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源有那些历史名人
历史名人
邹大昕——字东启。宋朝河源人。任广州佥判时,发现东洲与黄木湾之间,交通不便,立即计划施工,将鹿步湖岸凿开,使两地十余里的水路畅通,便利来往行人交通运输。后当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庙以示纪念。
邬干于-一又名朝宪。湖南新化人。曾先后到日本、美国等地留学,回国后致力于教育事业,民国31年秋,任五四中学校副校长。民国33年创办行素中学。民国36年(1947年)春迁至长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人北京编辑社,从事编译着述。同年底,被聘为湖南文史馆员。着有《崇德初级中学设立实验班答客问》.
河源简介:
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原有11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17个,占乡镇总数的14.8%。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4个村委会和149个社区居委会。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河源犹如镶嵌在东江之畔的一颗明珠,河源市区别名槎城。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以新丰江为界,槎城划分为新老城区。老城具有1500多年的历史,公元492年而江北的新市区是1988年建市后才建起的新城,一老一新,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历史人文景观和令人骄傲的现代奇迹。
人们说河源是一个灵秀的城市,到处繁花争艳,草木吐秀,空气清新,但是让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水,一个城市能灵秀到哪里去呢?的确,河源“一城风景半城水”,除两江之外,市区内还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人工湖——鳄湖,两江一湖托出了河源“青山绿湖碧水城”的山水旅游城市形象,形成了一种清朗、明丽、现代与传统和谐相融的城市风光。
河源历史:
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着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河源未来:
河源市成立于1988年1月,是广东省的一个年轻城市,也是京九线上的一个新兴城市,辖源城、和平、龙川、紫金、东源、连平等6个县区,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322万。
河源,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万年至4000年,河源市域内所在的东江中上游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214年,秦朝就在这一带设县而治,首任县令就是后来统一岭南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的赵佗,县治设在龙川县佗城镇。现有新石器遗址、唐代正相塔、宋代龟峰塔、孙中山祖居(由闽入粤第一代)。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河源,靠山近海,区位优越。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处于珠江三角洲边缘,历史上与惠州、东莞、深圳、汕尾曾属同一地区,市区距广州、香港均不到200公里,河源实际上是内陆与沿海的结合部。这种独特的区位,既有利于接受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又有利于沟通国内外大市场。
河源,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河源是京九入粤第一市。京九铁路经过江西省进入河源境内,穿越三县和市区,并在龙川县城与广梅汕铁路接轨,设立华南最大编组站。105和25国道纵贯全市,规划建设的河惠、河梅等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由此构成了河源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河源成为粤东北的交通枢纽。此外,以市区为中心的现代通信网络已经形成,实现了城乡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并且,还拥有一类口岸。
河源,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河源是“港深水塔”,全省最大的两个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都在河源境内。滔滔不绝的东江水,不但滋润着珠江三角洲东部,而且通过东深供水工程流入香港。境内水能蕴藏量130万千瓦,仍有40万千瓦有待开发。同时净水资源和优质淡水养殖开发价值和潜力巨大,新丰江天然净水远销国内10多个城市。河源市是矿产之乡,已探明的矿产有40余种,其中储量位居全省第一的就有铁矿、莹石矿和稀土。此外,铅锌矿、钨矿、石灰石、瓷土等也十分丰富,易于开采。河源是山多林茂之地,全市有山地面积1800多万亩,其中25度以下的缓坡地就有18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2%,活立木蓄积量达3092.7万立方米。河源是生态旅游胜地,境内山清水秀,文物古迹众多。紧邻市区的大桂山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常绿阔叶林区,是广东绿色生态旅游的新品牌;市中心有亚洲第一高喷泉,喷射高度达169米;河源还曾是恐龙的故乡,市区已出土恐龙骨骼化石和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市区碧水环绕,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全国13个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一类标准的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县区有“小桂林”之称的连平陂头山水,有“地下龙宫”之称的漳溪皇龙岩、和平李田仙岩,有“粤东丹霞”之称的龙川霍山和枫树坝九龙湾水上漂流等旅游景观。
河源,服务体系完善,投资环境优良。为吸引外商投资,市政府先后制订子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地价、水电、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实行只收税不收费,规定凡是在市区范围内举办生产性项目的外来投资企业,只按规定收税,不收任何行政事业性规费。为了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对外引进办公室,实行“一个窗口”审批项目,“一条龙”受理投诉,“一个口子”收取规费的“三个一”制度,有关职能部门分别制订了对外来投资者服务的承诺制度。为了切实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市政府专门为外商发放了“绿卡”。
建市14年来,河源市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灯塔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百万亩水果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的“三高”农业蓬勃发展;贯穿市区的“工业走廊”开发已初具规模,对外经济空前活跃,投资不断升温,规模逐步扩大,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河源市将突出特色经济、借外发展、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大力创造体制创新、对外开放、资源转化三大优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将进一步利用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把河源建成京九线上的农业强市和珠江三角洲的“菜篮子”基地;利用沿海与内陆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不断优化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把河源建设成接纳沿海产业转移的一块投资兴业宝地;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河源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利用矿产,水资源和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形成以资源开发为依托的加工型工业。
河源市虽然是广东省的次发展地区,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谒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一、客家渊源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地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着族人杂居的中原人。但是,作为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到河源地区的时间,却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即公元1127——1644年间。
河源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广东梅县的山歌文化独树一帜。河源的东江客家菜则比较有特色。
二、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一)、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二)、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 但余文与张丽是自由恋爱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三)、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B. 商业大佬为什么都不是学经济学和金融学毕业的
首先,从海外成熟市场对比经验来看,市场初创时期,由于竞争相对不太激烈,市场是“百家争鸣”,但当市场趋于成熟竞争开始激烈时,商业的专业性优势就会很明显。进入成熟的金融科技时代,量化交易大行其道,具有金融背景或则金融工程背景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
C. 胡锡进评2021GDP数据,他发表了什么看法
2021GDP数据公布了,很多公知也发表了自己的评价。而胡锡进也对这个数据进行了评价,称2021年GDP数据喜中有忧,淡化问题不是给人们鼓劲的好方法。中国经济去年增长了81%,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因为去年受疫情影响,所以各地的经济都是比较萧条的,而中国的经济还能够稳中向前进,这也是很不错的。但其中的缺点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喜悦不能够掩盖忧虑,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
总结
所以中国的经济肯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也可以保持住信心,不要那么的忧虑。不过即使你特别担心的话,你也是操心不了的,因为普通群众也只能管好自己的私人生活。
D. 浙商大佬鲁冠球逝世享年多少岁
他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创业四十八载砥砺不懈;他是挺立在中国时代变迁洪流浪口的“弄潮儿”,手把红旗万向更新;他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群体的“集体偶像”,铸就企业家精神丰碑。
鲁冠球,从田野走向世界的中国农民企业家,10月25日逝于杭州。传奇谢幕,丰碑永驻。
E. 香港金融界老大是不是张五常请详细介绍下
张五常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35年生于香港,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经济金融学院院长。1959年到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系学习,其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是第一位获此职位的美国本土之外的学者。 1969年以名为《佃农理论——引证于中国的农业及台湾的土地改革》的博士论文轰动西方经济学界。1991年作为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者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颁奖典礼。
身为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的张五常果真会像一些媒体传言的那样,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吗?诺贝尔奖委员会是否正在收集张五常的资料?日前,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负责诺贝尔奖评选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对记者的答复是:在委员会作出决定之前,候选人的任何资料都是个秘密,他们不对任何传闻作出评论。
记者就此采访了正在成都讲学的张五常。张五常表示,确有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有关人士在收集他的资料。关于诺贝尔奖,他说,许多时候是别人一厢情愿。诺贝尔奖是很珍贵的奖项,张五常认为:“我在经济学里面四十年的苦苦研究只是得到了一个获此殊荣的机会。”有记者问张五常:如果您获了诺贝尔奖,您认为最可能获奖的理由是什么?张五常回答说,最可能的是1969年写的博士论文《佃农理论》。
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都会向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发函,让他们提名来年诺贝尔奖的候选人,提名一般在每年的2月1日截止。接下来,诺贝尔奖委员会将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候选人的成就进行考查并作出选择,最终的结果会在每年的10月公布。
2008年4月16日,发现张在腾讯上的文章《粮食如何算安全?》
粮食如何算安全?
在两会的研讨中,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受到重视,而要减少农民人口的声浪似乎是提升了。在此同时,粮食安全问题的声浪提升得更大。后者是二百多年前欧洲重农主义的思维,“粮食安全”的表面解释是一个国家的农产品需要自供自给,不靠进口。这几年中国的农用地减少,自产的粮食下降,中国成为一个粮食进口国,是以为忧。
我曾经指出,作为人口最多的大国,比例上优质的耕地实在少,要成为经济强国,中国一定要让大量的农民人口转到工业上去。这样一来,大量进口粮食无可避免。目前的情况,是好些地区工业用地的回报率比农业用地的回报率高出10倍以上,而一部小电视机出口可以换取大约一吨非优质的白米进口。农转工可图之利可谓大矣。
一年多来,可能由于政府对农业与农民的多方协助,农转工的速度显然不足,因为工业大叫民工荒。虽然目前的经济整体发展还算好,但路线是走错了。继续下去,这路线的不良效果会明显化。爱护农民是鼓励他们转往工业,协助他们留于农业,早晚害了他们。
我们今天不容易估计中国的农民究竟是人口的百分之几。官方的数字是69%,但半农半工的人口多得很,而不在市区的工厂越来越多。以全职农业算(例如两个半农算一个),农民的人口百分率应该低于69%。不这样,直觉的判断是中国不会见到有骄人的工业发展。纵观外国经验,要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的全职农民要下降至人口的25%左右。这含意着中国的粮食要大量进口了。
安全吗?我曾经指出,没有任何供应,能比让他人赚钱的供应来得安全。就算国与国之间有政治纠纷,有禁运的可能,有钱可赚的商人总有办法,何况世界上有那么多农业出口国要互相竞争。要走向经济强盛之途,中国没有其他选择。但我可以提供三点,增加粮食供应的安全性。( 注1)
(一)政府全部开放粮食进口,让私营(或称民营)的商人处理,绝不限制牌照数量。这是毫无农业的香港从来没有缺粮的主要原因。数之不尽的零散粮食商人,互相竞争,各出奇谋,各有门路,有什么战争或政治上的风吹草动,他们总有办法。 (注2)
(二)在海上以浮笼养鱼与在海滩殖蚝、蛤等,有利可图的例子早有前科。政府要把所有宜于人工繁殖海产的海岸与海滩,以招标的形式租出去,让民营投资者博一下。 (注3)
(三)界定与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容许有权利界定的农地有自由转让权。当然,不少地区政府要靠土地租出或卖出为生计,而农、工、商、住的土地用途的划分是一门湛深的学问,篇幅所限,这里不说了。
客观地看,中国需要的知识进口、石油进口、铁矿进口等,比农产品进口更重要,但为什么两会不讨论这些进口的不安全呢?我的答案是:不能不进口的,无可奈何,于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客观地看,农产品也是不能不进口的,而外国的供货商人远比石油或铁矿为多。
关于注解:
注1:经过2008年出现的粮食危机,似乎张的主张有站不住脚的嫌疑。
注2:商人唯利是图没有错,但是在某些情况是不会出现冒死为某国进口粮食的,例如朝鲜的粮食问题没有张所说的解决办法的,所以从国家的角度,侥幸的心态不能有。
注3:关于海产养殖,由于近几年中国政府对环保以及人民生活的重视,大量限制了圈海养殖的范围,还海于民的力度不断加大,所以张的这个想法实在不是很现实,也有违人民亲近大海的民意。
但是辨证的看不同的声音也不失为对政府和人民的一种参考,还有其他比较好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大家可以参看他的观点。
争论:
一直以来关于张有许多争议,可能最大的争议是自由竞争的理论,这个论点初看很好很强大,可是仔细的想想似乎有许多问题,例如:中国是否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即使有,但是我们都知道竞争结果永远是少数人是胜利者,失败者怎么办?国家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只是用经济学想问题而忽略最广大普通人民的利益是不会有哪个政府肯冒这个险的,贫富差距的扩大永远是国家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满足少数人的利益永远不会是真理。
着作
卖桔者言
科学说需求 (经济解释, 卷一)
供应的行为 (经济解释, 卷二)
制度的选择 (经济解释, 卷三)
五常学经济 (经济解释, 卷四)
经济的看相与把脉
三岸情怀
中国的前途
存亡之秋
伟大的黄昏
学术上的老人与海
挑灯集
卷帘集
凭栏集
随意集
张五常先生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跟随诺贝尔经济获得主科斯工作,1969年获聘西雅母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
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二,1997年,他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张五常是演讲大师,从欧美到中国,从大学的讲坛到法院的殿堂,从智囊会所到公众论坛,听者包括学生、教授、家庭妇女、小职员、企业家、总理、总书记,有人说是微言大义,有人说是危言耸听。几天前,他来广州中山大学做演讲,听众之多,反响之强,中大教师无出其右。 张五常是公认的产权理论大师,他的朋友如科斯、弗里德曼、阿尔钦等学界泰斗说他是“百年来只此一人”。张五常拒绝诺贝尔经济学奖,理由是评奖委员会太“功利”,他引用了一句广东家乡话“面子是人家给的,架子是自己搭的。”但他公开称:“我的文章中至少有六七篇100年后还有人读,哪个诺贝尔奖得主敢这样说。”
张五常看不起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因为“他们不明世事”。他自己,除了正儿八经的学生和教授生涯之外,逃过荒,做过生意,卖过古董,搞过艺术展,打过官司,当过分析员,自然是“读万里书,行万里路。”所以他的文章格外简单,却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张五常讲话直截了当,不给人丝毫面子,因为他爱真理,而且因此骄傲。他说,1983年的一个晚上,写完《企业合约的本质》一文,虽尚未成稿,但已知是传世之作,一百年后还会有人阅读,“于是,我仰天大笑。”
张五常有一头蓬乱卷曲的白头发,虽然六十几岁,看上去仍然十分卡通。他的经历也是卡通化的,有一种现实世界缺少的简单和戏剧化。比如他小时候常常逃学,两次被开除出校,中学都没毕业,可是他从进大学到成为正教授,仅仅花了9年时间。他的专业是经济学,但是他和香港三位名摄影家一起出摄影集,而书法成就,则获得上海中国画院封为画师。
初初见到张五常,那感觉是不大好的。在白天鹅酒店的大堂吧,张顶着他那一头乱发,没有什么笑容,在一群人的簇拥下出现——名人,权威的排场逼人而来,我有点想放弃这个采访了。但是我很快知道自己错了。乱纷纷坐定之后就发现,除了他太太和两三好友,七、八个年轻人都是本地的普通大学生甚至中学生。不管他们问什么,张总是乐于回答,渐渐高兴起来,口若悬河。看样子他是真的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从早到晚,没有一点疲倦不耐烦的神色。他第二天还跑到中学去演讲——中学生怎么听得懂他那新制度经济学呢?他跟他们讲怎么读书,怎么挑老师,说“老师很重要,但是也不是这么重要”。学生们鼓掌鼓得快疯了。
人活到一个境界是没办法的了。象张五常,他即使坐在一张不大舒服的椅子上,也是很自在的。在中学演讲,每当学生咬紧牙关鼓掌,他就往椅背上一靠,手臂垂下来——还是很自在的样子。他是不会让自己不舒服的。他肆无忌惮地评论书法,摄影,音乐,也是鲜明的“张式”的,好是好得不得了,天下第一,坏就是垃圾,一钱不值。眼睛里从来没有权威。当然,这你就不能象对他的经济学那么认真了。他拍黑白照片,有中国画的韵味。他拍人物,却是影楼式的干净艳丽,把美丽的太太拍俗了。
读那么多书,又还懂得运用肢体语言,他的握手是温暖而舒服的。走在沙面的小路上,他和太太自顾自手拉着手,把一班人甩在后面。他的身材瘦而高,年轻一点的时候大概称得上玉树临风。但是他现在仍然说话风趣,喜欢和美女吃饭。张太说他,“事后都不记得了,跟我说,上次吃饭在旁边那个女的是不是你?”真有他的,这样就过关了。
他的太太美丽而能干,在美国有自己的事业——可不是家庭妇女。在内地,他太太做他的普通话翻译——几乎是同声翻译。教授在生活上是个好伴侣吗?他太太说:“看你要求的是什么了。他真的非常可爱。”又取笑他,“吃穿是不讲究的,人家一看他衣服就知道他太太回来了,他自己是不会配颜色的。吃饭也马马虎虎,有时候吃完了说,‘不好吃’,可是他也吃了很多。”两夫妻一般的好口才,说出话来刮辣松脆,活灵活现,跟一般口讷的读书人大不同。 小档案: 履历: 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钦。1967年获博士学位。 1967年—1969年,在芝加哥大学与诺贝尔经济获得主弗里德曼和科斯等工作。 1969年,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 1982年—2000年,任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院长。 1997年,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第一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学术贡献: 对财产权影响经济行为的重要性的信念,使他几乎是排除一切地集中研究交易费用的各个方面。他几篇重要的学术论文,使他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领奖演辞中指出,张五常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也为得奖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目前正在撰写集数十年学术研究精华的着作《经济解释》。
部分英文论文: 《佃农理论》,1969
《合约的结构与非私产的理论》1970
《蜜蜂的寓言》,1973
《儿女的产权与婚姻合约》1974
《价格管制理论》,1974
《社会耗费之迷》1978
《企业的合约性质》,1983
《新制度经济学》1993
《交易费用的范式》1998
部分中文文章(集): 《卖桔者言》 ,1984
《中国的前途》,1985
《再论中国》,1987
《三岸情怀》,1987
《凭栏集》,1991
《随意集》,1992
《往日时光》,1993
《卷帘集(上、下)》,1998
《挑灯集》,1999
《学术上的老人与海》,2000
《张五常论教育》,2001
《张五常论学术》,2001
《狂生傲语》,2001
《经济解释》,2000年11月01日至2002年10月23日连载
F. 河源的风土人情
1,河源市是国务院1988年1月7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原有11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截止至2003年9月20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17个,占乡镇总数的14.8%。全市现设有98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394个村委会和149个社区居委会。 2,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114度14分至115度36分,北纬23度10分至24度27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国道、205国道、河惠、河梅、粤赣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 3,河源,上古属扬州南境,战国属楚,秦于龙川置县。 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地置河源县,属南海郡。南梁天监二年(503年)属梁化郡,隋唐属循州,南汉乾亨元年(917年)析循州分置祯州、循州,河源地区属循州。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河源地区在1913年属广东省都督府潮循道,后直属广东省革命政府东江行政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东江行政委员会、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粤东行政公署、韶关地区、惠阳地区等。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88年3月2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1992年8月河源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成为既可享受山区优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开放区优惠政策的地区。1993年11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设立东源县,县委、县政府驻仙塘木京。 河源市是东江流域客家人的聚居中心。“百越”时期,来自江浙一带的越民散居于少数民族之中,对开化粤地起了重要作用。秦平百越后,迁陕陇之民居粤,带来了黄河文化。此后,凡遇中原战乱,都有一批批的移民进入岭南。这些南迁之民与当地土着民族相互同化,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4, 2003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334.13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增加0.7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2人; 人口出生率11.3‰,死亡率4.75‰,自然增长率6.56‰。全市有五个民族,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还有少量的畲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有海外侨胞及祖籍河源的华人共47万人,主要聚居于东南亚地区和美、加、澳等国,港澳台同胞28万人,归侨1.3万人。 5河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3年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上半年暴雨灾害引发局地山洪暴发和山体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7、8月持续出现少见的晴热少雨天气,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都接近或超过历史值。因全年气温普遍偏高、降水偏少,出现夏秋冬连旱。冬季冷空气活动少,影响轻,出现暖冬现象。 河源市环境质量优良。监测数据表明,河源市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水平维持在国家一级标准,继续保持优级水平。2003年河源市区空气污染指数在15~70之间,平均值为41,空气质量达优级水平。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082毫克/立方米、0.009毫克/立方米、0.012毫克/立方米;降尘年均值为5.42吨/平方公里?月,符合省推荐标准(8.0吨/平方公里?月);酸雨频率为0。水环境质量维持良好水平。东江河源段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市区的主要饮用水源(新丰江水库)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国控断面(龙川城铁路桥)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河源市与惠州市交接断面(江口断面)水质达《广东省边界水质控制指标》Ⅱ类要求。市区声环境质量良好。2003年河源市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0.9分贝,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Ⅰ类区标准(5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66.6分贝,符合国家标准(70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比2002年上升0.5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比2002年下降0.5分贝。 6, 土地资源 河源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196.268万亩,人均占有耕地约0.62亩。处于粤东北山区与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区的结合部,属山地丘陵地区。山岭与盆地相间,境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江、新丰江纵贯全境。在山间和东江河边,分布着冲积小平原和宽广的谷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宜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甘蔗、亚热带水果等。 矿产资源 河源市素有粤东宝库之称。矿产资源品种已发现56种,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品位高、规模大等特点,其中铁、钛、钨、锡、稀土、萤石、高岭土、陶瓷土、矿泉水和地热是河源市的优势矿产资源。铁矿主要产地有连平大顶、紫金宝山嶂等地;大顶铁矿是广东省第一大型的铁矿,也是国内罕见的量大质好、易采易选的铁矿区,总储量达1亿多吨。钨矿主要分布于连平县和紫金县,连平锯板坑钨矿为目前 水资源 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距离广州、深圳、香港等大城市仅100多公里,是下游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境内满目青翠,绿水长流,空气清净,环境优美,被誉为东江河畔的“绿色明珠”。河源市水资源丰富,素有“粤东宝库”之称,华南地区最大水库??新丰江水库在其境内,蓄水量达139亿立方米,水库面积达370平方公里。由于河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水库水一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国内罕见的优质淡水资源。该水库成为香港及珠三角主要城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区。河源市有丰富的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9万千瓦,占全省的18%,其中可开发量达114.3万千瓦,截至2003年底止,全市已开发装机容量71.04万千瓦,仍有43.26万千瓦水力资源可供开发。另外,全市现有塘库水面面积3.92万公顷可供开发养殖。目前,河源市已初步形成了防洪、排灌、发电、供水等多功能的水利服务体系,为全市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水源保证和防洪安全。 生物资源 河源市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动物种类200种,其中有水鹿、苏门羚及白鹇、穿山甲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植物种类近千种,境内主要野生植物有树木、山竹、经济林、花草、中草药等五大类。河源是全省重点林业基地之一,全市除松树、杉树外,还有较为珍贵的用材林赤黎、白黎、白稠、黄稠、黄樟、山杜英等等。新丰江库区内有着名的森林基因库和国家级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大叶山自然保护区,面积近14500公顷,1993年国务院批准在此建立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 参考文献: http://www.heyuan.gov.cn/websi
G. 当今中国十大经济学家
厉以宁
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全国政协常委 、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张维迎
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20多年来,他以一个独立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的洪流中。他是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2000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6年3月他发表了《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的长文,将有关改革的争论推向了一个高潮。
郎咸平
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毕业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获博士学位。被中国国内媒体称为“郎监管”,素有“郎旋风”、“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之称。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陈志武
1986年去美国留学,放弃了攻读7年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并于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1990-1995年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副教授
1999年转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于2010年11月18日,被中国交通银行委任为非执行独立董事。
吴敬琏
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当代中国杰出经济学家、着名市场经济学者、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历届总理的座上宾,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
李季
中国主流经济学专家,原天津市教委主任,中国着名经济师,毕业于清华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着名投资高级经济分析师, 中央台着名股评专家, 中央电大市场营销学教授,是诸多企业家的经济战略顾问,长期专注经济发展战略及商务合作研究,多次参加全国高层经济论坛,对未来经济趋势的剖析极具影响力,其独到的见解、精辟的分析让众多国内外企业家在多变的环境中找到了路标。
钱颖一
中国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2006年10月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H. 李嘉诚基金会捐10亿港元支援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香港大佬支持中小企业
李嘉诚基金会捐10亿港元支援中小企业,还有很多香港大佬支持中小企业,比如说香港的四大家族,郑氏企业,将捐出27万平的农地储备,用来缓解基层居住压力,在此之后香港的四大开发商,恒基地产,新鸿基,新世界,长实地产也很乐意配合政府捐出土地,这些香港的富翁都将伸出援助之手。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不光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难题,最主要是难在中小企业数量巨大;难在中小企业有很多独特的经营方式,这些经营方式是否可持续需要时间的证明。
这次的援助,李嘉诚和香港各大富翁做出巨大贡献。
I. 盘点商界大佬高考分数:马化腾739分、雷军700分,那马云多少分呢
2020年的大学入学考试去年结束了。虽然还有很多人对高中生活很留恋,但是乘客到了车站就必须下车。否则会错过更多的风景。高考对于很多人来说,改变一生的命运,成就一生的事业。总之,只要尽全力就可以了。今天说商界的高考分数吧!
我天生的材料肯定有用。我觉得这个词最适合马云。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J. 全球经济领域的大佬们今年都读了什么书
历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FRISCH)挪威人(1895-1973)简·丁伯根(JANTINBERGEN)荷兰人(1903-1994)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1969年拉格纳·弗里希(RAGNARFRISCH)挪威人(1895-1973)简·丁伯根(JANTINBERGEN)荷兰人(1903-1994)他们发展了动态模型来分析经济进程。前者是经济计量学的奠基人,后者经济计量学模式建造者之父。1970年保罗·安·萨默尔森(PAULASAMUELSON)美国人(1915-)他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1971年西蒙·库兹列茨(SIMONKUZNETS)美国人(1901-1985)他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约翰·希克斯(JOHNR.HICKS)英国人(1904-1989)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J.ARROW)美国人(1921-)他们深入研究了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1973年华西里·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苏联人(1916-)他发展了投入产出方法,该方法在许多重要的经济问题中得到运用。1974年弗·冯·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澳大利亚人(1899-1982)纲纳·缪达尔(GUNNARMYRDAL)瑞典人(1898-1987)他们深入研究了货币理论和经济波动,并深入分析了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互相依赖。1975年列奥尼德·康托罗为奇(LEONIDVITALIYEVICHKANTOROVICH)他阐述和发展了凯恩斯的系列理论及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宏观模型。在金融市场及相关的支出决定、就业、产品和价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贡献。1982年乔治·斯蒂格勒(GEORGEJ.STIGLER)美国人(1911-1991)他在工业结构、市场的作用和公共经济法规的作用与影响方面做出了创造性重大贡献。1983年罗拉尔·德布鲁(GERARDDEBREU)美国人(1921-)他概括了帕累拖最优理论,创立了相关商品的经济与社会均衡的存在定理。1984年理乍得·约翰·斯通(RICHARDSTONE)英国人(1913-1991)国民经济统计之父,他在国民帐户体系的发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极大地改进了经济实践分析的基础。1985年弗兰科·莫迪利安尼(FRANCOMODIGLIANI)意大利(1918-)他第一个提出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设。这一假设在研究家庭和企业储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986年詹姆斯·布坎南(JAMESM.BUCHANAN,JR)美国人(1919-)他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1987年罗伯特·索洛(ROBERTM.SOLOW)美国人(1924-)他对增长理论做出了贡献,提出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1988年莫里斯·阿莱斯(MAURICEALLAIS)法国人(1911-)他在市场理论及资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一般均衡理论重新做了系统阐述。1989年特里夫·哈维默(TRYGVEHAAVELMO)挪威人(1911-)他建立了现代经济计量学的基础性指导原则。1990年默顿·米勒(MERTONM.MILLER)美国人(1923-2000)哈里·马科维茨(HARRYM.MARKOWITZ)美国人(1927-)威廉·夏普(WILLIAMF.SHARPE)美国人(1934-)他们在金融经济学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1991年罗纳德·科斯(RONALDH.COASE)英国人(1910-)他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1992年加里·贝克(GARYS.BECKER)美国人(1930-)他将微观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相互行为的分析,包括市场行为。1993年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美国人(1920-)罗伯特·福格尔(ROBERTW.FOGEL)美国人(1926-)前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后者用经济史的新理论及数理工具重新诠释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1994年约翰·纳什(JOHNF.NASH)美国人(1928-)约翰·海萨尼(JOHNC.HARSANYI)美国人(1920-)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SELTEN)德国人(1930-)这三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德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95年罗伯特·卢卡斯(ROBERTLUCAS)美国人(1937-)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见解。1996年詹姆斯·莫里斯(JAMESA.MIRRLEES)英国人(1936-)威廉·维克瑞(WILLIAMVICKREY)美国人(1914-1996)前者在信息经济学理论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激励理论。后者在信息经济学、激励理论、博弈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7年罗伯特·默顿(ROBERTC.MERTON)美国人(1944-)迈伦·斯科尔斯(MYRONS.SCHOLES)美国人(1941-)前者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后者给出了着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公式,该法则已成为金融机构涉及金融新产品的思想方法。1998年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印度人(1933-)他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1999年罗伯特·蒙德尔(ROBERTA.MUNDELL)加拿大人(1923-)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适宜的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这一殊荣。2000年詹姆斯-J-赫克曼(JamesHeckman)美国人(1944-)丹尼尔-L-麦克法登(DanielMcFadden)美国人(1937年-)他们发展了广泛应用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中对个人和住户的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对赫克曼奖励他对分析选择性样本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rlof)美国人(1940-)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Spence)美国人(1948-)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ze)美国人(1943-)他们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2002年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美国人(1934年-)弗农·史密斯(VernonL.Smith)美国人(1927年-)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2003年罗伯特·恩格尔(RobertEngle)美国人(1942年-)克莱夫·格兰杰(CliveGranger)英国人(1934年-)他们在经济学时间数列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04年芬恩.基德兰德(FinnE.Kydland)挪威人(1943年-)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C.Prescott)美国人(1940年-)他们在动态宏观经济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5年罗伯特·奥曼(RobertJ.Aumann)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30年-)托玛斯·谢林(ThomasC.Schelling)美国人(1921年-)他们通过博弈论分析加强了世人对冲突和合作的理解。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埃德蒙-菲尔普斯因研究宏观经济政策的杰出贡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货膨胀及其对失业影响之间的关系而获此殊荣。200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公布。作为世界唯一使用定量数据来预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机构,汤姆森公司旗下的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今年照例给出了三组提名:赫尔普曼和格罗斯曼,“因为他们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贡献”;威尔森和米格罗姆,“因为他们对拍卖机制的理论与实务的贡献”;梯若尔,“因为他对产业组织和规制的研究”。截至目前,梯若尔的支持率为42%,远超其他两组。此外,提出了着名的“有效市场假说”的芝加哥大学教授法马、研究政府支出与成长理论并创作着名的《宏观经济学》一书的哈佛大学教授巴洛、率先提出用碳排放税替换京都议定书的概念的诺德豪斯、勇于抨击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也被一些人看好。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教授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4年,克鲁格曼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克鲁格曼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克鲁格曼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12日以经济治理研究一同摘取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人物简介解读市场和企业奥利弗·威廉森(OliverWilliamson)生于1932年,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他以“涉及企业边界的经济治理分析”获奖。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彼特-戴蒙德等人所开发的理论是解释了市场上这种冲突,他们的理论是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也就是市场合理产出,他们的工作也就是意味着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员和需求工作应该提供合理的机制。戴蒙德的理论已经成为一种领先的理论体制,那就是针对劳动力市场而说的,对于解决各种政策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但他的理论是远远可以适用于劳动力市场之外其它领域,可以用于整个房地产市场在经济学以及家庭经济学等等。今年的获奖者他们的理论已经极大的改进了相关的市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