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苏联新经济政策开始结束分别是什么时候
1921年—1928年
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1)新经济政策实行了多久扩展阅读:
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1928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
1920年11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B. 新经济政策起止时间
1921年到1925年,是列宁在世时推行的新经济政策,1924年列宁去世后,新经济政策也逐步取消,所以思想划分的。1921-1928,到1928年斯大林重视,提出第一个5年计划废除了新经济政策,才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
C.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农业、工业、贸易、分配、流通这五个方面,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做出的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而新经济政策就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在农业方面,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将部分工业恢复私营经济,但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一些企业也有租给外国资本家的,但是这些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在贸易方面,新经济政策允许私商自由贸易来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在分配方面,新经济政策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在流通方面,新经济政策废除了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苏联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那么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呢?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它的措施有关,首先来看一下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
(1)新经济政策采用固定的粮食税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
(2)它允许农民在交付了粮食税之后多余的粮食自由买卖,这也就是说新经济政策承认了市场机制。
(3)它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便是要保持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
(4)它将一些大工业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托拉斯和辛迪加,然后实行经济核算。
(5)它取消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也就是废除了实物配给制,代之以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的按劳分配制度。
(6)它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的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实现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
(7)它允许允许外国资本进入苏维埃,并在国内实行租让和租赁,而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
(8)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重建了银行和税收制度,并实行了货币改革,将不稳定的苏维埃纸币取消,代之以稳定发行的货币切尔文卢布。
在这些措施之下,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的工农联盟。而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实质便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而使得苏联逐渐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
在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之后,苏俄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的十年“文革”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实际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是在借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之上所实行的。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之间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苏俄国情,国内社会动荡,经济困难。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十年“文革”之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当时的中国社会一片动荡不安,国内经济频临崩溃。因此,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都是在社会混乱、经济萎靡的背景之下实行的。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都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而改革开放则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都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苏俄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本国经营,中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大力向外国招商引资,发展市场经济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得苏俄工农业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稳固。而改革开放使得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两者都是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而实行的,改革开放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D. 苏联新经济政策是什么
苏联新经济政策指的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
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
2、工业
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
允许自由贸易。
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4)新经济政策实行了多久扩展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背景:
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但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1921年3月,俄共“十大”召开,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并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新经济政策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E. 什么是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1、农业方面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
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2、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
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
3、流通方面
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历史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F. 新经济政策是在何时实行的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是什么他的实行有何历史效果你如何看待这个政策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原因:
①(工业)战争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②(农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政治)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开始着手经济政策的调整。
作用和意义:
第一,标志着苏维埃政权把工作中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消除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第三,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第四,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建立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五,新经济政策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是由于后来的苏共领导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了。或许,这就是造成苏联后来解体的原因。
G. 新经济政策从哪一年开始结果如何
1921年3月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H. 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在( )。
补充一下:
1921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施的时候只有苏维埃俄罗斯,苏联直到1924年12月才成立。所以通常称其为苏俄(或俄国)的“新经济政策”。
I. 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分别是
苏联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分别是1918~1920年和1921年3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临时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主要内容:①国内贸易国有化。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②余粮收集制。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③实物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⑤全部工业国有化。
新经济政策是为了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和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的政策。主要内容有:①农业上,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上,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③贸易上,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④分配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J. 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哪年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Нов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