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10 03:09:30

经济学指的是什么

经济学指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属经济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以理论经济学为主,兼有应用经济学的属性,也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旨在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1)经济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任意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训(含就业指导)、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含创新创业实践)和毕业论文。

⑵ “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经济学的意思要从好几个方面进行解释,不是一概而论的,一下是理解经济学的几个要点。

1、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它途径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实证经济学是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规范经济学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2、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经济学的范畴包括三部分。第一,在知道有关的局限条件或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所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第二,这是经济学最容易的一部分了,是有了竞争的准则,经济学可以推断人的行为会怎样,资源的使用会怎样,财富或收入的分配会怎样

3、经济学是关于某个特定的社会如何处理它的经济问题的科学。凡是要用不充足的手段去达到各种各样目标的时候,就存在着经济问题。

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问题的学科,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

⑶ 经济学指的是什么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

⑷ 经济学是什么意思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

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

(4)经济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经济学的对象:

经济学的对象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社会经济发展是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主体创造、转化、实现价值过程中主客体的对称关系,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以主体创造价值活动为主导的、主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规律,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经济学

⑸ 经济学是学什么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政治经济学根据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为了突出某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发从某个侧面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自觉从整体上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对称经济学就是科学经济学。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⑹ 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经济学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经济学又可称为经济科学(economicsciences)。

经济学(economics)即:经世济民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及其社会在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各种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经济者,经世济民也。世者,人类社会也;民者,社会主体也。有“民”与“民”之间拉出一条“需求和满足需求”的线,连结成一对“商品供求”关系,这就是“经”;而“民”与“民”两个“社会主体”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这就是“济”。经济学,即:经世济民的学问,或经世济民的科学。经济学,是以“公民”及其“商品”和“商品要素”(如“土地”、“劳力”、“技术”、“空气”、“水”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因此,商品是经济的起点,商品学是经济学的基础,财务学、会计学是经济学的桥梁。

⑺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这既是经济学的定义,也表明了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年发表之后,经济学可始被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集中于研究构成整个经济制度的各个单位的行为---厂商、家庭和个人的行为。它研究单个的单元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影响这些决策的因素。
宏观经济学集中于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尤其是那些总体数字的变化,如总的失业率、经济增长率、贸易差额。这些总体数字告诉我们的不是任何单个厂商或家庭的情况,而是总体的和平均说来的情况。

⑻ 经济学是什么简介

经济学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经济学类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悉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历程
1895年,京师大学堂设立之初,就开设了经济类课程。

1912年,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最早的经济类科系——商学社。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教育界开始探索经济类教育和研究的“中国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学专业教育主要学习苏联,按照苏联模式设置专业和课程体系。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被确定为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和一定经济理论与专业知识的经济专门人才。

1966年后,经济学专业教育完全停滞,直到改革开放后,经济学专业得到了恢复和扩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经济类专业分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其中经济学专业属于经济学门类。[2][3]

在教育部2012年、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经济类专业的学科门类为经济学,专业代码为020101,为经济学类专业。[4]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为4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修满学分且完成全部培养方案的情况下,可以提前毕业,但修业年限不得少于3年;未修满学分和未完成培养方案的,可以延后毕业。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

1、熟练掌握1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第一外语非英语的,如开设第二外语,应尽量开设英语。

2、具有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和良好的数学基础,能够运用数学方法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

3、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处理、模型设计、研究分析和论文写作。

(2)专业知识

1、牢固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指标的内在联系。

2、理解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发展演进、学派差异及争论重点。

3、熟悉经济学理论运用的市场环境、政策依据和政策效果。

4、了解经济学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

(3)其他相关领域知识

经济学类专业人才所从事的理论研究与实际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需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因此,根据具体专业属性还须熟悉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人文学科、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⑼ 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为了突出一个阶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经济学从一个方面自发地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科学经济学根据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自觉地研究价值规律或经济规律的整体。

经济学的核心是经济规律,在对称经济学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扩展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经过优化配置和再生后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本质。

(9)经济学是什么扩展阅读

经济学的对象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通过主体来创造价值,主体和客体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主体创造价值,主体和客体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经济学出发点反映了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经济客体和经济主体的对称关系展开为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运动,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从不对称到对称的转化运动形成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展开为经济学的逻辑体系。

⑽ 经济学是干什么的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经济学的发展曾经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于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希腊色诺芬与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中国经济学家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逐步由政治经济学向科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不断完善。

经济学的性质:

1、经济学核心思想。

经济学核心思想是通过研究、把握、运用经济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最大限度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学思维方式。

经济学思维方式认识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揭示经济本质、指导经济工作的思维方式。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经济学思维方式必须是对称逻辑的非线性思维方式。

阅读全文

与经济学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心理学什么是爱情 浏览:227
寡姐的婚姻怎么处理 浏览:946
前程讲述什么故事 浏览:498
怎么才能把凯经济提升到1万以上 浏览:930
幸福肥怎么做好吃 浏览:685
磁县幸福城多少钱一平方 浏览:645
婚姻咨询介绍所的电话号是多少 浏览:262
真挚友谊小故事有哪些 浏览:59
遇到你我感觉很幸福怎么回 浏览:838
心灯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22
美女嘴唇发紫是什么原因 浏览:985
吉林长春经济合同律师哪里找 浏览:52
怎么扫进店人员的健康码 浏览:216
女生怎么找对象会更加幸福 浏览:111
我怕丢了幸福的猪什么意思 浏览:971
哪个城市有粉丝经济 浏览:195
等女孩什么时候再相信爱情的文案 浏览:950
爱情是什么短篇文章 浏览:19
营口市事业单位最新殡葬费是多少 浏览:747
事业单位信用检索是什么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