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刺激经济形势

如何刺激经济形势

发布时间:2022-01-27 18:42:29

㈠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如何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经济正在着陆,至于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这目前是人民讨论的焦点,而这是在美国的债务危机前就已经达成共识的了。这对中国不一定是坏事, 没有一个经济体会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在过去20年的发展速度已经是奇迹, 对现在的中国来说稳定远比速度重要.

毫无疑问美元的债务危机,一定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中国自然更加复杂。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点要综合来看,如果应对的好,这可以变成中国的机遇,应对的不好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无与伦比的打击。

先从坏处说吧。
首先,便是人民币的升值问题。一旦美国债务危机爆发,国际货币美元必然大幅贬值。由于人民币的汇率和美元长期绑定在一起所以人民币必然对美元大幅升值,同时对所有的非美元货币(由于贸易,国际油价,金价都是以美元结算)将会贬值。这还只是其一,而且之前美国的救市计划的一大举措就是打开印钞机,开始印钞票,现在又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这必然使人民币对美元更进一步升值,而对其他货币进一步贬值。

其次,随着人民币的对美元升值还会造成的是人民币对内的大幅贬值这将使中国国产生通货膨胀。中国人民将会继续忍受的低工资,高物价之苦。通货膨胀从何而来,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的外向型经济策略主要依赖出口,所以中美贸易顺差巨大,说白了就是美元进的多,出的少。所以中国手里攒着大把大把的美元(3.19万亿外汇是今年6月份咱们对外公布的数据,其中超过60%都是美元也就是说至少有1。9万亿)而政府要对冲掉进入的热钱就要让央行打开印钞机按照现行汇率印6.4倍的人民币,这让中国实际流通货币比名义上高出了20%。第二,我刚刚说过由于国际贸易,原油,金价等统统都是以美元作为结算所以美元的贬值必然造成,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势必会受到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与此同时,长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中国经济,将会受到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出口下降的影响。仅仅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就会使一批中国出口企业倒下。二来中国商品抢占国际市场主要是靠中国人的廉价劳动力,和价格优势。但是现在人民币的升值,将使中国的出口企业丧失唯一的优势。所以美国的债务危机是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一大考验。

另外就是中国的财政缩水在所难免,中国不仅有世界上最庞大的以美元为主的目前已经超过3万亿的外汇储备,还有持有相当大的美国国债。这点你需要了解没美国的货币和国债的关系,美元是债务货币所以紧密的和美国国债联系在一起。我再简要解释一下相信LZ你就完全懂了,美国的国债,除了美国国内外别国也可以持有。一般美国回购国债就是对经济不满意增加美元,增加货币流通性(美元指数会上升),发行则反之。美国现在债台高筑却还频发国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提高债务上限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新债还旧债,小朋友都知道寅吃卯粮只能解决一时之需不能实际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不断提高债务上限,那么当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危机就自然爆发了。就像现在欧洲的那些国家样。美国政府方面说的基本不靠谱,债务上线已经成了共和党人反对奥巴马和民主党人的一个武器。全世界人民目前都看出美国国会内部在打嘴仗,他们政府对恢复全球经济基本是不靠谱的,所以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金融行业的人都对经济恢复没什么信心。这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第二次低谷的信号。中国担心的这个美国的大债主将讨不到钱,就这么简单。我们攒着的美元蒸发。

当然了美债危机对中国也不是没有积极的方面。
首先,人民币升值迫使中国改变现有的货币特别是汇率政策。另外经济政策也必须有所调整,在重视出口的同时,必须要扩大内需,增加消费和对外投资。这些不能只是口号,只说不做是行不通的。

同时,人民币的升值意味着政府以往靠廉价货币政策和低人力成本的中国模式必须结束了,以往总是喊着要优化产业链,这便是一个机会。美债危机可以让中国出口企业重新洗牌,淘汰掉一些没有技术含量和生存能力的企业。而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由于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将得以生存并占有一席之地。此外,以往和内陆出口企业比起来拥有对比优势的沿海出口企业他们的优势将会下降,这对于内陆出口企业的发展也有帮助。如果说,这一洗牌对中国经济没有震动肯定是假,不少工人会失业,失去他们可能是奋斗了数年才得来的血汗钱。但是洗牌本身的积极目的恰恰在于淘汰掉了不该有的,这是任何时候任何经济体要想发展的必经过程。工人的血汗钱是钱纳税人的钱也是钱,以往出口企业挣钱挣的钵满盆满,是靠老百姓和纳税人支付通胀而养活起来的。不能以全国人民的力量养活不该存在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模式正常吗?所以假如中国出口行业真能完成转型,这不论对于中国还是对出口企业本身都是件好事。
当然了,政府如果真的想帮助那些失业的工人们,就得迟早让他们转行,并给他们涨工资。

另外由于当时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的时候,中国政府跟着不甘寂寞凑热闹也搞了个“四万亿”名曰“救市”,虽说这让中国在2009年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体,仿佛世界经济“风景这边独好”。但这其实不是我们想要的,“四万亿”仅仅是央行给出的大体数目,其实有全国各省的救市数额是中国在这场国际金融风暴中的投入将远远超出四万亿。救市举措让中国丧失了挤压泡沫的最好时机,加入当时释放了泡沫中国今天将是另一个局面了。所以美债危机如果中国政府有远见,恰恰可以加以利用成为释放中国经济泡沫的好机会。
比如好的例子是日本经济在80年代的时候和中国差不多,也是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的经济。但就在日本人欢欣鼓舞,幻想这超越美国的时候美国人的一个“广场协定”狠狠的给了日本一拳,日本金融泡沫被戳破导致股市大跌。加上此后的亚泰金融危机,日本经济一夜间走下了神坛,在复兴的路上。知道千禧年底和2001年才勉强得以恢复。与之成为对比的是美国90年代在两位比尔(比尔盖茨和比尔克林顿)的带领下的经济空前繁荣。不过必须提的是日本经济转型恰恰是在90年代改变的。日本人正是在90年代开始和西方接轨变,在重视出口的同时也重视内需和消费,同时扩大对外的投资。而且日本人的消费习惯和理念正是在90年代产生了改变和西方接轨。中国恰恰可以学习日本这点,这是中国和国际接轨的一个好时机。

综上所述,美债危机对中国是个巨大的挑战,但也可以是个机遇。就看看中国人能不能未雨绸缪了。
同时我们政府和老百姓的思维观念也要有所变化,早日从GDP的神坛中走出来,缓慢持续增长比什么快速增长要靠谱。现在政府放弃喊什么保八的口号是个比较好的信号。

㈡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今年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下半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势头,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就显得尤为紧要。

一、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上半年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结构逐步优化、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的水平。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二是从经济运行环境来看,物价总体上温和可控,基本稳定。三是就业形势较好。四是经济增长质量较高,四大收入基本保持较快增长。五是重点领域的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尽管国际上经济复苏比较缓慢,欧洲的债务危机仍在蔓延,国内也面临着自然灾害多发的重大挑战,但是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这样一个良好的发态势。

据此,对当前经济形势可以得出以下几个基本判断:一是今年整体经济走势将呈前高后低态势;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然很脆弱,不确定因素增多。三是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政策刺激驱动向市场内生驱动转变的关键时期。

二、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

当前宏观调控主要面临五个方面的“两难”:一是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之间存在着“两难”。二是政府投资和重化工业主导的经济恢复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之间存在着“两难”。三是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两难”。四是经济刺激政策退出与避免经济复苏夭折甚至出现二次探底之间存在着“两难”。

三、把握好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下一步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为: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的着力点。三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四、继续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的落实

随着政府一系列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总之,对房地产业,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支持房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坚定不移地治理房地产市场混乱的现象。

五、继续做好管理通胀预期各项工作

今年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就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六、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上下功夫

一是应在促进消费方面储备一些接续政策。二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三是抓好促进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实。四是正确处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规范问题。此外,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㈢ 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来合理运用财政政策

在宏观财政政策上,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与紧缩型的财政政
策,构成了财政积极政策的主体。无论财政积极政策的扩张型
还是紧缩型,都不是只针对财政运作的某个方面,而是涵盖于
财政一定运用期间的全过程;也不是仅针对经济周期而运作,
而赋予了财政管理新内涵,客观要求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当
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财政管理尚有不完备之处,财政积极
政策的运作需要财政管理要相应跟上,需要从当期运用并着眼
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全力推进财政管理的改革。
(一)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建立预算运行新机制。当前财
政的预算管理存在一些弊端,有些甚至影响着财政改革的进一
步深入。一是由下到上的本级预算编制程序,使预算编制权分
散于各个单位,造成财政预算的编制总是处于被动的、宏观而
不具体的状态,预算的权威性被肢解,预算编制秩序较乱。二
是部门预算多头管理,多年来财政内部职能部门围绕预算科目
搞加加减减,导致部门资金底数不清,难以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预算编制、执行和审查监督在各个层次上滚在一起,不利
于科学规范管理和财政资金的有序运转。上述预算运行中存在
的基本问题,使财政政策难以到位执行,往往扩张型政策宽松
有余、紧缩型政策约束不力。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任何时候财
政积极政策都能顺利得以贯彻实施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建立预
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审查3个相互独立、职责分明的预算管
理子体系,相应引发机构重设、实施部门预算及单一账户管理、
延长预算编制时间等一揽子改革。目前地方财政应按照建立公
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实施部门预算并到位入项编制。
(二)建立宏观调控预算,实施财政政策的反周期运作。
财政积极政策的扩张型和紧缩型,主要针对经济状况及经济周
期性的变化而言。经济过热时,将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的财政
收入和为降低需求而减少的财政支出留作储备;经济过冷时,
启用这部分储备刺激经济增长。这个结余预算就是宏观调控预
算,这项储备也可称为周期性财政储备。去年中央实施的增加
投入、扩大内需的扩张型财政积极政策,要求地方配套大量资
金,这对已经确定的地方预算盘子是个很大的冲击。如果地方
有这样的后备,问题就很好解决。另外,也可通过实施部门预
算管理,将优化组合而集中的部分资金用于财政储备,在一定
条件下再追加用于有关部门的支出。
(三)围绕公共财政的框架建设,建立财政积极政策的综
合运行机制。中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财政职能转
变的要求,并不是财政要更改名称了。对“当前财政”向“公
共财政”的转变,中央财政主要是部署“当前财政支出”向“
财政公共支出”的转变。事实上,规范“财政公共收入”也是
非常紧迫的任务。规范地方税种,设计税收政策,压减或消除
税收提留、税收减免、税收优惠等税式支出,都是公共财政的
一个重要内容。财政积极政策的扩张型与紧缩型,无非是“减
增税”和“增减支”,都与建设公共财政新框架密切相关。因
此,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要首先建立财政积极政策的综合
运行机制,通过政策的运行引导财政模式的转变。为充分发挥
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可以考虑在财政内部设立一个综合性的
政策设计与决策服务部门,统一管理各项财政政策,综合运用
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统筹规划设计公共财政模型。
(四)建设“项目库”管理系统,规范财政支出运作行为。
当前,财政预算管理的趸大数、切大块、粗放运作行为正被逐
步消除,财政资金的项目管理时代即将到来。建设一个财政支
出的“项目库”,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必然要求。“项目库
”的建设要设立“总库”,更要建立“人头经费库”、“公用
经费库”、“农业项目库”、“基建项目库”、“专项经费库
”等一系列“分库”,通过财政主动提库来编制各项支出预算
的办法,改变以往政府职能部门交库的运作方式,增强财政行
使分配职能的主动性。这是财政转变职能、建立公共财政模式
的必然过程,同样也是实施好财政积极政策的客观要求。
(五)同步实施财政各项改革措施,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
效应。当前财政改革的方面很多,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应同步
配套实施。改革预算管理,建立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审查监
督新体系,需要同步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管理,推行政府采购
制度,否则部门预算的安排仍存在漏洞;实施预算内外统管的
综合财政管理办法,应在税费改革的大环境下继续实施突破,
并抓住机遇完善横纵向的转移支付制度等。
(六)运用好当期扩张型财政积极政策,长期坚持适度从
紧的财政政策。当前启动经济、推进增长,不仅要把国家投入
的建设资金落实好,严格按规定落实转贷资金和配套资金,还
要严格按预算落实预算内外的其他建设性资金,准确把握积极
财政政策的后期效应,理顺政策效应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
避免重复建设。

㈣ 如何认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业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当前,应从两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
一是要处理好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关系.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
与此同时,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一方面,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二是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控物价、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当前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采取有效措施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第一,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当前,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力争使物价涨幅在后几个月降得多一些,为今后一个时期稳定物价创造条件.
第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内需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速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经济自主增长力量,完善促进消费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鼓励发展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业态,促进民间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要高度重视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采取措施稳定外需,避免出口大幅回落对工业生产、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第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求取得更大进展.调整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要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等突出困难,改善小企业发展环境.要遏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四,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激发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要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构建居民收入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机制.

㈤ 政府在疫情经济形式下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来提振经济促进就要

政府在疫情经济形式下提振经济的措施:

1、增加对农业生产主体补贴:政府通过增加对农业生产主体补贴减轻农户生产负担,并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比如政府对全年稻麦复种、一季旱粮种植和“三园”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50亩以上的规模生产主体的直接补贴按实际种植面积由每亩100元提高至120元。

2、创新采取“田保姆”制度:受疫情影响,务农人员流动受阻、雇工招工困难,农业部门及时组织农村合作社组建“田保姆”队伍为外地农户提供田间管理和采收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农技站专家还在线上为农民提供耕种指导,通过“托管式”“保姆式”和“菜单式”服务,确保春耕春种工作有序进行。

3、减租降费,缓解企业压力:政府出台16条惠企政策缓解企业压力。比如政府对承租国有资产运营和集体建设运营的中小微企业提高免缴3个月房租优惠,并鼓励其他业主和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企业用气用水用电价格临时下调,缓解了企业的生存压力。

4、大力支持产销:对接民间爱心助农行动能在短期内缓解农业企业的经营压力,但辐射范围比较有限,农业部门要继续大力支持产销对接,提前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种类、产量进行统计,做好点对点牵线搭桥工作,及时对外发布农产品供给信息,加速农产品外销。

5、加快恢复旅游业发展:受国外疫情爆发影响,境外游旅客数量仍将持续减少,而国内旅游业逐5、渐复苏,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有90%的被调查者在2020年首先考虑国内游,其中选择城市周边游、国内中短程游和国内长线游分别占比24%、43%、23%,表明国内中短程游将成为接下来的旅游消费热点。

㈥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三期”(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国内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一、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
第一,经济增长平稳。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其中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同比增长7.5%,连续10个季度运行在7%8%的区间。虽然经济增速比去年全年7.7%的速度略有回落,但考虑到生产要素支撑能力的变化,以及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基数,7.4%的速度并不低,而且7.4%的速度不仅高于发达经济体,也高于其他金砖国家。
第二,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是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就业稳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体现。近两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小幅减少,同时快速发展的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加上积极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70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同比增长1.8%,增加307万人。这与多数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今年上半年,主要食品供应较为充足,消费品市场供求大体平衡,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各个月份基本上是在1.8%和2.5%之间平稳运行,远低于全年物价总水平调控目标。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然较高,南非、巴西、印度、俄罗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都在5%以上。
第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5元,同比名义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8780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5396元,同比名义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同比名义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范围内,没有越出上下限,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
二、结构调整稳中有进
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的有利时机,有序有力推进改革转型,既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市场力量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又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主动作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
第一,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一、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6.6%。第三产业增速超过第二产业,而且占GDP的比重也超过第二产业,这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也是经济缓中趋稳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这种趋势将对经济增长、就业以及其他方面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同时,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
第二,需求结构有所改善。在世界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出口增速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内需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2.9%。而且,在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的情况下,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4.4%,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
第三,收入分配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一方面,总体居民收入增速相比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分别高出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意味着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在提升的。另一方面,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第四,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今年上半年,我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上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4.2%。

㈦ 怎样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支撑作用增强;工业平稳增长,农业生产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调,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就业和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这些情况说明,中央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成效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目前又出现了两个变数。一是西亚、北非政局动荡,推动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通胀形成双重冲击;二是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短期内将严重影响日本经济,不可避免要影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从国内看,虽然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除了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外,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没有明显缓解,主要是物价上涨比较快、通胀预期增强,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宏观调控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切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今年以来,我们已经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广义货币增速趋近调控目标,但成果需要巩固和加强,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大环境没有改变。一是银行间市场利率保持在低位,银行体系流动性与正常水平和合理需求相比仍然充裕。二是结售汇顺差处于较高水平,造成基础货币大量被动投放,加上二季度到期央票和回购规模较大,仍存在对冲流动性压力。三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仍然较强。因此,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一是处理好控制货币总量和改善结构的关系。把好流动性总闸门,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综合运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同时,要着力优化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合理调节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比例,防止短贷长用、挤占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营运资金紧张。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是处理好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关系。当前,增长速度和就业都处在合理水平,稳定物价和管好通胀预期是关键,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充分估计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
三、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
国务院从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对稳定物价总水平做出了全面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对价格走势的影响,及时发现导致价格波动的异常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当前最重要的是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要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强化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加强春播科技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种足种好春播作物,突出抓好早稻等粮食生产,搞好防灾减灾和病虫害防控,加强春季农业生产的各项保障,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调运、供应,保障春耕备耕物资充足供应,努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把中央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落到实处。继续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确保市场供应。二是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给物价上涨提供货币条件。三是全面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要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降低流通环节成本,促进产供销良性循环,避免对生产和供应形成抑制。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努力稳定市场预期。[!--empirenews.page--]
四、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
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
房地产调控要真正见到成效,关键要抓落实。目前市场正在观望,如果政策不能真正得到贯彻,流于形式,就很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很难引导开发商合理定价,老百姓也很难建立起信心,我们的调控就会功亏一篑,最终,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各级政府都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强化责任,确保调控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情况,以及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计划等安排公之于众,以便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要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
五、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进出口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一季度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出现10.2亿美元的逆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当然,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从目前情况看,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外部市场总体上趋于好转,企业订单有所增加。但是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影响出口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特别是原材料价格、劳动力工资持续大幅上涨,将不同程度挤占外贸企业利润,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更大。
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一方面,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继续用好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对扩大出口的带动作用,特别注重改善中小外贸企业的融资条件,为对外贸易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发展研发设计、自主品牌和境外营销渠道,争创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新优势,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走出去”是一项长期战略,要继续积极推进,同时要注重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六、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今年是开局之年,我们要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认真做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一要狠抓节能减排工作不放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抓紧把目标任务分解下去。我国能源资源短缺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挑战,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当前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决不可忽视,放任自流。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尽快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以解决。二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要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抓紧制定标准,细化具体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完善政策措施,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三要抓紧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今年一季度名义和实际消费增速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改善民生,改善消费环境,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四要正确处理内需外需关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着力拓展内需增长新空间,培育内需增长新动力,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继续用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

㈧ 明年中国的经济形势怎么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020年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7227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7%。疫情大考下今年中国经济已实现正增长,分季度看,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同比增长3.2%的基础上,三季度增速加快至4.9%,呈现稳定恢复增长态势。
应答时间:2021-01-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㈨ 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运用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论述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消费、投资、出口。
促进经济增长措施:
未来几年的主题:
1、消费带动升级已经在政界、企业界、学界形成共识。在这个基础上也就是刺激内需,释放需求动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产业转型的方向。
现在发展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投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个可以看一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方向有两个就是引导金融扶持实体经济、鼓励创新,就是近年说的比较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3、出口这一块主要体现在汇率政策、加入SDR等等。主要手段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的科技附加价值,掌握世界创新领导者能力。改变原来的以“能源和要素驱动”的原材料、半成品输出为科技输出。高端装备制造业近年迅速发展就是这个原因,当然也可以看“优进优出”这个政策。
促进经济增长是一系列的活动,未来的主题就是转型、内需。
简单说这些吧,系统的工程。

㈩ 如何全面准确把握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一、经济正在经历艰难时刻
一个时期以来,除了大环境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结束了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开始阶段性转换,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增长速度呈阶梯式回落之势。经济增长速度阶梯式回落,使各方面压力加大,相当多的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部分地区经济下滑严重,一些省份财政收入急降、失业问题突出,股市大幅动荡,地方债务风险升高。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三大需求同时收缩;二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三是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凸显。
二、在经济下行中有亮点
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确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当前,但也不乏亮点。一是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第三产业增长增速较快;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目前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到60%,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在加速调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三是新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加。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尽管有些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又不断有新生,实际上生生死死是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四是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效益提高的重要体现;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经济增速,说明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对稳定。
三、“三期叠加”下寻找和把握经济发展机会
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所谓换挡,就是从高挡换到中高挡,减速成为必然;结构调整,意味着产能过剩行业收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着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生作用,使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运用受到掣肘。“三期叠加”矛盾交织,对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形成制约。还有,当前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官不为”。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规矩守纪律要求越来越严的大背景下,的确出现一些官员怕犯错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缩手缩脚,积极性主动性下降的情况。近年来对GDP增长指标考核力度减弱,部分区域和县域取消GDP考核,也对地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客观影响。同时,还要看到,经济下行往往会惯性发生作用。
但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难就找不到政策着力点,只看困难看不到亮点则容易丧失信心。对经济形势有利条件是,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的效应会逐步显现;国家批准的重大工程项目会陆续展开并产生相应的经济带动作用;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势新亮点会得到强化;基期年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意味着新的经济年度增长基数相对低。只要决策者能审时度势,仍然把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得当,同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扩大“改革红利”,把有利条件变成实际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刺激经济形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哭泣天使故事讲的是什么 浏览:420
没有好的事业怎么说 浏览:67
衡阳市区内哪里可以办健康证 浏览:543
乡镇事业编一般多少进面试 浏览:349
南部都市经济开发区有哪些企业 浏览:358
你好我是美女英文怎么说 浏览:994
怎么撤销经济适用房 浏览:728
初级经济师评职称能加多少工资 浏览:317
单身女生该如何追求自己的爱情 浏览:837
被拒绝的爱情是怎么样的 浏览:483
2021事业单位统考考什么 浏览:236
幸福一家可以用哪个词代替 浏览:934
哈弗经济型标准型哪个更省油 浏览:489
如何查询ip电池健康 浏览:111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浏览:666
广西河池宜州什么地方多美女 浏览:525
多少爱情输在聊天记录 浏览:449
哪些游戏可以看美女的 浏览:583
事业单位登记服务中心是什么机构 浏览:53
儒家有哪些名人故事 浏览: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