欧菲光产业园已经落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一代纳米银触控面板、高清摄像模组、高端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和传感系统,以及可在3年内形成世界第一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触控系统生产基地、第二大的传感识别系统生产基地和第三大的高清摄像模组生产基地,综合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
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北车机车生产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动工仅用了4个月的实践,项目达产后“南昌地铁 南昌制造”将变成现实。
总投资10.9亿元的快递(电商)物流园项目,集成化引进了国内快递物流业排名前5位的顺丰、圆通、中通、友和道通、优速等龙头企业,构筑起南昌电商物流大平台。
总投资30亿元的酷派系列智能手机终端生产项目,项目达成后可形成年出货量6000万部智能手机,项目落户将带动一大批关联配套企业落户,使园区真正成为全省智能手机生产的高地。
投资近百亿、用地规模2000亩的江西LED产业集群基地项目和用地规模800亩的鸿利光电项目、恒动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正在积极对接洽谈中。
⑦ 江西省的南昌市有几县几区
截至2019年3月,南昌市辖3县(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6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新建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总面积7402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
1、东湖区
隶属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南昌市的中心城区, 东以北京西路与洪都大道的交会点、洪都北大道、青山湖西岸线、青山北路、青山湖闸与富大有堤交会点为界;南以北京西路、八一广场南端、八一大道、中山路、中山桥、中山西路为界;西、北均以赣江南航道中心线为界。
东湖区地处南昌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15°1′-35′,北纬28°40′-44′之间。截至2016年,东湖区9个街道110个社区,17个家委会,21个行政村,辖区面积56.95平方公里。
2、西湖区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心城区。素有“千年南昌看西湖”的美誉,西湖区面积为39.2平方千米。西湖区有纪念东汉高士徐孺子而建的孺子亭,绳金塔,观音阁,清风楼,南浦飞云,黄秋园纪念馆等人文景点,船山路,书院街,朱紫巷等蕴含古巷文化的街巷,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周恩来旧居等革命旧址。
截至2014年,西湖区下辖10个街道(南站街道,南浦街道,西湖街道,朝阳洲街道,十字街街道,桃源街道,广润门街道,系马桩街道,丁公路街道,绳金塔街道)、1个镇(桃花镇)和1个农场(朝阳农场),共计136个社区、13个行政村。
3、青云谱区
位于南昌市区的南部,东经115°51′15″-115°56′3″、北纬28°36′22″-28°39′32″。面积43.17平方千米。均匀海拔高度23米,最高点为岱山,海拔高度54.16米。主要河流有抚河、漕溪、万溪、黄溪和梅溪。主要湖泊为象湖。属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
截至2000年底,全区辖5个街道、1个镇:洪都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徐家坊街道、青云谱镇。共有46个社区、12个行政村。
4、湾里区
位于南昌西郊,距市中央18千米。地处南昌城西北部的西山山脉中段,东南邻新建县,西毗安义县,北接永修县,属南昌市近郊,距市中心18公里。占有省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地理优势。
全区总面积251平方千米,其中非农业人口37274人。全区辖站前街道、幸福街道2个街道和招贤镇、梅岭镇、罗亭镇、太平镇4个镇。共有11个社区(居委会)、37个行政村。区政府驻招贤镇。
5、青山湖区
是江西省南昌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城东,赣江下游,青山湖畔。全区呈城乡合一的格局,属赣抚河流冲积平积平原地貌。南昌市青山湖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冬季短,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
青山湖区辖湖坊、塘山、京东、罗家4个镇,上海路、青山路、南钢、站东4个街道办事处,江西青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园区。共有60个村民委员会,110个社区居委会,18个家委会,238个自然村。
6、新建区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心城区西北,是人文荟萃的“千年古邑”,享有“鱼米之乡”之称。东临赣江,西连西山,北至鄱阳湖,南与丰城市、高安市接壤。新建区政府所在地长堎镇与南昌市隔江相望,随着南昌市“一江两岸”发展格局的推进和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建设,新建区已成为南昌市的新城区。
全区区域面积2193.32平方公里。据2015年8月新建区官网显示,新建区下辖12个镇、6个乡,276个村委会、37个居委会,区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
7、南昌县
隶属江西省南昌市,介于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是江西省首府首县,江西省第一个百强县。东接进贤县,南邻宜春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
截至2014年,南昌县辖16个乡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银三角管委会,分别为:莲塘镇、向塘镇、蒋巷镇、三江镇、幽兰镇、塘南镇、冈上镇、武阳镇、广福镇等9个镇;南新乡、塔城乡、泾口乡、八一乡、黄马乡、富山乡、东新乡等7个乡。南昌县有264个村委会和71个居委会及社区。 政府驻莲塘镇。
8、安义县
位于江西省中北部,为南昌市代管郊县,东邻湾里区、永修县,南接高安市,西与奉新县、靖安县接壤。截至2015年末,全境665.4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为30.06万人,常住人口18.77万人。安义人多属江右民系,通行赣语。
安义县全境666平方公里。辖龙津、鼎湖、万端口、石鼻、东阳、长端口、黄洲7镇、乔乐、新民、长均3乡和万端口垦殖场,共109个行政村,1093个自然村。
9、进贤县
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南岸,浙赣铁路与316、320国道交汇处,属南昌市代管。总面积1971平方千米。2016年,全县年末户籍总人口85.18万人(多为汉族江右民系),通行赣语。全县辖9个镇、12个乡、1个场。共有28个居委会、27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民和镇中山大道,距江西省会南昌市6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