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建国之初我国的经济成分有哪些

建国之初我国的经济成分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2-23 06:04:34

⑴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经济上,由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因而必须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经济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
2、在政治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权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的社会主义因素。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谓民族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独立的、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文化。所谓科学的,就是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所谓大众的文化,即是民主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
革命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但它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只有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才能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新民族主义依然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而产生的冲突,中国的新民族主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开始的一股思潮,意在鼓舞人们理性发扬中国民族主义精神,然而随着爱国主义高涨,新民族主义越加激进化,这是不理性的。
新民族主义是世界上最强烈、最富有情感力量的思想意识,它如同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天然亲和力一样,对人们产生最直接、最自愿、诉于亲缘本能的感召力。

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 )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有经济)、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1、独立成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2、过渡性质的成分:国家资本主义、合作社经济。

3、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两者都具有社会主义性质,都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但二者的区别在于:

国有经济,也叫国营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即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一般规模较大,都属于大中型企业。

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一般在企业发展的起始状态时规模都不大。也叫集体所有制,主要是街道工厂或乡镇企业等。

(2)建国之初我国的经济成分有哪些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

消灭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即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具体来说,上述五种成分中的个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资料属于私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既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且还具有剥削性质(剥削雇佣工人)。

改造之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均已消失,两种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也已结束使命,中国1956年之后就基本上只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这种公有制单一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

⑶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及剥削制度结束的标志是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及剥削制度结束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详细解释如下: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其中,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还存在着剥削关系。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剥削制度,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方面,通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等生产资料转化为集体所有,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集体化。手工业方面,通过组织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将手工业从个体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通过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也意味着剥削制度的结束。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三大改造的完成不仅在经济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而且在政治上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三大改造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阅读全文

与建国之初我国的经济成分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化解爱情的因果 浏览:856
河南暴雨有哪些经济损失 浏览:14
猪经济是干什么的 浏览:677
广东事业编制有什么单位 浏览:396
人的五官看哪里能看出婚姻 浏览:655
婚姻法对彩礼要多少 浏览:346
事业单位公示前多久通知录用 浏览:934
属鸡的男人属猪的婚姻怎么样 浏览:42
男主与女虎相配婚姻如何 浏览:551
龙遇虎婚姻如何 浏览:657
婚姻不想过了彩礼钱怎么安排妥当 浏览:322
求索故事有哪些 浏览:438
抖音变美女有哪些道具 浏览:755
广西健康码怎么更换实名 浏览:307
美女JJ长什么样子 浏览:431
怎么建立健康的生活环境 浏览:253
山东事业编作文分值一般多少分 浏览:864
怎么看兔子粪便健康 浏览:826
事业单位考试在报名后多久 浏览:587
男人属猴和属虎婚姻怎么样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