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历史按朝代顺序怎么整理中国古代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例如从先秦开始,可以这样整理:
①先秦:
夏朝建立,“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商朝建立内外服制度,带有神权色彩。经济上,青铜冶炼技术。文化上,出现了甲骨文。
西周建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礼崩乐坏,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向官僚制度演变;出现了郡县。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出现了铁犁牛耕。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基础;出现了司南(指南针);屈原奠定中国浪漫主义的基础;《诗经》则奠定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②秦朝:
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官僚政治正式确立;军功授爵制;思想文化上,焚书坑儒;小篆出现。经济上重农抑商,此政策延续至清朝甲午战后,后面不再重复提及。
③两汉:
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地方推行刺史制度;实行推恩令,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经济上,两汉时期,牛耕进一步发展;冶铁技术进一步发展;青瓷得到发展。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赋成熟。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上,白瓷出现;经济重心南移;思想文化上,佛道兴起,冲击儒家思想。政治上,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
⑤隋唐时期:
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经济上,筒车出现,严格的坊市管理;思想文化上,出现火药;雕版印刷术;唐诗得到发展。
⑥两宋时期:
政治上,分相权,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经济上,积贫积弱,坊市制度崩溃,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上,活字印刷术、宋词得到发展;世俗文化兴起;文人画兴起;理学出现。
⑦元朝:
政治上,设行省;经济上,出现青花瓷;思想文化上,元曲。
⑧明朝:
政治上,废除丞相、设立内阁;经济上,棉布大面积推广;海禁政策;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心学发展,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⑨清朝:
政治上,设军机处;经济上,闭关锁国;出现商帮和会馆;粉彩瓷出现。思想文化上,近代民主思想出现(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京剧形成。
具体请根据教材自己再总结总结,这样记得会比较牢固。
㈡ 谁能帮我总结一下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经济和政治领域尤为突出。在经济方面,铁器和牛耕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小农经济随之兴起。这一时期,农业上出现了铁农具和牛耕,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显着提高,水利设施如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手工业方面,冶铁技术的出现和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的兴起,使得手工业生产更为多样化和规模化。
在政治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诸侯争霸的局面日益严重,周王室的地位也日渐衰落,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世卿世禄制等政治制度也随着社会变革而发生了变化,新的政治格局正在形成。这一时期的诸侯国通过不断的战争和联盟,逐步确立了各自的影响力,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
文化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独特的主张,其中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孙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科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对天文、数学等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对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对太阳黑子的记录,《甘石星经》的编写,以及九九乘法口诀和筹算法的应用,都展示了当时人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文艺方面,汉字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的发展过程,绘画艺术也逐渐成熟,诗歌则有《诗经》和楚辞等经典之作。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㈢ 小农经济起源于哪一时期这一经济模式为什么能得到众多统治者的“青睐”