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对于某次特定通缩通胀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当然根本原因是货币供应量的问题
对于你说的"周期性变化",我有些不理解.虽然通缩通胀都符合基本的经济规律,但是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并没有什么时间上的规律(周期性)
我猜你要表达的是为什么这两种现象每隔一段时间(不确定的)要发生一次??
我的理解是:货币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货币供应是人为控制的,尽管政府会想办法接近客观需求的值,但是没有办法做到精确,有时候控制得过紧了,有时候控制得过松了,就体现市场上的通缩通胀的现象
❷ 什么是“经济周期”
一、概念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1、两阶段法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1)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2)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2、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如图示)
(1)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2)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3)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4)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3、两个转折点
(1)峰(经济由扩张阶段转入衰退阶段的那个关键点)。
(2)谷(经济走出萧条阶段开始回升的那个关键点)。
三、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
1、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到危机时期, 股价跌至最低点;而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又会逐步上升;到繁荣时,股价则上涨至最高点。
2、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企业的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促使企业 减少产量,从而导致股息、红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的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 使股票价格下跌。
3、当经济衰退已经达到经济危机时,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瘫痪状况,大量的企 业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形势持悲观态度而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
4、经济周期经过最低谷之后又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又能开始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 觉得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缓缓回升;
5、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企业的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股息、红利相应增多, 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
四、经济周期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保险业的发展也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起伏。但是,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保险公司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现代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两个方面。二者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经济周期中的繁荣阶段,繁荣的市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得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激增、投资利润高涨。行业内的保险企业有着相当的积极性扩展业务,抢占市场份额,行业外的资金为追逐高额收益率,也开始涌入保险行业。
2、保险市场的价格和市场份额竞争程度随之不断增大,保险费率不断下降,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也随之下降,保险市场趋向疲软。相反,在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市场萎缩,投资环境恶化,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不断下滑,投资利润减少。市场内实力较弱的保险公司或倒闭或缩小业务量,保险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竞争放缓,保费费率水平有更多的上升空间,承保利润增加,保险市场趋向繁荣。
❸ 1929~1933经济危机的周期一般多长时间
第一次经济危机 1788-1789
第二次经济危机 1792-1794,物件下降,破产增加,1793英国对法国宣战,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物价急跌。
第三次经济危机 1797-1798,始于英国农业欠收,工业品需求下降。
第四次经济危机 1810-1814,英国农业再度欠收,物价下跌,1811美英宣战,美国对英国禁运。
第五次经济危机 1816-1817,英国破产事件。
第六次经济危机 1819-1822,消费品减少三分之一,英国破产超过第五次高点。
第七次经济危机 1825-1826,物价下跌,纺织品设备开工率下降一半。
第八次经济危机 1837-1843,银行业的收缩,美国经济机制极度缺失,工业生产品需求萎缩。
第九次经济危机 1847-1850,始于铁路危机,波及英法美,造成工业危机。
第十次经济危机 1857-1858,始于棉产品上涨,靠空头支票的进口商大量破产,银行破产,波及到其他工业。
第十一次经济危机 1867-1868,铁路建设,造船业等工业生产下降缩小工业的需求,粮食再次欠收。
第十二次经济危机 1873-1879,首次由于金融引发,维也纳股票交易所的铁路股票大跌,美国最具实力的银行因投资铁路破产,引发后面引发重工业危机,轻工业受波及较小。
第十三次经济危机 1882-1883,美国铁路建设退潮,加深英国危机,重工业下降,银行,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第十四次经济危机 1890-1893,德国股市暴跌,此后股价联系两年下跌,破产事件严重,铁路建筑缩减一半以上,粮食欠收。
第十五次经济危机 1900-1903,始于18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随后法,德,比利时,英,美跟进,同期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第十六次经济危机 1907-1908,美国信贷机构大量破产,失业率下降,波及重工业生产及周期行行业。
第十七次经济危机 1929-1933,始于美国,美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证券市场暴跌,失业率大增,波及英国,从而使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
第十八次经济危机 1948-1949,美国短暂繁荣后爆发,失业率大增,工业指数下降。主要由于战后重建国际国内市场缩小引发。
第十九次经济危机 1972-1974,又称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暴涨造成美国滞胀,标普下跌百分之四十,日经百分之二十九。蔓延全球,主要国家生产停滞或者缓慢,通货膨胀,日本紧缩金融政策,导致经济滞涨。
第二十次经济危机1979-1982,第二次石油危机,国际油价飙涨,高物价,高通胀引发英国危机,随后波及至欧美及日本。失业率,企业倒闭率创战后新低。同期南美债务危机。
第二十一次经济危机 1990-1992,第三次石油危机,海湾战争,美国开始,随后发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与澳大利亚,同期,日本经济崩溃。
第二十一次经济危机 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铢贬值,美国支撑索罗斯及其财团发动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最终终结于中国香港。
第二十二次经济危机 2008至今,始于美国次贷危机,伴随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造成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到目前仍旧无缓解的迹象。
❹ 通货紧缩持续时间多长
现在还不是真正的通缩,只是有通缩的可能
或者经济减速和衰退要持续多长时间
最快也要一年
在经济低迷的情况,生意肯定不好做的
❺ 经济周期一般几年
经济周期期限通常没有标准的是几年,它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种。短周期期限通常是3-5年,它的经济周期典型代表理论是基钦周期,通过对库存商品和投资的变化来最终确定一个经济周期循环的完成。中周期通常是8-10年,它的经济周期典型代表理论是朱格拉周期,通过对设备更替、资本投资的变化来确定一个经济周期的结束。长周期通常是40-60年,它的经济周期典型代表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也叫做康波周期,它认为经济周期是技术革命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推动社会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周期循环。
【拓展资料】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1.繁荣,国民收入高于充分就业水平。它的特点是生产、投资、信贷扩张迅速,价格水平上升,就业增加,公众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2.衰退,从繁荣到萧条,是一个过渡时期,此时经济开始从顶峰下滑,但并没有到达谷底。
现在不是时候。经济增长停滞,商品价格下跌,企业生产能力下降,大量失业,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大幅下降,居民消费预期下降,工业发展即将结束,交通运输业接近新的开始,板块的消费和信息在股市相对较强,而金融业相对较弱,债券是最佳选择。
3.萧条,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其特征是生产、投资、信贷紧缩、价格水平下降、严重失业和公众对未来的悲观情绪急剧下降。萧条的最低点被称为谷底,此时就业和产出降至最低点。现阶段供需均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经济前景依然迷茫,使得社会需求不足,资产缩水,失业率居高不下。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会逐渐产生一定的效果,逐渐减少社会恐慌,逐渐恢复人们对未来的信心,所以整个社会经济在触底后会开始显示出复苏的迹象。
4.复苏,是从萧条到繁荣的过渡时期,经济开始从谷底回升,但尚未达到顶峰。
经济不景气,政府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刺激经济发展。这时调控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经济开始复苏,需求开始释放,生产逐渐活跃,物价水平稳定,进入上涨区间。
与此同时,GDP的增长率可能会由负变正,由慢变快,逐渐增加。此时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周期性的扩张已经变强,所以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利润也开始大幅增加。
❻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1]繁荣期。这个时期经济和通货膨胀加速上升。企业的盈利水平高速上升。大宗商品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2]衰退期。经济高峰之后必然会迎来衰退。这个阶段经济增长的速度逐渐变慢。市场逐渐萎缩导致企业供大于求,盈利水平下降,物价和通货进一步走低。债券是衰退期最好的投资目标。
[3]萧条期。经济的衰退导致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下降。该阶段通胀开始上升,失业率增加。政府加大调控力度。现金是最适用于该阶段的资产。
[4]复苏期。经济加速向上,通胀下降。经济慢慢走出衰退,由于股票对经济的弹性最大,因此成为了收益率最高的投资产品。
❼ 什么是经济周期,它是如何划分的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表现在图形上叫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更为形象,也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名称。
经济周期阶段定义按照阶段数量划分可分为两阶段法和四阶段法。
1、两阶段法
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
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
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
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
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企业生存法则。
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A-B为衰退, B-C为萧条,,C-D为复苏,D-E为繁荣
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经济衰退(Recession),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
而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比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经济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其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严重过剩,销售量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大。
(7)经济紧缩周期多久扩展阅读: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短周期
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钦周期。
中周期
(2)朱格拉周期:
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长周期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 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建筑周期
(4)库兹涅茨周期:
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综合周期
(5)熊彼特周期:
1936年,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
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
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