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今天,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始终把主权与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下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最终摆脱落后与依附的境遇,同样的,只有将国家的主权与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的遏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观念将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这就要求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在新时期,弘扬爱国主义要注意两方面的倾向 一、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二、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
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爱国主义
在经济方面,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且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甚至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我国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因此,必须坚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避免外国的经济和文化双重侵略,发挥好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中不迷失方向,取得进步和发展。
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1)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 (3)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者。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行为主体。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2)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 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他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 ◆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3)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 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如: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而有的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成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让我们回想一下吧,范仲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些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救国救民的思想,所以“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要与时俱进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与光明的前景,集中体现着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蔽、满目疮痍的面貌,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国家。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都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已经和正在为祖国的统一和强盛做出贡献,而且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社会主义的朋友。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大业,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并不要求所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赞同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他们赞同“一国两制”,我们就要同他们加强团结。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也是统一的。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相对的民主,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有者根本区别。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又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爱国主义的重要体现。 在当代,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和平演变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剥夺我国人民主宰自己国家命运的权利,使中国变成西方大国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并且从根本上失去了人权。所以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损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促进安定团结,促进建设和改革,将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此外,我们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一叶障目而不见真理。高烧导致的狂热,爱国外衣下的狂热,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难更可怕?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吗?不吃麦当劳是爱国吗?仅仅因为去了靖国神社,姜文就被不问青红皂白地指斥为汉奸,一篇篇的讨伐檄文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向他飞来,漫天的唾沫背后,似乎一切关于靖国神社的行为都意味着与日本军国主义亡魂的纠缠。当爱国以如此敏感和狭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究竟应该庆幸还是悲哀?居心叵测的推断,无聊的口舌之争,又让我们在多大意义上接近爱国的精神内涵?还有,赵薇不认识日本军旗图案,伏明霞不知道卢沟桥为何物,在慨叹名人明星们对常识的无知的同时,更多的人举起了板砖,甚至还有粪便。那些过激的言论和行为因为打着“爱国”的旗号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从这些“不爱国”的名人们的身上践踏而过,才能证实自己更加爱国。 爱国本来无错,但是当人们把爱国当作一场时髦的运动,随便找个靶子吐口水的时候,严肃的热情就异化为滑稽的狂热,爱国就在无聊的炒作中病变了。 爱国从来需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口号和空谈。从自身作起,从细节作起,也许是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爱国需要万众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一片废墟的日本国土,多少年的苦心经营,多少年的努力奋进和踏踏实实的激情,成就今天的强大?又是多少中国人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才将浊浪滔天的洪魔击退,保住了长江大堤的安全?“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正在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其前途和命运已经史无前例地融入了世界的格局。面对百年以来沉重的历史负荷和千年际遇,冷静、团结、开放和自尊成为我们爱国必须的心态。惟有如此,那些爱国病才可以得到根治,才可以永远地尘封在记忆当中! 这些年来党和国家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是我国历史上人民群众精神最为饱满、最为自信的时期。综合的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现阶段有其新的作用,体现。她将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内容超越党派,超越阶层,是整个民族的共识。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 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2)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 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 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 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 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 用他的经济, 科技, 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 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
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 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民族尊严, 促进祖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事业的发展.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 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应该树立民 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坚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华 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像过去一样, 再次创造辉煌. 我们要放眼世界, 心系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使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高于一切,只有祖国繁荣,我们才 能自豪; 只有祖国昌盛, 我们才能幸福. 每一个公民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永远联结在一起. (3)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与世界利益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现阶段我们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必须关心 一些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的问题与威胁:如生态环境问题,资源能源问题,粮食耕地问题, 水资源供应问题,反恐,贩毒,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等等.爱国主义在新的 历史 时期被 赋予了时代的新内涵.一方面,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应该放眼世界致力于解 决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 正确处理好热爱祖国与关爱世界, 为祖国服务与为国际尽义务,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力争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促进 经济 , 政治 ,文化,社会全面协 调的发展, 促进人与 自然 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经济发展, 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强国. (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义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觉悟,更是 一种行动.爱国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建设初期,华罗庚,李四 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他们放弃海外优厚的物质条件,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 历尽艰辛毅然回到祖国,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 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无论是身在国内还是国外, 无论政治立场和宗教信仰如何, 作为中华儿女, 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应当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或 阻碍,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明确自己 的历史使命,履行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用实际行动报效自己 的祖国.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认真理解,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处 理好各种关系,做一个新时代的爱国者.
5.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跨国合作日益频繁,跨国组织越来越多,许多原来被视作国家界限的东西也被打破.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和寻求发展;我们很多同学也在考托福,准备出国留学.于是有些同学认为,在今天还要大讲爱国主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是与时代不大合拍?其实很多人都存在疑问:在这样的时代,到底要不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x0d答案肯定是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虽然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使我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对国家、人民带来了负面影响:(1)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 (3)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x0d提出疑问的同学没有看到这些不好的影响,并且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误解.其实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香港特区政府强力干预,击退了外国热钱势力.这是香港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坚持国家和政府的主体性,坚决反击国际邪恶势力,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壮举和胜利.\x0d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他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 另一方面,面对国人的政治淡漠和对政府信心的丧失,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x0d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还有,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x0d出国留学生回国效力的不到一半.在现阶段,一方面要通过改善物质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但仅有此是不够的,另一方面还要借助爱国主义的旗帜来实现团结人才的目的.如果光靠物质条件的话,我们不可能提供比发达国家更丰厚的物质条件.像钱学森,邓稼先等,就是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回国效力的.\x0d弘扬爱国主义是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需要.爱国主义是抵制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的有力武器.\x0d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应该这样来弘扬爱国主义:\x0d(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在这样一个并不太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